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升本大学语文考点共11页.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12276835 上传时间:2023-04-17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32.3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专升本大学语文考点共11页.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专升本大学语文考点共11页.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专升本大学语文考点共11页.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专升本大学语文考点共11页.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专升本大学语文考点共11页.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专升本大学语文考点共11页.docx

《专升本大学语文考点共11页.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专升本大学语文考点共11页.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专升本大学语文考点共11页.docx

专升本大学语文考点共11页

大学语文—考点

我国古代的读书人,从上学之日起,就日诵不辍,一般在几年内就能识记几千个汉字,熟记几百篇文章,写出的诗文也是字斟句酌,琅琅上口,成为满腹经纶的文人。

为什么在现代化教学的今天,我们念了十几年书的高中毕业生甚至大学生,竟提起作文就头疼,写不出像样的文章呢?

吕叔湘先生早在1978年就尖锐地提出:

“中小学语文教学效果差,中学语文毕业生语文水平低,……十几年上课总时数是9160课时,语文是2749课时,恰好是30%,十年的时间,二千七百多课时,用来学本国语文,却是大多数不过关,岂非咄咄怪事!

”寻根究底,其主要原因就是腹中无物。

特别是写议论文,初中水平以上的学生都知道议论文的“三要素”是论点、论据、论证,也通晓议论文的基本结构:

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但真正动起笔来就犯难了。

知道“是这样”,就是讲不出“为什么”。

根本原因还是无“米”下“锅”。

于是便翻开作文集锦之类的书大段抄起来,抄人家的名言警句,抄人家的事例,不参考作文书就很难写出像样的文章。

所以,词汇贫乏、内容空洞、千篇一律便成了中学生作文的通病。

要解决这个问题,不能单在布局谋篇等写作技方面下功夫,必须认识到“死记硬背”的重要性,让学生积累足够的“米”。

一、议论文

“师”之概念,大体是从先秦时期的“师长、师傅、先生”而来。

其中“师傅”更早则意指春秋时国君的老师。

《说文解字》中有注曰:

“师教人以道者之称也”。

“师”之含义,现在泛指从事教育工作或是传授知识技术也或是某方面有特长值得学习者。

“老师”的原意并非由“老”而形容“师”。

“老”在旧语义中也是一种尊称,隐喻年长且学识渊博者。

“老”“师”连用最初见于《史记》,有“荀卿最为老师”之说法。

慢慢“老师”之说也不再有年龄的限制,老少皆可适用。

只是司马迁笔下的“老师”当然不是今日意义上的“教师”,其只是“老”和“师”的复合构词,所表达的含义多指对知识渊博者的一种尊称,虽能从其身上学以“道”,但其不一定是知识的传播者。

今天看来,“教师”的必要条件不光是拥有知识,更重于传播知识。

1.《季氏将伐颛臾》——选自《论语·季氏》。

以对话形式展开驳论的记言散文。

“教书先生”恐怕是市井百姓最为熟悉的一种称呼,从最初的门馆、私塾到晚清的学堂,“教书先生”那一行当怎么说也算是让国人景仰甚或敬畏的一种社会职业。

只是更早的“先生”概念并非源于教书,最初出现的“先生”一词也并非有传授知识那般的含义。

《孟子》中的“先生何为出此言也?

”;《论语》中的“有酒食,先生馔”;《国策》中的“先生坐,何至于此?

”等等,均指“先生”为父兄或有学问、有德行的长辈。

其实《国策》中本身就有“先生长者,有德之称”的说法。

可见“先生”之原意非真正的“教师”之意,倒是与当今“先生”的称呼更接近。

看来,“先生”之本源含义在于礼貌和尊称,并非具学问者的专称。

称“老师”为“先生”的记载,首见于《礼记?

曲礼》,有“从于先生,不越礼而与人言”,其中之“先生”意为“年长、资深之传授知识者”,与教师、老师之意基本一致。

《论语》是我国先秦时期一部语录体散文集,主要记载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以记言为主,是体现儒家思想的主要著作。

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人,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孔子思想核心是“仁”和“礼”。

具体来说,他提倡a.“仁者爱人”、b.“克己复礼”;在教育方面,他主张c.“有教无类”、d.“因材施教”。

 

2.《寡人之于国也》选自《孟子·梁惠王上》。

以对话方式展开说理的论说文。

孟子,名轲,战国时期思想家。

孟子和孔子合称“孔孟”,同属儒家学派。

本文中“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主张施仁政行王道,倡导“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民本思想。

3.《秋水》选自《庄子·秋水》。

以对话方式展开说理的论说文。

庄子,名周,战国时宋国人,思想家,庄子与老子同属道家学派,合称为“老庄”。

庄子主张顺应自然,提倡无为而无不为。

4.《大同》选自《礼记·礼运》。

《礼记》成书于西汉中期,儒家学说的经典著作之一。

孔子所处社会大动荡、大变革的春秋末期,因此对“礼崩乐坏”的情状极端不满,对大同(天下为公)、小康(天下为家)社会的美好憧憬。

5.《谏逐客书》——选自《史记·李斯列传》。

是李斯写给秦王嬴政的奏章,也是一篇论说文。

李斯,秦代著名的政治家,也是秦代散文作家的代表人物。

作品有《谏逐客书》、《泰山刻石文》、《琅琊台刻石文》。

背诵名句:

是以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王者不却众庶,故能明其德。

6.《陈情表》选自李善注《文选》。

是西晋时李密给武帝的奏疏。

表,古代的一种文体,属于奏议一类,是臣民对君主陈请事情的文书。

李密,字令伯,一名虔

7.《五代史伶官传序》选自《新五代史》。

是一篇序文,也是一篇史论典范。

五代:

唐后宋前的五个王朝,即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

序,作为一种文体,相当于今天某些文章的“前言”或其编著的“按语”,它的内容或是提纲挈领地评价该书内容,或者叙述著书作文的缘由,以便读者理解下面有关书或文的内容。

欧阳修,北宋文学家、史学家、字永叔,号醉翁,晚年又称六一居士。

是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领袖,唐宋八大家之一。

唐宋八大家:

韩愈<唐>、柳宗元<唐>/苏轼、苏洵、苏辙、欧阳修、曾巩、王安石<宋>

散文名篇:

《醉翁亭记》、《秋声赋》、《五代史伶官传序》,著有《欧阳文忠公文集》、《六一词》。

清沈德潜评此文云:

“抑扬顿挫,得《史记》神髓,《五代史》中第一篇文字。

8.《答司马谏议书》

(1)作者:

王安石(北宋),字介甫,晚年号半山;诗文革新运动的有力推动者,唐宋八

大家之一,著有《临川先生文集》;主张文章应该“有补于世”“以适用为本”。

(2)文体:

书信体的驳论文

(3)驳论方法:

驳论点

(4)写作背景:

王安石出任宰相,推行新法时,右谏议大夫司马光强烈反对,并指责他“侵

官、生事、征利”,王便写了此信一一驳斥,表现了政治家严正、刚毅、

果断的风度。

(5)艺术特点:

1.理直气壮,简劲有力。

(字数对比、四个“不为”、态度坚定)

2.语言委婉有礼,却柔中寓刚。

(书信礼仪、谈到具体问题旗帜鲜明)

9.《论毅力》

(1)作者:

梁启超,字卓如,号任公,别署饮冰室主人;本文选自《饮冰室文集》中的《专

集·.新民说》

(2)写作背景:

1902年戊戌变法失败后,以谭嗣同为首的“六君子”遭杀害,在这血雨

腥风的日子里,梁启超极度苦闷彷徨,但仍积极进取,写作本文勉励。

(3)中心论点:

“有毅力者成,反是者败。

”以勉励处于逆境中的“真有之于天下事者”,

不要为失败所吓倒,要有坚持到底的毅力。

(4)论证方法:

正反并举,进行对比,有力论证了“有毅力者成,反是者败。

(5)艺术特点:

大量运用比喻修辞、层递

10.《灯下漫笔》

(1)作者:

鲁迅,字豫山,鲁迅是1918年5月在《新青年》上发表中国第一篇现代白话文《狂人日记》时所用的笔名;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也是中国现代杂文的开创者;

(2)作品有:

短篇小说三部《呐喊》《彷徨》《故事新编》;散文诗集《野草》;散文集《朝花夕拾》;杂文集16部《坟》《南腔北调集》等。

本文选自杂文集《坟》,是针对当时复古思潮的一篇文艺性论文。

(3)三种时代的内涵:

一是“想做奴隶而不得的时代”,二是“暂时做稳了奴隶的时代”;而第三样时代指的应该是不同于前两个时代的新时代:

人民将不安于奴隶的地位,起而反抗,推翻旧制度,争取到做“真正的人”的地位,主宰自己的命运,真正当家做主。

(4)青年的使命:

号召青年要向前看,要勇往直前,推翻旧社会,创建一个勃勃向上的、过去从未有过的新时代。

(5)艺术手法:

1.比喻、排比、反语等修辞方法的运用增强了作品议论的气势和讽刺性;

2.善于运用形象化的手法,以形象性、文艺性与高度的理论概括相结合来说理论事;

3.以生活事件、历史事件、文献典籍为论据的多方论证方法。

11.《谈时间》

(1)作者:

梁实秋,其散文集创造了中国现代散文著作出版的最高纪录;代表作《雅舍小品》《英国文学史》《莎士比亚全集》;2019年和徐志摩等人参与创办了《新月》刊物,是“新月社”最早成员之一;

(2)文体:

议论性随笔,选自《雅舍小品》;

(3)艺术特点:

善于旁征博引来论理说事。

(中西方文学典故融会贯通)

(4)名言:

是“以心为形役”还是选择“立德立功立言以求不朽”

12.《论快乐》

(1)作者:

钱钟书,字默存,号槐聚,代表作:

散文集《写在人生边上》;短篇小说集《人,兽,鬼》;长篇小说《围城》;主要学术著作:

《谈艺录》《管锥编》。

本文选自《写在人生边上》,是有关人生哲理方面的随笔。

(2)本文哲理:

通过对于快乐的特点和本质的论说,阐明了“一切快乐的享受都属于精神的”和“快乐由精神来决定”的人生哲理。

(3)写作特点:

见解深湛、征引繁富、联想丰赡、妙趣横生、词采精妙。

(4)比喻与警策:

其使用试文章说理显得生动、由说服力。

(5)名言:

“一箪食,一瓢饮,又不改其乐的人”;

提出“精神的炼金术能使肉体痛苦变成快乐的资料”。

13.《选择与安排》

(1)作者:

朱光潜,美学家、文艺理论家、学者;最早向中国介绍西方美学的学者;主要论著:

《悲剧心理学》《文艺心理学》《谈美》《诗论》《谈文学》《西方美学史》;主要译著:

《美学》(黑格尔);《新科学》(维柯);《柏拉图文艺对话录》等。

本文选自其论文集《谈文学》,是一篇谈写作经验的议论文。

(2)主要观点:

论说文章的写作方法和写好文章所应注意的问题。

选择与安排三观点:

①有取舍②善布局,完整严密的有机体③层次清晰,轻重分明。

(3)艺术特点:

广征博引、取用精当。

(4)推理方法:

类比。

14.《谈学问》

(1)作者:

弗兰西斯·培根,英国哲学家、作家;强调运用实验的方法来揭示自然界的奥妙,推崇“知识就是力量”,因此被马克思誉为“现代实验科学的真正始祖”,他还是近代归纳法的创始人。

本文选自《培根论说文集》,58篇短文组成,英文译作《随笔》,开创了英国随笔写作的范例,在英国文学史上具有重要意义。

(2)读书用途:

娱乐、装饰、增长才识;

(3)治学目的:

权衡轻重、审查事理;

(4)四中读书方法:

选读、全读、精读、代读;

(5)善用比喻、排比等修辞手法来增强作品的说理性;

(6)名言:

多炸的人藐视学问,愚鲁的人羡慕学问,聪明的人运用学问。

二、记叙文

15.《郑伯克段于鄢》

(1)作品:

选自《左传》(左氏秋传),是一部编年体历史著作,相传左丘明所著。

(2)背景:

争夺王位引发的政治斗争,姜氏欲立共段叔,庄公伐京后安置母亲。

(3)刻画人物极为成功。

(4)详略得当。

详细:

骨肉纷争的始末;略写:

战争经过;突出主题思想,揭示春秋乱世统治集团内部尔虞我诈的斗争。

(5)名言:

多行不义必自毙;大都不过参国之一(参:

国都的三分之一);

16.《冯蝯客孟尝君》

(1)作品:

《战国策》,国别体史书,整理编订者:

西汉刘向。

(2)背景:

本文通过冯曖为孟尝君出谋划策、焚券市义、经营三窟、巩固政权的故事,赞扬了冯的深谋远虑、有胆有识的政治才能,显示了多谋善断的策士在战国时期纵横捭阖的斗争中重大政治作用,同时也暴露了战国时期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斗争于庸俗腐朽的人情世态。

(3)刻画人物手法:

先抑后扬;

(4)“焚券市义”表现出冯的民本思想,政治家的远见卓识。

(5)成语:

狡兔三窟

17.《李将军列传》

(1)作品:

《史记》,司马迁。

是我国第一部以人物为中心的纪传体通史,包括十二本纪、十三世家、七十列传、八书、十表,共一百三十篇。

鲁迅称之“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2)主旨:

通过对李广这样一个悲剧英雄人物刻画,表达了作者对一代名将的衷心倾慕,揭示了汉统治者妒贤嫉能、任人唯亲以及不合理额军功制度,同时,也寄寓了作者自己身世的慨叹。

(3)对比手法:

①李广与匈奴者对比,突出善射;

②与程不识对比,突出治军简易、号令不烦的治军特点;

③与李蔡对比,突出终身不遇、白首未封的不幸遭遇。

18.《张中丞传后叙》

(1)作者:

韩愈,字退之,世称韩昌黎。

古文运动倡导者。

苏轼称他“文起八代之衰”,明人推他为八大家之首。

(2)人物:

许远、张巡、南集云

(3)特点:

有叙有议、叙议结合。

(4)感情色彩:

气势雄壮、充满激情。

19.《种树郭橐驼传》(背诵)

(1)作者:

柳宗元,字子厚,思想家文学家,中唐古文运动倡导者,唐宋八大家之一。

(2)文体:

带有寓言性质的传记文章,本文选自《柳宗元集》。

(3)特点:

类比方法,即以种树之道,“移之官理”。

(以小见大,深刻哲理)

对比方法,不同人种树的特点进行对比,突出中心。

(4)思想内容:

针对中唐政乱令烦、民不聊生的情况,借郭的成功经验,指出为政与种树意一样,要顺其天性,不要人为破坏百姓的正常生活秩序。

对那些“好烦其令”的昏庸官吏及其扰民政治,提出警戒。

20.《报刘一仗书》

(1)作者:

宗臣,字子相,为明代”后七子“之一。

(2)文体:

书信体的记叙文。

(3)“权者”(贪婪虚伪)暗指——严嵩。

(4)本文“甘言媚词,作妇人状”是写“干谒者”。

21.《马伶传》

(1)作者:

侯方域,字朝宗,号雪苑,明末清初著名诗文作家。

有《壮悔堂文集》《四忆堂文集》这是一篇人物传记。

(2)倒叙手法,设置悬念。

(3)“以分宜教分宜”意思是:

用现在生活中奸臣(顾秉谦)教舞台上的奸臣(严嵩)。

(4)分宜昆山依次指:

严嵩顾秉谦

(5)马伶在《鸣凤记》扮演的是:

严嵩

(6)讽刺意义的句子:

见昆山尤之见分宜也

(7)最能体现作者主观创作意图的是:

倘三年犹不得,即犹不归尔

22.《往事》——生命历史中的几页图画

(1)作者:

冰心,原名谢婉莹,1921年,文学研究会在京成立,她是成员之一。

她是“五四”时期涌现的第一批现代作家。

1919年9月,她以“冰心”笔名发表了第一篇问题小说《两个家庭》。

1923年1月,出版了第一部诗集《繁星》,10月出版第一部散文和短篇小说合集《超人》。

又陆续出版了诗集《春水》、散文集《寄小读者》和《往事》,以及小说集《去国》《姑姑》《冬儿姑娘》等。

冰心擅长写散文,语言典雅飘逸、清丽淡远、文笔细腻,文体自成一家,被读者称为“冰心体”。

(2)文体:

托物言志的写景散文,选自散文集《往事》。

本文创作于1922年。

(3)中心思想:

通过姐弟们谈海、咏海这件生活琐事的回忆,运用了丰富的想象力塑造了海的女神妩媚、飘逸、威严的形象,赞美了大海温柔沉静、超绝威严、神秘有容、虚怀广博的性格,进而启发人们培养大海的品性,号召大家做个“海化”青年。

(4)表现手法:

欲扬先抑。

主旨是赞美大海,文章开篇却两次说大海单调,为突出下文。

(5)修辞手法:

拟人化手法。

赋予大海以思想、感情和生命。

23.《背影》

(1)作者:

朱自清,现代著名散文家,字佩弦,号秋实,是“文学研究会”成员。

(2)文体:

是一篇回忆性的抒情散文。

(3)独特视角:

背影这一独特视角,作为全文的焦点,凝聚着作者对父爱的独特发现和深刻体认,给人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象。

(4)描写方法:

白描。

不借助于什么修饰、陪衬之类,只把当时的情景再现于读者眼前。

读起来清淡质朴、清真味浓,蕴藏着一段深情。

(5)侧面烘托:

我对父亲态度的前后变化;开头写家庭窘迫,结尾写父亲晚景孤苦,将整个送行事件笼罩在阴冷的氛围中,既透露旧社会动荡不安的生活境遇,又烘托父子情。

(6)朱自清第一部散文集:

《踪迹》

24.《故都的秋》

(1)作者:

郁达夫,原名郁文,现代文学史上创造社的代表作家,小说家、散文家。

他与郭沫若在日本发起成立创造社。

1921年出版他的第一部小说集《沉沦》,这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部小说集。

主要小说代表作品:

《沉沦》《春风沉醉的晚上》《过去》《薄奠》《迟桂花》等。

散文集《达夫散文集》《屐痕处处》《闲书》。

(2)本文:

游记散文。

25.《香市》

(1)作者:

矛盾,原名沈德鸿,字雁冰,“五四”时期,矛盾是文学研究会的发起人之一,曾担任《小说月报》主编。

矛盾是她1927年发表第一部长篇小说《幻灭》时开始用的笔名。

1928年6月发表三部曲《蚀》(幻灭、动摇、追求)成名。

20世纪30年代,因发表著名长篇小说《子夜》、农村三部曲(春蚕、秋收、残冬)和短篇小说《林家铺子》而成为“左翼”文学的重要代表。

散文名篇《香市》《风景谈》《白杨礼赞》等。

(2)主题思想:

通过写“香市”昔盛今衰的现象反映了20世纪30年代中国江南农村、市镇面貌的变化,揭示了大革命以后帝国主义经济侵略、军阀反动势力深入农村和小商人转嫁危机造成了中国农村自然经济日益凋蔽的现实,展示了旧中国由封建自然经济向半殖民地半封建经济的转变,并没有给农村经济带来发展,反而加剧了农民的贫困和破产这一悲剧。

(3)对比手法:

今夕对比。

(4)本文是记事散文。

选自《话匣子》。

26.《爱尔克的灯光》

(1)作者:

巴金,原名李尧棠,字芾甘。

巴金是1928年处女作《灭亡》用的笔名。

爱情三部曲(雾雨电)、激流三部曲(家春秋)。

《家》是奠定他现代文学史上地位的一部重要作品,被誉为是巴金的长篇代表作。

散文集《生之忏悔》《龙虎狗》《旅途随笔》。

(2)选自巴金散文集《龙,虎,狗》,是记叙文中的抒情散文。

(3)对“长宜子孙”的理解。

作者在呼吁青年要冲破家的牢笼,到广大世界,通过个人的奋发有为去开创新生活。

这才是光明希望之路。

(4)记叙、议论、抒情相结合的艺术表现手法。

(5)受五四新思潮的冲击,巴金最先接受了——俄国民粹派的影响。

(6)巴金最著名的的三部曲——《激流三部曲》。

27.《箱子岩》

(1)作者:

沈从文,本文是游记散文,选自散文集《湘行散记》。

(2)主题思想:

表达作者对乡土的挚爱,对故土故人生活中的痼疾与污秽的痛心,深情呼唤故乡人用划龙舟的精神与热力,把生活装点得更美好。

(3)对比手法:

十五年前的箱子岩充满生机,十五年后的箱子岩,景致灰暗,气氛冷落,前后对比分明,表现了作者对家乡痼疾的痛心。

(4)正面、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方法。

(5)跛脚什长是一个——兵痞。

三、诗词曲赋

28.《氓》

(1)作品:

选自《诗经,卫风》。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分为风雅颂三大类。

“赋比兴”为常见的表现手法。

(2)体裁:

表现手法分,是叙事诗;从表现内容分,是“弃妇诗”。

(3)主要内容:

采用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描写了春秋时郑、卫等地的风俗和妇女在恋爱婚姻生活中的不幸遭遇。

诗歌以女主人公自我独白的方式,叙述了她与“氓”从恋爱到结婚、到受虐待、被遗弃的全过程,有力地谴责了“氓”背信弃义的丑恶行为,表达了她的悔、恨、决绝。

(4)手法:

比兴,托物发端、以物喻情,使诗歌更生动形象,而且对渲染气氛、烘托主题都有积极作用。

29.《国殇》(意思:

祭奠为楚国捐躯的将士)

(1)作者:

屈原,我国第一个古代浪漫主义爱国诗人。

本文选自《楚辞,九歌》,是屈原根据战国时期楚地民间祭神乐歌加工而成的组诗,共11首。

(风格:

刚健豪壮)

(2)语言特点:

语言整齐,节奏短促。

(3)战国后期产生的一种新诗体:

楚辞。

(4)文中远景静态描写:

旌蔽日兮敌若云。

30.《陌上桑》(背诵)

(1)作品:

汉乐府,叙事诗。

选自宋代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

(2)正面描写和侧面烘托。

(正面描写环境,侧面衬托罗敷的美)

(3)罗敷夸夫(侧面描写,客观上句句奚落太守)

31.《短歌行》

(1)曹操,字孟德,建安时期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和文学家。

死后其子曹丕继位,追封他为魏武帝。

曹操被鲁迅誉为“改造文章的祖师”,他是汉末建安时期文坛的领袖和重要诗人。

这首诗表现了曹操作为一个政治家的雄心壮志和对人才的特殊感情。

(2)内容:

这首诗是作者在宴会上抒发自己的宏伟抱负和人生感慨,全篇抒写了年光易逝的感慨,流露出对朋友的怀念和求贤若渴的心情,表现了建功立业的雄心大志。

(3)采用比兴手法。

(4)化用了《诗经》中的诗句是:

嗷嗷鹿鸣,食野之苹。

青青子吟,悠悠我心。

(5)“青青子吟,悠悠我心”所表达的心情:

思慕贤才。

(6)“嗷嗷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所表达的是:

优礼贤才。

(7)《短歌行》是一首”乐府旧题诗"。

32.《饮酒》

(1)陶渊明,字元亮,一说名潜,字渊明,东晋末年著名诗人,也是我国文学史上的伟大诗人之一,田园诗派的开创者。

(2)《饮酒》二十首就表现陶渊明他对田园生活及人生问题的思考,本篇为其中第五首,是很有代表性的一篇。

(3)《饮酒》是一首五言古诗。

33.《从军行》

(1)王昌龄,字少伯,人称“王江宁”“王龙标”。

盛唐著名诗人,有“诗家天子”之誉,属于盛唐边塞诗派,因善作七言绝句,被人称为“七绝圣手”。

这是一首七言绝句、边塞诗,用的是乐府《想和歌,平调曲》的旧题,原诗共七首,此为第四首。

34.《山居秋暝》(背诵)

(1)王维,字摩诘,是盛唐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诗人。

诗歌特点:

“诗中有画、画中有乐、诗中有禅”这是一首五言律诗,也是一首山水诗。

(2)以动写静、动静相衬。

(3)(特点)诗中有画。

35.《行路难》(其一)(背诵)

(1)李白(盛唐),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是屈原之后我国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豪放飘逸,被称为“诗仙”。

诗题是乐府《杂曲歌辞》的旧题,属七言歌行。

(2)典故:

两个典故合用,表示人生遭遇,变幻莫测。

36.《蜀相》(背诵)

(1)杜甫,字子美,又称“杜拾遗”“杜工部”。

有《杜少陵集》,我国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被称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

诗歌风格多样,但以沉郁顿挫为主。

本诗是一首七言律诗、怀古诗。

(2)主旨:

抒发自己在国家动荡之际,未能有所作为的感慨。

37.《白雪歌松武判官归京》

(1)岑参,盛唐边塞诗派代表作家,有《岑嘉州诗集》。

这是一首雪中送别诗,也是一首边塞诗,属于七言歌行体。

(2)“忽如一夜春风来。

”用了比喻、夸张。

38.《杜陵叟》

(1)白居易,字乐天,晚号香山居士,人称“白香山”。

有《白氏长庆集》,中唐现实主义诗人,新乐府运动倡导者,主张发挥诗歌为政治服务的作用,批评现实,反映民生疾苦。

“文章合为实而著,歌诗合为时而做”。

与好友元瞋风格相近,世称“元白”。

这是一首叙事诗,也是一首新乐府诗。

39.《无题》

(1)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生。

这是一首七言律诗,也是一首爱情诗。

他的爱情诗写的缠绵悱恻。

(2)用神话传说抒情:

青鸟殷勤为探看。

40.《关山月》(背诵)

(1)陆游,字务观,号放翁,著有《剑南诗稿》《放翁词》《渭南文集》。

南宋时期爱国诗人。

这是一首乐府旧题诗,属于七言歌行体。

(2)中国诗歌流传下来最多的是:

陆游;唐代是:

白居易。

41.《炉中煤》

(1)写于1920年。

表现眷念祖国之情,选自诗集《女神》。

郭沫若,原名郭开贞,与郁达夫在东京组建“创造社”,有诗集《星空》《恢复》,历史剧《王昭君》《堂棣之花》《屈原》《蔡文姬》,成为“继鲁迅之后…文化战线上又一面光辉旗帜”。

42.《发现》

(一)闻一多,我国现代著名的诗人、学者和民主战士,原名亦多,祖名家骅,字益善,号友山,“新月社”成员。

选自诗集《死水》。

闻一多提倡新格律诗的“三美”,即音乐美(音节)、绘画美(词藻)、建筑美(节的匀称和句的均齐)。

他主张诗歌不仅在内容上要创新,而且在形式上注重修辞和用韵,因而被称“格律派”

中国新诗三大诗派:

“自由派”“象征派”“格律派”。

43.《再别康桥》

(一)选自诗集《猛虎集》。

徐志摩,中国现代著名诗人,原名徐章垿,后改名为志摩,是“新月社”成员,发起人之一,

代表作(诗集):

《志摩的诗》(1925)《翡冷翠的一夜》(1927)《猛虎集》(1931)《云游集》(1932)

44.《我爱这土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解决方案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