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大学自然地理学复习提纲.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12231505 上传时间:2023-04-17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29.5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武汉大学自然地理学复习提纲.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武汉大学自然地理学复习提纲.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武汉大学自然地理学复习提纲.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武汉大学自然地理学复习提纲.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武汉大学自然地理学复习提纲.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武汉大学自然地理学复习提纲.docx

《武汉大学自然地理学复习提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武汉大学自然地理学复习提纲.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武汉大学自然地理学复习提纲.docx

武汉大学自然地理学复习提纲

第一章绪论

1、地理学的学科体系:

自然地理学人文地理学

2、自然地理学的性质:

综合性、区域性、环境性、系统性。

地理学的本质特性:

环境性、系统性

1、综合性:

综合性是指自然地理学多学科交叉、多要素融合的特性。

2、区域性:

区域性是地理学的本质特性,区域特征、区域联系与区域分异规律为主研究对象。

3、环境性:

人类生存环境是地理学研究的主要对象与内容。

4、系统性:

地球表层环境就是一个系统,可以称之为地球表层系统。

系统具有整体性、层次性、动态性与结构功能性。

 

第二章岩石圈

3、地球内部的圈层构造1、地壳2、地幔3、地核

4、主要的造岩矿物及性质

矿物名称

形状

颜色

条痕

光泽

硬度

解理和

断口

石英

SiO2

六方柱锥状晶体

无或各种颜色

无色

玻璃

7

贝壳状断口

长石

KAlSi3O8

柱状厚板状晶体

白、肉红

无色

玻璃

6

完全解理

云母

KAl2[Si3AlO10](OH,F)2

片状

白、黑

无色

玻璃

2~3

极完全解理

方解石

CaCO3

菱面体晶体

玻璃

3

完全解理

普通辉石

短柱状

黑(或带微绿)

浅灰

绿玻璃

5~6

中等解理

普通角闪石

长柱状

黑(或带微绿)

浅灰绿

玻璃

5~6

完全解理

黄铁矿

FeS2

立方体晶体,集合体为致密块状

淡黄铜色

黑带微绿

金属

6~6.5

无解理

黄铜矿

CuF2S2

晶体少见,常见致密块状或散粒状

铜黄色

黑带微绿

金属

3~4

无解理

5、岩石分类及特征

(1)岩浆岩(火成岩)

侵入岩:

深成岩和浅成岩的特征

喷出岩:

流纹构造、气孔构造杏仁构造

(2)沉积岩

层理:

水平层理、波状层理、交错层理

化石:

(3)变质岩:

变质作用的因素

变质岩的特征:

板状、片状、片麻状

6、地质作用的概念、分类和相互关系,为什么说内力地质作用是第一营力,外力地质作用是第二营力?

 内、外力地质作用互有联系,但发展趋势相反。

内力作用使地球内部和地壳的组成和结构复杂化,造成地表高低起伏;外力作用使地壳原有的组成和构造改变,夷平地表的起伏,向单一化发展。

一般来说,内力作用控制着外力作用的过程和发展。

7、内力作用的主要表现形式

1)构造运动

定义:

由地球内力作用引起的促使岩石圈发生变位和变形以及大洋底增生和消亡的地质作用。

构造地貌:

第一级:

星体地貌,如大陆和大洋;

第二级:

大地构造地貌,如山地、平原、盆地、高原等;

第三级:

地质构造地貌:

由不同地质构造和不同岩层的差别抗蚀能力而表现出来的地貌。

根据运动方向可分为:

水平运动:

岩石圈物质沿地球表面切线方向运动。

作用形式:

水平挤压或引张力

作用结果:

使地表产生巨大的起伏,并形成大型的褶皱和断裂,又叫造山运动

垂直运动:

岩石圈物质沿地球半径方向的运动。

作用结果:

地壳大面积的上升和下降,形成大型的隆起和凹陷,产生海侵和海退现象,又成为造陆运动。

(2)岩浆活动

火山作用:

岩浆沿构造软弱带上升并喷出地表。

侵入作用:

岩浆侵入到上覆岩层。

(3)地震活动

按成因地震分为三类:

构造地震

又称断裂地震,是地下岩层突然发生错断引起的地震。

发生次数占地震总数的90%

火山地震

火山喷发时由于气体的冲击力所引起的地震。

这种地震的强度较小,发生次数占地震总数的7%

陷落地震

在石灰岩地区,岩石被地下水长期溶蚀,形成巨大的地下空洞,一旦上覆岩石的重量超过岩石的支撑能力,地表塌陷,引起地震。

占地震总数的3%。

8、水平构造及其地貌类型、丹霞地貌

1.定义:

岩层产状近于水平,岩层未发生明显

变形。

原因:

受内力地质作用扰动较小

岩层呈整体上升或下降运动

2、方山地貌

在水平岩层地区,如果地壳大面积上升,可形成构造高原和构造台地,经流水长期侵蚀切割后,可形成面积大小不一彼此孤立的高地,称为方山。

规模较小的叫桌状山。

方山地貌特征:

顶部常由坚硬岩层组成,地形面与岩层面一致;

坡折线明显。

典型方山地貌——丹霞地貌:

定义:

在红色石英砂岩组成的水平岩层或单斜构造地区,经流水沿垂直节理强烈侵蚀后,造成陡崖和峡谷,峡谷与峡谷之间常形成孤立的石峰、石柱或呈报状的地貌形态。

这种地貌以广东仁化的丹霞山最为典型。

9、单斜构造及其地貌类型,单斜山、单面山、猪背岭的区别,单斜山的前坡(逆向坡)和后坡(顺向破)

1、单斜构造定义:

一个地区的一系列岩层向同一方向倾斜,而岩层的倾角较小(小于25度)。

成因:

(1)位于褶曲的一翼或断层的一盘;

(2)地层不等量抬升;

(3)沉积基面倾斜,如大陆架沉积。

2、单斜构造地貌

单斜岩层形成的山地,在地貌形态上常表现为两坡不对称的单面山。

顺岩层倾向的一坡缓而长,其坡度受岩层倾角控制,称为顺向坡(或后坡);与岩层倾向相反的一坡陡而短,称为逆向坡(或前坡)。

因此,单面山两侧的等高线疏密变化呈现明显的不对称。

两坡都很陡且坡度相同的称为猪背岭(galera)。

10、岩层产状三要素

岩层产状三要素

1、走向:

岩层面与水平面交线的方向,它标志着岩层的延伸方向。

2、倾向:

岩层的倾斜方向。

与走向垂直。

3、倾角:

岩层面与水平面的夹角。

11、褶曲的几何要素:

核、翼、轴面、枢纽

翼:

褶曲岩层的两坡

核:

褶曲岩层的的中心

轴面:

褶曲两翼的对称面

枢纽:

轴面与层面的交线

 

12、褶曲形态:

背斜、向斜

背斜中部向上弯曲,向斜相反

13、褶曲类型

按褶曲和轴面的关系:

直立褶曲、倾斜褶曲、倒转褶曲、平卧褶曲

根据轴线与水平面的关系:

长轴褶曲(平行岭谷)、短轴褶曲、等轴褶曲(穹隆构造)

14、背斜山、向斜谷、地形倒置

(1)背斜山与向斜谷

在年轻的褶皱构造上,由于侵蚀时间短,原始的褶皱构造未遭到明显侵蚀破坏,地表起伏与褶皱构造一致,即背斜成山,向斜成谷。

(2)地形倒置

在岩层的褶皱过程中,背斜顶部受张力作用,形成节理,因而侵蚀破坏较快,从而形成谷地,称为背斜谷。

相反,向斜核部因为受到挤压力作用,岩性致密,故侵蚀较慢,形成向斜山。

这种内部构造与外部起伏完全相反的现象称为地形倒置。

15、断裂构造及其地貌类型,断层要素、正断层、逆断层、地垒、地堑

断裂构造:

岩层受内力作用后,当应力达到或超过岩石强度极限时,引起岩层的连续性和完整性发生破坏。

岩层破裂后,两侧岩块发生显著位移的,称为断层,无位移的称为节理。

1、断层要素

断层各组成部分叫断层要素,包括断层面、断层线和断层盘。

断层面:

岩层发生断裂时的破裂面。

断层线:

断层面与地面的交线。

断盘:

断层面两侧的岩块

上盘:

位于断层面之上的一盘

下盘:

位于断层面之下的一盘

2、断层类型

按照两盘相对位移的关系可分为:

正断层:

上盘相对下降,下盘相对上升。

逆断层:

上盘相对上升,下盘相对下降。

平推断层:

断层沿水平方向相对位移

地垒:

由断层抬升所形成的山地,庐山是一座地垒式断块山。

地堑:

由断层下降所形成的谷地,滇池、洱海、贝加尔湖为地堑式断层湖,汾河谷地和渭河谷地为地堑谷。

断层崖:

由于岩层断裂位移造成的陡崖。

16、板块构造理论的起源和发展

1、板块构造理论的起源和发展

1、大陆漂移

1915年,德国气象学家魏格纳的《大陆和海洋的形成》提出大陆漂移学说。

2、海底扩张

20世纪50年代海洋科学飞速发展,海底热流测量、海底地形测量、地震分布、海底火山和深海沉积的研究结果,被普林斯顿大学的赫斯综合成海底扩张的模式。

3、板块构造

1965年加拿大人威尔逊将地球表层划分为若干刚性板块,确立了板块构造学的基本原理。

17、板块划分:

太平洋板块、欧亚板块、印度——澳大利亚板块、非洲板块、南美洲板块、北美洲板块、南极洲板块

18板块的边界

离散型边界、挤压型边界、剪切型边界

19、板块构造理论与全球火山、地震分布

环太平洋地震带、地中海—喜马拉雅地带、大洋中脊地震带、大陆裂谷地震带

20、绝对地质年代、相对地质年代

地质年代:

地壳中不同年代的岩石在形成过程中的。

时间和顺序。

包括相对地质年代和对

地质年代。

21、什么是地层层序律

就沉积岩上下关系来说,地层形成时的原始产状一般是呈水平或近似水平的,如果一个地区沉积岩没有受过干扰,先沉积的是较老的地层,后沉积在上面的是较新的地层。

这种上新下老的地层关系就叫地层层序律。

22、什么是生物地层学法,标准化石、指相化石

根据地层中生物的化石确定地层的相对地质年代的方法。

标准化石:

延续时间短.数量多.分布范围广.特征显著的化石才是鉴定地质年代,划分地层最有价值的化石。

指向化石:

有些生物只能生活在一定的地理环境里,所以我们可以根据地层中的某些化石推测当时的古地理环境的化石。

23、什么是岩石地层学法,什么是岩相和岩性

根据岩相或岩性来确定地质年代的方法。

岩相:

就是岩层的面貌,是岩层的岩性特征和生物特征的综合,也是岩层生存环境的反映。

24、构造地层学法:

整合接触、假整合接触、不整合接触

 

第三章大气圈

25、大气的主要成分,什么是气溶胶

干洁空气,水汽,气溶胶,污染空气

大气中的固体液体微粒统称为气溶胶粒子,气溶胶粒子与空气介质一起被称为气溶胶。

26、大气的垂直分层

对流层(17~18,10~12,8~9)平流层(50~55)中间层(80~85)暖层(800)逸散层

27、太阳辐射、地面辐射、大气辐射、大气逆辐射、地面有效辐射、辐射平衡的概念

太阳辐射:

太阳以电磁波的形式向外传递能量

地面辐射:

地面以电磁波的形式向上辐射能量

大气辐射:

大气吸收地面的长波辐射后,按其本身的温度,以电磁波的形式向四面八方昼夜不停的发射场波辐射

大气逆辐射:

大气辐射向下指向地面的部分,方向与地面辐射相反

地面有效辐射:

地面辐射与地面吸收的大气逆辐射之差

地面辐射平衡:

在一定时期内,地面洗手台杨总辐射与地面有效辐射的差值

辐射平衡:

整个地气系统能量收支平衡

28、温室效应

大气对太阳短波辐射吸收很少,但能强烈吸收地面长波辐射而增热,并以长波逆辐射的形式返回给地面一部分能量,导致地面不致因辐射失热过多,大气的这种对地面的保温的作用叫温室效应

29、气温日较差、气温年较差的概念

一天之中最高气温与最低气温的差值

30、大气的干绝热过程、大气的湿绝热过程、焚风效应

干绝热过程:

干空气或未饱和的湿空气块,进行垂直运动时,只因体积膨胀(或收缩)做功引起的内能增减或温度变化的过程

湿绝热过程:

饱和湿空气做垂直运动时的绝热过程

焚风效应:

气流越山后绝热下沉引起的气温上升和相对湿度降低的现象。

31、地转偏向力的形成和对自然地理现象的影响

地球自转时的角速度分为垂直和水平两个分量,水平分量对地球上任意一个作水平运动的物体产生一个与其运动方向垂直的力,这便是地转偏向力。

影响:

由于地转偏向力的作用导致大气运动方向的改变,从而形成了地转风,气旋,反气旋,导致了河流,洋流,潮流等运动轨迹的偏转,从而形成了北半球河流多向右岸侵蚀,洋流潮流多向右偏转。

32、三圈环流(低纬度环流、中纬度环流、高纬度环流)的形成

在太阳辐射、地球自转、地表性质以及地面摩擦力的共同作用下,大气圈内的空气产生了不同规模的三维运动,总称为大气环流。

在太阳辐射的直接加热下,地球高低纬度之间形成了从赤道向两极的温度梯度,结果使低纬度赤道地区的大气不断增温而膨胀上升,形成赤道低压;而极地大气因不断冷却而收缩下沉,使地面气压升高形成极低高压。

太阳辐射是产生和维持大气环流的最直接的原动力。

由于地球自转,从赤道上空向极地方向流动的气流,在地转偏向力的作用下,方向发生偏转,到纬度20度到30度附近,气流完全偏转成纬向西风,阻挡来自赤道上空的气流继续向高纬流动,加上气流移行过程中温度降低,纬圈缩小,发生空气质量的辐合下沉,形成高压带,称为副热带高压。

而赤道形成赤道低压。

副高出现后在低层出现向南向北的两支气流。

向北的这支气流与极低高压向南流的空气在纬度60度处辐合上升形成地面的副极地低气压带。

这样便形成了全球性的七个纬向气压带。

东北信风和东南信风两支气流在赤道地区汇合上升,补偿赤道上空流走的空气并在低纬度形成一个完整环流圈,称作信风环流圈,又称低纬度环流圈。

在纬度60度附近辐合上升的气流在高空分成南北两支。

一支向北,形成高纬环流,一支向南流去,构成中纬度环流圈。

33、地面行星风系的形成和类型

太阳系中的任何行星只要它的周围包围着大气,都有环流现象发生,发生在行星上的总的大气环流现象称为行星风系。

 

34、气压带的形成:

赤道低压带、副热带高压带、副极地低压带、极地高压带

35、冬季和夏季控制北半球的气压中心

冬季:

亚洲高压,阿留申低压,北美高压,冰岛低压

夏季:

亚洲低压,夏威夷高压,北美低压,亚速尔高压

36、季风概念和类型:

行星季风、热力季风

37、我国季风的特点

(1)东亚季风,冬季西北风,夏季东南风

(2)夏季风的强弱、迟早,对东部降雨有很大影响。

夏季风强,华北多雨,中南干旱;

夏季风弱,华北干旱,华中涝;

(3)行星季风:

印度洋夏季影响我国,云南省、四川南部、西藏东南

(4)雨热同季

38、水气压、绝对湿度和相对湿度的概念

水汽是大气的组成部分,具有压力,称为水汽压。

单位容积空气中所含的水汽质量(通常以g/m3表示),称为绝对湿度。

大气中实际水汽含量与饱和时水汽含量的比数,即实际水汽压e与同温度条件下饱和水汽压E之比称为相对湿度。

39、降水类型

(1)对流雨

(2)地形雨

(3)锋面雨

(4)台风雨

40、对流雨的成因和特点

成因:

近地面层空气受热或高层空气强烈降温,促使低层空气上升,水汽冷却凝结,就会形成对流雨。

特点:

对流雨以低纬度最多,降水时间一般在午后。

在中高纬度,对流雨主要出现在夏季半年,冬半年极为少见。

41、地形雨的成因

暖湿气流在移动过程中,遇到较高的山地,被迫在迎风坡抬升,绝热冷却而形成降水

42、锋的类型及各自降水特征

可分为冷锋、暖锋、准静止锋、锢囚锋四种类型。

暖锋抬升:

水平范围大:

常常形成沿锋而产生大范围的呈带状分布的降水区域,称为降水带。

随着锋面平均位置的季节移动,降水带的位置也移动。

如我国的梅雨。

持续时间长

冷锋则相反

43、全球降水分布(各降雨带的成因和主要特征):

赤道多雨带、副热带少雨带、温带多雨带、极地少雨带

44、气团的概念和分类(热力分类法)

物理属性(温度、湿度、大气静力稳定度)在水平方向较均匀的大块空气团。

地理分类法

首先按照气团源地的地理纬度分

热力分类法

按气团与所经过下垫面温度对比分为冷气团和暖气团。

45、气旋和反气旋的成因

在高压中心附近,大气向周围流动,也就是大气的辐散;在低压中心附近,大气由周围向中心集中,也就是大气的辐合。

由于地转偏向力的作用,大气的辐合与辐散形成了气旋、反气旋。

46、梅雨过程

1、2-4月,副高脊线稳定在18-20N附近,华南出现阴雨天气;

2、6月,副高脊线稳定在20-25N,降水带位于长江中下游至日本一带,梅雨开始;

3、7月,脊线再次北跳,跃到25N以北地区,以后就摆动在25一30N之间,降水带从长江流域推向黄淮流域,长江中下游受副高控制;

4、七月底到8月初,脊线跨越30N,到达最北的位置,降雨带移至华北、东北;

47、气候类型:

分布区域、气候特征、植被特征(热带雨林气候、热带干湿季气候、热带季风气候、副热带夏干气候、温带海洋气候)

第四章水圈

48、水的作用(从地理学角度)

49、水循环过程,大循环的概念和过程,小循环的分类

地球上的水循环过程:

蒸发-->水汽输送-->降水-->径流(地表径流和地下径流)

大循环

概念:

发生在全球海洋与陆地之间的水分交换过程。

又称为外部循环。

小循环

概念:

发生在海洋与大气之间,或陆地与大气之间

的水分交换过程。

又称为内部循环。

●海洋小循环:

海洋与大气之间的水分交换过程。

●陆地小循环:

陆地与大气之间的水分交换过程。

50、洋流分类,按成因、按地理位置

概念:

海洋中具有相对稳定的流速和流向的海水。

按成因分3类:

风海流:

在稳定的盛行风作用下形成的洋流;

密度流:

是由于海水密度分布不均匀引起的洋流;

补偿流:

是由于海水从一个海区大量流出,而另一个海区海水流来补充而形成的。

按流经的地理位置分为:

赤道流

大洋流

极地流

沿岸流

51、大洋表层环流模式

大洋表层环流模式

赤道漂流:

在信风带的应力作用下,形成赤道洋流(信风漂流),对南北半球水量交换起着重要作用。

特点:

宽约2000Km,厚约200m,表面流速为20—50cm/s。

由于赤道偏北,所以信风漂流也偏北。

赤道逆流

副热带环流:

分布在南北纬50°之间,并在赤道两侧成非对称出现。

洋流都具有高温、高盐、水色高、透明度大的特点。

西风漂流

副极地环流

52、太平洋洋流、大西洋洋流、印度洋洋流(各洋流名称)

53、沃克环流的成因

东太平洋赤道海域的水温低于西太平洋赤道海域,所以西太平洋赤道附近有块水温很高“暖池”。

“暖池”的成因:

秘鲁寒流沿南美大陆西岸北上在赤道低纬海域的东南信风作用下,底层冷水上翻。

西太平洋的“暖池”是个热源,形成暖性低压,东太平洋水温相对较冷,形成冷性高压。

因此,近海面大气由太平洋东部流向西部,而高层大气由西部流向东部。

这个横贯太平洋的环流称为沃克环流。

54、厄尔尼诺的形成及其对赤道太平洋地区气候的影响

在赤道东太平洋的厄瓜多尔南部和秘鲁北部沿岸,圣诞节前后经常发生的海水异常升温现象海温异常升高产生的不良后果:

下层冷水上涌减弱;

浮游生物大量减少,鱼类因缺少食物而大量死亡;

厄瓜多尔、秘鲁和哥伦比亚等地持续大雨,引发洪涝灾害。

在正常情况下,赤道附近低纬地区盛行向西季风,海水向西运动,因此西太平洋赤道附近海面较东部高出几十厘米。

在厄尔尼诺发生时,向西季风减弱,太平洋海面因存在高差而产生海水由西向东的回流,使赤道东太平洋水温明显升高,直至厄瓜多尔和秘鲁沿岸。

55、什么是拉尼娜现象

与厄尔尼诺相反,热带太平洋中部及东部的海温异常和持续地变冷。

56、什么是南方涛动

热带东太平洋地区和热带印度洋地区气压场反向变化的跷跷板现象。

南方涛动指数(SOI):

东太平洋和印度洋海平面气压的差值。

第六章土壤圈

57、土壤和土壤肥力的概念

土壤:

陆地表面具有一定肥力的疏松表层。

土壤最本质的特征是具有肥力。

土壤肥力(soilfertility):

土壤具有不断地供应和调节植物在生活过程中所需要的养分、水分、空气和热量的能力。

58、土壤的物质组成:

固态(矿物、土壤胶体(矿物胶体和有机质胶体)、土壤有机质)、液态(束缚水和自由水)和气态

59、土壤的颜色及每一种颜色的主要物质成分:

黑色(腐殖质)、红色(Fe2O3)、白色(SiO2、Al2O3、CaCO3)

60、矿物的粒级划分,土壤质地分类及其特征

粒级:

将矿物粒径大小相近的土粒归为一类。

砾石:

>2mm,由原生矿物组成,主要为抗风化能力较强的石英

砂粒:

2-0.02mm,与砾石相似

粉砂粒:

0.02-0.002mm,绝大部分为原生矿物

粘粒:

<0.002mm,主要为次生粘土矿物

61、土体质地构型类型

影响土壤水、肥、气、热的,不仅是土壤质地,还包括土地质地构型。

通体均匀一致型

上砂下粘型

上粘下砂型

夹粘夹砂型

较好的质地构型是上砂下粘,有利于耕作、发苗,又托水托肥。

相反,上粘下砂型较差。

62、土壤剖面模式

63、土壤形成的规律:

地质大循环、生物小循环及其关系

地质大循环:

矿物质和养分在陆地和海洋之间的循

环变化过程。

过程:

岩石风化-->剥蚀搬运-->沉积-->固结成岩-->

地壳抬升-->岩石风化……..

生物小循环:

又称养分循环,指营养元素在生物体和土壤之间的循环变化过程。

过程:

土壤中的养分光合作用植(动)物有机体

动植物残体土壤有机物微生物分解

腐殖质土壤中的养分

大循环与小循环之间的关系:

生物小循环是叠加在地质大循环的较小时间尺度的次级物质循环;地质大循环的总趋势是陆地物质的流失,造成土壤养分的分散,而生物小循环的总趋势是使流失中的物质集中在地表。

64、成土母质、气候、生物、地形和时间因素对土壤发育的影响

成土母质:

由岩石碎块、原生矿物和次生矿物组成的岩石风化物。

土壤中90%以上的矿物来自母质,愈年轻的土壤,与母质的差异越小;不同的母质可以发育成同一种土壤,同一种母质也可以形成不同的土壤。

气候:

气温高低影响土壤中矿物质的氧化成度;降水量多少影响土壤淋溶作用强弱。

具体表现为:

蒸发强而降水少的地区容易出现盐渍化;气候湿润排水不畅的地区容易出现潜育化;

高温多雨地区,盐基物质易淋失,土壤呈酸性而铁锰物质积聚,土壤呈红色。

生物:

生物把岩石风化后释放出来的养分在土壤中集中;通过自身的生命活动为土壤创造氮素;生物残体为土壤提供有机质。

地形:

地形是土壤形成的间接因素,本身不能在成土过程中提供物质和能量,只能通过高度、坡度、坡向等起物质和能量的再分配作用。

地势的高低和地形的不同部位,对太阳辐射和大

气降水进行重新分配;地形不同影响土壤的侵蚀强度。

时间:

任何物质运动都包含时间的进程。

土壤的形成过程随时间在不断加深,肥力也不断积累和提高。

65、主要的成土过程:

腐殖化过程、灰化过程、淋溶过程、富铝化过程、钙化过程

腐殖化过程:

土体表层的腐殖质累积过程。

腐殖化的结果使土体发生分化,在土体上部形

成腐殖质层。

灰化过程:

土体表层SiO2残留,R2O3及腐殖质淋溶、淀积的过程。

灰化过程主要发生在寒冷、郁闭的针叶林植被下,有机酸溶液在下渗过程中,使上部土体中的铝

铁胶体淋失并淀积于下部,而SiO2残留在土体上部,从而在表层形成一个灰白色的淋溶层次,称为灰化层。

淋溶过程:

可溶性盐类由土体内淋失或从上部土层淋洗至下部土层。

富铝化过程:

土体重脱硅、富铝铁的过程。

在热带、亚热带高温多雨并有一定干湿季的条

件下,由于硅酸盐发生强烈的水解,释放出盐基物质,使土壤溶液呈中性或碱性,盐基离子大量淋失,而铝、铁、锰等元素发生沉淀,使土体富积铝、铁、锰氧化物,土体鲜红。

钙化过程:

碳酸盐在土体中淋溶、淀积的过程。

在干旱、半干旱气候条件下,土壤形成的水分条件是季节性淋溶,硅铁铝等氧化物在土体中基本上不发生移动,最活跃的元素钙、镁在土体中发生淋溶、淀积,并在土体的中、下部形成一个钙积层

66、我国森林土壤系列各类型的分布区域、形成条件和特点

1)红壤:

地理分布主要分布在中亚热带的长江以南的低山丘陵。

形成条件:

形成于中亚热带气候条件,气候温暖湿润,原生植被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特点:

主要是富铝化过程和生物富集两个过程长期作用的结果。

2)黄壤:

地理分布主要分布在中亚热带地区的云贵高原东部,多云雾、日照少、干湿季不明显的山地与高原。

形成条件:

黄壤区的水湿条件较好,雾日比红壤地区多一半以上,日照比红壤地区少30~40%,干湿季不明显,相对湿度很大。

氧化铁产生强烈的水化作用,使土壤呈黄色。

3)黄棕壤:

地理分布秦岭淮河以南、长江以北的低山丘陵。

形成条件:

天然植被为北亚热带常绿与落叶阔叶混交林。

4)棕壤:

地理分布:

辽东、山东及冀东低山丘陵地带。

特点:

是在温带落叶阔叶林下形成,土壤呈中性至弱酸性,土层深厚,自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初中作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