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学史常识练习题.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12262475 上传时间:2023-04-17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7.3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文学史常识练习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中国文学史常识练习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中国文学史常识练习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中国文学史常识练习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中国文学史常识练习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国文学史常识练习题.docx

《中国文学史常识练习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文学史常识练习题.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国文学史常识练习题.docx

中国文学史常识练习题

中国文学史-文学常识练习1

一.填空

1.一般认为,中国学者所写的文学史著作滥觞于在京师大学堂编写的讲义《中国文学史》(1904年)。

2.王国维的《》、鲁迅的《》在分体文学史中是最早、最有影响的著作。

3.东汉班固在刘歆《七略》基础上撰成《·》,是重要的目录学著作。

4.南朝宋范晔撰《后汉书》,始创《》,将22位文学上有成就的人的传记合在一起,按时代先后排列,提供了文学发展的线索。

5.记载于《礼记·郊特牲》中的《》据说是神农(伊耆氏)时代的农事祭歌。

6.《》卷九所载的《弹歌》反映的是原始人制造弹弓和狩猎的过程。

7.《吕氏春秋·音初篇》所载禹时所歌的《候人歌》是我们今天所能见到的比较可信的夏代诗歌的遗文。

8.约成书于战国初年到汉代初年之间的《》是我国古代保存神话资料最多的著作。

9.保留在《淮南子》中的著名神话有、等。

(任举两篇)

10.出于汲冢竹书的《》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部篇幅较大的具有小说意味的作品,开志怪和神魔小说先河。

11.《》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原名《》,或称“”,共有篇,另有6篇(存录于部分)有目无辞。

12.《史记·孔子世家》关于《诗经》编订所持的说法是。

13.《诗经》分为风、雅、颂三类,一般认为其依据是。

14.十五国风中全部是西周作品,其他除少数产生于西周外,大部分是东周作品。

15.颂是宗庙祭祀之乐,其中31篇,4篇,5篇。

16.汉代鲁、齐、韩三家诗中鲁诗出自鲁人,齐诗出自齐人,韩诗出自人韩婴。

17.毛诗出自鲁人和赵人。

18.《诗经》中少数作品可知具体作者,如《左传》明确记载赋《载驰》;《大雅·崧高》提到“吉甫作诵”,作者应为周宣王的卿士。

19.汉人在《毛诗》的每一篇题下写有一段类似题解的文字,称《》或《》,其中系于《关雎》题下的长序称《》,余下的称《》。

20.《诗经》“四始”指国风的第一篇《》、小雅的第一篇《》、大雅的第一篇《》、周颂的第一篇《》(说见《史记·孔子世家》)。

21.被认为是周族史诗的《生民》、《公刘》、《绵》、《皇矣》、《大明》五篇作品出自《诗经》的部分,其中《生民》写始祖的神异诞生和他对农业的贡献;《》描写了武王伐纣的牧野大战。

22.《诗经·商颂·玄鸟》记录了商部族始祖的神异诞生。

23.《·》是《诗经》农事诗中最优秀的作品,也是风诗中最长的一篇,共章句字。

24.《诗经》内容丰富,试为下列各举一例:

农事祭祀诗《·》;怨刺诗《·》;燕飨诗《·》;征役诗《·》;徭役诗《·》;思妇诗《·》;弃妇诗《·》;新婚诗《·》;悼亡诗《·》;约会诗《·》;失恋诗《·》。

25.《诗经》中有全篇用赋或比的赋体诗、比体诗,前者如《·》;后者如《·》。

26.对赋、比、兴的解释,宋代朱熹之说常为人们所采用:

赋者,;比者,;兴者,。

(《诗集传》卷一)

27.《诗经》使用最多的表现手法是。

28.《诗经》的章法特征是,句式以为主。

29.《诗经》表现出的关注现实的热情、强烈的政治和道德意识、真诚积极的人生态度,被后人概括为精神。

30.后世将《诗经》中通过联想、想象寄寓思想感情于形象之中的创作手法合称为手法。

31.和殷商是我国最早的记事文字。

32.周代铭文是现存商周青铜器铭文中最长的一篇。

33.《尚书》意即,是我国现存最早的散文总集。

34.汉代伏胜所传《尚书》共28篇,因用书写,故称《》;发现于孔壁的用书写,称《》,共44篇。

35.《尚书》包括《》、《》、《》、《》。

36.成语“有条不紊”出自《·》。

37.先秦历史散文中以记言为主的有《》、《》、《》 。

38.先秦时期周王朝和各诸侯国的历史齐鲁等国通称;楚称;晋称。

39.《》、《》、《》、《》、《》并称“五经”。

40.《》、《》、《》合称“春秋三传”。

41.后人称《春秋》以一字寓褒贬,在谨严措词中表现作者爱憎的手法为。

42.先秦史籍中,《春秋》、《左传》为体;《》、《》为国别体。

43.《春秋》和《左传》原为各自单行,至代著《》,始将二者合著。

44.《左传》创立了在叙事中或叙事结束后直接引入议论,以“”、“”等来对事件或人物作出道德伦理评价的方式。

45.《》被誉为先秦散文“叙事之最”,标志着我国叙事散文的成熟。

46.《国语》分别记载八国事,是各国史料的汇编。

47.《国语》已有将某个人的言行集中在一起,向纪传体过渡的趋势,如《晋语四》专写、《》主要写夫差、《越语上》主要写等。

48.《战国策》由(时代)编校整理成书并定名。

49.《战国策》主要表现了的思想和人生观。

50.《战国策》已出现将一人事迹有机集中在一篇的文章,为的成立开创了先例。

51.出自《战国策》的寓言有、、、等。

(举四例)

52.发现于汲冢的《》是战国时魏国的史书。

53.《》、《》以及《》中《》、《》两篇合称四书。

54.《论语》的作者是;其文体属。

55.汉代通行的《论语》有《鲁论语》、《齐论语》、《古文论语》,至西汉末

考订三论,为《》,流传至今。

56.西汉时期将《老子》分为上下卷,上卷以讲“”始,下卷以讲“”始,故又称《》。

57.先秦说理文体制形成于《》中。

58.战国末期,《》、《》中的专题论文标志着说理散文体制的定型。

59.孟子是孔子以后重要的儒学大师,在元代被尊为。

60.关于人性的本质,孟子主张,荀子主张。

61.东汉所作《》将《孟子》七章各分上下。

62.请列出《孟子》七章的篇名:

《》、《》、《》、《》、《》、《》、《》。

62.现存《庄子》共篇,分为、、三个部分。

63.是《庄子》最主要的表现方式。

64.唐代尊奉道教,追号庄子为“”,称《庄子》为《》。

65.请列出《庄子》内篇七篇的篇名:

《》、《》、《》、《》、《》、《》、《》。

66.被鲁迅评为“汪洋辟阖,仪态万方,晚周诸子之作,莫能先也”(《汉文学史纲要》)的作品是《》。

67.最早以“赋”作为文体名称的作品是的《》。

68.先秦文学中“赋”的含义有二:

“赋诗言志”之“赋”意为;“赋比兴”之“赋”意为。

69.《荀子》中的《》是采用民间说唱形式写成的政治抒情诗。

70.郭沫若《十批判书·荀子的批判》中认为“孟文的,庄文的,荀文的,韩文的,单拿文章来讲,实在是各有千秋。

71.是战国时期法家的集大成者,也是战国末期集诸子学说之大成的思想家。

72.《韩非子》中最具文学意味的是数量居先秦散文之首的寓言故事,像《》、《》、《》、《》、《》等就是有系统的收集编辑而成的寓言故事集。

73.《韩非子》中《难一》、《难二》、《难三》、《难四》28个短篇在文体上属于。

74.《韩非子·五蠹》篇指斥、、、、五种人为社会的蠹虫。

75.《》是春秋时期齐国政治家晏婴的言行录和故事集,也是我国古代第一部以写人为轴心的传记作品。

二.填入诗文名句

1.昔我往矣,。

,雨雪霏霏。

行道迟迟,载渴载饥。

,。

(《诗经·小雅·采薇》)

2.彼黍离离,彼稷之苗。

,。

,。

悠悠苍天,此何人哉!

(《诗经·王风·黍离》)

3.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

溯洄从之,。

溯游从之,。

(《诗经·秦风·蒹葭》)

4.手如,肤如,领如,齿如,螓首蛾眉,,。

(《诗经·卫风·硕人》)

5.子曰:

“,。

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论语·雍也》)

6.子曰:

“《关睢》,,。

”(《论语·八佾》)

7.“诗、、、;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

(《论语·阳货》)

8.子曰:

“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

”(《论语·为政》)

9.,。

,。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老子》第一章)

10.天之道,。

人之道,则不然,。

(《老子》七十七章)

11.孟子曰:

“,社稷次之,。

(《孟子·尽心下》)

12.,,;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

,,,此之谓大丈夫。

”(《孟子·滕文公下》)

13.“自反而不缩,虽褐宽博,吾不惴焉?

”(《孟子·公孙丑上》)

14.今子有大树,患其无用,何不树之于,,

,,不夭斤斧,物无害者,无所可用,安所困苦哉?

(《庄子·内篇·逍遥游》)

15.,而不傲倪于万物。

(《庄子·外篇·天下》)

16.,,以有涯随无涯,殆矣!

(《庄子·内篇·养生主》)

17.日月乎其不淹兮,。

18.惟草木之零落兮,。

19.,夕餐秋菊之落英。

20.亦余心之所善兮,!

21.,固前圣之所厚!

22.制芰荷以为衣兮,。

23.虽体解吾犹未变兮,!

24.,循绳墨而不颇。

25.路曼曼其修远兮,!

《中国文学史》文学常识习题

(二)-楚辞、秦汉

1.是战国时代以为代表的楚人在楚地民歌基础上创造的一种新诗体。

2.西汉刘向辑录屈、宋的作品及汉人模仿这种诗体的作品编成《》,这是《》之后我国古代又一部具有深远影响的诗歌总集。

3.东汉所著《》是历史上第一个完整的《楚辞》注本,也是流传至今的唯一汉人《楚辞》注本。

4.《》和《》并称“风骚”,分别开创了我国古代诗歌的传统和传统。

5.基本可以认定为屈原作品的有《》、《》(11篇)、《》(9篇)、《》、《》等23篇。

6.《》是中国诗歌史上最长的政治抒情诗。

“离骚”的涵义,司马迁认为是。

7.《离骚》中的“美人”意象,或是比喻,如“恐美人之迟暮”;或是,如“众女嫉余之娥眉兮,谣诼谓余以善淫”。

8.《离骚》中的“香草”意象,一方面指;另一方面和恶草相对,象征。

9.《离骚》中提到的神灵有(日神)、(月神)、

(风伯)、(云神,一说雷神)等。

10.鲁迅在《汉文学史纲》中称颂为“逸响伟辞,卓绝一世”的是《》。

11.《》原是流传于江南楚地的民间祭歌,由屈原加以改定而保留下来,其中包括《》(颂赞至尊之天神)、《》(祭)、《》《》(同祭)、《》(祭)、《》(祭)、《》(祭)、《》(祭)、《》(祭)、《》(祭)、《》(送神曲)共11首诗歌。

12.被明代胡应麟推许为“千古言秋之祖”的是《·》中的。

被明代王世贞推许为“千古情语之祖”的是《·》中的。

13.《九章》包括《》、《》、《》、《》、《》、《》、《》、《》、《》等9篇作品。

14.“天问”的意思就是,全诗几乎都由组成,一共提出了172个问题。

15.《》是宋玉的代表作,诗中刻画了秋景的凄凉寂寞,并和自身惆怅失意之情交织在一起,开启了中国文学史上影响深远的“”主题。

16.《史记·屈原贾生列传》中提到的楚辞作家,除屈原外,还有、、。

17.《》是秦相吕不韦招集门客辑合百家九流之说编写而成的,《汉书·艺文志》把它列为“”。

18.《吕氏春秋》有严密的体系,全书分(共60篇);

(共64篇);(共36篇),再加一篇序文,共161篇(今存160篇)。

19.的《》被称为“骈体初祖”。

堪称碑铭之祖。

20.贾谊散文58篇,收录于《》,其《》是总结秦亡教训的名篇;《》则系统阐述了自己的治国主张,从“可为痛哭者一,可为流涕者二,可为长太息者六”等九个方面指陈了社会现时危机和潜在隐患。

21.晁错的政论文以《》为代表,上承贾谊《》,进一步提出务农贵粟的主张。

22.《淮南子》是汉代皇室贵族淮南王招致门客编成,原称《》。

23.刘向的《》、《》二书是采集群书轶闻琐事编录而成,上承《韩非子》的《内、外储说》、《说林》之体,下开六朝《世说新语》类小说之先河。

24.以的《喻巴蜀檄》、《难蜀父老》等文章和桓宽的《》为代表,西汉中期的散文出现追求对偶工整的趋向。

25.西汉时期以剖白个人思想心迹为主的书信体散文取得了极高的成就,著名作品如邹阳的《》、枚乘的《》、

的《报任安书》、的《报孙会宗书》等。

26.《史记》原名《》,鲁迅称它是“,”(《汉文学史纲要》)

27.司马迁在《报任安书》中说,他修史的宗旨是“,,。

28.《史记》为体通史,全书由十二、十、八、三十、七十组成。

29.列举《史记》十二本纪的篇名:

《》、《》、《》、《》、《》、《》、《》、《》、《》、《》、《》、《》。

30.列举《史记》八书的篇名:

《》、《》、《》、《》、《》、《》、《》、《》。

31.《史记》的世家传述的是的历史;列传是的传记。

32.《史记》中孔子传、陈涉传属;汉代功臣传记列入世家的有《》、《》、《》、《》《》。

33.《史记》中为某些相同类型的人物设立的类传有《》、《》、《》、《》等(任举四篇)。

34.,又称,即在一个人物的传记中着重表现他的主要特征,而其他方面的性格特征则放到别人的传记中显示。

35.《史记》历代注释中,俗称“三家注”的是刘宋时的《》、唐代的《》、唐代的《》。

36.《》与《》并称“史汉”,加上《》、《》,合称“前四史”。

37.《汉书》是我国第一部体断代史,体例基本上承继《史记》而略有变化,如改“”为“”,取消“”并入列传。

38.成书于东汉的历史散文《》,是历史演义小说的雏形,并开志怪小说的先河,作者。

39.、、并称东汉政论散文三大家。

其中创作了以“疾虚妄”为主题的《》。

40.典型的汉赋,是一种介于之间的特殊文体。

41.的《》是骚体赋的代表作;其《服鸟鸟赋》采用了的形式结构全篇。

42.贾谊之后,出现了一系列以悼念屈原为主题的骚体赋,这些作品九章成篇、体制固定、主题相类,称为体。

43.《七发》以说七事起发结构全篇,所说“七事”、、、、、、。

44.《》标志着汉赋体制的正式确立,也是辞赋中体的开创之作。

45.《》、《》(或合称《》)是司马相如的代表作,作品虚构、、三人,设为问答,结撰全篇。

46.《》开了后世“宫怨”文学的先河,体例上属赋。

47.的《答客难》抒发了怀才不遇的感慨;是汉代赋坛成果最多的作家;题为“”所作的《招隐士》是一篇骚体赋;王褒的《》是第一篇独立成篇的乐器赋。

48.《》、《》、《》、《》四赋,是扬雄的代表作;其《》开后世京都赋的先河。

49.西汉赋坛并称“扬马”的是和。

50.认为“赋之大者,与古诗同义;小者辩丽可喜”是;认为赋“劝百讽一”、“童子雕虫篆刻”、“壮夫不为”的是。

51.在东汉初写出了第一篇描绘京都的《》,使京都赋成为辞赋的一种重要题材。

52.东汉京都赋以班固的《》和张衡的《》为代表。

前者以“”、“”两个虚拟人物的对答结撰全篇;后者以“”、“”两个虚拟人物的对答结撰全篇。

53.的《》是一篇专写宫殿之雄伟壮丽的作品。

54.通过记叙旅途所见而抒发自己的感慨的赋称。

的《》是开山之作。

55.班彪的《》、班昭《》、蔡邕的《》是述行赋的名篇。

56.的《》宣告了抒情小赋的诞生,同时它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篇描写的作品、也是汉代第一篇比较成熟的骈体赋。

57.东汉末年抒情小赋的名篇有赵壹的《》、弥衡的《》。

58.由乐府配乐演唱的诗在汉代称“”,魏晋以后被称为“”;魏晋六朝文人用写作的诗,有合乐有不合乐的,一概称“乐府”;唐代出现不用乐府旧题而只是仿照乐府诗某种特点写作的诗,被称为“”或“”;宋元以后“乐府”又用作、的别称。

59.宋编《》,把汉至唐的乐府诗搜集在一起,共分为12类,两汉乐府诗主要保存在、、和中,而以数量最多。

60.汉乐府民歌的特点是“,”(汉书·艺文志》),标志中国古代叙事诗的成熟。

61.汉乐府《上邪》是女子自誓之词,连举、

、、等五种极其反常的自然现象以表白自己对爱情的矢志不移。

62.汉乐府《》、《》是送葬时所唱的丧歌。

63.中国文学史中关于采桑女的一个主要母题就是一过路男子向一采桑女子求爱,汉乐府中的《》就是这一母题在汉代的变奏。

64.《》是我国文学史上现存最早的长篇叙事诗,收录于南朝编著的《》一书中,题为《》。

65.现存东汉文人最早的完整五言诗是的《》;张衡的《》是骚体整齐化之后而形成的七言诗;秦嘉的《》三首是东汉文人五言抒情诗成熟的标志。

66.《》作为一个整体收录在《文选》卷二十九,它代表了汉代文人五言诗的最高成就。

67.《》称包括《古诗十九首》在内的“古诗”为“五言之冠冕”。

68.“苏李诗”指《文选》中收录的题为、的七首五言诗。

《中国文学史》文学常识习题(三)-魏晋南北朝

1.魏晋南北朝的文学理论和文学批评异常繁荣,中国文论史上,魏曹丕的《·》是第一篇文学批评的专门论文;西晋陆机的《》是第一篇完整而系统的创作论专论;南齐刘勰的《》是第一部系统阐述文学理论的专著;南梁钟嵘的《》是最早的诗歌评论专著,是中国古代诗话之祖。

2.南朝所编的《》是现存最早的文学总集。

3.建安时代“三曹”指、、父子;“七子”之说出自的《·》,指、、、、、、七人。

4.曹操现存诗歌都是诗,其《·》是我国现存第一首完整的山水诗。

5.称曹操为“改造文章的祖师”,其教令如《》,自述生平之志,略无掩饰做作之笔。

6.曹丕的《》是我国现存第一首成熟的七言诗;其《》被王夫之评为长句长篇的“开山第一祖”。

7.是第一位大力写作五言诗的文人,其诗作被钟嵘《诗品》评为:

“,,,。

8.《》是曹植赋的代表作,内容虚构了自己在洛水遇神女的故事。

9.刘勰《文心雕龙·才略》中说“文帝以位尊减才,思王以势窘益价”,“文帝”指;“思王”指。

10.“建安七子”中刘勰许为“七子之冠冕”(《文心雕龙·才略》)的是,代表诗作是《》三首、赋作是《》。

11.元好问《论诗绝句》“曹刘坐啸虎生风,四海无人角两雄”中“曹刘”指、。

12.建安时期的女诗人所存作品以五言体的《》较可信。

13.正始是魏废帝曹芳的年号,但习惯上所说的“”,还包括正始以后直到西晋立国这一段时期的文学创作。

14.“竹林七贤”指、、、、、、七人。

15.阮籍字,晚年做过步兵校尉,故世人又称之为“”。

其《》八十二首开创了中国文学史上政治抒情组诗的先河。

16.嵇康字,曾官中散大夫,故世称“”,其散文代表作为《》,四言诗《》充分体现了作者高远的情怀。

17.太康诗风以“”为特征,、、

是这一特征的主要表现。

18.潘江陆海指西晋诗人、。

19.的《》在赋体上属于,有“洛阳纸贵”之誉。

20.左思的《》八首,开创了咏史诗借咏史以咏怀的新路。

21.诗歌以“游仙”命名始于,的游仙诗则开创了“以仙比俗”、以游仙写失意之悲的路径。

23.东晋时代那些专述老庄哲理的诗,被称为“”,代表人物是和。

24.陶渊明又名,字,号,私谥。

25.陶渊明的诗歌最有代表性的是。

26.鲁迅认为陶诗不但有“静穆”、“悠然”的一面,也有“金刚怒目”的一面,后者指《》、《》等具有慷慨悲壮的风格的作品。

27.陶渊明的散文辞赋,《》是作者自况;《》描写了一个美好的理想社会;《》是脱离仕途回归田园的宣言。

28.谢灵运因袭封康乐公,故世称,是的鼻祖。

29.谢灵运《登池上楼》中“,”一联,是脍炙人口的名句。

30.南朝刘宋时期,与谢灵运齐名,当时并称为“颜谢”;、、并称为元嘉三大家。

31.鲍照既是第一个有意识致力于言诗创作的诗人,又是

的开创者,他这类诗歌的代表作有《》十八首。

32.鲍照的辞赋、骈文以《》与《》为代表。

33.谢惠连的《》假托与的对话,描摹雪景;谢庄的《》假托与的对话,以描摹月景,是当时赋坛名篇。

34.是齐梁陈三代在发现并自觉运用四声的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新诗体,因其最初形成于南齐永明(齐武帝萧赜年号)间,故称。

35.南齐时期围绕竟陵王萧子良,形成了一个庞大的文学集团,其中最著名的等八人(任举四人),号为“竟陵八友”。

36.提出“一简之内,音韵尽殊,两句之中,轻重悉异”的是。

37.、合称“大小谢”。

38.认为“好诗圆美流转如弹丸”的南朝诗人是。

39.李白在《金陵城西楼月下吟》诗中所赞:

“解道澄江静如练,令人长忆谢玄晖。

”“谢玄晖即南朝诗人;“澄江静如练”出自他的名作《》。

40.围绕梁简文帝萧纲的文学集团以大力创作“”著称。

41.因徐摛、,庾肩吾、父子都以创作宫体诗文著称,当时“宫体”也号“”。

42.江淹是南朝著名的赋家,《》和《》是他的两篇名作。

43.吴均的《》是南朝最杰出的写景小品之一,号称。

44.北朝文学中合称北地三才的是、、。

45.被誉为“穷南北之胜”的文学家是。

46.《》二十七首是庾信后期表达“乡关之思”的代表作。

47.庾信《》以自身的经历为线索,历叙梁朝由兴盛而衰亡的经过,具有史诗性质。

赋前的序是一篇能独立成章的文。

48.郦道元的《》对于唐以后古文家的游记文影响极大;杨衒之的《》是现存文史典籍中寺塔记的典范之作。

49.南朝民歌大部分保存在(宋)郭茂倩所编《乐府诗集·清商曲辞》里,主要有和两类。

抒情长诗《》是南朝民歌中艺术性最高的一篇。

50.北朝民歌大部分保存在《乐府诗集·横吹曲辞》的《》中,史载北齐时代所唱的《敕勒歌》反映北方的游牧生活;长篇叙事诗《》,是北朝民歌中最为杰出的作品。

51.,。

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慨当以慷,忧思难忘。

,。

52.神龟虽寿,犹有竟时。

腾蛇乘雾,终为土灰。

,。

,。

53.,。

群燕辞归雁南翔。

54.名编壮士籍,不得中顾私。

,。

55.,。

上有愁思妇,悲叹有余哀。

56.,。

薄帷鉴明月,清风吹我襟。

孤鸿号外野,翔鸟鸣北林。

,。

57.,。

俯仰自得,游心太玄。

58.,。

凌厉中原,顾眄生姿。

59.被褐出阊阖,高步追许由。

,。

60.,。

地势使之然,由来非一朝。

61.,。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62.,。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

63.,何况我辈孤且直。

64.,。

露泣连珠下,萤飘碎火流。

65.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