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小艾报告教师素质和班主任工作艺术.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12209508 上传时间:2023-04-17 格式:DOCX 页数:32 大小:51.3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任小艾报告教师素质和班主任工作艺术.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任小艾报告教师素质和班主任工作艺术.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任小艾报告教师素质和班主任工作艺术.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任小艾报告教师素质和班主任工作艺术.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任小艾报告教师素质和班主任工作艺术.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任小艾报告教师素质和班主任工作艺术.docx

《任小艾报告教师素质和班主任工作艺术.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任小艾报告教师素质和班主任工作艺术.docx(3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任小艾报告教师素质和班主任工作艺术.docx

任小艾报告教师素质和班主任工作艺术

任小艾报告:

教师素质和班主任工作艺术

  

(一)老师们,大家好!

  在我和大家正式交流之前呢,我先做几个小小的调查,希望大家配合我一下啊。

今天我们来了许多老师,我看黑压压的坐的得有五六百人。

今天的的老师中,做过班主任和正在做班主任工作的老师请举手,好,谢谢大家,把手放下啊。

几乎是百分之九十八,只有几个的可能是做其它工作,没有做过班主任,刚才我们郜院长说过一句话:

在教师生涯中,如果没有做过班主任的老师,应该说不是一个最完美的老师。

我非常同意这个说法。

  人的一生呢有各个行业。

我们老师这个职业,可以说是一个极其特殊的工作。

有人说呀:

爱自己的孩子是本能,爱别人的孩子是神圣。

而教师所从事的工作就是一份神圣的工作,因为我们是在爱着别人的孩子。

而在神圣当中又有高尚之人,什么人配得上是高尚之人呢?

他们不仅爱那些长得好看的、成绩好的,还爱那些长得丑的、成绩差的学生。

这样的老师,他不仅是神圣,而且是神圣中的高尚之人。

可以说是上乘之人。

  我想,班主任教师是最能体现神圣这个称号的,我们面对几十名学生,如果我们不能公平地,公正地对待每一个孩子的话,这个班集体里就会出现我们所不希望看到的情景。

因此,如果你做教师,你没有做过班主任的话,真的是人生最大的遗憾。

那你可能很难体会到教师真正的乐趣,这真正的乐趣,就是育人的乐趣,与孩子每天心灵接触过程的乐趣。

  好,我再做第二个调查,在座的老师当中,做过15年班主任的请举手。

我们自己看一下,大概比刚才少了一半,手放下,谢谢啊,大概占全部人数的五分之二。

做了15年以上,我们说,人的工龄一般是三十年。

能把三十年工龄中的一半的年华奉献给班主任的这份工作,可说,也是相当不简单的,因为什么?

我们知道,在全国各行各业、各级各类的职业 当中,我们的班主任是最小最小的官,是没有任何级别的,待遇也是低的,工作也是最辛苦的,在这份岗位上我们工作十五年啊,确实是很不容易的。

如果没有一点韧劲,如果没有一点奉献的精神,如果没有对这份工作的热爱和乐趣的话,很难坚持十几年。

  我也做过15年班主任。

我是1976年高中毕业,后来就做了教师,教了17年的书,其中做了15年的班主任。

1994年调入《人民教育》编辑部,现在是第12个年头的教育记者,工作了28年。

但是我感觉,15年的班主任工作让我一生都难忘。

所以曾经我对教育部门的领导说:

建议向所有工作过15年以上班主任老师颁发“荣誉证书”。

在这样一个岗位辛勤工作15年,难道不值得肯定吗?

  好了,我再问一个问题:

在座的老师做过二十年以上班主任的请举手。

我们数一数,二十年以上班主任的,一位、二位……十四位,十四位,十五位,好,手放下,看,我们刚才大家都举手了,15年以上占了五分之二。

现在做了二十年班主任的,我们可以数到15位,今天如果有5百人的话,这个人数的比例就大大降低了,这真的是一件说起来容易,做起来相当不容易的事情呀。

  刚才谈到了班主任条例,那么我已经看到了这个草案,《班主任条例》这个草案,即将在今年正式颁布。

教育部不再以教育部的名义,而是由国务院会同财政部、人事部、教育部三大部委,以法律的形式,用《条例》来公布的。

大家要注意,《条例》和《规定》完全不同,《规定》,就是说,《班主任》是以《规定》的名义推出的,财政部和人事部可以不认可,《规定》里面提到的待遇的问题、工的问题、职称的问题,他都可以不理睬,这是你们地方政府份内的事,要你各个省、各个市,自己要跟有关单位再去协调、去努力。

但是《条例》不一样,《条例》就是法律,就象我们老师拿工一样,虽然今天,有些地方拖欠教师工,教师的基本工都很难落实,但那只是个别现象,在整个中国,教师每月拿工是天经地义的事,没人感到怀疑,也不需要去向财政部的人去申请。

下一步班主任津贴如果以《条例》的形式出现,这就是新的法律,而且是国务院会同三大部委颁布的,从财政部到各省市的财政局,从人事部到各省市的人事市人事处都要贯彻执行。

  几大亮点:

主业,这是一个。

班主任的地位在这个《条例》总则的K条就已经提出来了。

班主任是教师、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主业,这是从来没有这样提过的。

地位提高,我们不再是看摊的、保姆型的,我们不再是那些管闲事的,不再是可有可无的,我们是成了一个主业了,主要的专业工种。

我们的待遇可以按照国家的规定,达到本地教师基本工的二分之一。

  我们刚才有15位老师,可以预先公布,你现在拿多少班主任费,将全额计入你的退休工,那有可能在你退休之前班主任费还要涨呢!

等退休的那一天,你们学校,在你们班里的班主任津贴是多少,全额纳入你的退休工,那可是一大笔呢。

这可不象说,我退休前国家给我涨一级工,那一级工才是多少?

班主任津贴可不一样。

所以刚才5分之2的老师达到15年以上,这就是革命尚未成功,同志尚需努力呀,还要继续,为达到二十年奋斗。

当然了,我们不是为了这个纯物质上的追求。

  我们知道这个世界上,没有钱不行,光靠钱也不行。

有的学校教师待遇低,但是有的老师依旧勤勤恳恳,奋斗终生;有的学校老师待遇很高,但是依旧消极怠工。

这说明什么?

教师的工作不是人对物质,是人对人,那么他需要一种精神上的追求。

尤其是当今这个世界,在物欲横流的今天,当我们必要的物质得到满足之后,我们就会意识到,人更重要的是精神。

所以,人活着就应当有一种精神。

有的老师,身体很不好,可能头一天还在家里,卧病在床,但是当他见到学生,站到讲台,他立刻焕发出一种让你想象不到的一种精神来,一点也感觉不到他是个病人。

可能他一从讲台上下来,走不了几步就会晕倒在地,但是,他和学生在交流时却是那样的神采飞扬,这就是精神。

所以人活着真得需要一点精神。

而教师这一工作就是一种精神上的追求。

一个学校,在满足老师物质上的需求后,如果老师们没有一个魂的话,没有一种精神信仰的话,这个学校是不可能办好的。

  当然了,国家已经给了我们这样的地位,又给了我们这样的待遇,据说还要把班主任职称系列纳入《条例》当中,现在还在酝酿当中,那我们当班主任的就没有后顾之忧了,我们可以在班主任这个岗位上评我们应该评的职称。

国家给了我们这么多的保证之后,那么下一步呢?

就是我们自身做班主任的是不是能被社会所认可,是不是在学校里能被其他科任老师所认可,是不是能被我们的学生所认可。

因此,教师自身的素质和水平的高与低,班主任工作艺术的创造能力能不能达到跟上时代所需要的素质,这就是教师自身成长的问题了。

我们自我的这种成长,将直接决定你能不能达到这样一个要求。

  好,我做最后一个调查。

我今年呢48岁,在座的老师跟我同龄的请举手。

有一位,两位,两位,好手放下啊,有两位老师与我同龄。

我很幸运啊,与你们同龄。

我想这里有比我年长的,也有比我年小的,但在45以上到50岁之间的,我们基本上可以叫做同龄人了。

我们这一代人经历了中国的一个特殊的历史时期,最重要的就是十年动乱。

  我是1976年高中毕业,76年是一个什么年?

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当中,1976年都是永远难以忘记的一年。

有人说那一年是龙年,啊,事特别多。

的确,发生了中国从未有过的几件大事:

  年初的1月8日,周恩来总理逝世,举国哀痛,十里长街送总理。

北京,长安街上出现了从那以后再也没有过的,前所未有的场面。

  紧接着4月5号,天安门广场上出现了“四五运动”。

被称作中国一个“黎明前的黑暗”的阶段。

那是“四人帮”最猖狂,国难当头,国家不知去向的时候。

一些有政治嗅觉和爱国之心的人,在天安门广场贴出诗歌、贴出标语。

  6月6号,我们朱德委员长逝世。

上半年,这三件大事震憾全中国,震惊全世界。

  转过来,下半年,7月28号,唐山大地震。

官方统计的数字,24万人倾刻间掩埋在了废墟下,24万哪,唐山几乎成了一个死亡的世界。

地震波及北京,整个北京城,全部都是防震棚。

人们不再在房间里住了,都在街头支上各种各样的防震棚。

在街上,在露天地居住,每家每户都居住了一个月以上,至少一个月。

  当人们还没有缓过劲来的时候,9月9号,毛泽东主席逝世,中国,中国人,觉得,中国这片天塌了。

所以全国人民哀痛不已呀。

中国该向何处去?

中国还有没有希望?

人们已经没有力气喊出“中国万岁”这样的口号。

  10月,粉碎“四人帮”,中国大悲大喜呀。

全国人民上街欢腾呀,那是举国欢庆。

我和我的同学们一起,喊着口号,放肆的叫号,来到天安门广场上,庆祝粉碎“四人帮”。

中国,似乎又看到了希望。

中国这片蓝天啊,头顶上的这片蓝天又晴朗了起来。

  这一年的年末,1976年还宣布了一个消息就是:

史无前例的无产阶级化大革命宣告结束。

这十年,从66年到76年,可以这么说,有多少人家破人亡,有多少人受到了牵连,有多少人成了革的牺牲品。

  那我是在这个期间正好读书。

我印象很深,我上了中学以后,一年当中,一点不夸张啊,三个月学农,必须保证三个月的学农。

到农村去,挖树坑、植树、插秧、种庄稼、收割庄稼、喂牲口,三个月的时间。

还有三个月干嘛呢?

学工,到工厂去,炼钢、织布、运木材,向贫下中农学习,改造产阶级的臭思想;向工人阶级学习,改掉你的这个身上的这个臭毛病。

还有三个月学军,到军队去,向解放军学习,军事化的训练。

一年三个月的学农、学工、学军,再加上两个月的暑假一个月的寒假,没了。

这一年就这么过去了。

偶尔有那以一点零散的时间上课,上什么呢?

几乎所有的老师都是――念报纸。

谁也不能讲学,你讲知识?

等着挨斗呢。

所以都把当天的报纸找来,从K版开始,几乎都是差不多的内容。

说政治老师念了,数学老师念;数学老师念了,语老师念。

说都一样怎么办?

要反复的学,不断的学,不厌其烦的学。

  就这样,那么1976年我高中毕业。

转过来就是77年的寒假。

我的校长啊,有一天,把我叫校长室了,很和蔼地对我说:

“任小艾呀,在这呀,也没有高考,也没有大学毕业生,国家需要人才,需要教师,咱们学校更需要教师。

可是没有师大毕业生,年老的要退休,年青的又没跟上,这学校后继无人不行呀。

教育局就和我们学校达成一个协议,每年给学校一个指标,然后我们呢,就从每年的高中毕业生当中选一个比较好的同学,留校当老师,一年留一个,你是第三拨了,前面已经留了两个老师了。

那么,今年哪,经过学校领导商量,认为你特别适合当老师,想让你留下当老师,你看怎么样,如果同意的话,先回去和家长商量商量,这是一辈子的大事,过三天以后你来答复我。

  我当时毫不犹豫就和校长说,我同意,不用问家长,什么时候上班?

校长说:

“你回去和家长商量商量”我说,我父母不会干涉我,你就告诉我什么时候来上班吧。

他说,那你要是同意的话,那你明天就来报到吧。

于是,我头一天还是学生,第二天摇身一变站在讲台就当老师了。

  不是我觉悟高,在那个时候,70年代末,“家有三斗粮,不当孩子王”,谁当老师,谁真的是选择了一个最错误的职业。

因为在各行各业当中,知识分子、教师被排在第9位,前面还要加个臭字――臭老九。

  但是我们那一代人,刚才有两位老师与我同龄,我们都可以无愧的说:

“那一代人和今天不一样”,那一代人的特点是,不是他们觉悟高,人人都觉悟高。

说起来他就两个字:

服从!

  国家的需要就是我的需要,我不能有自己的选择。

今天说双向选择,多向选择,那个时候可没有这个。

那时候讲国家需要什么我就做什么。

没有毕业生,需要老师,学校就研究让我当老师,我为什么不当老师?

  我永远难以忘记我K次登上讲台。

我记得那是我K次站在讲台上,K次翻开教案,K次拿起粉笔书写板书,K次面对教室里的学生,K次听到学生喊我“老师!

”我的心灵震憾了,我突然意识到我所从事的职业和任何一项别的职业不同,那就是,别的事业是人对物质,比如这个茶杯,这是一个物质的东西。

在生产它的时候是人对物质而言,它没有喜怒哀乐,也不能和人进行交流。

假如出现了废品,那是物质上的损耗,可以再造一个新的。

但是,我们所从事的职业是面对着活生生的人,任何一个人都不能出废品!

这就是教师职业的残酷。

它的残酷就在于那里呢?

就在于教师的职业是一项只能成功不能失败的职业!

不允许失败。

对每一个老师来讲,你的学生可能在你的班级里是百分之一,但在每一个家庭来讲,这个孩子就是百分之百!

就是父母头顶上的一片天!

  我们常说,教给学生一杯水,自己要有一桶水。

而今天的教师有一桶水是远远不够的,如果是一桶死水呢?

那么对今天的老师来讲,教师在教给学生一杯水的同时你必须要有一眼泉,而且是一眼活的泉水。

要用你的知识,沽沽不断的流淌出来,浇灌学生的心田。

  那么我当时就意识到,我何德何能何才?

我怎能站在讲台上教人呢?

有一位著名的教育家、思想家叫卢梭。

他在他的自传体小说《爱弥儿》中有这样一句话,他说:

在敢于担当培养一个人的重任以前,你自己是否造就成了一个人?

你自己是否是人心中的模范?

  他的这句话就是说,在我们敢于担当培养别人教育之前能否扪心自问,你自已是不是一个大写的人字。

卢梭提出这一观点前1700年,我们中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杨雄就说过:

“师者,人之模范也。

”他直接把老师比作学生心中的模范。

  如果我们再往前追溯,我们的孔子说过: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这一切都在告诉我们:

教师,你的职业、你的学识、你的人品,直接决定你的事业的成败;直接决定你教育对象的成败。

  那么也就是说,我们光有热情能不能当好老师?

不行的,光有热情是不行的。

我当初做教师的时候是满腔热情的要做好老师的,但是,我也曾经走过了许许多多的弯路。

  做教师10年,做了10年的教师以后,或许说,取得了一点成绩。

有一天,我们的校长把我找来,说:

“明天下午,你去一趟北京市教育局,局长那去一趟,局长有事找你。

”我当时很奇怪,我一个普通教师,局长找我干嘛呀,我说你陪我去吧。

我陪你去不行,人家叫你去又没叫我去,你去了就知道了。

我说我没犯什么错吧。

他说不是犯错的事,是好事。

于是第二天我就去了。

  北京市教育局局长。

进了他的办公室,我说:

“局长。

”局长很亲切的说:

“哦,你来了,有这么个事,马上要到春节了,春节前呀,中共中央委托北京市人民政府、北京市教育局要举办一个除夕春节教师团拜会,我们要选一批优秀教师,参加这个团拜会,要发言。

后来市长发现名单里面都是中老年的多,说让找找年青教师,我们向各个区一布置工作,你们朝阳区,你所在的朝阳区推荐了你,我们要求这个会每人发言不超过5分钟,你回去做一下准备,就讲一讲你的工作。

就完了,我就回去准备了。

  我当时就想,去人民大会堂,太好了,我还没去过呢,这回我可以到人民大会堂里去看看。

再一想,那么多优秀教师都去,还能听他们讲话,多好呀。

激动!

  那一天来到了,我以无比激动的心情,登上了富丽堂皇的人民大会堂,来到一个灯火辉煌的会议室,坐着软绵绵的沙发。

眼前,都是只能在电视和报纸上才能看到的中央各级各位领导,直看得你目瞪口呆。

哎哟,这些人,就和自己零距离接触,似乎他们的呼吸我都能感受到,这么近;再看四周围,都是北京市顶尖的特级教师,重点中学的知名校长,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优秀教师。

我当时想,我想找其中一位都不容易呀,今天全来了。

  我就感到有一点自卑。

为什么呢?

我,充其量,我当时既不是特级教师,也没有一个全国称号,也不知名。

我充其量只有一个称号:

北京市儿童少年先进工作者。

这也是北京市一表彰就是几百人呀,所以,我想我今天得好好学习学习。

再看看自己身后,因为这次会议的规格很高,在京的,在现场的记者,中央电视台、新华社、人民日报的、光明日报、中国青年报的等等各大新闻媒体都在后面呢,有扛着摄像机的,有拿着照像机的,有拿着笔的录音机的都有,这心直慌,哎哟今天这场面可不一般。

  会议开始了,主持人宣布,领导们起立,向大家鞠躬敬礼,拜年啊,其实主要是为了给全国人民拜年,借这个场合嘛。

拜完年后,大伙开始陆陆续续发言。

到会的这些人啊,老教师啊,校长啊都是积极发言,有的就这么半站着,就等着叫他发言。

都想在这样一个场合汇报一下自己学校和本人的工作,难得的机会呀。

  我听得如醉如痴。

会议进行一半的时候,一个工作人员过来了,给了我一张纸条。

赶紧打开一看,上面写着:

任小艾,你赶快举手发言,再不发言就没有时间了。

落款是我们局长的。

我一看,这我还有任务呢,我赶快找我们局长。

一看,坐在那犄角旮旯那。

你别看这教育局的局长,厅级干部,因为会议规格很高,他也只能坐在那犄角旮旯。

  我看了一下我们局长,我们局长冲我举了举了手,让我举手发言呀,我一想我今天还带着任务来的,那我就举手发言吧,我就特认真,象一个学生一样,90度,连举3回没人理。

我在第3回的时候还看了一下我们局长,我可举手了啊,是主持人不叫我,你别怪我啊。

举完了3回,那个送条子的工作人员又来了,拿了这么一个麦克风,放在我跟前,说:

一会那个老师讲完你就把开关一开,然后说我发言。

  老师们,如果你在这个场合,你怎么办?

  有人说啊,人的成功有多种因素。

个人坚持不懈的努力,个人的聪明智慧,个人的学习,当然这是一个方面。

还要有什么呢?

良好的工作环境,好的学校,好的校长、领导,好的同事,好的家长、好的学生,方方面面。

还有人说,更重要的不是这些,是良好的机遇。

  有的老师说:

“我这人呀,什么都具备条件,就是没有机遇。

上苍不关爱我,我没有这样的机遇,要是我能在北京,我也能上人民大会堂;我要上人民大会堂,我也能发言;我要是能发言,我也能成为任小艾。

”我相信,我肯定相信这一点。

但是我要告诉大家,你光在那说上苍不公平,上苍非常的公平,他把所有的机遇降临给每个人,但是,有一句名言是这样说的:

机遇往往降临在有准备的人身上。

假如你是一个有所准备的人,也许一个机遇降临,你也会牢牢地抓住它,然后一发而不可收拾。

假如你不是一个有所准备的人,万千机遇降临也会与你擦肩而过,失之交臂。

  我是一个76年高中毕业的学生,一天师范没进过;一堂师范的课没学过,但是我做了教师。

所有的学习是后天学的,一是自学,二是通过在职脱产进修,记得我刚当老师没多久,恢复高考,首次国家恢复高考制度。

我K个念头就是报考医学院。

因为我们家,世代祖传,中医世家。

已经是三代,我这代是第四代了。

我父母特别希望我做医生,所以我就想报考医学院。

正准备报考的时候,教育局一个指令下来了:

凡留校生一律不准报考除师范类以外的任何大学。

可能同龄的人都知道,那时家里有辆自行车就特别炫耀了,就像今天家里有汽车一样。

那时自行车就两个牌子:

一永久牌,二飞鸽牌。

所以学校,教育局肯定的说:

要让留校生成为永久牌而不能让他成为飞鸽牌。

  教育局不同意那就报不了呀,不能报,而且还规定了一个细则:

留校生只能报考在职脱产进修的师范类学校。

连正规的师范大学都不能报。

这没有办法,所以我后来的学习,先是报考了北京外语学院在职脱产进修,完成了中系的本科学习。

然后又报考了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基本原理德育原理的硕士研究生的课程。

这是在职脱产进修大学。

除此之外,我认为最重要的学习不是在学校里,因为在学校里学的是一样的书,培养是一个模子出来的学生,更重要的一点是自学。

  我现在做了国家教育期刊的记者,纵观中国许许多多教育界的成功人士,无一不是在艰苦的自学中成就出来的。

  那么我刚当老师不久,我发现自已站在讲台上,不能口吐莲花,不能吸引学生。

我们教师靠得是语言的工作,如果你的语言木讷是你做为教师最大的悲哀。

那怎么办呢?

我记得我K次站在讲台上,面对着学生,下了个小小的决心,许了一个小小的愿,那就是我决不能辜负这讲台,决不能误人子弟。

当天回到家里面,我写的K篇教育教学日记,题目就是《做最好的老师》,还在“最”下面点了个红点。

也就是说我做教师的K天就给自己定了一个高的目标――做最好的老师!

  什么是最好的老师呀?

我并没有很清晰的认识。

那么我就只有靠自学。

于是我成为我们学校图书馆中唯一一个去的时间最多,逗留时间最长的一个读者。

后来我不满足,因为我们学校图书馆太小了,于是我又成了我所在的朝阳区化馆图书馆的常客。

后来我又成了北京市首都图书馆的常客。

因为老去,所有的时间我都泡在图书馆,我把图书馆管理员感动了,把我的临时阅览证换成永久阅览证,成为唯一一个拥有永久阅览证的一个读者。

同时,我自费订阅的报刊杂志,可以说是我们全校订阅最多的,以至于我们学校图书馆订阅的报刊杂志的数量总数都没我多。

我的月工支付不了我的报刊杂志费,于是我要向父母去借。

  我记得非常清楚,我刚当老师的K个月,我挣的工31块5毛钱,拿了很长时间。

当时我母亲挣的工是150多块钱,当时我就想,什么时候我能像我妈挣的一样我多呀。

中国当时就是那么一个现状。

  我自己订阅报刊杂志,我喜欢积累。

我自己写读书笔记,写了上百万字;写教师日记,写了几十本;自己喜欢集报,把报纸杂志中好的剪下来,然后粘好。

85年,当我被各种新闻媒体报道的时候,当我成为所谓的教育名人的时候,中国青年报的记者,一位女记者到我家里,把我所有的读报的读书的笔记日记都翻出来,给我摞起来了。

摞起来了,她说我得看看有多高。

全摞起来以后,让我站起来,我身高1米65,超过了我的身高。

  我在做教师的时候,1986年,我就开始在报刊杂志上撰写,我记得我曾经写了一篇系列,就是《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

这篇在1987年在北京教育杂志上陆续登载,登了五次,而且这个后来荣获1988年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颁发的全国教育好新闻系列评比一等奖。

我那里没觉得这奖有什么用,因为我说我一个老师获新闻奖,后来我做了记者我才知道,作为一位记者,他的生涯当中能获得这样一次的大奖,是一生的荣耀。

我记得那个时候我拿了这个证书就在我家的抽屉里放起来了。

可是当时给我作责任编辑的那个记者呀,对我说,任老师呀,把您的那个证书给我用用啊,我用它来评职称呀。

居然就拿这个证书,评上了高级职称。

我倒是没有什么用。

  1989年的时候,北京市人民政府当时组织优秀教师,特级教师撰写个人专著。

有一次,北京市副市长在个人专著的作者的会上啊,去了12个老师,特级教师。

当时报到的时候,北京市的副市长就说,那怎么才来了10个,那2个老师呢?

我们局长说:

那两个老师在医院抢救呢。

市长就说:

“人都到了抢救的地步了才让他写个人专著,那要是再不抢救,那可是我们国家的财富呀,说我们K支队伍里边不能都是老年人呀,中老年呀,得找点年青的,让年青人带头开始积累总结。

”于是任务就布置下来了,布置来布置去,朝阳区布置来布置去又找到我,说任小艾你喜欢积累写东西,你能不能写一本书。

我说写书?

我可没写过这个东西。

你试试吧,于是我就参加了这个会了,这个会当时要求比较高,不到一年的时间要求写出不少于10万字的个人专著。

所以那时我就写我的班主任工作,你做了什么班主任的事情你把它写一写,写成书的形式,有专家给你审评。

  平时积累的多,平时善于思考和写作,所以我写这本书并不十分困难。

除了时间觉得紧张以外没有觉得很困难。

当时,我们校长,我回来以后就找我校长说,领导说了,可以给你减工作量,要写书嘛,照顾你。

你现在教两个班的语课,当一个班的班主任。

现在可以给你减一个语班,再减一个班主任。

一天就就教一节语,等你把这个书写完了再给你恢复工作。

  哎哟,我说:

“校长,那我可不同意。

我说名义上你是给我减了班给我减了工作量,实际我心里好难受,你说这叫什么事呀,你对人家老师怎么说?

说任小艾要写书你去帮她带班,因为任小艾要写书你去帮她教课,我说我将来还要做人呀。

哎哟这不合适。

我能不能写成是我的问题,我有多大能力我就使多大能力,写不成就拉倒。

我说,不要给我减工作量。

”校长当时特高兴说,那当然我高兴了,我还不用做工作了,你继续带着班,你就辛苦一点,注意身体。

  这样,我在教着两个班的语,当着一个班的班主任,正常工作量的情况下,用了不到9个月的时间完成了19万字的《我的班主任工作》。

这本书出版发行以后,没过多久就赶上了一次很好的机遇,全国,由教育部组织的,全国首届教育科研优秀成果评比,40多位专家云集北京,3000多本个人专著和优秀论汇集到北京。

经过专家的审评和评选,我的这本书荣获全国首届教育科研优秀成果评比个人专著类的一等奖。

这是作为教育部最高的科研学术奖。

  那么我作为一个普普通通的老师,能登上这样一个奖台去领奖,这说明什么?

就是说,机遇是降临在有所准备的人身上。

  回过头来说,在人民大会堂,当我打开那个开关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