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遂宁市大英县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公共知识》真题及答案解析.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1224394 上传时间:2022-10-19 格式:DOCX 页数:35 大小:32.9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川省遂宁市大英县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公共知识》真题及答案解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四川省遂宁市大英县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公共知识》真题及答案解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四川省遂宁市大英县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公共知识》真题及答案解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四川省遂宁市大英县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公共知识》真题及答案解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四川省遂宁市大英县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公共知识》真题及答案解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亲,该文档总共3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四川省遂宁市大英县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公共知识》真题及答案解析.docx

《四川省遂宁市大英县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公共知识》真题及答案解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川省遂宁市大英县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公共知识》真题及答案解析.docx(3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四川省遂宁市大英县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公共知识》真题及答案解析.docx

四川省遂宁市大英县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公共知识》真题及答案解析

2020年四川省遂宁市大英县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公共知识》真题及答案解析

注意事项

1、请用钢笔、圆珠笔或签字在答题卡相应位置填写姓名、准考证号,并用2B铅笔在答题卡指定位置填涂准考证号。

2、本试卷均为选择题,请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作答,在题本上作答一律无效。

一、单项选择题(在下列每题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最符合题意的,将其选出并把它的标号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不得分。

1、认为教育活动不仅存在于人类社会之中,也存在于动物界的教育起源说是()。

A、神话起源说

B、生物起源说

C、心理起源说

D、劳动起源说

【答案】B

【解析】法国社会学家利托尔诺提出了“生物起源说”,在其所著《动物界的教育》一书中认为,教育是一

种生物现象,教育起源于一般的生物活动。

故选B。

2、班主任的工作量按当地教师标准课时工作量的()计入教师基本工作量。

A、50%

B、80%

C、100%

D、150%

【答案】A

【解析】根据我国《中小学班主任工作规定》第十四条规定:

“班主任工作量按当地教师标准课时工作量的

一半计入教师基本工作量。

各地要合理安排班主任的课时工作量,确保班主任做好班级管理工作。

3、小峰认为输掉学校秋季篮球比赛是因为他们班运气不好,这种归因属于()。

A、内部、不可控和不稳定的归因

B、外部、可控和稳定的归因

C、外部、不可控和稳定的归因

D、外部、不可控和不稳定的归因

【答案】D

【解析】运气是外部、不可控、不稳定的归因。

故选D。

4、人本主义教育心理学中,教师扮演什么角色?

()

A、中心角色

B、辅导者角色

C、主导角色

D、旁观者角色

【答案】B

【解析】人本主义教育心理学的核心观点是“以学生为中心”,教师最富有意义的角色不是权威,而是“助产士”

与“催化剂”,扮演辅导者的角色。

故选B。

5、能使学生在短时间内获得大量系统的科学知识的教学方法是()。

A、讲授法

B、讨论法

C、谈话法

D、指导法

【答案】A

【解析】讲授法可以使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在短时间内获得大量系统的科学知识。

故选A。

6、下列对注意的解读正确的是()。

A、教师讲课时,声音抑扬顿挫,是为了引起学生的有意注意

B、“一边听课,一边写笔记,一边心记忆”反映了注意的转移

C、多媒体课件必要的动画设置可以引起学生的注意,是因为刺激物之间的对比关系

D、教师巧用课堂穿插艺术,旨在实现有意注意和无意注意的转换

【答案】D

【解析】注意的品质。

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善于运用有意注意与无意注意相互转化的规律来组织教学。

选D。

7、学生根据已知信息、利用熟悉的规则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是()。

A、直觉思维

B、聚合思维

C、抽象思维

D、发散思维

【答案】B

【解析】利用已知信息,按照一定规则解题,这属于聚合思维,发散思维是一种创新思维方式,没有固定的

规则可以利用。

故选B。

8、由于学生身心发展存在着个别差异,因此要()。

A、坚持教师为中心

B、坚持教材为中心

C、实施因材施教

D、实施标准化考试

【答案】C

【解析】学生的个体差异性是客观存在的,教育工作者应该客观公正地看待这一现象,要因势利导,因材施教,

使每个学生在原有基础上都得到完全自由的发展。

故选C。

9、第一次提出了学前社会教育主张的教育家是()。

A、亚里士多德

B、柏拉图

C、昆体良

D、夸美纽斯

【答案】B

【解析】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第一次提出了学前社会教育的主张。

故选B。

10、最早提出“自我效能感”这一概念的是()。

A、马斯洛

B、班杜拉

C、维纳

D、斯金纳

【答案】B

【解析】自我效能感指人们对自己是否能够成功地从事某一成就行为的主观判断。

这一概念由班杜拉最早提

出。

故选B。

11、根据加涅对学习的分类,识别多种刺激的异同并对之做出不同的反应,这种学习是()。

A、连锁学习

B、辨别学习

C、概念学习

D、规则学习

【答案】B

【解析】辨别学习即区别两个或两个以上刺激异同的学习。

故选B。

12、某教师在师德表彰大会上发言:

“故善人者,不善人之师;不善人者,善人之资。

不贵其师,不爱其资,

虽智大迷。

是谓要妙。

”对该教师引用老子这段话的用意理解不正确的是()。

A、从道德教育的角度,把教师的作用看得非常重要

B、不仅向好人学习,而且还要向不好的人学习

C、重视反面教员的作用

D、师生相互信任,既是道德教育的成果,也是道德教育的手段

【答案】D

【解析】这句话的意思即善人是不善人的学习榜样,不善的人是善人的反面教材,可以作为借鉴。

不尊重自己

的老师,不爱惜他的借鉴作用,虽然自以为聪明,其实是大大的糊涂。

这就是精深微妙的道理。

故选D。

13、教师向学生解释、说明、论证概念、原理等的教学方法是()。

A、讲解法

B、讲述法

C、讲演法

D、讲读法

【答案】A

【解析】讲授法是我国中小学常用的教学方法,其可分为讲述、讲解、讲读和讲演四种形式。

讲述是指教师

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对教学内容进行系统的叙述或描述,从而让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的讲授方式;讲解是指

教师对教材内容进行解释、说明、阐述、论证的讲授方式;讲读是在讲述、讲解的过程中,把阅读材料的内

容有机结合起来的一种讲授方式;讲演是讲授的最高形式,它要求教师不仅要系统而全面地描述事实、解释

道理,而

14、集体教育和个体教育相结合的德育原则是下列哪位教育家的成功教育经验?

()

A、马卡连柯

B、加里宁

C、乌申斯基

D、赞可夫

【答案】A

【解析】马卡连柯认为“教育了集体,团结了集体,加强了集体,以后,集体自身就能成为很大的教育力量

了。

”故选A。

15、以学生自身活动为主,要求学生自己去观察、操作、比较有关的学习资料,进而自己获得知识的教学是

()。

A、发现教学

B、启发教学

C、指导教学

D、程序教学

【答案】B

【解析】启发式教学是指根据教学目的、内容、学生的知识水平和知识规律,运用各种教学手段,采用启发

诱导的办法传授知识、培养能力,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以促进身心发展。

题干中的“以学生自身活动为

主,让学生进行观察等,进而自己获得知识”正是启发式教学的体现。

故选B。

16、《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中指出把()作为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

任务。

A、促进公平

B、育人为本

C、提高质量

D、改革创新

【答案】C

【解析】《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中指出把提高质量作为教育改革发展的核

心任务。

故选C。

17、孔子说: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表明孔子很强调()。

A、启发式教学

B、学习与思考相结合

C、困材施教

D、学习与行动相结合

【答案】B

【解析】“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出自《论语》,其大意为:

只读书学习而不思考问题,就会迷惑而

没有收获;只空想而不读书学习,就会疑惑。

因此,这句话强调学思结合。

故选B。

18、不得让不满()周岁的未成年人脱离监护单独居住。

A、12

B、14

C、16

D、18

【答案】C

【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规定,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不得让不满十六

周岁的未成年人脱离监护单独居住。

故选C。

19、不得让不满()周岁的未成年人脱离监护单独居住。

A、12

B、14

C、16

D、18

【答案】C

【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规定,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不得让不满十六

周岁的未成年人脱离监护单独居住。

故选C。

20、中国奴隶社会教育的主要内容是()。

A、四书五经

B、“六艺”

C、“七艺”

D、文法、修辞

【答案】B

【解析】中国奴隶社会时期的教育内容是“六艺”。

考生需注意准确审题,题干要求选择的是中国奴隶社会

时期的教育内容。

故选B。

21、检查学生对事物本质和内部联系把握程度的提问是()。

A、回忆提问

B、理解提问

C、应用提问

D、综合提问

【答案】B

【解析】理解提问是检查学生对事物本质和内部联系的把握程度的提问。

需要学生对己学过的知识进行回

忆、解释、重新整合,对学习材料进行内化处理,组织语言然后表达出来。

理解提问有变换、解释、重组和

对比四种类型。

故选B。

22、教师运用口头语言系统连贯地向学生传授知识、技能、发展学生智力的教学方法是()。

A、演示法

B、讲授法

C、谈话法

D、讨论法

【答案】B

【解析】讲授法是教师通过口头语言系统连贯地向学生传授知识的方法。

讲授法可分为讲述、讲解和讲演三

种方式。

故选B。

23、现代教学媒体是现代教学的()。

A、内容

B、目的

C、手段

D、结果

【答案】C

【解析】电子视听设备、多媒体等现代教学媒体是一种教学的手段。

故选C。

24、根据技能的定义,下列属于技能的是()。

A、蜘蛛织网

B、吃酸东西时皱眉头

C、儿童去了几趟医院,看见穿白大褂的人就哭

D、走路

【答案】D

【解析】技能是通过练习而形成的、合乎一定规则或操作程序的活动方式。

技能的特点1、练习是技能形成

的途径2、技能是一种活动方式3、技能必须合乎一定的法则。

A项是本能,B项是生理反应,C项也不

是。

故选D。

25、德育工作既要从社会现实和学生实际出发,又要与共产主义发展方向一致,二者要有机结合是指

()。

A、知行统一原则

B、方向性与现实性相结合原则

C、正面教育与纪律约束相结合原则

D、尊重信任与严格要求相结合原则

【答案】B

【解析】德育要结合学生实际体现了现实性,又要保持与共产主义方向一致,体现了德育的方向性。

故选

B。

26、李老师坚信自己能教好学生,在教育教学中表现出很高的热情。

这主要反映了他具有较高的教学

()。

A、认知能力

B、监控能力

C、操作能力

D、效能感

【答案】D

【解析】教师的教学效能感,是指教师对自己影响学生学习行为和学习成绩的能力的主观判断。

故选D。

27、影响创造性的因素有()

A、环境、知识、技能

B、知识、能力、技能

C、智力、思维、能力

D、环境、智力、个性

【答案】D

【解析】影响创造性的因素有:

(1)环境;

(2)智力;(3)个性。

故选D。

28、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对未成年人的法制教育负有()责任。

A、直接

B、相关

C、一定

D、相应

【答案】A

【解析】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对未成年人的法制教育负有直接责任。

故选A。

29、我国目前主要由()承担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责任。

A、地方

B、中央

C、社会力量

D、学生家长

【答案】A

【解析】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的规定,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当履行本法规定的各项

职责,保障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

因此,我国目前主要由地方承担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责

任。

故选A。

30、下列哪一项不属于朱熹所著的《四书集注》中的“四书”?

()

A、《论语》

B、《中庸》

C、《大学》

D、《大教学论》

【答案】D

【解析】《四书集注》是《四书章句集注》的简称,作者是南宋著名思想家、教育家朱熹。

《四书集注》是

朱熹为《大学》《中庸》《论语》《孟子》所作的注。

有《大学章句》1卷、《中庸章句》1卷、《论语集

注》10卷、《孟子集注》〗4卷。

故选D。

31、()是我国特有的一种教学组织形式。

实施开放式教学,盛行讲会制度,倡导百家争鸣。

A、书院

B、太学

C、国子监

D、社学

【答案】A

【解析】书院自唐朝开始出现,主要是供个人读书治学的地方,受佛教禅林讲学制度影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