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大坝裂缝处理.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12286415 上传时间:2023-04-17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3.8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峡大坝裂缝处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三峡大坝裂缝处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三峡大坝裂缝处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三峡大坝裂缝处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三峡大坝裂缝处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三峡大坝裂缝处理.docx

《三峡大坝裂缝处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峡大坝裂缝处理.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三峡大坝裂缝处理.docx

三峡大坝裂缝处理

裂缝处理

1、根据裂缝的不同部位以及裂缝的不同性状分别采用缝口封闭、化学灌浆及加设止水的缝口封闭等方法进行处理。

1.2施工特点

1.2.1裂缝处理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隐蔽工程,施工过程控制要求高。

1.2.2大坝迎水面裂缝处理在电动卷扬吊篮上施工,局部存在高排架施工,上下交叉作业,施工危险系数高。

1.2.3裂缝处理宜在冬季施工,大坝上游面▽143水平贯穿裂缝要在今冬明春的枯水季节处理完毕,工期紧。

1.2.4大坝下游面新老混凝土结合面裂缝处理在混凝土仓位备仓过程中进行施工,大坝上游面裂缝处理与坝顶工程上下交叉作业,施工协调工作量大。

1.2.5裂缝处理使用大量化学材料,劳动保护要求高。

1.2.6施工工序复杂,施工工艺要求高,劳动力需用量较大。

1.2.7化学灌浆耗时较长,开灌后必需连续灌浆直至结束,严禁灌浆中断,设备的维护保养、使用要求高。

2、裂缝分类及处理方式

2.1裂缝分类

2.1.1大体积混凝土裂缝分类

2.1.1.1Ⅰ类裂缝:

缝宽δ<0.2mm;缝深h≤30cm,表现为龟裂或细微规则特性的裂缝。

2.1.1.2Ⅱ类裂缝:

缝宽0.2≤mmδ<0.3mm;缝深30cm≤h<100cm;平面缝长3m≤L<5m,表现为规则状的表面(浅层)裂缝。

2.1.1.3Ⅲ类裂缝:

缝宽0.3mm≤δ<0.5mm;缝深100cm≤h<500cm;缝长L>5m或平面长度大于、等于三分之一坝块宽度及侧面大于1~2个浇筑层厚,表现为规则状的裂缝。

2.1.1.4Ⅳ类裂缝:

缝宽δ≥0.5mm;缝深h>5m;侧(立)面长度L<5m,平面上贯穿全坝段的贯穿裂缝。

2.1.2钢筋混凝土裂缝分类

2.1.2.1Ⅰ类裂缝:

表面缝宽δ<0.2mm;缝长0.5m≤L<1m;缝深h≤30cm,表现为规律性较差的裂缝。

2.1.2.2Ⅱ类裂缝:

表面缝宽0.2≤δ<0.3;缝长1m≤L<2m;缝深30cm≤h<100cm且不超过结构厚度1/4的裂缝。

2.1.2.3Ⅲ类裂缝:

表面缝宽0.3≤δ<0.4mm;缝长2m≤L<4m;缝深100cm≤h<200cm且不超过结构厚度1/2的裂缝。

2.1.2.4Ⅳ类裂缝:

表面缝宽δ≥0.4mm;缝长L≥4m;缝深h≥200或将结构裂穿大于2/3结构厚度的裂缝。

2.2裂缝处理方式

2.2.1.1Ⅰ类裂缝:

不作处理。

2.2.1.2Ⅱ类裂缝:

视裂缝所在部位和裂缝性状作浅层化学灌浆或作缝口封闭处理。

2.2.1.3Ⅲ、Ⅳ类裂缝:

进行化学灌浆。

2.2.1.4在所有进行灌浆处理的裂缝处,大坝加高混凝土内需设置φ25~φ36并缝钢筋。

2.2.2钢筋混凝土裂缝处理

2.2.2.1Ⅰ类裂缝:

对处在侵蚀环境中的Ⅰ类裂缝作缝口封闭处理。

2.2.2.2Ⅱ类裂缝:

作缝口封闭处理。

2.2.2.3Ⅲ、Ⅳ类裂缝:

进行缝口封闭、缝内化学灌浆处理。

2.2.3大坝迎水面裂缝处理

2.2.3.1Ⅰ类裂缝:

对处在止水附近的Ⅰ类裂缝作缝口封闭处理。

2.2.3.2Ⅱ类裂缝:

作缝口封闭处理,处在止水附近的Ⅱ类裂缝的处理方

式与Ⅲ类裂缝相同。

2.2.3.3Ⅲ、Ⅳ类裂缝:

进行加设止水的缝口封闭、缝内化学灌浆处理。

3、施工程序

根据裂缝处理的不同方式,对裂缝处理的程序具体如下:

3.1缝口封闭处理

缝口封闭型裂缝处理流程见图3-1

裂缝检查

表面处理

凿槽

回填砂浆

养护

图3-1缝口封闭型裂缝处理流程图

3.2缝口封闭、缝内化学灌浆处理

缝口封闭、缝内化学型裂缝处理流程见图3-2

裂缝检查

 

     

表面处理

贴嘴、埋管

封  缝

漏气

试  气

灌浆

凿槽

回填砂浆

养护

图3-2缝口封闭、缝内化学型裂缝处理流程图

3.3加设止水的缝口封闭、缝内化学灌浆处理

加设止水的缝口封闭、缝内化学型裂缝处理流程见图3-3

 

裂缝检查

表面处理

     

贴嘴、埋管

封  缝

漏气

试  气

灌浆

凿槽

嵌填止水材料料

粘贴氯丁橡胶片

粘贴防渗盖片

锚筋施工

钢筋施工

立模

混凝土浇筑

拆模、养护

 

图3-3加设止水的缝口封闭、缝内化学型裂缝处理流程图

4、施工工艺

4.1缝口封闭处理

4.1.1裂缝检查

用高压水冲洗混凝土表面,人工检查,对裂缝位置、形状、走向、缝长、缝宽及缝面是否渗水等作好记录,缝长由钢卷尺测得,缝宽由读数放大镜测得。

按1:

100的比例详细描绘在方格纸上。

4.1.2表面处理

将裂缝两侧各10cm宽的混凝土表面浮渣及油污等清除干净,打磨后,用高压水将缝面冲洗干净。

4.1.3凿槽

采用人工凿契形槽,槽壁面与槽侧面夹角15~30。

,槽口宽6~8cm,槽深8~10cm,用高压水将缝面冲洗干净。

4.1.4砂浆回填

预缩砂浆由人工配料,砂浆搅拌机拌和,回填前在槽内涂刷一道水灰比为1:

0.5的浓水泥浆。

回填时用木棰拍打捣实至表面出现少量浆液后用抹子收平至与混凝土面平齐。

4.1.5养护

预缩砂浆回填后及时进行洒水养护,保持湿润状态7天。

4.2缝口封闭、缝内化学灌浆处理

4.2.1裂缝检查

4.2.1.1常规检查

常规检查同4.1.1

4.2.1.2缝深检查

缝深检查采用斜孔压风法检查

(1)钻斜孔

斜孔为φ46手风钻孔,钻孔角度45。

左右,孔深要求穿过裂缝15~20cm,分别按间距2m、垂直孔深(相当于缝深)1m、2m、3m……由浅入深逐级进行钻孔,逐级进行压风检查。

(2)压风检查

压风时先吹净裂缝内灰尘,用肥皂水满刷裂缝表面,再进行压风,压风压力为0.2~0.3Mpa,裂缝表面如有冒泡现象,需进行下一级检查孔施工,直至与缝不串为止。

与裂缝相串的孔作为灌浆斜孔,与裂缝不串的废孔回填预缩砂浆。

4.2.2表面处理

将裂缝两侧各10cm宽的混凝土表面浮渣及油污等清除干净,打磨后,用高压水冲洗缝面,观察缝口状况,有乳皮封住缝口的地方,用薄刀片挑开缝口,待所有缝口挑开且混凝土表面风干后进行贴嘴、埋管。

4.2.3贴嘴、埋管

4.2.3.1骑缝贴嘴

灌浆嘴采用麦斯特化学灌浆专用嘴(外径6mm),用麦斯特1438环氧胶泥作粘贴剂,骑缝间距20~30cm贴嘴,贴灌浆嘴的地方采用棉丝蘸丙酮或甲苯擦洗。

如果缝口不连通,在缝的尾端和下一段的开始部位各布一个嘴。

尽可能把嘴布在稍宽和有开口的地方,贴嘴时应用导向杆和手电筒协助,确保灌浆嘴对中骑缝并粘贴牢固,用油漆对灌浆嘴编号。

4.2.3.2斜孔埋管

将φ6紫铜管埋入灌浆斜孔内,距离孔底10cm,孔内回填瓜米石,孔口采用麦斯特1438环氧胶泥封堵,用油漆对灌浆斜孔编号。

4.2.4封缝

待灌浆嘴被粘贴2~3小时并确已牢固后进行封缝工作。

麦斯特1438环氧胶泥沿裂缝两侧各10cm宽的范围封缝,麦斯特1438环氧胶泥厚度为3-5毫米,灌浆嘴底板周边稍厚实,在封缝过程中,不准移动灌浆嘴的位置。

4.2.5试气

封缝完成24小时后进行试气检查,检查缝面的封闭情况以及灌浆嘴之间的畅通性,试气压力为0.2~0.3Mpa。

4.2.5.1缝面检查

堵塞除进气灌浆嘴以外的其余灌浆嘴,用肥皂水满刷封闭裂缝表面,如有漏气会有冒泡现象,对漏气部位重新进行封闭,直到不再外漏为止。

4.2.5.2畅通性检查

缝面检查的同时进行灌浆嘴畅通性检查,堵塞除进气灌浆嘴以外的其余灌浆嘴,按裂缝的走向从下至上,从一边向另一边依次检查。

方法为:

依次打开灌浆嘴,引管至透明水瓶,如有冒泡现象则为畅通;如无冒泡现象则为不畅通,需将该嘴凿掉重新贴嘴直至畅通为止。

4.2.6灌浆

4.2.6.1灌浆材料

采用麦斯特低黏度LPL注射环氧树脂。

4.2.6.2灌浆设备

采用麦斯特LilyCD15双液自动稳压灌浆泵。

4.2.6.3灌浆顺序

水平缝由一端向另一端逐嘴灌注,竖直缝由下往上逐嘴灌注,斜孔灌浆从与裂缝相串最深的斜孔到较浅的斜孔逐孔灌注,同一高程的灌浆斜孔和灌浆嘴先灌注灌浆斜孔。

4.2.6.4灌浆压力

一般采用0.3~0.4Mpa,根据进浆速度逐级缓慢提升,当进浆量小于10mL/min时,可将压力逐步提升至0.5~0.6Mpa。

4.2.6.5灌浆

(1)灌浆前在裂缝最宽处安装千分表,专人观察裂缝张开度,当裂缝张开度超过200μm时,及时报告灌浆记录员停止灌浆,并作好记录。

(2)采用同步多点法灌注,先从1#、3#、5#、7#、9#嘴进浆。

待出浆嘴浆液颜色正常后将其扎闭,当吸浆率10ml/min时,再继续灌注30min,且压力不变后既可再灌2#、4#、6#、8#、10#嘴,11#、13#、15#、17#、19#嘴,如此往复,每嘴的灌注时间必须大于30min。

当敞开嘴溢浆时,如进浆嘴灌浆时间小于30min,可临时扎闭溢浆嘴,直到注浆嘴灌注时间≥30min;当敞开嘴溢浆时,进浆嘴注浆时间已达30min时,则将注浆管换至溢浆嘴。

(3)同步多点灌浆时,应随时检查注浆机的进浆显示器,当无法明确某根管进浆量的状况时,可关闭其它接头的阀门,只从该嘴进浆,并观察注浆机的显示器,就可知道该嘴是否进浆。

(4)灌浆过程中发现泄露时,应暂停从该嘴注浆,用丙酮洗净表面的浆液,用堵漏剂堵漏之后,再接着从该嘴注浆。

(5)灌浆质量检查

裂缝化灌后14天进行钻孔取芯、压水检查。

采用Y2钻机钻φ168mm骑缝取芯孔,孔深1~2.5m。

取芯孔进行压水检查,混凝土芯样进行抗压及劈拉强度试验。

4.2.6.6结束标准

当进行最后的5个嘴进浆时,注浆设备的显示器停止进浆或在稳定压力下15min内连续吸浆率小于10mL/min,且压力不下降,即可结束灌浆。

4.2.7凿槽

在裂缝灌浆完成3天后进行凿槽,采用人工凿梯形槽,槽壁面与槽侧面夹角15~30。

,槽底宽6~10cm,槽深15~20cm,用高压水将缝面冲洗干净。

4.2.8砂浆回填

砂浆回填同4.1.4

4.2.9养护

养护同4.1.5

4.3加设止水的缝口封闭、缝内化学灌浆处理

4.3.1裂缝检查

裂缝检查同4.2.1

4.3.2表面处理

将裂缝两侧混凝土保护板覆盖范围及外侧各20cm宽老混凝土的表面浮渣及油污等清除干净,打磨后,用高压水冲洗缝面,观察缝口状况,有乳皮封住缝口的地方,用薄刀片挑开缝口,待所有缝口挑开且混凝土表面风干后进行贴嘴、埋管。

4.3.3贴嘴、埋管

贴嘴、埋管同4.2.3

4.3.4封缝

封缝同4.2.4

4.3.5试气

试气同4.2.5

4.3.6灌浆

灌浆同4.2.6

4.3.7凿槽

在裂缝灌浆完成3天后进行凿槽,采用人工凿梯形槽,槽壁面与槽侧面夹角15~30。

,槽底宽2~3cm,槽深3~5cm,用高压水将缝面冲洗干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