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化学沪教版73 几种重要的盐doc.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12290942 上传时间:2023-04-17 格式:DOCX 页数:27 大小:56.9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九年级化学沪教版73 几种重要的盐doc.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九年级化学沪教版73 几种重要的盐doc.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九年级化学沪教版73 几种重要的盐doc.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九年级化学沪教版73 几种重要的盐doc.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九年级化学沪教版73 几种重要的盐doc.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九年级化学沪教版73 几种重要的盐doc.docx

《九年级化学沪教版73 几种重要的盐doc.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九年级化学沪教版73 几种重要的盐doc.docx(2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九年级化学沪教版73 几种重要的盐doc.docx

九年级化学沪教版73几种重要的盐doc

7.3几种重要的盐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20小题)

1.(2015•营口)以科学原理和事实为依据进行推理是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方法,下列推理合理的是(  )

 A.铵盐能与碱反应产生氨气,所以碳酸氢铵能与氢氧化钠反应产生氨气

 B.盐是由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组成的,所以盐中一定含有金属离子

 C.有机物中一定含有碳元素,所以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有机物

 D.碱溶液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所以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的溶液一定是碱溶液

考点:

证明铵盐;酸碱指示剂及其性质;常见的氧化物、酸、碱和盐的判别;有机物的特征、分类及聚合物的特性.

专题:

物质的分类;物质的检验、鉴别与推断.

分析:

A、根据铵盐和碱的概念进行分析;

B、可以举出反例:

铵盐中没有金属离子;

C、有些含碳化合物在组成和性质上与无机物相似,化学上常把这些物质看作是无机物.

D、运用碱溶液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所以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的溶液一定是碱性分析.

解答:

解:

A、碳酸氢铵属于铵盐,氢氧化钠属于碱类,则碳酸氢铵能与氢氧化钠反应产生氨气,故本选项正确;

B、盐是由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组成的,但是盐中不一定含有金属离子,例如:

铵根离子虽然不是金属离子,但带正电荷,相等于金属离子,把这类盐叫做铵盐,故本选项错误;

C、有些含碳化合物在组成和性质上与无机物相似,化学上常把这些物质看作是无机物,如CaCO3CO2等;故本选项错误;

D、碱溶液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所以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的溶液一定是碱性,但不一定是碱溶液,例如碳酸钠溶液也显碱性,但是它属于盐类,故本选项错误.

故选:

A.

点评:

举出与判断相反的事例以说明判断是错误的,这是分析所做判断正误的一种较为简便可行的方法.

 

2.(2015•眉山)下列物质与对应的用途错误的是(  )

 A.Na2CO3治疗胃酸过多B.熟石灰:

改良酸性土壤

 C.稀盐酸:

除铁锈D.pH试纸:

测定溶液的酸碱度

考点:

酸碱盐的应用;溶液的酸碱度测定.

专题:

物质的性质与用途.

分析:

A、根据Na2CO3和稀盐酸反应产生二氧化碳,使胃不舒服解答;

B、根据酸和碱中和反应解答;

C、根据氧化铁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解答;

D、根据测定溶液的酸碱度可以用pH试纸解答.

解答:

解:

A、Na2CO3和稀盐酸反应产生二氧化碳,使胃不舒服,故错;

B、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发生的是酸和碱中和反应,故正确;

C、铁锈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铁,氧化铁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故正确;

D、测定溶液的酸碱度可以用pH试纸,故正确.

故选A.

点评:

此题主要考查的是常见物质的性质与用途,涉及物质虽多,但所考知识点都是学习过程中常见到的,故解答起来并不很难.

 

3.(2015•烟台)酸、碱、盐在工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应用广泛.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

 A.用石灰乳与硫酸铜溶液配制农药波尔多液

 B.用稀盐酸除去铁制品表面的铁锈

 C.用食盐水除去水壶中的水垢

 D.施用复合肥硝酸钾能使作物枝叶繁茂,并增加抗倒伏能力

考点:

酸碱盐的应用;常见化肥的种类和作用.

专题:

物质的性质与用途.

分析:

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根据已有的物质的性质进行分析解答.

解答:

解:

A、石灰乳和硫酸铜都具有杀菌作用,用石灰乳与硫酸铜溶液可以配制农药波尔多液,正确;

B、盐酸能与氧化铁反应,可以用于清除铁器表面的铁锈,正确;

C、食盐氯化钠与水垢不反应,不能用于清除水垢,错误;

D、氮元素能促进枝叶繁茂,钾元素能使茎秆粗壮,故用复合肥硝酸钾能使作物枝叶繁茂,并增加抗倒伏能力,正确;

故选C.

点评:

本题考查的是常见的物质的用途,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物质的性质进行.

 

4.(2015•葫芦岛)下列物质的用途错误的是(  )

 A.碳酸钙用于补钙

 B.碳酸氢钠用于治疗胃酸过多症

 C.氢氧化钠用作食品干燥剂

 D.氯化钠用于配制生理盐水

考点:

酸碱盐的应用.

专题:

物质的性质与用途.

分析:

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根据已有的物质的性质进行分析解答即可.

解答:

解:

A、碳酸钙含有钙元素,且对人体无害,可以用于补钙,正确;

B、碳酸氢钠能与胃液中的盐酸反应,且对人体无害,可以用于治疗胃酸过多,正确;

C、氢氧化钠具有极强的腐蚀性,不能用于食品干燥剂,错误;

D、氯化钠是配制生理盐水的盐,正确;

故选C.

点评:

掌握常见的物质的性质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5.(2015•株洲)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下列有关实验问题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在做“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实验时,一定要用到过滤操作

 B.碳酸盐、碳酸氢盐中只有碳酸盐能与盐酸反应产生CO2

 C.沉淀过程中一定伴随着化学变化

 D.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的物质一定是碱

考点:

氯化钠与粗盐提纯;酸碱指示剂及其性质;盐的化学性质;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

专题:

物质的变化与性质;常见的碱碱的通性;常见的盐化学肥料.

分析:

A、根据粗盐提纯的步骤,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碳酸盐、碳酸氢盐均能与酸反应,进行分析判断.

C、沉淀过程中不一定有新物质生成,据此进行分析判断.

D、无色酚酞溶液遇酸性溶液不变色,遇碱性溶液变红,据此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

解:

A、粗盐的主要成分是氯化钠,粗盐提纯是通过溶解(把不溶物与食盐初步分离)、过滤(把不溶物彻底除去)、蒸发(食盐从溶液中分离出来而得到食盐的过程),在做“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实验时,一定要用到过滤操作,故选项说法正确.

B、碳酸盐、碳酸氢盐均能与盐酸反应产生CO2,如碳酸氢钠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故选项说法错误.

C、沉淀过程中不一定有新物质生成,如氢氧化钙溶液升温时有氢氧化钙析出,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说法错误.

D、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的物质不一定是碱,也可能是盐溶液,如碳酸钠溶液,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

A.

点评: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粗盐提纯的原理与步骤、碳酸盐与碳酸氢盐的化学性质、酚酞溶液的性质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6.(2015•大连)下列关于物质用途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碳酸钙用作补钙剂

 B.二氧化碳用于制碳酸型饮料

 C.碳酸氢钠用于焙制糕点

 D.氢氧化钠用于干燥二氧化碳气体

考点:

常用盐的用途;二氧化碳的用途;常见碱的特性和用途.

专题:

物质的性质与用途.

分析:

A、根据碳酸钙的元素成分进行解答;

B、根据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碳酸解答;

C、根据根据碳酸氢钠显碱性可以和酸反应进行解答;

D、根据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碳反应解答.

解答:

解:

A、碳酸钙中含有钙元素,所以可用碳酸钙作补钙剂,正确;

B、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碳酸,用于制碳酸型饮料,正确;

C、碳酸氢钠受热易分解,是发酵粉的主要成分,可以用来焙制糕点,正确;

D、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碳反应,不能用于干燥二氧化碳气体,错误.

故选:

D.

点评:

本考点属于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体现了性质决定用途,用途反映性质的理念,要认真掌握,综合应用.

 

7.(2015•杭州)Na2CO3的水溶液呈碱性,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碳酸钠在水中会电离出OH﹣

 B.往碳酸钠溶液中加稀硫酸后溶液的pH降低

 C.碳酸钠溶液中存在OH﹣

 D.往碳酸钠溶液中滴加紫色石蕊试液后溶液显蓝色

考点:

盐的化学性质;酸碱指示剂及其性质;溶液的酸碱性与pH值的关系.

专题:

常见的盐化学肥料.

分析:

Na2CO3的水溶液呈碱性,是因为碳酸钠溶于水发生水解反应的原因.

解答:

解:

A、碳酸钠溶于水不能电离出OH﹣,故错误;

B、往碳酸钠溶液中加稀硫酸二者会发生反应生成硫酸钠、二氧化碳和水,溶液变为中性,硫酸过量溶液变为酸性,所以后溶液的pH降低,正确;

C、Na2CO3的水溶液呈碱性,溶液中存在OH﹣,正确;

D、Na2CO3的水溶液呈碱性,可以使紫色石蕊试液后溶液显蓝色,正确;

故选:

A.

点评:

Na2CO3属于盐类,它的水溶液呈碱性,这一点要特别注意.

 

8.(2015•莱芜)向一定量的硫酸铜溶液中加入一定质量分数的氢氧化钡溶液,直至过量.生成沉淀的质量与加入氢氧化钡溶液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0﹣a段只生成氢氧化铜沉淀

 B.室温下,b点溶液的pH>7

 C.c点溶液中溶质至少有两种

 D.整个过程中,溶液中氢元素的质量一直在增加

考点:

盐的化学性质;溶液的酸碱性与pH值的关系.

专题:

常见的盐化学肥料.

分析:

A、O至a段硫酸铜与氢氧化钡溶液反应生成氢氧化铜和硫酸钡沉淀;

B、b点表示两物质恰好反应;

C、根据c点表示氢氧化钡过量来分析;

D、根据溶液中溶剂为水来分析.

解答:

解:

A、O至a段硫酸铜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氢氧化铜和硫酸钡两种沉淀;故错误;

B、b点时,两者恰好完全反应,故对应的液体中只有水一种,pH=7,故错误;

C、c点时,氢氧化钡溶液有剩余,故c点溶液中溶质只有氢氧化钡,故错误;

D、因为氢氧化钡溶液中含有水,水中有氢元素,故整个过程中,溶液中氢元素的质量一直在增加,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

本题重点考查复分解反应的实质,学会分析图象,判断产物,属于一道溶液综合性的题目.

 

9.(2015•包头)天平两边各放质量相等的烧杯,分别装入等质量,等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硫酸,此时天平平衡,将等质量的MgCO3和Na2CO3分别加入两烧杯中,充分反应后,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若天平不平衡,指针一定偏向加Na2CO3的一边

 B.若天平平衡,两烧杯中的酸一定完全反应

 C.若反应后Na2CO3有剩余,天平一定平衡

 D.若天平不平衡,两种碳酸盐一定都没有剩余

考点:

盐的化学性质;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

专题:

常见的盐化学肥料.

分析:

在天平的两个托盘上,放上质量相等的两个烧杯,在烧杯中分别加入等质量等浓度的硫酸,此时天平处于平衡状态,然后分别向两只烧杯中加入等质量的Na2CO3和MgCO3粉末,反应物放在一起不反应的状态时,天平是平衡的,指针的偏转主要是看生成二氧化碳的多少,因此解题时判断二氧化碳多少则成为解题的关键所在,所以可计算相同质量的Na2CO3和MgCO3完全反应放出二氧化碳质量的大小,天平的指针会偏向质量大(下沉)的一方.

解答:

解:

Na2CO3+H2SO4=Na2SO4+H2O+CO2↑,根据化学方程式,利用关系式法计算加入碳酸钠,溶液质量的变化.

Na2CO3~CO2↑溶液质量增加(△m)

1064462

106g62g

MgCO3+H2SO4=MgSO4+H2O+CO2↑,根据化学方程式,利用关系式法计算加入碳酸镁,溶液质量的变化.

MgCO3~CO2↑溶液质量增加(△m)

844440

106gm

m=50.5g,所以加入碳酸钠一端溶液质量增重大,故放Na2CO3的一端托盘下沉,

由此可知:

A、若天平不平衡,指针一定偏向加Na2CO3的一边,故对;

B、酸完全反应,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相同,天平平衡,故对;

C、若反应后Na2CO3有剩余,天平一定平衡,故错;

D、若天平不平衡,两种碳酸盐一定都没有剩余,故对.

答案:

C

点评:

本题是比较抽象的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解本题的关键是分析左右两盘实际质量的变化,题目难度中等.

 

10.(2015•扬州)下列实验现象表述正确的是(  )

 A.向“铜绿”中滴加稀盐酸,产生红棕色气体

 B.氯化钡溶液与稀硫酸混合产生蓝色沉淀

 C.铁丝在氧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

 D.氨气遇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试纸变蓝

考点:

盐的化学性质;常见气体的检验与除杂方法;金属的化学性质.

专题:

实验现象的观察和记录.

分析:

A、“铜绿”是碱式碳酸铜的俗称,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铜、水和二氧化碳,据此进行分析判断.

B、氯化钡溶液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钡白色沉淀,据此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碱性气体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色,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

解:

A、“铜绿”是碱式碳酸铜的俗称,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铜、水和二氧化碳,向“铜绿”中滴加稀盐酸,产生无色气体,故选项说法错误.

B、氯化钡溶液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钡白色沉淀,故选项说法错误.

C、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一种黑色固体,故选项说法错误.

D、氨气的水溶液显碱性,氨气遇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试纸变蓝,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

D.

点评: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盐的化学性质、常见物质燃烧的现象、常见气体的检验方法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11.(2015•齐齐哈尔)关于生活中的化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用厨房清洁剂除水垢

 B.喝完汽水打嗝是因为压强增大气体溶解度减小

 C.室内起火时立即打开所有门窗

 D.人被蚊虫叮咬后常抹牙膏、肥皂水

考点:

盐的化学性质;气体溶解度的影响因素;中和反应及其应用;灭火的原理和方法.

专题:

溶液、浊液与溶解度;常见的酸酸的通性;常见的盐化学肥料.

分析:

A、根据水垢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喝了汽水会打嗝,说明温度升高气体的溶解度减小进行解答;

C、根据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原理分析判断;

D、根据中和原理进行判断.

解答:

解:

A、水垢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不与厨房清洁剂反应,不能除去热水壶中的水垢,故选项做法错误.

B、喝了汽水会打嗝,说明温度升高气体的溶解度减小,故选项做法错误.

C、室内起火立即打开所有的门窗,会使燃烧物与氧气充分接触,增大火势,故选项做法错误.

D、牙膏、肥皂水呈碱性,能和蚊虫释放出的显酸性的物质反应,从而减轻痛痒,故选项做法正确.

故选D

点评:

本题难度不大,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掌握常见化学物质的性质和用途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12.(2015•黔东南州)现有盐酸和CaCl2的混合溶液,向其中逐滴加入过量的某物质X,溶液的pH随滴入X的量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则X可能是(  )

 A.水B.纯碱溶液C.澄清石灰水D.稀盐酸

考点:

盐的化学性质;溶液的酸碱性与pH值的关系.

专题:

常见的盐化学肥料.

分析:

首先根据溶液酸碱性的变化来推断所加物质的酸碱性,能够根据溶液酸碱性的变化来推断物质间的反应

解答:

解:

由于随着X的加入溶液由酸性逐渐的变为中性又变为碱性,因此X应是一种碱性物质,首先排除AD,再就是图象的中间一段溶液的PH值没有发生变化,说明X也能与氯化钙发生反应,当把氯化钙也消耗完以后,再加X就会导致溶液变为碱性.所以X为纯碱溶液.

故选:

B

点评:

主要考查了对图象的分析,能够根据图象来推断物质间的反应,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13.(2015•乌鲁木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酸、碱、盐之间都能发生复分解反应

 B.金属单质都能与酸溶液发生置换反应,生成盐和氢气

 C.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是36g,此时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36%

 D.质量守恒定律是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所遵循的基本定律

考点:

复分解反应及其发生的条件;溶质的质量分数、溶解性和溶解度的关系;金属的化学性质;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专题:

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和能量变化;溶液、浊液与溶解度;金属与金属材料.

分析:

A、酸碱盐之间发生复分解反应要遵循复分解反应的条件;

B、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排在氢前面的金属能和酸反应生成盐和氢气,排在氢后面的金属不能和酸反应

C、根据溶解度定义解答;

D、在化学反应中都遵循质量守恒定律.

解答:

A、酸碱盐之间发生复分解反应要遵循复分解反应的条件,即有水、沉淀生成或有气体放出,并不是任何酸碱盐之间都能发生复分解反应;故不正确;

B、金属能和酸发生置换反应生成盐和氢气的条件是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排在氢前面的金属,而氢后面的金属就不能,如铜,银等;故错误;

C、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36g,则20℃时氯化钠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100%=26.6%;故错误;

D、在化学反应中都遵循质量守恒定律,质量守恒定律是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所遵循的基本定律,故正确

故选:

D

点评:

本题让同学们理解到,不能片面的理解课本上的规律,要学会多角度的分析问题.

 

14.(2015•桂林)下列关于复分解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中和反应不属于复分解反应B.反应物必须都溶于水

 C.反应物一定有酸D.生成物一定有盐

考点:

复分解反应及其发生的条件;中和反应及其应用.

专题:

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和能量变化.

分析:

根据复分解反应的条件进行分析,酸碱盐之间发生复分解反应,需要生成、沉淀、气体或水,否则不能进行,据此解答

解答:

解:

A、酸碱之间发生中和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故错误;

B、复分解反应,需要生成、沉淀、气体或水,其中的至少一种,故错误;

C、反应物不一定有酸,例如氢氧化钠与硫酸铜反应,故错误;

D、复分解反应一定有盐生成,正确;

故选:

D

点评:

本题考查了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及类型,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进行.

 

15.(2015•汕尾)下列各组物质中,能相互反应且反应前后溶液总质量增加的是(  )

 A.铁和硫酸铜溶液B.氧化铁固体和稀硫酸

 C.盐酸和澄清石灰水D.氯化钠溶液和硝酸钾溶液

考点:

复分解反应及其发生的条件;金属的化学性质.

专题:

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和能量变化.

分析:

如果是置换反应关键看置换出来的是什么,根据进入溶液中的质量与置换出来的质量之差考虑,如果不是置换反应就看反应后生成物的质量变化,反应后生成气体和沉淀的溶液质量减轻.

解答:

解:

A.铁和硫酸铜溶液反应生成物是铜和硫酸亚铁,进入溶液中的是铁相对原子质量为56,置换出来的是铜,相对原子质量为64,则进入的少,出来得多,所以溶液质量减少了.

B.氧化铁固体和硫酸反应中,反应生成硫酸铁和水,溶液质量增加;

C.盐酸与氢氧化钙溶液反应生成氯化钙溶液和水,溶液质量不变;

D.氯化钠溶液与硝酸钾溶液不反应,故溶液质量不变.

故选B.

点评:

解答本题的主要方法是看进入溶液中的物质是什么,被置换出来的物质是什么,根据二者的差值来分析溶液的质量变化情况.

 

16.(2015•重庆)下列各组物质能够在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  )

 A.KCl、NaNO3B.HCl、NaHCO3C.NaCl、AgNO3D.H2SO4、NaOH

考点:

复分解反应及其发生的条件.

专题:

物质的变化与性质.

分析:

离子之间若能结合生成气体、水、沉淀,就说明这两种离子不能共存.例如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会生成水而不能共存,氢离子会和碳酸根离子生成水和二氧化碳而不能共存,能生成沉淀的离子也不能共存.

解答:

解:

A、两种物质中的离子交换成分后不会生成沉淀、气体、水,所以能够共存,故正确,

B、盐酸中的氢离子会和碳酸氢钠中的碳酸氢根离子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而不能共存,故错误,

C、氯化钠中的氯离子和硝酸银中的银根离子会生成氯化银沉淀而不能共存,故错误,

D、氢氧化钠中的氢氧根离子和硫酸中的氢离子会发生中和反应生成水而不能共存,故错误.

故选A.

点评:

只要所给溶液中的离子能够交换成分后生成沉淀、气体、水中的任意一种都不能共存,离子共存问题是中考热点.

 

17.(2015•厦门)已知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

甲+乙→丙+丁,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甲、乙、丙、丁不可能含有同一种元素

 B.丙为盐、丁为水,则该反应一定为复分解反应

 C.甲、乙为化合物,则该反应一定为复分解反应

 D.丙为Cu(NO3)2,则甲可能为单质、氧化物、碱或盐

考点:

复分解反应及其发生的条件.

专题:

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和能量变化.

分析:

A、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盐碳酸钠和水;

B、氢氧化钙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水,有盐和水生成,但不是复分解反应;

C、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离子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叫复分解反应;

D、举例说明丙为Cu(NO3)2,则甲可能为单质、氧化物、碱或盐.

解答:

解:

A、甲、乙、丙、丁有可能含有同一种元素,例如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盐碳酸钠和水,反应物和生成物中均含有氧元素.故A错误;

B、氢氧化钙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水,有盐和水生成,但不是复分解反应.故B错误;

C、甲、乙为化合物,例如酸性氧化物与碱溶液的反应符合甲+乙→丙+丁的反应关系,因未相互交换离子该类型的反应不属于复分解反应.故C错误;

D、丙为Cu(NO3)2,则甲可能为单质、氧化物、碱或盐,例如铜和硝酸银溶液反应能生成硝酸铜和银,氧化铜和硝酸反应能生成硝酸铜和水,氢氧化铜和硝酸反应能生成硝酸铜和水,氯化铜溶液和硝酸银溶液反应能生成硝酸铜和氯化银.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反应类型等方面的知识,解答时要理解复分解反应反应的条件.

 

18.(2015•青岛)草木灰是一种农家肥,其主要成分是K2CO3,它属于(  )

 A.钾肥B.磷肥C.氮肥D.复合肥

考点:

常见化肥的种类和作用.

专题:

常见的盐化学肥料.

分析:

含有氮元素的肥料称为氮肥,含有磷元素的肥料称为磷肥,含有钾元素的肥料称为钾肥,同时含有氮、磷、钾三种元素中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肥料称为复合肥.

解答:

解:

草木灰的主要成分是K2CO3中含有钾元素,属于钾肥.

故选A.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化肥的分类方面的知识,解答时要分析化肥中含有哪些营养元素,然后再根据化肥的分类方法确定化肥的种类.

 

19.(2015•重庆)农作物生长需要含较多氮、磷、钾元素的化肥,下列化肥属于含磷复合肥料的是(  )

 A.NH4NO3B.Ca(H2PO4)2C.(NH4)2HPO4D.KNO3

考点:

常见化肥的种类和作用.

专题:

常见的盐化学肥料.

分析:

含有氮元素的肥料称为氮肥,含有磷元素的肥料称为磷肥,含有钾元素的肥料称为钾肥,同时含有氮、磷、钾三种元素中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肥料称为复合肥.

解答:

解:

A、NH4NO3中含有氮元素,属于氮肥,故选项错误.

B、Ca(H2PO4)2中含有磷元素,属于磷肥,故选项错误.

C、(NH4)2HPO4中含有磷元素和氮元素,属于磷复合肥,故选项正确.

D、KNO3中含有钾元素和氮元素,属于复合肥,但不是磷复合肥料,故选项错误.

故选:

C.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化肥的分类方面的知识,确定化肥中营养元素的种类、化肥的分类方法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20.(2015•张家界)化肥为保证粮食丰产起了重要作用.下列化肥属于磷肥的是(  )

 A.碳酸氢铵(NH4HCO3)B.硫酸钾(K2SO4)

 C.硝酸钾(KNO3)D.磷酸二氢钙[Ca(H2PO4)2]

考点:

常见化肥的种类和作用.

专题:

常见的盐化学肥料.

分析:

含有氮元素的肥料称为氮肥.含有磷元素的肥料称为磷肥.含有钾元素的肥料称为钾肥.同时含有氮、磷、钾三种元素中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肥料称为复合肥.

解答:

解:

A、碳酸氢铵(NH4HC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