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桑塔纳ABS1 3.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12247264 上传时间:2023-04-17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379.3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5章桑塔纳ABS1 3.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第5章桑塔纳ABS1 3.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第5章桑塔纳ABS1 3.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第5章桑塔纳ABS1 3.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第5章桑塔纳ABS1 3.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5章桑塔纳ABS1 3.docx

《第5章桑塔纳ABS1 3.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5章桑塔纳ABS1 3.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第5章桑塔纳ABS1 3.docx

第5章桑塔纳ABS13

第四节桑塔纳2000Gsi轿车基础制动系的维修

一、制动系统技术参数

桑塔纳2000GSi轿车制动系主要技术参数,如表5-21所示。

表5-21桑塔纳2000GSi轿车制动系主要技术参数

项目

名称

单位

技术参数

制动踏板

制动踏板自由行程

制动踏板总行程

最大踏板力

制动踏板有效行程

mm

mm

N

Mm

<45

>180

400

<135

制动主缸

缸径

制动储液罐容量

制动液型号

制动盘直径

mm

L

mm

Ф22.2

4

N052766XO

Ф256

前轮制动器

制动盘厚度

轮缸直径

摩擦片厚度

摩擦片磨损极限

制动盘直径

mm

mm

mm

mm

mm

20

Ф54

14(型号PD951)

7

Ф256

后制动器

摩擦片厚度

摩擦片磨损极限

轮缸直径

制动鼓直径

mm

mm

mm

mm

5(型号461FF)

2.5

Ф17.46

Ф200

二、制动系的检修

(一)前轮制动器的拆装与检查

前轮制动器的分解如图5-31所示。

图5-31前轮制动器分解图

l-制动盘2-制动钳3-制动底板4-车轮支承壳总成5-传动轴

1、前轮制动器的拆卸

(l)松开车轮螺栓螺母(拧紧力矩110N·m)。

(2)松开制动钳壳体的紧固螺栓(拧紧力矩70N·m),前轮制动器即可与车轮轴承分离。

(3)拧松制动器罩的螺栓,制动器罩即可从转向节体上取下。

(4)松开制动软管接头。

2、制动摩擦片的拆卸和安装

(1)制动摩擦片的拆卸:

①拆卸上、下定位螺栓(如图5-32所示),用手卸下上、下定位弹簧。

图5-32卸下上下定位螺栓

②取下制动钳壳体,如图5-33所示。

取下制动器底板上的制动摩擦片。

图5-33拆下制动钳壳体

③把制动钳活塞压回制动钳壳体内,如图5-34所示。

活塞回位前,先抽出制动液储液罐中的制动液,否则会引起制动液外溢,损坏表面油漆。

制动液有毒,排放制动液时,只能使用专用容器存放。

图5-34把活塞压回到制动钳壳体内

(2)制动摩擦片的安装:

①装入新的摩擦片。

安装制动钳壳体,用70N·m的力矩紧固定位螺栓。

②安装上、下定位弹簧,如图5-35所示。

图5-35安装上、下定位弹簧

③安装后,停车时用力将制动器踏板踩到底数次,以便使制动摩擦片正确就位。

3、前轮制动器的检查

(l)检查制动摩擦片厚度。

前制动器外侧摩擦片,可通过轮盘上的检视孔目测检查。

内摩擦片,利用反光镜进行目测检查。

摩擦片磨损极限值为7mm(包括底板),如果小于规定值,就应更换摩擦片。

(2)检查制动盘厚度。

制动盘厚度为a=20mm(如图5-36所示),磨损极限值为17.8mm。

制动盘摩擦片表面上的圆跳动量为0.06mm,如果检查结果不符合规定,应更换新件。

图5-36前轮制动盘厚度的检查

(二)后轮制动器的拆装与检查

后轮制动器的分解如图5-37所示。

图5-37后轮制动器分解图

1-轮毂盖2-开口销3-开槽垫圈4-调整螺母5-止推垫圈6-轴承7-制动鼓8-弹簧座9-弹簧10-制动蹄11-楔形件12-回位弹簧13-上回位弹簧14-压力杆15-用于楔形件回位弹簧16-下回位弹簧17-固定板18-螺栓(拧紧力矩60N·m)19-后制动轮缸20-制动底板21-定位销22-后桥车轮支承短轴23-观察孔橡胶塞

1、制动鼓和制动蹄的拆装与检查

(l)制动鼓和制动蹄的拆卸:

①拧松车轮螺栓螺母(拧紧力矩110N·m),取下车轮。

②用专用工具VW637/2卸下轮毂盖,如图5-38所示。

图5-38卸下轮毂盖③取下开口销,旋下后车轮轴承上的六角螺母,取出止推垫圈。

④用螺丝刀通过制动鼓螺孔向上拨动楔形块(如图5-39所示),使制动蹄与制动鼓放松。

图5-39拔动楔形块

⑤用鲤鱼钳拆下压簧座圈。

用手从下面的支架上提起制动蹄,取出下回位弹簧。

⑥取下制动杆上的驻车制动拉索。

用鲤鱼钳取下楔形件的回位弹簧和上回位弹簧。

⑦卸下制动蹄,如图5-40所示。

图5-40卸下制动蹄

l-上回位弹簧2-压力杆3-弹簧及座圈4-下回位弹簧5-驻车制动拉索6-楔形件回位弹簧

⑧把带压力杆的制动蹄卡紧在台虎钳上,拆下定位弹簧,取下制动蹄,如图5-41所示。

图5-41拆卸制动蹄定位弹簧

⑨如有必要,拆下制动轮缸并解体,如图5-42所示。

图5-42制动轮缸的解体

1-防尘罩2-皮圈(安装时涂上制动液)3-弹簧4-车轮制动器轮缸外壳5-放气阀6-防尘罩7-活塞(安装时涂上制动液)

(2)制动鼓和制动蹄的安装:

①装上回位弹簧,将制动蹄装在压力杆上,如图5-43所示。

图5-43安装制动蹄回位弹簧

②装上楔形件,凸块朝制动器底板。

③将带有传动臂的制动蹄装在压力杆上,如图5-44所示。

图5-44将制动蹄装在压力杆上

1-制动蹄2-压力杆3-销轴4-制动杆

④装入上回位弹簧;在传动臂上套上驻车制动拉索。

⑤把制动蹄装在车轮制动轮缸的活塞外槽上。

⑥装入了回位弹簧,并把制动蹄提起,装到下面的支座上。

⑦装楔形件的回位弹簧。

装压簧和弹簧座圈。

⑧装上制动鼓及后轮轴承,然后调整轮毂轴承的间隙。

⑨用力踩一下脚制动器,使后车轮制动蹄片正确就位,摩擦片与制动毂的间隙得到自动调整。

2、制动摩擦片的更换

制动蹄摩擦片使用1500Okm后,出现损坏或磨损到极限时,应及时更换。

可以连同制动蹄一起更换。

如果仅更换制动蹄摩擦片,应先去掉制动摩擦片上的旧铆钉及孔中的毛刺。

铆接新摩擦片时,应从中间向两端铆接。

更换新制动摩擦片时,应使用相同质量的摩擦片。

3、后制动器的检查

(l)检查制动摩擦片厚度。

利用制动器底板上的观察孔检查制动摩擦片厚度和拖滞情况,如图5-45所示。

摩擦片厚度为5.0mm,磨损极限值为2.5mm(不包括底板)。

图5-45检查后制动摩擦片厚度

(2)后制动鼓的检查。

更换新摩擦片时,应检查后制动鼓尺寸,制动鼓内径为200mm,磨损极限值为201mm。

摩擦表面径向圆跳动量为0.05mm,车轮端面圆跳动量为0.20mm。

如果超过规定值时,应更换新件。

(三)驻车制动器的调整

(1)松开驻车制动操纵杆。

(2)用力踩一下制动踏板。

把驻车制动操纵杆拉紧两齿。

(3)旋紧图5-46箭头所示调整螺母,直到用手不能旋转两个被制动的后车轮为止。

图5-46驻车制动带的调整

(4)松开驻车制动操纵杆,两后车轮能旋转自如即为调整合适。

(四)制动器踏板的拆卸与调整

制动踏板的分解如图5-47所示。

图5-47制动踏板分解图

l-踏板轴承支架2-带制动主缸的助力器3-储液罐4-制动主缸推力杆5-销子和锁片6-支承轴套7-制动踏板8-回位弹簧

1、制动踏板和制动助力器的拆卸

(l)用鲤鱼钳拆下回位弹簧。

(2)拆下锁片,取下制动踏板。

必要时将制动踏板夹在台虎钳上,用冲子顶出支承套。

(3)拆下推力杆上的销子和锁片,拆下制动助力器推力杆上的叉头,使制动主缸助力器与制动踏板分离。

(4)松开踏板支承架上的紧固螺母,向下旋出支承架。

2、制动踏板的调整

(1)制动踏板自由行程的调整:

检查制动踏板自由行程时,用手轻轻压下踏板,直到手感明显变重时,测出这段行程量,其值应不大于45mm。

如果不符合规定,可松开制动主缸助力器上推力杆上的螺母,通过旋动叉头来调整推力杆长度,从而调整制动踏板自由行程,且保证踏板有效行程为135mm,总行程不小于180mm。

图5-48所示为制动踏板行程的调整,注意制动器踏板的行程大小应不受附加的地毯厚度影响。

图5-48制动踏板的行程调整

(2)调整制动推力杆:

如果更换新的制动主缸助力器总成,那么必须调整制动推力杆,旋动制动主缸助力器推力杆上的叉头,使叉头调整尺寸达到a=220mm(如图5-47所示)。

紧固防松螺母,再装上主缸的安装罩壳,螺母紧固力矩为20N·m。

注意:

所有的固定位置,在安装前都要涂上白色的固体润滑剂(型号为AOS12600006)。

(五)制动主缸和真空助力器的拆装与检查

制动主缸和真空助力器的分解如图5-49所示。

图5-49真空助力器和制动主缸分解图

l-储液罐2-制动主缸3-真空单向阀4-真空助力器5-密封垫圈6-支架密封圈7-制动助力器安装支架8-连接叉9-制动主缸助力器总成

1、制动主缸和助力器的拆卸

(1)松开主缸安装罩壳在支架上的紧固螺母(拧紧力矩15N·m)。

(2)松开安装罩壳上的紧固螺母(拧紧力矩20N·m)。

(3)松开制动主缸与助力器连接的两只紧固螺母(拧紧力矩20N·m),使主缸和助力器分离。

(4)拧松真空橡皮管的卡箍和管接头,取下真空管。

制动主缸不能再拆散,也就是说制动主缸不需要修理。

制动主缸是由不同厂商供货的,并不受他们的制约而可以相互通用。

2、制动助力器的检查

(l)发动机熄火后,用力踩动制动器踏板若干次,这样可消除助力器中残留的真空度。

(2)用适中的力踩动制动器踏板,使它停留在制动位置上,然后起动发动机,进气管中重新产生真空度,如果助力器性能良好,则制动踏板有下降趋势,表明助力器起作用。

(3)如果更换整个制动助力器总成,应将发动机上进气歧管的真空排空。

3、助力器单向阀的检查

助力器单向阀安装在真空软管内,单向阀失效将造成制动踏板沉重。

其工作性能可用压缩空气进行检查,按阀体上的箭头方向压缩空气应能通过,反向时则不通。

也可用嘴吸法检验其单向通过性。

单向阀密封不良时,应更换新件。

(六)制动液的更换和制动系统放气

1、制动液的更换

更换制动液时,应使用原产的VW/Audi制动液(符合美国标准FMVSSll6DOT标准),或使用大众公司规定的制动液,型号为N052760XO。

每隔两年应更换制动液一次,如果不到两年,但汽车行驶已超过50000km时,也应更换制动液。

制动液有毒性和强腐蚀性,不可与油漆接触。

制动液具有吸湿性,即它能吸收周围空气中的水分,因此要将它要存放在密封的容器里。

制动液储液罐位于发动机罩内制动主缸上方,制动液罐表面刻有“Max”和“Min”的标记,应注意检查液面高度。

正常工作时,液面应始终保持在“Max”和“Min”标记之间,汽车制动摩擦片磨损而自动调节,引起制动液面略有下降是完全正常的。

若短时间内出现制动液面显著下降或低于“Min”标记,则可能是制动系统有渗漏故障,应立即检查,故障排除后方可使用。

桑塔纳2000系列轿车配有制动液面过低报警信号灯,一旦储液罐内液面过低,自动报警,提醒驾驶员注意。

2、制动系统放气

(l)使用VW1238/l放气装置放气。

接通VW1238/l制动系统放气装置,按规定顺序打开放气螺栓(如图5-50所示),然后排出制动钳和车轮制动轮缸中的气体,用专用排液瓶盛放排出的制动液。

图5-50制动系统放气

制动系统放气顺序如下:

①右后车轮制动轮缸②左后车轮制动轮缸③右前制动钳④左前制动钳。

(2)不用VW1238/1放气装置放气;

①将一根软管一端接到放气螺钉上,一头插入排液瓶。

②一人用力迅速踩下并缓慢放松制动踏板,如此反复数次后,踩下制动踏板,并保持一定高度使之不动。

③另一人拧松放气螺钉,管路中空气随制动液顺着胶管排出制动系统,排出空气后再将放气螺钉拧紧。

④重复上述步骤多次,直至容器中制动液里无气泡为止。

⑤观察储液罐制动液面高度,必要时添加制动液。

三、制动系常见故障与排除

制动系常见的故障如表5-22所示。

表5-22制动系常见故障与排除

故障现象

故障原因

排除方法

制动不灵

(1)主缸进油孔堵塞

(2)主缸出油阀损坏

(3)制动管路内有空气

(4)踏板自由行程过大

(5)制动鼓和摩擦蹄片间隙过大

(6)制动盘或鼓变形表面不平,接触不良

(7)摩擦蹄片表面硬化,有油、铆钉外露

(8)轮缸活塞滑动不良

应清洗疏通

应更换

应放气

应调整至规定值

应调整或更换摩擦片

应修理或更换

应修理或更换

应修理或更换

制动发“咬”

(1)踏板没有自由行程

(2)踏板回位不良

(3)主缸活塞皮碗发胀

(4)轮缸皮碗发胀、活塞卡住

(5)蹄片与鼓/盘的间隙过小,回位弹簧力差

(6)制动间隙自动调整装置不良(7)驻车制动装置回位不良

(8)制动鼓和盘变形过大

应调整

应及时修整

应更换皮碗

应更换、清洗或修理

应调整或更换

应拆开检修

应及时修整

应修理,更换

制动跑偏

(1)左右蹄片与鼓/盘的间隙不等

(2)单边蹄片有油,烧结失效

(3)制动蹄回位弹簧衰损或装配不良

(4)左右摩擦片型号、厂家不同

(5)轮缸内有空气、油管堵或活塞卡住

(6)左右轮胎气压和磨损不同

(7)前轮定位不良

(8)悬架弹簧衰损或减振器不良

应调整一致

应修理或更换

应更换或修整

应更换同厂家、同型号产品

应及时修理

应调整或更换

应调整至规定值

应更换

制动失效

(1)制动主缸内缺油

(2)主缸皮碗损坏

(3)制动管破裂或接头漏油

(4)踏板推杆等连接机构脱落

应加油后放气

应更换

应更换或紧固

应修整

制动液泄漏

(1)管接头处渗漏

(2)管路因摩擦破漏

(3)制动主缸渗漏

(4)制动轮缸渗漏

应拆卸更换

应拆换后加保护套

更换密封件

更换密封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