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基础知识法律之刑法知识点.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12206533 上传时间:2023-04-17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3.3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公共基础知识法律之刑法知识点.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公共基础知识法律之刑法知识点.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公共基础知识法律之刑法知识点.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公共基础知识法律之刑法知识点.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公共基础知识法律之刑法知识点.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公共基础知识法律之刑法知识点.docx

《公共基础知识法律之刑法知识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公共基础知识法律之刑法知识点.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公共基础知识法律之刑法知识点.docx

公共基础知识法律之刑法知识点

公共基础知识法律之刑法知识点:

正当防卫与紧急避险

-

一、正当防卫

  保护本人、他人和国家利益,制止不法侵害。

  条件:

  1.起因条件:

现实的不法侵害。

  2.时间条件:

不法侵害已经开始尚未结束。

  3.对象条件:

针对不法侵害者本人实施

  4.主观条件:

防卫意图。

  5.限度条件:

没有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

  【真题-单选】

  李某在下夜班回家的路上,发现有人正盗窃工厂仓库中的生产器材,便上前阻拦,窃贼掏出匕首刺向李某,搏斗中,窃贼被李某用力推倒在地,头撞在被盗器材的铁角上当场死亡。

李某的行为是:

()

  A.正当防卫,不承担刑事责任

  B.过失致人死亡,承担较轻的刑事责任

  C.故意伤害致人死亡,承担刑事责任

  D.间接故意杀人,但由于李某是为了保护他人的利益,应当免除刑事责任

  A

  【真题-判断】

  甲与乙发生争执后,甲扬言要把乙杀死,并去商店买了一把匕首,乙怕甲杀死自己,就在甲从商店回来的路上,用猎枪打死了甲,乙的行为属于防卫过当。

  ×

  【真题-单选】

  甲外出时在自己的住宅内安放了防卫装置。

某日晚,乙撬门侵入甲的住宅后,被防卫装置击为轻伤。

甲的行为属于()。

  A.故意伤害

  B.正当防卫

  C.防卫不适时

  D.民事侵权行为,不构成犯罪。

  B

  【真题-单选】

  王某见自己的女友遭两个流氓调戏,前去制止,反遭流氓攻击,王某立即进行反击。

此时,便衣民警李某赶到,未及表明自己的身份即迅速抓住王某以制止其殴斗。

王某视李某为流氓团伙,随即拔刀将李某刺成重伤。

王某的行为属于()

  A.故意伤害

  B.过失伤害

  C.正当防卫

  D.假想的防卫,应按意外事件处理

  D

  无过当防卫权:

  正在进行行凶、杀人、抢劫、强奸、绑架以及其他严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

  防卫过当:

应当减轻或免除处罚。

  注:

无防卫过当罪。

  【真题-单选】

  王某持匕首抢劫张某,在争斗中王某头部撞击墙角昏迷倒地,匕首掉在地上。

张某见状,捡起匕首往王某心脏部位猛刺数下,导致王某死亡。

对于张某用匕首刺死王某的行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属于正当防卫,不负刑事责任

  B.属于意外事件,不负刑事责任

  C.属于防卫过当,应当负刑事责任

  D.属于故意杀人,应当负刑事责任

  D

二、紧急避险

  1.起因条件:

现实危险。

  2.时间条件:

危险已经发生尚未结束(且迫不得已)

  3.对象条件:

第三人的合法权益;

  4.主观条件:

必须有避险意图

  5.限度条件:

没有超过必要限度造成不应有的损害。

  紧急避险不适用职务上、业务上负有特定责任的人

  避险过当:

  应当减轻或免除

  【真题-多选】

  紧急避险的危险来源包括()。

  A.人的危害行为

  B.动物的侵袭

  C.人的生理疾患

  D.自然灾害

  ABCD

  【真题-多选】

  关于正当防卫与紧急避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正当防卫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的,应当以防卫过当罪定罪,但是应当酌情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B.紧急避险用于解决紧迫情况下合法利益之间的冲突

  C.防卫过当的场合,其罪过形式通常是直接故意

  D.对于事后防卫的,通常按照防卫过当处理

  B

  【真题-判断】

  刑法上关于避免本人危险的规定,适用于职务上、业务上负有特定责任的人。

()

  ×

公共基础知识【法律】之刑法知识点:

犯罪特征及犯罪的构成

发布时间:

2013-05-2114:

10:

38 来源:

事业单位招聘网在线客服:

点击:

咨询问题

★命中率超高!

2013年事业单位考试《公共基础知识》权威复习资料!

-

犯罪特征

  􀁺本质特征:

犯罪是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的行为。

  􀁺法律特征:

犯罪是具有刑事违法性的行为。

  􀁺犯罪是具有应受刑罚惩罚性的行为

  【真题-单选】

  犯罪最本质的特征是:

()。

  A.社会危害性

  B.罚当其罪性

  C.刑事违法性

  D.严重的社会危害性

  D

犯罪构成

  一、犯罪客观方面

  

(一)危害行为:

意志或意识支配下的身体动静

  作为:

用身体积极的实施。

  不作为:

有义务,能履行而不履行,造成了危害社会的结果。

  1法律明文规定义务

  2职务或业务上要求的义务

  3先前行为(危险前行为)引起的义务

  

(二)危害结果

  (三)危害行为与危害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

  【真题-单选】

  工人孙某休假回村,一日主动携带邻居6岁小孩进入村旁林深路险、豺狼出没的山林中狩猎玩。

走入山林约5公里的时候,两人失散。

孙某继续独自狩猎,之后既不寻找小孩,也没返村告知小孩家人,便径直回县城工作单位。

4日后,林中发现被野兽咬伤致死的小孩尸体。

孙某的行为属于

  A.故意杀人

  B.意外事件

  C.过失杀人

  D.不构成犯罪

  A

  二、犯罪主体

  

(一)自然人

  刑事责任年龄:

  1)完全无责任年龄:

不满14周岁

  2)相对责任年龄:

  14周岁以上不满16周岁(故意杀人、故意重伤害、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罪)

  3)完全责任年龄:

16周岁以上

  已满14不满18周岁的时候犯罪,应当从轻减轻处罚,并且不适用死刑。

  已满七十五周岁的人故意犯罪的,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过失犯罪的,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真题-判断】

  不满15周岁的人犯罪,不负刑事责任。

()

  ×

  【真题-判断】

  不满14周岁的人实施放火行为的构成放火罪,应负刑事责任

  ×

  刑事责任能力:

  完全无:

精神病人

  完全:

间歇性精神病人精神正常时

  醉酒的人应当负刑事责任限制

  尚未完全丧失辨认或者控制能力:

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又聋又哑的人或者盲人:

可以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真题-单选】

  王某患有间歇性精神病,一日到农家菜馆喝醉酒后将该饭馆老板打成重伤,在警察赶来抓捕时,王某因惊恐而精神病发作,王某应()

  A.负刑事责任,但可以从轻处罚

  B.负刑事责任,但可以减轻处罚

  C.不负刑事责任,因其是精神病人

  D.负刑事责任

  D

  

(二)单位

  只有刑法规定单位能够成为犯罪主体的犯罪,才构成单位犯罪

  双罚制:

  单位:

罚金

  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

  三、犯罪主观方面【难点】

  

(一)故意:

  直接故意:

明知+希望

  间接故意:

明知+放任

  

(二)过失:

  过于自信的过失:

已经预见+轻信

  疏忽大意的过失:

应当预见而没有预见

  判断方法:

  是否明知结果会发生

    不明知疏忽大意

    明知必然发生直接故意(希望)

  (可能和一定)明知

    明知可能发生放任-间接故意

    轻信能避免-过于自信

    希望-直接故意

  【真题-单选】

  护士林某在给病人王某注射青霉素时,忘了做皮试而导致王某过敏死亡,林某的行为属

  A.间接故意犯罪

  B.过于自信过失犯罪

  C.疏忽大意过失犯罪

  D.意外事件

  C

  【真题-多选】

  金某一日带上邻居家的小男孩去南湖划船,为了让小男孩近看湖中的景色,使用双手拽住男孩的衣服将他放到船沿上,结果小男孩衣扣脱落,坠水而亡,下面对金某所持心理状态判断错误的是

  A.间接故意

  B.疏忽大意的过失

  C.过于自信的过失

  D.意外事件

  ABD

  四、犯罪客体

  为我国刑法所保护而为犯罪行为所侵害的社会主义关系

  分类:

  1直接客体:

某一具体犯罪侵犯

  2同类客体:

某一类犯罪侵犯

  3一般客体:

所有犯罪侵犯

  意义:

同类客体为犯罪分类的依据。

  【真题-判断】

  犯罪的客体指我国刑法所保护而为犯罪行为所侵害的社会主义社会关系。

  ()

  √

公共基础知识【法律】之刑法知识点:

刑法的原则和效力范围

、刑法的基本原则

  1.罪刑法定原则

  排斥习惯法、禁止类推、禁止事后法、禁止绝对不确定刑、、禁止残虐刑罚。

  2、刑法适用平等原则

  3、罪责刑相适应原则

  【真题-多选】

  我国刑法的基本原则有

  A.罪刑法定原则

  B.平等适用原则

  C.罪行相适应原则

  D.刑法个别化原则

  ABC

二、刑法的效力范围

  

(一)空间效力

  1.属地管辖原则

  除有特别规定外,在我国领域内犯罪适用我国刑法

  领域:

  􀁺领陆、领水、领空

  􀁺驻外领使馆

  􀁺船舶、航空器

  犯罪地:

行为地、结果地之一即可。

  【真题-判断】

  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犯罪的,都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

  【真题-单选】

  我国刑法规定在我国领域内的犯罪是指()。

  A.受害人居住地在我国领域内

  B.犯罪人居住地在我国领域内

  C.犯罪的行为或者结果有一项发生在我国领域内

  D.受害人与犯罪人均居住在我国领域内

  C

  2.属人管辖(中国人在国外犯罪)

  1)最高刑为3年以下有期徒刑的,可以不予追究

  2)国家工作人员和军人:

一律追究

  3.保护管辖(外国人在国外对中国或者公民犯罪)

  最低刑为3年以上有期徒刑、犯罪地的法律认为应予以处罚

  4.普遍管辖

  我国缔结或者参加国际条约所规定的犯罪。

  【真题-单选】

  根据我国法律规定,中国公民、组织在中国境内一律适用于中国法律。

外国人在中国领域之外对中国国家或公民犯罪按中国刑法规定应处三年以上有期徒刑的,可以适用中国刑法,但依照犯罪地法律不受处罚的除外。

由此可以判断,我国法律对人的效力范围属于:

  A.属人主义

  B.属地主义

  C.保护主义

  D.结合主义

  D

  

(二)、时间效力

  1.生效时间:

1997年10月1日

  2.溯及力:

从旧兼从轻原则

  【真题-单选】

  关于法律溯及力,我国《刑法》规定:

()。

  A.从旧原则

  B.从新原则

  C.从轻原则

  D.从旧兼从轻原则

  D

公共基础知识【法律】之刑法知识点:

刑法的原则和效力范围

发布时间:

2013-05-2114:

05:

20 来源:

事业单位招聘网在线客服:

点击:

咨询问题

★命中率超高!

2013年事业单位考试《公共基础知识》权威复习资料!

-

一、刑法的基本原则

  1.罪刑法定原则

  排斥习惯法、禁止类推、禁止事后法、禁止绝对不确定刑、、禁止残虐刑罚。

  2、刑法适用平等原则

  3、罪责刑相适应原则

  【真题-多选】

  我国刑法的基本原则有

  A.罪刑法定原则

  B.平等适用原则

  C.罪行相适应原则

  D.刑法个别化原则

  ABC

二、刑法的效力范围

  

(一)空间效力

  1.属地管辖原则

  除有特别规定外,在我国领域内犯罪适用我国刑法

  领域:

  􀁺领陆、领水、领空

  􀁺驻外领使馆

  􀁺船舶、航空器

  犯罪地:

行为地、结果地之一即可。

  【真题-判断】

  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犯罪的,都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

  【真题-单选】

  我国刑法规定在我国领域内的犯罪是指()。

  A.受害人居住地在我国领域内

  B.犯罪人居住地在我国领域内

  C.犯罪的行为或者结果有一项发生在我国领域内

  D.受害人与犯罪人均居住在我国领域内

  C

  2.属人管辖(中国人在国外犯罪)

  1)最高刑为3年以下有期徒刑的,可以不予追究

  2)国家工作人员和军人:

一律追究

  3.保护管辖(外国人在国外对中国或者公民犯罪)

  最低刑为3年以上有期徒刑、犯罪地的法律认为应予以处罚

  4.普遍管辖

  我国缔结或者参加国际条约所规定的犯罪。

  【真题-单选】

  根据我国法律规定,中国公民、组织在中国境内一律适用于中国法律。

外国人在中国领域之外对中国国家或公民犯罪按中国刑法规定应处三年以上有期徒刑的,可以适用中国刑法,但依照犯罪地法律不受处罚的除外。

由此可以判断,我国法律对人的效力范围属于:

  A.属人主义

  B.属地主义

  C.保护主义

  D.结合主义

  D

  

(二)、时间效力

  1.生效时间:

1997年10月1日

  2.溯及力:

从旧兼从轻原则

  【真题-单选】

  关于法律溯及力,我国《刑法》规定:

()。

  A.从旧原则

  B.从新原则

  C.从轻原则

  D.从旧兼从轻原则

  D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