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心理学重要知识点.docx
《社会心理学重要知识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社会心理学重要知识点.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社会心理学重要知识点
第一章
美国社会心理学家E.Aronson说:
“社会心理学的定义之多,几乎如同社会心理学家的人数之多一样。
”
社会心理学定义:
社会心理学是从个体与社会相互作用的观点出发,研究特定社会情境中个体的心理和行为的发生、发展及其变化规律的学科。
两种社会心理学:
社会学的社会心理学、心理学的社会心理学
1908年,美国的社会学家罗斯出版了《社会心理学》,无独有偶,同年,英国的心理学家麦独孤出版了《社会心理学导论》,这两本社会心理学教科书的出版,标志着社会心理学的诞生。
社会心理学的学科性质:
1.边缘性学科:
心理学、社会学、文化人类学是其母科学;
2.理论性强的应用性学科。
第二章
霍兰德(,1976)认为整个社会心理学的历程可分为社会哲学、社会经验论和社会分析学三阶段,而后两个阶段构成了社会心理学的现代历程,与这三阶段相对应的分别是社会心理学的孕育时期、形成时期和确立时期。
孕育时期:
这一阶段的特点是哲学思辨,核心内容是关于“人性”问题的争论。
主要有两条线索:
1、苏格拉底、柏拉图:
人性由社会决定,“善”由教育而成。
被18世纪康德、卢梭等人所继承:
通过改变社会来改变人性。
2、亚里斯多德:
人性由生物或本能的力量决定。
被17世纪霍布斯等人所继承:
人生来就是邪恶的,所以必须施以法律的强制。
形成时期:
本阶段的特点是经验描述。
本阶段最有意义的事件,是1908年在美国纽约和英国伦敦同时出版了两本书:
美国社会学家罗斯的《社会心理学》和英国心理学家麦独孤的《社会心理学导论》。
这标志着社会心理学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
在理论上有五大直接来源:
1、德国民族心理学:
冯特10卷本的《民族心理学》;
2、法国群众心理学:
塔德关于模仿和暗示的研究;迪尔凯姆对群体的强调;
3、英国本能心理学:
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麦独孤的本能论。
4、经典精神分析学派:
(1)本能与社会:
本能—潜意识—伊底、自我与超我;
(2)集体心理学:
集体的原始特性—爱的关系是集体心理的本质—自居作用对集体心理形成的影响;(3)社会和文明的进步:
社会的起源—宗教的作用—本能与文明的冲突;
5、社会行为主义学派:
巴甫洛夫条件反射与强化律;桑代克联结主义;华生行为主义。
确立阶段的特点 :
由描述转向实验
由定性分析转向定量研究
第三章
社会心理学研究应遵循的原则有哪些?
一)价值中立原则
(二)系统性原则 (三)伦理性原则
参与观察法和非参与观察法的定义
?
参与观察法:
研究者深入到被观察者中间成为他们的一员,在团体中建立各种关系进行直接观察的方法。
?
非参与观察法:
此时观察者完全处于旁观者的立场,不参与被观察者的任何活动。
这种观察法可以使观察者做到客观冷静,但是,这种方法往往会对观察环境和被观察者造成较大的干扰,从而导致观察结果的失真。
社会心理学研究的一般步骤有哪些?
(一)研究问题的确定
(二)查阅参考资料
(三)研究设计
1、方法 2、对象 3、时间
4、工具 5、过程
(四)研究结果的分析讨论
(五)得出研究结论
(六)撰写研究报告
了解定量研究与定性研究的特点
定量研究:
定量研究注重概念、模型及其演绎的结果;运用统计分析对所研究的对象进行数量的
定性研究:
定性研究强调对现象的整体解释;收集的资料并不完全是数据;研究者更多地介入研究情境中。
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的不同点
①着眼点不同。
定性研究着重事物质的方面;定量研究着重事物量的方面。
②所处的层次不同。
定量研究是为了更准确地定性。
③依据不同。
定量研究依据的主要是数据资料,定性研究的依据则是大量历史事实和生活经验材料。
④手段不同。
定量研究主要运用经验测量、统计分析和建立模型等方法;定性研究则主要运用逻辑推理、历史比较等方法。
⑤学科基础不同。
定量研究是以概率论、统计学等为基础,定性研究则以逻辑学、历史学为基础。
⑥表述形式不同。
定量研究主要以数据、模型、图形等来表达,定性研究则以文字描述为主。
第四章
社会化的定义:
社会化(socialization)通常指个体在社会影响下,通过学习社会知识、掌握社会技能、建立社会经验,并通过自身不断的选择和建构,形成一定社会所认可的心理—行为模式,成为社会成员的过程。
(金盛华)
社会化涉及社会及个体两方面:
社会教化、个体内化
社会化的基本内容有哪几个方面?
1、语言社会化
2、性别角色社会化
3、道德社会化
它有三个方面:
1.道德观念与道德判断
2.道德情感
3.道德行为
全部社会化是以语言社会化为前提的。
爱国意识的发展有三个阶段
培养公民的爱国意识是政治社会化的核心内容
爱国意识的发展有三个循序渐进的阶段:
1.国家形象阶段
此阶段以国歌、国旗及领袖作为国家象征。
儿童对国家的热爱,主要表现为对国家象征的崇敬。
2.抽象国家观念阶段
此阶段以有关国家、政治组织的抽象观念作为爱国依据。
因此应通过履行公民的社会责任与义务,享有公民权利,参与政治活动来培养爱国意识。
3.国家组织系统阶段
此阶段爱国观念扩展到本国在国际舞台的角色与国际责任之中。
社会化的各种类型及其含义
。
类型:
(一)早期社会化,是指发生在生命早期的、基本的社会化;
(二)预期社会化,是指引导人们学习将来要扮演的社会角色;
(三)发展社会化,是指个体在早期社会化的基础上,社会化尚不完全 ,仍需继续学习的过程。
(四)反向社会化,是指年轻一代将文化知识传递给年长一代的过程,也称“文化反哺”。
(五)再社会化,是指由于社会的急剧变迁,对个体重新进行社会化的过程。
如移居美国的华人,需要在新的环境下再社会化。
它也包括对早期社会化中没有取得合格社会成员资格的个体的再教育,比如我国的劳动教养和劳动改造。
社会化的特点:
(一)贯穿终身
(二)双向互动(三)社会化与个性化的辩证统一
过度社会化:
就是个体社会化程度大大超过社会化标准的现象。
也即共性有余而个性不足。
社会化不足:
就是个体社会化程度大大低于社会化标准的现象。
也即个性有余而共性不足。
遗传因素是人社会化的自然前提。
同辈群体的定义:
同辈群体又称同龄群体,是由一些年龄、兴趣、爱好、态度、价值观、社会地位等方面较为接近的人所组成的一种非正式群体。
同辈群体的特点?
(1)较强的内聚力
(2)基本上是平等关系 (3)交流、交往的内容十分广泛 (4)有自己的亚文化 (5)一般有较强的权威性的核心人物
第五章
社会动机的定义:
:
指引起、维持、推动个体活动以达到一定目标的内部动力。
行为目标是动机构成的要素之一。
动机强度与活动效率的关系(了解)
亲和动机的定义:
亲和动机是指个体在社会生活中与他人亲近,以获得他人的关心、理解、合作的一种心理状态。
亲和起源于依恋
亲和的作用有哪些?
1.满足个体的某些社会性需要
个体通过与他人建立联系,满足某些社会性的需要,比如交往与尊重的需要、爱的需要等等。
2.获得信息
个体在孤单环境中信息来源很少,会产生不适应和不安全的感觉。
亲和使个体获得对其生存与发展有意义的信息。
3.减轻心理压力
高兴时与他人在一起可以共享快乐;痛苦时与他人在一起可以排解忧愁。
4.避免窘境
在明显需要亲和行为的情境下,如果无人做伴,往往使他人对个体有某种负面评价。
这种情况下,亲和可使个体避免窘境。
全面了解影响亲和的因素。
1.情境因素
群体成员在面临外界压力的情境下,会产生亲和的需要。
压力越大,群体成员的亲和动机越强。
悲惨情境也能加强人们的亲和动机。
2.情绪因素
从亲和产生的心理背景看,亲和与人的情绪状态有密切关系。
恐惧是现实危险引起的情绪体验,恐惧情绪越强烈,亲和倾向越明显。
3.出生顺序
出生顺序是影响亲和的另一个重要因素。
西方心理学研究表明,长子、长女恐惧时的合群倾向要比弟、妹们更明显,在同一家庭中,这种合群倾向按出生顺序递减。
这可能是因为在多子女家庭中,双亲对第一个孩子关心照料更多,使孩子对父母的依赖性较大。
研究表明,个体亲和动机的强度与幼年时期形成的依赖倾向有关,而依赖倾向又与母亲的抚育方式有关。
成就动机的定义:
是个体追求自认为重要的有价值的工作,并使之达到完美状态的动机。
阿特金森关于成就动机的结构的理论:
阿特金森(,1958,1964)认为成就动机由两种彼此相对的心理因素构成
一种是希望成功(hope for success),另一种是害怕失败(fear of failure)。
前者使人趋近目标以追求成功,后者使人回避目标以避免失败。
一般来说,这两种力量往往同时起作用。
当希望成功的倾向在力量上大于害怕失败的倾向时,个体就去追求目标;
当害怕失败的力量占优势时,个体就会退缩不前;
当二者力量相等时,就会造成心理冲突,使人焦虑和痛苦。
成就动机与风险偏好的关系:
对于高成就动机者,面临中等难度的任务时,成就动机的力量最强,任务的吸引力也最大
对于低成就动机者,非常难或非常容易的任务对他的吸引力最大。
对于追求成功与害怕失败两种力量相等的人而言,任务难度不会改变其犹豫不决的焦虑状态。
霍妮对挫折感是如何分析的?
霍妮对挫折感的分析
德国精神分析学家霍妮(K. Horney)重视社会文化对人格的影响,她认为,有三种冲突使得现代人更多地产生挫折感。
1. 竞争与合作的冲突
2. 满足欲望与抑制欲望的冲突
3. 自由与现实的冲突
弗洛姆对挫折感的分析
著名精神分析学家弗洛姆(E. Fromm)认为,现代人的挫折感主要来自孤独无力与被疏远。
这是因为:
1. 科技和经济的高度发达推动城市化速度加快,人口增加且涌向城市,人们生活在人造环境里,失去与大自然接触的机会。
2. 城市虽人口密集,但邻里互不往来,同事互不相干,人与人之间感情疏远。
3. 现代人越是追求自由,越是感到孤独和被疏远,因此,人们试图逃避自由。
结果是,人们与自己也疏远了,无法认识自己,无法控制自己,从而产生挫折感。
第六章
社会认知的定义:
社会认知(social cognition)是个人对他人的心理状态、行为动机和意向作出推测与判断的过程。
面部表情既是先天遗传,又是后天习得
对他人性格的认知有哪些途径?
一)全面的认知,需要长期的共同生活
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
(二)了解某人的生活经历
(三)了解某人在家中的排行
(四)了解所属民族的文化情况
认知他人性格的实验研究证明,一个人的俊美或丑陋与他的性格特点并无必然联系,根据相貌来判断其智慧和品性是靠不住的。
印象形成的定义:
指个体利用所掌握的信息形成他人形象的过程。
积极信息与消极信息同等重要吗?
对于积极肯定的信息和消极否定的信息,个体并不是同样对待的,两种资料信息相比,个体更注重消极否定的信息
了解首因效应、近因效应、光环效应、刻板印象
保守性偏差的定义:
人们对他人的印象一旦形成,就相对稳定,即使发现最初的印象错误也仍然如此,这被称为保守性偏差。
自我实现的预言的定义:
是指我们对他人的期望会影响到对方的行为,使得对方按照我们对他的期望行事。
印象管理的定义:
指个体通过一定方式去影响他人对自己的印象形成,使之符合自我的期待。
全面掌握印象管理的策略。
(降级防御策略、促进提升策略)
1、降级防御策略
当个体试图使自己为某消极事件承担最小责任或摆脱麻烦时,就可以使用这种策略。
这类策略包括:
(1)解释。
试图做出解释或为自己的行为辩护。
例如,自己身体不适,或感觉不好,或因更重要的事情影响了该任务的完成等;
(2)道歉。
当找不到合理的解释时,就为这一消极事件向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