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议收藏社会心理学重要知识点总结.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12291142 上传时间:2023-04-17 格式:DOCX 页数:66 大小:142.5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建议收藏社会心理学重要知识点总结.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6页
建议收藏社会心理学重要知识点总结.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6页
建议收藏社会心理学重要知识点总结.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6页
建议收藏社会心理学重要知识点总结.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6页
建议收藏社会心理学重要知识点总结.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建议收藏社会心理学重要知识点总结.docx

《建议收藏社会心理学重要知识点总结.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建议收藏社会心理学重要知识点总结.docx(6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建议收藏社会心理学重要知识点总结.docx

建议收藏社会心理学重要知识点总结

社会心理学

参考书

周晓虹:

《社会心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侯玉波:

《社会心理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社会心理学—第四版》,南开大学出版社,2008

(美)戴维·迈尔斯《社会心理学》(第8版),人民邮电出版社,2006.1

壹心理网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一、社会心理学的界定

(一)国外代表性观点

1.格尔登·奥尔波特(G·Allport,1968):

是旨在理解或解释个人的思想、情感和行为怎样受他人实际的、想象的和隐含的存在的影响。

2.肖和康斯坦佐(Shaw&Constanzo,1982):

是关于作为社会刺激之反应的个人行为的科学研究。

3.埃尔伍德(Ellwood,1925)是关于社会互动的研究,它所关心的是人类群体行为的心理学解释。

4.尹恩·罗伯逊(1983)社会心理学的研究有助于理解社会环境对人类行为的影响,人类行为主要取决于人们所属的群体和群体间的互动及影响

(二)我国代表性观点

1.吴江霖:

研究个体或若干个体在特定社会生活条件下心理活动的变化发展的科学。

2.沙莲香:

社会心理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自发产生,并相互影响的主体反应,而社会心理学是研究社会心理的基本过程及其变化发展的条件和规律的具体科学。

3.孙晔:

研究个体和群体的社会心理、社会行为及其规律的科学。

4.周晓虹:

研究生活在特定的社会生活条件下、具有独特的文化和完整的人格结构的人对各种简单与复杂的社会刺激所作的反应(包括内隐与外显两个方面)。

界定社会心理学需考虑:

1.行为的界定

狭义:

外显行为

广义:

既包括内在心理也包括外显行为

社会心理学研究人对社会刺激的全部反应

2.反应的主体不仅包括个人还包括群体

个体心理:

强调对外界情境的反应以及在生平情境中的历史积淀;

群体心理:

强调群际空间里人与人的相互作用;

民族心理:

强调文化背景和时间纬度。

美国人与中国人的区别;本尼迪克特:

《菊与刀》

3.个人或群体的反应受到各种社会、文化、人格及生物因素的制约与影响

二、研究领域

(一)个体的社会心理与社会行为

个人的知觉与自我意识、社会动机、社会认知、社会态度、人格发展、应激与情绪问题

(二)社会交往心理和行为

人际关系、人际沟通、从众和模仿等

(三)群体心理

群体对群体成员行为的影响、群体领导人的行为、

群体行为、民族心理、性别差异心理等

(四)应用社会心理学

三、社会心理学的学科性质

(一)社会心理学是一门学科

介于心理学、社会学、文化人类学等学科间的一门独立的边缘学科。

(二)三种种研究取向

1、心理学取向:

麦独孤:

本能论—人类的一切社会行为归之于本能。

弗罗德·奥尔波特(F·H·Allport):

美国实验社会心理学之父。

推进了用实验研究社会心理学的传统以及对社会促进现象的研究。

2、社会学取向:

罗斯:

着重研究群体生活,其中模仿和暗示在群体活动中起关键作用;社会控制论。

3、文化人类学取向:

通过比较文化的调查与访问,或在自然情境中对人们行为进行系统观察,或对档案材料进行分析、使用等来研究社会心理现象

第二节社会心理学的发展历史与现状

一、孕育时期

美社会心理学家霍兰德称其为社会哲学阶段

时期跨度较长:

古希腊至19世纪上半叶

理论来源(母体):

西欧的思辨哲学

在这一时期,很难把‘纯’社会心理学观点划分出来,但也有不少涉及这个领域的思想。

1、古希腊的苏格拉底和柏拉图对人性的研究

他们认为,人性虽然不能完全摆脱生物遗传的纠缠,但却可以受到环境和教育的深刻影响。

苏格拉底说过:

“如果善不是由于本性就是善的,岂不是由于教育而成的么?

”从这一观点来看,人性及人的行为是由社会决定的。

因此,柏拉图在《理想国》中主张设计一种社会,使其中的孩子能够由适当的教育加以适当的塑造。

柏拉图的理想主义观点在后来的社会哲学家康德、歌德和卢梭等人的学说中继承下来,并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

他们认为,人具有潜在的善性,使人趋向邪恶的是邪恶的社会;因此,改变人性的前提在于改变社会。

2、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

他认为:

社会源于人的自然本性,而人性又是由生物或本能的力量所支配的,因此,改变人性、建立理想国的主张是无法实现的。

亚里士多德为当代社会心理学直接开辟了诸多研究领域:

“现代社会心理学许多有关态度或劝说的研究是与亚里士多德直接联系着的。

他在《诗学》中提出的“宣泄说”孕育了弗洛伊德的“心理动力说”,并进而影响到当代社会心理学对人类侵犯行为的研究。

二、形成时期(社会经验论阶段)

时间:

19世纪下半叶至20世纪初

1859年,德国人M.拉扎勒斯和H.施泰因尔联袂主编《民族心理学和语言学杂志》,借助哲学、人类学和史学的取向,对民族群体的语言、风俗、习惯进行研究。

1897年,美国人特里普利特对“竞争”现象进行了全新的研究,这是社会心理学领域的首次实验结果;

1908年,这一年美国社会学家爱德华·罗斯和英国心理学家威廉·麦独孤分别出版了以社会心理学命名的同名教科书——社会心理学诞生的标志

1、三大直接来源之一:

德国的民族心理学

早在1807年,黑格尔在《精神现象学》一书中就曾论及不同于个体精神的绝对精神。

在黑格尔那里,个人是微不足道的,“单个的个人只有作为某种普遍物的成员才能表现自己”。

此后,哲学家拉扎勒斯和语言学家斯泰因塔尔提出,历史的主要力量是“民族精神”或“整体精神”,并由此成为民族心理学的直接缔造者。

现代心理学之父冯特深受黑格尔的影响,他历时20年(1900-1920)写出了十卷本的《民族心理学》。

冯特认为,民族心理学的较为合适的研究领域涉及到“由共同的人类生活所创造的那些精神产品,因此,仅凭个体意识是无法对它加以说明的。

比如,语言、神话和习俗就不是由个体创造的,而是社会的产物;因此,民族心理学应当采用自己的方法对这类文化产品进行分析。

2、三大直接来源之一:

法国的群众心理学

这一理论形态是法国早期社会学的直接产物,塔德在他的著作《模仿律》(1890年)中创设了模仿理论,并借此来解释人的全部社会行为。

塔德写道:

“从社会学的角度来说,一切事物不是发明就是模仿”,并且模仿是“最基本的社会现象”,连犯罪也是通过暗示、模仿和欲望等社会原因产生的。

由于塔德将模仿和暗示视为最简化的个人活动,因此他认为对群体行为最为成功的说明应该是个体的或心理学的,而不是社会学的。

迪尔凯姆则与此恰恰相反,他认为社会的事情是无法还原到个人水平的。

因此,社会心理学只能从群体开始并终至于群体。

3、三大直接来源之一:

英国的本能心理学

沿着达尔文的进化论线索,麦独孤探讨了个体行为的动力问题,并将这种动力毫不犹豫地归为人的本能。

在他那本标志着心理学取向的社会心理学形成的《社会心理学导论》(1908年)中,麦独孤坦率地写道:

“……先天的或遗传的倾向,是一切思想和行动(不论是个人的还是集体的)的基本源泉或动力……”。

他在该书中列举了诸如求食、拒绝、求新、逃避、斗争、性及生殖、母爱、合群、支配、服从、创造、建设等12种本能,并认为正是从这类潜伏在行为背后的本能中衍生出了全部社会生活和社会现象。

三、确立时期(社会分析阶段)

从20世纪20年代起,伴随着各种实证手段的运用,社会心理学完成了在其整个历史上最具革命意义的转折,大踏步地走向科学。

1924年,美国社会心理学家F.奥尔波特对群体进行系统研究的基础上出版了《社会心理学》一书——标志着实验社会心理学诞生

具体特征为:

1、社会心理学已从描述转变为实证

2、从定性转变为定量

3、从理论转变为应用

4、从大群体分析转变为小群体和个体研究

5、从普遍论转变为特殊论。

二战至20世纪50年代末的迅速发展

主要的研究包括:

(1)心理学取向的社会心理学家围绕信仰、偏见、说服、宣传以及态度改变等问题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其中的典范是霍夫兰德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进行的沟通与说服及态度改变关系的研究;

(2)社会学取向的社会心理学家拉扎斯菲尔德根据他对1940年进行的战时美国总统选举的调查发表了《人民的选择》(1945年)一书,对大众传播的社会与心理功能进行了出色的论述。

四、社会心理学的现状——危机与挑战

20世纪60年代以后

实验方法的不足

实验方法的外在效度问题,过度依靠实验方法;

学术取向上以个人主义为主,过度关注个体的心理和行为,缺乏对社会组织和社会结构进行解释的理论。

五、社会心理学趋向

1.社会性增强;2.各种研究取向相综合;3.本土化。

案例:

克劳兹为什么开枪?

克劳兹是在纽约某一贫民区长大的孩子,刚刚过了他20岁的生日。

他的父母在他10岁的时候离婚了,父亲因为吸毒和抢劫被判入狱,母亲也抛弃了他。

克劳兹从小就和一群小流氓在一起偷窃、抢劫、吸毒什么事情都干过。

在去年的12月25日圣诞夜,他趁着一个小商店店主全家过圣诞节的机会,从小商店后面的窗户爬进去,偷了一大包东西出来。

在他刚刚觉得大功告成的时候,正在附近巡夜的警察皮特突然出现在他面前,皮特喝令克劳兹站在原地,但克劳兹并没有理会皮特,而是撒腿就跑。

皮特鸣枪示警,这时克劳兹也拔出自己携带的手枪,向皮特射击并打伤了皮特,克劳兹也因此得以逃脱。

一年以后,克劳兹在抢劫银行的时候被警察抓捕归案,他因为一系列的罪行被判终生监禁。

对于这件事,不同的理论会怎样解释呢?

一、本能论

代表人物:

麦独孤、弗洛伊德、劳伦兹

主要观点:

人类的所有行为,包括社会行为,可以用个体的生物本质加以解释。

例如:

本能、遗传差异

不足:

缺乏一定的科学性,我们应重视它,但不能过分夸大它的作用。

(二)学习理论

代表人物:

华生、斯金纳、班杜拉

主要观点:

强调早期的学习决定行为方式,在任何情境下每个人都会学到某种行为,在多次学习之后还会成为习惯,以后当相同或类似的情境再次出现时,个体将会采取惯用的方式做反应。

人类学习主要的三种机制:

联结:

经典条件作用

强化:

正强化和负强化

模仿:

通过观察他人的态度和行为来学习社会态度与行为

不足:

强调过去经验对个体行为的影响,忽视当时的情境细节;倾向于将行为的原因归于外在环境,忽视个人对环境的主观感受。

(三)认知理论

代表人物:

费斯廷格、凯利

主要观点:

人的行为决定于他对社会情境的知觉与加工过程。

对环境的知觉、组织及解释影响了一个人对社会情境的反应。

第二章社会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一、社会心理学研究的常用术语

(一)变量是指,在性质、数量上可以变化、操纵或测量的条件、现象或特征。

1.自变量与因变量

自变量:

研究者选用或操纵的变量,用以确定对人的社会心理活动和社会行为的影响;

因变量:

研究所测量的变量。

(例如:

噪音水平对人利他行为的影响)

2.操作性定义

通过一定操作测量某个概念的做法,就叫作概念的操作性定义。

一个操作性定义可能并不能完全代表一个概念

3.相关关系与因果关系

(1)相关关系:

两个变量的值一同变化,即一个变化另一个也随着变化;

正相关:

两个变量的值一同增加或减少负相关:

一个数值增加而另一个数值减少

(2)因果关系:

一个变量是另一个变量变化的原因

(3)两个变量之间相关,不一定具备因果关系;有时相关关系中也存在因果关系。

(二)效度和信度

1.效度:

研究操作是否能够解释研究结论以及研究结论是否具有普遍性的评价指标;

(1)内在效度:

研究结论能被有把握解释的程度;

(2)外在效度:

概括程度或研究结论能被推广到研究情境以外的程度。

2.信度:

是指一个测量所得分数的稳定性或可靠性,即测得的分数的可重复性。

二、具体方法

(一)实验法

对研究的情境给予一定程度的控制,突出自变量和因变量之间的关系,尽可能防止无关因素的干扰。

1.实验室实验法:

在特定的实验室条件下进行,对所研究的情境给予很高程度的控制;

优点:

对自变量高度控制,较好控制无关变量(内在效度高);

易于反应自变量与因变量的关系;

缺点:

外在效度低;难以消除被试者的反应倾向性和实验者对被试者的影响(期待效应);

2.现场实验法:

对环境加以一定的控制,研究者在现场呈现一定的刺激,观察被试者的反应;

优点:

不会出现被试的反应倾向问题;外在效度较高;

缺点:

自变量的控制程度较低;无关因素影响的可能性较大。

3.实验设计的概念

(1)被试与主试

被试:

参与实验研究的人;(注意:

与研究对象不同)主试:

研究者本人或研究者请来协助操作实验变量的人。

(2)事前测验和事后测验

例:

研究噪音对人们解决难题的能力的影响

安排一组被试去完成某项确定的任务,然后定期把急速而尖锐的噪音引入实验情境,并测量他们的完成情况。

问题1:

能否得出噪音对人们完成任务的能力有影响的结论?

不能,不知道人们在正常情况下完成任务的水平,无法进行对比

前测与后测的定义:

在一项实验设计中,通常要对因变量进行两次前后相同的测量。

第一次是在给予实验刺激之前,称为前测;第二次则在给予实验刺激之后,称为后测。

研究者通过比较前测与后测的结果,来衡量因变量在给予刺激前后所发生的变化,反映实验刺激对因变量所产生的影响。

问题2:

经过前测与后测之后,发现在后测中,人们完成任务的水平较低,是否就能得出噪音对人们完成任务的能力有影响的结论?

(3)实验组和控制组

实验组:

接受实验处理的一组人;

控制组:

与实验组在性质上接近,但不接受实验处理的一组人,也称作对照组。

(4)随机分组

使每个被试都具有被分配到实验组或控制组同等的机会,保证两组被试的初始状态相同。

4.实验设计的实质

实验设计的实质是考虑如何操作及控制变量。

其主要目的和功能是使自变量的变异尽可能地大而误差变量的变异尽可能地小,同时对无关变量进行有效的控制。

控制无关变量的主要途径:

排除无关变量或使其保持恒定;将被试随机分组;区组设计;使无关变量成为实验中的一个自变量

(二)调查法

(一)访谈调查

1、访谈调查的特点

访谈有助于取得完整的资料;有助于对问题做深入探讨;一般不会出现所答非所问现象;有助于控制调查情景;访谈对访问员依赖性大,容易使结果不客观;访问员与被访者之间的互助有时是不利因素;对一些敏感问题,被访者不愿意真实回答

(三)观察法

主要特点:

研究者在不进行任何干预的情况下观察和记录客观发生的事实。

形式:

1.一般观察法:

研究者不进行任何干预的情况下观察并记录研究对象;

2.参与观察法:

研究者参加到研究的群体中,作为群体中一个普通成员与其他成员一起活动,同时对他人活动进行观察和记录。

优缺点

优点:

现实性较高

缺点:

对自变量缺乏控制,难以得出因果关系的结论;

若被观察者意识到他们正在受到观察,行为变现可能会有所不同,使观察结果不够真实。

三、社会心理学的研究步骤

(一)研究问题的确定

(二)查阅参考文献(三)研究设计确定研究方法、对象、时间、工具、过程

(四)资料或数据结果的分析讨论(五)做出研究结论(六)撰写研究报告

四、研究中的偏向及伦理问题

(一)偏向问题

1、研究者的偏向——期效待应解决方法:

尽一切可能将实验情境同一化、规范化。

2、被试的偏向

被试的偏向主要来源:

(1)被试知道自己在充当被试角色,可能使自己的行为表现不同于非研究时。

(2)被试害怕自己在研究中表现不好,因而尽量表现得“正确”,迎合研究者。

消除被试者的倾向性的方法:

伪装因变量的测量;利用不引人注目的测量方法,不让被试者知道测量正在进行。

(二)伦理问题

1、实验室欺骗

阿希实验(1951):

个体对群体压力的屈从研究

米尔格拉姆实验:

人类是否愿意服从权威去伤害别人

2、对被试隐私的侵犯

3、给被试造成实验性痛苦(包括精神上的和肉体上的)。

应遵守四条伦理原则:

(一)知情同意:

自愿参与实验室欺骗:

尽量不使用;

(二)避免伤害原则:

绝对不能伤害研究对象或被试

(三)保护个人隐私原则:

匿名与保密

(四)事后解释原则

第三章人际关系

第一节人际关系概述

一、人际关系(interpersonalrelationship):

广义的人际关系是指人与人之间的各种关系,包括经济关系、政治关系、法律关系、角色关系、文化关系、心理关系等一切方面。

社会心理学上所研究的人际关系是狭义的人际关系,是指人们在交往过程中所形成的心理关系。

反映人与人之间的心理距离,人们在交往中物质和精神需求是否得到满足的心理状态。

人情、人伦、人缘:

中国人的人际关系

二、人际关系产生的社会心理学基础

(一)亲和需要

(二)摆脱寂寞

寂寞(loneliness)是指当人们的社会关系欠缺某种重要成份时,所体验到的主观不适。

(三)人际关系的报酬

们从关系中获得的好处是人际关系形成与维持的重要原因。

(依恋、社会融和、价值确定、可靠同盟感、得到指导和照顾他人的机会)

人际关系的两个最基本维度

(一)情感上的“亲疏”(love-hate)

(二)地位上的“尊卑”(dominance-submission)

人际关系的类型

社会关系的四种模式:

共享;权威排序;对等互惠;市场定价;

交换关系与共享关系

中国社会中的人际关系类型:

“差序格局”;情感性关系、工具性关系与混合性关系;

第二节人际关系的形成与发展

人际吸引

吸引:

是一个人对于其他人所抱的积极态度。

人际吸引的基本原则

(一)互惠原则:

人际关系的基础是人与人之间的相互重视和相互支持,即人们喜欢那些喜欢自己的人。

(二)联结原则:

我们喜欢那些与美好经验联结在一起的人,而厌恶那些与不愉快经验联结在一起的人。

(三)社会交换原则:

当我们认识到从人际交往中,得到的报酬超过成本时,便会喜欢和我们交往的人。

影响人际吸引的因素

1、个人特质因素

(1)外表和容貌:

相等条件下,漂亮的人更招人喜欢

为什么外貌有如此强烈吸引力?

爱美的天性

晕轮效应:

“美的就是好的”;“一俊遮百丑”;

(2)能力:

相等条件下,越有能力,越被人喜欢;聪明的人较受欢迎,但过于完美反而引起他人不舒服。

(3)个性品质:

真诚与热情

2.正面互动

喜欢能给我们愉快或惬意体验的人;(联结原则)

喜欢“喜欢我们的人”,“喜欢赞美我们的人”(互惠原则)

得失效应:

人们对赞美者的喜欢,不仅取决于赞美的总量,还有赞美的变化量。

3.情境因素

(1)熟悉性:

曝光效应

例外:

一开始讨厌对方,见得越多反而越讨厌

(2)邻近性:

住的越近约有可能成为朋友

为什么邻近性能产生喜欢?

降低交往成本,更易获得来自他人的好处;频繁接触,增进了解和熟悉;

例外:

一开始讨厌对方,邻近性不会增加喜欢

4.相似与互补

(1)相似性:

人口特征的相似性;外表的相似性:

匹配假设——夫妻相;

价值观、态度取向等的相似性:

最为重要;

为什么相似性对人际吸引如此重要?

A.增进理解,共同语言

B.获得支持与自我确认

C.平衡理论

(2)互补性:

(喜欢与自己在某些方面相反的人)

要求的相辅性:

取人之长,补己之短;

如何理解相似性与互补性

看上去矛盾,两者有时一致(例如:

支配型男与顺从型女)

一般而言:

当两人有相同的角色作用时,决定喜欢的重要因素是相似性;

当两人有不同的角色作用时,决定喜欢的重要因素是互补性。

相似性在关系发展早期更重要,而互补性在关系发展的后期较重要。

二、人际关系的发展过程

良好人际关系的形成与发展过程

表层接触亲密接触

阿特曼等:

社会渗透理论

人际交往的两个维度:

广度与深度

较窄范围的表层交往较广范围的密切交往

定向阶段;情感探索阶段;情感交流阶段;稳定交往阶段;

人际关系恶化的过程

变淡、疏远失去联系甚至反目成仇

导致关系减弱的原因:

可能自然造成;更多人为造成;

三、自我表露

(1)含义:

个体把有关自己的信息、自己内心的思想和情感暴露给对方。

(2)特征:

A.遵循相互性规范:

表露水平相对应

B.渐进性

C.双重性:

既可增进与他人的关系,也有疏远与他人关系的作用

D.文化差异性

E.性别差异性

启示:

适度自我表露;处理好自我暴露与隐私关系;

四、亲密关系:

亲情、爱情、至深友情

特点:

相互依赖;共同活动;自我与密切伙伴之间的界限被打破;

交往动机的转变;亲密感;承诺

(二)重要标志:

关注个人得失共同责任关注

实质:

自我延伸——把他人融入自我概念

归因方式:

人们倾向于把他人的行为归于内因,而把自己的行为归于外因

但,对于自己关系亲密的人,人们推断其行为的方式与推论自己时一样。

资源分配:

不分你我

共享关系:

对收益与付出不关心,关心能给对方提供什么

共有记忆

爱情要素:

爱情是指心理成熟达到一定程度的异性个体之间强烈的人际吸引。

爱情是一种奉献,而不是一种索取;主动非被动情感;包括关心、责任、尊重和认识;

爱情是一个人对另外一个人的某种特殊的想法与态度;包括激情、生理激起、共同生活愿望

斯滕伯格:

爱情三因素理论:

亲密、激情、承诺

理想类型:

友谊式——狂热式;

Lasswell、Robsenz:

浪漫式;占有式;好朋友式;实用式;利他式;游戏式;

男性喜欢浪漫式与游戏式爱情,女性喜欢好朋友式的与实用式爱情

爱情行为与感受

②口头描述;

②自我表露;

③无形的爱情表征;对对方的活动感兴趣,尊重、鼓励对方

④以非语言方式表达感情;

⑤有形的爱情表征;

⑥身体行为的表达;

⑦愿意容忍对方,并愿意牺牲一切;

亲密关系的维持:

平等;

多运用强化对方归因;

良性沟通;

处理好嫉妒与亲密关系;

现实爱情与婚姻

①据说“大学爱情很廉价”?

②传说中“剩男剩女时代”来临:

“婚姻招聘会”;剩女感言;剩男心声;

③非常态的生活方式:

闪婚;不婚;丁克;同性恋等

亲情:

父母与子女间依恋人类最初的亲密关系

Ainsnorth(1989):

认为依恋是人类的本能行为

依恋三类型

安全型:

父母对孩子各方面信息很敏感,相互之间更亲密(容易接近,期望与他人发展亲密关系)

逃避型:

父母远离孩子,孩子抑制自己的依恋需要(不信任他人,不易接近)

焦虑/矛盾型:

父母对孩子情感不一致(对自己的亲密关系不满,但有对自己的伴侣着迷)

第四章人类的社会行为

——亲社会行为和侵犯行为

第一节亲社会行为

一、亲社会行为概述

亲社会行为

一切对社会或他人有积极作用的行为,包括助人行为、遵守社会规范行为、友善行为、公共参与行为等。

助人行为和利他行为

助人行为:

对他人有利或以他人利益为主要目的的行为。

利他行为:

在毫无回报期待下,表现出志愿帮助他人的行为

利他行为的特征:

(1)有益于他人,以利他为目的

(2)自觉自愿的行为

(3)不求任何回报,无私奉献

(4)个人需要付出一定的代价,自我牺牲

外延:

亲社会行为>助人行为>利他行为

移情-利他假说

利他行为的产生,是人们把自己放在需要帮助的人的位置、以他们的方式来体验事件和情绪,对需要帮助的人产生了移情。

如果没有移情的产生,那么就是由社会交换起作用了

小结:

社会生物学认为,利他和助人行为是生物的本性,是基因进化的结果,为了使相同(相似)基因能持续生存,生物会做出自我牺牲。

社会规范理论认为,人们会按社会规范的要求帮助那些曾经帮助过我们的人,帮助那些依赖我们并需要我们的人,帮助那些我们认为值得帮助的人。

移情——利他主义假说认为,当我们对求助者产生强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