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区级联考山东省济南市章丘区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片区联考语文试题.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12229938 上传时间:2023-04-17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35.2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全国区级联考山东省济南市章丘区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片区联考语文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全国区级联考山东省济南市章丘区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片区联考语文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全国区级联考山东省济南市章丘区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片区联考语文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全国区级联考山东省济南市章丘区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片区联考语文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全国区级联考山东省济南市章丘区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片区联考语文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全国区级联考山东省济南市章丘区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片区联考语文试题.docx

《全国区级联考山东省济南市章丘区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片区联考语文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全国区级联考山东省济南市章丘区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片区联考语文试题.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全国区级联考山东省济南市章丘区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片区联考语文试题.docx

全国区级联考山东省济南市章丘区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片区联考语文试题

绝密★启用前

【全国区级联考】山东省济南市章丘区2016-2017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片区联考语文试题

试卷副标题

考试范围:

xxx;考试时间:

48分钟;命题人:

xxx

学校:

___________姓名:

___________班级:

___________考号:

___________

题号

总分

得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第I卷(选择题)

 

评卷人

得分

一、选择题(题型注释)

1、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科学研究表明:

人们在生活中获取信息,大约85%左右是通过视觉得到的。

B.在他的耐心帮助下,使我重新树立起了努力学习的信心。

C.能否杜绝“到此一游”这种不文明现象,关键是提升公民的文明素养。

D.语文综合性实践活动,使我们开阔了视野,提高了能力。

2、下列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

A.尽管计算机是高科技工具,但拥有它并不意味着工作都可以事倍功半。

B.今天天气好,我们一起去登山,享受大自然的天伦之乐。

C.课堂上,语文老师幽默的语言,常常让学生忍俊不禁。

D.武侠小说《射雕英雄传》情节起伏跌宕、抑扬顿挫,吸引了无数读者。

3、找出词性完全相同的一组(   )

A.简直   光荣   按照   虽然

B.制造   报答   提高   寻求

C.曾经   关于   经常   兴趣

D.哎呀   偶尔   清楚   风景

4、选出下列词语有错别字的一项( )

A.马革裹尸   兀兀穷年   心有灵犀   千钧重负

B.天涯海角   语无轮次   怏怏不乐   血气方刚

C.垂垂暮老   仙露琼浆   颠沛流离   大庭广众

D.扑朔迷离   浩浩荡荡   不以为然   鞠躬尽瘁

5、选出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  )

A.奠基(diàn)   迭起(dié)   校对(jiào)      深恶痛绝(wù)

B.哺育(bǔ)      气氛(fēn)     震悚(sǒng)    诲人不倦(huì)

C.愧怍(zuò)     商酌(zhuó)   修葺(qì)      忍俊不禁(jīn)

D.忏悔(chàn)   吞噬(shì)     羸弱(léi)      屏息凝神(píng)

6、下列文学常识,表述不正确的是(   )

A.《孙权劝学》节选自《资治通鉴》,《资治通鉴》是北宋司马光主持编纂的一部编年体通史,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1362年间的史事。

B.《木兰诗》选自《乐府诗集》,它是南北朝时北方的一首乐府民歌。

C.《阿长与山海经》选自《朝花夕拾》,《朝花夕拾》是鲁迅唯一的一本散文诗集。

D.《河中石兽》选自《阅微草堂笔记》,作者纪昀,字晓岚,清代学者、文学家。

7、下列有关名著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骆驼祥子》是老舍的代表作,也是他最喜爱的作品之一。

小说描写了一个普通人力车夫的一生,反映了一个有良知的作家对底层劳动人民生存状况的关注和同情。

B.祥子最大的梦想不过是拥有一辆自己的洋车,可他辛苦攒下的买车钱被大兵抢走了,后来终于买上了自己的车,但车又被孙侦探敲诈去了,他的希望一次又一次的破灭了。

C.《海底两万里》是凡尔纳“海洋三部曲”之一,也是他的代表作,讲述了一个神奇的故事:

一位叫尼摩的船长驾驶自己设计制造的潜水艇“诺第留斯号”在大海中自由航行。

D.《海底两万里》的主人公尼摩船长不仅是献身科学的探索者,也是英勇顽强、反对压迫和殖民主义的战士。

在他的身上体现了作者对科学、社会正义和人类平等的不懈追求。

第II卷(非选择题)

 

评卷人

得分

二、现代文阅读(题型注释)

阅读选文,完成小题

那个春天,很暖 

①女儿一岁时,婆婆得了精神疾病,生活基本上能够自理,自己每天买菜做饭洗衣服,只是一到傍晚,就会出现幻觉,常常会无缘无故地把家里的东西扔掉。

记得有一次女儿感冒,婆婆竟然把感冒药全部扔到了池塘里,还振振有词说那些都是毒药。

说着说着,婆婆害怕地哭了。

女儿在一边也哭个不停。

我看着两个泪人,也忍不住哭了。

②那个冬天,很冷…… 

③女儿五岁那年,有一天她怯怯地对我说:

“妈妈,我可不可以换掉我奶奶呀?

我要让惜愉的奶奶做我的奶奶!

”我说为什么呀,她说:

“我的奶奶一点都不好!

从来没有疼爱过我!

但是惜愉的奶奶对惜愉可好了,每天来幼儿园接惜愉回家,回到家还给他做好多好吃的,冬天灌好热水袋给惜愉捂手,夏天拿着扇子不停地给惜愉赶蚊子。

”我把女儿搂在怀里:

“这世上每一个做奶奶的都会疼爱自己的孙女。

奶奶之所以没有好好疼爱你照顾你,那是因为她病了。

从你出生的那天起,她注定是你一辈子的奶奶,这个谁也无法代替的。

”女儿失望地低下了头。

 

④女儿七岁时,上小学一年级。

有一天,她回家狠狠地把书包扔在桌上,愤愤地说:

“我有这么个奶奶真是倒霉死了!

害得我天天被同学们嘲笑,抬不起头来!

”我问怎么了?

她说:

“奶奶每天去菜市场买菜,都经过我们学校。

你说她可笑不可笑,冬天扇扇子,夏天戴个绒线帽,同学们都说她是疯婆子!

”我气得把女儿的书包扔在地上,

(1)恶狠狠地说:

“别人可以看不起你奶奶,可以嘲笑她,歧视她,但是你不可以!

因为你是她最亲的人,你的身上流着她的血!

你要想同学们尊重你奶奶,首先要做到自己尊重你奶奶!

不管奶奶变成什么样子,她永远是你要去敬重的人!

”女儿第一次看到我如此情绪激动,不停地说:

“妈妈,我错了。

” 

⑤女儿九岁那年,有一天我送她去学校。

远远地看见在学校门口有三个小男孩子正将香蕉皮扔向婆婆,我刚想制止,却见

(2)女儿用力挣脱我的手,飞一般地跑过去,用小小的身体护着她奶奶,大声地喊着:

“不许你们欺负我奶奶!

”三个男孩愣住了,呆立在那里。

我走过去,轻声对他们说:

“我不跟你们讲大道理。

每个人都会有老的一天,每个人也都会有生病的时候,想想看是不是?

”三个男孩愣了一会儿,默默地走到我女儿面前说:

“我们再也不欺负你奶奶了。

” 

⑥女儿十一岁那年,院子里开满了鲜花。

她让奶奶手持一根木棍,木棍的一头系着一根漂亮的红丝线,红丝线在风中轻盈地飘着。

女儿说她在和奶奶钓蝴蝶。

我问,没有钩怎么能钓得着蝴蝶呢?

女儿说,她和奶奶不是在钓蝴蝶的身子,而是在钓蝴蝶的快乐!

看着她们祖孙俩灿烂的笑容,我也笑了。

 

⑦那个春天,很暖……

8、阅读全文,概括“女儿”对“奶奶”的情感态度是怎样变化的。

9、品味语言,根据提示回答问题。

⑴结合文章内容,找到第④段加点词“恶狠狠”,说说为什么用这个词,表达了“我”怎样的心情?

⑵从人物描写的角度,赏析第⑤段中划线的句子。

10、文章结尾“那个春天,很暖……”与文章中的哪句话形成对比?

有什么作用?

11、文中的“我”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请结合文章内容进行分析。

我觉得文中的“我”是个                                 的人。

因为:

阅读《驿路梨花》选段,完成小题

①山,好大的山啊!

起伏的青山一座挨一座,延伸到远方,消失在迷茫的暮色中。

②这是哀牢山南段的最高处。

这么陡峭的山,这么茂密的树林,走上一天,路上也难得遇见几个人。

夕阳西下,我们有点着急了,今夜要是赶不到山那边的太阳寨,只有在这深山中露宿了。

③同行老余是在边境地区生活过多年的人。

正走着,他突然指着前面叫了起来:

“看,梨花!

④白色梨花开满枝头,多么美丽的一片梨树林啊!

⑤老余说:

“这里有梨树,前边就会有人家。

⑥一弯新月升起来了,我们借助淡淡的月光,在忽明忽暗的梨树林里走着。

山间的夜风吹得人脸上凉凉的,梨花的白色花瓣轻轻飘落在我们身上。

⑦“快看,有人家了。

⑧一座草顶、竹篾泥墙的小屋出现在梨树林边。

屋里漆黑没有灯也没有人声。

这是什么人的房子呢?

⑨老余打着电筒走过去,发现门是从外扣着的。

白木门板上用黑炭写着两个字:

“请进!

⑩我们推开门进去。

火塘里的灰是冷的,显然,好多天没人住过了。

一张简陋的大竹床铺着厚厚的稻草。

倚在墙边的大竹筒里装满了水,我尝了一口,水清凉可口。

我们走累了,决定在这里过夜。

(11)老余用电筒在屋里上上下下扫射了一圈,又发现墙上写着几行粗大的字:

“屋后边有干柴,梁上竹筒里有米,有盐巴,有辣子。

(12)我们开始烧火做饭。

温暖的火、喷香的米饭和滚热的洗脚水,把我们身上的疲劳、饥饿都撵走了……

12、文中的故事发生在什么季节,你是根据哪些语句中判断的?

13、第①②段哪些词语能突出了哀牢山南段山峦的特征?

14、第⑥段中哪些词语能体现景物特征,它们有什么作用?

15、文中⑧—⑪段小茅屋是怎样的描写顺序?

为什么要突出“白木门上”和“墙上”的字呢?

16、你认为⑩段加点的“清凉可口”和⑫段加点的“温暖”、“喷香”、“滚热”,哪个词语更具表现力,为什么?

 

评卷人

得分

三、文言文阅读(题型注释)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小题。

曹武惠王,国朝名将,勋业之盛,无与为比。

尝曰:

“吾为将,杀人多矣,然未尝以私喜怒辄戮一人。

”其所居堂屋敝子弟请加修葺,公曰:

“时方大冬,墙壁瓦石之间,百虫所蛰,不可伤其生。

”其仁心爱物盖如此。

    

——张光祖《言行龟鉴》

【注释】蛰:

动物在冬眠时潜伏在土中或洞穴中不食不动的状态。

17、用“/”给下面的文字断句。

(只画一处)

其所居堂屋敝子弟请加修葺

18、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时方大冬,墙壁瓦石之间,百虫所蛰,不可伤其生。

19、短文通过“不以个人喜怒杀人”和                             这两件事,表现了曹武惠王                    的德行。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小题。

陈康肃公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

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

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康肃问曰:

“汝亦知射乎?

吾射不亦精乎?

”翁曰:

“无他,但手熟尔。

”康肃忿然曰:

“尔安敢轻吾射!

”翁曰:

“以我酌油知之。

”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

因曰:

“我亦无他,惟手熟尔。

”康肃笑而遣之。

20、下列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尝射于家圃  尝:

曾经

B.有卖油翁释担而立  释:

放下

C.但微颔之  颔:

下巴

D.尔安敢轻吾射  轻:

形容词作动词,轻视

21、下列各项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但微颔之           水陆草木之花

B.友人惭,下车引之   康肃笑而遣之

C.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D.何陋之有           以我酌油知之

22、简要概括陈尧咨或卖油翁的形象。

23、欧阳修《卖油翁》的故事使你想起哪些成语、典故、俗语或名言警句?

至少写出一句。

 

评卷人

得分

四、默写(题型注释)

24、按要求填写相应语句

⑴可怜夜半虚前席,                      。

    (李商隐《贾生》)

⑵                          ,双袖龙钟泪不干。

(岑参《逢入京使》)

⑶山重水复疑无路,                      。

    (陆游《游山西村》)

⑷                     ,一览众山小。

         (杜甫《望岳》)

⑸念天地之悠悠,                         。

   (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⑹                      ,散入春风满洛城。

    (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⑺杨花榆荚无才思,                        。

  (韩愈《晚春》)

⑻好峰随处改,                      。

        (梅尧臣《鲁山山行》)

 

评卷人

得分

五、综合性学习(题型注释)

25、

班上将开展“爱国主义”的语文活动,请你完成下列任务:

⑴为营造气氛,请你为该活动拟写一条宣传标语。

⑵请写出一句关于爱国的名言或诗句。

26、

⑴我国古代最早的语歌总集是哪一部(   )

A.《国语》       B.《诗经》       C.《论语》

⑵传说屈原在五月五日这天投汨罗江自杀。

从此,每年到了五月初五,大家都会带着祭品到江边来纪念屈原。

这个节日我们叫做(   )

A.元宵节        B.端午节         C.清明节

 

评卷人

得分

六、命题作文(题型注释)

27、请以“我最喜欢的一本书”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内容具体,中心明确,文从字顺,不少于500字。

 

评卷人

得分

七、其他(题型注释)

28、将下列名言与其出处对应连接起来。

①一日不见,如三月兮                   a《老子》

②上善若水                             b《孟子》

③不战而屈人之兵                       c《诗经》

④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               d《孙子兵法》

参考答案

1、D

2、C

3、B

4、B

5、D

6、C

7、B

8、五岁时——讨厌奶奶,想要换掉;七岁时,对奶奶不满,因同学嘲笑自己;九岁时——保护奶奶,不许别人欺负;十一岁时,关爱奶奶,和她游戏。

(大意对即可)

9、

(1)听到女儿对奶奶的不满和指责,我非常生气。

“恶狠狠”形象地写出了“我”当时内心的激动,批评女儿时语气的严厉。

(2)运用了动作描写的方法,写出了女儿看到奶奶被欺负挺身而出的迅捷和果断,生动传神地表现了女儿的成长以及对奶奶的尊重和呵护,

10、结尾一句表面写季节天气,照应文章的第六段,而且一语双关,写出了因女儿的成长而使整个家庭充满亲情之暖的意思。

与开头“那个冬天,很冷”对比,与文章题目相呼应,突出了主旨。

11、示例:

是个理解、孝顺婆婆,宽容识大体的人因为:

从理解婆婆做的一系列“不正常行为”却依然关爱婆婆可以看出。

参考:

心地善良,关爱关心婆婆,从“我”为了婆婆的事情教育女儿可以看出。

爱女儿,从心疼女儿的行为可以看出。

教子有方,循循善诱,从教育女儿尊重婆婆可以看出。

爱家庭,从缓和女儿和婆婆的关系中可以看出。

12、春季“白色梨花开满枝头”“梨花的白色花瓣轻轻飘落在我们身上”

13、好大、起伏、陡峭

14、“淡淡、忽明忽暗、凉凉、轻轻”等,描绘一幅了幽静优美的画面,同时烘托了大家下文会遇到人家的轻松愉悦的心情。

15、由远到近、由外到内的空间顺序,“白木门上用黑炭写着的‘请进’二字”表现了主人的热情和诚意;“墙上粗大的字”醒目,易被人发现,说明主人细心、周到。

16、示例1:

“清凉可口”,是入口清凉爽快的意思。

表现了“我”喝竹筒里水舒适惬意的感觉,也侧面表现了小茅屋主人细心、周到,以及随时迎候过路人的热情。

示例2:

“喷香”,指非常香、香气浓郁。

表现了“我们”用小茅屋的物品烧火做饭的温和暖心的感觉,也侧面表现了小茅屋主人的热情、周到、细心。

17、其所居堂屋敝/子弟请加修葺

18、当时正是寒冷的冬天,墙壁瓦石的缝隙里,蛰伏着各种虫子,不能伤害它们的生命。

19、

(1)冬日不修敝屋 

(2)仁心爱物

20、C

21、B

22、陈尧咨:

技艺高超(才能出众)、狂傲骄横(恃才傲物、骄矜暴躁、盛气凌人)。

卖油翁:

身手不凡(身怀绝技)、神闲气定(不卑不亢、沉稳谦虚

23、成语:

熟能生巧、精益求精……

典故:

术业有专攻……

俗语:

人外有人,天外有天;高手在民间……

名言警句: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取人之长,补己之短;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自满人十事九空,虚心人万事可成……

24、⑴不问苍生问鬼神 ⑵故园东望路漫漫 ⑶柳暗花明又一村 ⑷会当凌绝顶⑸独怆然而涕下⑹谁家玉笛暗飞声 ⑺惟解漫天作雪飞 ⑻幽径独行迷

25、⑴如“回望历史,立志报国”、“团结奋进,振兴中华”、“热爱祖国,建设祖国”等。

⑵如: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精忠报国”、“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戌轮台”、“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等。

26、

(1)B   

(2)A   

27、我最喜欢的一本书

书,被人们称为人类文明的长生果。

每一个人都会拥有各种各样的课外书,也就是那些课外书不断地给予我们知识,使我们成为知识分子,在“书海”中,你必定会有一本你最喜爱的书,而我最喜爱的书是《小故事大道理》那是一次妈妈带我去书店买参考资料是看见的,当时我把它拿到妈妈面前时,妈妈爽快地答应了。

就这样,我获得了这本书。

把书带到家里后,我就开始贪婪的阅读,我似乎不是在读书,而是在几区宝贵的精华。

我认真的读着,直至夜幕降临,我才停下手。

不管是吃饭时,还是睡觉时,我依然书不离手。

听一时大道理,不如看一分钟小故事。

常言道:

“一句名言,激励人生;一首好诗,陶冶性情;一个故事,改变一生。

”智者说:

“一沙一世界,一花一天堂,一滴水就可以折射出太阳的光辉,一朵花即能尽显天堂的美好,一则小故事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

”这些闪烁着智慧之光的小故事,或充满启迪,或温情脉脉,或发人深省,或触动人心。

故事里有着学问,故事里有着智慧。

一个小故事蕴含了许多哲理,是成长路上的良师益友;一段段小经历折射了人类的真谛,让我醍醐灌顶,了然一心。

《小故事大道理》让我明白了人类心理的黑暗,在人类心的深处有一根叫贪婪的刺;连一个十二岁的女孩都不讲信用。

不过也有纯洁,善良的心灵,如:

唐山大地震,母亲牺牲了自己,让孩子活在世上;一位父亲在孩子失足跌下深谷时紧紧护住孩子;一个小男孩的肩上有这里两道深深的疤痕,常受到同学的排斥,而老师用善意打动人,让男孩有了自信。

《小故事大道理》是一本妙趣横生的故事书;一本行之有效的方法书;一本事半功倍的训练书;一本使人受益终身的成长书。

他引领我走出心灵的迷茫困顿,获得透彻的人身感悟,在成长的路上少走弯路,获得一个又一个人生的辉煌!

28、①一c   ②一a    ③一d ④一b

【解析】

1、试题分析:

A成分缀余,去掉“大约”或“左右”。

B残缺主语,去掉“使”。

C两面与一面不搭配,去掉“能否”。

点睛:

病句有不同的类型,常见的有词语选用不当、语义失当、句法错误这几大类。

词语选用不当造成的病句比较单一,语义问题包括语义不精练、歧义问题、语义颠倒、语义不周密、语义前后照应不周;句法问题包括搭配不当、语序不当、句式杂糅、残缺和多余。

做题时要仔细分辨类型,有助于找到错误的地方。

2、试题分析:

A事倍功半:

形容做事得方法,费力小,收效大。

B天伦之乐:

指老一辈和小一辈有血缘亲属关系的乐趣。

通常指老人。

D抑扬顿挫:

抑扬顿挫,指声音高低曲折,十分和谐。

多用以形容悦耳的声音。

3、试题分析:

B都是动词。

A“简直”副词,“光荣”形容词,“按照”介词,“虽然”连词。

C“曾经”“经常”为副词,“关于”介词,“兴趣”名词。

D“哎呀”拟声词,“偶尔”副词,“清楚”形容词,“风景”名词。

4、试题分析:

把“语无轮次”改为“语无伦次”。

字形题从表象上看主要考核双音节词语和成语,有时会考核三字的专业术语和熟语,从分类看主要考核音近字或形近字,音近字注意据义定形,形近字可以以音定形。

运用的方法主要有对举、组词、读音、形旁辨形。

5、试题分析:

D项把“屏息凝神(píng)”改为“屏息凝神(bǐng)”。

字音重点考核多音字、形声字、形似字、音近字、方言、生僻字等,多音字注意据义定音。

6、试题分析:

《朝花夕拾》是鲁迅唯一的一本散文集。

鲁迅的散文诗集是《野草》。

7、试题分析:

B项“祥子最大的梦想不过是拥有一辆自己的洋车”错,不是想拥有一辆自己的“洋车”,是人力车。

8、试题分析:

分析人物的心理变化首先对文章的情节进行简单的概括,然后从事件中分析人物的心理,注意抓住文中的重点词语。

人物的心理变化是由情节决定的,是随情节的变化而变化的。

所以一定要读懂情节。

9、试题分析:

一问,考查重要词语的深刻含义。

要着重体会关键词在特定语境中的含义。

如“恶狠狠”形象地写出了“我”当时内心的激动,批评女儿时语气的严厉。

二问,考查描写类型及其表达效果。

“女儿用力挣脱我的手,飞一般地跑过去,用小小的身体护着她奶奶”,用了动作描写的方法,写出了女儿看到奶奶被欺负挺身而出的迅捷和果断,生动传神地表现了女儿的成长以及对奶奶的尊重和呵护。

谈作用时要把人物性格答出来。

10、试题分析:

散文的结尾在内容上一般有深化或升华主旨的作用,在结构上要注意照应的作用,答题时结合文章具体分析即可。

此文结尾一句,照应文章的第六段,而且一语双关,写出了因女儿的成长而使整个家庭充满亲情之暖的意思。

与开头“那个冬天,很冷”对比,与文章题目相呼应,突出了主旨。

11、试题分析:

考查文章人物“我”的形象特征。

我觉得文中的“我”是个是个理解、孝顺婆婆,宽容识大体的人。

从理解婆婆做的一系列“不正常行为”却依然关爱婆婆可以看出。

答此题要抓两点,一是情节,二是描写。

点睛:

人物性格分析的题目应该首先从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肖像和其它侧面的描写中指出人物的性格,然后结合文章的内容进行分析,即列举文中反应该性格特征的事例。

注意主要性格和次要性格的区分,要概括和文章的主要情节相关的和文章的主旨行相关的人物的主要性格特征,注意各点之间不要重合、不要相互包含,答题不要只简单的回答性格特征。

12、试题分析:

④段“白色梨花开满枝头,多么美丽的一片梨树林啊”,⑥段“山间的夜风吹得人脸上凉凉的,梨花的白色花瓣轻轻飘落在我们身上”。

梨花开放明显说的是春季。

13、试题分析:

找到答案区域是关键。

主要在第一段和第二段。

要找到相应的词语。

哀牢山南段山峦的特征“好大、起伏、陡峭”。

14、试题分析:

找到体现景物特征的词语并谈作用。

“淡淡、忽明忽暗、凉凉、轻轻”等,描绘一幅了幽静优美的画面,同时烘托了大家下文会遇到人家的轻松愉悦的心情。

在谈作用时不能脱离具体语境和人物的心情。

15、试题分析:

考查描写顺序和突出“字”的作用。

文中⑧—⑪段小茅屋是由远到近、由外到内的空间顺序,“白木门上用黑炭写着的‘请进’二字”表现了主人的热情和诚意;“墙上粗大的字”醒目,易被人发现,说明主人细心、周到。

在谈作用时一定不要脱离人的情感和性格。

16、试题分析:

考查文字的表现力。

分析一句话的含义也可从分析关键词入手,着重体会关键词在特定语境中的含义。

如“喷香”,指非常香、香气浓郁。

表现了“我们”用小茅屋的物品烧火做饭的温和暖心的感觉,也侧面表现了小茅屋主人的热情、周到、细心。

要把分析词语的含意与文章的中心联系起来。

【参考译文】武惠王曹彬,国家的名将,创下了鼎盛的战绩,没人比得过他。

他曾经说过:

“我当将领以来,杀了很多人,但是从来没有因为个人的喜怒而轻易杀一人。

”他住的堂屋坏了,弟子请求修理,曹彬说:

“这个时节正好是冬天,墙壁与瓦石之间,有许多虫子在这里居住,不可以杀害它们的生命。

”他就是这样仁慈地爱护生灵的。

17、试题分析:

文言断句的题目,注意一些常见的标志性的虚词,注意结构的对称,这是基础,一般考核较少,大多集中在人称的转换和在句中充当的成分,还要注意一个事件不要强行断开,不然句子就会支离破碎,相反两个事件句子再短,也要断开。

选择题答题时注意选项的对比,然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