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东莞市中学生地理奥林匹克竞赛初中组试题.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12222275 上传时间:2023-04-17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787.3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东省东莞市中学生地理奥林匹克竞赛初中组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广东省东莞市中学生地理奥林匹克竞赛初中组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广东省东莞市中学生地理奥林匹克竞赛初中组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广东省东莞市中学生地理奥林匹克竞赛初中组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广东省东莞市中学生地理奥林匹克竞赛初中组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广东省东莞市中学生地理奥林匹克竞赛初中组试题.docx

《广东省东莞市中学生地理奥林匹克竞赛初中组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东省东莞市中学生地理奥林匹克竞赛初中组试题.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广东省东莞市中学生地理奥林匹克竞赛初中组试题.docx

广东省东莞市中学生地理奥林匹克竞赛初中组试题

东莞市2014年中学生地理奥林匹克竞赛(初中组)

时间:

60分钟总分:

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将代表正确答案的字母填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

40小题,每题2分、共80分)

2013年12月2日1时30分,嫦娥三号”探测器由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从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首次实现月球软着陆和月面巡视勘察。

读下图1判断1-5题。

 

1、有关地球与月球的相互关系,叙述正确的是

A.两者没有任何关系B.地球环绕月球旋转

C.两者直接围绕太阳公转D.地球带着月球围绕太阳公转

2、各嫦娥探测器中,已完成任务并离开月球和地球的束缚,继续远航探测的是

A.嫦娥一号B.嫦娥二号C.嫦娥三号D.嫦娥四号

3、中国探月工程“三步曲”及各阶段任务,体现世界和我国的科技发展都必须是

A.幻想与创意B.激情与快速C.科学与严谨D.细心与重复

4、2013年12月2日1时30分,嫦娥三号探测器发射时,在美国纽约(西五区)的留学生小英看到的时刻是

A.2013年12月2日12时30分B.2013年12月2日14时30分

C.2013年12月1日3时30分D.2013年12月1日12时30分

5、嫦娥三号发射期间,东莞市

A.许多同学早晨上学已穿上冬天衣B.昼长夜短

C.正值水稻播种期间D.进入雨季,降水逐渐增多

家住东莞的小敏打算暑假自东莞到北京作一次沿途旅游。

在设计行程时,小敏找了多幅地图来参考。

回答6-7题。

6、出行前,小敏需要确定自东莞前往北京的沿途交通线路,你会建议她选择

A.世界政区图B.中国交通图

C.中国地形图D.北京交通图

7、下面图幅相同的四幅图中,可供小敏在北京自行游览时参考的最大比例尺地图是

A.中国自驾车交通图B.华北地区地形图

C.河北省交通图D.北京交通图

8、在图2的四幅图中,能正确反映世界海陆比例的是

 

ABCD

领海基线是测量沿海国领海、毗连区、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的起点。

图3是“我国主张管辖的海域空间结构示意图”。

据此完成9-10小题。

图3我国主张管辖的海域空间结构示意图

9、我国主张的领海宽度是

A.12海里B.24海里C.200海里D.350海里

10、渤海和琼州海峡位于我国领海基线向内一侧,属于我国的

A.毗连区B.领海C.内海D.专属经济区

11、在某电视台举行的一档“地理知识竞赛”节目中,观众对其中几道题目作出了以下判断,其中不正确的是

A.中国大部分地区位于北温带B.中国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国家

C.中国领土最西端在曾母暗沙D.中国陆地领土面积居世界第三

读图4,判断12-13小题。

12、A山所在山脉的走向大致是

A.北南走向   

B.东北-西南走向

C.东西走向   

D.西北-东南走向

13、根据图中经纬网判断,小河B所在的地区是

A.欧洲西北部沿岸

B.北美洲东部沿岸

C.北美洲西部沿岸

D.亚洲东北部沿岸

图5是中国人口密度分布图。

读图完成下列14-16小题。

14、图中出现的人口分界线是

A.秦岭-淮河一线

B.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

C.大兴安岭-太行山脉-雪峰山

D.黑河-腾冲线

15、①②③是我国人口分布少的地区,其对应省区是

A.西藏、青海、新疆

B.新疆、青海、内蒙古

C.西藏、新疆、内蒙古

D.新疆、青海、内蒙古

16、我国人口的分布特点是

A.西北多、东南少  B.东北多、西南少

C.东南多、西北少  D.西南多、东北少

17、2013年底,关于我国开放“单独二胎”成了热议的话题,你认为以下哪种议论是不正确的。

A.可以逐步缓解我国人口老龄化的问题

B.违反了我国一直提倡的计划生育政策

C.人口政策应随着经济结构和人口结构的变化而做调整

D.有利于我国人口的均衡发展

18、暑假期间,小雅一家前往内蒙古草原旅游,他们可能看到的景观是

 

19、据图7内容,读图判断①、②、③与乌鲁木齐、拉萨、武汉三地的组合,最有可能的是

 

A.①武汉 ②乌鲁木齐 ③拉萨B.①拉萨 ②乌鲁木齐 ③武汉

C.①武汉 ②拉萨 ③乌鲁木齐D.①乌鲁木齐 ②武汉 ③拉萨

20、图8是我国发行的各少数民族邮票图。

其中长鼓舞是我国哪个少数民族较擅长的舞蹈形式?

 

ABCD

21、在图9的四幅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中,能正确反映广东大部分地区气候特征的是

 

ABCD

图10是聚落景观图,读图完成22-23小题。

22、四幅景观图片中,属于城市聚落的是

A.甲B.乙C.丙D.丁

23、与丁聚落比较,乙聚落的

A.居民全部从事海洋渔业B.房屋更集中密集

C.交通经常堵塞D.大气污染非常严重

读图11是内蒙古自治区植被景观分布图,读图完成24-26小题。

24、内蒙古自治区自东往西,植被变化的规律大致是

A.森林→草原→荒漠

B.荒漠→森林→草原

C.森林→荒漠→草原

D.草原→森林→荒漠

25、植物生长与水分关系密切,据图推断内蒙古自治

区降水量的分布规律大致是

A.南多北少B.北多南少  

C.东多西少D.西多东少

26、内蒙古自治区最利于发展的农业生产部门是

A.林业B.牧业

C.种植业D.渔业

 

下表是某一年份两个国家的人口资料统计表。

据此回答27-28小题。

年龄结构(%)

出生率(%)

死亡率(%)

0-14岁

15-60岁

60岁以上

13.5

64.3

22.2

0.76

0.95

36.7

58.1

5.20

2.81

0.44

27、据表判断甲国可能是

A.德国B.印度C.埃及D.菲律宾

28、对甲、乙两国人口描述正确的是

A.甲国劳动力比重小B.甲国经济欠发达

C.乙国人口增长过快D.乙国老龄化严重

读图12非洲气候类型分布图,完成29-30小题。

29、关于非洲气候类型分布特点的正确描述是

A.以赤道为中心,呈南北对称分布

B.从大陆中心向沿海四周更替

C.南北延伸,东西更替

D.东西延伸,南北更替

30、乞力马扎罗山(海拔5895米)被誉为“赤道雪峰”,

形成该独特自然景观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A.纬度因素B.海陆因素

C.人为因素D.地形因素

 

图13是我国四大地理区域图,读图回答31-34小题。

31、图中AB一线是我国一条重要的地理分界线,下列景

观属于该线以北的是

A.漫山遍野荔枝林B.甘蔗扯起青纱帐

C.旱地麦浪大豆香D.椰林婆娑菠萝香

32、图13中①-④所在区域中,淡水渔业最发达地区是

A.①B.②C.③D.④

33、图中①区域自然环境的突出特征是

A.干旱B.湿热C.高寒D.酷寒

34、图中成都所在的地形区域是

A.云贵高原B.四川盆地

C.青藏高原D.长江中游平原

35、近期,大范围雾霾天气长时间影响我国东部地区,严重危害人体健康。

造成雾霾天气的人为原因有①工业生产中使用矿物作为燃料,大量排放污染物;②汽车尾气的大量排放;③风力小,空气流动不畅;④冬季取暖排放的粉尘。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南回归线横穿澳大利亚中部,该国热量丰富,温差不大,降水分布差异明显。

独特的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产生深刻影响。

结合图14和文字材料,回答36-37小题。

 

36、下列对澳大利亚降水分布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

A.由北部、南部、东部

向中部递减B.由西向东递减

C.由北向南递增D.由东南向西北递减

37、形成澳大利亚农业如图所示分布的最主要原因是

A.气温的差异B.降水的差异

C.海拔的差异D.是否临海

图15为京广高铁示意图。

读图回答38-39小题。

38、京广高铁经过的省级行政区简称,正确是

A.京、晋、冀、豫、湘、粤

B.京、冀、皖、鄂、赣、粤

C.京、冀、豫、鄂、湘、粤

D.京、鲁、豫、湘、赣、粤

39、京广高铁联系我国的两个工业基地是

①京津唐②长江三角洲③辽中南④珠江三角洲

A.①②B.①④C.③④D.②③

40、图16是2008年中国植物油消耗量图。

读图判断我国全部靠进口的植物油是

A.大豆油

B.棕榈油

C.花生油

D.菜籽油

 

二、综合题(三大题,共20分)

41、(7分)读图17回答:

 

(1)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呈巨大的“几”字形,曲折向东流入海;

(2)黄河在流经宁夏平原时,形成“塞上江南”景色,主要是黄河为两岸农田提供;

(3)黄河中游流经水土流失严重的高原,在下游形成了河;

(4)根据所了解的知识,分析该高原水土流失的自然、人为原因

自然原因(至少写出2条):

,;

人为原因:

42、(8分)巴基斯坦是正处在工业化发展

进程中的农业国,总人口1.97亿,年轻人

口比例大。

读图18和文字、表格资料回答:

 

表:

巴基斯坦能源供应结构及发展规划

石油

天然气

水能

核能

2010

26.0%

49.0%

13.9%

9.0%

0.9%

2030

18.5%

45.0%

10.8%

19.0%

4.2%

(1)印度河的大致流向为,巴基斯坦的地势特点表现为;

(2)巴基斯坦年降水量大致自东北向西南递减,主要影响地理要素是;

(3)棉花是巴基斯坦主要经济作物,在30°N以南的产棉区,年降水量是;

(4)巴基斯坦的棉纱出口量居世界第二位。

该国棉纺织工业规模大的主要原因是:

(5)读表格资料可知,目前巴基斯坦能源消费构成中以和为主;

从巴基斯坦能源发展规划来看,将提高的消费比重,以减轻大气环境污染。

43、(5分)自1984年中国政府组织首次南极考察至今,已成功地完成20次南极科学考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科研成果。

2014年2月8日上午11点,我国国家海洋局宣布第四个南极科学考察站正式建成开站。

读图19和文字资料分析回答:

材料一:

我国南极科学考察站分布示意图。

 

材料二:

南极大陆,是地球上至今未被开发、未被污染的洁净大陆,在全球变化、特别是全球气候变化研究中,起着不可替代的关键作用。

已有40多个国家在南极建立了100多个科学考察站,取得重大科学研究的突破性进展。

(1)我国在南极大陆上建立的第四个科学考察站名称是()

A.泰山站B.长城站C.中山站D.昆仑站

(2)图19中,中山站、泰山站、昆仑站分布的地理位置在纬度上都处于以内的大陆地区;从经度上看,三个考察站居于(经线)附近,自南向北依次排列的顺序为;

(3)对于南极大陆科学考察的描述,正确是()

A.在南极地区可开展多学科、多领域的考察研究

B.在南极地区只可开展监测和探测全球大气环境变化

C.南极地区丰富的环境资源早已为人们所开发利用

D.南极地区存在有少量的常住居民、各国科学考察人员

2014年初中学生地理奥林匹克竞赛试题(初中组)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40小题,每题2分、共8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选项

D

B

C

D

A

B

D

C

A

C

C

B

A

D

C

C

B

B

A

B

题号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选项

A

C

B

A

C

B

A

C

A

D

C

D

A

B

D

A

B

C

B

B

二、综合题(三大题,共20分)

41、(7分)

(1)渤海(1分);

(2)灌溉水源(1分);

(3)黄土高原(1分);地上河(1分);

(4)自然:

地形破碎;地表裸露,植被差;夏季多暴雨;土层疏松;(答出任意二条即可得2分)

人为:

不合理利用;过度开垦;采矿;修路……(答出任意一条即可得1分)

42、(8分)

(1)自东北流向西南(1分);东北高、西南低(自东北向西南倾斜或降低)(1分);

(2)地形要素(1分);(3)200MM以下(1分);

(4)人口多,(廉价)劳动力资源丰富;棉花资源(原料)丰富(答出任意一点即得1分)

(5)石油(天然气)(1分);天然气(石油)(1分);核能(1分);

43、(5分)

(1)A(1分);

(2)南极圈(66.5°S)(1分);东经75度(1分);昆仑站、泰山站、中山站(1分);

(3)A(1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