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教师编制考试学前教育综合基础知识模拟题库及答案五.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227547 上传时间:2022-10-19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0.2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幼儿园教师编制考试学前教育综合基础知识模拟题库及答案五.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幼儿园教师编制考试学前教育综合基础知识模拟题库及答案五.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幼儿园教师编制考试学前教育综合基础知识模拟题库及答案五.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幼儿园教师编制考试学前教育综合基础知识模拟题库及答案五.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幼儿园教师编制考试学前教育综合基础知识模拟题库及答案五.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幼儿园教师编制考试学前教育综合基础知识模拟题库及答案五.docx

《幼儿园教师编制考试学前教育综合基础知识模拟题库及答案五.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幼儿园教师编制考试学前教育综合基础知识模拟题库及答案五.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幼儿园教师编制考试学前教育综合基础知识模拟题库及答案五.docx

幼儿园教师编制考试学前教育综合基础知识模拟题库及答案五

2020年幼儿园教师编制考试学前教育综合基础知识模拟题库及答案(五)

一、单项选择题

1.通过()可以使教师和儿童、家长之间的感情得到交流,产生亲切感和熟悉感。

A.家长学校B.开放日制度

C.家访D.家长会

2.福禄贝尔在幼儿园教育实践中创制的活动玩具被称为()

A.思物B.积木C.恩物D.念物

3.下列符合儿童动作发展规律的是()

A.从局部动作发展到整体动作B.从边缘部分动作发展到中央部分动作

C.从粗大动作发展到精细动作D.从下部动作发展到上部动作

4.教师在向小班幼儿描述常规时应避免使用否定性的语句,这是由于()

A.按规定不能使用B.小班幼儿年龄小,语言理解能力弱

C.说否定句有损教师形象D.容易造成幼儿的逆反心理

5.儿童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是指儿童在每个年龄阶段中形成并表现出来的()

A.个别的心理特征B.所有的心理特征

C.典型的心理特征D.笼统的心理特征

6.儿童开始能够按照物体的某些比较稳定的特征进行概括,这是()

A.直观的概括B.言语的概括

C.动作的概括D.知觉的概括

7.下列关于我国学前教育性质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启蒙教育B.义务教育

C.基础教育D.全面发展的教育

8.“寓教于乐”实际上就是幼儿教育()的体现。

A.游戏化方法B.生活化方法

C.移情法D.直接法

9.幼儿园对幼儿实施的教育包括()

A.德、智、体、美、劳诸方面B.智、德、体、心诸方面

C.体、智、德、美诸方面D.美、心、体、智诸方面

10.格塞尔认为支配儿童心理发展的两个因素是()

A.成熟和实践B.实践和学习

C.成熟和学习D.成长和学习

11.幼儿园课程只需要向儿童传递关于自然、社会与人类最浅显的知识。

这说明幼儿园课程具有()

A.启蒙性B.全面性

C.生活性D.整合性

12.下列关于为幼儿选择玩具和游戏化材料的注意事项中,正确的描述是()

A.幼儿玩具应该高档化

B.废旧材料如空纸盒、碎花布等不适合作为幼儿游戏的材料

C.应根据幼儿年龄特点选择玩具

D.给幼儿选择的玩具越小越好玩

13.幼儿教师在语言课上只讲故事、音乐课上只教唱歌、体育课上只做游戏的做法违背了()教育原则。

A.启蒙性B.发展适宜性C.活动性D.综合性

14.幼儿爱听表扬,不爱听批评,所以幼儿德育要坚持()

A.负面教育的原则B.全面教育的原则

C.侧面教育的原则D.正面教育的原则

15.所谓(),是现实允许的教育条件下幼儿德智体各方面尽可能的发展,但并不要求各方面发展到相同程度,即允许有差异。

A.全面发展B.差异发展C.共同发展D.个性发展

16.加强2~3岁幼儿的口语训练是遵循个体身心发展的()

A.顺序性B.不平衡性C.阶段性D.个别差异性

17.儿童能辨别上下的年龄是()

A.2~3岁B.4岁C.5岁D.7岁

18.与生活愿望相结合并指向未来的想象是()

A.表象B.联想C.做梦D.幻想

19.儿童的理解主要是()

A.直接理解B.间接理解

C.表面理解D.客观性理解

二、多项选择题

1.学前教育功能的特点是()

A.客观性B.多样性

C.整合性D.方向性

2.学科活动区别其他幼儿园教育活动的特点有哪些()

A.操作性强B.有助于学科知识节能的学习

C.活动的生成性D.学科之间联系不足

3.幼儿园教学活动的特点是()

A.活动性B.广泛性

C.多样性D.灵活性

4.幼儿园教学活动组织的实践要点有()

A.教师和幼儿一起控制B.重视幼儿目的性和计划性

C.与幼儿形成可信任的关系D.作出支持幼儿游戏的评论

5.幼儿园教学活动的模式和特点有()

A.直接教学B.间接教学

C.支架式教学D.合作教学

三、判断题

1.现代学前教育越来越将培养“完整儿童”作为主要的目标。

()

2.陶行知提出用生活来教育,为生活而教育的“活教育”理论。

()

3.教育就是指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

()

4.智能玩具会完全取代传统玩具。

()

5.高度的城市化对儿童的发展只有好处没有坏处。

()

6.活动是幼儿了解环境的主要方式。

()

7.在任何时候都应该坚持“儿童优先”。

()

8.尊重幼儿的合法权利是指教师要根据幼儿的意愿安排教学活动。

()

9.幼儿教育主要是教师的事情,保育员主要安排好幼儿的生活就可以了。

()

10.在幼儿之间的冲突只是小孩子的事情,没什么大不了的。

()

四、名词解释

1.转折期

2.创造性游戏

3.分离焦虑

4.幼小衔接期

五、简答题

1.简述幼儿园课程与中小学课程的区别。

2.简述幼儿教师应如何指导幼儿游戏。

六、论述题

论述如何针对幼儿的不同能力进行因材施教。

七、案例分析题

幼儿的早期教育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

其中,幼儿学外语成为人们最为关注的热点,上英语兴趣班已经成为一些幼儿家长的首选,书店里的幼儿英语教材也越摆越多。

有些“双语幼儿园”半年收费近万元,部分家长质疑:

幼儿学英语的作用究竟有多大?

幼儿应该怎样学英语?

根据这些现象,请谈谈幼儿园的教育活动应遵循哪些原则。

参考答案及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

1.C。

专家解析:

家访是教师上门了解儿童与家庭的情况,直接、近距离和家长、儿童进行沟通,而且在家庭这样的氛围下,容易让相互之间产生家的亲切感和熟悉感。

2.C。

专家解析:

福禄贝尔创制了恩物。

3.C。

专家解析:

儿童动作发展的一般规律是:

从整体动作发展到局部动作;从上部动作发展到下部动作;从粗大动作发展到精细动作;从中央部分动作发展到边缘部分动作;从无意动作发展到有意动作。

4.B。

专家解析:

由于小班幼儿年龄小,语言理解能力弱,教师在向小班幼儿描述常规时应避免使用否定性的语句。

5.C。

专家解析:

儿童心理年龄特征是指儿童在每个年龄阶段中形成并表现出来的一般的、典型的、本质的心理特征。

6.B。

专家解析:

言语的概括作用使儿童开始能够按照物体的某些比较稳定的主要特征进行概括。

7.B。

专家解析:

目前我国还没有把学前教育纳入到义务教育的范畴之中。

8.A。

专家解析:

幼儿园教育要遵循寓教育于幼儿活动之中的原则,也就是游戏化的方法。

9.C。

专家解析:

幼儿园实行保育和教育相结合的原则,对幼儿实施体、智、德、美全面发展的教育。

10.C。

专家解析:

格塞尔认为支配儿童心理发展的因素有两个:

成熟和学习。

成熟是由一个内部因素控制的过程,它的基本方面不可能受到像教育这样一些外部因素的影响。

成熟是发展的重要条件,决定机体发展的方向和模式,因此成熟是推动儿童发展的主要动力。

而学习并不是发展的主要原因,因为引起变化的原因是成熟的顺序或机体的机制所固有的,学习只是给发展提供适当的时机而已。

11.A。

专家解析:

幼儿园课程是向儿童传递关于自然、社会与人类最浅显的知识,这说明了幼儿园课程具有启蒙性质。

12.C。

13.D。

专家解析:

教师在语言课上只讲故事、音乐课上只教唱歌、体育课上只做游戏的做法违背了综合性教育原则。

14.D。

专家解析:

教师应坚持正面教育,善于发现幼儿的优点并给予表扬。

15.A。

16.B。

专家解析:

发展不平衡的第二个方面是不同方面发展的不平衡性。

人的身心不同方面有不同的发展期现象,心理学家提出了发展关键期或最佳期的概念,如2~4岁是幼儿的最佳口语训练期。

17.A。

专家解析:

2~3岁的儿童能辨别上下。

18.D。

专家解析:

幻想是一种指向未来并与个人愿望相联系的想象。

19.A。

专家解析:

儿童的理解主要是直接理解,即与知觉过程融合在一起;以后逐渐出现间接理解,通过一系列较复杂的分析、综合活动进行。

二、多项选择题

1.ABCD。

2.ABD。

专家解析:

学科活动区别其他幼儿园教育活动的特点有:

操作性强、有助于学科知识节能的学习、学科之间联系不足。

3.ABCD。

4.ACD。

5.ABC。

专家解析:

幼儿园教学活动包括教师直接教、间接教和支架式教学等。

三、判断题

1.√。

2.×。

专家解析:

是陈鹤琴创立了“活教育”理论,生活即教育。

3.×。

专家解析:

广义的教育不仅指学校教育、家庭教育,而且还包括社会教育狭义的教育公指学校教育。

4.×。

专家解析:

智能玩具一方面能使儿童的视觉、声学等感官受到刺激,能丰富儿童的科技知识,增强科技意识,但同时也使儿童推动了动手操作、亲手制作玩具的机会和兴趣,以至于出现了离开玩具就不会游戏的儿童越来越多的现象,所以智能玩具无法完全取代传统玩具。

5.×。

专家解析:

城市化标志着人类文明的社会进步和现代文明,但也出现了“城市环境综合症”,其中空间环境缺失问题对儿童带来十分不利的影响。

6.√。

7.√。

专家解析:

“儿童优先”是建立在对儿童特质和潜能的充分认识的基础上提出的。

儿童早期的脆弱性和敏感性,以及其身心发展的不可逆性,要求对儿童应该是绝对优先。

8.×。

专家解析:

教师尊重幼儿的合法权利是指尊重幼儿的意见和需求。

9.×。

专家解析:

教师和保育员的关系应该是相互合作,共同推进幼儿成长。

10.×。

专家解析:

幼儿间的冲突影响到幼儿社会性、人际交往,影响其发展。

四、名词解释

1.转折期是指在儿童心理发展的两个阶段之间,有时出现的心理发展在短时期内急剧变化的情况。

2.创造性游戏是幼儿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以想象为中心,主动、创造性地反映周围现实生活的游戏。

3.分离焦虑是指婴幼儿与母亲或照顾他(她)的熟悉的人分离时,面对陌生的环境而产生的紧张情绪和不安的行为。

4.幼小衔接期是指由幼儿园大班进入到小学一年级,此时期恰好是结束幼儿园生活、开始接受正规小学教育的初期,也是幼儿心理发展的一个转折期。

五、简答题(答案要点)

1.

(1)游戏是幼儿园课程的基本形式;

(2)幼儿园课程融合于一日生活之中;

(3)以幼儿的直接经验为基础。

2.

(1)尊重幼儿游戏的自主性;

(2)以间接指导为主;

(3)按幼儿游戏发展的规律指导游戏;

(4)按各种类型游戏的特点指导游戏;

(5)正确评价幼儿的游戏;

(6)使游戏成为幼儿园的基本活动。

六、论述题(答案要点)

1.从整体来看,幼儿的能力差异还不存在非常显著的分化,也很不稳定,具有很大的可变性,也具有很强的可塑性。

因此,应为所有的幼儿提供丰富多彩的环境刺激,并进行有目的、有计划、合理的早期教育,以促使幼儿的智力更早更快地发展。

幼儿教师应该依照幼儿心理形成和发展的基本规律,如动机规律、运动技能形成规律、认知能力形成规律、社会规范形成规律、美感形成规律、迁移规律等,利用各种形式的游戏活动,对幼儿进行科学、合理的教育,使幼儿的各种能力得到充分的锻炼与发展。

在面向全体幼儿的同时,也要对特殊儿童进行有针对性的特殊教育。

对超常儿童的教育要适当,不能操之过急,拔苗助长。

要注意全面发展,也要发挥特长。

可以在接受常规教育的前提下,给予个别化的辅导,允许进入特殊班级或特长班,可以提前入学或跳级。

教学的内容可以适当扩展,教学的进度也可以适当加快。

对低常儿童,更应考虑其差异性,因为即使是同一等级的智力落后儿童,每个人的缺陷也不一定相同,因此应该针对每个学生的特点,制订具体的教学计划。

同时要注意应用直观性教育的方法,多给一些感性的具体的事例,采用循序渐进的小步子程序,让他们反复练习,逐步掌握基本的经验。

总之,每个孩子的能力类型是有差异的,每个孩子的潜能也是不同的。

教师应该观察、了解他们的能力发展状况、优缺点,然后采取相应的教育方法。

七、案例分析题(答案要点)

在《幼儿园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销售营销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