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心理学重要知识点参考资料.docx
《社会心理学重要知识点参考资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社会心理学重要知识点参考资料.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社会心理学重要知识点参考资料
第一章
美国社会心理学家E.Aronson说:
“社会心理学的定义之多,几乎如同社会心理学家的人数之多一样。
”
社会心理学定义:
社会心理学是从个体与社会相互作用的观点出发,研究特定社会情境中个体的心理和行为的发生、发展及其变化规律的学科。
两种社会心理学:
社会学的社会心理学、心理学的社会心理学
1908年,美国的社会学家罗斯出版了《社会心理学》,无独有偶,同年,英国的心理学家麦独孤出版了《社会心理学导论》,这两本社会心理学教科书的出版,标志着社会心理学的诞生。
社会心理学的学科性质:
1.边缘性学科:
心理学、社会学、文化人类学是其母科学;
2.理论性强的应用性学科。
第二章
霍兰德(E.P.Hollander,1976)认为整个社会心理学的历程可分为社会哲学、社会经验论和社会分析学三阶段,而后两个阶段构成了社会心理学的现代历程,与这三阶段相对应的分别是社会心理学的孕育时期、形成时期和确立时期。
孕育时期:
这一阶段的特点是哲学思辨,核心内容是关于“人性”问题的争论。
主要有两条线索:
1、苏格拉底、柏拉图:
人性由社会决定,“善”由教育而成。
被18世纪康德、卢梭等人所继承:
通过改变社会来改变人性。
2、亚里斯多德:
人性由生物或本能的力量决定。
被17世纪霍布斯等人所继承:
人生来就是邪恶的,所以必须施以法律的强制。
形成时期:
本阶段的特点是经验描述。
本阶段最有意义的事件,是1908年在美国纽约和英国伦敦同时出版了两本书:
美国社会学家罗斯的《社会心理学》和英国心理学家麦独孤的《社会心理学导论》。
这标志着社会心理学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
在理论上有五大直接来源:
1、德国民族心理学:
冯特10卷本的《民族心理学》;2、法国群众心理学:
塔德关于模仿和暗示的研究;迪尔凯姆对群体的强调;3、英国本能心理学:
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麦独孤的本能论。
4、经典精神分析学派:
(1)本能与社会:
本能—潜意识—伊底、自我与超我;
(2)集体心理学:
集体的原始特性—爱的关系是集体心理的本质—自居作用对集体心理形成的影响;(3)社会和文明的进步:
社会的起源—宗教的作用—本能与文明的冲突;5、社会行为主义学派:
巴甫洛夫条件反射与强化律;桑代克联结主义;华生行为主义。
确立阶段的特点 :
由描述转向实验 由定性分析转向定量研究
第三章
社会心理学研究应遵循的原则有哪些?
一)价值中立原则
(二)系统性原则 (三)伦理性原则
参与观察法和非参与观察法的定义
?
参与观察法:
研究者深入到被观察者中间成为他们的一员,在团体中建立各种关系进行直接观察的方法。
?
非参与观察法:
此时观察者完全处于旁观者的立场,不参与被观察者的任何活动。
这种观察法可以使观察者做到客观冷静,但是,这种方法往往会对观察环境和被观察者造成较大的干扰,从而导致观察结果的失真。
社会心理学研究的一般步骤有哪些?
(一)研究问题的确定
(二)查阅参考资料(三)研究设计 1、方法 2、对象 3、时间 4、工具 5、过程(四)研究结果的分析讨论(五)得出研究结论(六)撰写研究报告
了解定量研究与定性研究的特点
定量研究:
定量研究注重概念、模型及其演绎的结果;运用统计分析对所研究的对象进行数量的
定性研究:
定性研究强调对现象的整体解释;收集的资料并不完全是数据;研究者更多地介入研究情境中。
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的不同点
①着眼点不同。
定性研究着重事物质的方面;定量研究着重事物量的方面。
②所处的层次不同。
定量研究是为了更准确地定性。
③依据不同。
定量研究依据的主要是数据资料,定性研究的依据则是大量历史事实和生活经验材料。
④手段不同。
定量研究主要运用经验测量、统计分析和建立模型等方法;定性研究则主要运用逻辑推理、历史比较等方法。
⑤学科基础不同。
定量研究是以概率论、统计学等为基础,定性研究则以逻辑学、历史学为基础。
⑥表述形式不同。
定量研究主要以数据、模型、图形等来表达,定性研究则以文字描述为主。
第四章
社会化的定义:
社会化(socialization)通常指个体在社会影响下,通过学习社会知识、掌握社会技能、建立社会经验,并通过自身不断的选择和建构,形成一定社会所认可的心理—行为模式,成为社会成员的过程。
(金盛华)
社会化涉及社会及个体两方面:
社会教化、个体内化
社会化的基本内容有哪几个方面?
1、语言社会化2、性别角色社会化3、道德社会化它有三个方面:
1.道德观念与道德判断2.道德情感3.道德行为
全部社会化是以语言社会化为前提的。
爱国意识的发展有三个阶段
培养公民的爱国意识是政治社会化的核心内容
爱国意识的发展有三个循序渐进的阶段:
1.国家形象阶段 此阶段以国歌、国旗及领袖作为国家象征。
儿童对国家的热爱,主要表现为对国家象征的崇敬。
2.抽象国家观念阶段 此阶段以有关国家、政治组织的抽象观念作为爱国依据。
因此应通过履行公民的社会责任与义务,享有公民权利,参与政治活动来培养爱国意识。
3.国家组织系统阶段 此阶段爱国观念扩展到本国在国际舞台的角色与国际责任之中。
社会化的各种类型及其含义
。
类型:
(一)早期社会化,是指发生在生命早期的、基本的社会化;
(二)预期社会化,是指引导人们学习将来要扮演的社会角色;(三)发展社会化,是指个体在早期社会化的基础上,社会化尚不完全 ,仍需继续学习的过程。
(四)反向社会化,是指年轻一代将文化知识传递给年长一代的过程,也称“文化反哺”。
(五)再社会化,是指由于社会的急剧变迁,对个体重新进行社会化的过程。
如移居美国的华人,需要在新的环境下再社会化。
它也包括对早期社会化中没有取得合格社会成员资格的个体的再教育,比如我国的劳动教养和劳动改造。
社会化的特点:
(一)贯穿终身
(二)双向互动(三)社会化与个性化的辩证统一 过度社会化:
就是个体社会化程度大大超过社会化标准的现象。
也即共性有余而个性不足。
社会化不足:
就是个体社会化程度大大低于社会化标准的现象。
也即个性有余而共性不足。
遗传因素是人社会化的自然前提。
同辈群体的定义:
同辈群体又称同龄群体,是由一些年龄、兴趣、爱好、态度、价值观、社会地位等方面较为接近的人所组成的一种非正式群体。
同辈群体的特点?
(1)较强的内聚力
(2)基本上是平等关系 (3)交流、交往的内容十分广泛 (4)有自己的亚文化 (5)一般有较强的权威性的核心人物
第五章
社会动机的定义:
:
指引起、维持、推动个体活动以达到一定目标的内部动力。
行为目标是动机构成的要素之一。
动机强度与活动效率的关系(了解)
亲和动机的定义:
亲和动机是指个体在社会生活中与他人亲近,以获得他人的关心、理解、合作的一种心理状态。
亲和起源于依恋
亲和的作用有哪些?
1.满足个体的某些社会性需要 个体通过与他人建立联系,满足某些社会性的需要,比如交往与尊重的需要、爱的需要等等。
2.获得信息 个体在孤单环境中信息来源很少,会产生不适应和不安全的感觉。
亲和使个体获得对其生存与发展有意义的信息。
3.减轻心理压力高兴时与他人在一起可以共享快乐;痛苦时与他人在一起可以排解忧愁。
4.避免窘境在明显需要亲和行为的情境下,如果无人做伴,往往使他人对个体有某种负面评价。
这种情况下,亲和可使个体避免窘境。
全面了解影响亲和的因素。
1.情境因素 群体成员在面临外界压力的情境下,会产生亲和的需要。
压力越大,群体成员的亲和动机越强。
悲惨情境也能加强人们的亲和动机。
2.情绪因素 从亲和产生的心理背景看,亲和与人的情绪状态有密切关系。
恐惧是现实危险引起的情绪体验,恐惧情绪越强烈,亲和倾向越明显。
3.出生顺序 出生顺序是影响亲和的另一个重要因素。
西方心理学研究表明,长子、长女恐惧时的合群倾向要比弟、妹们更明显,在同一家庭中,这种合群倾向按出生顺序递减。
这可能是因为在多子女家庭中,双亲对第一个孩子关心照料更多,使孩子对父母的依赖性较大。
研究表明,个体亲和动机的强度与幼年时期形成的依赖倾向有关,而依赖倾向又与母亲的抚育方式有关。
成就动机的定义:
是个体追求自认为重要的有价值的工作,并使之达到完美状态的动机。
阿特金森关于成就动机的结构的理论:
阿特金森(J.W.Atkinson,1958,1964)认为成就动机由两种彼此相对的心理因素构成一种是希望成功(hope for success),另一种是害怕失败(fear of failure)。
前者使人趋近目标以追求成功,后者使人回避目标以避免失败。
一般来说,这两种力量往往同时起作用。
当希望成功的倾向在力量上大于害怕失败的倾向时,个体就去追求目标;当害怕失败的力量占优势时,个体就会退缩不前;当二者力量相等时,就会造成心理冲突,使人焦虑和痛苦。
成就动机与风险偏好的关系:
对于高成就动机者,面临中等难度的任务时,成就动机的力量最强,任务的吸引力也最大对于低成就动机者,非常难或非常容易的任务对他的吸引力最大。
对于追求成功与害怕失败两种力量相等的人而言,任务难度不会改变其犹豫不决的焦虑状态。
霍妮对挫折感是如何分析的?
霍妮对挫折感的分析
德国精神分析学家霍妮(K. Horney)重视社会文化对人格的影响,她认为,有三种冲突使得现代人更多地产生挫折感。
1. 竞争与合作的冲突 2. 满足欲望与抑制欲望的冲突 3. 自由与现实的冲突
弗洛姆对挫折感的分析著名精神分析学家弗洛姆(E. Fromm)认为,现代人的挫折感主要来自孤独无力与被疏远。
这是因为:
1. 科技和经济的高度发达推动城市化速度加快,人口增加且涌向城市,人们生活在人造环境里,失去与大自然接触的机会。
2. 城市虽人口密集,但邻里互不往来,同事互不相干,人与人之间感情疏远。
3. 现代人越是追求自由,越是感到孤独和被疏远,因此,人们试图逃避自由。
结果是,人们与自己也疏远了,无法认识自己,无法控制自己,从而产生挫折感。
第六章
社会认知的定义:
社会认知(social cognition)是个人对他人的心理状态、行为动机和意向作出推测与判断的过程。
面部表情既是先天遗传,又是后天习得
对他人性格的认知有哪些途径?
一)全面的认知,需要长期的共同生活 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
(二)了解某人的生活经历(三)了解某人在家中的排行(四)了解所属民族的文化情况认知他人性格的实验研究证明,一个人的俊美或丑陋与他的性格特点并无必然联系,根据相貌来判断其智慧和品性是靠不住的。
印象形成的定义:
指个体利用所掌握的信息形成他人形象的过程。
积极信息与消极信息同等重要吗?
对于积极肯定的信息和消极否定的信息,个体并不是同样对待的,两种资料信息相比,个体更注重消极否定的信息
了解首因效应、近因效应、光环效应、刻板印象
保守性偏差的定义:
人们对他人的印象一旦形成,就相对稳定,即使发现最初的印象错误也仍然如此,这被称为保守性偏差。
自我实现的预言的定义:
是指我们对他人的期望会影响到对方的行为,使得对方按照我们对他的期望行事。
印象管理的定义:
指个体通过一定方式去影响他人对自己的印象形成,使之符合自我的期待。
全面掌握印象管理的策略。
(降级防御策略、促进提升策略)
1、降级防御策略 当个体试图使自己为某消极事件承担最小责任或摆脱麻烦时,就可以使用这种策略。
这类策略包括:
(1)解释。
试图做出解释或为自己的行为辩护。
例如,自己身体不适,或感觉不好,或因更重要的事情影响了该任务的完成等;
(2)道歉。
当找不到合理的解释时,就为这一消极事件向老板道歉。
道歉的程序(3)置身事外。
当个体与某消极事件不直接相关时,他们可以告知上司自己与该事件无关。
如,当某一计划实施不顺利时,可以私下告诉老板,自己曾经竭力反对该计划,但未成功。
2、促进提升策略。
当个体试图使自己对某积极事件的责任最大化,或者想让自己看起来比实际更出色时,可以使用这类策略。
促进提升策略主要包括:
(1)争取名分。
当人们认为自己理应为所做出的积极成果得到认可时,通常会采用这种策略。
(2)宣扬。
当个体已受到赞扬,但还想获得更多肯定时,常常采用这种策略。
(3)揭示困难。
试图让别人知道,自己的积极成果是在克服了重大困难的情况下取得的,这样就会使别人对自己有更好的评价。
(4)联合。
确保在适当的时间被看见与适当的人在一起,以便让别人了解自己与成功项目的密切关系。
归因的概念:
所谓归因(attribution),就是人们对自己及他人行为的原因加以推断的过程
归因与科学解释的区别有哪些?
归因与科学解释的区别1.科学解释是在一定理论指导下,运用比较严密的实验和逻辑方法进行;而归因主要是指普通个体在日常生活中的归因,它无需理论指导,也不甚周密。
2.科学解释力求避免错误,既使出现失误,也往往限于人类的认识能力,与动机因素无关;而归因却容许错误,甚至有意出现错误,并且认为这种错误对个体的生活是有意义的(如借口)。
3.科学解释主要侧重于自然现象,往往可以客观地进行研究,并作出一个事实判断;而归因对象偏重于社会行为,归因时不可避免地会带上强烈的主观色彩,属于一个价值判断
掌握维纳的成就归因模型。
对其他归因模型要适当了解。
在海德理论的基础上,维纳(B. Weiner)提出了成就归因模型。
该模型认为,人们的归因包括以下三个维度。
1. 内因—外因内因即个人内在的原因,如人格、品质、动机、态度、情绪、能力、努力等;外因即个人之外的原因,如环境因素、运气、任务难度、他人帮忙等。
2. 稳定—不稳定即原因是稳定的还是变来变去的。
如,有些内因(如能力)就是稳定的,有些内因(如努力)则可以通过意志努力而改变。
同样,有些外因(如红灯停绿灯行)是稳定的,而有些外因(如运气)则是变来变去的。
3. 可控—不可控即一个原因是否在个人的控制范围之内。
如,不稳定的内因“努力”一般是可控的,而稳定的内因“能力”一般是不可控的。
维纳对归因三种维度的区分,使研究者能够更好地根据个体的归因方式去推测其后继的行为态度,大大增强了归因理论的生命力。
归因偏差的定义:
指由于主观原因造成的归因偏向和差别,是不当归因的主要原因
掌握归因偏差的几种表现形式。
(一)基本归因偏差基本归因偏差是指人们在解释他人的行为时,夸大行动者的个人因素、低估环境因素的现象。
(二)行动者与观察者偏差这种偏差是指,观察者本人对自己行为的归因不同于他人对自己行为的归因。
虽然双方认知到的是同一行为,但行动者往往把自己失败的行为归因于情境,而他人则可能归因于行动者的个人倾向。
(三)自我服务偏差自我服务偏差指人们倾向于把功劳归于自己,把失败归于外因。
了解归因的个体差异
罗特(J.Rotter,1966) 的控制源理论是解释个体归因差异的主要理论。
罗特认为,人们对于事件原因的推测是不同的。
有的人认为自己有能力控制事件的发生,罗特称之为内控者;有的人则认为事件的发生与自己无关,而是由外部因素造成的,称之为外控者。
内控者的控制感较强,他们倾向于认为自己是事件发生的原因、行为是受自己支配的(例如,学习好是因为自己聪明或者自己努力);而外控者的控制感较低,他们认为事件都是由自己以外的因素造成的(例如,考得好是因为题目简单,是因为教师教得好,是因为自己运气好)。
罗特和他的同事们(1966)的研究表明,控制源对于成功期望有重要影响。
他们发现,在成功后,如果被试将成功归因于自己的技能,那么他们对于下次成功的期望就比较高;如果归因于机遇,那么对于下次成功的期望就比较低。
相反,在失败后,如果将失败归因于自己的技能,对于下次成功的期望就降低;如果归因于运气,对于下次成功的期望就升高。
罗特还认为,控制源是一种较为稳定的倾向,它反映着个体看待世界、解释世界的特定方式。
他还制定了一份29个题目的量表来测定人们的控制源(1971)。
热情和冷酷是影响很大的品质
第七章
态度就是社会态度
社会态度的定义:
社会心理学中,态度与社会态度是同义词,当谈到态度一词时就是指社会态度,因为态度的对象都具有社会性。
所谓态度(attitude)指个体对社会存在所持有的一种具有一定结构和比较稳定的内在心理状态。
态度的5种特性
1、态度的社会性
态度不同于本能,态度不是天生的,它是通过后天的学习获得的。
不须学习,与生俱有的行为倾向不是态度。
态度是个体在长期生活中,通过与他人的相互作用,以及周围环境的不断影响而逐渐形成的。
2、态度的针对性
态度必须具有特定的态度对象。
态度对象可能是具体的,也可能是抽象的,即一种状态或观念。
3、态度的协调性
态度是由认知、情感和意向三种心理成分组成的。
对一个正常人来说,这三种心理成分是相互协调一致的。
例如,一位年轻的厂长,在他认识到学习管理科学的重要性之后(认知),他会产生对管理科学的热爱(情感),一旦有机会进行这种学习,他会十分乐于参加,并为此作好各种准备(意向)。
4、态度的稳定性
态度是在需要的基础上,经过长期的感知和情感体验形成的,具有较高的稳定性。
所以,对学生进行教育,最好是在他们态度尚未形成的时候。
一旦态度形成,再进行教育就会十分困难。
5、态度的潜在性
态度是一种内在结构,它虽然包含有行为的倾向,但并不等于行为,所以态度本身不能被直接观察到,只能通过人们的言行来加以推测。
态度的功能有哪些?
1.适应功能
这种功能使得人们寻求酬赏与他人的赞许,形成那些与他人要求一致并与奖励联系在一起的态度,而避免那些与惩罚相联系的态度。
如孩子们对父母的态度就是适应功能的最好表现。
2.自我防御功能
态度有助于人们应付情绪冲突和保护自尊,这种观念来自于精神分析的原则。
3.价值表达(valueexpress)功能
态度还有助于人们表达自我概念中的核心价值,比如一个人青年人对志愿者的工作持有积极的态度,那是因为这些活动可以使他表达自己的社会责任感,而这种责任感恰恰是他自我概念的核心,表达这种态度能使他获得内在的满足。
4.知识(knowledge)功能
从认知心理学的观点出发,态度有助于我们组织有关的知识,从而使世界变得有意义。
对有助于我们获得知识的态度对象,我们更可能给予积极的态度,这一点相当于认知图式的功能。
掌握影响态度形成的因素
1、环境因素的影响
(1)家庭的影响
父母的条件及其教育方式,子女数量及排行
(2)社会文化的影响
政治、经济、风俗、传统、舆论、阶级、阶层
(3)同辈群体的影响
(4)学校的影响
教师、教材、班级
(5)居住环境的影响
城市、农村、街道
服从的定义:
服从又称顺从,指一个人按照社会要求、群体规范或别人的意志被迫作出的行为
了解态度的内化阶段
是人们真正从内心深处相信并接受他人的观点而彻底地改变自己的态度。
因为是真正相信新的观点和新的思想,这意味着人们把这些新观点与新思想纳入了自己的价值体系之内,成为自己态度体系中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
一个人的态度只有到了内化阶段,才是稳固的。
掌握影响态度改变的基本因素
(一)传递者方面的影响因素
l.传递者的威信
2.传递者的立场和意图
3.说服者的吸引力
(二)沟通信息方面的影响因素
1.信息差异
2.畏惧
3.信息倾向性
4.信息的提供方式
(三)接受者方面的影响因素
1.原有态度与信念的特性
2.人格因素
独立性
权威主义倾向
智力
需要
3.个体的心理倾向
(四)情境
1.预先警告
2.分心
3.重复
登门槛效应与门面效应的定义
登门槛效应:
先提出一个较小的要求,当被接受以后再提出更大的要求,从而达到改变人们初始态度的目的。
登门槛效应又称得寸进尺效应,要求人们改变态度时应该分阶段逐步提出要求,不要急于求成。
门面效应:
指如果对某人提出一个很大而被拒绝的要求后,接着向他提出一个小一点的要求,那么他接受这个小要求的可能性会大大提高。
掌握态度改变的方法,能够举例说明。
(一)劝说宣传法
是一种借助语言、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电影等各种传播媒介来传播信息,影响人们,使之态度发生改变的方法。
如,让吸烟者观看有关戒烟的报纸、录像等。
(二)角色扮演法
是通过某种角色对承担该角色的个体所具有的约束和影响来改变个体态度的方法。
如,让有偷盗行为的后进生担任班上的生活委员,管理班费,有助于矫正其偷盗行为。
(三)团体影响法
是通过团体对个体所具有的影响来改变人们态度的方法。
如,让吸毒者参加戒毒俱乐部。
(四)活动参与法
是通过引导人们参加与态度改变有关的活动来改变人们的态度的方法。
如,让厌恶劳动的学生参加公益劳动。
了解海德的平衡理论
1958年,心理学家海德(F.Heider)提出了改变态度的“平衡理论”,又被称为“P-O-X理论”,P与O各代表一个人,X是态度对象。
平衡理论假定P-O-X之间的平衡状态是稳定的,排斥外界的影响,不平衡状态是不稳定的,并会使个人产生心理上的紧张。
这种紧张的消除仅当他们之间的关系发生改变,恢复平衡状态时才能实现。
了解认知失调的4种原因
逻辑的矛盾
文化价值冲突
观念的矛盾
新旧经验相悖
偏见的定义:
是对某一个人或团体所持有的一种不公平、不合理的消极否定的态度。
因为偏见属于态度的一种特殊形式,所以也包括态度的三个主要成分:
认知、情感、意向。
偏见的特征
1.偏见是以有限的或不正确的信息来源为基础的。
比如看到某几个河南人不讲礼貌,就认为河南人都是不文明的;听到部分美国人很富有,就认为所有的美国人都这样,美国是一个遍地黄金的天堂。
2.偏见具有过度类化的倾向。
一个怀有偏见的人常常是如果他喜欢某个人,就认为那个人什么都好,“爱屋及乌”;如果他讨厌一个人,就会认为那个人样样都不好,即使是很明显的优点他也会找出另外一种很差的解释。
3.偏见含有先入为主的判断。
有偏见的人即使面对相反的事实也不愿改正原来的错误判断。
如何消除偏见?
(一)避免先入为主
(二)避免“循环证实”
(三)增加直接接触
(四)提高知识修养水平
第八章
从众的概念:
从众(conformity)是指个体在群体压力下,改变知觉、判断、信仰或行为,使之与群体中的大多数人保持一致的一种倾向。
了解从众行为的两个原因
从众行为的产生有两个原因:
一是信息性社会影响(informational social influence),一个是规范性社会影响(normative social influence)。
掌握从众的影响因素
(一)群体因素1. 群体一致性2. 群体规模3. 群体凝聚力4. 个体在群体中的地位
(二)情境因素 1. 刺激物的性质2. 时间因素(三)个体因素 1. 性别和年龄2. 个性特征3. 知识经验4. 个人的自我卷入水平
服从的概念:
服从(obedience)是指由于外界压力而使个体发生的符合外界要求的行为。
外界压力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他人(往往是权威人物),二是行为规范。
掌握影响服从的因素
(一) 命令者的权威性命令者的权威性越大,越容易导致服从。
职位高、权力较大、知识丰富、年龄较大、能力突出等,都是构成权威影响的因素。
另外,命令者手中如果掌握着奖惩的权力,也会使服从行为大大增加。
(二) 服从者的个人特征 能力低、自信心不足的个体更易服从。
妇女和儿童也更易服从。
米尔格拉姆对实验被试进行了人格测验,发现服从者具有明显的权威主义人格特征。
这类人往往十分重视社会规范,主张对于违反社会规范的行为进行严厉惩罚;他们往往追求权力和使用强硬手段,毫不怀疑地接受权威人物的命令,表现出较强的个人崇拜;同时他们会压抑个人内在的情绪体验,不敢流露出真实的情绪感受。
(三) 情境压力1. 与权威者越靠近越易服从。
2. 与受害者越靠近越不易服从。
3. 其他人是否产生服从行为也影响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