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中考语文一轮复习课内说明文练习.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2283675 上传时间:2023-04-17 格式:DOCX 页数:36 大小:51.9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部编版中考语文一轮复习课内说明文练习.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人教部编版中考语文一轮复习课内说明文练习.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人教部编版中考语文一轮复习课内说明文练习.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人教部编版中考语文一轮复习课内说明文练习.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6页
人教部编版中考语文一轮复习课内说明文练习.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部编版中考语文一轮复习课内说明文练习.docx

《人教部编版中考语文一轮复习课内说明文练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部编版中考语文一轮复习课内说明文练习.docx(3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教部编版中考语文一轮复习课内说明文练习.docx

人教部编版中考语文一轮复习课内说明文练习

 

中考

课内说明文

训练

 

班级:

__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_

 

中考课内说明文训练

一、《中国石拱桥》(茅以升)(39分)

(甲)①石拱桥的桥洞成弧形,就像虹。

古代神话里说,雨后彩虹是“人间天上的桥”,通过彩虹就能上天。

我国的诗人爱把拱桥比作虹,说拱桥是“卧虹”“飞虹”,把水上拱桥形容为“长虹卧波”。

②石拱桥在世界桥梁史上出现得比较早。

这种桥不但形式优美,而且结构坚固,能几十年几百年甚至上千年雄跨在江河之上,在交通方面发挥作用。

③我国的石拱桥有悠久的历史。

《水经注》里提到的“旅人桥”,大约建成于公元282年,可能是有记载的最早的石拱桥了。

我国的石拱桥几乎到处都有。

这些桥大小不一,形式多样,有许多是惊人的杰作。

其中最著名的当推河北省赵县的赵州桥,还有北京丰台区的卢沟桥。

④赵州桥横跨在洨河上,是世界著名的古代石拱桥,也是造成后一直使用到现在的最古的石桥。

这座桥修建于公元605年左右,到现在已经一千三百多年了,还保持着原来的雄姿。

到解放的时候,这座古桥又恢复了青春。

⑤赵州桥非常雄伟,全长50.82米,两端宽9.6米,中部略窄,宽9米。

桥的设计完全合乎科学原理,施工技术更是巧妙绝伦。

唐朝的张嘉贞说它“制造奇特,人不知其所以为”。

这座桥的特点是:

(一)全桥只有一个大拱,长达37.4米,在当时可算是世界上最长的石拱。

桥洞不是普通半圆形,而是像一张弓,因而大拱上面的道路没有陡坡,便于车马上下。

(二)大拱的两肩上,各有两个小拱。

这是创造性的设计,不但节约了石料,减轻了桥身的重量,而且在河水暴涨的时候,还可以增加桥洞的过水量,减轻洪水对桥身的冲击。

同时,拱上加拱,桥身也更美观。

(三)大拱由28道拱圈拼成,就像这么多同样形状的弓合龙在一起,作成了一个弧形的桥洞。

每道拱圈都能独立支撑上面的重量,一道坏了,其他各道不致受到影响。

(四)全桥结构匀称,和四周景色配合得十分和谐;桥上的石栏石板也雕刻得古朴美观。

唐朝的张鷟说,远望这座桥就像“初月出云,长虹引涧”。

赵州桥高度的技术水平和不朽的艺术价值,充分显示出了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力量。

桥的主要设计者李春就是一位杰出的工匠,在桥头的碑文里刻着他的名字。

⑥永定河上的卢沟桥,修建于公元1189到1192年间。

桥长265米,由11个半圆形的石拱组成,每个石拱长度不一,自16米到21.6米。

桥宽约8米,路面平坦,几乎与河面平行。

每两个石拱之间有石砌桥墩,把11个石拱联成一个整体。

由于各拱相联,所以这种桥叫做联拱石桥。

永定河发水时,来势很猛,以前两岸河堤常被冲毁,但是这座桥却极少出事,足见它的坚固。

桥面用石板铺砌,两旁有石拦石柱。

(1)每个柱头上都雕刻着不同姿态的狮子。

这些石刻狮子,有的母子相抱,有的交头接耳,有的像倾听水声,有的像注视行人,千态万状惟妙惟肖。

⑦早在13世纪,卢沟桥就闻名世界。

(2)那时候有个意大利人马可·波罗来过中国,他的游记里,十分推崇这座桥,说它“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并且特别欣赏桥拦柱上刻的狮子,说它们“共同构成美丽的奇观”。

在国内,这座桥也是历来为人们所称赞的。

它地处入都要道,而且建筑优美,“卢沟晓月”很早就成为北京的胜景之一。

⑧卢沟桥在我国人民反抗帝国主义侵略战争的历史上,也是值得纪念的。

1937年7月7日中国军队在此抗击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揭开抗日战争的序幕。

⑨为什么我国的石拱桥会有这样光辉的成就呢?

首先,在于我国劳动人民的勤劳和智慧。

他们制作石料的工艺极其精巧,能把石料切成整块大石碑,又能把石块雕刻成各中形象。

在建筑技术上有很多创造,在起重吊装方面更有意想不到的办法。

如福建漳州的江东桥,修建于八百年前,有的石梁一块就有二百来吨重,究竟是怎样安装上去的,至今还不完全知道。

其次,我国石拱桥的设计有优良传统,建成的桥,用料省,结构巧,强度高。

再其次,我国富有建筑用的各种石料,便于就地取材,这也为修造石桥提供了有利条件。

⑩两千年来,我国修建了无数的石拱桥。

解放后,全国大规模兴建起各种形式的公路桥和铁路桥。

其中就有不少石拱桥。

1961年,云南省建成可一座世界最长的独拱石桥,名叫“长虹大桥”,石拱长达112.5米。

在传统的石拱桥的基础上,我们还造了大量的钢筋混凝土拱桥,其中“双曲拱桥”是我国劳动人民的新创造,是世界上所仅有的。

近几年来,全国早了总长二十余万米的这种拱桥,其中最大的一孔,长达150米。

我国桥梁事业的飞跃发展,表明了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无比优越。

(乙)卢沟桥是一座联拱式石桥,计11孔,长212.2米,加上两端桥堍共长约265米。

靠河两岸的跨径仅16米左右,逐渐向桥中心增大,最大跨径计2116米。

桥墩上游面造成尖端形,下游画系平头,深合现代科学原理。

桥面宽7.6米,全宽约8米。

桥面用石板铺砌,桥的两端筑有翼状石栏,连同桥上两旁石栏,北面有石柱140个,南面有石柱141个,其中一个已坍损。

柱的间距1.8-2米,柱高1.4米,柱头各刻石狮,每个姿态各异,有立的,卧的,蹲的,伏的,大抱小的,小抱大的,各种形式。

柱间各嵌石板为栏,栏高约85厘米。

桥的西端有两根石柱,柱上各踞一只朝天犼(hǒu),柱下各有石象一只,雕饰工巧,足增美观。

(节选自罗英《中国桥梁史料》)

(丙)早就盼望在一个相宜的日子,夜宿卢沟,一览卢沟晓月的景色。

今年过节的气氛比往年火炽。

在洋溢着欢乐的气氛中,我感到夜宿卢沟观赏晓月的相宜日子,莫过于正月十五上元节了……

我们遵照前人的经验,卧床假寐,静待五更。

当表针一指到四点的时候,我们就赶忙起床。

走出门外,当真听见了此落彼起的报晓鸡鸣。

晨寒凛冽,我们踏着如霜似雪的月光走上了卢沟桥。

这时,接近满圆的晓月转到了西天,正悬挂在迎面的卢师山上。

抬头望月,看得出这时的月与桥的距离是最近的;晓月的亮度比初升和正处中天时,都大得多。

这时的晓月是在桥的北侧,永定河的上游,月光顺流而下,视野也显得最为深远。

我们在桥上有意地测试了一下晓月的亮度。

凭借着月光,不仅看得清碑身上乾隆书写的“卢沟晓月”四个大字,也依稀地辨认出了在桥西碑亭上康熙书写的“察永定河”的一首五言律诗。

桥下的永定河,因为大旱缺水,我们虽然没能见到波涛浩渺的壮丽场景,但汩汩有声的淙淙细流,在晓月映照下,也呈现出波光粼粼的景色。

这时,看到披着晓月银光的卢沟桥,直至每个玉石栏、柱、栏板,以及485个大小石狮…我们禁不住想起曾在元代做官多年的马可·波罗的描述:

“这是一座无可比拟的、世界上最美的桥。

(节选自陈寿儒《夜宿卢沟观晓月》)

1.依据文章内容,划分文章结构层次。

(1分)

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⑩

2.本文采用了怎样的说明顺序?

请简要分析。

(3分)

逻辑顺序。

文章先总说了石拱桥的外形和结构特点,接着第三段引出说明对象——中国石拱桥,并说明了其一般特点,然后分别介绍了赵州桥和卢沟桥,最后总结中国石拱桥取得成就的原因及其新发展。

全文运用了由一般到个别、由概括到具体、由总到分的逻辑顺序。

3.中国石拱桥有哪些一般特点?

(2分)

①历史悠久;②分布广泛;③大小不一,形式多样;④有惊人杰作

4.分析第③段中加点词语“几乎”能否去掉?

为什么?

文中类似的词语还有哪些?

请试举2例。

(3分)

①不能去掉。

理由:

“几乎”指绝大多数,表数量、范围上的限制;说明中国石拱桥在绝大多数地方都有分布,但也不排除有极个别地方没有,如果去掉则与实际情况不符;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科学性。

②举例:

大约/可能/有记载的(第③段)左右(第④段)……

5.第⑤段中,有关赵州桥四个特点的句子顺序能否调换?

请说明理由。

(3分)

不能。

理由:

第一个特点——独拱是赵州桥最主要特点;第二个特点——拱上加拱的设计紧承大拱而来是赵州桥创造性的设计;第三个特点讲拱圈的作用;第四个特点讲拱圈结构与周围景色的配合。

这四个特点是按照由主到次的逻辑顺序写成,调换顺序则不合逻辑,因此不能调换位置。

6.第⑤段中点明中心的句子是哪一句?

从语法角度分析这句话的主干是什么?

运用了哪种表达方式?

(3分)

①中心句:

赵州桥高度的技术水平和不朽的艺术价值,充分显示了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力量。

②主干:

技术水平和艺术价值显示了智慧和力量。

③表达方式:

议论

7.第⑥到⑧段是从哪些方面来介绍卢沟桥的?

(3分)

①特点;②艺术价值;③历史纪念意义

8.请分析文中画线句子使用了哪种说明方法?

有什么作用?

(6分)

(1)每个柱头上都雕刻着不同姿态的狮子。

这些石刻狮子,有的母子相抱,有的交头接耳,有的像倾听水声,有的像注视行人,千态万状惟妙惟肖。

(3分)

①运用了摹状貌、分类别的说明方法;②条理清楚、生动形象地说明了卢沟桥上狮子的姿态。

(2)那时候有个意大利人马可•波罗来过中国,他的游记里,十分推崇这座桥,说它“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并且特别欣赏桥拦柱上刻的狮子,说它们“共同构成美丽的奇观”。

(3分)

①运用了举例子、引资料的说明方法;②举马可·波罗对卢沟桥评价推崇的例子,具体真实地说明了卢沟桥很早就已经闻名世界,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9.中国的石拱桥很多,都有相同的特点,作者为什么选择赵州桥和卢沟桥作为说明的例子?

(2分)

因为赵州桥和卢沟桥历史悠久、形式优美、驰名中外,有着中国石拱桥的典型特点,很有代表性。

选择有代表性的例子说明事物特征的方法可以起到举一反三的作用,使读者对被说明事物的特征的认识更具体、更明确、更深刻。

10.既然赵州桥和卢沟桥都具有中国石拱桥的共同特点,作者为什么不选一个而要选两个呢?

(2分)

因为赵州桥和卢沟桥既有共同点,也有不同点。

前者是“独拱”石桥,后者是“联拱”石桥,既有共性也有个性。

作者选择两例可以起到互相对照、互相补充的作用,说明中国石拱桥形式多样、多姿多彩的特点。

11.作者介绍完赵州桥的四个特点后才点出桥的设计者是李春,放在前面可以吗?

为什么?

(1分)

不可以。

理由:

这是由本段的写作目的决定的。

本段重点在讲中国石拱桥的代表——赵州桥的特点的,而不是介绍其设计者李春,因此将李春放在段落最后。

12.全文只重点介绍了赵州桥和卢沟桥,介绍赵州桥在先,介绍卢沟桥在后,为什么?

(1分)

因为赵州桥的修建年代较卢沟桥早,关于两桥的介绍是按照由早到晚的时间顺序写成的。

13.在修建石拱桥方面,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1分)

①他们制作石料的工艺极其精巧;②在建筑技术上有很多创造,在起重吊装方面更有意想不到的办法。

14.乙文节选部分对卢沟桥的介绍,与甲文相比,说明的内容有什么不同?

为什么会有所不同?

(4分)

说明内容的不同:

乙文选段集中介绍了卢沟桥本身的情况,分桥拱、桥墩、桥面、桥栏等几个部位,运用列数字等说明方法,一一介绍;甲文则重点介绍了卢沟桥的结构特点、桥栏上的狮子、卢沟桥的审美价值和历史意义。

说明内容不同的原因:

因为面对的读者不一样。

乙文节选自《中国桥梁史料》,是一部桥梁学专业著作,所以主要从学科专业的角度介绍其技术细节;而甲文则是一篇科普文章,要让普通读者在有限时间内比较全面了解卢沟桥,所以选择结构特点和最著名的石狮子作为说明的重点。

15.丙文节选部分主要写的是什么?

与甲文里对卢沟桥的介绍相比,它在写法上有什么不同?

(4分)

主要内容:

丙文主要写作者观赏“卢沟晓月”时的情景,描写的重点是月光和桥下的流水,最后才烘云托月般地写到卢沟桥本身;而甲文基本上是介绍卢沟桥的特点。

写法上的不同:

丙文属于散文,主要用到的是渲染和衬托的写法;而甲文属于说明文,语言客观而平实。

二、《苏州园林》(叶圣陶)(27分)

①苏州园林据说有一百多处,我到过的不过十多处。

其他地方的园林我也到过一些。

倘若要我说说总的印象,我觉得苏州园林是我国各地园林的标本,各地园林或多或少都受到苏州园林的影响。

因此,谁如果要鉴赏中国的园林,苏州园林就不该错过。

②设计者和匠师们因地制宜,自出心裁,修建成功的园林当然各个不同。

可是苏州各个园林在不同之中有个共同点,似乎设计者和匠师们一致追求的是:

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

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他们讲究亭台轩榭的布局,讲究假山池沼的配合,讲究花草树木的映衬,讲究近景远景的层次。

总之,一切都要为构成完美的图画而存在,决不容许有欠美伤美的败笔。

他们唯愿游览者得到"如在画图中"的美感,而他们的成绩实现了他们的愿望,游览者来到园里,没有一个不心里想着口头说着"如在画图中"的。

③我国的建筑,从古代的宫殿到近代的一般住房,绝大部分是对称的,左边怎么样,右边也怎么样。

苏州园林可绝不讲究对称,好像故意避免似的。

东边有了一个亭子或者一道回廊,西边决不会来一个同样的亭子或者一道同样的回廊。

这是为什么?

A.我想,用图画来比方,对称的建筑是图案画,不是美术画,而园林是美术画,美术画要求自然之趣,是不讲究对称的。

④苏州园林里都有假山和池沼。

假山的堆叠,可以说是一项艺术而不仅是技术。

或者是重峦叠嶂,或者是几座小山配合着竹子花木,全在乎设计者和匠师们生平多阅历,胸中有丘壑,才能使游览者攀登的时候忘却苏州城市,只觉得身在山间。

至于池沼,大多引用活水。

有些园林池沼宽敞,就把池沼作为全园的中心,其他景物配合着布置。

水面假如成河道模样,往往安排桥梁。

假如安排两座以上的桥梁,那就一座一个样,决不雷同。

池沼或河道的边沿很少砌齐整的石岸,总是高低屈曲任其自然。

还在那儿布置几块玲珑的石头,或者种些花草:

这也是为了取得从各个角度看都成一幅画的效果。

池沼里养着金鱼或各色鲤鱼,夏秋季节荷花或睡莲开放,游览者看"鱼戏莲叶间",又是入画的一景。

⑤苏州园林栽种和修剪树木也着眼在画意。

高树与低树俯仰生姿。

落叶树与常绿树相间,花时不同的多种花树相间,这就一年四季不感到寂寞。

没有修剪得像宝塔那样的松柏,没有阅兵式似的道旁树:

因为依据中国画的审美观点看,这是不足取的。

B.有几个园里有古老的藤萝,盘曲嶙峋的枝干就是一幅好画。

开花的时候满眼的珠光宝气,使游览者感到无限的繁华和欢悦,可是没法说出来。

⑥游览苏州园林必然会注意到花墙和廊子。

有墙壁隔着,有廊子界着,层次多了,景致就见得深了。

可是墙壁上有砖砌的各式镂空图案,廊子是两边无所依傍的,实际是隔而不隔,界而未界,因而更增加了景致的深度。

有几个园林还在适当的位置装上一面大镜子,层次就更多了,几乎可以说把整个园林翻了一番。

⑦游览者必然也不会忽略另外一点,就是苏州园林在每一个角落都注意图画美。

阶砌旁边栽几丛书带草。

墙上蔓延着爬山虎或者蔷薇木香。

如果开窗正对着白色墙壁,太单调了,给补上几竿竹子或几棵芭蕉。

诸如此类,无非要游览者即使就极小范围的局部看,也能得到美的享受。

⑧苏州园林里的门和窗,图案设计和雕镂琢磨功夫都是工艺美术的上品。

大致说来,那些门和窗尽量工细而决不庸俗,即使简朴而别具匠心。

四扇,八扇,十二扇,综合起来看,谁都要赞叹这是高度的图案美。

摄影家挺喜欢这些门和窗,他们斟酌着光和影,摄成称心满意的照片。

⑨苏州园林与北京的园林不同,极少使用彩绘。

梁和柱子以及门窗栏杆大多漆广漆,那是不刺眼的颜色。

墙壁白色。

有些室内墙壁下半截铺水磨方砖,淡灰色和白色对衬。

屋瓦和檐漏一律淡灰色。

这些颜色与草木的绿色配合,引起人们安静闲适的感觉。

花开时节,更显得各种花明艳照眼。

⑩可以说的当然不止以上写的这些,这里不再多写了。

1.依据文章内容,划分文章结构层次。

(1分)

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⑩

2.课文中哪一个词最能说明苏州园林的重要地位?

这个词在文中是什么意思?

(2分)

标本;在文中是“典范、代表”的意思。

3.请找出本文的中心句。

(1分)

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

4.苏州园林为了达到图画美这个目的,具体设计主要表现在哪几个方面?

(4分)

①讲究亭台轩榭的布局;②讲究假山池沼的配合;③讲究花草树木的映衬;④讲究近景远景的层次;⑤讲究每一个角落的图画美;⑥讲究门窗的图案美;⑦讲究色彩的搭配。

5.苏州园林亭台轩榭的布局有什么特点?

(用文中的话回答)(1分)

绝不讲究对称。

6.请说说画线句子运用了哪种说明方法,有何作用?

(6分)

A.我想,用图画来比方,对称的建筑是图案画,不是美术画,而园林是美术画,美术画要求自然之趣,是不讲究对称的。

运用了打比方、作比较的说明方法,生动形象地突出了苏州园林不讲究对称的特点。

B.有几个园里有古老的藤萝,盘曲嶙峋的枝干就是一幅好画。

开花的时候满眼的珠光宝气,使游览者感到无限的繁华和欢悦,可是没法说出来。

运用了摹状貌、打比方的说明方法,将藤萝的枝干比作一幅画,生动形象地说明了苏州园林栽种和修剪树木也着眼在画意的特点,突出其图画美的特征。

7.“假山的堆叠,可以说是一项艺术而不仅是技术”一句中“艺术”与“技术”有什么区别?

(3分)

①“艺术”是强调个人独创性的活动,其成果能给人以审美愉悦,并且无法被复制;②“技术”,意味着有固定的程序和手法,其成果是具有实际效用的东西,一般可以大量复制。

③这两个词突出了假山的堆叠是设计者和匠师们的高明构思和创造性设计。

8.赏析“池沼里养着金鱼或各色鲤鱼,夏秋季节荷花或睡莲开放,游览者看‘鱼戏莲叶间’,又是入画的一景”一句的表达效果。

(2分)

①运用了引用的修辞手法;②引用古诗句,生动形象的说明了苏州园林的图画美的特点;③增加了池沼的诗情画意。

9.第⑤段中画波浪线的句子运用了哪种表达方式,有何效果?

(3分)

高树与低树俯仰生姿。

落叶树与常绿树相间,花时不同的多种花树相间,这就一年四季不感到寂寞。

①运用了描写、议论的表达方式;②生动形象写出了高树与低树相呼应的情景,富有动感和层次感(既错落有致有照顾到了季节变化);③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生动性。

10.第⑥段中画破浪线的句子中“隔而不隔,界而未界”是什么意思?

(2分)

尽管花墙和廊子作为一个隔界把景致分为几个部分,但因为墙壁是镂空的,廊子两边也无所依傍,所以并没有把景致分开,只是缓冲了一下视线,使景物并不是一览无余地呈现在游览者面前,而是逐次展开,这样就使游览者在心理上觉得景致繁复、有层次。

11.第⑨段中加点的词语“极少”能否改为“从不”?

为什么?

(2分)

不能。

理由:

①“极少”一词即“很少”的意思,是一个数量上的限制,表明苏州园林极个别地方也会使用彩绘;②而“从不”则表明苏州园林任何地方都没有使用彩绘③如果改为“从不”,则与实际情况不符,因此不能改。

三、《蝉》(法布尔)(17分)

蝉的地穴

我有很好的环境可以研究蝉的习性。

一到七月初,蝉就占据了我门前的树。

我是屋里的主人,它却是门外的统治者。

有了它的统治,这里无论怎样都是不安静的。

每年蝉的初次出现是在夏至。

在阳光曝晒的道路上有好些小圆孔,孔口于地面相平。

蝉的幼虫就从这些圆孔爬出,在地面上变成完全的蝉。

蝉喜欢顶干燥、阳光多的地方。

幼虫有一种有力的工具,能够钻透晒干的泥土和沙石。

我要考察它们遗弃下的储藏室,必须用刀子来挖掘。

这小圆孔约一寸口径,周围一点土都没有。

大多数掘地昆虫,例如金蜣,窠外面总有一座土堆。

这种区别是由于它们工作方法的不同。

金蜣的工作是由洞口开始,所以把掘出来的废料堆积在地面。

蝉在幼虫是从地下上来的,最后的工作才是开辟大门口。

因为门还未开,所以不可能在门口堆积泥土。

蝉的隧道大都是深十五六寸,下面较宽大,底部却完全关闭起来。

做隧道的时候,泥土搬到哪里去了呢?

为什么墙壁不会塌下来呢?

谁都以为幼虫用有爪的腿爬上爬下,会将泥土弄塌了,把自己的房子塞住。

其实,它的动作简直像矿工或铁路工程师。

矿工用支柱支撑隧道,铁路工程师用砖墙使地道坚固。

蝉同他们一样聪明,在隧道的墙上涂上灰泥。

它身子里藏有一种极粘的液体,可以用来做灰泥。

地穴常常建筑在含有汁液的植物根须上,是为了从这些根须取得汁液。

能够很随便地在穴道内爬上爬下,这是很重要的。

它必须先知道外面的气侯是怎样的,才能决定可以出去晒太阳的日子到了没有。

所以它工作好几个星期,甚至几个月,做成一圈涂墁得很坚固的墙壁,以求适于上下爬行。

隧道的顶上留一层一指厚的土,用来抵御外面的恶劣气侯,直到最后一刹那。

只要有一些好天气的气息,它就爬上来,利用顶上的薄盖去考察气侯的情况。

假使它估量到外面有雨或风暴——纤弱的幼虫脱皮的时候,这是一件顶重要的事情——它就小心谨慎地溜到温暖严紧的隧道底下。

如果气候看来很温暖,它就用爪击碎天花板,爬到地面上来。

它臃肿的身体里面有一种汁液,可以用来抵御穴里的尘土。

它掘土的时候,将汁液喷洒在泥土上,使泥土成为泥浆,于是墙壁就更加柔软。

幼虫再用它肥重的身体压上去,使烂泥挤进干土的罅隙。

所以,它在地面上出现的时候,身上常有许多潮湿的泥点。

蝉的幼虫初次出现于地面,常常在邻近的地方徘徊,寻求适当的地点——一棵小矮树,一丛百里香,一片野草叶,或者一根灌木枝——脱掉身上的皮。

找到就爬上去,用前爪紧紧地把握住,丝毫不动。

于是它外层的皮开始由背上裂开,里面露出淡绿色的蝉体。

头先出来,接着是吸管和前腿,最后是后腿与折着的翅膀。

这时候,除掉尾部,全体都出来了。

接着,它表演一种奇怪的体操。

在空中腾跃,翻转,使头部倒悬,折皱的翼向外伸直,竭力张开。

然后用一种几乎看不清的动作,尽力翻上来,并用前爪钩住它的空皮。

这个动作使尾端从壳中脱出。

总的过程大概要半小时。

这个刚得到自由的蝉,短期内还不十分强壮。

在它的柔弱的身体还没有精力和漂亮的颜色以前,必须好好地沐浴阳光和空气。

只用前爪挂在已脱下的壳上,摇摆在微风中,依然很脆弱,依然是绿色的。

直到变成棕色,才同平常的蝉一样强壮了。

假定它在早晨九点钟占据了树枝,大概要到十二点半才扔下它的皮飞去。

空壳挂在树枝上,有时可达一两个月之久。

蝉的卵

普通的蝉喜欢在干的细枝上产卵。

它选择最小的枝,像枯草或铅笔那样粗细,而且往往是向上翘起,差不多已经枯死的小枝。

它找到适当的细树枝,就用胸部的尖利工具刺成一排小孔。

这些小孔的形成,好像用针斜刺下去,把纤维撕裂,并微微挑起。

如果它不受干扰,一根枯枝常常刺出三四十个孔。

卵就产在这些孔里。

小孔成为狭窄的小径,一个个斜下去。

一个小孔内约生十个卵,所以生卵总数约为三四百个。

这是一个很好的昆虫家族。

它之所以产这许多卵,是为了防御某种特别的危险。

必须有大量的卵,遭到毁坏的时候才可能有幸存者。

我经过多次的观察,才知道这种危险是什么。

这是一种极小的蚋,蝉和它比起来,简直成为庞大的怪物。

蚋和蝉一样,也有穿刺工具,位于身体下面近中部处,伸出来和身体成直角。

蝉卵刚产出,蚋立刻就想把它毁掉。

这真是蝉家族的大灾祸。

大怪物只须一踏,就可轧扁它们,然而它们置身于大怪物之前却异常镇静,毫无顾忌,真令人惊讶。

我曾看见三个蚋依次呆在那里,准备掠夺一个倒霉的蝉。

蝉刚把卵装满一个小孔,到稍高的地方另做新孔,蚋立刻来到这里。

虽然蝉的爪可以够着它,蚋却很镇静,一点不害怕,像在自己家里一样,在蝉卵上刺一个孔,把自己的卵放进去。

蝉飞去了,多数孔内已混进异类的卵,把蝉的卵毁坏。

这种成熟很快的蚋的幼虫,在每个小孔内有一个,以蝉卵为食,代替了蝉的家族。

可怜做母亲的一直一无所知。

它的大而锐利的眼睛并不是看不见这些可怕的敌人不怀好意地呆在旁边。

然而它仍然无动于衷,让自己牺牲。

它要轧碎这些坏种子非常容易,不过它竟不能改变它的本能来拯救它的家族。

我从放大镜里见过蝉卵的孵化。

开始很像极小的鱼,眼睛大而黑,身体下面有一种鳍状物,由两个前腿连结而成。

这种鳍有些运动力,能够帮助幼虫走出壳外,并且帮助它走出有纤维的树枝——这是比较困难的事情。

鱼形幼虫一到孔外,皮即刻脱去。

但脱下的皮自动形成一种线,幼虫靠它能够附着在树枝上。

幼虫落地之前,在这里行日光浴,踢踢腿,试试筋力,有时却又懒洋洋地在线端摇摆着。

它的触须现在自由了,左右挥动;腿可以伸缩;前面的爪能够开合自如。

身体悬挂着,只要有微风就动摇不定。

它在这里为将来的出世做准备。

我看到的昆虫再没有比这个更奇妙了。

不久,它落到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思想汇报心得体会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