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祝福》教案14 新人教版必修3.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12290180 上传时间:2023-04-17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28.7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语文《祝福》教案14 新人教版必修3.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高中语文《祝福》教案14 新人教版必修3.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高中语文《祝福》教案14 新人教版必修3.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高中语文《祝福》教案14 新人教版必修3.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高中语文《祝福》教案14 新人教版必修3.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中语文《祝福》教案14 新人教版必修3.docx

《高中语文《祝福》教案14 新人教版必修3.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语文《祝福》教案14 新人教版必修3.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中语文《祝福》教案14 新人教版必修3.docx

高中语文《祝福》教案14新人教版必修3

2019-2020年高中语文《祝福》教案14新人教版必修3

教学目标

1.识记有关文学常识

2.理解和分析

A.理解小说创作的社会背景

B.根据人物描写和情节把握人物形象

C.分析小说的环境描写及对主题的作用

D.倒叙手法

教学设想

1.此文长达万余字,要在课堂上让学生通读全文是不现实的,因此强调预习,以免课堂上出现空对空的情形。

2.由于小说所反映的社会背景,对于今天的学生来说,较为陌生,所以在课堂开始时有必要让学生联系历史知识。

3.文章较长,知识点多,要学的东西也多,容易杂乱,拟从三个方面实施教学

A.小说的环境描写

B.人物性格形象

C.小说的主题和人物形象的意义

4.此文是现代文学作品,不少词语与现代汉语意义不甚相同,正好可用来训练利用上下文推断词义的能力

5.二课时

教学过程

布置预习

1.查找相关资料,了解1924年前后中国社会的状况

2.读2-3遍课文

第一课时

一.导入

1.1911年辛亥革命结束了中国几千年的封建统治,但并未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封建思想封建势力仍然压迫着下层百姓,尤其是妇女。

1911年“五四”运动高举“民主与科学”的旗帜,喊出了“打倒封建礼教”的口号,以彻底反帝反封建为己任,妇女解放也成为思想解放、社会解放的重要内容。

写于1924年2月7日的小说《祝福》,正是借祥林嫂的形象,再现了封建礼教吃人的现实,表现了作者鲜明的政治立场。

2.关于彷徨及祝福的创作背景

A.鲁迅此时的思想状况:

由呐喊而彷徨

B.1924年前后的历史

C.关于女子的节烈观

二.整体感知,梳理情节

1.通读全文,梳理文章的情节结构

情节内容顺序(板书)

序幕(1-2)祝福景象与鲁四老爷

结局(3-33)祥林嫂突然死去倒叙

开端(34-53)初到鲁镇  

发展(54-65)被卖改嫁

高潮(66-111)再到鲁镇

尾声(112)祝福景象和我的感受

2.祥林嫂的人生:

快乐与苦难并存

快乐与幸福苦难与不幸

逃出婆家在鲁四老爷家做工被婆家卖掉

满足,有笑影,白胖了拼死反抗

再婚:

没婆婆,丈夫有力气丈夫死了,儿子被狼吃了

有自己的房子她又落到鲁四老爷家做工

生了儿子

胖了

被鲁镇的人歧视(阿毛、额头上的疤)

被鲁四老爷歧视

对地狱的恐惧

捐门槛赎罪参加祭祀仪式被拒绝

神气很舒畅,眼光也分外有神惴惴的头发也花白了,最终被赶出鲁家,沦为乞丐

带着疑问和恐惧贫困而死

3.小说采用了倒叙的手法,其作用是什么?

A造成强烈的悬念:

她为什么会在年终祝福时死去?

怎样死的?

怎样沦为乞丐的?

为什么向“我”提出一连串的怪问题?

为什么鲁四老爷骂她“谬种”?

能够引人入胜。

B直奔主题。

倒叙既给作品造成了悲剧气氛,定下了悲凉的基调,又突出了祥林嫂和鲁四老爷之间的尖锐的矛盾,突出了反封建的主题。

C突出典型环境。

环境是人物性格的土壤。

祥林嫂的悲剧主要发生在鲁镇,鲁镇是一个典型环境。

卫家山的礼教气氛不够浓:

山里人穷,所以祥林嫂的婆婆肯将守节的寡妇嫁到更穷的“里山”贺家坳。

贺家坳贞洁观念和礼教气氛更淡,所以那里还流行抢亲的风俗。

而这件事情在鲁镇的大户人家的太太四婶看来简直就是不可思议的。

祥林嫂的悲剧性格和悲剧故事一定要在鲁镇才能发展和完成。

运用倒叙就突出了典型环境。

D利于剪裁。

由于采用倒叙手法,读者关注的是怎么死的,这样倒叙故事时就可只选与她悲剧命运直接相关的“半生事迹的断片”,而不觉得支离破碎。

三.通过人物描写分析人物命运与性格

小说通过塑造祥林嫂这个形象来表现主题,那么她有怎样的命运,表现了她怎样的性格

1.给学生5分钟时间整理思路,简述她的主要生活经历

2.小说主要采用什么描写方法描写主人公的,文中有几处突出的肖象描写,写出她什么性格特点,请找出并分析

"画眼睛"---要极俭省的画出一个人的特点,最好还是画她的眼睛----〈我怎样做起小说来的〉

跳读三次描写,比较其异同,体会用肖像变化表现人物命运的变化和性格特征

第一次

脸色表黄----生活艰辛

红润----青春的活力

顺着眼---善良.安分.温顺

第二次

两颊消失了血色

顺着眼,眼角上逞带些泪痕

眼光没有先前的那样精神

没有神采的眼睛

---人生遭受惨重打击,内心痛苦而又难以表达

第三次

眼珠间或一轮---长期的严重的打击与折磨,陷入极度悲哀,内心痛苦无法表露,精神完全麻木

总结:

三次肖像描写表现了祥林嫂悲惨的命运

3.是什么使她的命运如此悲惨直至死去?

而她对自己的命运又采取了怎样的态度与行为?

从其态度和行为可看出其怎样的性格特征。

四.练习

从文中再找出一处表现祥林嫂的悲惨命运的细节

五.布置作业

熟读文中关于祝福景象的描写,体会环境描写的作用。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1、理解小说的环境描写

2、分析小说的主题

教学过程

一、讨论上节课的课后练习一

参考角度:

A、没有名字B、小十岁的丈夫C、工钱

(旨在引导学生把握文的一些容易忽视的信息)

二.小说刻画了一个怎样的环境,作者是如何描绘的?

点拔:

A.关于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

B.关于环境描写的类型及要求

1.文中几处写祝福景象,三处祝福景象的描绘目的何在?

(研读开头一节)

A.旧历的年底最像年底是什么意思?

为什么不但地上而且天空中也有近新年的气息?

 

B.将到新年是一种怎样的气氛?

C.四叔与我见面的情景表现什么?

大骂新党,S在书房里表现什么,为什么不是"留在书房里"

2.研读第一次祝福景象的描写

A.此段描写最突出的是什么,找关键词

都没多大改变,单是老了些,一律忙,如此---如此---也如此

女人、男人

B.作者描写鲁四老爷的书房有什么特征,层如其人,表现了什么?

明确总结

1.沉闷压抑的气氛

2.封建的风俗习惯迷信根深蒂固

3.保守虚伪反动

三.研读"冬季日短"一节

1.这段景物描写的作用是?

2.为什么说祥林嫂是玩物?

3.如何理解"则无聊生者不生------"

明确:

渲染社会环境的黑暗与可恶,营造悲凉气氛,表示我对祥林嫂的同情与愤激

四.研读小说的结尾

这一结尾的作用,与文章其它部分的关系

点拔:

A.在结构上

B.对于中心的表达上

明确:

A.首尾呼应,使小说结构更臻完善

B.与祥林嫂的死的惨象和天地圣象的预备给鲁镇人们以无限幸福的气氛形成对比,深化了对旧社会杀人本质的揭露

五.总结性讨论

1.小说为什么题 为祝福,而不是祥林嫂?

A.情节发展与之有关,提供了背景

B.封建势力通过祝福杀害祥林嫂,她死于祝福中,强烈的对比,增强悲剧性

2.柳妈是一个怎样的人,她是不是凶手之一

A.奚落祥林嫂的伤痕

B.同情她却给她增加了痛苦

3.我是一个怎样的形象

A.我与鲁四老爷

B.我的说不清

也许有---自以为慰藉,不忍心增其烦恼

也未必---意识到增添苦恼,只好吞吐,支吾其辞

说不清---怕负责任的含混之辞

我说不清,始终不否定灵魂的有,表现我对帮助祥林嫂摆脱封建迷信毫无力量,甚至没有勇气正视祥林嫂提出的问题,我的软弱性。

具有进步的思想扔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和形象,有反封建的思想但却"软弱""无能",没有改良的办法。

六.作业

1.完成课后练习六

2.自选角度,写一则读书笔记

七、作业反聩及校正

八、教后记

 

2019-2020年高中语文《祝福》教案15新人教版必修3

教学目的:

1.学习运用叙事学的基本概念分析小说叙事艺术的方法。

2.全面了解祥林嫂的悲剧成因。

3.了解鲁迅小说人物形象的两大基本类型(农民、知识分子)的特色和意义。

教学重点:

1、教会学生分析小说结构和叙述视角转换。

2、教会学生全面探究祥林嫂的悲剧成因,并在此基础上探索小说的主题意义。

教学设想:

第一课时通读全文,理清文章的情节结构;第二课时引入叙述者的概念,并重点研究该小说中叙述者身份的意义。

第三课时引入视角的概念,研究小说中的叙述视角的转变,及其蕴含的意义。

第四课时全面探究祥林嫂的悲剧意义:

1、有没有悲剧意义;2、悲剧意义是什么。

第五课时概括小说中次要的人物形象,分析标题的含义。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通读全文,从整体上把握小说的情节结构,并重点探究“路遇祥林嫂”这一情节的意义。

教学过程

同学们在寒假期间,按照老师的要求,阅读了老师开列的四本名著之中的两本(注四本书是《边城》《围城》《鲁迅小说集》《契诃夫小说集》),并且认真的撰写了读书笔记,老师对你们的表现十分满意。

我还注意到这样一个现象,阅读鲁迅小说集的占全班同学的七成,在读书笔记中,很多同学都说,自己深切的体会到了鲁迅为了拯救国民灵魂而不息呐喊,勇往直前的奋斗精神,以及他胸中深广的忧愤,和“我以我血荐轩辕”的无悔的热爱。

今天我们将随着鲁迅的文字,回到20世纪初阴冷灰暗的鲁镇,去关注一个平常的农家女子祥林嫂的悲惨命运。

板书课题。

教师朗读课文,请同学们认真听,弄清字词读音,感知整体情节,明确小说结构。

朗读完毕。

提问:

这篇小说写了什么事?

回答:

写了“我”回到鲁镇路遇沦为乞丐的祥林嫂,紧接着得悉她的死讯,回忆她的生平。

提问:

小说写了“我”回鲁镇一共几天的事?

回答:

三天。

文中有明确交待:

“我是正在这一夜回到我的故乡鲁镇的”“第二天我起得很迟”“第三天也照样”。

提问:

这三天的事都按照顺序来写的吗?

作者的心情是怎么变化的?

回答:

不是,运用了倒叙的方式。

如图:

时间:

第一天第二天

事件:

回鲁镇,与四叔话不投机拜亲访友,单调乏味

第三天回忆昨天遇见祥林嫂的事,忐忑不安;(傍晚)惊闻噩耗,负疚;(入夜)渐渐舒畅,回忆生平、(夜阑)被爆竹惊醒,懒散舒适。

提问:

为什么要把第二天遇见祥林嫂并且与之对话的事放在第三天来写?

为什么作者要安排“我”与祥林嫂见上最后一面?

见不见面都不会影响祥林嫂的命运发展,因为祥林嫂精神不正常,而且没有职业,以乞讨为生,她的结局只能是死。

冻、饿、病随时可能结束她的生命。

为什么“我”要和祥林嫂见上最后一面?

请同学们讨论交流。

回答:

1、放在第三天来写,就与得悉祥林嫂的死讯这件事连得比较近,可以突出作者的心绪不宁。

对祥林嫂发问的预感不祥,对自己所作回答的忐忑不安,和祥林嫂的噩耗相照应,同时又表现了“我”的惊慌失措。

2、这次对话,安排在祥林嫂临终之前,深入地剖析了走向绝路的祥林嫂内心的痛苦与矛盾,因此对祥林嫂的性格刻画就不再是浮于表面,而是具有了心理分析的深度。

另外,这次对话,也表现出一个知识分子的性格特点。

提问:

这种类似的对话在同学们学过的鲁迅作品中有没有?

请同学们思考之后,下一节课回答。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引入叙述者的概念,并重点研究该小说中叙述者身份的意义

教学过程:

上一节课我留下了一个问题,这种知识分子和农民的对话在同学们学过的鲁迅作品中有没有?

回答:

有,在《故乡》当中,鲁迅和昔日玩伴闰土的对话。

只不过这种对话没有办法进行下去,因为闰土喊“我”老爷,让“我”感到两个人之间存在的厚障壁。

但是当闰土把香炉运回家时,“我”最后的评论是“闰土的希望切近,我的希望茫远罢了”,表示了对闰土的同情和理解。

《故乡》中的这个知识分子形象是迷惘又坚决的,是谦虚又自省的,决不是自以为是,自高自大的。

《祝福》中的“我”显得更加软弱、动摇。

提问:

在《祝福》《故乡》,都出现了一个重要人物:

我。

“我”是不是鲁迅先生本人呢?

回答:

不是。

明确:

“我”是叙述者,“鲁迅”是作者,两个概念必须区分清楚。

叙述者是在小说中叙述故事的人。

小说常用的叙述角度是第一人称、第三人称,极少数情况下出现了第二人称。

在第一人称的叙述作品中,叙述者和作者的区别往往比较明显。

提问:

能不能举出其他的例子呢?

回答:

在《孔乙己》中,“我”是咸亨酒店的一个小酒保,而不是鲁迅先生本人。

在《最后一课》中,“我”是小弗朗士,而不是作者都德。

在《我的叔叔于勒》中,我——约瑟甫·达勿朗诗是一个家庭并不富裕,但有着丰富的同情心的青年。

明确:

这篇文章的“我”也是一个知识分子,不是鲁迅本人。

我们学习一篇小说不仅仅要明确作者安排了哪一个叙述者去到前台讲故事,更重要的是要搞清楚,作者为什么安排这个角色去叙述,这样做有什么重要作用,只有这样,以后在欣赏和创作叙事作品时,自觉地运用这种思维,从而取得良好的效果。

提问:

这个知识分子具有哪些特点呢?

为什么让“我”来叙述一个故事,而不是直接用第三人称方式叙述呢?

回答:

“我”的特点:

1、思想进步,表现在与鲁四老爷的话不投机,憎恶鲁四老爷。

2、有同情心,表现在担心祥林嫂有什么不好的事,得悉死讯时的惊慌。

3、软弱,退缩,圆滑世故。

在“我”回答时的惶惑不安、摇摆不定之中,我们能看出一个知识分子的软弱和退缩。

小说结尾,“我”在祝福的气氛中变得“懒散而且舒适”,显示出了“我”对社会的丑恶无可奈何,听之任之的颓唐态度。

知识分子不再是启蒙运动中的“导师”和“舵手”,而是被摆到了被审视和被批判的地位上,这样使作品就具有了一种格外深刻的意义——知识分子不能自暴自弃,要振作起来,又一分热,发一分光。

寄托了鲁迅先生对知识分子的批评和劝谕。

让“我”(第一人称)的方式来讲述这个故事,无疑增添了这个故事的真实性。

同时,只有良心未完全泯灭的“我”才能够回忆和讲述祥林嫂的生平,与之相比的是小说中的其他人都对祥林嫂抱着漠然麻木的态度。

然而,连小说中最具有同情心的人最后也变得麻木,衬托出了祥林嫂死的悲剧性。

提问:

刚才大家举出的几篇小说中当中,“我”具有不同的身份性格,同学们能不能分析一下他们的好处在哪里?

(一个能力迁移训练)

回答:

《孔乙己》中,“我”是一个嘲笑孔乙己的小酒保,因为是他讲述,所以小说的场景是咸亨酒店,情节是孔乙己几次来饮酒。

而每一次的不同,写出了孔乙己的每况愈下,沦落。

真实,生动。

《最后一课》的小弗朗士,是一个调皮逃学,害怕老师责罚的学生,通过他的所见所闻,和心理情感的变化,最能表现出韩麦尔先生和小镇居民的爱国主义情操。

《我的叔叔于勒》,“我”能够了解父母的全部心思,同时又同情自己潦倒的叔叔。

他也最能看清楚父母的势利。

注:

讨论之前,可以先唤起同学们的回忆。

第三课时

教学要点:

引入视角的概念,研究小说中的叙述视角的转变,及其蕴含的意义

教学过程:

什么叫做视角?

就是作品中对故事内容进行观察和讲述的角度。

先看一首诗:

终南山

王维

太乙近天都,连山接海隅。

  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

  分野中峰变,阴晴众壑殊。

  欲投人处宿,隔水问樵夫。

解释文字之后,请问同学们,这首诗有没有视角的变化?

回答:

视角一联一变,写景具有跳跃性,“以不全求全”。

提问:

怎么变化的?

回答:

第一联是远景,第二联是近景。

第三联是中峰俯瞰,第四联不是写景,隔水问樵,已经是迷不知西东。

视角的变化,正是这首诗歌艺术魅力的一个重要表现。

不仅仅在诗歌中有这样的视角变化,在小说中,由于艺术表达的需要,经常在叙述或描写中改变角度。

提问:

这篇小说有没有这样的变化啊?

回答:

有改变。

在回忆祥林嫂的生平之前之后,运用的是第一人称的限制性视角叙述,在回忆祥林嫂的生平时,运用的仍然是限制性视角,是从“鲁镇人”视角出发,祥林嫂在鲁镇的活动可以直接叙述,但是祥林嫂离开鲁镇的活动就必须由卫婆子来转述,因此,这段转述,就变成了卫婆子的叙述视角。

提问:

在《孔乙己》中有没有叙述视角的变化?

回答:

没有变化,视角始终是一个小酒保。

因为故事比较短,情节相对简单。

提问:

为什么在回忆中不能采用全知视角,偏偏让卫婆子来转述其中的一段呢?

回答:

这样做兼顾叙事的完整性和生动性。

卫婆子的转述充分表她现完全功利主义的是非标准。

她佩服祥林嫂的婆婆精明强干,称赞祥林嫂交了好运,对祥林嫂被野蛮地捆绑出卖却无一句贬词,表现民间道德的沦落。

同时,祥林嫂的这一次强迫改嫁,造成了实际上有两种结果:

一是生活上的改善,二是在占社会主流的礼教意识中,她失去了贞节,成了不干不净的女人,是一种潜在的恶化。

因为这种礼教的压力还必须通过祥林嫂自觉认同之后,才能起到折磨其精神的作用。

所以说这是一种潜在的恶化。

可以引导学生和《装在套子里的人》比较,此文在写到别里科夫到科瓦连科家里去之后,就采用了全知视角,一直到别里科夫回家卧病,又转回限制视角。

这种观察和讲述视角的变化,在其他小说中也常有表现。

教师可以举例补充,《红楼梦》中,林黛玉进贾府,刘姥姥一进贾府,两个人的观察视角大不一样,举两小段为例:

(1)、红楼梦第三回,林黛玉进贾府

黛玉方进入房时,只见两个人搀着一位鬓发如银的老母迎上来,黛玉便知是他外祖母方欲拜见时,早被他外祖母一把搂入怀中,心肝儿肉叫着大哭起来。

当下地下侍立之人,无不掩面涕泣,黛玉也哭个不住。

……

黛玉一见,便吃一大惊,心下想道:

“好生奇怪,倒象在那里见过一般,何等眼熟到如此!

”越显得面如敷粉,唇若施脂,转盼多情,语言常笑。

天然一段风骚,全在眉梢,平生万种情思,悉堆眼角。

宝玉早已看见多了一个姊妹,便料定是林姑妈之女,忙来作揖。

厮见毕归坐。

细看形容,与众各别:

两弯似蹙非蹙卷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

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

泪光点点,娇喘微微。

闲静时如姣花照水,行动处似弱柳扶风。

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

宝玉看罢,因笑道:

“这个妹妹我曾见过的。

(2)、第六回,刘姥姥进大观园

刘姥姥见平儿遍身绫罗,插金带银,花容玉貌的,便当是凤姐儿了。

才要称姑奶奶,忽见周瑞家的称他是平姑娘,又见平儿赶着周瑞家的称周大娘,方知不过是个有些体面的丫头了。

于是让刘姥姥和板儿上了炕,平儿和周瑞家的对面坐在炕沿上,小丫头子斟了茶来吃茶。

  刘姥姥只听见咯当咯当的响声,大有似乎打箩柜筛面的一般,不免东瞧西望的,忽见堂屋中柱子上挂着一个匣子,底下又坠着一个秤砣般一物,却不住的乱幌,刘姥姥心中想着:

“这是什么爱物儿?

有甚用呢?

”正呆时,只听得当的一声,又若金钟铜磬一般,不防倒唬的一展眼。

在文章中,有没有描写时也运用了视角变化?

回答:

有的。

祥林嫂第一次进鲁宅时,有对她的肖像描写,首先是第三人称视角观察:

头上扎着白头绳,乌裙,蓝夹袄,月白背心,年纪大约二十六七,脸色青黄,但两颊却还是红的。

其次是从四婶的角度进行观察:

但看她模样还周正,手脚都壮大,又只是顺着眼,不开一句口,很像一个安分耐劳的人。

提问:

为什么要写出四婶的观察呢?

回答:

四婶的观察是从一个雇主的角度来观察的,说明祥林嫂很符合女佣的标准,这是祥林嫂进鲁宅的条件,同时也揭示了祥林嫂的个性特征。

与前面的第三人称观察相照应。

剩余时间,引导学生解决课后第二题第二小题。

对同一个人物不同时间或不同境遇下的外貌描写,前后形成鲜明对比,这在鲁迅作品中是经常使用的方法。

通过比读这几段文字,找出字面表达的同异,剖析深层含义。

祥林嫂临终前的肖像描写一段,还要突出其中的句式特点。

(提问和答案略。

第四课时

教学要点:

全面探究祥林嫂的悲剧意义:

1、有没有悲剧意义;2、悲剧的成因和意义是什么

教学过程:

提问:

请问同学们,你在第一遍读完这篇小说之后,祥林嫂的死给了你什么感受?

回答:

难过,悲伤,凄惨等等。

提问:

我们常说的悲剧定义是:

把美撕毁了给人看。

而祥林嫂,作者似乎并没有赋予她种种美德,(比如其他作品,《窦娥冤》中的窦娥,作者不仅写了她的身世悲苦,还突出了她对婆婆的无微不至的孝,和身上的反抗精神,但是这样一个女子结果是含冤赴死。

在这种极大的反差中让读者的心灵受到震撼。

这就是悲剧效果。

《孔雀东南飞》中的刘兰芝,作者极力表现她的美丽和才艺、勤劳,以及她和焦仲卿的深情笃爱,但是这样一位媳妇却被婆婆驱赶出门,最后沉水自杀,读者阅读之后很难过,很有悲剧效果),而祥林嫂只是一个平常的农家妇女,并不出众,为什么她的死会让你觉得可怜呢?

回答:

1、祥林嫂,本分、勤劳、善良,看不出她本身有过错,但是,最终早早的凄惨的离世了。

2、祥林嫂生前受人奚落,死后愈加凄凉,短工的冷漠,四叔的诋骂,没有一点对生命的悲悯。

(窦娥和刘兰芝,身上都有着一种强烈的反抗精神,她们的死都有着一种壮烈色彩,这一点祥林嫂的死是没有的)

明确:

这正是祥林嫂的死成为一个悲剧的原因。

提问:

祥林嫂一步一步沦落致死的原因有哪些?

我们可以划出祥林嫂一生几次重大变化,看看这些变化的原因有哪些,以此来确定小说的主题意义。

明确:

事件性质原因分析

逃出来进鲁宅改善反抗精神,追求幸福

婆婆抓她回去,卖到山里生活改善与潜在的伦理恶化族权压制,道德沦落

丈夫死于伤寒恶化闭塞,贫困,医疗落后

孩子被狼衔走恶化自然因素多一些

大伯收屋,赶她走恶化强行掠夺,没有财产权保障

二进鲁宅改善四婶的同情,先前的良好表现

祭祀第一次遭拒潜在恶化祥林嫂不清楚内里含义

阿毛的惨剧被嘲笑恶化祥林嫂的不厌其烦,鲁镇人的麻木

柳妈嘲笑伤疤,输灌迷信,教捐门槛恶化祥林嫂自觉认同了礼教和迷信思想,苦闷

祥林嫂捐门槛潜在改善自以为赎了一世的罪名

祭祀第二次遭拒恶化祥林嫂感受到四婶的歧视依旧,精神崩溃

被辞退恶化不能伶俐起来,雇主不满,也缺乏同情心

提问:

请同学们分析一下,导致祥林嫂一步一步沦落致死的原因比较多,你认为重要的原因是哪些呢?

回答:

1、封建礼教以及相关的封建迷信思想。

四叔、四婶、柳妈是典型代表。

他们嘲笑和歧视再嫁的祥林嫂,给祥林嫂造成了巨大的精神压力,并最终导致精神崩溃。

2、导致祥林嫂成为封建礼教的迫害对象的事件之一是被迫改嫁,这件事中,祥林嫂没有任何个人选择自由,尽最大努力的反抗也没有效果。

这件事的主谋是祥林嫂的婆婆,婆婆这种做法,不是在维护封建礼教,如果是维护封建礼教——一女不事二夫,她就应该让祥林嫂守节,她可以把祥林嫂抓回去,但不能强行出卖。

因此,婆婆是一个封建礼教的破坏者,她使用了十分野蛮的手段来达到自家的功利目的,这反映的是她恃强凌弱,唯利是图,道德沦落。

婆婆代表了族权,但是封建礼教并不允许家长都会做出这样卑劣的事,这种行径应当受到当时社会舆论的谴责,但是却没有受到,这反映了社会道德的沦落。

3、导致祥林嫂成为封建礼教的迫害对象的事件之二是祥林嫂回到鲁镇,原因是祥林嫂被大伯赶了出来,无路可走,生计无着。

房子是祥林嫂和第二人丈夫的共有财产,丈夫死后,祥林嫂本来应有居住权,但是却被大伯给赶了出来。

这里面没有道德可言,只有封建家族的恃强凌弱,唯利是图,道德沦落,只是赤裸裸的掠夺。

4、导致祥林嫂成为封建礼教的迫害对象的事件之三是祥林嫂对封建礼教和迷信思想的接受认同。

这个问题可以一分为二的看待,一方面是祥林嫂的愚昧,另一方面当时的环境缺少让祥林嫂可以对抗封建礼教和迷信思想的精神资源,这种精神资源可能是一种比较先进的思想意识,也可能是更加友善的人际关怀和精神安慰,可以减轻祥林嫂的不安的程度,而这两种精神资源祥林嫂都没有得到,所以在听信了柳妈的灌输之后,精神惶恐不安,苦闷异常。

最后在捐门槛无效之后,精神不能自持,彻底崩溃。

5、有一些自然的因素,但是绝对是次要的。

综合以上分析,一步步把祥林嫂推向绝路的是这个黑暗的社会环境,吃人的封建礼教和迷信思想,和毫无道德可言的封建家族内的恃强凌弱,以及周围人的淡漠麻木,加上祥林嫂自身的愚昧,最终葬送了祥林嫂。

鲁迅表现祥林嫂的悲惨命运的用意,就是批判当时社会的腐朽与黑暗,也揭示了(包括祥林嫂在内)广大民众的病态灵魂。

注:

这种分析的特点是实事求是,不是从教条出发,把所有的义愤都对准封建礼教,我们通过分析可以看出来,祥林嫂人生悲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