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化学压轴题专题金属及酸碱盐反应的图像的经典综合题含答案.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12269093 上传时间:2023-04-17 格式:DOCX 页数:30 大小:209.5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化学压轴题专题金属及酸碱盐反应的图像的经典综合题含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中考化学压轴题专题金属及酸碱盐反应的图像的经典综合题含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中考化学压轴题专题金属及酸碱盐反应的图像的经典综合题含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中考化学压轴题专题金属及酸碱盐反应的图像的经典综合题含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中考化学压轴题专题金属及酸碱盐反应的图像的经典综合题含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考化学压轴题专题金属及酸碱盐反应的图像的经典综合题含答案.docx

《中考化学压轴题专题金属及酸碱盐反应的图像的经典综合题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化学压轴题专题金属及酸碱盐反应的图像的经典综合题含答案.docx(3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考化学压轴题专题金属及酸碱盐反应的图像的经典综合题含答案.docx

中考化学压轴题专题金属及酸碱盐反应的图像的经典综合题含答案

一、中考初中化学金属及酸碱盐反应的图像

1.向某盐酸和氯化镁的混合溶液中加入某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产生沉淀的质量与加入氢氧化钠溶液质量的关系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点时,溶液pH>7

B.c点时,溶液中含有两种溶质

C.b点时,溶液质量比原混合溶液质量小

D.d点时,整个反应过程消耗的氢氧化钠溶液质量为8g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

A.向某盐酸和氯化镁的混合溶液中加入某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先后发生的反应分别是:

NaOH+HCl=NaCl+H2O,MgCl2+2NaOH=Mg(OH)2↓+2NaCl,a点时,盐酸没有完全反应,溶液显酸性,pH<7,故A错误;

B.c点时,是氢氧化钠和氯化镁反应,溶液中含有氯化镁和生成的氯化钠两种溶质,故B正确;

C.b点时,氢氧化钠与盐酸恰好反应,因为反应中无气体、沉淀生成,所以溶液质量大于原混合溶液质量,故C错误;

D.d点时,生成了8g氢氧化镁沉淀,设与氯化镁反应的氢氧化钠的质量为x。

,解得x=8g

整个反应过程消耗的氢氧化钠溶液质量包括与盐酸反应的氢氧化钠溶液质量与氯化镁反应的氢氧化钠溶液质量,所以整个反应过程消耗的氢氧化钠溶液质量>8g,故D错误。

故选B。

【点睛】

能从图像中获取正确的化学信息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2.有一溶液是由盐酸、硫酸、硫酸铁、氯化铁、稀硝酸、硝酸铁几种中的两种混合而成,向该溶液中加Ba(OH)2溶液的体积与生成沉淀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则该溶液是(  )

A.硝酸、硫酸铁

B.硫酸、氯化铁

C.盐酸、氯化铁

D.盐酸、硫酸铁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

A、硫酸铁和氢氧化钡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氢氧化铁,氢氧化铁溶于硝酸,硫酸钡不容,会立刻产生沉淀,图像与事实不符,不符合题意。

B、硫酸和氢氧化钡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水,会立刻产生沉淀,图像与事实不符,不符合题意。

C、氢氧化钡和氯化铁生成氢氧化铁沉淀和氯化钡,氢氧化铁沉淀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所以开始没有沉淀,当盐酸完全反应,再滴加氢氧化钡就生成沉淀,图像与事实相符,符合题意。

D、硫酸铁和氢氧化钡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氢氧化铁沉淀,硫酸钡沉淀不溶于盐酸,会立刻产生沉淀,图像与事实不符,不符合题意。

故选:

C。

3.将含有酚酞的Ba(OH)2溶液平均分成两份置于烧杯中并插入电导率传感器,往其中一份滴加稀硫酸,往另一份滴加硫酸钠溶液,测得溶液的电导率变化如图所示(电导率越大,说明溶液导电性越强)。

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相同条件下,溶液中离子浓度越大,电导率越大

B.甲曲线电导率减小过程中四种离子数目都减少

C.甲曲线上的M点对应溶液的pH=7

D.乙曲线所对应的实验过程中观察到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

A、将含有酚酞的Ba(OH)2溶液平均分成两份置于烧杯中并插入电导率传感器,往其中一份滴加稀硫酸,往另一份滴加硫酸钠溶液,氢氧化钡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钡和水,氢氧化钡与硫酸钠反应生成硫酸钡和氢氧化钠,

,随着反应的进行,甲、乙溶液中的离子浓度都逐渐减小,恰好完全反应时,离子浓度最小,稀硫酸和硫酸钠过量后,离子浓度又逐渐增加,由图可知,随着反应的进行,电导率也呈现先减小后增加的趋势,故相同条件下,溶液中离子浓度越大,电导率越大,不符合题意;

B、由图可知,甲的电导率变化趋势是,先减小至零,后逐渐增大,乙也呈现先减小后增大的趋势,但是没有减小至零,由此可知,甲曲线反映的是

,乙曲线反映的是

,故甲曲线电导率减小过程中四种离子数目都减少,不符合题意;

C、甲曲线上的M点电导率为0,说明这时氢氧化钡和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故这时pH=7,不符合题意;

D、乙曲线所对应的实验为

,溶液中始终都含有氢氧根离子,故溶液始终呈碱性,无色酚酞试液遇碱变红,故溶液一直是红色,符合题意。

故选D。

4.将等质量的锌粉和铁粉的混合物放入烧杯中,向烧杯中不断加入氯化铜溶液,测定烧杯中剩余固体的质量与加入氯化铜溶液质量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A.ab段发生的是铁与氯化铜的反应

B.向b点所得固体中加入稀盐酸,无气泡产生

C.c点所得溶液呈浅绿色

D.d点所得溶液中的溶质有2种

【答案】C

【解析】

【分析】

锌粉和铁粉中,加入氯化铜溶液,根据金属的活动性可知锌先和氯化铜反应,当锌反应完后,铁再继续和氯化铜反应。

【详解】

A、ab段剩余固体质量在减少,铁和氯化铜反应固体的质量是增大的,且锌铁同时存在,是锌先和氯化铜发生反应,故ab段发生的是锌与氯化铜的反应,故A错误;

B、b点是锌恰好和氯化铜反应完,固体中还存在铁,所以往固体中加稀盐酸会有气泡产生,故B错误;

C、c点代表的是铁恰好和氯化铜反应完成,溶液中有氯化亚铁以及前面一段反应生成的氯化锌,因此溶液是呈浅绿色的,故C正确;

D、d点代表的是滴加了过量的氯化铜,那溶液中一定有氯化铜存在,而且溶液中还存在ab段生成的氯化锌,bc段生成的氯化亚铁,故d点所得溶液中的溶质有3种,故D错误。

故选C。

【点睛】

在金属与盐反应的滤液滤渣问题中注意最活泼的金属先和最不活泼的金属的盐溶液反应。

5.下列四个图象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

A.

在密闭容器中用红磷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B.

常温下向一定量的稀硫酸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

C.

向盐酸和硫酸钠的混合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钡溶液

D.

向等质量的镁和氧化镁固体中,分别加入质量分数相同的稀盐酸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

A、红磷在空气中与氧气反应生成五氧化二磷,反应放出大量的热,容器中的压强先增大;后随着反应的进行,氧气本消耗,容器中的压强减小,且比反应前的压强要小,故选项图象错误。

B、常温下向一定量的稀硫酸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氢氧化钠能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第一个过程溶剂增加的质量包括氢氧化钠溶液中的水和生成的水,增加的幅度要大;第二个过程完全反应后继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溶剂增加的质量只是氢氧化钠溶液中的水,增加的幅度要小;故选项图象错误。

C、向盐酸和硫酸钠的混合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钡溶液,硫酸钠能与氢氧化钡溶液反应生成不溶于酸的硫酸钡沉淀,一开始就产生沉淀,故选项图象错误。

D、等质量的镁和氧化镁固体中,镁中含有的镁元素的质量比氧化镁中多,分别加入质量分数相同的稀盐酸,最终镁生成的氯化镁的质量多,消耗的稀盐酸的质量多,故选项图象正确。

故选:

D。

【点睛】

本题解题的关键是结合所涉及的化学知识,正确分析各变化的过程,注意分析坐标轴表示的意义、曲线的起点、折点及变化趋势,进而确定正确的图象。

6.下列选项中符合如图曲线所示变化规律的是

A.向一定量水中逐渐加入氯化钠

B.向一定量硫酸铜溶液中逐渐加入铁粉

C.向一定量硝酸钾的不饱和溶液中逐渐加入硝酸钾

D.向一定量碳酸钠溶液中逐渐加入稀盐酸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

A.刚开始是水,溶质氯化钠的质量等于0;当不断加入氯化钠固体时,溶质的质量在不断增加,溶质的质量分数逐渐增大;当氯化钠不再溶解时,溶液饱和,溶质不变,溶质的质量分数也恒定不变,选项错误;

B.向一定量硫酸铜溶液中逐渐加入铁粉,铁和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溶质由硫酸铜转化成硫酸亚铁,每160份质量的硫酸铜转化成152份质量的硫酸亚铁,溶质的质量减少,选项错误;

C.刚开始是不饱和硝酸钾溶液,溶质硝酸钾的质量大于0;当不断加入硝酸钾固体时,溶质的质量在不断增加,溶质的质量分数逐渐增大;当硝酸钾不再溶解时,溶液饱和,溶质不变,溶质的质量分数也恒定不变,选项正确;

D.向一定量碳酸钠溶液中逐渐加入稀盐酸,碳酸钠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二氧化碳、水,每106份质量的碳酸钠转化成117份质量的氯化钠,溶质的质量增加,完全反应后,继续加入盐酸,又增加了溶质氯化氢,故溶质的质量继续增加,选项错误。

故选C。

7.下列选项中的操作,与图像不能相对应的是

A.向一块表面锈蚀的铁片上滴加足量稀盐酸

B.向氢氧化钠和硝酸钡混合溶液中滴加稀硫酸

C.向碳酸钠和氢氧化钠混合溶液中滴加稀盐酸

D.向一定量硫酸和硫酸铜混合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

A、向一块表面锈蚀的铁片上滴加足量稀盐酸,稀盐酸先和氧化铁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后和铁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该选项对应关系正确;

B、向氢氧化钠和硝酸钡混合溶液中滴加稀硫酸,硫酸根和钡离子结合可以生成硫酸钡沉淀,一开始就有沉淀生成,该选项对应关系不正确;

C、向碳酸钠和氢氧化钠混合溶液中滴加稀盐酸,稀盐酸先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后和碳酸钠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该选项对应关系正确;

D、向一定量硫酸和硫酸铜混合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氢氧化钠先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后和硫酸铜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和硫酸钠,该选项对应关系正确。

故选B。

8.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其对应的实验操作的是

A.

向稀硫酸和硫酸铁的混合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直至过量

B.

相同质量的铁和锌分别与质量分数相同的足量稀盐酸反应

C.

向一定量氯化钡与盐酸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碳酸钠溶液至过量

D.

用两份等质量、等浓度的过氧化氢溶液制氧气,其中一份加入少量MnO2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

A、向稀硫酸和硫酸铁的混合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直至过量,先与硫酸反应,开始时不会生成沉淀,硫酸消耗完后再与硫酸铁反应会生成氢氧化铁沉淀,沉淀的质量先是零,再不断上升,最后形成一条水平直线,故选项图象错误;

B、锌的活动性比铁强,反应速率快,反应时间短;由于盐酸是足量的,铁的相对原子质量小于锌的相对原子质量,要生成等质量的氢气,需要的铁就较少,所以相同质量的锌铁与足量的盐酸反应时,铁生成的氢气多,水平线靠上,故选项图象正确;

C、向一定量氯化钡与盐酸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碳酸钠溶液至过量,碳酸钠先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气体,溶液的酸性逐渐减弱,pH逐渐增大,稀盐酸消耗完,溶液显中性,pH=7;碳酸钠再与氯化钡反应生成碳酸钡白色沉淀和氯化钠,这一过程中pH=7;继续滴加碳酸钠溶液,溶液显碱性,pH大于7,故选项图象错误;

D、用两份等质量、等浓度的过氧化氢溶液制氧气,催化剂只能影响反应速率,不影响产生氧气的质量,故选项图象错误。

故选B。

9.下列图象不能正确反映其对应关系的是(  )

A.

向一定量的二氧化锰中加入过氧化氢溶液

B.

在一定温度下,不断向一定量的水中加入氯化钾固体

C.

把一瓶打开盖子的汽水放在热水中,冒出大量气泡

D.

向两份完全相同的稀硫酸中分别加入足量的Mg、Fe

【答案】A

【解析】

【分析】

【详解】

A、在过氧化氢分解的反应中,二氧化锰是催化剂,其质量在反应前后保持不变,符合题意;

B、在一定温度下,不断向一定量的水中加入氯化钾固体时,氯化钾能够继续溶解,氯化钾溶液中氯化钾的质量分数逐渐增大,待达到饱和后,不再变化,不符合题意;

C、气体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故把一瓶打开盖子的汽水放在热水中,二氧化碳的溶解度逐渐减小,因此冒出大量气泡,不符合题意;

D、向两份完全相同的稀硫酸中分别加入足量Mg、Fe,产生的氢气的质量相同,但镁反应的时间短,不符合题意。

故选A。

10.某同学设计了下表中的三组实验,分别向甲物质中逐滴加入相应的乙溶液至过量,反应过程中生成气体或沉淀的质量与加入乙的质量关系,能用下图曲线表示的是()

银、锌的混合物

稀盐酸

硫酸和硫酸镁的混合溶液

氢氧化钡溶液

盐酸和氯化铵的浓溶液

氢氧化钠浓溶液

生锈的铁钉

稀盐酸

A.①②B.③④C.②④D.②③④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

银、锌的混合物中加入稀盐酸,锌和盐酸反应产生氢气,一开始就会产生氢气,所以①不能;向硫酸和硫酸镁的混合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钡溶液,硫酸和氢氧化钡反应产生硫酸钡沉淀,硫酸镁和氢氧化钡反应产生硫酸钡和氢氧化镁沉淀,一开始就会产生沉淀,所以②不能;盐酸和氯化铵的浓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钠浓溶液,盐酸先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没有气体和沉淀产生,氯化铵再和氢氧化钠反应产生氨气,所以③能用曲线表示;向生锈的铁钉加稀盐酸,氧化铁先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没有气体和沉淀产生,铁再和盐酸反应产生氢气,所以④能用曲线表示;故选B。

11.下列各选项与如图所示曲线相符的是

选项

实验操作

横坐标

纵坐标

A

向一定质量的锌粉中加入稀硫酸

加入稀硫酸的质量/g

生成氢气的质量/g

B

向一定质量的硝酸银溶液中加入铜粉

加入铜粉的质量/g

溶液的质量/g

C

向一定质量的稀盐酸中不断加入碳酸钙粉末

加入碳酸钙的质量/g

溶液的质量/g

D

向氯化钠饱和溶液中加入水

加入水的质量/g

溶质的质量/g

A.AB.BC.CD.D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

A.向一定质量的锌粉中加入稀硫酸,稀硫酸与锌粉接触就会反应产生氢气,横坐标表示加入稀硫酸的质量,纵坐标表示生成氢气的质量,生成氢气的质量会从原点开始。

故A不符合题意;

B.向一定质量的硝酸银溶液中加入铜粉,

,横坐标表示加入铜粉的质量,纵坐标表示溶液的质量,由反应可以看出,一个铜原子(相对原子质量为64)反应进入溶液中,两个银原子(相对原子质量为108)会被置换出来,所以溶液质量会随着铜的加入而减少直到反应结束。

故B不符合题意;

C.向一定质量的稀盐酸中不断加入碳酸钙粉末,

,碳酸钙(相对原子质量为100)是固体,二氧化碳(相对原子质量为44)为气体,溶液中每进入100份质量同时减少44份质量,进去的多,出来的少,所以溶液质量会增加,横坐标表示加入碳酸钙的质量,纵坐标表示溶液的质量,加入碳酸钙前盐酸有一定质量,故起点在纵坐标上不为原点处。

故C符合题意;

D.向氯化钠饱和溶液中加入水进行稀释,溶液质量增加,溶质质量不变。

横坐标表示加入水的质量,纵坐标表示溶质的质量,溶质质量不变应该是一条直线。

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2.如图所示的四个图像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A.

向氢氧化钾和氯化钡的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硫酸

B.

向等质量的碳酸钠粉末(a曲线)和碳酸钙(b曲线)中分别加入过量的等浓度的盐酸

C.

向等质量,等溶质质量分数的盐酸中分别逐滴加入镁粉和铝粉

D.

向一定质量的硫酸铜和稀硫酸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氢氧化钠溶液至过量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

A、向氢氧化钾和氯化钡的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硫酸,一开始钡离子和硫酸根离子就可以结合生成硫酸钡沉淀,故错误;

B、向等质量的碳酸钠粉末(a曲线)和碳酸钙(b曲线)中分别加入过量的等浓度的盐酸,碳酸钠粉末接触面积大,反应速率较快,每106份质量的碳酸钠产生44份质量的二氧化碳,每100份质量的碳酸钙产生44份质量的二氧化碳,碳酸钙产生二氧化碳的质量更多,故错误;

C、向等质量,等溶质质量分数的盐酸中分别逐滴加入镁粉和铝粉,镁的活动性大于铝,镁粉反应速率快,每24份质量的镁产生2份质量的氢气,每54份质量的铝产生9份质量的氢气,铝产生的气体质量多,故错误;

D、向一定质量的硫酸铜和稀硫酸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氢氧化钠溶液,此过程氢氧化钠先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此时pH逐渐增大,然后和硫酸铜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和硫酸钠,此时pH恒定在7,后继续加入氢氧化钠pH继续增大,无限趋近于14但不等于14,故正确。

故选D

二、中考初中化学推断题

13.现有一包固体粉末,可能由CaCO3、CaO、Na2CO3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

为确定其组成,进行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假设实验过程无损耗)。

请回答:

(1)根据实验可以确定白色沉淀是________;原固体粉末中一定含有_____________,它的可能组成有____________种。

(2)若实验取固体粉末20g,生成白色沉淀10g,最后得到溶质质量分数为5.85%的X溶液200g(只含一种溶质),则X溶液中溶质的质量是____g,固体粉末由_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下同)组成,其中质量小于10g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CaCO3(或“碳酸钙”)Na2CO3(或“碳酸钠”)311.7CaCO3、CaO、Na2CO3CaCO3、CaO

【解析】

【分析】

把固体粉末加入水中,得到白色沉淀,根据题给的物质可以判断该白色沉淀为碳酸钙,得到无色溶液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无色气体,可以判断在无色溶液中含有碳酸钠,而无色气体为二氧化碳,那么X就可能是氯化钠的溶液。

【详解】

(1)在白色粉末中能产生白色沉淀,可知该白色沉淀应该为碳酸钙,又得到的无色溶液能够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气体,可以知道在固体粉末中一定含有碳酸钠,它可能的组合为:

①碳酸钠,氧化钙;②碳酸钠,碳酸钙;③碳酸钠,氧化钙,碳酸钙等三种可能的组成;

(2)根据

(1)的解答可知X溶液为氯化钠溶液其质量为:

200g×5.85%=11.7g,根据题意结合化学方程式,可以求出与盐酸反应的碳酸钠的质量为10.6g,进而可以判断出该固体粉末的组成为:

CaCO3、CaO、Na2CO3,进而可以判断若白色沉淀质量小于10g,则原混合物的组成为氧化钙和碳酸钙,计算过程如下:

设碳酸钠的质量为x

=

x=10.6g

这里我们求得的只是和盐酸反应的碳酸钠,总质量为20g,所以假如白色沉淀是固体粉末中的,则只有20g-10.6g=9.4g,而题目中得到的白色沉淀的质量是10g,也就是说白色沉淀并不是完全来自于原固体粉末中,而是有一部分是反应中生成的,即氧化钙和水反应生成了氢氧化钙,而氢氧化钙又和碳酸钠反应生成了碳酸钙沉淀,从而可以判断在混合物中含有氧化钙.

故本题答案为:

(1)CaCO3(或“碳酸钙”);Na2CO3(或“碳酸钠”);3;

(2)11.7;CaCO3、CaO、Na2CO3;CaCO3、CaO.

14.已知A~G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A、B、C、E、F属于不同类别的物质,G溶液呈黄色,A与C反应产生白色沉淀(微溶物不列为沉淀),它们相互间发生反应或转化的关系如图所示(“﹣”表示两种物质间能发生反应,“→”表示两种物质间的转化关系,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已经略去).

(1)A、F的化学式分别为_____,_____;

(2)B与E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其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为_____;G→D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3)A→D反应的实验现象为_____.

【答案】Ba(OH)2Fe2O3Fe+CuSO4=FeSO4+Cu置换反应FeCl3+3NaOH=Fe(OH)3↓+3NaCl有红褐色沉淀生成

【解析】

【分析】

A~G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A、B、C、E、F属于不同类别的物质,G溶液呈黄色,A与C反应产生白色沉淀,所以G中含有铁离子,F会转化成G,所以F可以是氧化铁,F也会转化成E,所以E是铁,铁会与B反应,所以B可以是硫酸铜,C可以是硫酸,A是氢氧化钡,D是氢氧化铁,所以G可以是氯化铁,F氧化铁会转化成氯化铁、铁,会与硫酸反应,铁、氢氧化钡会与硫酸铜反应,硫酸会转化成硫酸铜,会与氢氧化钡、氢氧化铁反应,氢氧化钡、氯化铁都会转化成氢氧化铁,经过验证,推导正确,

【详解】

(1)根据分析A是Ba(OH)2,F是Fe2O3;

(2)B与E的反应是铁和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化学方程式为:

Fe+CuSO4=FeSO4+Cu,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G→D的反应是氯化铁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铁沉淀和氯化钠,化学方程式为:

FeCl3+3NaOH=Fe(OH)3↓+3NaCl;

(3)A→D的反应是氢氧化钡和氯化铁反应生成氢氧化铁沉淀和氯化钡,实验现象为:

有红褐色沉淀生成。

15.走进“化学村”。

“化学村”的布局如下:

(1)认识“居民”。

①10户“居民”中,俗称熟石灰的是________,属于氧化物的有___________。

②“居民”CO与Fe2O3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盐酸有5户相邻的“居民”:

Fe2O3、CO、Na2CO3、NaOH、CaCO3,其中不能与它发生反应的是____________。

(2)认识“村中的路”。

只有相邻且能相互反应的“居民”间才是通路。

例如,上图中涂成黑色实线的是一条从“Fe2O3家”到达出入口的路。

请你在图中涂出一条从“CO2家”到达任一出入口的路_________________。

【答案】Ca(OH)2CO2、CO、Fe2O3Fe2O3+3CO

2Fe+3CO2COCO2→Ca(OH)2→Na2CO3→H2SO4→出入口

【解析】

【分析】

【详解】

(1)①氢氧化钙是重要的建筑材料,其俗称是熟石灰;氧化物是含有两种元素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属于氧化物的有CO、CO2、Fe2O3;

②工业上用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炼铁,主要是利用CO的还原性,在高温下和氧化铁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2O3+3CO

2Fe+3CO2。

③Fe2O3能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

CO不与盐酸反应;

碳酸钠能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

NaOH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

CaCO3能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

(2)CO2 可以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氢氧化钙与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碳酸钠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钠、水和二氧化碳气体,从“CO2家”到达任意出入口的路是:

CO2→Ca(OH)2→Na2CO3→H2SO4→出入口。

【点睛】

 

16.A﹣G是初中化学常见物质其中A、B、C、D、E为五种不同类别的物质,A为红棕色固体,D为蓝色溶液,G的俗称为苏打。

它们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已略去)。

图中“﹣”表示两种物质能发生反应,“→”表示一种物质可转化为另一种物质。

请回答:

(1)若C由两种元素组成,请写出A与C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为_____;

(2)写出B与D反应的现象_____;

(3)若F与E的物质类别相同,则F的化学式可能是_____;

(4)写出E→G的化学方程式_____。

【答案】Fe2O3+6HCl=2FeCl3+3H2O复分解反应有红色物质生成,溶液由蓝色变成浅绿色Ca(OH)22NaOH+CO2=Na2CO3+H2O

【解析】

【分析】

根据A﹣G是初中化学常见物质其中A、B、C、D、E为五种不同类别的物质,G的俗称为苏打,G是碳酸钠,碳酸钠和E会相互转化,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碳酸钠能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碳酸钙,则E是氢氧化钠;A为红棕色固体,A可能是氧化铁,A会转化成B,会与C反应,氧化铁与一氧化碳(或氢气或碳)反应生成铁,氧化铁能与盐酸(或硫酸)反应生成氯化铁(或硫酸铁),B可能是铁,C可能是盐酸或硫酸;铁与D能反应,D能与氢氧化钠反应,D为蓝色溶液,则D中含有铜离子,铁与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硫酸铜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氢氧化铜,D是铜盐,可能是硫酸铜、氯化铜等;F既能与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其它课程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