振南精.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12212779 上传时间:2023-04-17 格式:DOCX 页数:28 大小:54.5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振南精.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振南精.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振南精.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振南精.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振南精.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振南精.docx

《振南精.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振南精.docx(2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振南精.docx

振南精

振南的《我的大学1--享受奋斗带来的乐趣》更新时间:

2010-3-2715:

40:

19     浏览次数:

1077我的大学1----享受奋斗带来的乐趣大二下学期,一个冬天,我开始自学单片机,慢慢进入痴迷的状态。

期末将至,学习的热忱更加高涨。

我打算把我的假期投入到单片机的学习中去。

全身心地投入到单片机的世界里,每天被一个个调试中的难题搞得焦头烂额,水平是在一次次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提高的。

同时对于编程语言的学习也进入了狂热状态,有时在吃饭的时候也会想一些编程上的问题,或是掏出本子看看别人写的例程。

在别人看来,我是一个木讷的人,整天就知道想事情,不太多说话,而我却生活在自己的生活之中,有自己的思想,感觉每天都能学到很多东西,这也是为以后的实战作了一个知识上的储备。

水平在慢慢的提高,然而如果只靠自己一个人的能力不会有大的长进。

我现在只是觉得事情真的有一个机遇的问题。

那天我正在看计算机方面的资料,盛中华看到后很惊讶,他没想到六系会有人在自学单片机,算是志同道合,就开始一起学习。

水平从此开始有了很大的提高,也告别了单枪匹马的日子。

又过了一段时间,我从同学口中听说了ACM一词,当时我还以为是什么算法。

后来才知道是“国际大学生程序设计大赛”,当天晚上我们找来系里编程不错的几个同学,一共是六个人,开始商量参加ACM大赛。

ACM是大学生程序设计的顶级赛事,从此我们开始成为一个团队,在老师的指导下开始登陆各大学的ACM网站,大量地练题,为的是第一次参加ACM中国赛区的比赛得到好的成绩。

为了进一步提高编程的水平,那个暑假我们没有回家,一个教室,一块黑板,几台笔记本,搭建起了一个临时的ACM实验室。

大家为一道道的题目冥思苦想,又在享受着解题后的那种快乐。

后来比赛的日子近了,我们在中国ACM三大赛区都报了名,紧接着就是一轮轮的比赛。

比赛的形式是网络比赛,由于我们自己还没有实验室,所以比赛场地又是一个问题。

这个时候就要说到我们的SUNWISE实验室,这里算是我们的家了,全校有一技之长的人都来过这个实验室。

也因为这个实验室和ACM我们六个人才能一直团结在一起,直到今天。

SUNWISE是一个协会,但又不同于其它协会,在工程训练中心和我们的共同建设之下,它成为一个综合性,跨学科,独一无二的组织。

软件,网络,机械,电子等几个部,让大家共同学习,共同进步。

这个实验室让我认识了很多人,每个系

都有我的朋友,感觉我不再孤单,有一大帮人来和我一起学习,我也会无私地把我的学习成果给大家,让大家一起研究,一起进步。

大三上学期正值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大赛,这又是一次机遇,让我认识了郭天祥,一个很有魄力的人。

而且有一种巧合,我们俩的女友都在长江大学,这也增进我们的相互了解和合作。

电子大赛是要一连比赛四天四夜的,所以有的选手干脆拿了被子来,在实验室吃住。

我相信我们能努力到最后的。

他们俩(郭天祥,杜勉珂)负责电路设计和控制,我负责人机界面设计。

在设计中需要双单片机来实现对液晶显示器,键盘,打印机的驱动,还要负责与后面电路部分的数据通信(最重要的部分)。

四天四夜的连续战斗,我们一直保持高昂的斗志。

我连续近百个小时盯着电脑屏幕,编写我最庞大的驱动程序。

永远忘不了的是,在后面电路与人机介面进行接口时,通信出现了故障,这意味着两个部分不能连到一起。

后台主控单元不能正常工作,原因不知出在什么地方。

我真正地感觉到,比赛不只是技术的较量,更是一场心理战,当出现问题的时候,应该用怎样的心态来面对这一切呢。

我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是“在平静的心态下,都不一定能做出来,如果心急的话,就更不可能做出来了!

”我想我的这些经验不仅适用于比赛,在以后的人生道路上也是同样受用的。

比赛结束我们的作品要拿到哈工大测试,也许也有运气的因素,我们测试的时候,一开机输出了几个数据,核心部分就莫名其妙地被烧毁了,只留下了一盘残局。

其实成败只是一时,经验却是受用终身的。

经过了四天的奋斗,走出了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大赛之后,和一起比赛的许多同学都成为了朋友,现在还有所交往。

也许我给大家的印象就是爱干活,肯吃苦,所以马上又进入了另一个比赛之中(“枭龙杯”空中机器人大赛),开始开发飞行器控制系统。

每天泡在21号楼的4楼实验室,有几台电脑和一把躺椅作伴,生活单调,不过也很充实,每天都是在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我觉得人在实战之中才能长大,只有在遇到问题的时候才真正知道知识的可贵。

又是一个个白天,黑夜……经过一次次地调试,飞行器日渐成熟,经常驱车跑到很远的地方去试飞,为了远离市区,我们借用了军方的靶场来试飞,看着飞行器在天空翱翔,飞出各种动作的时候,我们为它而由衷的高兴,这里面有多少人的心血啊。

同时也认识了军方的一些人,也多次受到他们的招待,感觉就是军方的招待员真的很有意思,呵呵

比赛日益临近,我们开始最后的调试,还记得那是临行前一天的晚上,老师和教练把所有的东西装箱,我知道对整套系统最后的考验来临了。

希望它能发挥正常。

在成都比了几天,那天捷报传来,我们的心中激动不已,几个月的努力终于得了回报,我更加坚信那句话“真心付出,必有所得!

”,这也将成为我继续前进的动力。

其实,那个时候我真的很想随比赛一同出去,想的是可以去看看女友,我能安心调试也有她的因素,但因为人数和经费的限制没有去成,只有郭天祥一个人随老师和教练同去。

他去看了他女友,也代我向女友问了好,也替我买了礼物给她。

我现在只感觉我把时间大部分放到了比赛和研究上,却冷落了她,真的欠她很多。

我能做的只有定期的给她打打电话,问候一下。

有的时候被事情搞得很烦,而在电话里面对她的时候我还是会平心静气,那段时间心里真的是很矛盾,生活也变得很糟糕。

现在心里的事情很多很乱,牵扯的事由也很多,心情也烦乱,在和她的谈话中,会流露出些许,也许是我变了吧,一方面得到了很多,一方面就会有所失去。

我感觉有一句话说的很对,那就是"能力越大,责任越大!

"做完了飞行器,我回到了系里,又回到了我的ACM集体。

这个时候ACM已不仅在我们之间流行,它如一阵微风,轻拂着我们的校园。

一条条写着“Programyourworld!

!

!

”的红色横幅,映入眼帘,让ACM大赛开始成为人们口中谈论的话题。

经过了半年多的准备,在ACM竞赛自动裁判系统在我们手下应运而生之际,在学校的支持下,我们盼望的HEUCPC(哈尔滨工程大学程序设计竞赛)终于拉开了帷幕。

我和我的队友作为ACM的主力队员也参加了这次的比赛。

在宣布比赛开始的那一刻,我仿佛又找到了在中国赛区比赛时的那种感觉,凭着昔日解题的经验,从简单的小题入手,在不到两个小时的时间里我们连破数题,一直位于诸队之首。

在接下来的三个小时里我们联手攻克剩下的难题,又解出两题。

而在我们要上交最后一题时,自动裁判系统系统宣布比赛结束,我落后了几秒钟,最后只能位居第二。

ACM真的是实力和策略的较量,这里面蕴涵了很多人生的道理,我所领悟到的最重要的就是“肯拼才会赢”!

我们仍会像从前一样,团结在一起,为了ACM能够走得更远而努力。

到目前为止,我们举办了系赛、校赛,在不久的将来我们会让ACM走向全省、全国,乃至世界,当然这也需要几代人的共同努力。

这一连串的比赛下来,我的确有些疲惫了。

可这时正值两年一度的全国大学生嵌入式系统大赛(Intel

杯,Intel公司主办)。

为了系里,我还是参加了。

我在想,做自己爱做的东西是一件很高兴的事情,但如果在这些事情上加了"任务"两个字的话,自己肩上的担子就变得更重了。

比赛就是这样一件事,如同一场残酷的游戏,谁笑到最后,谁就笑得最好,游戏结局的时候,那种空气是很让人窒息的。

尤其是到最后的关键时刻,成功与失败就在这一刻揭晓,感觉身上的担子真的是很重啊。

时间依然在不停飞逝,过去已成历史,末来仍是末知,我能把握的只有现在,让我作一个无悔的自我。

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振南的《我的大学2--讲述自己的生活与学习》更新时间:

2010-3-2715:

42:

56     浏览次数:

909我的大学2---讲述自己的生活与学习火车缓缓驶离了哈尔滨站,我们一行开始了奔赴上海的征程……在经过了历时半年的不懈努力后,7月12日,进行了Intel杯作品的最后联合调试,在确认所有模块及中央控制系统工作正常后,整套系统正式装箱,准备13日和我们一同向着此次嵌入式大赛的赛场----上海交大出发。

在出发前的半个月的时间里我几乎没有离开过21号楼,白天和队友一同在实验室进行模块设计和系统测试,晚上常常是在一个小屋里分析白天记录下来的各种问题,寻找解决的方法。

哈尔滨夏季的夜晚是最惬意的,四周一片静寂。

没有白天的那种嘈杂的环境,没有困扰不休的那些琐事,也没有纠缠不清的那层人际关系。

仿佛我正处在另一个时空,一切时间任由我来支配。

这个时候我喜欢把音乐打开,这样就不会觉得困倦,也能让我思路更清晰。

这样的夜晚时间过得很快,常常是在不知不觉之中,窗外就已经泛出了鱼肚皮。

这时才会想起该休息了,才会拼几个凳子为床,然后很快就进入了梦乡。

现在想起那一个个夜晚还很神往,紧张而又自由,尤其还有音乐,虽辛苦却是一种享受。

我失去她以后,一直是这样独处,唯有那些静夜洗去心中的忧思,却成就了一种斗志。

12号晚上我回到了寝室,半个月没有回来,我估计室友已经把我忘记了。

13号上午清点了所有的物品,包括作品、备件、工具等等。

在与领导道别之后,随同八系的另一支代表队驱车来到了哈尔滨站,12:

我的大学20正点奔赴上海。

一天多的时间在火车上渡过……14日晚七点我们终于到达了上海。

因为老师与上海方面的同事早有联系,所以我们一下火车,就坐上了汽车,直向闵行区驶去。

只听人说上海很大,直到现在走进了

这座城市才真正感觉到它规模之大。

车行两个多小时,大约九点的时候,终于到了闵行区。

车驶入上海交大校园,一路打听最后来到了招待所,却被告知15日起才能办理相关手续。

于是,我们只好在学校附近找了一家旅馆,暂住了下来。

其实一路我并不担心饮食起居,我担心的是这一路颠簸,我们的作品能否承受的住,这也是对作品的稳定性的一大考验。

在八系的时候,我记得付教授曾经说过:

“在学校调试出来的功能在现场不一定好使,在学校没有调试出来的功能到了现场更不可能实现。

”这句话说明了学生作品的稳定性还需要提高,因此在研制和调试的过程中,我一再强调系统稳定性。

举一个比较细节的例子,也比较夸张,在一个子系统的电路板上,为了防止焊接的可靠性,每一条导线都设有三个焊点,这样就可以把导线牢牢地固定在相应位置,就算故意拽都拽不开,可谓用心良苦。

这样的一些措施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系统的稳定性,所以各个模块到现在为止,尽管已经经历了多次演示和测试,仍然可以正常工作。

我走进了旅馆就迫不及待地拿出各个模块进行简单地测试。

队友说先休息,明天再干活。

我还是支持先测试一下,这样我才能安心睡觉。

最重要的是数据链路,这也是我最关心的一个部分,因为它是最容易出问题的。

整个系统完全是通过GSM无线网络(就是我们平时用的短信网络)进行联接的,由于哈尔滨和上海的地域差异,GSM网络的情况也不尽相同。

于是我拉出天线,打开电源,在信号指示灯急促闪烁了几下之后,开始进入缓慢闪烁的状态,这初步说明模块已经登陆了当地的GSM网络。

模块初始化完毕之后,开始自检,如果成功会通过短信向我的手机报告。

这时,我手机的短信铃声响了,接到的内容是“SystemStart!

!

!

”,这说明模块一切正常。

我这才松了一口气,安心地休息,准备明天对整个系统的测试和维护。

上海的夜晚很闷热,空气里水分比较多,在上海的第一个晚上就这样过去了……我们还在睡梦之中,老师敲响了我们的房门,我一看表已经七点半了,于是急忙起床,洗漱完毕之后,随同大家一起吃过了早饭,就坐车再次来到交大。

交大把我们安排在东31号宿舍楼,于是我们马上驱车来到了这里。

一阵忙活之后,我们所在的宿舍顿时成为了一个临时的实验室。

接下来就是进行正式的现场调试了。

主要的调试内容包括流媒体服务器、远程无线视频、中央控制平台、车辆防盗模块、人身跟踪模块、家庭信息终端(后三个模块均由我设计和研制,因此由我来负责调试)

现场测试遇到的第一个问题就是,获取上海交大的校园的GPS全球定位信息,这样才能在中央控制平台的电子地图上准确进行位置标定。

要校准一个座标系统,起码要知道知道三个GPS座标,为了更加准确,就需要实际测量当地的地理座标。

这个重任就落在了我的身上。

首先在校园地图上标记了四个待测点,然后我就一手拿着地图,一手捧着自制的GPS测量仪,开始按照地图寻找这四个待测点。

这活并不轻松,也绝非是在校园里散步。

交大的校园之大我算是领教到了,由于天公不作美,天气阴沉沉的,严重影响了GPS信号的强度,跑了一下午,才标定了三个点。

功夫不负有心人,第四个待测点的GPS座标终于测了,没过多久,中央控制平台的座标正确校准了,并已能标定我们的准确位置了。

第一天的调试工作到此为止,总体上还算顺利。

对于第二天的测试我们进行了分工,我专门调试三个模块,他们负责其它部分的测试。

由于三个模块都采用了新型CPU,所以不论测试还是更改内部程序都很方便。

另外,为了便于现场调试,我在设计的时候都预留了调试接口,从而使进度加快了许多。

最后却遇到了一个很棘手的问题,那就是人身跟踪模块的电池内部智能控制电路对电池自身进行了保护,功率无法输出,需要用高压进行激活。

我利用专用智能充电器对它进行了长时间的充电,终于解决了这个问题。

紧接着,一个问题又来了,车辆防盗模块为了判断车辆状态,需要有一个座标差值计算,这与实际座标有关,于是我重操旧业,在楼下拿着GPS测量仪来回的走,来标定100米对应的GPS座标差值是多少。

接下来的两天,主要是对系统的维护和对答辩材料的准备,比赛不光要看作品作得怎样,还要看答辩的水平。

19日上午正式轮到我们了,我们提前把作品布置好,等待九点正式入场。

由于系统需要实际的GPS座标,但现场的屏蔽效果太明显,导致GPS信号强度极弱。

于是,在现场老师的带领下,我爬上了天台,把GSP天线吸附于最高的金属物,这样能够增强GPS信号强度。

接通电源五分钟后,模块顺利建立了与卫星的联接,获取了现场的GPS座标,并成功通过GSM网络将座标传回了中央控制平台。

在作完了这些工作之后,我急忙回到了演示现场,开始进行作品答辩。

接着就是最为重要的环节----现场演示。

我把室内模块电源打开,首先演示中央广播功能,就是中央向家庭信息终端通过短信息发送广播信息,在终端上进行显示。

当初这部分功能在研制的过程中遇到了很多难题,最大的难题就是短信编码,只要编错一位,短

信就不可能发出去,或是错误的;其次就是对于接到的短信的解码,由于我们的系统硬件不支持Unicode(国际通用编码方式)编码,而现行短信息的中文传输是基于Unicode的,所以我对现行短信编码进行灵活的变动,也就是利用现行短消息为载体来传送GB2312码(汉字国标码)。

在中央平台发出信息之后,终端上却没有显示。

经过评委同议,我们在演示现场进行了简单的排错,最终排除了故障。

接着后面的各项测试都很顺利,比赛现场的方位也进行了准确的标定。

在演示了最后一个测试项目之后,整个演示过程全部完成了,在大厅休息了片刻后,我们便乘车回到了住处。

我们为Intel杯极力奋斗过,并成功地进行了演示。

我们扪心自问,毫无惭愧。

而对于赛场上的一些其它的力量的操控,我们却无能为力。

(个别评委的不公平行为)我们又在上海暂住了两天,南京步行街、黄浦江、东方明珠塔等等,这些以前传说中的名字,现在就在我的眼前了。

我们买了22日的车票,有几个同学回家或是有事所以回去的路上不能同行,我原本也想直接回哈尔滨,不想回家。

但得知母亲近日身体有所不适,于是还是决定在北京下车,回家看看。

在家呆了些日子,待母亲身体有所好转,我便早早回到了学校,料理比赛的一些善后工作。

同时也开始承接几个新的项目。

日子一天天地过去了,仍然是忙忙碌碌。

现在刚开学不久,不论怎样,时间还是不停地向前飞奔。

在Intel杯中我积累了更多的经验,也学到了更多的知识,我更加成熟,作事也更加沉着,想得也更加全面。

我将所学用到了此次五四科技作品展中,得到了一等奖的好成绩,我想付出一定会有回报,我坚信这条真理。

我现在正在努力向更高层次迈进,争取保送研究生,进一步提高自己的能力和水平,加深对计算机系统的研究。

现在我一心想学到更多的东西,让我继续努力,我们大家一起来努力,一起提高我们的创造力,一起走进计算机系统的大门,这里有最美丽世界。

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振南的《我的大学3--我的个性化保研之路》更新时间:

2010-3-2715:

44:

35     浏览次数:

869我的大学3----我的个性化保研之路公示出来了,心中的石头终于落地了......个性化保研之路是通向研究生大门的又一溪径。

可以说,高中是我人生的一大转折。

在这一时期,我的学习成绩有了骤然飞跃(也认识了我最心爱的女孩,但现在却不在身边),奇怪地是我竟然开始觉得老师上课

的进程有些慢了,同一个问题要讲好几遍。

(也许这种感觉有些狂妄了,我只是不再习惯于老师手把手地教授。

)所以那个时候什么东西都喜欢自学。

每天只管学自己的,作业也从来没有交过。

却感觉到知识真正装进脑子里了。

也许由于长期的这种学习方式,我也慢慢养成了看似叛逆不羁的心理。

初入大学,面对匿大一个校园有些茫然,不知要学些什么,于是回归课堂,算是为以后奠定一个基础。

其实,大一的时候我是一个名符其实的磕睡虫,每节课听不到十分钟就困得不行了。

所以学习效率极低。

当然那个时候不会考虑学到的知识有什么实际用途,因为还不涉及找工作和作项目。

但学习单纯是为了考试,感觉生活很无聊。

我知道我为何上课总觉得困,就是因为我对它不感兴趣。

于是,我开始着手学习一些自己喜欢的东西。

我借了一堆C++的书,打算苦学习C++。

学了一阵子后,我才发现这种东西不是像理论课一样,背过了就行的,要掌握它是需要长时间的实践的。

于是,我买了一张C++的安装盘,因为那个时候我还没有自己的电脑,所以一有时间我就去图书馆三楼的电子阅览室找一台机器来练习。

刚开始那里的机器还是免费的,后来改成5角一个小时,因为有的时候我在那一坐就是一天,所以这个费用也是一笔不小的开销。

考虑到有必要给自已配一台电脑,只好向家里要钱。

大二上学期我有了自己的笔记本电脑,从此我的实践能力有了极速地提高。

我的笔记本配置不是很高,但却是我学习上的好帮手。

它陪伴我经历了众多比赛,尤其是在作Intel杯的日子里,在最后的关头,跟随我连续工作了五天。

所以,建议学计算机的同学,如果不是单纯为了游戏,而是为了学习,最好早些配一台适合自己的电脑,对自己的进步是大有好处的。

上课学到的知识和实际技能有很大的距离,这就是导致很多人学习虽然很好,但在实践能力上却非常欠缺。

学习好也许只说明一个人作事执著认真,但有时候光有这种精神是不行的。

在工程训练的时候我指导过一个同学作电子钟,其实所涉及的东西都是学过的,但她就是作不出来。

主要是她只迷信书本上的东西,不知灵活运用。

不会自己查资料,不会自己写程序,我想BAIDU她一定会用,C语言她一定学过,但还是不会作,这是什么原因呢?

所以告诫同学们,学习非常重要,但实践更重要,因为我们不是为理论而活,养活我们的是实实在在的技术。

(其实实践和学习并不矛盾,我虽喜欢实践但我也很重成绩,希望大家不要走极端,只要实践不讲学习也是不对的。

)其

实学习C+是一个很漫长的过程,我现在仍然在学习它,只因为它真的是博大精深。

后来我又喜欢上了网络(绝非是网游!

),开始学习相关的技术,比如ASP.NET、JAVASCRIPT等。

其实C++也有网络部分的编程,所以和这些东西是相通的,最后这些知识技能就融汇在一起,成为一个整体(我现在就正在作一个比较大的项目,就用到C++网络部分的一些东西,我想我如果没有前期的学习,项目的这部分工作我作起来是有困难的。

)。

另外,我还学习了一些零碎的东西,只是因为片刻的兴趣。

我想大家有的时候会有一些小的抱负或小的兴趣,比如立志学习JAVA、CPU等。

但估计大多数人都是三分热情,坚持不了多久。

所以说,学习其实很简单,难点在于坚持不解。

对于嵌入式系统(手机就是典型的嵌入式产品)的热衷原于当初的一个念头,只是无意间听人在谈论单芯片计算机,于是我开始对它产生了兴趣。

也许这只是我众多小兴趣中的一个,只想浅浅地了解一下,但以后的一系列事情让我决定把大学剩余的时间全放在它上面。

先是电子大赛国赛,然后是枭龙杯、英特尔杯。

尤其是后两个比赛,让我花了足足一年半的时间,在这一年半里我每天都泡在这些东西上,而且一直保持狂热,每天都处在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状态。

我开始习惯了这种生活,非常艰苦,却乐此不疲。

大多数时候我失去了时间的概念,四五点睡觉是很平常的事,就是到现在我仍然是很晚才睡,所以有的时候我在怀疑我是不是处于某种病态之中,感觉生活方式变了。

有很多人说我的思维方式和别人不一样,也被同学称为我们班的一大怪人。

也许这就是所谓的“个性化”,我不知道“个性化”这个词是褒义还是贬义。

只是有一种脱离群众,有别于其它人的感觉。

个性化保研从递交申请到结果公示历时约一个月的时间。

由于今年的政策的不断改动,所以这期间有很多波折。

首先是保送比例从原来的10%改为15%,这样一来个性化保研的名额就能更多一些,再就是把文体生和管理类学生从个性化里去掉了,这样个性化的所有名额就全部是科技人才了。

但到答辩的时候,我却发现原定的50个名额竟然没有报满,只有45个人。

原本认为这45个人都可以保送,但直到今天公示才知道有9个人被刷掉了,只保送了36个人。

看来个性化保研的原则是宁缺勿滥,个人实力的评定是很严格的,同时也很残酷。

我现在已经决定跟系里一位资历很深的老师,在研究生的两年里继续嵌入式系统的研究。

我现在最大的梦想是参加一次挑战杯,我希望能遇到兴趣相

投的同伴,一同实现这一梦想。

(Intel杯时的同伴有的去了别的学校,有的不再研究嵌入式系统,所以我要结识更多技术上的朋友)。

在大学的学习对我水平提高起很大作用的因素还有就是给外面公司作项目。

也许大多数同学还没有这样的经历。

与校外的一些公司签定项目合同,在规定的时间内开发出公司要求的东西,一般在项目中所用到的器件由公司来提供,并会提供一定的项目开发资金,在项目成功结束后当然会得到自己就得的报酬。

现在我正在为大庆一家石油公司作项目(基于GPRS网络远程环境监测系统),难度很大,但对自己是一个绝对的锻炼。

以前也作过一些项目,但不像这次这样庞大,在这次的项目第一次用到ARM(这种CPU在手机用得比较多),标志着技术又上了一个台阶。

一共要历时2个月的时间,现在已经过去1个月,GPRS网络链路和服务器端数据编解码都已完工。

这里有一个最大的难点,就是摄像头,用来获取监测点的实时图像。

同时有很多细节,让我非常头疼。

不过把这个项目作完后,我这个学期的学费估计就差不多了。

在我的大学里我实现了很多梦想,但我却远离了我的最爱,如果给我一个重新选择的机会,我仍然会选择像我现在的这种大学生活。

现在没有了她,全我仍会把我的道路走到最后,也许这条道路会非常艰难,但我坚信在那尽头会有无比的辉煌,我也坚信最后她还是会回到我的身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