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样例时评读写.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12203784 上传时间:2023-04-17 格式:DOCX 页数:37 大小:485.9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作文样例时评读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作文样例时评读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作文样例时评读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作文样例时评读写.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7页
作文样例时评读写.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作文样例时评读写.docx

《作文样例时评读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作文样例时评读写.docx(3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作文样例时评读写.docx

作文样例时评读写

时评读写

 

最美丽希望小学耗资350万足够捐建17个希望小学

2009-08-2715:

27:

51 来源:

羊城晚报网络版

据《重庆晚报》报道:

背依大山,面朝长江,原汁原味的瑞士山地古典建筑风格……这不是高档的滨江山地别墅,而是一所普通移民孩子上的希望小学。

昨天(26日),这所被网友们称为“中国最美丽的希望小学”———中国海外三峡希望小学正式开学,531名移民小学生在这里开始新的学习和生活。

这所学校矗立在云阳县盘龙镇活龙村长江岸边的半山上,江对面是云阳新城万步梯,旁边不远处是著名的三峡景点云阳张飞庙。

欧式建筑、流性线条、宽大玻璃窗、环保黑板、标准课桌……学校的建筑风格和外立品质在众多的江边建筑中十分显眼。

据了解,通常捐建一所希望小学的费用是20万元,而这座漂亮的希望小学,总投入约350万元,这笔费用足够捐建17个希望小学。

 

1、“希望小学”是传播希望的

近日,看了“希望小学耗资350万”的新闻后,我的感触很深,既为许多失学儿童感到可悲,也为那间国有企业——中国海外集团感到可耻!

因为“希望小学”的作用并非为了毁灭希望,而是为了传播希望。

据了解,中国目前有失学儿童不下1000万,人口问题才是中国的最大国情。

可以说,中国仍处于基础教育有待进一步普及的阶段。

350万的资金足以建设17间希望小学,可以满足近9000失学儿童重获希望,但如今却仅仅只提供了500多个学位,将8500多失学儿童的希望化作泡影,难道不残忍吗?

不要忘记,国有企业是属于中国的,中国是属于广大人民的,人民的钱不是这样铺张浪费的。

教育一直是国家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基础教育更是需要先普及再提高。

仅仅让一部分的儿童成为幸运儿,而将更多孩子置之不理,这公平吗?

目前中国正处于维护人民内部和谐的阶段,请广大代表国家与人民利益的国企不要丢了中国的脸!

2、评“最美丽希望小学”

我认为中国海外集团出资建设希望小学的做法是值得赞扬的,但是用足以建17所希望小学的资金建一所仅容纳500多人的学校的做法是不恰当的。

同时我以为我们固然无权干涉他人的捐款方式,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主观看法,都有表达自己意见的权利。

如果没有人发出声音,社会的发展就会停滞不前。

有人认为,贫困地区的学生也有享受高质量学校的权利。

但对于贫困地区的儿童来说,普众教育应当比少数“次精英”教育更重要。

同时我们也应当考虑到这所学校真正运行所产生的高额费用及日后的维修费用。

如果没有后续的资金支持,一些设施很可能会形同虚设。

随着社会的发展,教育的质量必然会升级。

简陋的学校将被淘汰。

但为了不淘汰大量的“落伍”学校而建造超出社会资源的高级学校是不切实际的。

相对于硬件设施的落后,山区学校的教师资源问题更应引起重视。

没有良好的甚至仅仅是稳定的教师资源,就会产生“豪宅里的穷人”的状况,如三峡移民搬进了补偿性的新住宅,却没有能力装扮新家,甚至为生计发愁。

人们在做慈善时,往往仅会使受惠方得到最基本的保障。

我认为这不是奇怪的现象,而是合理的。

因为慈善的意义本来就是帮助有需要的人,如果基本需求满足了,超范围捐献就没必要。

也很可能造成类似外国的“福利懒汉”的现象。

钱固然是捐献者自己的,但其捐献的结果是社会性的,在捐献时充分考虑款项的合理利用,才能使捐献更有现实意义。

 

3、理性看待“最美丽希望小学”

对待“最美丽希望小学”的建成,许多人持批评否定态度,认为其耗资颇高,不符合希望小学的初衷。

的确,350万元能建17座平凡的希望小学,然而,这17座小学的硬件设置能和一座集中投资的小学相比吗?

伴随着的一系列问题——师资水平,受教育的程度、效果等,这些都值得我们思考。

这就牵涉到我们对待教育的态度问题,我们需要培养的到底是接受过良好的基础教育,并能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高等人才,还是仅仅受到简单基础教育便走向社会的庸才。

是的,17座希望小学能让更多孩子上学,但是其受教育的条件能和这间小学相比吗?

它培养出来的大半也是庸才吧了,因此,集中资金办学能改善教育条件,使培养更多人才成为可能。

我们宁愿要一个人才,也不愿要十个庸才。

再者,关于捐款问题,也值得我们思考,中国海外集团捐资建学校,这一行为从性质上来说就值得肯定。

其次,这种行为能在社会形成良好的影响,必将让更多有心人投身爱心事业,我们需要用褒奖的眼光看待他们,理性思考,不能随意对其批评。

4、“最美丽校园”何丑之有?

8月26日,有网民宣称选出了“最美丽的校园”——中国海外希望小学。

这所学校依山傍水,宽大明亮的玻璃窗,古典的欧式建筑,仿佛是哪位富有商贾的乡间别墅,竟然只是一所仅供531名小学生读书的希望小学。

网上顿时一片哗然。

很多人都义愤填膺地指责这家公司,认为他们为求广告效应,而哗众取宠,用本应可以建17所标准希望小学的350万元仅用在了一所奢华的山区小学上,这简直就是资源的浪费。

“最美丽校园”在铺天盖地的批评声中纷纷被泼上了污水,刹那间“最丑陋校园”。

我深深地为这家企业打抱不平。

为什么年过半百的拾荒老人捐出零零散散的一百多块就可以让人感动落泪,而这家企业捐出了让很多人都望尘莫及的350万巨款却招来一片骂声?

我们总说爱心无价,不能用金钱来衡量一片真心,那为什么随着捐款数的增多就会引起人们的品头论足?

350万元所表现出来的爱心同样无价啊!

另一方面,我们总说要追求质量而不是数量,怎么这句话一到了山区孩子身上就变了味?

如果说建17所标准的价值20万元的希望小学,却连一张平整的课桌都难以保证,那么有何不建一所更好的学校?

身为学生的我们都知道,物理课上做一次实验,我们的理解就更容易,记忆也更深,但众所周知,一套物理的实验器材价值不菲,与其降低整体质量而追求数量,又何不从一开始就狠抓质量呢?

更何况,把资金投在祖国的花朵身上,这能说是资源浪费吗?

面对“最美丽校园”,我们是应该反思,但并不是争论该把钱用在一所学校上还是平分给十多所学校,而应该反思为什么中国只有一所“最美丽希望小学”,应该反思为什么我们不能质量数量两手抓。

今年的富翁排行榜公布了,亿万富翁的人数又是历史的新高,为什么最美丽的希望小学只有孤零零的一间?

同时,今年我国的GDP又实现了增长,我们每个人是否又该自我反思一下还有多少双渴望读书的眼睛呢?

请不要再攻击“最美丽校园”了,让它继续绽放光彩吧。

 

【简评】前两篇都是批评的,第一篇偏激,第二篇周密;后两篇都是赞扬的,第一篇偏激,第二篇周密。

 

新闻评论7篇

1、最美希望小学为何受质疑?

背依大山,面朝长江,原汁原味的瑞士山地古典建筑风格……这不是高档的滨江山地别墅,而是一所普通移民孩子上的希望小学。

8月26日,这所被网友们称为“中国最美丽的希望小学”——中国海外三峡希望小学正式开学,531名移民小学生在这里开始新的学习和生活。

据悉,这所小学花费350万,是建17所普通希望小学的花费。

(8月27日《重庆晚报》)

中国海外集团耗资350万建成一所“别墅式”希望小学,本该获得称赞,没想到收获的却是质疑。

“有条件,就要将最好的东西给孩子。

”从这个理念出发,建“别墅式”希望小学应该没错。

但问题是,我们的希望小学还不到“别墅时代”。

在中国,还有许多孩子上不起学,还有许多孩子在破茅屋里上学,希望小学点燃的就是孩子的希望之火。

如果能建更多的希望小学,就能够让更多的孩子有机会上学。

从这个意义上说,建成如此豪华的“别墅式”希望小学,根本就没有必要。

这所小学花费350万,能建17所普通希望小学。

现在只能让531名小学生有了读书的校园,如果建成了17所,那就能够使将近9000多名小学生进入学校就读。

相比较,谁的功劳更大呢?

这所希望小学的“外表”是足够漂亮,但“内涵”呢?

一所学校,最为关键的不是校园的外表,而是内部设施,是教师的素质。

这些,同样需要钱。

据全国人大代表王月娥反映,现在不少希望小学多媒体等教学软件设备奇缺,教师们也缺少再学习提升的机会,她所在的希望小学就是二十多位教师共用一台电脑,辅助学生们理解诗词意境的幻灯片几乎没法做。

试想,如果只有漂亮的教学楼,而里面设施不到位,同样不是一所能让学生提升素质的好学校。

我知道中国海外集团不差钱,而建成这样一所学校要比建17所普遍希望小学更能够吸引眼球,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何尝不是一项政绩工程?

可是,建希望小学,不是将其当成炫耀的“资本”,而应该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让更多的学生有受教育的机会。

希望小学还不到“别墅时代”,别将建希望小学当成吸引眼球的“政绩工程”,那无疑是对爱心的亵渎。

 

【立场】批评捐建者。

【角度】辨析捐建者的做法是否恰当。

【观点】希望小学不应如此豪华。

【理由】受惠者太少;为自己贴金。

【评价】

 

2、最美希望小学其实并不美

最新一期(2009年第16期)的《求是》杂志载文指出,中国部分地区的农村学校布局调整失当,导致辍学率出现反弹,没有实现预期目标,其中原因包括教育费用骤增、就学路途较远、教学质量不高、学校条件有限等。

由此不难得知,在九年义务教育全面普及的今天同样还存在阳光普照不到的农村地方,在那里求知若渴的孩子们也许并不知道他们的同龄人在天外一方的“最美希望小学”正享受着“超国民待遇”。

在“中国最美希望小学”上学的孩子是幸运的,因为他们享受到了一流的教学设施和学习环境。

在“80后最美女校长”李灵学校的学生也是幸运的,因为他们遇上了一位自办希望小学、四处求购旧教材的教师。

然而,在“最美希望小学”之外,在没有“李灵们”的地方,一切都并非那么幸运。

或许很多人已经淡忘了中青报记者镜头下那个紧握铅笔、凝视前方的大眼睛女孩,但毋庸讳言的是与当时那个对读书充满渴望的女孩一样如今依然还有很多适龄儿童在默默呼唤着“我要读书”。

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说,教育工作中的百分之一的废品,就会使国家遭受严重的损失。

耗费足以捐建17所希望小学的资金砸出的是徒有虚名的“最美”,这对于尚未完全实现公平的教育事业而言无疑是一大损失。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但不能是以少数人的教育为本。

尽管相对先前来说国内教育发展上升到一个新台阶,但“不差钱”差的恰恰是教育均衡发展。

教育界内推崇“三个一切”的名言———为了一切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一切为了孩子。

但值得注意的是,“为了一切孩子”是摆在首位,没有了这一点其他均无从谈起。

有句尽人皆知的广告语,“大家好,才是真的好”,同此道理,学生的教育条件和教学环境只有大家的都美起来了才算真的美,否则少数的美只会映衬出丑陋的一面。

 

【立场】批评捐建者。

【角度】辨析“最美学校”美不美。

【观点】“最美学校”代表教育不公平。

【理由】“教育为本,但不能是以少数人的教育为本”。

【评价】

3、“最美希望小学”不是太美而是太少

背依大山、面朝长江、瑞士古典建筑风格,加上夜晚璀璨的灯光照明,这所有的元素构成了传说中的“中国最美丽希望小学”。

面对这个“中国之最”,有网友留言质疑,花350万元建一所小学值吗?

希望小学怎能成为奢侈的代名词?

对此,笔者不以为然——教学设施本来就应该享受社会的最高规格待遇,只不过我们一直没有正确理解而已。

正因为不多见,我们才产生了这样的质疑:

学校怎么能建得这么豪华?

一所希望小学怎么能耗费350万元?

但反过来说,学校为什么就不能这么华美?

在欧美发达地区,最好的建筑很多是教育等公共领域的。

在日本乡间,最好的房舍也是学校,有些还是明治时代留下的。

相比较而言,我国又有几所环境优美、能够50年不落后的花园学校呢?

特别是在农村地区。

难不成简陋就应该成为希望小学的代名词?

今天,重庆一所350万元的希望小学建成使用了,我们就如井底之蛙般大呼“奢侈”,真是叫人贻笑大方——事实上,不是三峡希望小学太美了,而是因为全国的小学普遍“太丑”了。

这必然涉及我国对于教育尤其是基础教育的投入问题。

早在2001年,国务院就出台了《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对农村义务教育实行“在国务院领导下,由地方政府负责、分级管理、以县为主”的管理体制。

但是,这样的模式之下,地方财政很难最终落实到校舍修建中去,要么地方财政拨款过少,要么被中间环节层层分剥。

更多的时候,地方政府的投资根本达不到国家规定的教育经费增长要求。

2008年初,教育部、国家统计局、财政部发布公告称“有1/3的省份没有达到《教育法》规定的教育经费增长要求”。

在此语境之下,与其质疑350万元可以捐建多少所希望小学,还不如质疑350万元的小学为何如此之少?

 

【立场】批评质疑者。

【角度】探讨“最美小学”引发争议的原因。

【观点】“最美希望小学”不是太美而是太少。

【理由】发达国家学校很美;国家政策没有得到落实。

【评价】

4、捐建最美学校不应被指责

中国最美丽的希望小学,为三峡移民子弟而建,投资350万元,可建普通希望小学17所。

情知这个事情,必然议论不一。

赞之者可称,希望小学建得最美,是件好事,希望小学不是只能简陋,哪怕豪华得全国独一份,也不是不可以。

弹之者可说,这不是最美,而是奢侈,与其建这一所,何如多建几所。

我想,道理都对,但未必着实。

这是一所捐建的学校,如果是全资捐建,那么捐建者要怎么建,受捐者接受与否,就是决定性的。

这捐建是有助公益的,可以让移民读书,让财政少出一所学校的建校费用,这就很好了。

捐建者为什么不这样建,为什么不那样建,可能有各种意见,但主意要由捐建者自己拿。

如果一个公益捐助行为,捐助者甚至不能按自己和受捐者的意愿来进行,这个社会还会有捐助行为吗?

至于捐助者为什么要把学校建成这样而不是那样,我想捐助者也有自己的反复考虑,他到底考虑的是什么,我们无须太关心。

他花费了巨资,他做了公益,我们愿意相信他是真的要做一件善事,如此而已。

捐建者说,“有条件,就要将最好的东西给孩子”。

这是不是真实的想法,他内心是不是仅有这个想法,他是不是有博取声名的想法,他是不是要借此炒作?

这样去追问,事情就会陷入奇怪的境地,好像肯定一件好事,先要弄清心迹,这不是鼓励公益,而是压制公益。

我也想他多建几所希望小学,不要把一所学校建得相当于17所。

这只是我的想法,而且是我准备花别人钱的想法。

建小学本是政府的责任,要纳税人承担,而有人出来说,这所学校我来建了,要建成“最好的学校”,你说这样不好,很奢侈,既然你准备拿这么多钱,那就建17所。

这是不是过于苛刻,过于多事?

你说,把希望小学建成最好的学校,这是作秀。

如果是政府投资,你可以这样断定,并要求改变,但这是捐资,像这样作秀的多了,社会肯定会更好。

你可能怀疑这里面有什么问题,例如中饱私囊的问题,虚报价格的问题。

我想,如果捐助者的钱被办事人员中饱,捐建者会去报官;如果捐助者虚称费用,可以进行社会监督。

这是一项工程,应该会有账目。

可能,很多人还没有习惯区分什么是政府,什么是社会。

政府做一件事情,必须考虑公平,必须考虑节俭,必须考虑发挥最大效用。

而社会力量去做公益,主要考虑的是他能不能按自己的意愿去做。

要讲公平,你说建成17所学校公平,他说这还不够公平,直接送给政府去统一使用才公平,而且不能送给哪个地方的政府,要送给中央政府;你说建小学读书很重要,他说给没饭吃的人搞饭吃更重要……如此,社会公益也没法做了。

对捐助行为,不要用自己的想法去要求人家。

学校建成就好,能合格就好,最美不最美,任其所好。

做得不够美,你不要说人家小气;做得最美,你也不要指责奢侈。

对这所50年不落后的希望学校,我唯一的忧虑是它的维护费用会有多高,受捐者会不会有负担。

当然这可能也是多虑,或许捐助者和受捐者早有安排?

 

【立场】批评质疑者。

【角度】辨析捐建者有没有支配捐助款的权利。

【观点】捐建最美学校不应被指责。

【理由】捐建者有权决定捐助款如何使用;应鼓励公益,而不是压制公益。

【评价】

 

5、“最美希望小学”惹谁了?

350万元建一所希望小学算不算多?

这得看从什么角度讲。

位于重庆云阳县长江边上的“中国海外三峡希望小学”在网上挨骂,据称是因为造价太高。

按惯常说法,20万元可以捐建一所希望小学,那么这所学校的造价就相当于建17所小学的花费。

有媒体还刻意渲染这所小学“背依大山,面朝长江,原汁原味的瑞士山地古典建筑风格……”想来有这番意思:

又不是盖别墅,整这么漂亮干嘛!

问题是,这是人家中国海外集团捐建的。

捐建方认为“有条件,就要将最好的东西给孩子”,这招谁惹谁了?

我认为,这种自我高要求是很合理的。

不管捐建方是出于好意,或者借此搞个慈善形象工程,都没太大问题。

很多人大概不知道,深圳某著名公司在四川捐建的一所中小学校,可比这所希望小学牛气多了。

这我可是亲眼看到的。

这所学校光教学楼的造价据称就上千万,整栋楼相当于建在几根“弹簧”(隔震支座)上,按“9度设防”减震技术建造。

你能说这不好吗?

所以,造价高低与否,只要属于社会捐建行为,并不存在什么问题。

如果要追问的话,更该关心的是学校建筑质量,以及有没有官员从中吃回扣等问题。

如果这钱都用对了地方,花得值得,我还巴不得这样的慈善企业多出现几家。

20万元大概是造希望小学的最低成本,但不能说,希望小学的学生就配使用“成本最低”的教育资源,你说是不是?

当然,如果这是主管教育部门为自身利益而强行索捐来的,那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最美希望小学”假如没有被网友质疑,确实有可能成为有关部门的一大“形象工程”。

这里只能希望没有这种事情发生。

还有,也要考虑到学校设施的维护成本,当地能否承载得起。

这所希望小学不过建筑高级一些,想必没太大问题。

但我刚才说的那家学校,有国际大IT公司捐了一套电子化教学设备,教师的“黑板”使用大屏幕触屏液晶显示器,可以上网调取课件,这在国内大城市恐怕都很罕见。

不能不让人担心,这会不会给学校徒增不必要的负担。

有网友觉得这所小学造价高,也许是出于一种“不患寡而患不均”的心理。

不分缘由地要求平均主义,这等于吃大锅饭那一套。

这恐怕是当前出现“仇富论”的一个社会思想背景。

不过在这件事情上,这种想法却也不能说错,只是应当针对的是政府部门,而非社会捐赠主体。

手握公共财政的政府部门,应该更多地考虑教育资源均衡化等涉及教育公平的问题,这是政府的责任体现。

虽说完全均衡化并不符合现实,但在一个地方,如果辖下既存在设施豪华的学校,又出现了类似悬崖小学的教学设施,教育主管部门恐怕难逃辞咎。

那些能够在“最美希望小学”上课的孩子是幸运的。

当地学生终于摆脱了“穷教育”的烦恼,而且用不着跑很远的地方上厕所。

但是,这个功劳不能记在教育主管部门头上。

还要看到,离这所学校不远的地方可能就还存在着“危房小学”。

而这个责任,无疑却应当由政府部门来承担。

如果分清楚社会慈善和政府责任的边界,“最美希望小学”也就不太可能发生这么大的争议。

 

【立场】批评质疑者。

【角度】辨析造价高低问题。

【观点】造价高低是相对的,社会捐建就不高。

【理由】捐建者有权决定捐助款用途;绝对平均是错的。

【评价】

6、“最美希望小学”,美在希望

8月26日,重庆云阳县盘龙镇活龙村长江岸边的半山上,中国海外三峡希望小学移交暨开学典礼举行。

这座总投入约350万元的希望小学,因造型美观、设施先进而被网友评为“中国最美丽的希望小学”。

有人算了笔账:

通常援建一所希望小学的费用是20万元,350万则可援建17所。

因此,很多人对援建方中国海外集团公司有点疑惑:

本来可以多建16所,却把钱全部拿来建成一所豪华型,是不是想博一个“中国最美希望小学”的彩头?

其实,17所希望小学未必就能让17倍的孩子读上书。

由于农村生源减少,一所希望小学要像中国海外三峡希望小学一样拥有531名学生,并不是一件简单事。

抛开这点不说,作为一家从事完全竞争的建筑施工业务,既不享受资源和权力垄断,又不享受国家大笔补贴国民纳税金待遇的企业,即使中国海外集团公司建设“最美希望小学”有提升企业美誉度的目的,也无可厚非。

当然,人们对于援建方在搞“形象工程”的猜疑也是很自然的。

毕竟,这所希望小学太高档了,因为大部分农村学校实在差得太远,而人们也习惯了农村学校的简陋。

所以有的媒体报道时用了“‘中国最美丽希望小学’像座别墅”这样的标题。

“比上不足,比下有余”,我们习惯了这样自我安慰。

因为“比下有余”,所以对于那些生活境遇在“我”之下者,人们是会抱以同情的。

就像希望小学的孩子们,他们要么原先没有书读,要么原先在危旧校舍里上课,很是令人同情。

要是有慈善人士为他们援建了安全、耐用的校舍,那是值得额手称庆的。

如果建的是别墅一样的豪华型希望小学呢?

网络上是这样评论的:

“希望小学是拿好心人捐款来建的,是让穷孩子上学用的,要建这么豪华吗”“就叫最漂亮小学好了,为什么还叫希望小学”“对贫困山区的孩子来说能够安稳、方便上学已经很知足了”。

看来,人们对“希望小学”已经有了一个固定的标准:

不那么漂亮,跟豪华不沾边,设施就应该是不太先进的。

“别墅”与“希望小学”的反差,对于惯性思维的冲击,则难免会激起人们的质疑:

那些原本连学都没得上的孩子,需要这么好的学校吗?

如果城市里有这样一所学校,争议还会那么大吗?

看来,不是“最美希望小学”出了问题,而是“人分三六九等”的观念出了问题。

报道说:

“喜欢画画的6年级学生刘超说,他要坐在这里,将美丽的家乡风光一笔一笔慢慢地画下来。

”一所漂亮的学校,在孩子心里唤起美好的向往,因为,漂亮的学校,不完全是物质的,这里有美,有情感;呵护它,培育它,将来它会创造更多的美,更多的美好向往,还有比这更有价值的吗?

 

【立场】批评质疑者。

【角度】辨析质疑者的错误。

【观点】捐建学校不应批评,“最美小学”很有价值。

【理由】多建学校未必有用;另有目的也无可厚非;等级观念错误。

【评价】

 

7、“最美希望小学”背后折射了教育资源分配的不公平

8月26日,位于重庆市云阳县,由中国海外集团投资350万修建可容纳六个班级,531名小学生生活、学习的“中国海外三峡希望小学”正式开学,学校建筑风格为“欧式建筑、流性线条、宽大玻璃窗、环保黑板、标准课桌”,具有原汁原味的瑞士山地古典味道。

该学样一经见报就被网友称为中国“最美丽、豪华希望小学”,同量也招来了各种各样的言论,称赞者有之,批评者有之,总之,面对这所耗资350万元修建的“最美希望小学”,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希望小学,其本质是社会上一种公益活动,目的是帮助落后省份、县、市、乡镇等地方建校办学。

因此说,希望小学并不是什么美丽的光环,可以说是一个地方贫穷、落后的代名词。

正所谓物以稀为贵,“最美希望小学”之所以会引起如此众多人的关注,是因为在贫困的地区希望小学还是一种“奢侈品”。

如果这样一座“最美希望小学”是建设在北京、上海、深圳等等这些发达的地方,这样的规模和档次,也许就根本谈不上最美,也提不上最豪华。

但这样的学校建在贫困的云阳县,建在一个还有许多农村校舍是危房的贫困县,就难免会有人认为“不合适宜”。

其实,无论是对“最美希望小学”的称赞还是质疑,对捐建人的赞赏还是猜疑。

人们所表现出来的观点仅仅只是一种表面的社会现象,而捅破这一层表面现象的窗户纸,所暴露出来的最根本核心问题是国家教育资源分配的严重不公平。

众所周之,由于受经济、社会、文化条件发展的影响,在我国,地区之间、城乡之间、各级各类教育之间,教育资源分配不公已是一个长期存在社会现象,不容质疑。

一是地区之间教育资源分配不公平,往往越发达的省份从中央政府那里得到的教育资源越多,越发达的县市从省级政府那里得到的资源越多,政府的教育政策往往是锦上添花多,雪中送炭少;二是城乡之间教育资源分配不公平,城市的学校从政府那里得到的教育资源比农村学校要多;三是教育资源分配的结构性不公平,政府本来就捉襟见肘的教育拨款,却大量的被非义务的高等教育挤占,而最需要政府投资的义务教育、反而得不到应有的保障,一些本来“不差钱”的好学校却得到政府更多的投入,而乡镇亟待政府扶持的农村普通学校却往往被政府冷落。

正是由于这样教育资源的分配不公,才造成了今天这样地区之间,城乡之间教学硬件和软件上的巨大差距。

如今,城市广场越修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