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寒假作业3.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12222174 上传时间:2023-04-17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162.9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二寒假作业3.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高二寒假作业3.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高二寒假作业3.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高二寒假作业3.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高二寒假作业3.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二寒假作业3.docx

《高二寒假作业3.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二寒假作业3.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二寒假作业3.docx

高二寒假作业3

1.重症肌无力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体内的自身抗体破坏了神经一肌内突触后膜的受体蛋白。

正确的治疗措施是.()

A.注射激素抑制抗体产生.B.注射神经递质提高传递效率

C.注射受体蛋白增加受体数量.D.注射淋巴因子增强免疫能力.

答案:

A

2.病原体对不同免疫状态小鼠的感染进程如图所示。

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吞噬细胞缺陷小鼠的非特异性免疫受损,特异性免疫也无法产生

B.B细胞缺陷小鼠虽无法合成抗体,但仍能对胞内寄生病原体产生免疫反应

C.T细胞缺陷小鼠体内的抗原呈递作用不能完成,体液免疫无法产生

D.正常小鼠免疫产生的淋巴因子,加强了效应T细胞和吞噬细胞对肥细胞的特异性杀伤作用

答案:

B

3.关于甲型H1N1流感病毒与H5N1禽流感病毒的有关比较,不正确的是()

A.均使感染者发烧,因此两者抗原相同

B.感染不同的人后所引起的患病程度可能不同

C.感染正常人体后均能引发特异性免疫反应

D.均可能发生基因突变而改变传染性

答案:

A

4.科学家能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培育出特殊的西红柿、香蕉,食用后人体内可产生特定的抗体,这说明这些西红柿、香蕉中的某些物质至少应()

A.含有丰富的免疫球蛋白   B.含有某些抗原决定簇

C.含有一些灭活的病菌     D.能刺激人体内效应T细胞分泌抗体

B

5.线虫与昆虫病原体被联合用于害虫的防治。

线虫首先感染宿主昆虫,然后细菌从线虫中逃出、繁殖,并杀死宿主,最后线虫以分解中的虫体为食。

这一事实说明()

A.可以利用有害生物的天敌和基因工程等措施综合防治害虫

B.有害生物的天敌包括捕食者和寄生物

C.同一宿主同时可被多种寄生物危害,寄生物本身又可被另一寄生物所寄生

D.生物防治可以避免害虫的抗性进化,防止环境污染

C

6.下列现象属于反射的是()

A.含羞草的叶受到外力碰撞而下垂

B.草履虫游向食物丰富的地方

C.白粉虱聚焦到黄色灯光下

D.正在吃草的羊听到异常的声响立即逃走

D

7.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学习是神经系统不断地接受刺激,获得新的行为、习惯和积累经验的过程

B.记忆是将获得的经验进行储存和再现

C.学习和记忆涉及脑内神经递质的作用以及某些种类蛋白质的合成

D.短期记忆可能与新突触的建立有关

D

8.在有关神经调节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狗在听到铃声后分泌唾液这一反射活动中,唾液腺和支配它活动的神经末梢一起构成效应器

B.兴奋传导时,往往是从一个神经元的树突传给下一个神经元的轴突或细胞体

C.在人体反射活动过程中,神经元膜内电荷移动的方向与膜外电荷移动的方向相反

D.体内大多数内分泌腺都受中枢神经系统的控制

B

9.下列关于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叙述,正确的是()

A.体液免疫具有特异性,细胞免疫没有特异性

B.浆细胞和效应T细胞均能产生抗体

C.在细胞免疫的反应阶段主要进行B细胞的增殖和分化

D.人体中的特异性免疫是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共同完成

D

10.人类对感冒病毒好象很无奈,感冒刚好有可能再感冒,主要原因是()

A.人体中没有抵抗感冒的物质B.人体效应T细胞失去了功能

C.人体免疫系统遭到病毒的破坏D.感冒病毒的变异性极大

D

11.下图是两次注射同一种抗原后,人体内产生的抗体情况。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第二次注射同一种抗原后,记忆细胞大量形成浆细胞

B.与第二次相比,第一次注射抗原产生的抗体效率低,保持时间较短

C.图中说明预防接种往往需注射同种抗原2至3次,每次要隔一定时间

D.图中说明抗原接种量越大,产生的抗体越多

D

12.下列各项中,不属于过敏反应特点的是()

A.由机体初次接触过敏原刺激引起

B.发作迅速、反应强烈、消退较快

C.有明显的遗传倾向和个性差异

D.组织胺等物质的释放直接引起相关的症状

A

13.下列关于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特点,不正确的是()

A.神经调节迅速、准确,作用时间短暂,但作用范围比较局限

B.体液调节缓慢,作用范围广泛,作用时间持久

C.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共同协调,相辅相成,地位平等

D.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共同协调,相辅相成,而以神经调节为主

C

14.

若图中甲、乙两图均表示人体生命活动调节过程中细胞之间的信息传递方式,则以下相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细胞2、细胞4依靠细胞表面的糖蛋白识别信息

B.信息从细胞3传递到细胞4的速度比从细胞1传

递到细胞2快

C.若细胞1为下丘脑中的分泌细胞,产生的激素作

用于细胞2的是甲状腺细胞

D.人体对寒冷的反应与乙图所示调节有关,也与甲图

所示的调节有关

C

15.

生活在一个生物群落中的两个种群(a、b)的数量变化如右图所示。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a种群与b种群为捕食关系,a种群依赖于b种群

B.a种群与b种群为竞争关系,竞争程度由强到弱

C.a种群为“S”型增长,其增长受本身密度制约

D.b种群为“J”型增长,始终受到a种群的制约

C

16.用一定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处理辣椒的未受粉花蕾,得到的无籽辣椒,其细胞中的染色体数()

A.与卵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相同B.与极核中的染色体数相同

C.与体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相同D.比体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增加一倍

C

17.科学家做过如下实验:

①把不含生长素的两小块琼脂放在燕麦胚芽鞘下端(如图所示);②把含生长素的琼脂小块放在一段燕麦胚芽鞘形态学上端,把另两小块不含生长素的琼脂小块作为接受块放在下端;③把一段燕麦胚芽鞘倒转过来,把形态学上端朝下,做同样试验。

三个试验都以单侧光照射。

经过一段时间后,接受块A、B、C、D、E、F的成分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A.①含生长素比②多,③含生长素比④多

B.①含生长素比②少,⑤含生长素比⑥多

C.③④⑤⑥小块中,⑤含生长素最多

D.③④中生长素含量之和比⑤⑥中含生长素多

D

18.右图表示某种群年龄组成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该种群一定是生活在稳定的生态系统中

B.该种群的出生率一定大于死亡率

C.该种群一定能适应所生活的环境

D.该种群属于稳定型,种群密度在一段时间内会保持稳定

D

19.下图为生态系统信息传递模式图,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生态系统各成分之间都有信息传递

B.生态系统的功能主要是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和信息传递

C.生态系统中的信息种类有物理信息、化学信息、行为信息

D.生态系统中信息传递是双向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也是双向的

答案D

20.根据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桑基鱼塘”是人工建立的良性生态系统

B.在我国西部大开发中应采用“退耕还林还草”的措施

C.水产养殖业,为充分利用生产者所固定的能量,应以食物链长的鱼类为养殖对象

D.营养级越高的生物种群体内积累的有毒物质越多,所获得的能量越少

C

21.图是依据我国三次人口普查数据绘制的人口年龄组成图,其中完全正确的描述是()(P87)

A.图

(1)是增长型,从图(3)可看出计划生育政策初见成效

B.图

(1)、图

(2)、图(3)都是衰退型

C.图

(2)是典型的稳定型,可看出计划生育政策初见成效

D.图

(1)、图

(2)、图(3)都是稳定型

A

22.下面为四种生物种间的关系示意图,能正确表示地衣中的藻类和真菌;大小两种草履虫(青霉菌与其他细菌);狐与兔;细菌与噬菌体四种种间关系的依次是()

A.③④①②B.②③①④C.③②①④D.③②④①

C

23.某细菌种群随时间延续营养物耗尽,由于突变的原因出现了新菌株,它们能够利用原来菌种产生的有害代谢废物。

以下各图中能反映上述菌种发展趋势的是()(注:

M代表菌种的数量)

tttt

ABCD

B

24.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A.植物开花属于物理信息

B.捕食者体型比被捕食者小,则生物数量关系肯定会构成倒金字塔形

C.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向分解者之后,仍可能从分解者再流向消费者

D.“桑基鱼塘”生态系统与普通稻田生态系统相比实现了能量多级利用

B

25.根据森林层次和各层枝叶茂盛度来预测鸟类多样性是有可能的,对于鸟类生活,植被的哪一项比物种组成更为重要()

A.面积大小B.分层结构C.是否落叶D.阔叶与针叶

B

26.在裸岩群落演替中,谁被称为地球开拓者()

A地衣B苔藓C草本植物D木本植物

A

27.在群落演替中,木本植物能代替草本植物是由于什么主要因素影响()

A水B光照C温度D无机盐

B

28.假如要使菊花提前到“五·一”节开花,可对正常生长的菊花作如下哪种处理()

A.高温处理B.低温处理C.短日照处理D.长日照处理

C

29.下表是一个相对封闭的生态系统中五个种群(存在着营养关系)的能量调查:

图①~④是根据该表数据作出的一些分析,其中与表中数据不相符合的是

A.①④B.②③C.②④D.①③

D

30.过早出现的漫天黄沙向人们敲响了警钟。

专家就此提出:

频率加快、间隔变短、强度增大,将今后沙尘暴的新动向。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①与人为的高强度经济活动有关,如对沙漠边缘荒地的开垦

②沙尘暴强度不断增大是土地沙化的大面积的标志

③要抑制破坏该地区植被的各种活动

④植树、种草、加大防护林的建设和加大西北地区的森林覆盖率,使防沙的最好途径

⑤生物既能适应环境,又能影响环境

A.①②B.②③④C.②③④⑤D.①②③④⑤

D

31.1970年,美国的玉米由于受到一种叶菌的危害而严重减产。

后在墨西哥发现了对这种病菌有抗性的植物,从而为改良玉米品种找到了必要的基因。

这一事实体现了野生生物的()         

A.药用价值B.间接使用价值C.科学研究价值D.潜在使用价值

C

32.单细胞绿藻的培养液和单细胞酵母菌的培养液,所含成分的最大区别是()

A.前者必须含有有机成分B.后者必须含有有机成分

C.前者必须通入氧气D.后者必须通入氧气

B

33.下列关于果醋的制作,错误的是()

A.果醋的制作需用醋酸菌,醋酸菌是一种好氧菌,所以在制作过程中需通氧气

B.醋酸菌是一种嗜温菌,温度要求较高,一般在50℃左右

C.醋酸菌能将果酒变成果醋

D.当氧气、糖源充足时,醋酸菌可将葡萄中的糖分解成醋酸

B

34.某人利用乳酸菌制作泡菜因操作不当泡菜腐烂。

下列原因中正确的是

①罐口密闭缺氧,抑制了乳酸菌的生长繁殖②罐口封闭不严,氧气抑制了乳酸菌的生长繁殖③罐口封闭不严,氧气抑制了其他腐生菌的生长和繁殖④罐口封闭不严促进了需氧腐生菌的生长和繁殖()

A、①③B、②④C、②③D、①④

B

35.豆腐上长出了毛霉之后,下一步要加盐腌制,其中不属于加盐作用的是()

A.调味             B.可使豆腐析出水分,使豆腐块变硬

C.促进毛霉的继续生长 D.抑制微生物的生长,避免豆腐变质

C

36.有甲、乙两组等量的酵母菌,甲组酵母菌进行有氧呼吸,乙组酵母菌进行酒精发酵。

若它们消耗了等量的葡萄糖,则它们放出的CO2之和与它们消耗的O2之和比为()

A.1:

1B.3:

0C.6:

0D.4:

3

D

37.在一普通的密闭锥形瓶中,加入含有酵母菌的葡萄糖溶液。

在下列的有关坐标图中,正确的是()

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④

B

38.下列是关于“检测土壤中细菌总数”实验操作的叙述,其中错误的是

A.用蒸馏水配制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经高温、高压灭菌后倒平板

B.取104、105、106倍的土壤稀释液和无菌水各0.1ml,分别涂布于各组平板上

C.将实验组和对照组平板倒置,370C恒温培养24-48小时

D.确定对照组无菌后,选择菌落数在300以上的实验组平板进行计数

D

39.消毒和灭菌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下列哪些事物适用于消毒处理()

①皮肤②饮用水③牛奶④注射器⑤培养皿⑥接种环⑦培养基⑧果汁⑨酱油⑩手术刀

A.①②③⑧⑨B.④⑤⑥⑦⑩C.①②④⑤⑥⑧D.以上全部

A

40.从土壤中分离能分解尿素的细菌,可以利用选择培养基,其成分中一定有()

①尿素②有机氮化物③无机盐④有机碳化物⑤水⑥无机碳化物

A.①③④⑤B.②③④⑤C.①③⑤⑥D.②③⑤⑥ 

A

41.配制的培养基成分是:

纤维素粉、NaN03、Na2HP04、KH2P04、MgS04、KCl、酵母膏、水解酪素,该培养基能使下面哪种微生物大量繁殖()

A.酵母菌B.自生固氮菌C.各种细菌D.纤维素分解菌

D

42.能够测定样品活菌数的方法是()

A.稀释涂布平板法B.直接计数法C.重量法D.比浊法

A

43.关于接种时应注意的事项全部正确的为(  )

①接种室要消毒 ②无菌操作 ③接种时可以谈话 ④外植体如茎段、茎尖可随机放入培养基 ⑤接种时要防止交叉污染 ⑥接种完立刻盖好瓶口

A.①②③④B.①②③④⑤⑥

C.③④⑤⑥D.①②⑤⑥

D

44.下列有关花药离体培养的说法错误的是()

A.对材料的选择最常用的方法是焙花青——铬矾法,这种方法能将花粉细胞核染成蓝黑色

B.材料消毒时需先用酒精浸泡,然后用氯化汞或次氯酸钙溶液浸泡,最后用无菌水冲洗

C.接种花药后一段时间内不需要光照,但幼小植株形成后需要光照

D.若接种的花药长出愈伤组织或释放出胚状体后,要适时转换培养基,以便进一步分化成再生植株

A

45.某校生物研究性学习小组在对某森林生态系统进行种群密度调查后,得到如下统计数据:

第一年

第二年

第五年

第八年

甲种群

4490

4120

67

10

乙种群

0

120

3210

4500

请根据以上调查结果回答下列问题:

(1)甲种群与乙种群之间存在着_______________关系,可能是导致甲种群密度变化的重要因素。

而影响甲种群密度变化的其他生物因素可能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_。

(2)甲种群和乙种群作为生态系统的生产者,为其他生物的生存提供所需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从甲、乙两个种群的演潜过程,可以说明生态系统具有__________________能力。

(4)甲种群逐渐减少,甚至可能灭绝的情况,给该生态系统可能造成的影响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甲种群植物可能灭绝的内在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竞争种内斗争、寄生、捕食等(2分)

(2)能量和有机物(2分)

(3)自动调节(自我维持稳态)

(4)以甲种群植物为食的其他生物也随之减少,甚至灭绝

(5)缺乏有利变异

46.请根据某同学尝试使用罐头瓶在常温(21±3℃)下制作果酒的过程,回答实践中的问题:

⑴开始时向消过毒的罐头瓶加入了新鲜的葡萄汁和酵母菌,添加酵母菌的目的是,添加葡萄汁的目的是为酵母菌的生长发育提供物质成分,具体包括等几类。

⑵葡萄汁装入瓶中时要留出大约1/3的空间,这样做的目的是。

在以后的过程中,每隔12小时左右将瓶盖拧松一次(不是打开瓶盖),此后再拧紧,这样做的目的是

⑶制果酒过程开始阶段的生物化学反应式为,

这一反应主要在线粒体中进行。

制果酒过程后一阶段的生物化学反应式为:

,这一反应在酵母细胞的细胞质基质中进行,该过程对酵母菌的主要意义是

生产的产物由胞内进入胞外的方式是。

⑷加入的新鲜葡萄汁没有进行过灭菌处理,但是在制出的果酒中基本检测不出酵母菌以外的杂菌,从生态学角度分析:

一是大量的酵母菌在与杂菌之间的竞争中取得优势,二是果酒中的,从而淘汰掉杂菌。

⑴酵母菌能分解葡萄糖形成酒精碳源、氮源、水、无机盐和生长因子

⑵有利于酵母菌有氧呼吸,从而大量繁殖子代

放掉发酵产生的大量CO2,同时尽

量不让氧气进入瓶中

⑶C6H12O6+6O2+6H2O6CO2+12H2O+能量

C6H12O62C2H5OH+2CO2+能量(每空2分)

为酵母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和物质自由扩散⑷酒精更不利于杂菌生长

47.2009年12月7~18日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召开世界气候大会,中国政府作出了降低国内单位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量的承诺,到2020年中国国内单位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量比2005年下降40%~50%,低碳经济与绿色生活方式引起人们重视。

根据下图回答问题:

(1)碳从无机环境中进入生物群落的途径①表示的是________过程,生物群落中的碳返回无机环境的途径为图中的________(填数字序号)。

(2)垃圾资源化、无害化是绿色城市的重要标志之一,可将回收后无法直接利用的有机废物进行发酵处理,该过程所利用的生物属于生态系统的________成分。

(3)煤是“高碳”能源,通过燃烧,碳主要以________的形式进入大气圈。

根据上图提出一项实现“低碳”承诺、减少温室效应的关键措施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若上图虚线框中的种群及相互间的关系如右图所示,

假设E种群中的能量是5.8×109kJ;B种群中的能量为1.3×108

kJ。

若能量的传递效率为10%~20%,则A种群中的能量至少是

________kJ。

答案:

(1)光合作用 ③④⑤ 

(2)分解者 (3)CO2 保护植被,

大力植树造林,提高森林覆盖率;控制化石燃料的燃烧,减少

CO2的排放量,提高能源利用率;开发水能、太阳能等新能源 

(4)4.5×107

48.根据下图回答问题

吃虫的鸟

 

1.此食物网有_______条食物链,其中最长的一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食物网中蜘蛛和青蛙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3.猫头鹰共占有_______个营养级,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该草原生态系统中所有生物共同组成一个_____________________。

5.吃虫鸟如果因某种原因而减少,则青蛙的数量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

6.如猫头鹰全部迁走,其它动物中数量可能明显减少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9,捕食和竞争,4,第三、第四、第五、第六生物群落增多青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