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射中级总结.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12283859 上传时间:2023-04-17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193.2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放射中级总结.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放射中级总结.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放射中级总结.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放射中级总结.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放射中级总结.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放射中级总结.docx

《放射中级总结.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放射中级总结.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放射中级总结.docx

放射中级总结

病因病理

临床表现

X线平片

鉴别诊断

房间隔缺损(ASD)

最常见的先心病;

II孔型最常见;

右心房、室继发性扩、肥厚,左心房、室正常或减少

胸骨左缘2-3肋间闻及收缩期吹风样杂音。

二尖瓣型心;左心室及主动脉结小,右心房、室增大;肺血增多呈充血状;肺门血管明显增粗,搏动强烈,即“肺门舞蹈”。

首选:

超声心动图

室间隔缺损(VSD)

左、右心室扩大,室壁肥厚,继发右向左分流形成“艾森曼格综合征”

胸骨左缘3-4肋间闻及响亮而粗糙的收缩期吹风样杂音,并扪及收缩期震颤。

二尖瓣型心;主动脉结正常或增大,肺动脉段突出,左、右心室扩大,肺血增多,呈肺充血表现;心后食管前间隙消失。

首选:

超声心动图

动脉导管未闭(PDA)

气促、心悸、易患上呼吸道感染为常见症状。

胸骨左缘第2肋间闻及响亮的连续性机器样杂音,伴有震颤、脉压增宽并有周围血管搏动征。

肺血增多;90%主动脉结增宽;“漏斗征”;肺动脉段突出,左心房、室增大。

先天性肺动脉狭窄

分为四类:

1、瓣膜狭窄:

占70%-80%。

2、瓣下型狭窄(漏斗部狭窄):

占10%。

3、瓣上型狭窄。

4、混合型狭窄

胸骨左缘第2肋间闻及响亮而粗糙的收缩期杂音。

第2肋间常可扪及收缩期震颤。

心脏呈“靴型”。

心脏呈“靴型”。

法洛四联症(TOF)

1、肺动脉狭窄(主要)

2、膜部室间隔缺损

3、主动脉骑跨

4、右心室肥厚

儿童期;杵状指、气急、喜蹲琚。

胸骨左缘第2-3或3-4肋间闻及收缩期杂音。

肺动脉第2音减弱甚至消失。

肺少血,心脏呈“靴型”,心底部增宽,心腰明显凹陷或平直,心尖圆隆、上翘,右心室增大。

约1/4合并右位主动脉弓。

首选:

超声心动图;

金标准:

心血管造影。

肺静脉畸形连接

完全性心型者心脏所见与房间隔缺损相同。

心脏呈8字或雪人状。

CT或MRI

先天性主动脉缩窄

若主动脉弓离断合并动脉导管未闭和室间隔缺损称主动脉弓离断三联征。

上肢高血压,下肢低血压;

分界型发绀。

3字征;

反3字征;

左心室增大和肋骨切迹

基础知识

1、X线摄影时使用增感屏是为了提高射线的利用率,减少辐射剂量,缩短曝光时间。

2、水溶性对比剂副作用:

一是特异质反应——荨麻疹、血管源性水中、抽搐、休克、呼吸暂停。

二是物理化学反应——恶心呕吐、面色潮红苍白、心慌、胸闷等。

3、减少伴影的方法是增大靶片距离。

影像放大率与靶片成反比。

4、影像板上记录的信号为模拟信号。

5、CR的优点是提高图像的密度分辨力,缺点是时间分辨力和空间分辨力不足。

DR的时间分辨力和空间分辨力更高。

6、对比剂的导入方式:

直接导入法和生理性排泄法。

7、透视及X线摄影不能发现透光性肾盂结石。

8、碘化油属无机碘剂,粘度高、比重大、不溶于水,造影完毕后应尽量将其吸出。

不可用于脑血管造影检查。

9、“散射效应”也称为康普顿效应。

10、心摄影比肺摄影条件需增加5-10KV。

胸骨正位摄影应采用低千伏、低毫安、长时间、近距离并倾斜中心线的摄影技术,并在均匀的浅呼吸方式下曝光。

11、高千伏摄影:

120千伏以上的电压,使对比度下降,但影像层次丰富。

X线机须有小焦点X线管、虑线器、特殊的计时器装置,须有高比值隔板配合。

12、数字成像的空间分辨力低于模拟成像。

13、X线透视主要利用X线的穿透性与荧光作用。

14、体层摄影最常用于气管、支气管、肺的病变检查。

15、特殊检查:

体层摄影、放大摄影、软线摄影、高千伏摄影、记波摄影等。

16、育龄期妇女应遵循“十天原则”。

17、穿透性是X线成像的基础;荧光效应是透视的基础;感光效应是摄影的基础;电离效应是放射治疗的基础,也是进行X线检查时需要注意防护的原因。

18、常规胸片:

焦-片距180-200cm,常规采用高电压的120-140kv,中心线对准第4胸椎水平,深吸气状态下屏气曝光。

19、尿酸结石是透光性结石。

20、软X线摄影:

<40kv以下。

21、减小照射野可以提高照片对比度。

22、降低噪声的措置:

增加mAs,提高kv,增加准直宽度,增加单位体素光子量。

23、螺旋CT可减少球管消耗。

其扫描方式为单轴多排探测器。

螺旋CT比传统CT最重要优势是容积扫描。

24、颅血肿的CT值是40-80HU

25、假设CT图像用2000个灰度表示2000个分度,人眼能够辨别的相邻两个灰阶间的CT值:

2000/16=125HU。

26、使用最多的CT图像后处理是多方位重组(MPR)。

27、EBCT使用的主要目的是心脏动态器官,其扫描速度为50ms/层,可行平扫及造影扫描,并能容积成像。

28、CT设备中能将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的是探测器。

29、患者运动或扫描器官自身的运动产生条状伪影;两种相邻结构密度相差悬殊产生星芒状或放射状伪影;CT装置本身故障产生环形或同心圆伪影。

30、对CT密度分辨力影响最重要的因素是噪声和信噪比。

31、高分辨力扫描是应用高mAs、薄层厚(1-2mm)、大矩阵(》512X512)及骨重建算法。

32、靶扫描是感兴趣区的放大扫描,可提高空间分辨力。

33、表面遮蔽显示(SSD)是将像素大于某个确定域值的所有像素连接起来的一个三维的表面数学模型,然后用一个电子模拟光源在三维图像上发光,通过阴影体现深度关系。

34、容积演示:

先确定扫描容积的像素密度直方图,以直方图的不同峰值代表不同组织百分比,换算成不同的灰阶以不同的透明度三维显示扫描容积的各种结构。

35、窗宽越窄,密度分辨力越大。

36、单层螺旋CT通过准直器后的X线束为薄扇形,多层螺旋CTX线束为锥形。

37、螺距的计算方法:

扫描时准直器打开的宽度除以所使用探测器阵列的总宽度。

也可为球管旋转一周扫描床移动距离与准直器宽度之间的比。

38、三维重建技术:

MPVR(多层面容积再现)、SSD(表面遮盖显示)、VR(容积再现)、CTVE(ct仿真镜成像技术)。

二维重建技术:

MPR(多层面重建)、CPR(曲面重建)。

39、测量血管最准确的CT后处理是MIP(最大密度投影)。

40、目前CT常用的造影剂是碘海醇。

41、一般用X线平片可诊断的是胆脂瘤。

42、血管成像应选择MIP;观察肿块性病变的长轴:

多方位重组;观察胃肠道壁、气管壁应选择:

CTVE;尿路、支气管树的显示应选择:

VR;骨关节的三维显示:

SSD。

43、横向弛豫时间(T2)是指横向磁化由最大减少到最大值的37%。

纵向弛豫时间(T1)是指纵向磁化由0恢复到原来数值的63%所需时间。

44、Gd-DTPA是顺磁性物质,可显著缩短T1和T2时间,以T1驰豫为主。

45、层厚及FOV越大,空间分辨力下降,信噪比增加;矩阵越大,信噪比下降;NEX增多,信噪比提高,扫描时间延长。

46、梯度回波优点:

提高成像速度。

47、心电门控技术的TR时间决定于R-R间期。

48、磁共振功能成像:

DWI、PWI、MRS、BOLD。

49、True-FISP序列,属于梯度回波序列,成像速度快。

常用于心脏功能评价及水成像。

50、K空间的填充方式:

螺旋式填充、放射状填充、逐行填充、混合式填充。

51、MRI成像时,射频脉冲频率必须与质子进动频率一致。

进动频率=旋磁比X磁场强度。

52、同一组织中:

T1>T2。

53、K空间某一点的信息,代表图像上相应部位的信号;K空间中心区域的信息代表图像的对比;K空间周边部分的信息代表图像的解剖细节。

54、STIR的技术优点在于场强依赖性低,对磁场均匀度的要求也较低。

55、GRE序列采用小角度激发的优点:

缩短TR,提高扫描速度;产生横向磁化矢量的效率较高。

56、Fiesta序列本质上属于梯度回波序列。

57、截断伪影:

环形黑白条纹;增大矩阵及FOV可减少截断伪影;在傅里叶变换前对信号滤过,可减少截断伪影。

58、鉴别脂肪和出血,应该用GRE。

59、In-outphase序列信号特点:

勾边效应,含脂肿瘤组织明显降低,皮下脂肪组织及腹腔脂肪组织信号不减低,正常实质脏器信号不改变。

60、梯度回波脉冲序列应使用:

<90°射频脉冲。

61、T2*短于T2.

 

影像解剖

1、脑颅骨由8块骨组成,包括成对的颞骨和顶骨,不成对的额骨、筛骨、蝶骨和枕骨。

它们围成颅腔。

颅腔的顶是穹窿形的颅盖(calvaria),由额骨、枕骨和顶骨构成。

颅腔的底由蝶骨、枕骨、颞骨、额骨和筛骨构成。

筛骨只有一小部分参与脑颅,其余构成面颅。

2、颅骨缝约在30岁以后逐渐融合。

3、新生儿出生时脑颅骨:

面颅骨=8:

1,18岁时为2:

1.

4、在腰椎后斜位片上,椎弓似“狗”的投影,椎弓峡部相当于狗脖子。

5、蝶鞍侧位片上其前后径及深径分别为11.5mm和9.5mm。

6、X线关节间隙组成:

关节辅助结构、关节腔、关节软骨。

7、下颌关节间隙正常值2mm。

8、齿突超过鳄枕线3mm以上可诊断为颅底凹陷症。

9、诊断腰椎椎管狭窄时,腰椎椎体前后径应小于10mm。

10、尾骨组成:

4节退化的椎骨融合成1块。

11、颈膨大,脊髓增粗,其横泾约为12-15mm。

12、腕关节组成:

舟月三角豆(近端)、大小头状钩(远端)。

13、跗骨组成:

距下有跟前接舟,舟前三楔跟前骰。

14、肋软骨钙化从25-30岁开始,最早为第1肋,最晚为第2肋。

15、胸骨角两侧通常与第2肋骨相连。

平静呼吸时,胸骨角后方平对第4/5胸椎的椎间盘。

16、胸骨角与第4胸椎下缘连线为中上纵膈分界;第8胸椎水平线下缘为中下纵膈分界。

17、由主动脉弓发出的三支动脉自右向左为:

头臂干、左侧颈总动脉、左侧锁骨下动脉。

18、参与构成右心缘的有升主动脉;构成左心缘的有主动脉结、左心耳、左心室、肺动脉段。

19、显示主动脉弓最佳位置:

左前斜位。

20、成人十二指肠全长:

20-25cm;结肠全长约1.5m。

21、用造影剂扩开的胃壁,CT片上正常厚度为2-5mm,不超过1cm。

22、肝脏的脏面有H状结构,构成其横沟的是肝门,其有肝门静脉、肝固有动脉、肝管等。

23、将肝脏分为左右两叶的是肝中静脉。

24、静脉肾盂造影时首先显影的是肾实质。

25、成人子宫输卵管造影所显示的子宫腔容量平均为6ml。

26、输尿管全长为25-30cm。

27、构成肝脏脏面的H状结构的是门静脉、下腔静脉、肝圆韧带、静脉韧带等。

28、胃环肌层最厚处为胃幽门。

29、肝脏分段的标记:

肝中静脉将肝分为左、右叶;肝左静脉将左肝分为外两段;肝右静脉将右肝分为前后两段。

30、正常肠道气体分布最多的部位:

结肠。

31、膀胱三角指膀胱底部两侧输尿管开口部至膀胱颈。

32、正常成人膀胱容量:

300-500ml。

33、异位肾的输尿管特点:

过短或过长。

34、中耳外径最宽的部位:

上鼓室。

35、椎间盘最外层的环形纤维是:

sharpey纤维。

36、左冠状动脉分支:

前降支和旋支。

右冠状动脉分支:

右圆锥支、窦房结支、心室支、后降支、房室结支、左室后支。

37、生理性钙化:

侧脑室脉络丛钙化、基底节钙化、小脑幕钙化、松果体钙化、大脑镰钙化。

垂体钙化是病理性钙化。

38、胸部左前斜位片上,参与构成心前缘的是升主动脉、右心房、右心室。

39、下咽部以下的颈椎前软组织厚度可达18mm。

40、食管长约25cm。

41、胃的形态:

牛角型、钩型、瀑布型、无力型。

42、气钡双重造影,一般服钡后6小时可达结肠肝曲。

43、右肺门上部构成:

上肺动、静脉和后回归动脉;右肺门下部构成:

右下肺动脉干。

44、奇叶:

只见于右肺上叶纵膈旁;没有独立的支气管;叶间裂有四层胸膜;不是独立的肺叶。

45、肺纹理主要由肺动、静脉构成。

46、细支气管的直径:

1mm。

47、心脏左缘由4个弓构成:

第1弓由主动脉弓远端及降主动脉起始段形成;第2弓由肺动脉干左缘和左肺动脉构成;第3弓为左心耳;第4弓主要由左心室流出道的前壁构成。

48、右主支气管与体轴成20°—30°,左主支气管与体轴成40°—55°.

49、正常成人咽顶后壁厚度为<5mm。

50、气管隆嵴是指分叉部下壁偏左。

51、胸部左侧位心脏后上部分由左心房构成。

52、肘关节骨骺最晚出现的是外侧髁骨骺。

53、唯一自脑干背面出脑的脑神经是滑车神经。

54、关于食管走行:

正位观察位于在线偏左;在第6颈椎水平与下咽部相连;在第11胸椎水平与胃贲门相接;右前斜位观察食管的常规位置。

55、腕间骨最晚出现的是豌豆骨。

56、胰腺钩突前面,CT显示两个血管断面,应是(右)肠系膜上静脉(左)肠系膜上动脉。

57、右主支气管形态:

粗而短。

58、胸导管经主动脉裂孔进入胸腔。

59、输尿管生理狭窄最窄的部位:

进入膀胱壁处。

60、肾蒂的解剖顺序由前向后应为静脉、动脉、肾盂。

61、肾实质与肾门之间的间隙为肾窦。

62、椎体额外骨突是椎体的正常变异。

椎体畸形包括:

半椎体、蝴蝶椎、脊柱裂等。

63、膈后间隙包括:

主动脉、胸导管、奇静脉、淋巴结等,没有下腔静脉。

64、在颅底层面不能观察到蝶骨小翼。

65、MRI在头颅鞍上池层面可以显示的脑神经是第III对。

66、在CT轴位增强扫描通过窦汇层面时,天幕呈M形。

67、MRI在头颅蝶鞍层面能显示第V对脑神经。

68、半卵圆中心为皮层下纤维。

69、头颅侧位片,正常蝶鞍形态包括:

圆形、椭圆形、扁圆形、桥形蝶鞍。

70、钡餐检查,空肠黏膜皱襞呈弹簧状。

71、鞍上池包括:

垂体柄、视束、颈动脉、视交叉。

72、圆孔走行:

三叉神经上颌支(第二支)。

卵圆孔走行:

三叉神经下颌支(第三支)。

破裂孔走行:

颈动脉、三对颅神经。

颈静脉孔走行:

舌咽神经(IX)、迷走神经(X)、副神经(XI)、颈静脉。

棘孔走行:

脑膜中动脉、颌神经脑膜支。

棘孔位于中颅窝。

茎乳孔走行:

茎乳突动脉、面神经。

眶上裂走行神经:

动眼神经(III)、滑车神经(IV)、三叉神经眼神经支(第一支)、外展神经(VI)以及眼上静脉。

73、脑干自下而上由延髓、脑桥、中脑三部分组成。

四叠体是中脑背部的四个圆形突起。

74、边缘系统的重要组成包括:

海马回、海马旁回及嗅区、齿状回、扣带回、乳头体、杏仁核、钩回等。

75、基底节区:

它主要包括尾状核、豆状核(壳核和苍白球)、屏状核以及杏仁复合体。

壳核和尾状核合称为新纹状体,苍白球为旧纹状体。

尾状核末端连接壳核。

屏状核的外侧为最外囊。

76、蝶鞍位于颅中窝正中部、蝶骨体上部。

77、鞍上池的形态可表现为六角形、五角形和四角形等不同形态。

78、脑室系统包括侧脑室、第三脑室、第四脑室、中脑导水管、麦氏孔(中孔)、孟氏孔(室间孔)、外侧孔、松果体隐窝。

79、食管的三个狭窄:

第一狭窄:

位于食管与咽的连接处,距中切牙15cm。

第二狭窄:

位于食管与左支气管交叉处,距中切牙25cm。

第三狭窄:

位于食管穿膈肌处(通过食管裂孔处),T10水平,距中切牙40cm。

三个压迹:

主动脉弓压迹、左主支气管压迹、左心房压迹(最长最浅)(食管的三个压迹只是针对食管前缘而言的)。

80、面神经管的分段:

耳上段、鼓室壁段、乳突段(3段)。

81、肾前间隙组成:

肾筋膜前层和腹膜壁层。

82、额顶叶的分界:

中央沟。

83、正常成人脑沟宽:

<5mm。

84、与鞍上池前外侧角相连的是侧裂池。

85、颞窝前界的解剖结构:

上颌窦后外侧壁。

86、视神经分为四部分:

眼段(最短);眶段(最长);管段;颅段。

87、鞍上池毗邻关系:

前为直回、侧为海马、后为中脑。

88、眶上裂上界为:

蝶骨小翼。

89、脑池是蛛网膜与软脑膜之间的间隙。

90、双侧大脑半球最大的连接结构:

胼胝体。

91、大脑动脉环(Willis环)位于脑底下方、蝶鞍上方,环绕视交叉、灰结节、乳头体周围,由前交通动脉、大脑前动脉始段、颈动脉末段、后交通动脉和大脑后动脉始段吻合而成。

92、大脑半球弓形纤维连接相邻脑回。

93、第三脑室正常宽约《5mm。

94、肾门向肾延续于一个较大的腔称为肾盂。

95、经过海绵窦的脑神经:

动眼神经、展神经、三叉神经运动支及第二支。

96、鼻窦左右成对,共四对,分别称为额窦(开口于中鼻道)、上颌窦(开口于中鼻道)、筛窦(前、中群开口于中鼻道,后群开口于上鼻道)和蝶窦(开口于蝶筛隐窝)。

97、前组鼻窦:

额窦+上颌窦+前组筛窦。

后组鼻窦:

后组筛窦+蝶窦。

98、额窦是出生时未发育的鼻窦。

99、眼外肌每眼各有6条,按其走行方向分直肌和斜肌,直肌4条即上、下、、外直肌;斜肌两条是,上斜肌和下斜肌。

四条直肌、上斜肌均起始于眶尖部视神经孔周围的总腱环。

100、眼眶构成骨:

筛骨、蝶骨、颚骨、上颌骨、泪骨、颧骨、额骨。

无颞骨。

101、喉腔最狭窄的部位:

声门裂。

102、肝脏伸入到门静脉和下腔静脉之间的乳状突属于肝尾叶。

103、第二肝门组成:

肝左、肝中、肝右静脉。

104、腹膜外位器官主要有:

胰、肾、输尿管、肾上腺等。

105、男性尿道的最狭窄部:

膜部。

106、正常小肠产生逆蠕动的部位:

回肠末端。

107、颈动脉分支:

大脑前动脉、大脑中动脉、脉络丛前动脉、后交通动脉、眼动脉(第一支)。

108、正常食管始于C6水平,止于T11水平。

109、胸骨剑突关节平第9胸椎。

110、上中下肺野分界:

第2及第4肋骨前端下缘最低点水平线。

111、膈肌食管裂孔位于第10胸椎水平。

112、上呼吸道与呼吸道的解剖分界是环状软骨。

113、心脏右前斜位主要观察的是:

左房、肺动脉干、右心室漏斗部。

114、结肠双对比X线造影检查可显示的最小解剖单元是:

结肠无名沟。

115、食管造影通常可见到的压迹:

主动脉弓压迹、左支气管压迹、降主动脉压迹、左房压迹。

116、主肺动脉窗层面包括:

上腔静脉、升主动脉、降主动脉、奇静脉弓、气管。

117、成人寰枢关节半脱位诊断标准是环齿间隙大于2.5mm。

118、卵圆窝位于房间隔上。

119、颅动脉瘤好发部位:

前交通动脉。

120、胸骨角平对胸4椎体下缘水平。

121、胆囊三角组成:

胆囊管、肝总管、肝脏。

122、三叉神经(V)出脑的位置是脑桥与脑桥臂交界处。

123、腮腺深叶与浅叶的分界:

面神经。

124、成人脊髓下端平齐L1下缘水平。

125、肠系膜上动脉的直接分支:

中结肠动脉。

126、前交叉韧带胫骨附着点:

胫骨前侧隆突前窝。

后交叉韧带胫骨附着点:

股骨侧髁前外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