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儿科学第2版总复习知识点.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2254819 上传时间:2023-04-17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26.9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西医结合儿科学第2版总复习知识点.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中西医结合儿科学第2版总复习知识点.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中西医结合儿科学第2版总复习知识点.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中西医结合儿科学第2版总复习知识点.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中西医结合儿科学第2版总复习知识点.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西医结合儿科学第2版总复习知识点.docx

《中西医结合儿科学第2版总复习知识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西医结合儿科学第2版总复习知识点.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西医结合儿科学第2版总复习知识点.docx

中西医结合儿科学第2版总复习知识点

期末儿科复习

一.总论

1.最早记述儿科疾病的医书是《五十二病方》。

2.早期的妇儿科方书是《汉书.艺文志》

3.我国现存最早的儿科专著是《颅囟经》

4.南宋刘昉等编著的当时世界上最完备的儿科学著作是《幼幼新书》40卷。

4.儿科四大要证包括(ABDE)

A.痧B.痘C.厥D.惊E.疳

5.小儿的生理特点:

(1)脏腑娇嫩,形气未充

(2)生机蓬勃,发育迅速

6.小儿病理特点:

(1)发病容易,传变迅速

(2)脏气清灵,易趋康复

7.小儿个人史包括哪些?

(ABCDE)

A.胎次、产次B.是否足月产C.顺产还是难产D.出生时情况、体重E.母亲孕期情况

8.捏脊:

捏脊是小儿推拿疗法中常用的一种方法,通过对督脉和膀胱经的捏拿,达到调整阴阳、通理经络、调和气血、恢复脏腑功能的目的。

(疳证、泄泻、遗尿及脾胃虚弱的患儿)

操作方法:

患儿俯卧。

医生两手半握拳,两示指抵于背脊之上,自尾椎两旁开始,以两手拇指伸向示指前方,合力夹住肌肉提起,而后示指向前,拇指向后退,做翻卷动作,两手同时向前移动,自长强穴起,一直捏到大椎穴,如此反复5次,从第3次起,每捏3把,将皮肤提起1次。

9.小儿年龄分为几个阶段,分别是哪几个?

(1)胎儿期(从受精卵至胎儿娩出前,共40周)

(2)新生儿期(从胎儿娩出脐带结扎至出生后28天)

(3)婴儿期(出生后29天至1岁)

(4)幼儿期(1岁至3岁)

(5)学龄前期(3岁至6~7岁)

(6)学龄期(6~7岁至青春期前)

(7)青春期(11~12岁至17~18岁)

注:

围生期为胎龄满28周至出生后7天。

10.小儿生长发育规律:

小儿生长发育是一个连续性的过程,遵循一定的规律:

(1)生长发育有阶段性,呈非匀速性生长如婴儿期体重、身高最快,是第一个生长高峰,青春期为第二个生长高峰。

(2)生长发育的一般程序由上到下,由近到远,由粗到细,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

如运动发育先抬头,后抬胸,再会坐、站、走;从臂到手,从腿到脚的活动;先全手掌抓物,发展到手指的灵活运动等。

(3)各器官系统发育不平衡神经系统发育较早,生殖系统发育较晚,淋巴系统发育迅速,但至青春期后渐降至成人水平。

其他系统的发育基本和体格生长平行。

(4)存在个体差异生长发育受遗传的调控和环境因素的综合影响。

每个儿童的生长水平、生长速度、体型特点等都不完全相同,神经心理发育也不完全同步,即便是同卵双生儿之间也有差异。

11.小儿心肝常有余,肺脾肾不足。

12.

(1)小儿体重计算:

①1~6个月体重=出生时体重+月龄*0.7

②7~12个月体重=6+月龄*0.5

③2~12岁体重=8+年龄*2

13.小儿身高(cm)=75+年龄*7

14.小儿3个月俯卧时可以抬头,6~7个月能独自坐稳,8个月会爬,1岁能行走,2岁会跳,3岁能快跑。

15.脱水程度分为三度:

(1)轻度脱水:

表示占体重3%~5%的体液或相当于30~50ml/kg体液减少;

(2)中度脱水:

表示占体重5%~10%的体液或相当于50~100ml/kg体液减少;

(3)重度脱水:

表示占体重10%以上的体液或相当于100~120ml/kg体液减少;

脱水性质:

(1)等渗性脱水:

血清钠在130~150mmol/L...(最常见)

(2)低渗性脱水:

血清钠<130mmol...

(3)高渗性脱水:

血清钠>150mmol...(最少见)

脱水治疗基本原则:

①先盐后糖见尿补钾

②先浓后淡惊跳补钙

③先快后慢补充微量元素

二.儿科疾病

(一).新生儿黄疸

1.新生儿黄疸又称新生儿高胆血红素症,是因胆红素在体内积聚而引起的皮肤粘膜或其他器官黄染。

若新生儿血中胆红素超过5~7mg/dl(成人超过2mg/dl)即可出现肉眼可见的黄疸。

(二).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感冒)

1.常证

(1)风寒感冒~辛温散寒,疏风解表~荆防败毒散加减

(2)风热感冒~辛凉清热,疏风解表~银翘散加减

(3)暑邪感冒~清暑解表~新加香薷饮加减

(4)时邪感冒~疏风清热解毒~银翘散合普济消毒饮加减

2.兼证

(1)夹痰

①偏于风寒者~辛温解表,宣肺化痰~三拗汤、二陈汤

②偏于风热者~辛凉解表,清肺化痰~桑菊饮加减

(2)夹滞~保和丸加减

(3)夹惊~镇惊丸加减

(三)急性扁桃体炎

1.急性卡他型者:

检查可见扁桃体及腭舌弓黏膜充血肿胀,扁桃体实质无明显肿大,表面无渗出物。

2.急性化脓者:

检查可见咽部黏膜充血,腭舌弓、腭咽弓充血肿胀,扁桃体红肿突起,隐窝口之间黏膜下或隐窝口有黄白色渗出物,可连成片状假膜,但不超出扁桃体范围,易于拭去,黏膜表面上皮无坏死,伴下颌角淋巴结肿大、压痛。

(四)肺炎(肺炎喘嗽)

1.是由不同病原体或其他因素引起的肺部感染,临床以发热、咳嗽、痰鸣、气促及肺部固定湿罗音为主要临床表现,严重者可见呼吸困难、面色苍白、口唇青紫等。

2.分类方式

(1)病理形态学:

大叶性肺炎、支气管肺炎、间质性肺炎、毛细支气管肺炎...。

(2)病原体分类:

①细菌性肺炎(常见细菌有肺炎链球菌、葡萄球菌、嗜血流杆菌...);②病毒性肺炎(常见病毒如呼吸道合胞病毒、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腺病毒等);③真菌性肺炎、支原体肺炎、衣原体肺炎...。

(3)病程分类:

急性肺炎、迁延性肺炎、慢性肺炎。

(4)病情分类:

轻症、重症。

3.肺炎的鉴别诊断

(1)急性支气管炎:

一般无发热或仅低热,全身情况好,以咳嗽为主要症状,肺部有不固定的干湿罗音。

婴幼儿因气管狭窄,易发生痉挛,常出现呼吸困难,有时与肺炎不易区分,宜按肺炎处理。

(2)肺结核:

婴幼儿活动性肺结核的症状及X线改变,与支气管肺炎有相似之处,特别是粟粒性肺结核,可出现咳嗽、气促、发绀等,但肺部啰音常不明显。

应根据结核接触史,结核菌素试验阳性,正侧位X线胸片,随访结果示有肺结核或粟粒肺结核改变,以及对结核的治疗效果等加以鉴别。

(3)吸入异物可致支气管部分或完全阻塞而肺气肿或肺不张,且易继发感染引起肺部炎症。

异物吸入,突然出现呛咳病史,胸部X线检查,特别是透视可助鉴别,必要时行支气管镜检查。

4.辨证论治

(1)常证

①风寒闭肺~辛温宣肺,化痰止咳~华盖散加减

②风热闭肺~清热宣肺,化痰平喘~麻杏石甘汤合银翘散加减

③痰热闭肺~清热宣肺,涤痰定喘~五虎汤合葶苈大枣泻肺汤加减

④毒热闭肺~清热解毒,泻肺开闭~黄连解毒汤合麻杏石甘汤加减

⑤阴虚肺热~养阴清肺~沙参麦冬汤加减

(2)变证:

①心阳虚衰~温补心阳,救逆固脱~参附龙牡救逆汤

②邪陷厥阴~平肝息风,清心开窍~羚角钩藤汤合牛黄清心丸

5.抗生素治疗:

明确为细菌感染或病毒感染继发细菌感染的应使用抗生素。

抗生素的使用原则:

①根据病原菌选择敏感药物;②早期治疗;③选用渗入下呼吸道浓度高的药物;④足量、足疗程;⑤重症联合用药或静脉给药。

青霉素敏感者~~首选青霉素或阿莫西林(羟氨苄青霉素);

青霉素过敏的患儿~~可用红霉素;

若为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可选苯唑西林钠或氯唑西林钠。

流感嗜血杆菌感染~~首选阿莫西林加克拉维酸(或加舒巴坦)。

大肠杆菌或肺炎杆菌感染~~首选头孢曲松或头孢噻肟。

肺炎支原体、衣原体感染~~选用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如红霉素、罗红霉素、阿奇霉素

支原体肺炎感染,至少用药2~3周。

(五)病毒性心肌炎(“风温”“心悸”“怔忡”“胸痹”“猝死”)

是病毒侵犯心脏引起的一种心肌局灶性或弥漫性炎性病变。

1.辨证施治

①邪毒犯心~清热解毒,宁心安神~银翘散加减

②湿热侵心~清热化湿,宁心安神~葛根黄芩黄连汤加减

③痰瘀阻络~行气豁痰,化瘀通络~瓜蒌薤白半夏汤合失笑散加减

④气阴亏虚~益气养阴,宁心安神~炙甘草合生脉散加减

⑤心阳虚弱~温振心阳,宁心安神~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加减

(六)鹅口疮(又名雪口)

是以口腔、舌上满布白屑为主要临床特征的一种口腔疾病。

(七)疱疹性口炎

1辨证施治

①风热乘脾~疏风清热,泻火解毒~银翘散加减

②脾胃积热~清热解毒,通腑泻火~凉膈散加减

③心火上炎~清心泻火,解毒除烦~泻心导赤散加减

④虚火上浮~滋阴降火,引火归元~六味地黄丸加肉桂

(八)腹泻病

1.中医治疗辨证论治

(1)常证

1)湿热泻

①证候大便水样,或如蛋花汤样,泻下急迫,量多次频,气味秽臭,或见少许黏液,腹痛时昨,食欲不振,或伴呕恶,神疲乏力,或发热烦闹,口渴,小便短黄,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或指纹紫。

②清肠解热,化湿止泻。

③葛根芩连汤加减

热偏重者+金银花、马齿苋;湿重水泻者+车前子、茯苓、泽泻;泛恶苔腻者+霍香、佩兰;腹痛者+枳壳、木香;纳差者+焦山楂、焦麦芽。

2)风寒泻

①证候大便清稀,夹有泡沫,臭气不甚,肠鸣腹痛,或伴恶寒发热,鼻流清涕,咳嗽,舌质淡,苔薄白,脉浮紧或指纹淡红。

②治法疏风散寒,化湿和中

③方药藿香正气散加减

风寒束表、恶寒发热较重者+防风、荆芥;腹痛甚,里寒重+干姜、砂仁、木香;腹胀苔腻者+枳壳、厚朴;夹有食滞者-甘草、大枣,+焦山楂、鸡内金;小便短少者+泽泻、车前子。

3)伤食泻

①证候大便稀溏,夹有乳凝块或食物残渣,气味酸臭,或如败卵,脘腹胀满,便前腹痛,腹痛拒按,泻后痛减,嗳气酸馊,或有呕吐,不思乳食,夜卧不安,舌苔厚腻,或微黄,脉滑实或指纹滞。

②治法运脾和胃,消食化滞

③保和丸加减

腹痛者+木香、枳壳;呕吐者+霍香、麦芽;积滞化热者+黄连、金银花。

4)脾虚泻

①证候大便稀溏,色淡不臭,多于食后作泻,时轻时重,面色萎黄,形体消瘦,神疲倦怠,舌淡苔白,脉缓弱,指纹淡。

②治法健脾益气,助运止泻

③参苓白术散加减

胃纳呆滞,舌苔腻者,+霍香、苍术、陈皮、焦山楂;腹胀腹痛者,加木香、枳壳;腹痛喜温,舌淡者,+炮姜;久泻不止,内无积滞者,+煨诃子、肉豆蔻、石榴皮。

5)脾肾阳虚泻

①证候久泻不止,大便清稀,澄澈清冷,完谷不画,或见脱肛,形寒肢冷,面色晄白,精神萎靡,睡时露睛,舌淡苔白,脉细弱,指纹色淡。

②治法温补脾肾,固涩止泻

③方药附子理中汤合四神丸加减

附子理中汤重在温补脾肾,四神丸重在固涩止泻。

亦可酌加炒怀山药、炒扁豆;若久泻滑脱不禁者,加诃子、石榴皮、赤石脂。

2.变证

1)气阴两伤证

①证候泻下不止,次频量多,精神萎靡,表情淡漠,面色青灰或苍白,哭声微弱,啼哭无泪,口渴引饮,小便短少,甚至无尿,唇红而干,舌红少津,苔少或无苔,脉细数。

②治法健脾益气,酸甘敛阴

③方药人参乌梅汤加减

泻下不止+荷叶、炒石榴皮、五味子、赤石脂;口渴引饮者+石斛、玉竹、天花粉;大便热臭,余热未尽者+黄连、炒金银花。

2)阴竭阳脱证

①证候泻下不止,次频量多,精神萎靡,表情淡漠,面色青灰或苍白,哭声微弱,啼哭无泪,尿少或无,四肢厥冷,舌淡无津,脉沉细欲绝。

②治法挽阴回阳,救逆固脱

③方药生脉散合参附龙牡救逆汤加减

大便洞泄不止者+生姜、白术。

2.西医治疗

以抗感染,预防和纠正脱水、电解质紊乱及防治并发症为原则。

(1)急性腹泻的治疗

1)饮食疗法:

应强调继续饮食,满足生理需要,补充疾病消耗,以缩短腹泻后的康复时间。

2)液体疗法:

主要是纠正水、电解质紊乱及酸碱失衡。

治疗小儿腹泻常用的液体疗法有口服补液和静脉补液。

①口服补液盐(ORS):

可用于预防和纠正腹泻轻、中度脱水而无明显周围循环障碍者。

轻度脱水50~80ml/kg;中度脱水80~100ml/kg,少量頻服,8~12小时将累积失量补足。

脱水纠正后维持补液,将ORS加等量睡稀释按病情需要随意口服。

新生儿和有明显呕吐、腹胀、休克、心肾功能不全或其他严重并发症的患儿,不宜采用口服补液。

②静脉补液:

适用于中度以上脱水、病情重、呕吐腹泻剧烈或腹胀患儿。

根据脱水的程度和性质制定“三定”,即定量(输液总量)、定性(溶液种类)、定速(输液速度)。

3)药物治疗:

①控制感染②微生态疗法③肠黏膜保护剂④锌制剂疗法⑤避免用止泻剂

(九)急性肾小球肾炎:

急性肾小球肾炎简称急性肾炎,是指一组病因不一,临床表现为急性起病,多有前驱感染,以血尿为主,伴不同程度蛋白尿,可有水肿、高血压,或肾功能不全等特点的肾小球疾病。

1.急性肾小球肾炎与肾病综合征的鉴别

肾病综合征(NS)是由于肾小球滤过膜对血浆蛋白的通透性增高、大量血浆蛋白自尿中丢失而导致一系列病理生理改变的一种临床综合征,以大量蛋白尿、低白蛋白血症、高脂血症和水肿为主要临床特点。

浮肿按之凹陷。

急性肾小球肾炎以血尿为主,多不伴有低蛋白血症及高胆固醇血症,浮肿为非凹陷性,常伴有补体的规律性改变。

2.中医治疗

辨证施治

(1)常证

1)风水相搏~疏风宣肺,利水消肿~麻黄连翘赤小豆汤加减

2)湿毒浸淫~清热利湿,凉血解毒~五味消毒饮合小蓟饮子加减

3)阴虚邪恋~滋阴补肾,兼清余热~六味地黄丸合二至丸加减

4)气虚邪恋~健脾益气~参苓白术散加减

(2)变证

1)水凌心肺~泻肺逐水~己椒历黄丸加减

2)邪陷心肝~平肝潜阳,清心泻火~龙胆泻肝汤合羚角钩藤汤加减

3)水毒内闭~辛开苦降,通腑泄浊~温胆汤合附子泻心汤加减

3.西医治疗:

一般治疗

(1)休息:

急性期应强调卧床休息,直至肉眼血尿消失、水肿消退、血压降至正常后,方可下床轻微活动或户外散步。

血沉正常后可恢复上学,但应避免剧烈运动。

尿检查至艾迪斯计数正常后才能正常活动。

(2)饮食:

有水肿、高血压时应限制水、钠摄入,水一般以不显性失水加尿量计算;食盐60mg/(kg.d)为宜,但不宜长期忌盐。

有氮质血症时应限蛋白摄入,可给优质蛋白0.5g(kg.d)。

(3)抗感染:

有感染时用青霉素或其他敏感抗生素治疗7~10天。

5对症治疗

(1)利尿①少尿者可给予利尿剂,口服氢氯噻嗪片1~2mg(kg.d),分2~3次服用。

②尿量增多时可加用螺内酯2mg/(kg.d)口服。

③无效时需用袢利尿剂如呋塞米,1~2mg/(kg.次)注射,每日1~2次。

注射剂量太大时可有一过性耳聋。

(2)降压凡经休息、控制水盐、利尿后血压仍高者应给予降压治疗。

①硝苯地平剂量0.25mg/(kg.d),最大剂量1mg/(kg.d)。

②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如卡托普利初。

(十)肾病综合征

中医治疗

1.辨证施治

(1)本证

1)肺脾气虚

①证候全身浮肿,颜面为著,面色苍白或萎黄,身重困倦,气短乏力,声低懒言,自汗,纳呆,便溏,小便短少,平素易感冒,舌淡或淡胖,苔白或白滑,脉细,指纹淡红。

②治法健脾益气,宣肺利水

③方药防己黄芪汤和五苓散加减

2)脾肾阳虚

①证候全身明显浮肿,按之深陷,难起,腰腹下肢尤甚,或伴胸水、腹水,畏寒肢冷,身重困倦,脘腹胀满,腰膝酸软,纳少,便溏,小便短少不利,面白无华,舌淡胖,边有齿痕,苔白滑,脉沉细无力,指纹淡红。

②治法温肾健脾,通阳利水

③方药偏肾阳虚者用真武汤;偏脾阳虚者用实脾饮加减

3)肝肾阴虚

①证候浮肿较轻或无浮肿,头痛,头晕耳鸣,面色潮红,五心烦热,盗汗,失眠多梦,口干咽燥,咽部黯红,腰膝酸软,或伴痤疮,舌红,苔少,脉细数,指纹淡。

②治法滋补肝肾,养阴清热

③方药知柏地黄丸加减

4)气阴两虚

①证候浮肿较轻或无浮肿,面色无华,神疲乏力,自汗、盗汗或午后低热,手足心热,头晕,耳鸣,口干咽燥或长期咽痛,咽部黯红,易感冒,舌红少津,苔少,脉细弱,指纹淡。

②治法益气养阴

③方药参芪地黄丸加减

(2)标证

1)外感风邪

①证候水肿初起,发热,头身疼痛,咳嗽,喷嚏,流涕,无汗或有汗,或喘咳气急,或咽红、喉核肿痛,舌红,苔薄白,脉浮,指纹浮红。

②治法风寒者-宣肺利水,疏风散寒

风热者-宣肺利水,疏风清热

③方药风寒者-麻黄连翘赤小豆汤加减

风热者-越婢加术汤加减。

2)水湿内停

①证候全身明显浮肿,皮肤光亮,按之深陷难起,腹水明显,或伴胸水,或见胸闷、气短喘咳,身重,便溏或泄泻,尿少,舌淡,苔白,脉滑,指纹紫滞。

②治法益气健脾,利水消肿

③方药五皮饮加减

3)湿热内蕴

①证候全身浮肿,身体困重,身热不扬,皮肤疮疡疖肿;恶心欲吐,口黏口苦,口干不欲饮,脘腹胀满,纳呆,大便不调;腰痛,小腹坠胀,小便频数短黄,或灼热刺痛,舌红,苔黄腻,脉滑数,指纹紫滞。

②治法清热利湿

③方药上焦湿热-五味消毒饮加减

中焦湿热-甘露消毒丹加减

下焦湿热者-八正散加减

4)瘀血阻滞

①证候颜面浮肿,面色紫黯或晦暗,眼睑下发青,唇舌紫黯,皮肤粗糙或肌肤甲错,有紫纹或血缕,或胁下痞块,腰痛,舌质紫黯有瘀点瘀斑,苔少,脉涩,指纹紫滞。

②治法活血化瘀

③方药桃红四物汤加减

5)湿浊停聚

①证候身重困倦,精神萎靡,头痛,眩晕,胸闷,腹胀,纳呆,恶心,呕吐,大便黏腻,小便短黄,口黏腻,舌淡,苔厚腻,脉滑,指纹紫。

②治法利胃降浊,化湿行水

③方药温胆汤加减

2.西医治疗

(1)一般治疗

1)休息:

水肿明显或大量蛋白尿、或高血压者应卧床休息。

病情缓解后逐渐增加活动量。

2)饮食:

水肿显著和严重高血压时应短期限制水钠的摄入,病情缓解后不必继续限制。

活动期应采用少盐饮食(1-2g/d)。

蛋白质摄入1.5-2g/(kg.d),以高生物价的优质蛋白(如乳、鱼、蛋、禽等)为宜。

在激素使用中食欲增加者应注意控制饮食。

重视心理治疗和对家属的卫生知识教育。

(2)对症治疗

1)利尿:

对激素耐药或使用激素之前,水肿较重伴有尿少者可配合使用利尿剂,但要密切观察出入水量、体重变化及电解质紊乱。

2)抗感染:

肾病患儿免疫功能低下,易患感染,应及时给予抗感染治疗。

(3)糖皮质激素治疗

1)肾病综合征初治病例治疗:

诊断确定后应尽早选用泼尼松治疗。

(十一)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

是小儿最常见的出血性疾病。

其临床特点为:

皮肤、黏膜自发性出血,血小板减少,骨髓巨核细胞数正常或增多,出血时间延长和血管收缩不良。

1.与过敏性紫癜的鉴别:

过敏性紫癜又称亨-舒综合征(HSP),是儿童时期最常见的以小血管炎为主要病变的系统性血管炎。

临床以血小板不减少性皮肤紫癜、关节肿痛、腹痛、便血、血尿和蛋白尿为特征,尤以下肢伸侧及膝盖、踝关节附近最多,呈对称分布,分批出现。

(十二)支气管哮喘

中医治疗

1.辨证施治

(1)发作期

1)寒性哮喘~温肺散寒,化痰定喘~小青龙汤加减

2)热性哮喘~清肺化痰,止咳平喘~麻杏石甘汤加减

3)外寒内热~解表清里,止咳定喘~大青龙汤加减

(2)迁延期

1)风痰内蕴,肺脾气虚~祛风化痰,补益肺脾~二陈汤合人参五味子汤加减

2)风痰内蕴,肾气亏虚~泻肺祛痰,补肾纳气~偏于上盛者用苏子降气汤加减;偏于下虚者用都气丸合射干麻黄汤加减。

(3)缓解期

1)肺脾气虚~补肺固表,健脾益气~人参五味子汤合玉屏风散加减

2)脾肾阳虚~温补脾肾,固摄纳气~金匮肾气丸加减

3)肺肾阴虚~养阴清热,敛肺补肾~麦味地黄丸加减

(十三)营养性维生素D缺乏病

1.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病因:

①日照不足;②摄入不足;③生长过速;④疾病因素;⑤药物影响。

(十四)麻疹

1.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临床以发热、咳嗽、流涕、结膜炎、口腔麻疹粘膜斑、全身皮肤丘疹及疹退后遗留色素沉着伴糠麸样脱屑为特征。

2.典型麻疹

(1)潜伏期多数为6-18天(平均10天左右)

(2)前驱期(发疹前期)一般为3-4天

1)发热2)上呼吸道炎表现3)麻疹黏膜斑4)其他

(3)出疹期多在发热后3-4天出疹

(4)恢复期若无并发症发生,出疹3-4天后皮疹按出疹顺序开始消退。

(十五)手足口病

1.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急性出疹性传染病,以柯萨奇A组16型(CoxA16)、肠道病毒71型(EV71)所致者多见,临床以手、足、口腔等部位出现斑丘疹、疱疹为特征。

(十六)惊厥

1.惊厥为儿科常见急重症,是大脑皮层运动区神经元突然大量异常放电引起的暂时性脑功能紊乱,导致全身或局部骨骼肌群突然不自主的强直或痉挛性抽动,常伴有关节运动,一般为全身性、对称性,多伴有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

2.热性惊厥是小儿时期最常见的惊厥性疾病。

(十七)咳嗽

中医治疗

1.辨证施治

(1)外感咳嗽

1)风寒咳嗽~疏风散寒,宣肺止咳~金沸草散加减

2)风热咳嗽~疏风清热,宣肺止咳~桑菊饮加减

3)风燥咳嗽~清肺润燥,化痰止咳~桑杏汤加减

(2)内伤咳嗽

1)痰热咳嗽~清热泻肺,化痰止咳~清金化痰汤加减

2)痰湿阻肺~健脾燥湿,止咳化痰~二陈汤加减

3)阴虚咳嗽~养阴润肺,兼清余热~沙参麦冬汤加减

4)气虚咳嗽~健脾补肺,益气化痰~六君子汤加减

(十八)反复呼吸道感染

1.反复呼吸道感染是指1年内发生上下呼吸道感染的次数超出一定范围。

上呼吸道感染包括鼻炎、咽炎、扁桃体炎;下呼吸道感染包括气管-支气管炎、毛细支气管炎及肺炎等。

2.反复呼吸道感染判断条件

年龄(岁)反复上呼吸道感染(次/年)反复下呼吸道感染(次/年)

(1)反复气管支气管炎

(2)反复肺炎

0~2岁732

2<~5岁622

5<~14岁522

(十九)厌食

1.厌食是小儿较长期见食不贪,食欲不振,但精神尚好的病症。

2.厌食的鉴别诊断

(1)积滞:

有伤乳伤食病史,导致乳食停积中脘,除食欲不振,不思乳食外,伴有嗳气酸腐,大便酸臭,脘腹胀痛。

(2)疳证:

因脾胃功能较长时间受损,气阴耗伤,病情缠绵日久,可见食欲不振、食欲亢进或嗜食异物,必有形体消瘦,并可见面黄发枯、神疲或烦躁等症状。

积滞日久,可转化为疳证。

(3)疰夏:

以食欲不振为主,同时可见全身倦怠,大便不调,或有发热,具“春夏剧、秋冬瘥”的季节特点。

中医治疗

3.辨证施治

(1)脾胃不和~运脾和胃~不换金正气散加减

(2)脾胃气虚~健脾益气~异功散加减

(3)脾胃阴虚~滋养胃阴~养胃增液汤加减

(4)脾虚肝旺~疏肝调脾~逍遥散加减

(二十)遗尿

1.遗尿又称遗溺、尿床,是指5周岁以上小儿不能自主控制排尿,经常睡中小便自遗,醒后方觉的一种疾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