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7课《中国工农红军长征》优质教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2278161 上传时间:2023-04-17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9.0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7课《中国工农红军长征》优质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7课《中国工农红军长征》优质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7课《中国工农红军长征》优质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7课《中国工农红军长征》优质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7课《中国工农红军长征》优质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7课《中国工农红军长征》优质教案.docx

《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7课《中国工农红军长征》优质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7课《中国工农红军长征》优质教案.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7课《中国工农红军长征》优质教案.docx

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7课《中国工农红军长征》优质教案

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7课《中国工农红军长征》优质教案

  第17课中国工农红军长征

  教学分析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了解红军长征的路线及长征过程中发生的重大事件,了解遵义会议的召开及其伟大意义;探究红军被迫实行战略转移和取得胜利的原因以长征路线为线索,加深对长征艰苦过程的了解;利用文学影视作品的感染力,让学生感知历史,形成历史概念,认识时代特征。

通过分析遵义会议的作用及影响,形成对历史史实的正确理解与判断体会先烈们不畏艰难、艰苦奋斗、勇于献身、追求崇高理想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加深对长征精神的认识和理解。

激发学生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人民军队,热爱祖国社会主义祖国的崇高感情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遵义会议

  教学难点:

长征的经过和长征精神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这是坐落在甘肃会宁的长征纪念雕塑,雕塑的名称是《地球上的红飘带》。

在红军长征的漫漫征途中,矗立着一个又一个这样的纪念碑。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学习第17课: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

沿着当年红军的足迹,回顾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瞻仰革命的丰碑,感受伟大的长征精神!

  二、新课讲授

  目标导学一:

战略转移与遵义会议

  1.教师讲解:

于中共临时中央负责人博古和军事顾问李德等人的错误指挥,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红军陷入及其危险的境地。

中共中央和中央红军被迫放弃中央革命根据地,进行战略转移。

  2.多媒体链接:

多媒体链接歌曲——《突破封锁线》

  3.教师讲解:

1934年10月,中央红军开始长征,敌人调集兵力对红军实行围追堵截。

红军拼死冲杀,冲破敌人四道封锁线,渡过湘江,但八万多人只剩下三万多人。

  4.出示图片:

展示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路线示意图

  5.出示材料:

正是在这危急关头,毛主席挽救了红军。

他力主放弃合二、六军团的企图,改向敌人力量薄弱的贵州前进,争取主动,打了几个胜仗,使部队得以稍事休整。

他的主张得到大部分同志的赞同,于是,部队在十二月占领湖南西南边境之通道城后,立即向贵州前进,一举攻克了黎平。

当时,如果不是毛主席坚决主张改变方针,所剩三万多红军的前途

  -1-

  只有毁灭。

  ——刘伯承

  6.教师讲述:

面临危急局面,中共中央和中央红军有必要纠正之前的错误的军事指挥和决策。

因此。

1935年1月,中共中央在遵义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

  7.学生自主学习:

阅读教材,谈一谈遵义会议的主要内容。

  提示:

纠正“左”倾错误,肯定毛泽东的正确主张,选择毛泽东为中央政治局常委,是历史的选择。

  8.教师强调:

在危急时刻,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革命,成为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这次会议是中国共产党从幼年走向成熟的标志。

  目标导学二:

过雪山草地

  1.出示图片:

出示红军长征途中的图片

  2.学生自主学习:

说一说红军在长征途中遇到的困难?

  提示:

恶劣的自然环境,如终年积雪的雪山,一望无际的草原;缺衣少食;还有敌人的围追堵截。

  3.多媒体链接:

多媒体链接视频——红军长征

  4.教师讲解:

遵义会议后,红军克服重重困难,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冲破敌人的包围,进入甘肃。

  目标导学三:

红军胜利会师陕甘

  1.教师引导:

阅读教材,说一说长征过程中有几次会师,其结束的标志是什么?

  提示:

两次。

第一次是1935年10月中央红军和陕北红军在吴起镇的会师;第二次是1936年10月,红二方面军和红四方面军与红一方面军在甘肃会宁的会师。

长征结束的标志是甘肃会宁三大主力会师。

  2.出示图片:

出示《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路线示意图》

  3.教师讲述:

同学们从图中可以看出,红军的长征经过了赣、闽、粤、湘、桂、黔、滇、川、康、青、甘、陕12个省,越过了五岭山脉,湘江、乌江、金沙江、大渡河及雪山、草地等,历经25000里。

这是人类历史上一次真正的前所未有的征途。

  4.多媒体链接:

展示行程示意图,让学生填空。

  长征初期路线

  瑞金出发

  

  弃湘西改向贵州

  

  遵义会议后的长征路线

  -2-

  四渡赤水

  

  

  过雪山草地

  

  1936年10月三大主力会师长征胜利结束

  5.教师提问:

同学们,关于长征胜利的意义,你觉得有哪些?

(学生讨论)

  提示:

红军长征的胜利,粉碎了国民党反动派消灭红军的企图,保存了党和红军的基干力量,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

红军长征播下了革命的种子,铸就了长征精神,打开了中国革命的新局面。

正如毛泽东同志所说:

“长征是历史记录上的第一次,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

  三、课堂总结

  长征是人类战争史上的奇迹,特有的魅力使它就像一部最完美的神话,突破时代和国界,在世界上广为传扬。

同时,它又像一处取之不尽的艺术宝藏,吸引着中外的新闻记者、战史专家和艺术家。

长征不但是战争史上的奇迹,还是20世纪中华民族灵魂最壮美的写照——用马克思主义武装起来的中国共产党及它领导的工农红军是战无不胜的。

长征精神,过去是、现在是、今后仍将是我们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

  板书设计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

  原因:

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长征开始开始:

1934年10月初期受挫

  时间:

1935年1月

  历史转折——遵义会议内容:

选举毛泽东为中央政治局常委等

  意义:

历史转折,成熟标志

  四渡赤水→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翻雪山过草地→抵达甘肃

  胜利会师胜利会师:

陕北会师——1935年10月;会宁会师——1936年10月

  意义:

宣告红军长征胜利结束伟大意义:

挽救革命长征精神

  教学反思

  新课程提倡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探究式学习的习惯。

  该课时的教育教学过程中,就很好地体现了新课程的教育教学理念。

比如在教学过程中,注重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储备,提出适当的问题,向学生提出要求,实现了老师和学生的良好互动,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本的教育教学理念。

再如,根据教学的需要,充分利用了图片、文字资料等创设情境,让学生在生动教学中掌握长征的历史,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在以后的教育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对学生思维的培养,要加强对史料的深层次解读和运用,从而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和能力。

  第17课中国工农红军长征

  -3-

  教学分析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了解红军长征过程中艰难险阻;知道红军长征的原因和遵义会议的内容;分析理解遵义会议和红军长征胜利的意义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的优势,提供多个学习条件,增强学生的求知欲,活跃课堂气氛,合作讨论,积极发言增强合作和协调意识,促进学生思维和能力的提高通过感受在困难面前我们红军克服困难的勇气和决心,让学生逐渐形成不怕困难、积极向上的心态;通过感受地方的红色文化教育,传承红军精神,培养学生与价值观爱乡爱国责任感和使命感【重点难点】

  重点: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遵义会议。

难点:

遵义会议。

  教学过程

  学生回答:

1934年10月,中共中央率领一.导入新课中央红军8万人西进,冲破了敌人的四道封锁线,但人员损失过半。

在这样的情况下,博古等人执意要去湘西,而敌人已经在红军去湘西的路上布置了新的防线,此时毛泽东提出放弃进军湘西,而向敌人力量薄弱的贵州前进,得到大家的认可,于是红军强渡乌江,攻克了遵义。

  上图中展示的是毛泽东《七律·长征》,4.教师过渡:

红军占领遵义后,中共中概括了二万五千里长征的艰难,赞扬了红军央在此召开了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成为影无所畏惧的英雄气概。

那么,中国工农红军响中国革命的一次重要会议。

那么这次会议为什么要长征?

他们在途中遭遇了哪些艰难的具体内容是什么?

我们一起来看。

险阻?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学习第17课:

中国5.教师引导:

请同学们列表概况有关遵义工农红军长征,去感受红军长征的伟大征程!

会议的有关信息。

二.新课讲授

  时间1935年1月,贵州遵义①集中全力纠正博古等人在军事上目标导学一:

战略战役和遵义会议和组织上“左”的错误;1.教师讲解:

于红军和根据地的发展,②肯定了毛泽东的正确军事主张,选使国民党统治集团大为震惊。

从1930年底,内容举毛泽东为中央政治局常委;国民党反动派对中央革命根据地进行了四次③取消博古、李德的军事最高指挥大规模的军事“围剿”,结果均被红军粉碎。

权,成立毛泽东、周恩来、王稼祥2.教师引导:

请学生阅读教材,第五次组成的三人军事指挥小组反“围剿”失败的原因和结果?

遵义会议确立以毛泽东为核心的新学生回答:

博古、李德在军事上的“左”意义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挽救了党,挽的错误,导致第五次反“围剿”失败,中共救了红军,挽救了革命,成为中国共中央和中央红军被迫进行战略转移,开始长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征。

  教师强调:

遵义会议,是中国共产党独立3.教师提问:

长征初期,红军情况如何?

自主地处理党内事务,是总结中国革命正反-4-

  两方面的经验,认识到毛泽东军事思想的正确性,从而在事实上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领导,是中国共产党从幼稚指向成熟的标志。

  目标导学二:

过雪山草地

  1.教师出示图片,说一说红军在长征途中遇到的困难?

  教师讲述:

同学们从图中可以看出,红军的长征经过了赣、闽、粤、湘、桂、黔、滇、川、康、青、甘、陕12个省,越过了五岭山脉,湘江、乌江、金沙江、大渡河及雪山、草地等,历经25000里。

这是人类历史上一次真正的前所未有的征途。

  3.教师提问:

同学们,关于长征胜利的意义,你觉得有哪些?

  教师总结:

红军长征的胜利,粉碎了国民党反动派消灭红军的企图,保存了党和红军的基干力量,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

红军长征播下了革命的种子,铸就了长征精神,打开了中国革命的新局面。

正如毛泽东同志所说:

“长征是历史记录上的第一次,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

  学生回答:

恶劣的自热环境,如终年积雪

  的雪山,一望无际的草原,缺衣少食;还有敌人的围追堵截。

  三、课堂总结

  2.教师讲解:

遵义会议后,红军克服重重困难,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长征是人类战争史上的奇迹,特有的魅飞夺泸定桥,冲破敌人的包围,进入甘肃。

力使它就像一部最完美的神话,突破时代和

  国界,在世界上广为传扬。

同时,它又像一目标导学三:

红军胜利会师陕甘

  1.教师引导:

请同学们阅读教材,说一处取之不尽的艺术宝藏,吸引着中外的新闻说长征的胜利要关注几次会师,其结束的标记者、战史专家和艺术家。

长征不但是战争志是什么?

史上的奇迹,而且还是20世纪中华民族灵魂

  学生回答:

两次,分别是1935年10月最壮美的写照——用马克思主义武装起来的中央红军和陕北红军在吴起镇的会师;1936中国共产党及它领导的工农红军是战无不胜年10月,红二方面和红四方面与红一方面军的。

长征精神,过去是、现在是、今后仍将在甘肃会宁的会师。

长征结束的标志是甘肃是我们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让我们代会宁三大主力会师。

代高呼:

长征精神万岁!

  2.教师出示: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路线示意图》

  -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