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题报告模板修改版Word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2216890 上传时间:2023-04-17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2.4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开题报告模板修改版Word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开题报告模板修改版Word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开题报告模板修改版Word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开题报告模板修改版Word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开题报告模板修改版Word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开题报告模板修改版Word版.docx

《开题报告模板修改版Word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开题报告模板修改版Word版.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开题报告模板修改版Word版.docx

开题报告模板修改版Word版

兰州大学法学院

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开题报告

 

题目:

我国私人银行业务法律规制研究

 

研究生姓名:

路思远

专业:

法律硕士

研究方向:

金融法

导师姓名:

汪振江

 

兰州大学法学院综合办公室制

二〇一三年六月

研究生姓名

路思远

导师姓名

汪振江

年级

2011级

专业

法律硕士

研究方向

金融法

学位论文名称

我国私人银行业务法律规制研究

论文选题来源

导师指导下自主选题

计划完成初稿时间

2013年11月

计划定稿时间

2014年4月

一、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私人银行业务是指以财富管理为核心,面向高净资产客户的专业化的一揽子金融服务,其己成为当今国际知名商业银行的战略核心业务。

2005年9月26日,世界著名私人银行业务机构之一的美国国际集团旗下的瑞士友邦银行有限公司进驻上海,成为中国首个从事私人银行业务的金融机构"紧随其后的花旗银行、渣打银行、汇丰银行业纷纷在中国设立了私人银行业务机构"与国际私人银行业务巨头纷纷抢滩这块等待发掘的巨大潜力市场相比,中资银行在私人银行业务方面并没有落后很多"2007年中国银行设立了中国大陆首个私人银行业务机构,填补了中资银行在这一领域内的空白;中国工商银行也在2008年初专门成立了事业部制的私人银行部,在上海宣布正式推出私人银行业务。

伴随着私人银行业务的快速发展,第二届中国私人银行与财富管理高峰论坛特别提出,中国的银行业如果不发展私人银行业务,抢占这个金融业竞争的制高点,中国的银行业就不能参与全球竞争,就不是一个真正的国际一流金融企业。

私人银行业务是高风险行业,在世界各国金融机构纷纷开拓私人银行业务市场、加快金融产品创新、改进金融服务手段的今天,积极防范私人银行业务中蕴含的法律风险不容忽视。

西方发达国家经过长期发展,己经形成了比较完善的金融法律体系"而在我国,目前对私人银行业务尚没有明确专门的监管规范,与私人银行业务发展息息相关的一些重大法律问题,如客户信息保密、个人征信体系等方面的法律法规都还很不健全。

监管模式方面,目前我国仍实行较为严格的分业经营体制,这使得私人银行业务的一些产品或服务可能处于合规性的灰色地带。

此外,我国金融机构内部法律风险防控机制的不合理也是引发私人银行法律风险的重要因素。

因此,在深入研究我国现行法律、政策环境以及私人银行现状的基础上,分析探讨私人银行业务所面临的法律风险和防范对策,对指导我国金融机构依法合规地开展私人银行业务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二、研究内容及研究重点

研究内容:

本文主要阐述了金融机构私人银行业务的概念、内涵、特征。

将私人银行业务与财富管理、私人财富管理和银行个人理财业进行比较。

主要从高净值客户和金融机构的需要的角度展开对金融机构开展私人银行业务的必要性分析,从物质基础和制度基础的角度展开金融机构开展私人银行业务的可行性分析。

本文通过首先分析了国家私人银行业务的发展历史和机构类型(私人银行业务的机构类型主要有全能银行、投资银行、家庭办公室)。

对比我国开展私人银行业务的机构(我国的银行业务机构主要有商业银行、基金公司、证券公司、信托公司)。

其次对瑞士、美国、新加坡等境外私人银行业务相关法律制度进行总结并吸取经验。

启示对我国金融机构私人银行业务法律风险及其防控制,建立和完善我国私人银行业务法律机制。

研究重点:

(一)明确了私人银行业务在法律上的定位,厘清了私人银行业务个人理财业务等相关的概念的区别。

(二)分析了从事私人银行业务金融机构与客户之间的法律关系。

(三)分析了私人银行业务的法律风险及防控制度。

通过对私人银行业务本身的分析,探讨私人银行业务法律风险的形成和原因以及如何进行防控。

(四)提出私人银行业务法律机制,并对如何建立和完善这种法律机制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三、研究方法及写作框架

研究方法:

(一)历史分析法。

借助于历史分析方法,可以厘清私人银行业务的历史发展脉络,从其与环境因素的互动过程中寻找规律、探求本质,以便更准确地总结经验、前瞻未来"本文的历史分析方法将分别从私人银行业务的经济现象与法律现象两个方面入手,以寻求了解该济现象与立法的互动。

(二)实证分析方法。

只有建立在对实际情况的研究上,才能使对策措施具有针对性和实用性。

本文拟对现实经济生活中私人银行业务进行实证分析,了解原型,分析问题,剖析原因,寻找对策。

实证分析主要集中在私人银行业务分析及其涉及的法律问题部分。

(三)比较分析方法;借鉴其他国家或地区在本领域所采取的制度和措施,同时,由于境外开展私人银行业务的背景和社会历史经济以及法律传统等都有不同之处,着眼于我国的现行法律制度和我国的独特情况,在注重本土资源的情况下,吸收各国的先进法律制度和实践经验,提出符合我国的实际情况的解决方案。

(四)实地调研法。

深入中资银行私人银行业务中心,与业务人员面对面交流,获取大量来自实践的一线资料。

写作框架:

第一章:

金融机构私人银行业务的一般分析

一、私人银行业务的概念、内涵与特征

二、境外开展私人银行业务的机构

(一)全能银行

(二)投资银行

(三)家庭办公室

(四)其他机构

(五)境外开展私人银行业务机构给我国的启示

三、我国开展私人银行业务的机构分析

(一)商业银行

(二)基金公司

(三)证券公司

(四)信托公司

第二章:

私人银行业务的法律分析

一、私人银行业务的法律关系

(一)法律关系基本要素

(二)法律关系的主要特点

(三)私人银行业务法律关系的分类

二、金融机构与客户的法律关系

(一)私人银行核心业务中银行与客户的法律关系的争议

(二)私人银行业务中金融机构与客户的法律关系国际比较

(三)我国私人银行业务中金融机构与客户的法律关系

三、我国私人银行业务的法律渊源

(一)宪法

(二)法律

(三)部门规章

(四)相关司法解释

第三章:

境外私人银行业务相关法律制度及其借鉴

一、瑞士私人银行业务法律制度

二、美国私人银行业务关法律制度

三、新加坡私人银行业务相关法律制度

四、香港私人银行业务相关法律制度

五、境外私人银行业务法律制度对我国的启示

第四章:

金融机构私人银行业务法律风险及其防控制

一、《巴塞尔新资本协议》中对法律风险界定

(一)《巴塞尔新资本协议》中法律风险的概念和特征

(二)法律风险管理的内部治理结构

(三)法律风险管理的外部监管与市场约束

二、私人银行业务法律风险产生的原因

(一)外部原因

(二)内部原因

三、金融机构私人银行业务主要法律风险

(一)监管风险

(二)合规风险

(三)风险提示不足的法律风险

(四)洗钱犯罪风险

(五)泄露客户信息风险

四、建立我国私人银行业务法律风险外部防控制度

(一)逐步转变分业经营、分业监管模式

(二)完善反洗钱制度

(三)建立私人银行业务的准入制度

(四)客户信息保密制度

(五)完善个人征信制度

五、完善我国私人银行业务法律风险内部防控制度

(一)合规经营制度

(二)客户信息甄别制度

(三)法律风险管理制度

(四)信息披露制度

(五)技术支持制度

第五章:

建立和完善我国私人银行业务法律机制

一、机制与法律机制解析

二、我国私人银行业务法律机制存在的问题辨析

(一)法律制度的不完善

(二)法律实施的低效率

三、我国私人银行业务法律机制的构建

(一)私人银行业务的制度机制

(二)私人银行业务的实施机制

 

四、国内外研究现状(文献综述)及主要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一)关于私人银行业务基本范畴的文献综述

最早论述私人银行业务基本范畴是唐新宇(1989),其将私人银行业务界定为银行为富有阶层个人提供的资金管理和投资服务,指出私人银行业务的范围不仅涉及商业银行的存贷款、信托等,而且包括商人银行(投资银行)的投资管理、财务顾问、基金管理、证券买卖等,并将其誉为“零售银行业务的金字塔塔尖"。

真正出现大量此类文献的时段,是中国加入WTO之后数年"徐卫国、刘红庆(2001)揭示了私人银行业务与个人理财业务的明显区别,认为其核心是资产管"连建辉、孙焕民(2006)将私人银行业务界定为以家庭办公室为主要组织形式,向富裕人士所提供的高品质金融服务,并将私人银行业务称作“现代商业银行的战略核心业务"。

才凤玲(2009)对私人银行业务的界定更为详尽,认为”私人银行业务所提供的是从继承遗产开始到接受教育,为其打理庞大的继承财产,然后协助接管企业、运营企业,一直顾问到客户年老体衰,辞世前安排遗产。

这是专门面向富有阶层的个人财产投资与管理服务,这项业务的特点是根据客户需求提供量身定做的金融服务"服务涵盖资产管理、投资、信托、税务及遗产安排、收藏、拍卖等广泛领域,由专职财富管理顾问提供一对一服务及个性化理财产品组合"。

叶菲(2009)则对私人银行业务的涵盖范围做了进一步补充,认为私人银行业务不仅包括金融服务,还包括“很多与客户日常生活相关的非金融服务(移民、子女教育、医疗等)”以上文献站在各自角度,分别阐述了私人银行业务的定义和具体形式,不过基本内容并无太大差异,都指出了私人银行业务的核心是以资产管理为核心的、面向富裕阶层的金融服务"2005年,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发布了《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管理暂行办法》,指出“商业银行代理客户进行有关投资和资产管理操作的综合委托投资服务”这个概念对私人银行业务有一定的指导作用,但是其并非私人银行业务的官方定义。

(二)关于私人银行业务在中国总体发展状况的文献综述

在国外的金融机构中,私人银行业务的开展历史可谓悠久。

王元龙、罗军、康承东(2007)提到“私人银行最早起源于瑞士,是一个有着四百多年历史的行业,目前在西方发达国家已非常盛行。

”而直到2005年,私人银行业务才在中国金融行业开放的背景下进入中国。

己有诸多文献对私人银行业务在中国的发展状况进行了研究,对中国商业银行开展私人银行业务的发展状况之中的优势、劣势、机遇与挑战予以分项论述。

费伦苏(2008)指出,优势(Strength)在于拥有在本土市场上长期培育的大量优质客户关系,熟悉本土市场,且已有的机构布局与网点资源将会降低其获得顶级客户的成本。

辛俊杰(2008)将劣势(weakness)归纳为:

投资品种单一、人才匾乏、严格的外汇管制及有效的营销体系。

陶勇(2009)认为,私人银行业务发展的机遇(opportunity)在于:

即富裕阶层的不断扩大为开展私人银行业务提供了良好的客户基础,由于央行控制信贷规模投放以及市场竞争激烈等原因,中国银行业许多传统业务的发展趋缓,甚至出现了下降趋势,迫切需要寻找新的利润增长点。

薛和生、杨佩丽(2007)所归纳的私人银行业务发展威胁(threat),不仅包括其他文献也曾提及的外资银行对中资银行构成的竞争、公众金融服务观念的缺乏和分业监管的限制,还包括灰色资金的风险。

中国处在转轨时期,腐败、走私等违法行为产生的大量黑钱,非常希望借助私人银行业务的网络渠道流向境外。

私人银行业务极有可能被利用,成为非法资金外逃的帮凶,而遭到政府监管机构的打击。

由于私人银行业务在中国开展的时间尚短,相关研究只能对近几年的发展状况予以考察。

(三)关于私人银行业务在金融服务行业中发展状况的文献综述

银行业、证券业和保险业是金融服务行业的三大主要领域。

在上述主要领域中,银行业最早开始论证开展私人银行业务的可能性,中国农业银行山东分行课题组(2001)是国内最早论证开展私人银行业务可能性的文献之一,该文献对私人银行业务的发展前景、限制因素及对策进行了系统的分析。

在实践方面,银行业也是最早开展这一业务的。

2007年3月,中国银行苏格兰皇家银行进行战略合作,开展私人银行业务,由此拉开中资银行开展私人银行业务的序幕。

大多数相关文献是从宏观视角出发,研究中资银行开展私人银行业务的,中国工商银行深圳喜年支行课题组(2008)的研究报告,则是为数不多的几篇对中国工商银行私人银行业务开展进行详细研究的文献之一。

该文献列举了工商银行深圳分行为更好地开展私人银行业务而对以往的块状管理体制所采取的改革措施。

当大多数研究聚焦于商业银行开展私人银行业务时,也有文献探讨保险业和信托行业开展私人银行业务的可能性及实际运营状况。

刘子操(2009)认为,私人银行业务的开办主体并不只是包括银行,保险公司也可以开展这一业务。

网点遍布全国、客户资源丰富、金融人才聚集的保险(集团)公司所具备的混业经营模式,为其开办私人银行业务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可以先开展资产管理服务,而后开展个人信托、合理避税、遗产安排和移民计划等,从而循序渐进开展私人银行业务陈光(2009)将私人银行业务视作信托公司摆脱对银行依赖的一种新型运作模式。

该文指出,私人银行业务与信托的结合,不但使信托拥有了独立的投资渠道和资源,也创造了更多获得稳定收益回报的投资机会,节省了银行分销的中间环节,使投资人有机会直接了解到投资项目的进展。

在分业经营的大背景下,现有研究都是分别研究私人银行业务在某一金融行业中的发展状况。

事实上,只有在混业经营的环境下,私人银行业务的开展才得以摆脱分业监管的种种限制,实现更好地发展。

(四)关于私人银行业务法律制度的文献综述

石军(2006)结合我国当前法律制度和私人银行业务本身流程,分析了国内私人银行业务发展中的主要法律障碍,从财富供给、经营运作、金融监管三个方面提出了优化法律环境的相关建议。

吴思强(2008)主要对私人银行业务风险的来源及风险控制的必要性进行了分析,提出将私人银行业务风险纳入商业银行的整体风险管理体系来统筹规划。

甘功仁、王雪曼(2008)从相关的法律制度入手,分析了现行的反洗钱制度、金融监管制度、市场准入制度等方面对私人银行业务发展的阻碍。

吴文静(2009)指出和相对单一的商业银行服务相比,私人银行业务提供的服务涉及货币、证券、基金、外汇、保险和实物市场,风险更加变化多端、复杂错综。

私人银行业务面临的主要风险包括:

声誉风险、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流动性风险、法律风险等。

纵观这些文献不难发现,法学界重点关注的是私人银行业务的风险防范,对私人银行业务的法律特征并无太多论述。

参考文献:

一、著作类

[1]李金泽:

《银行业法国际比较》,北京:

中国金融出版社,2008年版。

[2]〔英〕莫德:

《全球私人银行业务管理》,刘立达译,北京:

经济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

[3]盛学军:

《全球化背景下的金融监管法律问题研究》,北京:

法律出版社,2008年版。

[4]张宇润.中国创业板市场法律规制研究[M].北京:

中国检察出版社,2007.

[5]丁邦开,何俊坤等.社会信用法律制度〔M].南京:

东南大学出版社,2006.

[6]徐保满主编.金融信托与租赁【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

[7]倪受彬.国有商业银行资本信托运营法律问题研究【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8.

[8]李金泽.银行业法国际比较【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8.

二、论文类:

[1]石军.私人银行业务发展中的若干法律问题[J].上海金融,2006,04:

57-60.

[2]连建辉,孙焕民.私人银行:

现代商业银行的战略核心业务[J].广东金融学院学报,2006,03:

49-54.

[3]王赛芳.西方商业银行私人银行业务的创新发展与经验借鉴[J].特区经济,2006,06:

154-156.

[5]张长征.国内私人银行业务发展特征与趋势分析[J].上海金融,2007,07:

85-87.

[6]赵鹏.我国商业银行发展私人银行业务的探讨[J].金融论坛,2007,12:

24-28.

[7]甘功仁,王雪曼.私人银行业务发展中的法律问题[J].中国金融,2008.

[8]中国工商银行深圳喜年支行课题组,蒋博,张雅维.工商银行私人银行业务研究[J].金融论坛,2008,04:

28-33.

[9]杭州金融研修学院课题组,盛婉珍,姜秋林.我国商业银行发展私人银行业务研究[J].金融论坛,2008,06:

52-57.

[10]焦丽芳,耿燕礼.我国私人银行业务发展刍议[J].石家庄经济学院学报,2008,03:

26-30.

[11]骆玉兰.我国私人银行业务存在的主要法律问题及对策[D].山西财经大学,2012.

[12]赵汝林.广西私人银行发展策略研究[D].广西大学,2012.

[13]史山山.金融机构私人银行业务法律规制研究[D].安徽大学,2011.

[14]深圳商报记者朱丽华.私人银行业务将迎来快速增长[N].深圳商报,2010-11-01B04.

[15]刘怡成.中资银行私人银行业务发展研究[D].云南大学,2012.

[16]赵汝林.广西私人银行发展策略研究[J].区域金融研究,2012,10:

10-15.

[17]董玉华.香港私人银行业务的运作与经验借鉴[J].金融教学与研究,2012,05:

18-23.

[18]记者郑玉君 周萃.私人银行:

起步阶段的思考与困惑[N].金融时报,2011-12-28003.

[19]记者李岚.中资私人银行创新能力遇挑战[N].金融时报,2012-01-31003.

20]崔吕萍.私人银行中国五年客户超百万“富矿不富”[N].人民政协报,2012-04-17B03.

[21]本报记者曹蓓.探秘私人银行:

财富管理者忐忑前行[N].证券日报,2011-03-15C02.

[22]记者林建荣.私人银行困局何时解?

[N].第一财经日报,2011-10-29B07.

[23]刘灿.我国私人银行法律制度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11.

[24]李金泽:

《银行业法国际比较》,北京:

中国金融出版社,2008年版。

[25]倪受彬:

《国有商业银行资本信托运营法律问题研究》,北京:

法律出版社,2008年版。

 

导师意见:

 

导师签名:

年月日

开题报告指导小组意见:

 

组长签字:

年月日

法学院审核意见:

 

主管领导签字:

年月日(公章)

(本资料素材和资料部分来自网络,仅供参考。

请预览后才下载,期待您的好评与关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