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字经读后感800字五篇.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221005 上传时间:2022-10-19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22.2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字经读后感800字五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三字经读后感800字五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三字经读后感800字五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三字经读后感800字五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三字经读后感800字五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三字经读后感800字五篇.docx

《三字经读后感800字五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字经读后感800字五篇.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三字经读后感800字五篇.docx

三字经读后感800字五篇

三字经读后感800字五篇

  《三字经》是我国古代历史文明送给每一个中国人的珍贵遗产。

它不仅包含着多方面的知识,像亲孝,忠义,历史,诚信等等,它以短小的篇幅描述出着许多深刻的道理。

下面是推荐的三字经读后感800字,仅供大家借鉴。

  三字经读后感800字

(一)

  我的书房中多了一个新成员:

《三字经》,那是我特地去新华书店买来为自己补课之用的。

闲暇之时,随手翻阅,细细品味,其味无穷。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

寒假回家,看到读小学的侄儿正在背诵《三字经》,便随手翻阅起来,读后竟爱不释手,感叹自己幼时没能阅读之,真是一个很大的遗憾。

《三字经》让我对先人博大精深的文化遗产有了更为直观的认识,对作者广博的学识、高深的概括能力和宏观把握能力肃然起敬,为古代教育者独特的教育方法深深折服。

  我出身农家,蒙学时期没有师长指点诵读过《三字经》,其实那时家庭也没有条件给我买课外书。

高中时被分流到理科班,从此与国学类书籍更加疏远。

尽管求学中耳闻过《三字经》及其中的少量名句,但是从来不曾全文通读过。

  中国历史上下五千年,源远流长,古国的文明博大精深,浩如烟海。

尽管由于作者所处时代的人们对世界的认识有一定的局限性,成书于封建时代的书籍难免会夹带一些封建思想的糟粕,但这并不影响《三字经》成为我们特别是儿童学习中华文化和文明不可多得的入门之书。

据资料介绍,《三字经》最初版本是由南宋学者王应麟所作,后来在千百年的流传中,被许多人增补加工,形成了多个版本。

《三字经》是中国近800年来流传最广的启蒙读物,还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选入儿童道德教育丛书。

  《三字经》中一些句子是从古代儒家经典中演化而来的,较好地表达出中国古代传统教育思想的精华。

许多名言警告,已成为一代又一代人为人、勤学、处事、交友、行为的座右铭。

关于为人,如首孝弟,次见闻;父子恩,夫妇从;兄则友,弟则恭;长幼序,友与朋;关于教子,如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关于劝学,如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苟不学,曷为人;勤有功,戏无益等,可谓金玉良言。

  吸取全面的知识营养,方能成就全面发展的人。

从这个角度而言,《三字经》可谓是一块全营养饴糖。

说它全营养,是因为《三字经》仅一千多字,语言极其简练,内容却非常丰富,包括人生哲理、教子、劝学、常识、道德、礼仪、经书和借鉴等,择其要而去其枝叶,勘称袖珍而浓缩的百科全书。

比如常识篇,天文地理历史自然艺术生物等等,几乎囊括了当时人们已认识的各类主要知识。

说它是饴糖,一是指其口感舒适,全文结构谨严,文笔自然流畅,深入浅出,讲求押韵,朗朗上口,非常适合儿童包括成人背诵识记;二是指其具有缓释功能,对儿童而言,识记后未必能全面理解,却能指导其日后的学习,并随着年龄的增长和学识的增多逐步理解它;三是指其具有回味丰富的功能,即使对于理解了其内容的成人而言,也是常读常新,百读不厌。

  《三字经》作者具有非凡的概括和语言表达能力,这从其对历史的表述中便可见一斑。

文中对于中国上下五千年历史的变迁,寥寥三百余字,却集其要点和精华,让人耳目一新,颇有登高远望、一览众山小的感慨。

如夏有禹,商有汤。

周文武,称三王。

夏传子,家天下。

四百载,迁夏社。

汤伐夏,国号商。

六百载,至纣亡。

周武王,始诛纣。

八百载,最长久。

寥寥48个字,却包含了夏商周三代的先后顺序、三王所指、三个朝代的开国君王、延续时间,以及从夏朝开始摒弃禅让、王位世袭等丰富的知识。

回想自己从小学到大学一直都在学习中国历史,却仍然对于各个朝代先后顺序、重要历史事件、延续时间等颠三倒四或者一知半解,真是感慨万千。

  《三字经》虽然重在传道,但是并非枯燥说教,而是结合了大量的历史人物和故事,如孟母三迁,孔融让梨,黄香孝父,孔子拜师,赵普读《论语》,公孙弘抄书,孙敬头悬梁读书,苏秦锥刺股读书,孙康映雪读书等。

这让人在学习中添了不少乐趣,也让读者理解为人、处事、求学、交友等的道理有了更为直观的体验。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三字经》还让我深刻地体会到,全面均衡的知识是一个有机整体,割裂开来教授,其作用往往大打折扣;掌握知识的精华,因材施教,并以独特的方式传授给学生,是一门非常高深的学问。

相信你在阅读之后,会比我有更多独到的见解和体会。

  三字经读后感800字

(二)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记得5岁的时候,妈妈就开始教我读三字经并要求我背出来了,那时的我因为觉得简单,读起来还朗朗上口,所以作为一种乐趣来唱读的,但并不知道其中含义。

  随着年龄的增长,知识的日积月累,我渐渐知道了三字经里有着许多学习和做人的道理。

“首孝弟,次见闻。

知某数,识某文”是说人应该首先孝顺父母,尊敬兄长,其次才是增长见识,学习知识。

读着这些内容,我不禁感到一阵阵脸红。

我是爷爷奶奶的长孙子,所以爷爷奶奶比较宠爱我,只要我开口,要什么就有什么,所以我一直以为父母为我所做的一切都是应该的,从来没有想到要为他们做些什么。

因为我比较贪玩,还迷上了看电视,玩游戏……,每当父母要求我去学习、复习功课时,我都会感觉他们好过分,在剥夺我的快乐童年,我还会为此和他们大吵大闹,乱发脾气!

想到这些,我真是无地自容啊!

明白“首孝弟,次见闻。

知某数,识某文”的意思后我才深深懂得,我以前的想法是多么的自私,今后,我要改变自己,多体谅爸爸妈妈,多为他们着想,尽量少让他们为我操心。

我还要自觉地帮妈妈分担家务,让她少操劳,多点时间休息!

  以前,我总以为学习的机会还有很多,时间还很长,不必这么累这么认真地学习,现在快乐才是最重要的,可以留着一些知识以后慢慢学。

现在我才知道,光阴似箭,日月如梭。

我们学习的机会错过一次就少一次,甚至错过了就再也遇不到了。

“子不学,非所宜。

幼不学,老何为”意思就是告诉我们:

年少的时候不学习,到老了就没有什么作为。

学习就如行舟,不进则退。

所以我们不能为了玩而停下学习的脚步。

玩耍的快乐只是暂时性的快乐,如果一味贪图快乐,就会无心学习,长大后悔莫及。

学习的快乐是永久性的快乐,它能充实我们的头脑,能让我们知书达理……我们要学会做长久的快乐,“勤有功,戏无益”不就告诉我们凡是勤奋上进的人,都会有好的收获,只顾贪玩,浪费了大好时光的人是一定会后悔的吗!

  《三字经》的内容包罗万象,它是古人智慧的结晶,是文学的宝藏,是永不褪色的经典!

在这样的经典诗文中,我的心灵受到一次次的洗涤。

在这些精炼短小的语句中,让我明辨是非,学会感恩,懂得做人的道理……

  三字经读后感800字(三)

  《三字经》是灿烂的中华文化的精华,是我国古代历史文明送给每一个中国人的珍贵遗产,它易读、易记、易理解。

《三字经》里面包含了自然常识、历史故事、道理常规。

教会了我们做人的道理,还教会了我们要勤奋学习。

  里面的故事都有着深刻的哲学道理,生动而有教育意义。

比如:

“玉不琢,不成器。

人不学,不知义。

”告诉我们人就像玉一样,不打磨雕刻,就不会成为精美的器物;人若是不学习,就不懂得礼仪,不能成才,我们必须得活到老学到老,使自己的知识越来越丰富。

又比如“香九龄,能温席。

孝于亲,所当执”。

这段话讲得是黄香九岁时就懂得孝敬父亲,冬天把被窝捂热后再请父亲睡。

读了这个故事,我很受启发,我觉得我要向黄香学习,多为父母做些家务,做一个孝敬父母的好孩子。

  小时候,父母、老师的教育十分重要。

所谓:

人之初,性本善。

性相近,习相远。

不就是说人在小时候,性格本来是善良的,他们的性格十分相近,长大后因为其他因素的影响,性格便相差甚远。

这就说明了教育的重要性。

孩子的前途一半是靠自己,另一半就是靠亲人的悉心教导,这才能使孩子步入正轨。

这些都是教育的功劳,所以教育是很有必有的!

  《三字经》的前一部分包含了论理道德。

谦让就是这数不胜数的道德中的一种。

只有四岁的孔融懂得让梨,知道自己的岁数最小,就把最小的梨留给自己,这就是一种美德。

比如黄香温席的故事就流传千古,妇孺皆知,每个人都被黄香的孝顺感动了。

  《三字经》中包括了中国上下五千年的历史,历史里出现的国家有:

夏、商、周、秦、楚、齐、燕、赵、魏等国家,这些国家中,出现了许多贤明的君主,如一代明君——李世民,他深得民心,把唐朝治理地井井有条,虽然在五千年的历史上有许多深受百姓爱戴的明君,可昏君也有不少,如隋炀帝——杨广。

他和李世民的做法迥然不同,他将自己的快乐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之上,不顾老百姓是死是活,只有自己开心就好,他的做法是可耻的,恶人有恶报,最终,隋朝毁在了他的手里,是他把父亲建立起来的隋朝断送了。

有一位贤明的君主在治理国家,这个国家有朝一日一定会兴起。

但是国家如果国家由昏君接手,这个国家就处于逐渐衰败的状态,最后灭亡。

这就是国家为什么有兴也有衰的原因。

  五千年的中华历史叙述完后,接着就是那些勤学苦读的人。

孙康、车胤他们俩一个利用雪的反光来读书,一个是靠萤火虫的光亮来读书,他们虽然家贫,但是他们人穷志不穷,这就是那些勤奋读书的人共同的特点,他们能如此的勤奋刻苦里我敬佩!

  讲完了所有的故事,我选一句语句来巩固巩固,比如说:

曰仁义,理智信。

此五常,不容稳。

就是说仁义理智信这五常是不允许混乱的。

书中说仁义礼智信是现代人必须具备的,但在现代社会上,能做到的人屈指可数,所以我们要有礼貌,做新时代的少年。

  《三字经》里面包含了古代人民的智慧结晶和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我们要学好《三字经》长大后为祖国尽自己的一份力!

  三字经读后感800字(四)

  《三字经》是我们学习中华传统文化必不可却的入门之书。

据材料引见,《三字经》是中国近年来传布最广的启蒙读物,还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儿童道德丛书》。

全文结构严谨,文笔天然流利,深入浅出,讲究押韵,朗朗上口,很是适合背诵识记,百读不厌。

内容包含了教育、历史、天文、地舆、伦理和道德,以及一些传说,普遍流传而又言简意赅。

  如今的每个家庭都只要一个独生后代,许多青少年社会问题的呈现都是家庭作风不良或教育不严而形成的。

《三字经》中昔孟母,择邻处。

子不学,断机杼。

还有养不教,父之过。

教不严,师之惰。

子不学,非所宜。

幼不学,老何为。

等都说明了为人父母的权利和严格要求后代的重要性。

此刻的独生后代有许多娇生惯养,以自我为中心的毛病,而《三字经》教育人们孝敬父母,友好兄弟。

书中说香九龄,能温席,融四岁,能让梨。

如果我们的教育以身作则、从小学起,经常给孩子讲汉代的黄香,九岁时就懂得孝敬父母,夏天为父母摇扇子,冬天以身体为父母温暖床席。

孔融四岁的时候,就懂得谦让长辈,吃梨时挑小的,大的让兄长吃。

那这个社会还会呈现那么多不和谐的现象吗?

  《三字经》作者具有不凡的归纳综合和言语表达能力,这从其对历史的表述中便可见一斑,文中对中国上下五千年历史的变迁,寥寥三百余字,却集其要点和精髓,让人耳目一新,颇有登高望远,一览众山小之意。

如夏有禹,商有汤,周文武,称三王。

夏传子,家天下。

四百载,迁夏社。

汤伐夏,国号商。

六百载,至纣亡。

周武王,始诛纣。

八百载,最长久。

寥寥数字,却包含了夏商周三代的先后顺序,三王所指、三个朝代的建国君王、延续时间,以及从夏朝起头摒弃禅让、王位世袭等丰硕的知识。

  《三字经》虽然重在传道,可是并非枯燥的说教,它记载了大量的历史人物和故事,如孟母三迁、孔融让梨、黄香孝父、孔子拜师、赵普读《论语》、公孙弘抄书、孙敬头吊颈读书、苏秦锥刺股读书、孙康映雪读书等,这让人在学习中添了不少乐趣,也让读者对为人、处事、求学、结交等方面有了更为直观的体验。

  《三字经》在结尾时提出了一个重要问题,就是给子孙儿女留下什么遗产。

作者的立场是人遗子,金满籯;我教子,独一经。

他说世人留下许多金银财富给儿女,我呢?

教育后代,唯有一册经书而已。

在教育后代的问题上,很附和现代观念。

  解读《三字经》能让更多文化并不高的人也能理解文化,使文化通俗化。

读完《三字经》,能对我国传统文化有进一步认识,可以陶冶情操,提高涵养,弘扬正气。

  三字经读后感800字(五)

  我读过很多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