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施蔬菜高新技术集成应用及出口示范基地升级改造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12266026 上传时间:2023-04-17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107.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设施蔬菜高新技术集成应用及出口示范基地升级改造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设施蔬菜高新技术集成应用及出口示范基地升级改造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设施蔬菜高新技术集成应用及出口示范基地升级改造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设施蔬菜高新技术集成应用及出口示范基地升级改造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设施蔬菜高新技术集成应用及出口示范基地升级改造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设施蔬菜高新技术集成应用及出口示范基地升级改造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设施蔬菜高新技术集成应用及出口示范基地升级改造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设施蔬菜高新技术集成应用及出口示范基地升级改造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设施蔬菜高新技术集成应用及出口示范基地升级改造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设施蔬菜高新技术集成应用及出口示范基地升级改造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设施蔬菜高新技术集成应用及出口示范基地升级改造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

 

第一部分项目概述

1.1项目名称

XX设施蔬菜高新技术集成应用与出口示范基地升级改造

1.2项目承担单位

XX领鲜果蔬产业发展有限公司

1.3项目协作单位

中国农业大学农学与生物技术学院、XX大学农学院、XX农林科学院蔬菜研究所、XXXX县设施园艺研究所

1.4项目负责人

XX

1.5项目单位地址

XXXX市XX区正源南街艾依水郡4-6#

1.6项目实施地点

XXXX市XX县杨和镇纳家户村、XX古光村

1.7项目实施期限

2年,即2010年6月1日~2012年6月1日

1.8项目主要内容

1.8.1设施蔬菜产业高新共性技术集成应用

1.8.1.1设施主要病虫害预警系统及环保型防控技术集成示范

该技术由中国农业大学于2007至2009年在本公司XX基地完成,其核心内容是利用远程视频技术构建了基于互联网的病虫远程专家诊断系统,并针对设施内影响病虫种群数量消长的生态因子,即以温度、湿度、光照及CO2浓度等生态因子作为病虫害预测预报指标,在评价其对病虫种群的影响力,明确主要的影响因子的基础上,建立了病虫害预警体系,从而达到病虫预防效果。

本研究拟以上述技术为依托,利用星火计划项目,大面积应用推广,同时开展适宜区域设施园艺作物有害生物农业、物理与生物防治技术示范,以有效地控制病虫害发生,保证设施果蔬产品质量和环境安全。

1.8.1.2设施蔬菜节水优质标准化生产关键技术集成示范

该技术由XX大学于2007至2009年在本公司XX基地完成,筛选了适宜设施栽培的蔬菜优质高效生产专用品种7个,保障了我区设施蔬菜生产的品种优势。

制定了不同种类蔬菜不同季节穴盘苗及嫁接育苗生产技术规程;建立了适合XX乃至西北干旱区域特色主栽蔬菜作物生长模型;制定了我区主要设施蔬菜节水条件下优质标准化生产技术规程。

1.8.2现代化出口示范基地升级改造

现代化出口示范基地升级改造内容包括基础设施建设和服务体系建设两个方面:

1.8.2.1基础设施建设

建设农业科技专家大院及设施蔬菜专业技术人员培训中心,搭建科技人员深入基层创业的服务平台,为大学生基层实践提供食宿、现场动手操作条件,同时培训周围农户成为产业工人;建设冷链流通配送体系,以加强产品流通销售,扩大外贸出口。

1.8.2.2服务体系建设

通过设施蔬菜产业高新共性关键技术升级改造的集成应用,实现蔬菜生产、销售规范化、标准化和信息化;建立我区第一个现代化设施蔬菜出口示范基地;建设科技信息及专家远程在线病虫诊断技术服务系统,面向广大设施蔬菜种植户提供咨询和科技服务指导;建设出口蔬菜质量安全可追溯体系及市场质量监督支持服务体系。

1.9项目建设规模

在XX县建设出口示范基地9360亩,其中重点完成对XXXX县杨和镇纳家户领鲜设施园艺基地与XX古光村领鲜设施园艺示范基地2个核心基地的综合改造提升建设,总面积可达3360亩,同时,面向XX县带动建设5-8个示范区,实现辐射面积6000亩。

1.10投资规模及资金筹措

项目预算投资340.7万元。

其中企业自筹资金240.7万元,申请国家项目扶持资金100万元。

1.11项目建设目标

1.11.1做好两个“结合”

一是“产、学、研”相结合,二是“龙头企业、农村基层专业合作组织、生产农户”相结合,形成完整的出口蔬菜信息、生产、流通产业链条。

1.11.2形成三大支撑体系

农产品标准化生产示范体系;设施技术推广服务体系;农产品出口贸易服务体系。

1.11.3实现五个推进目标:

推进设施农业生产信息化、标准化;推进设施农业新技术、新品种的普遍化;推进出口果蔬产品质量、品质的精品化;推进出口农产品营销市场化;推进出口农产品贸易组织化。

1.12项目效益

项目建成后,可辐射带动农户6000户,带动发展出口蔬菜生产6000亩,可生产各种出口蔬菜80000吨/年(含辐射带动范围),增加鲜活农产品利润率5%-10%,新增就业人员500人。

正常情况下可实现经济效益1.2亿元/年,产生利润2500万元,利润率为20.83%,并扩大出口创汇700万美元。

第二部分申报单位基本情况

项目申报单位XX领鲜果蔬产业发展有限公司成立于2007年,注册资金1000万元,是集设施果蔬生产、农产品流通销售、设施农资连锁配送于一体的重点农业企业,获XX市“2008年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XX自治区“2009年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等称号,先后被XX各厅局评定为自治区设施农业科技示范基地、XX高级农村实用人才实训基地、XX农业科技服务110、星火科技12396信息服务示范点、科普示范基地、妇女培训基地等项目实施单位,承担了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项目“西北干旱冷凉区设施蔬菜节水高效生产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及“西部民族地区城乡结合部信息技术集成与应用”两项课题。

2008年初,公司启动建设XX领鲜果蔬出口示范基地项目,在设施农业产业化种植方面,已投资建设了XX李俊设施农业基地1100亩,XX纳家户设施农业出口示范基地2260亩。

已有领鲜番茄、领鲜辣椒、领鲜西葫芦、领鲜黄瓜等4种产品获得了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绿色认证。

2008年生产绿色果蔬8000余吨、除进驻“新百连超”直销专柜和领鲜自营连锁便利超市销售外,大部分产品通过东北和山东市场销往俄罗斯、美国、阿联酋、泰国等国家。

为增强和推进农产品营销市场化和农产品贸易组织化,一方面,公司积极响应“农超对接”政策方针,自2009年开始在XX市建设领鲜果蔬直销连锁便利超市,一定程度上丰富了城乡居民“菜篮子”,加快了鲜活农产品流通,同时缓解也农产品“卖难”问题;另一方面,积极开拓国际市场,建立了泰国商品XX展销中心,并承担XX农产品出口泰国的组织工作,目前已被自治区商务厅指定为重点外销窗口企业。

在农业科技信息服务支撑体系方面,公司已建设了领鲜设施农业农资配送中心,位于XX市西北农资城,不但满足自身设施农业农资需求,而且向基地周边种植户推广种植技术,提供农资服务。

2008-2009年度,共计引进和推广设施果蔬新品种60多个,累计培训设施园艺技术人员和设施农民36000余人次,接待了甘肃、内蒙、青海、辽宁的民间代表团及各省农业考察团百余个。

截止目前,纵观XX全区的农业企业发展,XX领鲜果蔬产业发展有限公司已经成为了名符其实的“理念最新、发展最快、最有希望、最有前途”的设施农业企业。

第三部分意义和必要性

随着XX自治区及其周边区域蔬菜、瓜果等鲜活农产品种植面积的迅速扩大,单个农户的分散经营与大市场不能实现有效对接,“卖难”问题已成为困扰农民增收的主要瓶颈。

在当前国际金融危机肆虐和国内经济下滑的背景下,解决农民“卖难”问题显得尤为重要。

领鲜公司出口示范基地项目的实施对于加快鲜活农产品流通,增加农民收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具有重要意义。

XX领鲜果蔬产业发展有限公司凭借其拥有的种植基地优势、技术优势和资金优势,通过建设社区果蔬连锁店、超市店中店、设立超市领鲜果蔬专区、开设网上直销电子商务平台等方式减少鲜活农产品中间流通环节,减少产品坏损率,保证产品质量,提高产品附加值,不仅使居民吃上安全、放心、实惠的蔬菜、水果等,而且增加农民收入。

农产品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建设是实现农产品高端贸易的关键环节,只有把重点生产基地做大做强,才能充分发挥我区优质特色农产品的品质优势;只有不断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加大培育农产品品牌力度,才能提高农产品国际市场竞争力。

XX设施蔬菜高新共性技术集成应用与现代化出口示范基地建设项目正是顺应这一客观要求而提出的。

要实现农民增收,使这一产业做大做强,就必须充分利用并高度集成已取得的科研成果,建设标准化生产基地,推进农产品进入高端市场,扩大流通服务领域,增强国际市场竞争力。

所以,该项目建设是现代农业发展的需要,是设施农业做大做强的需要,也是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确保农民增收的需要。

领鲜果蔬设施园艺示范园区3360亩,现能基本满足常规果蔬生产需要,但鉴于果蔬产品要打破绿色壁垒进入高端市场,对产品的生产过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生产周期中化学肥料的施用及病虫害防治的药剂种类、用量都严加限制,设施农业生产中广泛采用有机肥料和病虫害无害化防治技术已成必然。

同时,为最大程度的提高设施产品的商品率,必然要对设施生产中的温度、湿度、光照等主要环境因子进行调控。

而这一切正是目前区内设施农业生产所缺乏的,所以进行绿色果蔬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建设已迫在眉睫。

该项目是国家鼓励建设项目,符合国家提出的构建农产品流通体系和自治区对外贸易框架建设的要求,也是公司转变经营理念、致力于将XX的特色优势农副产品真正“走出去”战略的具体实现。

关键是通过项目的实施可以完善我区绿色蔬菜生产的技术标准体系,服务流通体系,充分带动项目区农户发展绿色出口蔬菜,并且以公司加农业合作组织为主体,以广大项目区农户为生产单位严格按照生产技术标准进行生产,并建立产品质量可追究制度,最终带动项目区广大农户走产业化生产之路,取得最大的经济效益。

第四部分项目可行性分析

XX领鲜果蔬产业发展有限公司是自治区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公司扎根XX求发展,在不到两年的时间里先后投建了李俊古光设施农业园区1100亩,杨和纳家户设施农业示范园区2260亩,是XX设施农业快速发展名副其实的领头羊。

领鲜番茄、领鲜辣椒、领鲜西葫芦、领鲜黄瓜等产品也相继获得了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绿色认证,是自治区“理念最新、规模最大、发展最快、最有前途”的设施农业企业。

对于项目顺利实施拥有以下几大支撑优势:

4.1科技优势

领鲜果蔬承担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项目“西北干旱冷凉区设施园艺节水生产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及“西部民族地区城乡结合部信息技术集成与应用”两项课题,通过课题的进行,极大地提高了公司的科技水平和信息化水平。

被区科技厅命名为区级科技生产示范基地。

并有中国农业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XX大学、XX农林科学院等科研单位(高等院校)的专家学者及研究生长期在基地开展研究示范,能充分发挥综合技术优势。

该项目所集成示范推广的设施蔬菜产业共性关键技术就是科技支撑计划的研究成果,技术层次高,有代表性,已具备大面积推广应用的条件和实力。

4.2区位优势

据专家分析,XX引黄灌区的青铜峡市和XX县是发展设施园艺的最佳地域。

近几年我区各级政府非常重视设施蔬菜产业的发展,仅XX县目前温室生产面积就达到了4.2万亩。

而领鲜生产基地恰好处于该区域的核心区,拥有进行绿色果蔬生产的最佳区域优势。

4.3品种优势

领鲜果蔬的产品生产以荷兰瑞克斯旺、以色列泽文、日本川崎等国际知名公司的优质品种为主,目前公司拥有倍盈、长剑等7个优质蔬菜品种,并承担国内大型种子培育公司的品种推广和示范种植工作,有强大的品种优势。

4.4绿色优势

领鲜果蔬在栽培过程中实行有机种植模式,营养供给以农家肥为主、微量元素为辅,绝不使用生长激素、高毒农药和高残留化肥,并拥有国家绿色食品发展中心4个产品的绿色认证,具有显著的绿色优势。

4.5销售网络优势

公司凭借其所拥有的种植基地优势、技术优势和资金优势,通过与新华百货连锁超市有限公司等企业的合作,在新百等连锁超市设立领鲜果蔬销售专区。

截止目前,公司已与新华百货连锁超市有限公司、老大楼、双宝菜篮子连锁超市、大泉硕鼎深圳菜篮子连锁超市等零售企业签订了合作协议,建设10家领鲜果蔬店中店,开设20处领鲜果蔬销售专区。

公司2009年内已在XX市开设领鲜生鲜超市11家,并积极开拓国际市场实现产品外销出口。

自2007年开始,公司果蔬产品就通过东北和山东市场销往俄罗斯、美国、阿联酋等国家,2009年伊始,公司又与哈萨克斯坦国家商会建立了农产品供销协议,国际贸易的规模正日益扩大。

此外,2009年8月公司还在XX市成功设立了泰国农产品直销中心,并且计划今年12月份在泰国南部设立包括果蔬在内的XX特色优势产品展销中心。

项目建成后,可辐射带动农户6000户,带动发展出口蔬菜生产9000亩以上,可生产各种出口蔬菜80000吨/年(含辐射带动范围),增加鲜活农产品利润率5%-10%,新增就业人员500人。

正常情况下可实现经济效益1.2亿元/年,产生利润2500万元,利润率为20.83%,并扩大出口创汇700万美元。

第五部分主要开发内容和指标

XX设施蔬菜高新技术集成应用与出口示范基地升级改造项目以建设和谐农村为目标,以引进新技术和新品种进行集成示范、扩大农产品标准化生产为重点,以开发高端市场、扩大流通领域为目的,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和区位优势,努力提升设施农业整体水平,为我区农产品最终走出国门,实现出口贸易奠定良好的基础。

5.1项目主要开发内容

5.1.1设施蔬菜产业高新共性技术集成示范

5.1.1.1设施病虫害预警系统及环保型防控技术的集成示范

该技术由中国农业大学于2007至2009年在本公司XX基地完成,其核心内容是利用远程视频技术构建了基于互联网的病虫远程专家诊断系统,并针对设施内影响病虫种群数量消长的生态因子,即以温度、湿度、光照及CO2浓度等生态因子作为病虫害预测预报指标,在评价其对病虫种群的影响力,明确主要的影响因子的基础上,建立了病虫害预警体系,从而达到病虫预防效果。

本研究拟以上述技术为依托,利用星火计划项目,大面积应用推广,同时开展适宜区域设施园艺作物有害生物农业、物理与生物防治技术示范,以有效地控制病虫害发生,保证设施果蔬产品质量和环境安全。

(1)设施环境下有害生物监测预警关键技术应用

以设施内影响有害生物消长的生态因子作为预测预报指标参数,通过自动监测、评价其对有害生物种群数量变化的影响,建立预测预报模型。

(2)设施有害生物环保型防控关键技术综合应用

以保障设施内生产环境为核心,研究农艺、物理、化学及生物综合防治新技术,完善植物源、微生物源农药的环保型防控技术,开展天敌和生物制剂研发和应用。

5.1.1.2设施蔬菜节水优质标准化生产关键技术集成示范

该技术由XX大学于2007至2009年在本公司XX基地完成,筛选了适宜设施栽培的蔬菜优质高效生产专用品种7个,保障了我区设施蔬菜生产的品种优势。

制定了不同种类蔬菜不同季节穴盘苗及嫁接育苗生产技术规程;建立了适合XX乃至西北干旱区域特色主栽蔬菜作物生长模型;制定了我区主要设施蔬菜节水条件下优质标准化生产技术规程。

(1)设施蔬菜品种优势保持

筛选高产、优质、低能耗的黄瓜、番茄、辣(甜)椒、西甜瓜等主要蔬菜专用品种。

(2)优质穴盘苗工厂化生产关键技术应用推广

研究开发设施蔬菜高效种子处理技术,苗期发育非化学生长调节剂调控技术,系列优良砧木品种资源评价与利用技术,苗期环境精准化管理技术及贮藏技术等。

(3)区域特色主栽蔬菜作物生长模型的建立

根据室内外环境因素、番茄、西瓜生长发育规律,建立日光温室番茄、西瓜生长发育模型。

(4)区域设施蔬菜优质标准化生产技术体系建立

制订主要设施蔬菜番茄、茄子、辣椒、黄瓜、西葫芦、西瓜、甜瓜、菜豆、芹菜等节水条件下优质标准化生产技术体系。

5.1.2现代化出口示范基地升级改造建设

5.1.2.1基础生产设施提升及配套技术改造

5.1.2.1.1病虫害物理防治及配套技术体系建设

包括杀虫灯、粘虫黄、蓝板等诱杀设施与生物防治体系建设及其配套技术的增补。

5.1.2.1.2设施生产中主要环境因子调控设施的增补

包括保温被、热风炉等增温设施,高透防滴膜、反光幕、补光灯等增光设施及其它调控设施。

5.1.2.1.3技术指导服务体系建设

建立较完善的农产品出口技术指导体系,指导农民安全用药、科学施肥,促进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的发展。

加快与国际相关农业标准的对接,建立起具有我区特色的农业标准体系,加速我区农产品产地认证。

5.1.2.2农业科技专家大院及培训中心建设

完善500㎡农业科技专家大院和200㎡培训中心,搭建科技人员深入基层创业的服务平台,为大学生基层实践创造条件,同时培训周围农户成为产业工人。

5.1.2.3建设科技信息服务体系及专家远程在线诊断技术服务系统

通过农村信息网络,以科技专家大院为中心,建立远程诊断技术服务系统,面向广大设施蔬菜种植农户提供服务,辐射带动产业大户和农村经济合作组织。

5.1.2.4冷链物流及配送服务体系建设

5.1.2.4.1产品冷链物流及配送系统建设

新增配送车辆4辆、冷藏车辆2辆;建设1000㎡气调保鲜库,建设1000㎡冷藏仓储中心,用于蔬菜流通配送前的短期储存;建设2000㎡蔬菜分选包装车间;购置分选和包装设备各1套;购置农产品检验检测设备2套,用于蔬菜出入库过程中必要检测。

5.1.2.4.2出口蔬菜货源保障体系建设

通过XX领鲜果蔬产业发展有限公司在XX县纳家户和古光村3360亩出口示范基地的技术推广,采用“公司+合作社+农户”的发展模式,发展农户连片种植。

由公司通过合作社向农户提供农资、种苗、技术指导农户种植,并与农户成立的合作社签订销售合作协议,将农户生产出来的产品通过公司的农产品检测中心定级定价收购、加工,采用统一产品质量标准、统一包装、统一品牌集中销售。

5.1.2.5出口蔬菜安全可追溯体系及市场监督服务体系建设

5.1.2.5.1领鲜蔬菜质量安全可追溯体系建设

编制程序文件,严格按照规范要求对农产品生产基地进行统一编号,对周转容器与车辆及整个储运系统进行统一编号,同时链接各销售终端,做到所有进入销售环节的农产品查有出处,可追溯,可召回,切实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

5.1.2.5.2建设质量监督服务体系

完善绿色农产品的检验检测、安全监测体系,实行与国际市场接轨的农产品生产、加工、包装、储藏、运输等全过程的标准化监督,达到农产品的质量等级化、重量标准化、包装规格化,为我区农产品顺利进入国际市场提供基础保证。

5.1.2.5.3建设网络信息及市场支持服务体系

联合政府相关部门,加快公共信息产品的开发,有效整合信息资源,提高信息服务水平。

为农产品贸易提供市场、商品、技术标准、贸易政策等各类信息,帮助开拓国际市场,逐步推行网上交易、网上招商。

及时向果蔬基地和农户反馈农产品供需信息和价格信息等,发展订单农业,引导和带动产地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促进绿色安全农产品生产与产品直接外销出口。

5.2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5.2.1主要技术指标

(1)建立2种设施果蔬病虫害预测预报模型,准确率达80%以上;

(2)示范推广叶面微生态调控防病虫技术1项;

(3)筛选适合设施果蔬害虫的控制天敌1-2种,选出防治效果在80%以上的果蔬病虫害高效低毒生物农药2-3种,示范田间应用技术;

(4)筛选出耐低温、耐弱光、抗病性强、高产、优质、商品性好,适于区域设施栽培的主要蔬菜品种3-5个;

(5)制定区域设施蔬菜穴盘苗及穴盘嫁接苗工厂化技术规程2-3项;

(6)推广日光温室番茄、西瓜生长发育模型各一套;

(7)制定设施番茄、茄子、辣椒、黄瓜、西葫芦、西瓜、甜瓜、菜豆等节水条件下优质标准化生产技术规程。

5.2.2主要经济指标

(1)收益利润指标

正常情况下年可生产各种出口蔬菜80000吨,实现经济效益1.2亿元,产生利润2500万元,并扩大出口创汇700万美元,增加鲜活农产品利润率5%-10%,使设施蔬菜产量提高15%以上,出口商品率提高20%,水的综合利用率达到70%,降低化肥使用量25%以上,减少化学农药使用量20%。

(2)产品检验追溯体系指标

建成农产品检验检测系统1套,提高优质产品率10%,产品淘汰率降低5%;产品可召回率达到100%,获得国家出口蔬菜基地备案1个。

(3)服务体系建设指标

建设科技信息服务体系及专家远程在线诊断技术服务系统1套,直接服务2000农户,使600家农户成为公司基地户,掌握2种标准化栽培技术。

(4)带动发展指标

在XXXX县纳家户与古光领鲜示范基地建设核心示范区2个,总面积3360亩。

共计带动发展5-8个出口生产示范区,带动新增农户种植面积6000亩,辐射XX县周围农户6000户。

(5)科技培训指标

培育20名较高水平的农技人员,培养300名农民技术能手,每年培训设施蔬菜种植农户3000户,户均1人掌握设施蔬菜生产基本技术。

第六部分项目投资预算、资金筹措及来源渠道

6.1投资预算

6.1.1设备费(213.9万元)

(1)集成示范仪器设备(42.5万元)

热风炉10台×2700元/台=2.7万元

小型气象站1套×14.6万元/套=14.6万元

预警监视系统4套×3.8万元/套=15.2万元

温湿度监控设备10套×7600元/套=7.6万元

电脑6台×4000元/台=2.4万元

(2)出口示范基地升级改造(23.57万元)

微型旋耕机6台×6000元/台=3.6万元

保温被10棚×4500元/棚=4.5万元

自动卷帘机10套×2150元/套=2.15万元

变频供水控制设备1套×8.4万元/套=8.4万元

CL-1残留农药测试仪2台×2.46万元/台=4.92万元

(3)冷链配送体系(117万元)

空气压缩机5套×11.5万元/套=57.5万元

冷风机10套×2.15万元/套=21.5万元

自动电控柜5套×1.2万元/套=6万元

冷藏运输车2辆×16万元/辆=32万元

(4)辐射推广带动农户(20.4万元)

技术服务厢式货车4辆×3.5万元/辆=14万元

培训桌椅60套×300元/套=1.8万元

投影仪2台×2.3万元/台=4.6万元

(5)实验试制设备(10.43万元)

移动式育苗床架6组×1.5万元/组=9万元

节水喷灌系统2套×4500元/套=0.9万元

自动间歇喷雾系统1套×5300元/套=0.53万元

6.1.2材料费(61.87万元)

种子(50个蔬菜品种试验)500克×90元/克=4.5万元

基质(试验及推广100万株育苗量)35方×600元/方=2.1万元

穴盘(试验推广100万株育苗量)4000只×2.8元/只=1.12万元

节灌微管5000m×2.2元/m=1.1万元

节灌主管300m×37元/m=1.11万元

施肥器20套×65元/套=0.13万元

压力表20个×40元/个=0.08万元

流量表20个×75元/个=0.15万元

杀虫灯10盏/棚×20棚×350元/盏=7万元

粘虫板1000张/棚×20棚×0.5元/张=1万元

高透防滴膜120公斤/棚×20棚×56元/公斤=13.44万元

反光幕500㎡/棚×20棚×4.5元/㎡=4.5万元

补光灯20盏/棚×20棚×270元/盏=10.8万元

防虫网1000㎡/棚×20棚×1.6元/㎡=3.2万元

杀菌灯6台/棚×20棚×870元/台=10.44万元

黑地膜40公斤/棚×20棚×15元/公斤=1.2万元

6.1.3测试化验加工费(20.48万元)

产品质量检测

基地60个样/批×2批/年×2年×240元/样=5.76万元

农户100个样/批×2批/年×2年×240元/样=9.6万元

产品农残检测

基地60个样/批×2批/年×2年×80元/样=1.92万元

农户100个样/批×2批/年×2年×80元/样=3.2万元

6.1.4燃料动力费(6.27万元)

微耕机、机械喷药等燃油费

10台×100升/台·年×2年×5.7元/升=1.14万元

卷帘机、补光灯、杀虫灯等用电费(折合100台卷帘机)

100台×70度/台·年×2年×0.45元/度=0.63万元

热风炉等燃煤费

10台×3吨/台·年×2年×750元/吨=4.5万元

6.1.5差旅费(2.8万元)

学术研讨会2人×2次/人×4000元/次=1.6万元

对农户提供技术服务200次/年×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