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因素识别与评价程序解析.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12247587 上传时间:2023-04-17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82.6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环境因素识别与评价程序解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环境因素识别与评价程序解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环境因素识别与评价程序解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环境因素识别与评价程序解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环境因素识别与评价程序解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环境因素识别与评价程序解析.docx

《环境因素识别与评价程序解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环境因素识别与评价程序解析.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环境因素识别与评价程序解析.docx

环境因素识别与评价程序解析

 

上银科技(中国)有限公司

环境因素识别与评价程序

 

1

2016/11/15

第1版

版次

日期

说明

Originator

Check

Approval

Approval

.

规范编号

版次

1

页数10

~目录~

1.0目的………………………………………………………………………3

2.0使用范围…………………………………………………………………3

3.0定义说明…………………………………………………………………3

4.0职责………………………………………………………………………3

5.0工作程序…………………………………………………………………3

6.0相关支持性文件…………………………………………………………7

7.0记录、表单………………………………………………………………7

8.0流程图……………………………………………………………………8

1.0目的

为识别、评价公司能够控制的,以及可以期望对其施加影响的环境因素,并确定、更新重要环境因素,以对其进行管理。

2.0适用范围

苏州厂范围内各项作业、活动、服务中环境因素的识别、评价、更新与管理。

3.0定义说明

3.1.能够控制:

是指组织自身可以管理、改变、处置的环境因素,可包括组织自行设计的产品、生产加工过程、设备维护、办公活动中的环境因素等;

3.2可望对其施加影响的:

是指组织不能直接加以控制管理的,即不能通过行政管理或其他技术手段等改变的某些环境因素;

3.3环境因素:

一个组织的活动、产品或服务中能与环境相互作用的要素;

3.4重要环境因素:

是指具有或能够具有重大环境影响的环境因素;

3.5环境影响:

全部或部分的由组织的活动、产品或服务给环境造成的任何有害或有益的变化

4.0职责

4.1管理者代表

对重要环境因素进行核准。

4.2环安

负责对环境因素评估进行审核确认,及重要环境因素的管理和确定。

4.3各部门

负责公司及本部门环境因素的识别、评价及重要环境因素的管理和确定

5.0工作程序

5.1环境因素识别与评价的时机:

5.1.1制定目标、指标前

以公司的全体部门为对象,每年12月份在制定下一年度目标、指标前

进行;

5.1.2初始环境评审时

公司的环境管理体系建立之初进行初始环境评审时;

5.1.3情况发生变化时

在相关法律法规变更或追加、涉及到新技术开发和应用、增加新的施工

项目开工前,以及相关方要求等情况下,可适时对工程施工所产生的环

境影响进行评价;

5.2环境因素识别与评价的步骤

5.2.1选择、确定活动

各部门使用<环境因素影响评价表>(EHS-DC20161115-A)进行评价,选择和确定各种(可能)造成环境影响的活动,其中活动的选择可涉及采购、制程、办公、储存、运输、维修、绿化等多方面。

5.2.2在识别环境因素和环境影响时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5.2.2.1生产中造成的影响

制程生产中所排出的水、气、声、固、废等以及资源能源的消耗给公司、周围居民、地区等造成的影响;

5.2.2.2合作者的活动造成的影响

公司所必需的原材料、外购件等的供给者、工程合同方、废弃物处理者以及产品运输者等相关方的活动所产生的环境影响。

5.2.2.3过去的环境问题

以往遗留的、现场的、现有的污染及环境问题;

5.2.2.4将来的环境问题

可以预估的未来可能发生的环境问题、现场的污染;

5.2.2.5潜在重大环境影响

正常运行条件、异常运行条件(如启动、关闭与检修等情况)、可合理预见的情况或紧急状态(如火灾、爆炸等事故)所伴随的潜在重大环境影响,以及工程施工中可能带来的环境问题和将来潜在的法律、法规和其它的要求;

5.2.3各部门使用<环境因素影响评价表>(EHS-DC20161115-A)确定对应环境评价对象的输入、输出及其环境因素和环境影响:

5.2.3.1输入

输入主要有:

原材料、辅助材料、能源、消耗品、工具辅具、包装材料及其它(如服务等);

5.2.3.2输出

输出栏对应环境影响因子填写相应的产品、排放物、废弃物、能源的消耗等。

5.2.3.3环境影响因子

环境影响因子主要有:

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噪声、振动、固体、废物、资能源消耗(水、电、天然气、化学品等)、电磁辐射、光热辐射、恶臭及其它因子;

5.2.4环境影响评分基准

危害性(S)

危害性(S)

危害性说明

分数

很高

对人体或环境品质有立即影响或长期伤害(危险废弃物)

10

对人体或环境品质有影响且有伤害(一般废弃物)

8

对人体或环境品质可能有影响,但无伤害

3

对人体或环境均无影响或伤害

1

 

影响范围(P):

依产生或排放时对环境造成影响的范围

影响范围(P)

分数

1.全球性

6

2.区域性

3

3.厂区内漫延

2

4.作业人员工作区

1

产生频率(F)

产生频率(F)

分数

每天连续性

5

每日间断发生

4

每周一次(含)以上

3

每月一次(含)以上

2

每年一次(含)以上

1

5.2.5重大环境因素等级

5.2.5.1评分

总分T=危害性(S)*影响范围(P)*产生频率(F)

T=S*P*F

5.2.5.2等级划分

T≧60分列为重大环境因素

5.2.6审核确定重要环境影响因素

环安部根据评价结果,确定重要环境影响因素,记录于<重大环境因素一览表>(EHS-DC20151115-B)。

该一览表报管理者代表批准后发至各职能部门。

5.3重要环境因素的管理

对登录在<重大环境因素一览表>(EHS-DC20151115-B)中的重要环境因素的管理,应尽量体现在环境目标和指标以及环境管理方案中,或通过制订环境管理程序、规范的方式来加以控制,对因经济状况、技术条件等原因暂时无法实施的、要制定具体的实施计划。

5.4环境因素的更新

在法律、法规变更或追加,涉及到新技术开发和应用,以及相关方要求等情况下,要及时进行环境影响评价,更新环境因素。

5.5记录的保管

环境影响评价过程中的相关记录,由环安部保存,有效期限为三年。

6.0相关文件

6.1《ISO14001:

2015环境管理体系》

7.0使用表单

7.1<环境因素影响评价表>(EHS-DC20161115-A)(附件一)

7.2<重大环境因素一览表>(EHS-DC20161115-B)(附件二)

 

8.0流程图

 

附件一:

 

附件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