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达州市中考生物试题含答案解析.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0163496 上传时间:2023-02-08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551.1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川省达州市中考生物试题含答案解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四川省达州市中考生物试题含答案解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四川省达州市中考生物试题含答案解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四川省达州市中考生物试题含答案解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四川省达州市中考生物试题含答案解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四川省达州市中考生物试题含答案解析.docx

《四川省达州市中考生物试题含答案解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川省达州市中考生物试题含答案解析.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四川省达州市中考生物试题含答案解析.docx

四川省达州市中考生物试题含答案解析

四川省达州市2021年中考生物试题

学校:

___________姓名:

___________班级:

___________考号:

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黑藻是一种沉水植物,采用水面传粉的方式产生果实。

雄花成熟后浮至水面开花、散粉;雌花柱头上方的小气泡产生向上的拉力将雌花拉至水面,完成传粉。

据此分析正确的是()

A.黑藻这种传粉方式体现了生物对环境的适应

B.黑藻产生水面传粉的变异永远都有利于它的生存

C.黑藻和满江红都是依靠孢子这种生殖细胞繁殖下一代

D.黑藻的生活习性表明生物进化的总趋势是由陆生到水生

2.热爱生物学的小芳制作并观察了蚕豆叶片下表皮临时装片,如图是相关图示。

据图分析正确的是()

A.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图一中①和⑤放大倍数的和

B.植物通过筛管运输的水分,是从图二中的③处散失到大气中的

C.图二中带黑边的圆圈是气泡,产生的原因是材料没有充分展开

D.图三中的②能够控制物质的进出,在光学显微镜下不易看清楚

3.新疆棉花拥有较高的品质优势,这使新疆成为了世界上多数服装制造商首选的原材料采购源头。

如图是新疆棉植物体结构层次示意图,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在生物体的结构层次中,棉花与人体内的唾液腺都属于器官

B.棉花种子的种皮属于图中A保护组织,该组织的作用是保护和分泌

C.同一受精卵经b和c过程,所产生的不同组织细胞内的染色体数目相同

D.利用转基因技术培育的抗虫棉新品种,产生的抗虫变异属于可遗传变异

4.达州市铁山森林公园森林覆盖率高,动植物种类丰富,是市民首选的旅游胜地。

达州市某校生物研学小组利用所学知识对该公园内生物与环境进行了系统研究。

图一表示该公园内部分生物食物网示意图;图二表示该公园内生态系统各成分关系示意图(A、B、C、D是乙中存在捕食关系的四种生物)。

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图一补充图二中的丙即可构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

B.图二中的生物体内都具有将光能转变为化学能的能量转换器

C.图二所含的食物链中的能量循环流动,物质逐级递减

D.若图二中包含图一中含食虫鸟的一条食物链,则图二中C代表的生物是蛇

5.生命在生物圈中延续,不是靠生物个体的长生不老,而是通过生殖不断地产生新个体。

下列有关生殖和发育的说法,正确的是()

A.青蛙个体发育的起点是雌蛙体内成熟的受精卵

B.蝗虫与产生克隆羊的生殖发育过程都属于有性生殖,变态发育

C.鸟类的生殖和发育过程一般包括求偶、交配、筑巢、产卵、孵卵和育雏

D.竹用地下茎生殖的过程中,精子和卵细胞是基因在亲子间传递的“桥梁”

6.端午桃果肉细嫩,汁多味甜,深受人们喜爱。

如图是关于端午桃生长发育过程中的部分示意图,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枝条是由芽发育成的,图一中的c可发育成图二中的e

B.端午桃汁多味甜,是因为细胞液中含有较多的糖类等无机物

C.移栽端午桃树苗时常常剪去大量的枝叶,是为了减弱蒸腾作用

D.图三可表示自花传粉过程,由图三到图四还要经历的另一个重要过程是受精

7.亲自进行科学探究,是学习生物学的重要方式。

如图是科学探究小组进行的部分科学探究活动,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图一中实验的变量是含氮、磷、钾的无机盐

B.图二中将萌发的种子换成新鲜的幼苗,则该实验必须在光下进行

C.经暗处理的植物如图三设计,再光照数小时及脱色漂洗加碘后,变蓝的部位是绿色部分b

D.图四“模拟保护色形成过程”的实验中,那些与背景颜色相同的小纸片不会被“捕食”

8.生物学作为医学、药学和卫生学的基础,其重要价值之一是增进人类健康。

下列有关做法中,哪些是正确的()

①不吸烟,远离毒品

②心肺复苏时按压速度100~120次/分钟

③经常熬夜上网

④长期大剂量服用阿司匹林

⑤多吃油炸食品

⑥受到挫折时,砸坏课桌

A.①②B.②③C.④⑤D.⑤⑥

二、综合题

9.“共和国勋章”获得者袁隆平爷爷的逝世引起了社会的大怀念(图1)。

他培育的“超级杂交稻”确保了我国仅占7%的耕地,养活了占世界22%的人口。

为了传承袁隆平爷爷的科学探究精神,达州市科研小组对水稻作物进行了一系列研究。

图2表示水稻果实结构示意图;图3表示夏季晴朗的一天大棚内水稻作物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强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图;图4表示水稻作物叶肉细胞示意图,其中①~⑥表示二氧化碳与氧气的吸收和释放过程。

据图分析后回答:

(1)某同学将水稻种子完全浸泡在水中,数天后种子不萌发,从种子萌发所需的环境条件分析,原因是缺少______。

(2)与菜豆种子相比,图2中①代表的结构内______数量的不同是两者区别之一;图2中②代表的结构是由______发育而来(填花的某一结构)。

(3)图3中f点时,水稻作物光合作用强度______呼吸作用强度(选填“大于”“等于”“小于”)。

(4)图3中a点时,对应图4中箭头______(填图中序号)表示的过程不出现。

10.达州市某学生小刚患有多指症。

学习了生物学后,他调查了自己家庭中关于多指的遗传情况(如图一)。

并且他通过研究绘制出了另一个多指家庭在生殖过程中关于该性状的遗传示意图(如图二)。

根据所学知识分析后回答(相关基因用B、b表示):

(1)小刚的父母患多指,小刚也患多指,这种现象称为______。

(2)图二中基因b是具有遗传效应的______片段。

(3)图二中父亲手指表现的性状为______;该家庭中还有一个手指正常的孩子,则父亲的基因组成为______。

(4)据图二分析,若由于某特殊因素形成了性染色体为XX的异常细胞丁(丙细胞内染色体正常),则理论上戊细胞中性染色体为XXY的概率为______。

11.阅读下面材料,根据所学知识分析后回答:

我国实行免费接种新冠疫苗以来,已接种突破七亿剂次。

关于接种后保护效力的问题,5月26日,国际医学期刊刊登了国药集团中国生物发表的《两种新型冠状病毒灭活疫苗对成人新冠肺炎感染的保护效力评价》。

这是全球第一个正式发表的新冠灭活疫苗Ⅲ期临床试验结果,也是中国新冠疫苗Ⅲ期临床试验结果的第一次发表。

研究结果显示,中国生物两款新冠灭活疫苗两针接种后14天,能产生高滴度抗体,形成有效保护,且全人群中和抗体阳转率达99%以上。

(1)人体有三道防线如图,当新型冠状病毒侵袭人体时,起抵御作用的第一道防线是图中的______(填图中字母)。

(2)从新冠肺炎流行的基本环节看,新冠肺炎患者属于______。

(3)新冠灭活疫苗接种后,人体内能产生高浓度抗体,其中抗体是由______细胞产生的。

(4)接种新冠灭活疫苗这一预防措施属于______。

参考答案

1.A

【分析】

自然界中的植物多种多样,根据植物种子的有无和繁殖方式的不同,一般把植物分为种子植物和孢子植物。

据此答题。

【详解】

A.生物生活在一定的环境中,表现出与环境相适应的特征,黑藻这种传粉方式体现了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故A正确。

B.变异是不定向的,不一定永远都适应环境,故B错误。

C.黑藻能够开花、结果,属于被子植物,依靠种子繁殖后代,满江红是蕨类植物,依靠孢子繁殖后代,故C错误。

D.生物的总体进化趋势是由水生到陆生,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故D错误。

故选A。

2.D

【分析】

图一中①目镜、②粗准焦螺旋、③细准焦螺旋、④转换器、⑤物镜、⑥反光镜;图二中①是保卫细胞、②是表皮细胞、③气孔;图三是①细胞壁、②细胞膜、③叶绿体、④细胞核、⑤液泡、⑥细胞质、⑦线粒体。

【详解】

A.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图一中①目镜和⑤物镜放大倍数的乘积,A错误。

B.植物通过导管运输的水分,是从图二中的③气孔处散失到大气中的,B错误。

C.图二中带黑边的圆圈是气泡,产生的原因是在盖盖玻片时,操作不当引起的,C错误。

D.图三中的②细胞膜能够控制物质的进出,在光学显微镜下不易看清楚,D正确。

故选D。

3.B

【分析】

植物体的结构层次为:

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动物体的结构层次为:

细胞→组织→器官→系统→动物体。

【详解】

A.植物的六大器官:

根、茎、叶、花、果实、种子。

其中属于营养器官的是:

根、茎、叶;属于生殖器官的是:

花、果实、种子。

棉花属于植物的生殖器官,唾液腺属于动物体的消化器官,所以棉花和唾液腺都是由不同组织构成的器官,A正确。

B.图中A是保护组织,B是输导组织,C是分生组织,D是营养组织,种皮具有保护作用,属于A保护组织,植物体的保护组织具有保护作用,没有分泌作用,上皮组织具有保护和分泌作用,B错误。

C.细胞的分裂和分化都是在遗传物质的控制下进行的,遗传物质没有发生改变,a表示细胞生长,b表示细胞分裂,c表示细胞分化,所以同一受精卵经b和c过程,所产生的不同组织细胞内的染色体数目相同,C正确。

D.转基因技术培育的抗虫棉新品种,体内的遗传物质发生改变了,属于可遗传变异,D正确。

故选B。

4.D

【分析】

(1)生态系统的组成包括非生物部分和生物部分。

非生物部分有阳光、空气、水、温度、土壤(泥沙)等;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绿色植物)、消费者(动物)、分解者(细菌和真菌)。

(2)食物链书写的原则是:

食物链中只包含生产者和消费者,不包括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食物链以生产者开始,以最高营养级结束;食物链中的箭头由被捕食者指向捕食者。

【详解】

A.生态系统的组成包括非生物部分和生物部分。

非生物部分有阳光、空气、水、温度、土壤(泥沙)等;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绿色植物)、消费者(动物)、分解者(细菌和真菌)。

图一只表现出了生物部分生产者和消费者,还需补充的成分是分解者(图二中的丙)和非生物部分,A错误。

B.图二中甲是生产者体内具有将光能转变为化学能的能量转换器,乙是消费者、丙是分解者,均无叶绿体,不能将光能转变为化学能,B错误。

C.图二所含的食物链中的物质循环流动,能量逐级递减,C错误。

D.图二中食物链:

甲→A→B→C→D,若图二包含图一中含食虫鸟的一条食物链,即绿色植物→蚱蜢→食虫鸟→蛇→猫头鹰。

可见图二中C代表的生物是蛇,D正确。

故选D。

5.C

【分析】

此题考查不同类群生物体个体生殖发育的特点。

【详解】

A.青蛙个体生殖发育特点:

有性生殖、水中产卵、体外受精、变态发育。

青蛙抱对后,分别把精子、卵细胞排在水中,卵细胞和精子在水中结合形成受精卵,受精卵发育成胚胎,故A错误。

B.蝗虫生殖发育的特点:

有性生殖、不完全变态发育;克隆羊是动物体细胞无性生殖的结果,故B错误。

C.鸟类的生殖和发育过程一般包括求偶、交配、筑巢、产卵、孵卵和育雏,故C正确。

D.竹用地下茎繁殖后代,是通过营养器官进行无性生殖,没有经过精子和卵细胞的结合,基因在亲子间传递的“桥梁”时体细胞,故D错误。

故选C。

6.B

【分析】

图一中a幼叶、c芽原基、b芽轴,图二中d是叶,e侧芽,f茎,据此解答。

【详解】

A.图一中的c是芽原基,可发育成图二中的e侧芽,故A正确。

B.端午桃汁多味甜,是因为细胞液中含有较多的糖类等有机物,故B错误。

C.移栽植物的幼根和根毛会有一定的破坏,吸水的能力会降低,因此在移栽植物时,往往要剪掉大量的枝叶,以降低蒸腾作用,减少水分的散失,同时一般选择在阴天或傍晚时移栽,因为此时光照不强,会降低蒸腾作用,减少水的蒸发。

移栽端午桃树苗时常常剪去大量的枝叶,是为了减弱蒸腾作用,故C正确。

D.图三属于两性花,可表示自花传粉过程,由图三到图四还要经历的另一个重要过程是受精,故D正确。

故选B。

7.C

【分析】

植物生长需要无机盐,土壤浸出液中含有无机盐,可以满足植物生长的需要,蒸馏水中不含无机盐。

细胞利用氧,将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并且将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供给生命活动的需要的过程叫做呼吸作用。

【详解】

A.土壤浸出液和蒸馏水在物质成分上最大的区别是土壤浸出液中含有无机盐,而蒸馏水中不含无机盐,因此实验的变量是无机盐的有无,故A错误。

B.要验证植物的呼吸作用,就要使植物不进行光合作用,因为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以免影响实验效果;因此图二中将萌发的种子换成新鲜的幼苗,必须在黑暗处进行,这样就避免了植物因进行光合作用而影响实验结果,故B错误。

C.经暗处理的植物如图三设计,再光照数小时及脱色漂洗加碘后,变蓝的部位是b,白色部分a和黑纸片遮光部分c、绿色部分d、白色部分e均不变蓝,故C正确。

D.图四“模拟保护色形成过程”的实验中,与背景颜色一致的小纸片不易被“捕食者”发现,并不是不会被“捕食”,故D错误。

故选C。

8.A

【分析】

健康的生活方式有:

生活有规律、合理膳食、合理用药、积极参加文艺活动和体育运动、不吸烟、不酗酒、拒绝毒品等。

【详解】

①不吸烟,远离毒品,利于身体健康,属于健康生活方式,故①正确;

②当人体不能自主呼吸,心跳停止时,我们应该对其进行胸外心脏挤压来帮助其恢复心跳,并配合人工呼吸,进行人工胸外心脏按压时,按压速度100~120次/分钟,故②正确;

③经常熬夜上网,会使人的意志消沉,精神萎靡,不利于身心健康,故③错误;

④长期大剂量服用阿司匹林,会损害人体健康,故④错误;

⑤油炸食品中油脂含量较多,食物在油炸过程中还会产生致癌物,故应少吃油炸食品,故⑤错误;

⑥砸坏课桌不利于不良情绪的宣泄,不利于心理健康,故⑥错误。

故选A。

9.

(1)空气

(2)子叶胚珠

(3)等于

(4)①②③④

【分析】

双子叶植物种子是由种皮、胚二部分组成;单子叶植物种子是由种皮、胚和胚乳三部分组成,其中胚由胚芽、胚根、胚轴、子叶四部分组成,是新植物的雏体,是由受精卵发育而来。

种子萌发的外界环境条件:

适宜的温度、一定的水分和充足的空气。

绿色植物只有在光下才进行光合作用,光合作用的场所是叶绿体;在光下和黑暗处都能进行呼吸作用,呼吸作用的场所是线粒体。

图二中①胚、②种子,图三中虚线表示呼吸作用强度,实线表示光合作用强度,a点只有呼吸作用无光合作用,b点、f点光合作用强度等于呼吸作用强度,白天10点到18点之间光合作用强度大于呼吸作用强度。

图三中①二氧化碳、②氧气、③⑤二氧化碳、④⑥氧气。

(1)

某同学将水稻种子完全浸泡在水中,数天后种子不萌发,从种子萌发所需的环境条件分析,原因是缺少空气。

(2)

与菜豆种子相比,图2中①代表的结构胚,其内子叶数量的不同是两者区别之一;图2中②代表的结构种子,是由胚珠发育而来。

(3)

图3中f点时,水稻作物光合作用强度等于呼吸作用强度。

因为曲线交叉,傍晚光照减弱,光合作用强度减弱,刚好等于呼吸作用强度。

(4)

)图3中a点时,没有光照,图4所示叶绿体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只进行呼吸作用,只出现图4中的⑤⑥过程,图4中箭头①②③④表示的过程不出现。

10.

(1)遗传

(2)DNA

(3)多指Bb

(4)50%

【分析】

(1)生物的性状由基因控制,基因有显性和隐性之分;显性基因是控制显性性状基因,隐性基因,是控制隐性性状的基因;当细胞内控制某种性状的一对基因都是显性或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生物体表现出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当控制某种性状的基因都是隐性时,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

(2)在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过程中,子代个体出现了亲代没有的性状,则亲代个体表现的性状是显性性状,新出现的性状一定是隐性性状,由一对隐性基因控制。

(1)

小刚的父母患多指,小刚也患多指,体现了亲子之间在性状上的相似性,属于遗传现象。

(2)

染色体由DNA和蛋白质组成,DNA是生物主要的遗传物质,其上承载着遗传信息,其结构为双螺旋结构,DNA上存在具有遗传效应的片段是基因,是决定生物性状的最小单位。

所以图二中基因b是具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

(3)

分析图一可知,父母都是多指,生了一个正常指的小孩,则正常指是隐性性状,基因组成为bb,多指症是由显性基因(B)控制的显性遗传病,基因组成是Bb或BB。

由于姐姐控制正常指的基因b,都来自父母,而父母都是多指,则可推出父母的基因组成都为Bb。

遗传图解如下图:

而图二中受精卵戊基因组成为Bb,则性状表现为多指,其母亲的基因组成是bb,则性状表现为正常指,由此可知受精卵戊中的基因b来自母亲,基因B来自父亲,则父亲的基因组成中有基因B,故其性状表现为多指。

该家庭中还有一个手指正常的孩子,则其基因组成为bb,其中正常指的基因b,都来自父母,则父亲的基因组成为Bb。

(4)

人的性别遗传过程如图:

可见生男生女的几率是均等的,各种50%。

由于某特殊因素形成了性染色体为XX的异常细胞丁(丙细胞内染色体正常),则理论上戊细胞中性染色体为XXY(男孩)的概率为50%。

11.

(1)AB

(2)传染源

(3)淋巴

(4)保护易感人群

【分析】

图A表示人体皮肤的表皮细胞排列紧密,能抵挡病原体的侵入;图B表示呼吸道纤毛的对病原体的清扫作用;图C表示体液中溶菌酶能溶解病菌;图D表示体液中吞噬细胞的吞噬作用;图E表示注射疫苗,增加抗体。

(1)

图A表示人体皮肤的表皮细胞排列紧密,能抵挡病原体的侵入;图B表示呼吸道纤毛的对病原体的清扫作用,因此图中A和B属于人体的第一道防线。

(2)

传染病一般有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这三个基本环节,传染源是指能够散播病原体的人或动物,如患新冠肺炎的患者。

(3)

接种疫苗后,人体内能产生高浓度的抗体,抗体是疫苗刺激淋巴细胞产生的一种特殊的蛋白质,抗体具有特异性,因此这种免疫类属于特异性免疫。

(4)

预防传染病的措施包括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

接种新冠灭活疫苗这一预防措施属于保护易感人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