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初三模拟历史试题一.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2214325 上传时间:2023-04-17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52.3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春初三模拟历史试题一.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春初三模拟历史试题一.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春初三模拟历史试题一.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春初三模拟历史试题一.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春初三模拟历史试题一.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春初三模拟历史试题一.docx

《春初三模拟历史试题一.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春初三模拟历史试题一.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春初三模拟历史试题一.docx

春初三模拟历史试题一

【精品】四川省邻水县春初三模拟历史试题

(一)

学校:

___________姓名:

___________班级:

___________考号:

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虎门销烟发生后,英国外相巴麦尊在议会上叫嚣:

“这是我大英帝国的奇耻大辱!

我要求议会批准政府派遣远征军去惩罚那个极其野蛮的国家!

要狠狠的教训它!

”他之所以如此狂妄的背景是

A.英国当时刚开始工业革命B.英国已成为头号资本主义强国

C.英国已建立起东方市场D.英国拥有强大的海军

2.下列诗句中,颂扬左宗棠收复新疆业绩的是

A.丰功岂在尊明朔,确保台湾入版图B.大将筹边尚未还,湖湘子弟满天山

C.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D.英帅朱彭筹此役,意扶危局定神州

3.下列选项中,没有被洋务派作为“夷”之“长技”而学习的是

A.军事技术B.科技教育C.机器生产D.议会制度

4.“五四精神”的核心是

A.爱国主义B.艰苦奋斗C.开拓创新D.乐观主义

5.1961年董必武写了一首怀念战友的诗:

“四十年前会上逢,南湖泛舟语从容。

济南名士知多少,君与恩铭不老松。

”诗中“四十年前”的“会上”通过的决议不包括

A.通过了党的第一个纲领

B.确定了党成立以后的中心任务是领导工人运动

C.明确规定了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

D.选举了党的中央领导机构——中央局

6.1947年夏,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的消息传到陕北,毛泽东欣喜地说“我们总算熬出头了。

”这是因为

A.人民解放军由战略防御转为战略进攻

B.解放战争打响了

C.大决战开始了

D.人民解放军推翻了南京国民政府

7.歌曲《走进新时代》唱道:

“让我告诉世界,中国命运自己主宰;让我告诉未来,中国进行着接力赛……。

”中国人民“命运自己主宰”开始于

A.中国共产党成立B.中国国民党成立

C.中华民国成立D.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8.我国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标志是

A.三大改造的完成B.新中国的成立

C.抗日战争的胜利D.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9.中国社会主义道路探索过程中最严重的失误是

A.人民公社化运动B.大跃进运动

C.文化大革命D.三大改造

10.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转折,主要是因为

A.恢复了邓小平的职务B.提出了与时俱进

C.做出了党的工作重心转移的战略决策D.决定平反冤假错案

11.既是中国近代第一批被迫开放的通商口岸,又是改革开放时期的经济特区的是

A.厦门B.福州C.广州D.南京

12.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对少数民族实行的一项基本国策和基本政治制度是

A.各民族共同发展

B.民族区域自治

C.大杂居、小聚居

D.西部大开发

13.外交是智者的游戏,外交是妥协的艺术.20世纪50年代,中国政府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促进了一次国际会议的圆满结束.这次会议是(  )

A.第26届联合国大会

B.中印关于西藏地区的谈判

C.亚太经合组织会峰会

D.万隆会议

14.资产阶级叩响近代社会大门的思想解放运动是(  )

A.文艺复兴B.启蒙运动C.新文化运动D.工业革命

15.17世纪发生的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反映了世界近代史发展的趋势。

这里的“趋势”是指()

A.资本主义取代封建主义B.封建主义取代资本主义

C.无产阶级取代资产阶级D.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

16.1789年7月14日,这一天在法国国王看来十分平常,甚至有些平淡。

但是,就是国王认为平淡的这一天,却成为一个改写法国历史的最重要的日子,因为这一天发生()

A.来克星顿枪声B.法兰西第一共和国成立

C.攻占巴士底狱D.拿破仑发动雾月政变

17.因第二次科技革命而成为对全球经济发展影响最大的自然资源是

A.煤B.电C.石油D.原子能

18.“珍妮纺纱开先河,蒸汽推动世界波”所反映的是

A.新航路开辟B.工业革命

C.第二次工业革命D.第三次科技革命

19.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获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是()

A.巴黎公社B.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狱

C.十月革命D.俄国二月革命

20.苏联和中国在建国初期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过程中的相同之处是重点发展

A.轻工业B.商业C.重工业D.交通运输业

21.某同学通过互联网下载了一位历史人物的简介:

“他是连任四届的”轮椅总统”,颁布过《国家工业复兴法》,出席了雅尔塔会议……”他是()

A.威尔逊B.罗斯福C.杜鲁门D.尼克松

22.它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先行者,也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发动者。

“它”指的是

A.英国B.德国C.日本D.美国

23.有关雅尔塔会议决定的新闻报道中,错误的是

A.决定彻底消灭德国的法西斯主义B.决定开辟第二战场

C.苏联承诺参加对日作战D.决定成立联合国

24.20世纪四五十年代,美苏“冷战”成为威胁世界和平与安全的主要因素。

“冷战”开始的标志是

A.杜鲁门主义的出台B.马歇尔计划的实施

C.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建立D.华沙条约组织的建立

25.1991年底,飘扬在莫斯科克里姆林宫上空的红旗悄然落下,红色的年轮在大国兴起的舞台上刻写了半个多世纪。

这里“红旗悄然落下”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A.苏联解体B.轴心国集团解体C.华约建立D.北约建立

二、综合题

26.

材料二:

【精品】4月28日,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又公开否认侵略历史,并称参拜靖国神社“理所应当”,明确表示允许内阁成员参拜。

安倍与日本右翼政客的言行,引起相关国家强烈反对。

中国、韩国、朝鲜等亚洲国家纷纷强烈抨击和严厉谴责。

材料三:

1970年12月7日,联邦德国总理勃兰特跪在华沙尤太人隔离区所在地的纪念碑前。

这就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华沙之跪”。

“华沙之跪”也成为联邦德国与东欧重归于好之路上的一座重要的里程碑,并为联拜德国在1973年9月加入联合国铺平了道路。

材料四:

二战后,美国利用单独占领日本的机会,从战略需要出发,积极扶持日本,为日本经济发展创造了条件。

阅读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以下问题:

(1)二战后,中国、韩国、朝鲜等亚洲国家为什么强烈谴责日本政客参拜靖国神社,

(2)历史不容篡改。

请指出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的事件,后来日本又制造什么事件使二战达到最大规模?

(3)概括说明二战期间和战后美日两国关系发生了什么变化二战后世界政治格局是怎样发展演变的?

(4)综合上述材料,面对侵略的历史。

德国与日本的态度有何不同?

勃兰特“华沙之跪”对联邦德国国际地位的提高有什么重要的作用?

对于日本的态度你有何感想?

27.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简称“三农”问题,它是关系到人民的切身利益、社会的安定和发展的重大问题。

农业丰则基础强,农民富则国家盛,农村稳则社会安。

党和国家历来重视“三农”问题。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为解决“三农”问题,采取一系列措施,取得了巨大成就,但也不乏沉痛的教训。

请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下表为某县三个村阶级结构变动情况表(单位:

户)。

材料二:

《中共中央关于农业生产互助合作的决议(草案)》指出:

“……必须提倡组织起来,按照自愿互利的原则发展农民的劳动互助积极性”。

1953年到1955年,农业互助合作社继续稳定发展,这时期建立起来的合作社,80%以上增产增收,15%持平,5%减产减收。

——林志坚《新中国要事述评》

材料三:

1958年5月27日《人民日报》标题是:

《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谷子跃过万斤》;《寿张北台社亩产10546斤》;1958年8月13日《人民日报》有如下标题:

《麻城建国一社出现天下第一田,早稻亩产三万六千九百多斤》;《福建海星社创花生亩产一万零五百多斤纪录》。

材料四:

1958年10月,某县委书记作报告:

“人人进入新乐园,.吃喝穿用不花钱;鸡鸭鱼肉味道鲜,顿顿可吃四个盘;天天可以吃水果,各样衣服穿不完;人人谈论天堂好,天堂不如新乐园。

材料五:

“我们分田到户,每户户主签字盖章,如以后能干,每户保证完成每户的全年上交和公粮,不在(再)向国家伸手要钱要粮,如不成,我们干部作(坐)牢割头也干(甘)心,大家社员也保证我们的小孩养活到十八岁。

——全国第一份分田到户协议书(节选)

请回答:

(1)导致材料一表中农村阶级结构发生变化的重大历史事件是什么?

该事件实施的法律文件是什么?

(2)材料二反映了我国农业合作化运动的开展。

请你分析我国当时开展农业合作化运动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3)材料三和材料四分别反映了当时我国农村发生的什么历史事件?

事件在当时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4)材料五反映了我国哪一农村政策的尝试?

材料中的“全国第一份分田到户协议书”出现在当时安徽省的哪个地方?

(5)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既有成功的经验,也有失误的教训,你从中得到怎样的认识?

参考答案

1.B

【解析】

【详解】

题干提供关键信息“虎门销烟”、“英国”、“派遣远征军”,结合课本分析,虎门销烟只是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导火线,英国狂妄是因为英国完成工业革命,已成为头号资本主义强国。

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故选择B。

2.B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左宗棠收复新疆。

“大将筹边尚未还,湖湘子弟满天山”歌颂的就是左宗棠收复新疆的业绩,故选B。

3.D

【解析】

【分析】

 

【详解】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地主阶级洋务派主张“师夷长技以制夷”,提出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

洋务派掀起了学习西方军事技术的洋务运动。

洋务运动前期的口号是“自强”,创办了一批近代军事工业,包括安庆内军械所、福州船政局、江南制造总局等。

洋务运动后期以“求富”为口号,创办了一批近代民用工业。

洋务运动中建立南洋、北洋、福建三支海军。

议会制度属于政治制度,洋务运动只学习先进技术,没有学习政治制度,故选D。

4.A

【解析】

试题分析:

本题考查的是五四运动的相关知识,五四运动是一次彻底的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所以五四运动的核心是爱国主义,所以答案是A。

考点:

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5.C

【解析】

根据题中的重点提示“1961年”和“四十年前”判断会议发生的时间是1921年,从而得出结论:

会议是指中共一大。

然后判断四个选项中只有C是中共七大的内容,其他都是中共一大的内容。

6.A

【详解】

依据题干信息“1947年夏,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结合所学可知,1947年夏,刘邓大军率领晋冀鲁豫解放区主力,是山东西南强渡黄河,向国民党统治区发动大规模进攻。

他们直插入敌人兵力空虚的大别山地区,开辟大别山根据地,严重威胁了国民党统治中心南京和湖北重镇武汉,揭开了人民解放军转入战略进攻的序幕,故A符合题意;解放战争打响了、大决战开始了、人民解放军推翻了南京国民政府与题干无关,故BCD不合题意。

故此题选A。

7.D

【解析】

【详解】

根据所学可知: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新中国的成立,开辟中国历史新纪元,从此中国结束了一百多年来被侵略被奴役的屈辱历史,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成为国家的主人,故D符合题意。

中国共产党成立是1921年,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故A不符合题意。

1919年10月10日孙中山将中华革命党改组成中国国民党,来领导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故B不符合题意。

中华民国成立是1912年,是辛亥革命的重要成果,故C不符合题意。

故选D。

8.A

【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到1956年底,我国基本上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标志着社会主义公有制形式在国民经济中占据了主导地位,从此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建立起来,我国开始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故选择A。

9.C

【解析】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中国社会主义道路探究过程中的失误有1958年的大跃进运动、人民公社化运动和1966~1976年的十年文化大革命。

其中文化大革命是内乱,给党和人民带来深重的灾难,因此中国社会主义道路探究过程中最严重的失误是文化大革命,故选C。

10.C

【解析】

【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开启了我国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

选项C符合题意;选项ABD与题干内容不符,故选C。

11.A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有关厦门的史实。

厦门是《南京条约》中被迫开放的通商口岸之一,又是改革开放时期的经济特区,故选A。

12.B

【解析】

【详解】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对少数民族实行的一项基本国策和基本政治制度是民族区域自治,B项符合题意;ACD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B。

13.D

【解析】

根据题干信息“20世纪50年代,中国政府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55年周恩来总理在万隆会议上,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促进会议的圆满成功,也促进了中国同亚非各国的团结与合作。

因此只有选项D符合题意,故选D。

14.A

【解析】

【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文艺复兴的核心思想是人文主义,即以人为本,把人、人性从宗教束缚中解放出来,它打破了天主教会和封建专制的精神束缚,其实质是资产阶级叩响近代社会大门的思想解放运动,是新兴的资产阶级反封建的思想解放运动。

所以A符合题意,其他三项均不符合,故选:

A。

15.A

【解析】

试题分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17世纪世界历史发展趋势的认识,根据所学知识A项反映了当时历史发展的趋势,17世纪,欧洲的新航路的开辟和文艺复兴运动,新兴资产阶级进行的原始的资本积累,资本主义经济有了一定的发展,用资本主义社会代替封建社会,发展资本主义成为这一历史时期的发展趋势,英国资产阶级革命顺应了这一历史趋势,BC,D项不符合题意,故答案选A。

【考点定位】人教新课标九年级上册·步入近代·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16.C

【解析】

试题分析:

题干里的“7月14日”、“法国人民”告诉我们,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法国大革命的准确识记。

依据已学知识可知,1789年7月14日,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监狱,法国大革命开始了,故选C。

考点: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法国大革命

17.C

【解析】

试题分析:

此题考查的是第二次科技革命的影响。

第二次科技革命中,电力作为新能源进入生产领域。

但是学生要注意题干“对全球经济发展影响最大的自然资源”,第二次科技革命因为使用液体燃料的内燃机的发明,石油这种自然资源大量使用。

选择答案C。

考点:

人教版新课标九年级历史上册·垄断资本主义时代的世界·人类迈入“电气时代”。

18.B

【解析】

试题分析:

题干提到珍妮机,蒸汽机,是工业革命的发明。

19.C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17年的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获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由此诞生。

A项是失败的运动,是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B项是法国大革命的开始的标志,D项是资产阶级的革命,不是无产阶级的,建立的是资产阶级的统治政府,ABD都不符合题意,所以答案选择C

点睛:

十月革命的胜利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的统治,推动了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鼓舞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解放斗争。

20.C

【解析】

试题分析:

苏联和中国在建国初期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过程中都是优先发展生工业。

考点:

苏联工业化中国工业化

点评:

本题考查学生比较能力和基础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掌握苏联中国工业化进程相关知识。

21.B

【解析】试题分析:

根据题干中的颁布《全国工业复兴发》可以推断出这是美国总统罗斯福,故选B。

考点:

罗斯福新政

点评:

本题考查学生对罗斯福新政的识记,掌握罗斯福新政的措施和特点,以及产生的历史影响。

22.B

【分析】

【详解】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939年9月1日,德国闪击波兰,英法对德宣战,二战全面爆发。

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德国走在世界的前列,所以此题选B。

23.B

【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二战中决定开辟第二战场的会议是德黑兰会议,B符合题意。

ACD是雅尔塔会议的内容,不符合题意,故选择B。

24.A

【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47年,美国总统杜鲁门向国会提出咨文,正式阐述美国对苏联政策及整个对外方针.这是美国政府内部酝酿已久的遏制苏联、称霸世界的全球战略,后来被称为杜鲁门主义,杜鲁门主义是美苏冷战正式展开的重要标志,成为美国对外政策的重要转折点。

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故选择A。

25.A

【详解】

依据题干信息“1991年底,飘扬在莫斯科克里姆林宫上空的红旗悄然落下。

”结合所学知识:

克里姆林宫是莫斯科的著名建筑,1991年底,发生在前苏联大地上的最重大的历史事件是苏联解体。

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故选择A。

26.

(1)日本一直不为侵略战争诚恳道歉,靖国神社供奉着二战时甲级战犯的牌位。

(2)七七事变,日本偷袭珍珠港事变

(3)由敌对,转变成战略合作伙伴。

演变:

二战后形成两极格局,1991年苏联解体后,世界格局向多极化发展。

(4)态度:

德国诚实面对历史并一直反思历史;日本一直不承认侵略历史,甚至否认侵略历史。

作用:

重塑国家形象,得到被侵略国家的谅解和接受,为德国加入联合国铺平道路。

想法:

历史已经证明,一个对历史没有正确认识的民族是很难对自己国家的前途作出明确的选择的;日本政府的错误立场,必然会受到历史的惩罚。

(合理即可)

【详解】

本题考查的是中日关系等国际格局

(1)根据题目中的二战限定语可知日本在战争中是法西斯国家这一背景来作答

(2)考查的是抗日战争,结合所学内容可知日本全面侵华的事件是七七事变,日本在二战中针对美国发动了珍珠港事件,根据课本即可答出(3)考查的是美日关系的变化,学生一定要写出变化的内容,即由敌对,转变成战略合作伙伴。

然后根据课本史实写出二战后由两极向多极的转变(4)根据图片内容可以看出德日截然不同的态度,德国的行为为其提高了国际形象,感想之题属于开放性试题,言之合理即可。

27.

(1)土地改革;《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2)分散经营的农业生产不利于农业的发展,不能满足国家工业化建设的需要。

(3)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党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中的一次严重失误,给国家和人民带来了前所未有的严重经济困难。

(4)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凤阳小岗村

(5)要按客观经济规律办事,制定政策必须从国情出发,不能脱离实际;生产关系的调整必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水平等。

(言之有理皆可)

【详解】

(1)据材料一“某县三个村阶级结构变动情况表”“1950年”“1953年”可知,材料一表中农村阶级结构发生变化反映的重大历史事件是土地改革;1950年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全国展开了土地改革运动,近三亿的无地少地农民分到了土地和农具、牲畜、房屋等,还免除了地租.土地改革的完成,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地主阶级也被消灭;农民翻了身,得到了土地,成为土地的主人.这使人民政权更加巩固,也大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农业生产得到迅速恢复和发展,为国家的工业化准备了条件。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二反映了我国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开展农业合作化运动,原因是分散经营的农业生产不利于农业的发展,不能满足国家工业化建设的需要。

(3)据材料三“1958年5月27日《人民日报》标题是:

《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谷子跃过万斤》;《寿张北台社亩产10546斤》;1958年8月13日《人民日报》有如下标题:

《麻城建国一社出现天下第一田,早稻亩产三万六千九百多斤》;《福建海星社创花生亩产一万零五百多斤纪录》.”可知,材料三反映了当时我国农村发生的“大跃进”运动.据“1958年10月”“人人进入新乐园,吃喝穿用不花钱;鸡鸭鱼肉味道鲜,顿顿可吃四个盘;天天可以吃水果,各样衣服穿不完;人人谈论天堂好,天堂不如新乐园.”可知,材料四反映了当时我国农村发生的人民公社化运动.1958年,党中央发动“大跃进”运动,在农业上,对粮食产量估计严重浮夸,各地的粮食亩产量,竞相放高产“卫星”。

1958年,党中央又发动人民公社化运动。

公社的一切财产统一核算,统一分配;许多地方的社员在公共食堂免费吃饭;社员的自留地、家畜、树木等,都为公社所有。

人民公社化运动挫伤了农民的劳动积极性,阻碍了我国农业的发展,这是党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中的一次严重失误,破坏了生态环境,带来了严重的经济困难。

(4)据材料五“我们分田到户,每户户主签字盖章,如以后能干,每户保证完成每户的全年上交和公粮,不在(再)向国家伸手要钱要粮,如不成,我们干部作(坐)牢割头也干(甘)心,大家社员也保证我们的小孩养活到十八岁.”可知,材料五反映了我国在农村实行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材料中的“全国第一份分田到户协议书”出现在当时的安徽凤阳小岗村.中国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后,在我国安徽凤阳小岗村率先出现搞“包产到户”的典型,1978年11月24日,小岗村18户农民以敢为天下先的胆识,按下了18个血手印,搞起生产责任制,揭开了中国农村改革的序幕,随后在全国农村逐步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使农民拥有了土地的使用权,使农民获得了生产和分配的自主权,大大提高了农民的劳动热情,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促进了农业生产,提高了粮食的产量,提高了农民的生活水平。

(5)本题是开放型题目,考查的是学生开放性思维的能力.只要符合题意,言之有理即可.如:

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既有成功的经验,也有失误的教训,我们要按客观经济规律办事,制定政策必须从国情出发,不能脱离实际;生产关系的调整必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水平等。

【点睛】

解决本题的关键是掌握建国后我国对农村政策进行的四次调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