建筑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99659.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230085 上传时间:2022-10-19 格式:DOCX 页数:127 大小:373.2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建筑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99659.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7页
建筑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99659.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7页
建筑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99659.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7页
建筑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99659.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7页
建筑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99659.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建筑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99659.docx

《建筑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99659.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建筑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99659.docx(12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建筑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99659.docx

建筑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99659

第一章、工程概况

1.1.工程概况

中山市金华材料有限公司厂房A、厂房B、宿舍楼工程位于中山市火炬开发区,由中山市金华材料有限公司投资建设,中山市第二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设计,中山市新世界建设监理有限公司监理,中山市今天建筑工程有限公司承建。

占地面积40余亩,由厂房A、厂房B及宿舍楼组成,总建筑面积约35866.47平方米。

本工程均为高强度预应力混凝土管桩基础,钢筋砼框架结构。

厂房A为六层,建筑面积15112㎡,首层高6m,二层高5m,其余层高4.5m,建筑高度29.45m。

厂房B为三层,建筑面积15606.6㎡,首层高4.5m,二层层高有4.0m和3.5m,三层层高有4.0m和3.8m,建筑高度13.5m。

宿舍楼为五层,建筑面积3347.87㎡,首层高4.2m,二~天面层层高3.3m,总高度18.8m。

1.2.工程施工特点

本工程工期短,施工工程量大,施工过程中重点抓好工程的进度的控制及质量的控制;工作面交叉作业多,安全上存在一定隐患,因此需加强安全措施。

 

第二章、施工部署

2.1.总体部署

2.1.1.总体指导思想

严格按照公司的质量体系,工期、文明施工一起抓,并制定和贯彻执行本工程的质量计划和工期计划,对管理职责、文件与资料、材料采购、施工过程、检查和试验、不合格品的预防和纠正、产品保护、质量记录、服务质量等进行全方位的严格控制,以确保工程质量。

同时严格按照施工规范、操作规程和有关文明施工、安全生产的要求施工,认真做技术安全交底和落实安全技术措施,强化安全检查和整改工作,以保证施工安全。

尽力采用先进的施工机械和先进的施工方法,通过系统和科学的组织管理,达到确保工期的目标。

2.1.2.施工目标

(1)、质量目标:

分部分项工程合格率100%,达到合格工程标准。

(2)、工期目标:

以施工许可证开工日期为准,工期240天。

(3)、安全生产目标:

杜绝一切重大伤亡事故,轻伤事故频率控制在2‰以内。

(4)、文明施工目标:

做到工地场地清洁,施工有序,道路畅通,达到市级文明工地标准。

2.1.3施工阶段的划分

根据本工程的特点,拟将整个划分为五个阶段:

第一阶段为施工准备阶段,此阶段主要是搭设临建,做好场内外施工道路,安装施工用水、电,安排机械、材料、人员进场,定位放线等。

第二阶段是基础施工阶段,主要是桩基础施工,土方开挖、承台施工等,重点是控制好基础的施工质量。

第三阶段是主体结构施工阶段,此阶段要求控制好轴线、标高垂直度,做到砼截面尺寸在允许偏差的范围内,表面平整无麻面、蜂窝、露筋现象,钢筋保护层达到设计要求,强度等级符合设计要求。

第四阶段是装饰施工阶段,重点是控制内外墙面,楼板的装饰质量。

协调好水电等专业的施工。

第五阶段是水电、设备安装施工阶段,水电、设备安装与装饰施工穿插进行,重点是协调好水电等专业的施工

第三章、主要施工方案

3.1.主要施工方案

3.1.1.在施工程序上,遵循“先地下、后地上”,“先土建、后设备”,“先主体、后围护”,“先结构、后装饰”的原理,实行“平面分段、立体分层”,“流水交叉、循序推进”的流水施工方法。

3.1.2.框架施工至第三层,即开始进行砖砌体施工,水电安装穿插进行。

3.1.3.框架柱、梁板一起支模,浇完柱砼后才绑扎梁板钢筋,浇梁板砼。

3.1.4.柱钢筋的连接采取电渣压力焊,楼层钢筋采用对焊或电弧焊连接。

3.1.5.基础回填采用石粉回填。

3.1.6.砼采用砼泵机泵送,砼坍落度控制在120~140mm。

3.2.各施工阶段的施工程序

3.2.1.基础施工工艺程序:

测量定位放线→打桩基础→试桩→承台基础(地下水池)土方开挖→施工基础及地梁(池底及池壁)→土方回填→浇地坪砼

3.2.2.±0.00以上主体工程施工工艺程序

测量放线→首层柱钢筋制安及防雷连接→隐蔽验收→支柱模→模板验收→支梁、板模板→浇柱墙砼→模板验收→梁、板钢筋制安及预埋管线→隐蔽验收→浇梁板砼→养护→重复首层工艺至顶层。

3.2.3.装饰工程施工工艺程序

测量放线→门窗框安装固定→天面及墙面粗装修→窗扇玻璃安装→需精装修部位按图进行精装修。

3.2.4.安装工程施工工艺程序

测量放线→定出管位及走向→电气线管道安装→局部试压→整体试压→通电或通水调试。

3.3.各施工阶段的协调穿插

3.3.1.结构施工阶段,电气、给排水预埋管穿插安装,暗埋部分管线穿插安装,两者互相配合,平行施工。

3.3.2.电气、给排水等安装工种及时跟上,与主体施工同步完成,以免影响施工进度。

3.3.3.框架结构施工到第三层即进行砌体施工,粗装修,水电安装等工种同步跟上交叉作业。

3.3.4.室内卫生间上下水管、暗线管、内配线、各类开关箱盒及插座安作工作随粗装修同步完成。

3.3.5.竖向管道内的风、水、气管安装工作应分段施工,满足土建装修工程分段施工需要。

 

第四章、主要分部分项工程施工方法

本工程的施工内容包括施工测量、基础工程、土方工程、模板工程、钢筋工程、砼工程、墙体砌筑工程、装饰工程、楼地面工程、给排水工程、电气照明工程等项目的施工,重点解决好钢筋砼施工、轴线施测竖向偏移的控制及沉降观测、基础工程及外墙的装饰工程等。

现将各个分项工程的施工方法详述如下:

4.1.测量放线

4.1.1、测量控制

4.1.1.1、施工平面控制

根据复核后的坐标点及图纸计算的相对位置,布置好施工所需控制点,然后根据本工程的建筑结构设计特征,建立本建筑物的平面控制网。

控制点采用主轴线控制局部的方法,把控制点设置成坐标控制网并计算出各点坐标,与甲方提供之坐标点闭合。

轴线控制桩布置在建筑物外2—3m的平面上,并保护好各控制点不被破坏,要做有明显标记,定期检查。

每次放线时,将J2经纬仪架设在控制点上,后视另一相应的控制点,这样依次投出纵横向三条主控制线,然后依据主控轴线,用50m钢尺,按照施工图纸,分出各条轴线位置及墙柱梁位置。

主控轴的容许测角误差±6”,测距精度为1/1000,并考虑尺长、温差修正。

4.1.1.2、施工中的细部放样及标高控制

(1)、根据本工程首级控制点,作主楼细部放样控制。

(2)、施工放线要求一次性投设完毕,为此施工层轴线的传递我们决定采用“吊线锤法”。

“吊线锤法”是使用较重的线锤悬吊,以每层靠近建筑周边轴线点为准,直接向各施工层悬吊引测轴线的方法。

此法经济、简易而直观。

(3)、每次施工放线,在控制主轴线弹出后,再按工长要求,加设数条辅助控制线,用以控制一些不平行于轴线的梁、柱、墙,在放线的同时,用红油漆在控制线上画上红三角并注明控制线的编号,便于今后寻找。

(4)、楼层标高控制,使用检测过的钢尺逐层向上传递,即用钢尺在底层+1.000m起始标高线竖直向上量到施工层,并据此标高在该施工层上划出+1.000m水平线,为保证标高传递的精度,各层的标高线应由各处起始标高线向上直接量取,当高差超过一整尺时,则在该层用水准仪精确地测设第二起始标高线,作为继续向上传递的依据。

(5)、将水准仪架设在相应的施工层面上,检测由下向上传递的相应水平线上,误差应在±5mm之内。

在各层打平时,应后视两条水平线以作校核。

(6)、在每次施工平台浇砼前,待平台上的大部分工人散去时,将水准仪架设在稳定的平台上,进行抄平工作,水平点用红油漆画在钢筋高出砼面0.5m处作为施工的依据。

4.1.1.3垂直度偏移的控制

(1)、层间坚向测量偏差应控制在±3mm之内,而建筑物全高(H)坚向测量偏差不应超过H<3/10000。

(2)、垂直度控制采用吊线锤法,把地面点向上传递到施工层,然后用经纬仪,根据传递的控制点,放出主轴线。

以此作为施工的依据。

4.1.1.4高程控制

根据勘测设计图纸上指定的水准点,用水准仪准确地将高程引测到施工现场附近便于使用不易破损的地方,建立高程控制网。

用于监控水准点的位置应稳定不下沉,不变形。

引测高程水准点,点与点之间形成一个水准闭合网,确保高程点准确。

高程控制:

采用吊钢尺法,在外墙、边柱或楼梯间吊上钢尺,于施工层架设水准仪读数,把下面标高传到施工层。

4.1.1.5测量资料:

本工程均有专用测量记录手薄及各种记录表格能保证各种原始资料的完整。

内业外业资料齐全,施工中应认真注意收集整理,确保竣工时提交的资料数据准确无误。

4.1.2建筑物的变形观测

建筑物在自身重量、外力和施工、运营阶段中反复荷载影响下均会产生变形,变形包括沉降、位移、倾斜等,一旦变形超出了设计允许值,就会导致钢筋扭曲而影响结构。

给今后的装修带来困难,重者还会危及建筑物安全施工和正常运营,所以必须对施工层的扭转进行观测,以提供数据,作为纠偏的依据。

4.1.3、沉降观测

1、沉降观测点的设置

在±0.000平面每个单体工作各设置8—20个观测点,均匀分布。

其埋设办法:

用长150mm的角钢,一端焊一铆钉头,另一端预埋入柱内,留出长约30mm,铆钉头向上。

统一埋于首层柱高200mm处。

2、沉降观测

主体结构施工阶段10d观测一次,装饰阶段30d一次,直至沉降稳定,沉降稳定标准:

1年内沉降观测值相差不大于1mm。

测量所需仪器和工具

品种

规格型号

数量

全站仪

NTS-305R

1台

经纬仪

J2

2台

水平仪

DSZ3

5台

钢卷尺

50m

6把

无线对讲机

进口

2部

线锤

大、中、小

各一个

4.2.基础工程施工

4.2.1.预制砼管桩基础工程

4.2.1.1.施工准备

(1)、材料准备

a、预应力高强砼管桩须采用省、市建委认定的砼预制构件一类厂家产品,其规格、质量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施工规范的规定,并应有出厂合格证明。

b、接(驳)桩用的焊条,其牌号、性能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有关标准的规定,并应有出厂合格证明。

一般宜用结422焊条。

c、钢板或角钢的材质、规格应符合设计要求,且应有质保书或检验报告。

宜采用低碳钢。

(2)、技术准备

a、熟悉工程地质资料、桩基施工平面图、桩基施工组织设计或方案。

b、桩基的轴线和标高均应测定完毕,并经过检查办理了复核签证手续。

c、施工时,应预先进行钎探,将探明打桩位置的石块、废铁等障碍物清除或采取其它处理措施。

d、场地应辗压平整,其表土承载力应满足要求,保证桩机在移动时稳定垂直。

雨季施工,必须采取有效的防雨措施。

e、根据轴线放出桩位线,用短木桩或短钢筋打好定位桩,并用白灰做出标志,便于施打。

f、正式施工前必须按设计要求先打试验桩,以确定桩长和贯入度并校验打桩设备、施工工艺及技术措施是否符合要求。

4.2.1.2.施工工艺流程

桩机就位

测量放线

校正垂直度

打桩

吊第一节桩

测量贯入度

终桩

送桩

打桩

焊接

吊第二节桩

 

4.2.1.3.各主要工序的施工方法及工艺要求

(1)、施工前应将场地内的树根和石块及有影响的管线清除,确保桩位下的所有障碍物的清理。

(2)、场地平整,据现场情况,为确保桩机行走稳定,场地用碎石回填使其表土承载力满足桩机移动时稳定垂直要求。

(3)、根据轴线放线定出桩位位置,用短木桩或短钢筋打好定位桩,并进行复核验线办好签证手续。

(4)、桩架应平稳地设在打桩部位,用钢缆拉牢。

打桩机的安装,必须按有关的程序或说明书进行。

(5)、打桩机就位时,应对准桩位,垂直稳固,确保在施工中不发生倾斜、移动。

(6)、起吊管桩时,先拴好吊桩的钢丝绳及索具,然后用索具捆绑住桩的上端,起动机器起吊管桩,使桩尖对准桩位中心,缓缓放下插入土。

插桩必须垂直,其垂直度偏差不得超过0.5%,在桩顶扣好桩帽,即可卸去索具。

桩帽与桩周边应留5~10MM的间隙,锤与桩帽、桩帽与桩顶之间应有相应的弹性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销售营销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