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验规程版.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12258339 上传时间:2023-04-17 格式:DOCX 页数:27 大小:26.5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检验规程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检验规程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检验规程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检验规程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检验规程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检验规程版.docx

《检验规程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检验规程版.docx(2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检验规程版.docx

检验规程版

XXXXXXXXX有限公司发布

XXXX-XX-XX实施

XXXX-XX-XX发布

检验规程

(REV:

X)

 

文件编号:

编制:

批准:

XXXXXXXX有限公司

目次

前言III

1范围1

2规范性引用文件1

3原材料进货检验1

3.1检验项目1

3.2抽样1

3.3检验方法1

3.4合格判定2

4缝纫线进货检验2

4.1检验项目2

4.2抽样2

4.3检验方法2

4.4合格判定2

5金属件进货检验2

5.1检验项目2

5.2抽样2

5.3检验方法3

5.4合格判定3

6聚氨酯检验3

6.1检验项目3

6.2抽样3

6.3检验方法4

6.4合格判定4

7织带检验4

7.1检验项目4

7.2检验频次4

7.3检验方法4

7.4合格判定4

8染整检验5

8.1检验项目5

8.2检验频次5

8.3检验方法5

8.4合格判定5

9裁剪检验6

9.1检验项目6

9.2检验频次6

9.3检验方法6

9.4合格判定6

10缝纫检验7

10.1检验项目7

10.2检验频次7

10.3检验方法7

10.4合格判定7

11圆带检验8

11.1检验项目8

11.2检验频次8

11.3检验方法8

11.4合格判定8

12包装检验9

12.1检验项目9

12.2检验频次9

12.3检验方法9

12.4合格判定9

13破断载荷检测和型式检验10

13.1检测项目10

13.2抽样10

13.3检验方法11

13.4合格判定11

14新产品检验11

14.1检测项目11

14.2抽样11

14.3检验方法11

14.4合格判定11

15特定要求的检验11

(资料性附录A)GB/T2828.1-2003标准中表1及表2-A摘要13

(资料性附录B)金属件外观尺寸验收标准14

1前  言

本标准按GB/T1.1-200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一部分:

标准的结构和编写规则》和GB/T1.2-2002《标准化工作导则第2部分:

标准中规范性技术要素内容的确定方法》规定编写。

本标准由XXXXXXXX有限公司检验科提出并负责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

XXX

本标准于20XX年XX月首次发布,20XX年XX月第一次改版,20XX年XX月第二次改版。

20XX年XX1月份第三次改版。

20XX年XX月份第四次改版。

本标准实施之日起原检验规程D版本作废。

检验规程

11 范围

本规程规定了包括原材料、金属配件进货验收检验,织造、染整、裁剪、缝纫、圆带、包装等工序的生产检验以及产品铭牌、合格证书、包装、发货出运等外观品质检查,以及吊索、捆绑带等破断力测试和型式检验。

本规程还规定了各工序检验的抽样方法、检验项目与方法、测量器具以及结果合格判定等内容。

本规程规定了化纤吊索、捆绑带以及新产品试生产等全过程检验,适用于公司内部产品实现全过程的产品检验。

1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EN1492-1-2008编织吊索安全性第一部分:

一般用途合成纤维扁平吊装带

EN1492-2-2008编织吊索安全性第二部分:

一般用途合成纤维圆形吊装带

EN12195-2-2001道路车辆上的装载物固定装置—安全性2部分:

合成纤维制成的栓紧带

JBT8521.1-2007编织吊索安全性第一部分:

一般用途合成纤维扁平吊装带

JBT8521.2-2007编织吊索安全性第二部分:

一般用途合成纤维圆形吊装带

GB/T16604-2008涤纶工业长丝

GB/T2828.1-2003计数抽样检验程序第1部分:

按接收质量限(AQL)检索的逐批检验抽样计划

13 原材料进货检验

13.1 检验项目

外观检验

外观检验包括检查内、外包装、纱线外观毛丝等,核对规格型号、批次和《产品质量报告单》等。

性能检测

性能检验包括断裂强力、断裂伸长率、断裂强力变异系数和断裂伸长变异系数。

13.2 抽样

外观检验

外观检验为抽样检验,根据批量按GB/T2828.1-2003表2中一般检验水平Ⅱ规定(见附录A)确定样本大小。

不应抽取已经破损的的包装件。

性能检验

性能检验为抽样检验,每检验批(此规定每车次为一检验批)随机抽取2箱8管检验样品,每管测试2次共进行16次。

不应抽取已经破损的的包装件。

13.3 检验方法

外观检验

依照GB/T16604-2003标准附录A.1要求和A.3评定规则,查验产品外包装是否破损、潮湿,有无影响产品质量的变形等,内包装是否有塑料袋包装,纱线表面是否有明显毛头、毛圈等疵点,核对产品规格型号、批次是否与《产品质量报告单》相符合,并记录检验结果。

性能检验

按照GB/T16604标准中6.3规定的测试方法与要求,并记录断裂强力、断裂伸长率、断裂强力变异系数和断裂伸长变异系数值。

13.4 合格判定

按照GB/T16604标准中8.4规定综合评定。

14 缝纫线进货检验

14.1 检验项目

外观检验

外观检验包括检查缝纫线规格、外观毛丝等

断裂强力检测

测试缝纫线断裂强力。

14.2 抽样

外观检验

1.表1外观检验取样数量规定

每批数量(最小包装)

100以下

101~200

201~300

301以上

取样数量(最小包装)

5

10

15

20

断裂强力检测

2.表2断裂强力检测取样数量规定

每批数量(最小包装)

100以下

101~200

201~300

301以上

取样数量(最小包装)

1

2

3

4

14.3 检验方法

外观检验

缝纫线规格主要以标准缝纫线的粗细对比(目测),检查外包装是否完好,线锭是否有脱落现象,表面是否有毛丝等。

断裂强力检测

按照GB/T16604标准中6.3规定的测试方法与要求,并记录断裂强力、断裂强力变异系数。

14.4 合格判定

平均断裂强度达到5.5cN/dtex判定合格,否则该批不合格。

15 金属件进货检验

15.1 检验项目

外观检验

查验产品规格型号、基本尺寸、表面印字、外观疵点等。

断裂强力检测

测试金属件断裂强力。

15.2 抽样

外观检验

外观检验为抽样检验,根据批量按GB/T2828.1-2003表2中一般检验水平Ⅱ规定(见附录A)确定样本大小。

断裂强力检测

3.断裂强力检测为抽样检验,根据批量按照EN12195-2:

2001表3中规定抽样,进行断裂强力检测。

4.表3金属钩等端配件进行拉力试验时的抽样比率

栓紧力(Lc)kN

批量最小抽样率1件/

LC≤5

3000件

5<LC≤10

1500件

10<LC≤30

1000件

LC>30

500件

5.表4捆绑器进行拉力试验时的抽样比率

栓紧力(Lc)kN

批量最小抽样率1件/

LC≤5

6000件

5<LC≤10

3000件

10<LC≤30

2000件

LC>30

1000件

15.3 检验方法

外观检验

检查产品是否有色差、毛刺、表面电镀疵点、裂纹等疵点,查验产品规格型号、批次是否与《产品质量报告单》相符合,核对产品的外观尺寸、表面印字等,并记录外观疵点数。

断裂强力检测

进行断裂强力检测,并记录断裂强力值。

15.4 合格判定

外观检验和断裂强力检测两者均需达到合格要求,该批方可判定合格,否则,只要有一项不合格则该批不合格。

外观检验

金属件外观尺寸按照附录B中表13金属件外观尺寸要收标准的要求,判定合格与否。

金属件外观应无明显裂痕裂纹、锈斑、电镀疵点以及各个部件无毛刺等。

按4.2.1样本大小,再根据GB/T2828.1-2003表2-B(见附录A)“正常检验一次抽样方案”合格质量水平AQL值为1.5%,确定合格判定数Ac和不合格判定数Re。

断裂强力检测

如果断裂强力检测结果不合格但合格率不小于90%以上,应随机抽检3件同样的样品进行复检,复检中有1件及以上不合格,则判定该批断裂强力不合格,3件均合格,则该批判定合格。

16 聚氨酯检验

16.1 检验项目

外观检验

外观检验包括检查聚氨酯的包装死否破损、标识是否清晰、规格型号正确与否等。

性能参数核查

核查性能参数主要依据企业内控指标,对供方提供的《产品质量检验报告》核对各项主要的参数值。

16.2 抽样

外观检验

外观检验为抽样检验,对来料进行100%外观抽样。

性能检验

性能参数核查主要是对供方提供的质检报告中的各项控制参数进行对比核查。

16.3 检验方法

外观检验

外观检验主要检查外包装是否破损,规格型号、颜色、名称等是否正确,是否有溢出或密封不严等。

性能检验

按照5.2.2中规定,对检验报告进行核查,主要包括品名、含固量、PH值、未反应单体Br%、稳定性以及黏度值。

16.4 合格判定

外观破损或密封不严,以及性能参数超出控制指标均判为不合格,企业控制指标见下

表5聚氨酯性能参数控制指标

品名

含固量

PH

未反应单体Br%

稳定性

黏度

聚氨酯

(18.7±1.0)%

7.5±0.5

0.56±0.5

0.65±0.5

15.5±0.5

17 织带检验

17.1 检验项目

织带检验包括首检和巡检。

首检

织带首检包括经纱(面线、包芯)、穿棕、色线、色线数量及分布、每米克重、缝合线、纬纱、宽度、纬密等项目。

巡检

织带巡检包括缝合线、纬纱、宽度、纬密以及外观疵点。

17.2 检验频次

此处规定同机台上同生产任务单的所有织带为一检验批。

首检

每检验批,进行1次首检并作记录。

巡检

每检验批,每天巡检4次,记录1次,缝合线、纬纱、宽度、纬密以及外观出现不符合或疵点时,需记录所有不符合和疵点。

17.3 检验方法

首检

穿棕结束,核对经纱(面线、包芯)、缝合线、色线、纬纱规格和数量、色线数量及分布、穿棕等的工艺符合性。

织带开始检查宽度、纬密、称取每米克重等。

巡检

织造过程,依据生产任务单核对纬纱规格、缝合线、宽度、纬密、查找疵点。

17.4 合格判定

织带所有检验项目按照工艺要求进行判定,允许误差范围如下:

表6织带检验项目允许误差范围及方法

检验项目

允许误差范围

检验方法及工具

扁带、捆绑带宽度

60mm以下误差范围±1.5mm

直尺测量

60mm~100mm误差范围±2.0mm

100mm~200mm误差范围±2.5mm

200mm~305mm误差范围±3.0mm

锌扣织带宽度

误差范围±1.0mm

直尺测量

纬密

按照工艺要求误差范围±1纬/5cm

直尺测量

首检或巡检中发现经纱(面线、包芯)、缝合线、色线、纬纱规格和数量、色线数量及分布、穿棕、宽度、纬密等任意项不符合工艺要求则判定该批不合格。

18 染整检验

18.1 检验项目

染整检验包括首检和巡检。

首检

染整首检包括染料配比、温度、速度、颜色、色牢度、干燥度(仅作为生产内控项目)、宽度等。

巡检

巡检包括温度、速度、颜色、色牢度、干燥度(仅作为生产内控项目)、宽度、外观疵点等。

18.2 检验频次

此处规定同机台上同染色批的所有织带为一检验批。

首检

每检验批,进行1次首检并作记录。

巡检

每检验批每2个小时巡检1次,并作记录。

18.3 检验方法

首检

染色前,监视配色人员进行染料配制,染色开始依据染色工艺核对温度、速度,测量干燥度、宽度,与样带比较颜色。

巡检

染色过程依据染色工艺核对温度、速度,测量干燥度、宽度,与样带比较颜色,查找疵点。

18.4 合格判定

染色所有检验项目按照工艺要求进行判定,允许误差范围如下:

表7染色检验项目允许误差范围及方法

检验项目

允许误差范围

检验方法及工具

扁带、捆绑带宽度

60mm以下误差范围±1.5mm

直尺测量

60mm~100mm误差范围±2.0mm

100mm~200mm误差范围±2.5mm

200mm~305mm误差范围±3.0mm

锌扣织带宽度

误差范围±1.0mm

直尺测量

温度

±10℃

查看温度仪表

速度

±1m/min(或等同的变频值±5)

干燥度

±1.0%

水份测试仪

首检或巡检过程中,发现不符合工艺要求时,判定该批产品不合格,并对已染好织带进行区分标识。

注:

干燥度仅作为生产内控项目,不作为考查指标。

19 裁剪检验

19.1 检验项目

裁剪检验为抽样检验,包括首检和巡检。

首检

裁剪首检包括核对吊索类型、规格、颜色、宽度、色线、裁剪长度、划线(吊耳长度、连接长度、缝制长度)、印字等。

巡检

裁剪巡检包括核对吊索类型、规格、颜色、宽度、色线、裁剪长度、划线(吊耳长度、连接长度、缝制长度)、印字、带尾处理、织带外观等。

19.2 检验频次

此处规定同一订单号同一规格为一检验批。

首检

每检验批,抽检1件并作记录。

巡检

巡检为抽样检验,根据批量按GB/T2828.1-2003表2中一般检验水平Ⅱ规定确定样本大小。

无不符合项时,记录样本量的1/10次,出现不符合或疵点时,需记录所有不符合和疵点项。

19.3 检验方法

首检

裁剪人员领取半成品织带后,依照订单或生产工艺及时核对半成品的规格、颜色、宽度、色线、表面印字等,裁剪开始检查吊索类型、裁剪长度、划线(吊耳长度、连接长度、缝制长度)等。

巡检

裁剪过程,按照巡检频次,依照订单或生产工艺及时核对半成品的规格、颜色、宽度、色线、表面印字、检查裁剪长度、划线(吊耳长度、连接长度、缝制长度)、带尾处理、织带外观等。

19.4 合格判定

裁剪所有检验项目按照订单和工艺要求进行判定,允许误差范围如下:

表8裁剪检验项目允许误差范围及方法

检验项目

允许误差范围

检验方法及工具

搭头点长度

按工艺要求误差±2cm

直尺测量

缝制点长度

按工艺要求误差±2cm

吊耳长度

按工艺要求误差±2cm

扁带、捆绑带宽度

60mm以下误差范围±1.5mm

直尺测量

60mm~100mm误差范围±2.0mm

100mm~200mm误差范围±2.5mm

200mm~305mm误差范围±3.0mm

锌扣织带宽度

误差范围±1.0mm

直尺测量

首检或巡检过程中,发现不符合订单或工艺要求时,判定该批产品不合格,并对已裁好织带进行区分标识。

110 缝纫检验

110.1 检验项目

缝纫检验为抽样检验,包括首检和巡检。

首检

首检包括缝纫线规格、针距、边沿距、吊耳类型及缝制、搭头点点长点数、缝制点点长点数、直线道数、标签及缝制、长度、金属配件型号等。

巡检

巡检包括缝纫线规格、针距、边沿距、回针、吊耳类型及缝制、搭头点点长点数、缝制点点长点数、直线道数、标签及缝制、长度、金属配件型号、缝制做工及外观等。

110.2 检验频次

此处规定同一订单号同一规格为一检验批。

首检

每检验批,抽检1件并作记录。

巡检

巡检为抽样检验,根据批量按GB/T2828.1-2003表2中一般检验水平Ⅱ规定确定样本大小。

无不符合项时,记录样本量的1/10次,出现不符合或疵点时,需记录所有不符合和疵点。

110.3 检验方法

首检

缝制开始,依照订单或生产工艺及时核对吊索类型、缝纫线规格、针距、边沿距、吊耳类型及缝制、搭头点点长点数、缝制点点长点数、直线道数、标签及缝制、长度、金属配件型号等。

巡检

巡检为抽样检验,依照订单或生产工艺及时核对吊索类型、缝纫线规格、针距、边沿距、回针、吊耳类型及缝制、搭头点点长点数、缝制点点长点数、直线道数、标签及缝制、长度、金属配件型号、缝制做工、外观等。

110.4 合格判定

缝制所有检验项目按照订单或工艺要求进行判定,允许误差范围如下:

表9缝纫检验项目允许误差范围及方法

检验项目

检验标准

检验要求和方法

搭头点长点数

搭头点长允许误差±2.0cm,点数不允许误差

钢卷尺测量

缝制点长点数

缝制点长允许误差±2.0cm,点数不允许误差

吊耳长

允许误差±2cm

长度

长度≤3.0m允许偏差为±3.0%

长度3.0m~10.0m允许偏差为±2.0%

长度≥10.0m允许偏差为±1.0%

首检或巡检过程中,发现不符合订单或工艺要求时,判定该批产品不合格,并对已缝制好织带进行区分标识。

111 圆带检验

111.1 检验项目

圆带检验为抽样检验,包括护套裁制与圆带穿制,分别又包括首检和巡检。

首检

护套裁制首检包括护套规格、护套长度、克重、印字等。

圆带穿制首检包括长度、重量、芯材规格、圈数、重叠长度、加放值。

巡检

护套裁制巡检包括护套规格、护套长度、克重、印字等。

圆带穿制首检包括长度、重量、芯材规格、圈数、加放值、重叠长度、缝制做工、外观疵点。

111.2 检验频次

此处规定同一订单号同一规格为一检验批。

首检

每检验批,抽检1件并作记录。

巡检

巡检为抽样检验,根据批量按GB/T2828.1-2003表2中一般检验水平Ⅱ规定确定样本大小。

无不符合项时,记录样本量的1/10次,出现不符合或疵点时,需记录所有不符合和疵点。

111.3 检验方法

首检

护套裁制开始,依据订单或工艺核对护套规格、护套长度、克重、印字等。

圆带穿制开始,核对长度、重量、芯材规格、圈数、重叠长度、加放值。

巡检

护套裁制过程,依据订单或工艺核对护套规格、护套长度、克重、印字等。

圆带穿制过程,核对长度、重量、芯材规格、圈数、加放值、重叠长度、缝制做工、外观疵点。

111.4 合格判定

圆带所有检验项目按照订单或工艺要求进行判定,允许误差范围如下:

表10圆带检验项目允许误差范围及方法

检验项目

允许误差范围

检验要求和方法

护套长度

护套长度≤5.5m允许偏差为±3cm

钢卷尺测量

护套长度>5.5m允许偏差为±5cm

圆带长度

8T及以下吊索长度≤5.0m允许偏差为±1.5%

钢卷尺测量

8T及以下吊索长度>5.0m允许偏差为±1.0%

8T以上吊索长度≤5.0m允许偏差为±2.0%

8T以上吊索长度>5.0m允许偏差为±1.5%

圈数

±0.5圈

人工清点

重叠长度

±10cm

钢卷尺测量

首检或巡检过程中,发现不符合订单或工艺要求时,判定该批产品不合格,并对已穿制好圆带进行区分标识。

112 包装检验

112.1 检验项目

包装检验为抽样检验,包装检验包括首检和巡检。

首检

首检包括包装方式及规格、纸箱规格、唛头标识、装箱数量等,同时核对产品类型、规格、重量、宽度、长度以及客户的特殊要求等。

巡检

巡检包括包装方式及规格、纸箱规格、唛头标识、装箱数量等,同时核对产品类型、规格、重量、宽度、长度以及客户的特殊要求等。

112.2 检验频次

此处规定同一订单号同一规格为一检验批。

首检

每检验批,抽检1件并作记录。

巡检

巡检为抽样检验,根据批量按GB/T2828.1-2003表2中一般检验水平Ⅱ规定确定样本大小。

无不符合项时,记录样本量的1/10次,出现不符合或疵点时,需记录所有不符合和疵点。

112.3 检验方法

首检

包装前,核对产品类型、规格、重量、宽度、长度以及客户的特殊要求,包装开始,检查包装方式及规格、纸箱规格、唛头标识、装箱数量等。

巡检

包装过程,核对产品类型、规格、重量、宽度、长度以及客户的特殊要求,包装开始,检查包装方式及规格、纸箱规格、唛头标识、装箱数量等。

112.4 合格判定

包装所有检验项目按照订单或工艺要求进行判定,允许误差范围如下:

表11包装检验项目允许误差范围及方法

检验项目

允许误差范围

检验要求和方法

扁带长度

吊索长度≤3.0m允许偏差为±3.0%

钢卷尺测量

吊索长度3.0m~10.0m允许偏差为±2.0%

吊索长度≥10.0m允许偏差为±1.0%

圆带长度

8T及以下吊索长度≤5.0m允许偏差为±1.5%

8T及以下吊索长度>5.0m允许偏差为±1.0%

8T以上吊索长度≤5.0m允许偏差为±2.0%

8T以上吊索长度>5.0m允许偏差为±1.5%

捆绑带长度

长度≤5.0m允许偏差为±1.5%

长度>5.0m允许偏差为±1.0%

扁带、捆绑带宽度

60mm以下误差范围±1.5mm

直尺测量

60mm~100mm误差范围±2.0mm

100mm~200mm误差范围±2.5mm

200mm~305mm误差范围±3.0mm

锌扣织带宽度

误差范围±1.0mm

直尺测量

首检或巡检过程中,发现不符合订单或工艺要求时,判定该批产品不合格,并对已生产吊索进行区分标识。

113 破断载荷检测和型式检验

113.1 检测项目

破断载荷检测为抽样检验,包括破断载荷检测和型式检验,破断载荷检测又包括半成品和成品的破断载荷检测。

破断载荷检测

A.半成品检测

半成品检测包括白坯单片、染后单片等破断载荷、延伸率,同时测量织带宽度、长度、称取每米克重等。

B.成品检测

成品检测包括成品扁带、成品圆带、捆绑带等破断载荷、延伸率,同时测量其宽度、长度、重量等。

成品型式检验

成品型式检验包括成品扁带、成品圆带、捆绑带等型式检验。

成品扁带型式检验依照JB/T8521.1和EN1492.1标准中6.2规定的型式试验。

成品圆带型式检验依照JB/T8521.2和EN1492.2标准中6.2规定的型式试验。

成品捆绑带型式检验依照EN12195-2标准中6.3~6.7条规定的型式试验。

113.2 抽样

破断载荷检测

A.半成品检测

每检验批(此规定每1万米为一检验批)抽取1件样品进行一次破断载荷检测,不足1万米按1万米计算。

B.成品检测

成品扁带破断载荷检测按照JB/T8521.1和EN1492.1标准中6.3.2要求,成品圆带破断载荷检测按照JB/T8521.2和EN1492.2标准中6.3.2要求,成品捆绑带按照EN12195-2标准中6.2要求,各类产品组批原则如下:

表12成品破断载荷检测组批原则

类别

极限工作力/栓紧能力

批量

扁状、圆状吊索

WLL≤3t

1000件

WLL>3t

500件

捆绑带

LC≤5KN

3000件

5KN≤LC≤10KN

1500件

10KN≤LC≤30KN

1000件

LC>30KN

500件

每检验批,抽取1件样品进行破断载荷检测,不足1批按1批计算。

成品型式检验

成品扁带型式检验依照JB/T8521.1和EN1492.1标准中6.2.1和6.2.2要求进行抽样。

成品圆带型式检验依照JB/T8521.2和EN1492.2标准中6.2.1和6.2.2要求进行抽样。

成品捆绑带型式检验依照EN12195-2标准中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