砌体细则意见.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12232766 上传时间:2023-04-17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41.3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砌体细则意见.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砌体细则意见.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砌体细则意见.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砌体细则意见.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砌体细则意见.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砌体细则意见.docx

《砌体细则意见.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砌体细则意见.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砌体细则意见.docx

砌体细则意见

JNJL/QR/05/04/1.0

No:

 

监理实施细则

 

工程名称:

南京山水将军山项目

专业:

砌体结构工程(土建)

编制:

审核:

项目监理部浙江江南工程建设监理有限公司

将军山项目监理部(盖章)

2003年7月5日

南京江宁将军山花园一期工程

砌体结构工程施工监理实施细则

砌体结构工程是主体结构分布工程的子分部工程。

本细则针对将军山花园一期工程施工阶段监理编制,内容分工程概况、监理依据、监理内容、监理组织机构、控制内容、常见质量问题及防治措施和砌体子分部工程验收七个部分。

-、工程概况(主要介绍与砌体工程有关系的概况,括号内容实际编制应删除)

将军山花园一期工程位于南京市江宁经济技术开发区,将军南路以西,将军山东麓。

本工程为别墅式住宅楼,层高2~4层,工程结构为砖混结构。

±0.00m以下外墙砌体采用MU10烧结普通砖,M10水泥砂浆;±0.00m以上内外墙砌体采用MU10KP1多孔空心砖,M7.5混合砂浆;120内隔墙后砌,采用MU10KP1多孔空心砖,M5混合砂浆。

本工程砌体结构施工质量控制等级为B级。

构造柱与墙体连接大样及施工注意事项参见苏G9408。

二、监理依据

1.《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

2.《中华人民共和国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房屋建筑部分》(2002年版);

3.《砌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03-2002);

4.《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04-2002);

5.《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

6.《钢筋焊接及验收规范》(JGJ18-96);

7.该工程经过审批的主体工程施工图纸及说明;

8.该工程有关合同、文件及技术资料;

9.经审批的主体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10.将军山花园一期工程《监理规划》。

三、监理内容

1.审查该工程主体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2.检查砌体部分钢筋安装质量,参加隐蔽工程验收;

3.检查砌体部分用混凝土及其浇捣质量,对浇筑过程执行旁站;

4.检查砌体工程施工质量;

5.参加砌体结构的分部及分项工程质量评定和验收。

四、监理组织机构

五、控制内容

5.1事前控制

施工前的准备工作对一项工程是否能保证质量目标、工期目标顺利完成有相当重要的作用。

因此监理人员对施工单位施工准备工作同样要做好监督管理。

5.1.1对砌体结构工程,在开工前监理人员要掌握并督促施工单位完成以下资料的准备、熟悉工作。

1.熟悉砌体结构施工图纸和技术要求,及时组织图纸会审和设计院图纸交底,掌握有关砌体结构的有关要求;

2.砌体部分中墙体位置的测量复核;

3.搜集并熟悉施工过程中所用到的有关报表、规范、技术资料等;

4.核查施工现场和施工项目的针对砌体工程的质量管理体系和质量保证体系,要求施工单位推行生产控制和检验控制的全过程质量控制。

对施工现场质量管理,要求有相应的施工技术标准;健全的质量管理体系、施工质量控制和质量检验制度。

5.施工组织设计和施工技术方案应经审查批准。

审查施工单位编写的施工组织设计或施工技术方案,应检查施工组织设计和施工技术方案是否按程序审批,砌体工程施工内容是否包含,是否根据本工程实际特点编写、控制措施是否有针对性、各种技术措施是否可行、人员组织计划是否合理等;对涉及结构安全和人身安全的内容,是否有明确的规定和相应的措施。

5.1.2砌体工程用材料的质量控制

砌体工程所用的材料应有产品的合格证书、产品性能检测报告。

块材、水泥、钢筋、外加剂等进场时监理人员应见证取样,对材料进行复试,检查复试报告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方可使用。

严禁使用国家明令淘汰的材料。

砌体工程用材料的质量控制流程图见监理规划。

5.2事中控制

5.2.1基础砌体

1.砌筑基础前,应校核放线尺寸,允许偏差应符合下表的规定。

放线尺寸的允许偏差表1

长度L、宽度B(m)

允许偏差(mm)

长度L、宽度B(m)

允许偏差(mm)

L(或B)≤30

±5

60<L(或B)≤90

±15

30<L(或B)≤60

±10

L(或B)>90

±20

2.砌筑顺序应符合下列规定:

1)基底标高不同时,应从低处砌起,并应由高处向低处搭砌。

当设计无要求时,搭接长度不应小于基础扩大部分的高度。

2)砌体的转角处和交接处应同时砌筑。

当不能同时砌筑时,应按规定留搓、接搓。

5.2.2在墙上留置临时施工洞口,其侧边离交接处墙面不应小于500mm,洞口净宽度不应超过1m。

临时施工洞口应做好补砌。

5.2.3不得在下列墙体或部位设置脚手眼:

1.120mm厚墙、独立柱;

2.过梁上与过梁成60°角的三角形范围及过梁净跨度1/2的高度范围内;

3.宽度小于1m的窗间墙;

4.砌体门窗洞口两侧200mm和转角处450mm范围内;

5.梁或梁垫下及其左右500mm范围内;

6.设计不允许设置脚手眼的部位。

5.2.4施工脚手眼补砌时,灰缝应填满砂浆,不得用干砖填塞。

5.2.5设计要求的洞口、管道、沟槽应于砌筑时正确留出或预埋,未经设计同意,不得打凿墙体和在墙体上开凿水平沟槽。

宽度超过300mm的洞口上部,应设置过梁。

5.2.6尚未施工楼板或屋面的墙或柱,当可能遇到大风时,其允许自由高度不得超过表2的规定。

如超过表中限值时,必须采用临时支撑等有效措施。

墙和柱的允许自由高度(m)表2

墙(柱)厚(mm)

砌体密度>1600(kg/m³)

砌体密度1300~1600(kg/m³)

风载(KN/m²)

风载(KN/m²)

0.3(约7级风)

0.4(约8级风)

0.5(约9级风)

0.3(约7级风)

0.4(约8级风)

0.5(约9级风)

190

1.4

1.1

0.7

240

2.8

2.1

1.4

2.2

1.7

1.1

370

5.2

3.9

2.6

4.2

3.2

2.1

490

8.6

6.5

4.3

7.0

5.2

3.5

620

14.0

10.5

7.0

11.4

8.6

5.7

注:

1.本表适用于施工处相对标高(H)在10m范围内的情况。

如10m<H≤15m,15m<H≤20m时,表中的允许自由高度应分别乘以0.9、0.8的系数;如H>20m时,应通过抗倾覆验算确定其允许自由高度。

2.当所砌筑的墙有横墙或其他结构与其连接,而且间距小于表列限值的2倍时,砌筑高度可不受本表的限制。

5.2.7搁置预制梁、板的砌体顶面应找平,安装时应座浆。

当设计无具体要求时,应采用1:

2.5的水泥砂浆。

5.2.8砌体施工质量控制等级分为三级,本工程应符合表3中B级的规定。

砌体施工质量控制等级表3

项目

施工质量控制等级

A

B

C

现场质量管理

制度健全,并严格执行;非施工方质量监督人员经常到现场,或现场设有常驻代表;施工方有在岗专业技术管理人员,人员齐全,并持证上岗

制度基本健全,并能执行;非施工方质量监督人员间断地到现场进行质量控制;施工方有在岗专业技术管理人员,并持证上岗

有制度;非施工方质量监督人员很少作现场质量控制;施工方有在岗专业技术管理人员

砂浆、混凝土强度

试块按规定制作,强度满足验收规定,离散性小

试块按规定制作,强度满足验收规定,离散性较小

试块强度满足验收规定,离散性大

砂浆拌合方式

机械拌合;配合比计量控制严格

机械拌合;配合比计量控制一般

机械或人工拌合;配合比计量控制较差

砌筑工人

中级工以上,其中高级工不少于20%

高、中级工不少于70%

初级工以上

5.2.9砌体施工时,楼面和屋面堆载不得超过楼板的允许荷载值。

施工层进料口楼板下,宜采取临时加撑措施。

5.2.10分项工程的验收应在检验批验收合格的基础上进行。

检验批的确定根据楼层,一个楼层一个检验批,屋面为一个检验批。

5.2.11砌体工程检验批验收时,其主控项目应全部符合GB50203-2002的规定;一般项目应有80%及以上的抽检处符合GB50203-2002的规定,或偏差值在允许偏差范围以内。

对验收批的检查项目,施工单位检查评定完毕进行报验时,监理人员应认真检查检验批验收记录,对验收内容现场抽查,符合规范规定的应分别在验收记录栏和验收结论栏签署监理检查意见(合格和符合要求),不符合规范规定的项目应及时督促施工方进行整改,完毕后重报。

5.2.12砌筑砂浆

1.水泥进场使用前,应分批对其强度、安定性进行复验。

检验批以同一生产厂家、同一编号为一批。

当在使用中对水泥质量有怀疑或水泥出厂超过三个月(快硬硅酸盐水泥超过一个月)时.应复查试验,并按其结果使用。

不同品种的水泥不得混合使用。

2.砂浆用砂不得含有有害杂物。

砂浆用砂的含泥量应满足下列要求:

①对水泥砂浆和强度等级不小于M5的水泥混合砂浆,不应超过5%;

②对强度等级小于M5的水泥混合砂浆,不应超过10%;

③砂颗粒级配,应能满足砌筑砂浆技术条件要求。

3.配制水泥石灰砂浆时,不得采用脱水硬化的石灰膏。

4.消石灰粉不得直接使用于砌筑砂浆中。

5.拌制砂浆用水,水质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混凝土拌合用水标准》JGJ63的规定。

6.砌筑砂浆应通过试配确定配合比。

当砌筑砂浆的组成材料有变更时,其配合比应重新确定。

7.施工中当采用水泥砂浆代替水泥混合砂浆时,应重新确定砂浆强度等级。

8.凡在砂浆中掺入有机塑化剂、早强剂、缓凝剂、防冻剂等,应经检验和试配符合要求后,方可使用。

有机塑化剂应有砌体强度的型式检验报告。

9.砂浆现场拌制时,各组分材料应采用重量计量。

10.砌筑砂浆应采用机械搅拌,自投料完算起,搅拌时间应符合下列规定:

①水泥砂浆和水泥混合砂浆不得少于2min;

②水泥粉煤灰砂浆和掺用外加剂的砂浆不得少于3min;

③掺用有机塑化剂的砂浆,应为3~5min。

11.砂浆应随拌随用,水泥砂浆和水泥混合砂浆应分别在3h和4h内使用完毕;当施工期间最高气温超过30℃时,应分别在拌成后2h和3h内使用完毕。

注:

对掺用缓凝剂的砂浆,其使用时间可根据具体情况延长。

12.砌筑砂浆试块强度验收时其强度合格标准必须符合以下规定:

同一验收批砂浆试块抗压强度平均值必须大于或等于设计强度等级所对应的立方体抗压强度;同一验收批砂浆试块抗压强度的最小一组平均值必须大于或等于设计强度等级所对应的立方体抗压强度的0.75倍。

注:

①砌筑砂浆的验收批,同一类型、强度等级的砂浆试块应不少于3组。

当同一验收批只有一组试块时,该组试块抗压强度的平均值必须大于或等于设计强度等级所对应的立方体抗压强度。

②砂浆强度应以标准养护,龄期为28d的试块抗压试验结果为准。

抽检数量每一检验批且不超过250m³砌体的各种类型及强度等级的砌筑砂浆,每台搅拌机应至少抽检一次。

检验方法在砂浆搅拌机出料口随机取样制作砂浆试块(同盘砂浆只应制作一组试块),最后检查试块强度试验报告单。

13.当施工中或验收时出现下列情况,可采用现场检验方法对砂浆和砌体强度进行原位检测或取样检测,并判定其强度:

①砂浆试块缺乏代表性或试块数量不足;

②对砂浆试块的试验结果有怀疑或有争议;

③砂浆试块的试验结果,不能满足设计要求。

5.2.13砖砌体工程

砌筑砖砌体时,砖应提前1~2d浇水湿润。

砌砖工程当采用铺浆法砌筑时,铺浆长度不得超过750mm;施工期间气温超过30℃时,铺浆长度不得超过500mm。

240mm厚承重墙的每层墙的最上一皮砖,砖砌体的阶台水平面上及挑出层,应整砖丁砌。

多孔砖的孔洞应垂直于受压面砌筑。

施工时施砌的蒸压(养)砖的产品龄期不应小于28d。

竖向灰缝不得出现透明缝、瞎缝和假缝。

砖砌体施工临时间断处补砌时,必须将接槎处表面清理干净,浇水湿润,并填实砂浆,保持灰缝平直。

1.检查砖和砂浆试块试验报告,强度等级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抽检数量按每一生产厂家烧结砖15万块、多孔砖5万块、灰砂砖及粉煤灰砖10万块各为一验收批,抽检数量为1组。

2.砌体水平灰缝的砂浆饱满度不得小于80%。

抽检数量每检验批抽查不应少于5处。

检验方法用百格网检查砖底面与砂浆的粘结痕迹面积。

每处检测3块砖,取其平均值。

3.砖砌体的转角处和交接处应同时砌筑,严禁无可靠指施的内外墙分砌施工。

对不能同时砌筑而又必须留置的临时间断处应砌成斜槎,斜槎水平投影长度不应小于高度的2/3。

抽检数量每检验批抽20%接槎,且不应少于5处。

4.当不能留斜槎时,除转角处外,可留直槎,但直槎必须做成凸槎。

留直槎处应加设拉结钢筋,拉结钢筋的数量为每120mm墙厚放置1Φ6拉结钢筋(120mm厚墙放置2Φ6拉结钢筋),间距沿墙高不应超过500mm;埋入长度从留槎处算起,每边均不应小于1000mm且不小于墙长的1/5;末端应有90°弯钩。

观察和尺量检查,抽检数量每检验批抽20%接槎,且不应少于5处。

合格标准:

留槎正确,拉结钢筋设置数量、直径正确,竖向间距偏差不超过100mm,留置长度基本符合规定。

5.砖砌体的位置及垂直度允许偏差应符合表4的规定。

砖砌体的位置及垂直度允许偏差表4

项次

项目

允许偏差(mm)

检验方法

l

轴线位置偏移

10

用经纬仪和尺检查或用其他测量仪器检查

2

垂直度

每层

5

用2m托线板检查

全高

≤10m

10

用经纬仪、吊线和尺检查,或用其他测量仪器检查

>10m

20

抽检数量轴线查全部承重墙柱;外墙垂直度全高查阳角,不应少于4处,每层每20m查一处;内墙按有代表性的自然间抽10%,但不应少于3间,每间不应少于2处,柱不少于5根。

6.砖砌体组砌方法应正确,上、下错缝,内外搭砌,砖柱不得采用包心砌法。

抽检数量外墙每20m抽查一处,每处3~5m,且不应少于3处;内墙按有代表性的自然间抽10%,且不应少于3间。

合格标准:

除符合本条要求外,窗间墙无通缝,长度大于或等于300mm的通缝每间不超过3处,且不得位于同一面墙体上。

7.砖砌体的灰缝应横平竖直,厚薄均匀。

水平灰缝厚度宜为10mm,但不应小于8mm,也不应大于12mm。

砖砌体的水平灰缝的砂浆饱满,实心砖砌体水平灰缝的砂浆饱满度不得低于80%。

抽检数量每步脚手架施工的砌体,每20m抽查1处。

检验方法用尺量10皮砖砌体高度折算。

8.砖砌体的一般尺寸允许偏差应符合表5的规定。

砖砌体一般尺寸允许偏差表5

项次

项目

允许偏差(mm)

检验方法

抽检数量

1

基础顶面和楼面标高

±15

用水平仪和尺检查

不应少于5处

2

表面平整度

清水墙、柱

5

用2m靠尺和楔形塞尺检查

有代表性自然间10%,但不应少于3间,每间不应少于2处

混水墙、柱

8

3

门窗洞口高、宽(后塞口)

±15

用尺检查

检验批洞口的10%,且不应少于5处

4

外墙上下窗口偏移

20

以底层窗口为准,用经纬仪或吊线检查

检验批的10%,且不应少于5处

5

水平灰缝平直度

清水墙

7

拉10m线和尺检查

有代表性自然间10%,但不应少于3间,每间不应少于2处

混水墙

10

6

清水墙游丁走缝

20

吊线和尺检查,以每层第一皮砖为准

有代表性自然间10%,但不应少于3间,每间不应少于2处

5.2.14构造柱

1.根据建筑平面,在砖墙内设置混凝土构造柱,构造柱的底部钢筋应锚入混凝土板或梁内,顶部钢筋也就与混凝土板或梁相连接,具体做法按结施图。

构造柱位置及垂直度的允许偏差应符合下表的规定。

构造柱尺寸允许偏差

项目

允许偏差(mm)

抽检方法

柱中心线位置

10

用经纬仪和尺检查或用其他测量仪器检查

柱层间错位

8

用经纬仪和尺检查或用其他测量仪器检查

柱垂直度

每层

10

用2m托线板检查

全高

≤10m

15

用经纬仪、吊线和尺检查,或用其他测量

仪器检查

>10m

20

注:

抽检数量每检验批抽10%,且不应少于5处。

2.构造柱与墙体的连接处应砌成马牙槎,马牙槎应先退后进,预留的拉结钢筋应位置正确,施工中不得任意弯折。

抽检数量每检验批抽20%构造柱,且不少于3处。

合格标准:

钢筋竖向移位不应超过100mm,每一马牙槎沿高度方向尺寸不应超过300mm。

钢筋竖向位移和马牙槎尺寸偏差每一构造柱不应超过2处。

3.构造柱浇灌混凝土前,必须将砌体留槎部位和模板浇水湿润,将模板内的落地灰、砖渣和其他杂物清理干净,并在结合面处注入适量与构造柱混凝土相同的去石水泥砂浆。

振捣时,应避免触碰墙体,严禁通过墙体传震。

六、常见质量问题及防治措施

6.1墙体裂缝

6.1.1基础沉降引起的墙体裂缝

为保证基础均匀沉降,在施工阶段A类桩的比例一般应达到95%以上,这就要求桩基施工阶段严格控制其施工质量,施工完毕监理机构要对检测方案认真审查、并对桩基测试过程旁站监理掌握沉降第一手资料,不满足设计要求时要及时采取措施对基础进行加强处理,提高基础刚度。

砌体施工过程要注意加载均衡,避免出现同一单体楼层施工高度差距较大(超过两层),以合理控制沉降速度。

6.2梁下方水平裂缝

消除梁下方水平裂缝,填充墙砌筑不能一次到顶。

普通砖墙砌筑至梁底或板底时,留设180~200mm的空隙,间隔时间超过7天后,再将其补砌挤紧;轻质砌块填充墙砌筑至梁或板底时,保留不小于120mm高的空隙,间隔7天后,用不小于C20强度等级细石混凝土浇筑嵌填密实。

使用小型轻质砌块砌筑的墙体,为防止开裂,砌块龄期应超过28天。

6.3构造措施裂缝

对砌筑高度大于3m、长度大于4m的墙体,增设构造柱、压顶梁和腰梁等,改变墙体性状、增加墙体约束体,减少墙体膨胀和收缩量。

填充墙与梁、独立柱间连接部位,由于材料变形系数不同比较容易出现裂缝,防治措施在连接部位采用钢丝网或其他形式的加强网,加强网与两基层面的搭接宽度不小于150mm。

为防止窗台窗角处墙体裂缝,可采用在窗台下设通长的现浇钢筋混凝土板带,板带厚度不小于60mm,内配3Φ6通长筋和间距不大于250mm的Φ6分布筋焊成网片,置于板中部,两端锚固于构造柱内或与墙拉结筋连接,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小于C20。

6.4温度变化引起的裂缝

砌体结构顶层由于受较大的温差变化影响,也是比较容易出现裂缝的部位,因此对顶层墙体也应采取加强措施。

加强方法,对顶层端部开间和相邻开间横墙为设置通长拉结钢筋;对顶层窗洞上下口、门洞上口无圈梁处设置厚度不小于100mm,内配3Φ12通长筋和间距不大于250mm的Φ6分布筋焊成网片,做法和混凝土要求同上。

6.5现浇板裂缝

防治措施对房屋长度大于40m时,中间按规范规定设置伸缩缝。

一般房间楼板厚度不小于110mm,厨房、卫生间、阳台楼板厚度不小于90mm,施工中应采取有效的保证楼板厚度的措施。

房屋端部两跨楼板设置双层双向钢筋,钢筋直径不小于8mm、间距不大于100mm。

外墙转角在楼板内设置不少于5根Φ8放射筋,配筋长度大于板跨的三分之一。

现浇板内有直径大于30mm或有两层叠加预埋管线时,楼板也容易出现裂缝,防治措施一方面要保证埋管置于板底钢筋之上,在管线交叉处设置接线盒,另一方面沿管线位置加设宽度不小于500mm的钢丝网。

控制混凝土现浇板收缩裂缝,应从混凝土原材料使用(砂用细度模数大于2.5的中粗砂,外加剂要符合有关标准等)、坍落度大小、浇筑振捣、表面收光和混凝土养护等多方面严格控制,加强旁站监理。

6.6厨卫间和阳台楼面渗漏

6.6.1管道穿楼板的,既要保证预留洞位置准确防止管道安装时位置不准重新开洞,又要防水层施工前管道穿楼板管道周边处理密封。

预留管洞周边比较光滑的,应做毛化处理,具体措施视光滑程度确定。

6.6.2认真做好蓄水试验。

施工单位在各类穿楼面管道和密封作业施工完毕,首先进行12小时蓄水试验,防水层和楼地面施工完毕进行24小时蓄水试验,蓄水高度200~300mm,蓄水试验要有试验记录,试验即将完毕应及时约请监理人员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不留事故隐患。

6.7屋面渗漏

防治应从以下五个方面进行。

6.7.1上翻梁过水孔是经常出现渗漏的部位之一。

其原因要么孔底标高留置不准,造成孔中积水;要么过水孔留置太小,孔内无法进行防水施工。

基于此,首先要保证孔底标高的位置绝对准确,以免孔中积水;其次,过水孔横截面要改大,即高度不小于150mm,宽度不小于250mm,以利排水通畅;最后,要保证孔内转角及孔的两端用密封材料封堵严实后,再施工高分子涂料或卷材,涂膜要确保一定厚度(不少于2mm)刮涂要均匀;卷材铺贴要规范、平服。

如果把过水孔改为埋设管道,管径不得小于75mm,管道两端周围与砼接触处要留凹槽,并用密封材料封严。

这样,基本可以防止因过水孔而引起的屋面渗漏。

6.7.2突出屋面的管道和烟囱,在与屋面的交接处应予高度重视。

突出屋面的管道有倒板时便已安装固定好的和倒板后才凿眼安装上去的两种。

对于前者,可先在管道与屋面的交接周围防水砂浆做成圆锥台形,并预留20×20mm的凹槽,以便嵌填密封材料,然后作好附加层;因其部位关键,附加层应做两道;如是卷材施工,管道上端应加金属箍或用钢铁丝扎牢,下端与基层必须衔接自然,铺贴平服严密。

至于后者,尤为关键,处理不好,极易漏水。

故应首先用膨胀水泥在其穿插处封堵加固,以防收缩裂缝,再严格按前一种管道的处理方法精心施工。

6.7.3切实把好分仓缝和变形缝位置的处理,使防水层能有效地适应基层的各种变形的影响,以增强防水效果。

分仓缝有刚性防水层分仓缝,找平层分仓缝和保护层分仓缝。

其中刚性防水层分仓缝和找平层分仓缝,按要求一般设置在屋面梁分隔处、屋面转角,防水层与突出屋面的交接处。

这些部位都是屋面应力最集中的地方。

如果施工不到位,将势必成为漏源之一,故疏忽不得,必须严格按要求嵌填密封材料。

施工前还应检查分仓缝是否顺直、平整、密实、清洁、不合要求,否则应及时修补以确保嵌缝质量。

找平层分仓缝必须在大面积防水层施工前处理好,刚性防水层和保护层分仓缝须待防水层施工完毕后进行处理。

屋面沉降处,一般设有附加墙,附加墙与屋面交接处,应先做好附加层,再顺缝铺盖整幅卷材,缝中卷材宽度应是缝宽的2-3倍,使其顺缝凹陷下去,缝的两边平面和外侧立面必须满粘,如果缝过长,须要横向搭接,搭接处要用配套粘结剂胶结密封,接着在缝中嵌填背衬材料,然后在顶部加盖混凝土板或金属盖板。

如是高低跨沉降缝,则不适宜加盖混凝土板,而应加扣与之相适应的金属或高分子卷材盖板。

其上下两端应用带垫片的钢钉分别固定在高跨外墙和附加墙的立面上,盖板两端及钉帽用密封材料封严。

这样,雨水便无法进入缝内,渗漏也就无从产生了。

6.7.4屋面防水层阴阳角的处理。

基层应按要求作成圆弧形(或钝角),圆弧半径根据不同的材料分为:

合成高分子卷材20mm;高聚物改性沥青卷材及防水涂膜50mm;沥青卷材100-500mm。

由于这些部位应力集中,往往先于在大面积防水层而受到破坏,因此在这些部位必须作好增强附加层。

附加层可采用涂料加筋涂刷,或采用卷材条加铺。

其宽度每边(立面、平面)必须≥200mm。

阴角处应实铺为主,阳角处应以空铺为主,宽铺每边粘贴宽度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