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复习计划4班.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12201715 上传时间:2023-04-17 格式:DOCX 页数:27 大小:40.7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三复习计划4班.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高三复习计划4班.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高三复习计划4班.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高三复习计划4班.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高三复习计划4班.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三复习计划4班.docx

《高三复习计划4班.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复习计划4班.docx(2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三复习计划4班.docx

高三复习计划4班

高三复习计划(4班、5班、18班)使用这个,删去前面发去的邮件。

1、这段时间重点复习同义词的辨析和成语的用法。

2、运用工具书和参考答案复习每个词语、成语的含义和用法。

3、读背《非常高三》43—47页,57—66页的词语和成语。

4、读背“容易望文生义的熟语”。

见附件。

5、完成一篇作文“架一座心灵之桥”。

材料见附件。

一容易望文生义的熟语

1不刊之论:

比喻不能改动或不可磨灭的言论。

刊,古代指消除刻错了的字,不刊是说不可更改。

用来形容文章或言辞的精准得当,无懈可击。

而非贬义词。

示例:

严复《原强》:

“学问之士,倡其心理,事功之士,窃之为术,而大有功焉。

故曰:

民智者,富强之愿。

此悬诸日月不刊之论也。

2首当其冲:

当:

承当,承受;冲:

要冲,交通要道。

比喻最先受到攻击或遭到灾难。

(常被错解为首先)

示例:

高家是北门一带的首富,不免要~,所以还是早早避开的好。

3万人空巷:

空巷:

街道里弄里的人全部走空。

指家家户户的人都从巷里出来了。

多形容庆祝、欢迎等盛况。

例子:

此时路旁看的,几于~,大马路虽宽,却也几乎有人满之患。

错误用法举例:

当年《渴望》的播出造成了万人空巷,大家都在电视机器前等待收看它。

4差强人意:

差:

勉强,尚,略;强:

振奋。

大体上能使人满意。

但这个词语绝不是“使人感到差劲”的意思。

【事例】我得了这一封信,似乎还~。

5细大不捐:

细:

微,小;捐:

舍弃。

小的大的都不抛弃。

形容包罗一切,没有选择。

不要理解成细小的东西舍不得捐献。

〖示例〗戴升还问人家要门包,也有两吊的,也有一吊的,真正是~,积少成多,合算起来也着实不少。

★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四回

7涣然冰释:

涣然:

流散的样子;释:

消散。

像冰遇热消融一般。

形容疑虑、误会、隔阂等完全消除。

〖例句〗误解和偏见并不能随着时间的推移而~。

8忍无可忍:

再也忍受不下去了。

【示例】:

他在~的情况下,终于出手还击。

9高山仰止:

高山,比喻高尚的品德。

比喻对高尚的品德的仰慕。

10当仁不让:

遇到应该做的事就积极主动去做,不推让。

【失误】美国黑人电影明星福克斯和弗里曼在第七十七届奥斯卡奖角逐中当仁不让,分别夺得最佳男主角奖和最佳男配角奖。

——2005全国高考三卷

  这里的“当仁不让”就用错了,应该改为“众望所归”“不负众望”等。

11三人成虎:

三个人谎报集市里有老虎,听者就信以为真。

比喻谣言多人重复,就能使人信以为真。

不表示人多力量大。

【示例】谣言的可怕就在于“三人成虎”,说的人一多,会使你弄不清真假.

12别无长物长物:

多余的东西。

除一身之外再没有多余的东西。

现形容贫穷。

示例他们除双手外,别无长物,其经济地位和产业工人相似。

(毛泽东《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

13不足为训:

不足:

不值得;训:

法则,教导,规范。

不值得作为行为的准则或榜样。

此词与教训无关。

示 例他的行为虽然~,然而他的议论思想也有独到处。

14对簿公堂:

簿:

文状、起诉书之类;对簿:

受审问;公堂:

旧指官吏审理案件的地方。

在法庭上受审问。

易误解为“打官司”。

【出自】:

《史记·李将军列传》:

“大将军使长史急责广之幕府对簿。

15目无全牛:

全牛:

整个一头牛。

眼中没有完整的牛,只有牛的筋骨结构。

比喻技术娴熟到了得心应手的境地。

易误作缺乏整体观念。

16文不加点:

点,表示删去,改动、修改的意思。

文章一气呵成,无须修改。

形容文思敏捷,写作技巧纯熟。

对于此成语,容易出现望文生义的情况,容易理解成"文章没有标点",这就大错特错了!

17 官样文章:

旧时官场中有固定格式和套语的例行公文。

比喻光注意形式,没有实际内容的空话,或照例敷衍的虚文滥调。

示例谢觉哉《提高政府工作效能》:

“计划常常停在纸上,搞久了,成为~,谁也不注意。

18不赞一词:

原指文章写得很好,别人不能再添一句话。

现在说“不赞一词”也指一言不发。

成语错用:

我的态度很鲜明,对任何邪教的言论不赞一词,对他们的行为深恶痛绝。

解析:

这里错解为“不说一句赞成的话”。

19白首穷经:

直至年纪老了还在钻研经籍,犹言活到老,学到老。

示例青春作赋,皓首穷经;笔下虽有千言,胸中实无一策。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四十三回)

20南辕北辙:

想往南而车子却向北行。

比喻行动和目的正好相反,形容一个人,与自己的目标恰恰相反。

示例人人都会嘲笑南辕北辙的荒唐,但真正荒唐的是干了荒唐事的我们却不自知自己也在南辕北辙。

21博士买驴:

博士买了一头驴子,写了三张纸的契约,却没有一个“驴”字。

讥讽写文章长篇累牍而说不到点子上。

22不易之论:

易:

改变。

完全正确,不可更改的言论。

形容论断或意见非常正确。

示例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这确是~。

23久假不归:

假:

借;归:

归还。

原指假借仁义的名义而不真正实行,后指长期借用而不归还。

后亦指迷途不知返.

【示例】谢山《鲒埼亭集》本欲仿此,然谢山殁后,其遗稿为杭世骏借去,~,后之编刻者,多未能如原恉也。

(谢国桢《平景孙事辑·著述考》

24期期艾艾:

形容口吃的人吐词重复,说话不流利。

常来形容人口吃。

示例感情的激动使我说话~了。

(茅盾《腐蚀·十月十日》)

25五天刮一次风,十天下一场雨。

形容风调雨顺。

示 例~天时好,又见西郊稻秫肥。

(宋·王炎《双溪诗钞·丰年谣

(一)》)

26日:

一天天;下:

低处。

江河的水一天天地向下流。

比喻情况一天天地坏下去。

示例清·秋瑾《申江题壁》诗:

“满眼俗氛忧未已,~世情非。

成语错用:

近几年,黄河的部分河段多次出现断流的现象,面对这江河日下的情况。

人们开始冷静地思考环保的问题。

27屡试不爽:

屡次试验都没有差错。

爽:

差错的意思。

易误解为“没有成功”。

28弹指一挥间:

可以用来形容时间很短。

29登堂入室:

比喻学问或技能从浅到深,循序渐进,达到了很高的水平。

易误用为“进入”

30长袖善舞:

袖子长,有利于起舞。

原指有所依靠,事情就容易成功。

后形容有财势会耍手腕的人,善于钻营,会走门路。

【示例】李春山~,当时的一班名公巨卿,甚至连醇王都被他巴结上了。

◎高阳《清宫外史》上册

31危言危行:

危,正直。

说正直的话,做正直的事。

容易误认为是“害怕发表言论,不敢说话”

32海外奇谈:

海外,中国以外;奇谈,奇怪的说法。

比喻没有根据的,荒唐的言论或传闻。

【示例】:

这明明白白的欺侮中国读者,信口开河的来乱讲~。

◎鲁迅《二心集·关于翻译的通信

33求全责备:

求、责,要求;全、备:

完备,完美,齐全。

对人或对人做的事情要求十全十美,毫无缺点。

后面不能带宾语,与此类似的还有“漠不关心”。

【示例】:

于已成之局那么委曲求全,于初兴之事就这么~?

◎鲁迅《华盖集·这个与那个》

34下里巴人:

下里:

乡里;巴:

古国名,在今川东一带。

战国时代楚国的民间乐曲(下里即乡里,巴人指巴蜀的人民,表明做歌曲的人和地方),后来泛指通俗的普及的文学艺术。

与"阳春白雪"对举

示例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

“现在是'阳春白雪'和'~'统一的问题,是提高和普及统一的问题。

35七月流火:

火,星名,即心宿二,每年夏历六月出现于正南方,位置最高,七月后逐渐偏西下沉,故称“流火”。

指夏去秋来,寒天将至。

注意常误用为形容天气热。

容易望文生义。

36敲边鼓:

喻从旁帮人说话.帮讲话的人向听者传达思想.(暗带些许贬义)

示例她不失时机地为他敲边鼓

二、有两种以上用法的熟语

1灯红酒绿:

形容寻欢作乐的腐化生活,也形容都市或娱乐场所夜晚的繁华景象.

示例少数人过着~,醉生梦死的生活,人民不满。

(老舍《鼓书艺人》十九)

示例这里灯红酒绿,热闹非凡。

2想入非非:

非:

虚幻的境界。

想到非常玄妙虚幻的地方去了。

1、形容完全脱离现实地胡思乱想(贬义)。

2、有时还指意念进入玄妙的境界(中性)。

示例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47回:

“施大哥好才情,真要算得~的了!

”王朔《动物凶猛》:

“这种想入非非搞得我身心交瘁,常常睡了一夜起来仍没精打采。

3淋漓尽致 淋漓:

形容湿淋淋往下滴的样子,比喻尽情,酣畅;尽致:

达到极点。

形容文章或说话表达得非常充分、透彻,或非常痛快。

示例文笔或言词畅达详尽刻划淋漓尽致,恰到好处。

赤裸裸;毫不遮掩揭露得淋漓尽致。

4光怪陆离:

光怪:

光彩奇异;陆离:

开卷参差。

形容奇形怪状,五颜六色,现象奇特,中性词。

(不能用来形容人)

示例那柴烧的一块一块的,结成就和太湖石一般,~。

(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五十五回)。

看见这种光怪陆离的政治局面,上海人不能不头晕目眩,胆战心惊。

★欧阳山《苦斗》

5左右逢源:

逢:

遇到;源:

水源。

到处遇到充足的水源。

原指赏识广博,应付裕如。

后也比喻做事得心应手,非常顺利。

有时也用来讽刺为人圆滑,善于投机.

示例这样,他们在落笔的时候,便已有着“成竹在胸”、“~”的形势。

(邹韬奋《经历·青年“老学究”》)

这个上海人非常善于处世,并不整天拿着一整套数学思维向封建政治机构寻衅挑战,而是~,不断受到皇帝重用。

(余秋雨《文化苦旅》

6登峰造极:

登,攀登;峰,山峰;造:

到达;极:

极点,顶端。

比喻学问、技艺等已达到最高的境界(褒义)。

 也比喻做坏事猖獗恶劣到极点(贬义)。

7按部就班:

部、班,门类,次序;就,归于。

按照一定的条理,遵循一定的程序。

也指按老规矩办事,缺乏创新精神。

示例:

但黄公俊的祖父,他开始读了书,象一般读书人似的,他~的要将八股型的才学,“货与帝王家”。

(郑振铎《黄公俊之最后》)

 生产一种产品,必须根据操作规程,~地进行。

8标新立异:

标,检举;立,树立。

提出新的见解,表示与众不同。

仿句:

巴金《春》五:

“人家都这样讲,这样做,要是你一个人偏偏标新立异,人家就要派你不是了。

仿句提出这样的主张,也不是我个人的标新立异,是几个人经过一番讨论商议的。

9按图索骥:

索:

寻找,骥:

好马。

按照画像去寻求好马,比喻按照线索寻找,也比喻办事机械、死板。

10短小精悍:

悍,勇敢。

形容人身躯短小,精明强悍。

也形容文章或发言简短而有力。

【示例《史记·游侠列传》:

“解为人短小精悍。

一位~的人来了。

一眼看去便知道他是广东人,哨兵向他敬礼,称呼他是排长。

◎郭沫若《涂家埠》

11芙蓉出水:

芙蓉,荷花。

刚开放的荷花。

比喻诗文清新不俗。

也形容天然艳丽的女子。

12放荡不羁:

放荡,行为不受约束或不检点;羁,约束。

形容行为放纵,不受约束。

示例平时与一班好朋友,只以诗酒娱心,或以山水纵目,~。

(《初刻拍案惊奇》卷十六)

13眉来眼去:

形容用眉眼传情(中性)。

多指不正当地勾搭(贬义)。

14指手画脚:

①形容轻率地指点、批评,作贬义词。

②也形容说话时兼用手势示意,作中性词。

【示例】①站在他们前头领导他们呢?

还是站在他们后头~地批评他们呢?

(毛泽东《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②刘老师上课讲得非常投入、传神,有时简直就指手画脚,兴奋异常。

15处之泰然:

处:

处理,对待;泰然:

安然,不以为意、毫不在意的样子。

若无其事的样子。

形容碰到困难厄运或异常情况,毫不在乎,镇定自若。

也指对待问题毫不在意。

示例叶圣陶《老沈的儿子》:

“他说上一回写信提起那个谣言,不过是随便告诉一声罢了,他原来处之泰然。

16不三不四:

不像这也不像那,不像样子,指不正派,也指不象样子。

在形容人时多指人的品行不正派。

示例那种不三不四的公司,里面的人也不三不四吗?

17难兄难弟:

形容两兄弟都好,难分上下。

也指共过患难的人或都处于同样困境(环境艰苦)的人。

18寿终正寝:

寿终:

年纪很大才死;正寝:

旧式住宅的正房(人死后,一般停灵在正屋正中的房间)。

  原指老死在家里。

现比喻事物的灭亡。

【示例】这样看来,邮递这条路是要断绝了,刊物也就不免~了!

(邹韬奋《患难余生记·流亡》)

三、褒义或中性的熟语

1叹为观止:

叹:

赞叹;观止:

看到了止境。

指赞美所见到的事物好到了极点。

示例每个舞姿都使人颤栗在浓烈的艺术享受中,使人叹为观止。

(出自《安塞腰鼓》)

2崭露头角:

崭,突出;露,显露。

头上的角已明显地突出来了。

指初显露优异的才能。

示例在这次游泳比赛中,不少少年选手~,获得了好成绩。

3蔚然成风:

蔚然:

草木茂盛的样子。

指一件事情逐渐发展盛行,形成一种良好风气。

 示例:

五讲四美在我们周围~。

4东山再起:

指退隐后再度出任要职。

也比喻失势后重新得势。

【示例】:

回到家乡,先图个骨肉团聚,一面藏器待时,或者圣恩高厚,想起来还有~之日,也未可知。

◎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三十九回

成语错解:

打假活动是长期的,如果我们稍有疏忽,冒牌货又会东山再起。

 解析:

它用于人而不用于物。

5随机应变:

机,时机,形势。

随着情况的变化灵活机动地应付。

老舍《四世同堂》:

“他不晓得自己是时代的渣滓,而以为自己是最会~抓住时机的人。

6无微不至:

微,微细;至,到。

没有一处细微的地方不照顾到。

形容关怀、照顾得非常细心周到。

【示例】:

还是在剑波十八岁的时候,要到战斗部队去,姐姐对这将要离开自己的弟弟,照顾得~。

◎曲波《林海雪原》

7胸无城府:

城府:

城市和官署,比喻难于揣测的深远用心。

形容待人接物坦率真诚,心口如一。

常误用来形容“贬义词”,形容人没有学问或志向

【例句】 我十分敬佩巴金老人的人品,他~,朴实无华,心灵如蓝天一般透明,在今天这个功力浮躁的年代里,这种说真话做真人的品质实在是难能可贵.

8额手称庆:

额手,以手加额。

把手放在额上,表示庆幸。

形容高兴和喜悦。

【示例】:

他“~”,实在高兴得太快了。

◎鲁迅《伪自由书·“有名无实”的反驳》

9凤毛麟角:

凤凰的羽毛,麒麟的角。

比喻珍贵而稀少的人才或宝物。

示例:

全县只考上你一个,无论如何是~。

(梁斌《红旗谱》二十)

10谈笑自若:

自若:

跟平常一样。

指能平静地对待所发生的情况,面对危急的局面保持镇定.

示例上面虽有倾盆大雨淋着,我们还是~,边走边谈,愈谈愈有味。

(邹韬奋《经历·初出茅庐》)

11雨后春笋:

指春天下雨后,竹笋一下子就长出来很多。

比喻好的事物迅速大量地涌现出来。

褒义词

示例:

新的作家和作品像~一样,不断地涌现出来。

12夙兴夜寐:

夙,早;兴,起来;寐,睡。

早起晚睡。

形容勤奋。

示例“夙兴夜寐,靡有朝矣。

”(《诗经·卫风·氓》)

13韦编三绝:

韦:

熟牛皮;韦编:

用熟牛皮绳把竹简编联起来;三:

概数,表示多次;绝:

断。

孔子为读《易》而多次翻断了牛皮带子的简。

编连竹简的皮绳断了好多次。

比喻读书勤奋。

【示例】:

我们提倡~的读书精神,更提倡学以致用,期待创新人才的大量涌现。

13卓尔不群:

高明杰出,不同凡响。

 卓尔:

高高直立的样子;不群:

与众不同。

指才德超出常人,与众不同。

易误用为形容人的性格孤傲,难以与周围人相处。

四、贬义熟语

1无所不为:

没有不干的事情。

指什么坏事都干。

示例1.这些~的土匪所到之处,都化为一片焦土。

2半斤八两:

八两:

即半斤,旧制一斤为十六两。

半斤、八两轻重相等。

比喻彼此不相上下。

示例众将看他两个本事,都是~的,打扮也差不多。

(明·施耐庵《水浒全传》第一百七回)

3趋之若鹜:

趋,快走;鹜,野鸭。

像鸭子一样成群跑过去。

比喻成群的人争着去。

含有贬义。

【出自】:

清·曾朴《孽海花》第二十七回:

“京外的官员,那个不趋之若鹜呢!

4处心积虑:

处心:

存心。

积虑:

蓄谋很久;指存心已久,费尽心机,也指千方百计地谋算。

5炙手可热:

手摸上去感到热得烫人。

比喻权势大,气焰盛,使人不敢接近。

含贬义。

媒体扩大其使用范围,形容一切“吃香”的事物,完全背离其本义。

例如:

某某明星现在在韩国炙手可热。

这是语言的巨大失误。

炙手可热是一个贬义词,不能这样用。

6捕风捉影:

风和影子都是抓不着的。

比喻说话做事丝毫没有事实根据。

【示例】:

若被黜者一一求其所以得罪之故,~,捏造流言。

◎明·张居正《乞鉴别忠邪以定国上疏》

7欲壑难填:

欲,欲望;壑,深谷。

形容欲望象深谷一样,很难填满。

指贪心重,没法满足。

示例鲁迅《南腔北调集·谈金圣叹》:

“他们虽然至今不知道'~'的古训,却很明白'成则为王,败则为贼'的成语。

8巧舌如簧:

舌头灵巧,象簧片一样能发出动听的乐音。

形容花言巧语,能说会道。

【示例】:

这个商人~,把次品说成是优等品,欺骗消费者。

9画地为牢:

在地上画一个圈当做监狱。

比喻只许在指定的范围内活动,不得逾越。

示 例郭沫若《就目前创作中的几个问题答<人文>编者问》:

“如果只满足现状,就是~,那还要专业作家干什么?

10死灰复燃:

冷灰重新烧了起来。

原比喻失势的人重新得势。

也比喻已经停止活动的事物又重新活动起来。

示 例孙中山《北上宣言》:

“对内政策果得实现,则军阀不致~,民治之基础莫能摇动。

11见风使舵:

看风向转发动舵柄。

比喻看势头或看别人的眼色行事。

【示例】:

他们也就~,凡事一混了之。

◎朱自清《闻一多全集编后记》

12无所不至:

至:

到。

指没有不到的地方。

也指什么坏事都做绝了。

13得陇望蜀:

陇,指甘肃一带;蜀,指四川一带。

已经取得陇右,还想攻取西蜀。

比喻贪得无厌。

【示例】:

我很希望兄有空,再画几幅,虽然太有些~。

◎《鲁迅书信集·致陶元庆》

14大放厥词:

厥:

其,他的;词:

文辞,言辞。

原指铺张词藻或畅所欲言。

现用来指夸夸其谈,大发议论。

【示例】:

也许他认定我年轻无知,才毫无顾虑地在我面前~。

◎郭良蕙《焦点》

15擢发难数:

擢,拔。

拔下全部头发,难以数清。

形容罪行多得数不清。

【示例】:

可死之罪,~。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续黄梁》)

16如丧考妣:

丧:

死去;考:

已死的父亲;妣:

已死的母亲。

好象死了父母一样地伤心。

示 例柳青《狠透铁》十一:

“你瞧他那份咽咽呜呜的啼泣吧,真正~。

17人言啧啧:

人们不满地议论纷纷。

【示例】:

内阁的名单发表,不免~。

◎冯玉祥《我的生活》

18暴虎冯河:

暴虎:

空手搏虎;冯河:

涉水过河。

比喻有勇无谋,鲁莽冒险。

示例。

”《论语·述而》:

“暴虎冯河,死而无悔者,吾不与也。

19软硬兼施:

【解释】:

兼施:

同时施展。

软的和硬的手段都用上了。

【示例】:

敌人软硬兼施,也没有使他屈服。

20树倒猢狲散:

树倒了,树上的猴子就散去。

比喻靠山一旦垮台,依附的人也就一哄而散。

【示例】:

你要知道‘~’,现在树还没有倒呢!

◎巴金《家》

五、容易因适用对象不当而误用的熟语

只适用于文学艺术

1脍炙人口:

】:

脍,切细的肉;炙,烤熟的肉。

脍和炙都是人们爱吃的食物。

指美味人人爱吃。

比喻好的诗文受到人们的称赞和传讼。

【示例】:

一部~的《国风》与《小雅》,也是“三百篇”的最精采部分,便是诗歌合作中最美满的成绩。

◎闻一多《歌与诗》

2洛阳纸贵:

比喻著作有价值,流传广。

3文不加点:

点,表示删去,改动、修改的意思。

文章一气呵成,无须修改。

形容文思敏捷,写作技巧纯熟。

4鸿篇巨制:

鸿:

巨,大。

形容工程大,功夫深的著作。

【示例】:

那时候,~如《世界文学》和《世界文库》之类,还没有诞生。

◎鲁迅《且介亭杂文末篇·

5力透纸背:

透:

穿过。

形容书法刚劲有力,笔锋简直要透到纸张背面。

也形容诗文立意深刻,词语精练。

示例有一部著作被誉为“力透纸背,情透纸背,热透纸背”他是巴金的《随想录》

6倚马可待:

倚在即将出发的战马前起草文件,可以等着完稿。

比喻文章写得快。

【示例】:

请日试万言,~。

◎唐·李白《与韩荆州书》

7一挥而就:

挥:

挥笔;就:

成功。

一动笔就写成了。

形容写字、写文章、画画快。

【示例】:

度尚令邯郸淳作文镌碑以记其事。

时邯郸淳年方十三岁,文不加点,~,立石墓侧,时人奇之。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七十一回

只适用与男女尤其是夫妻间

1青梅竹马:

青梅,青的梅子;竹马,儿童以竹竿当马骑。

形容小儿女天真无邪玩耍游戏的样子。

现指男女幼年时亲密无间。

【示例】:

那少年时期的~,在他心灵里留下了多少难忘的记忆啊!

◎魏巍《东方》

2两小无猜:

猜:

猜忌。

男女小时候在一起玩耍,亲密无间,没有猜疑。

示例清·蒲松龄《聊斋志异·江城》:

“翁有女,小字江城,与生同甲,时皆八、九岁,~,日共嬉戏。

3耳鬓厮磨:

鬓:

鬓发;厮:

互相;磨:

擦。

耳与鬓发互相摩擦。

形容相处亲密。

【示例】: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72回:

“咱们从小耳鬓厮磨,你不曾拿我当外人待,我也不敢怠慢了你。

4比翼双飞:

比翼:

翅膀挨着翅膀。

双飞:

成双的并飞。

比喻夫妻情投意合,在事业上并肩前进。

5破镜重圆:

比喻夫妻失散或离婚后重新团聚。

6举案齐眉:

案,古时有脚的托盘。

送饭时把托盘举得跟眉毛一样高。

后形容夫妻互相尊敬。

7相敬如宾:

形容夫妻互相尊敬,象对待宾客一样。

8心心相印:

心,心意,思想感情;印,符合。

彼此的心意不用说出,就可以互相了解。

形容彼此思想感情完全一致。

示例陈登科《赤龙与丹凤》第一部:

“他们从小就是知心,是~的啊。

注意尊卑关系

1不耻下问:

乐于向学问或地位比自己低的人学习,而不觉得不好意思。

 造句:

我们学习要有不耻下问的精神,善于并且敢于向别人学习。

2耳提面命:

不仅是当面告诉他,而且是提着他的耳朵向他讲。

形容长辈教导热心恳切

常误用为贬义词,理解为在耳边训斥,当面命令。

3从善如流:

从:

听从;善:

好的,正确的;如流:

好象流水向下,形容迅速。

形容能迅速地接受别人的好意见。

4先斩后奏:

原指臣子先把人处决了,然后再报告帝王。

现比喻未经请示就先做了某事,造成既成事实,然后再向上级报告。

5如坐春风:

象坐在春风中间。

比喻同品德高尚且有学识的人相处并受到熏陶。

与对“景物”的感受无关。

【示例】:

(鲁迅先生)说话时态度镇静,亲切而又从容,使听的人心情舒畅,真个有“~”的感觉。

◎唐弢《琐忆》。

六、有谦敬之分的熟语

敬词:

1不吝赐教:

吝,吝惜;赐,赏予;教,教导,教诲。

不吝惜自己的意见,希望给予指导。

请人指教的客气话。

出处但我相信倘有请益的时候,先生是一定~的。

(鲁迅《两地书》五)

2鼎力相助:

鼎力,大力。

大力相助。

指别人对自己的大力帮助。

敬词,多用于求人相助时的客气话。

常误用为表示自己对他人的帮助。

3敬谢不敏:

谢,推辞;不敏,不聪明,没有才能。

恭敬地表示能力不够或不能接受。

多作推辞做某事的婉辞。

谦辞

1抛砖引玉:

抛出砖去,引回玉来。

比喻用自己不成熟的意见或作品引出别人更好的意见或好作品。

这个成语的意思是说,先把自己的不是很好的观点或文章介绍给大家,目的是为了引出别人的高论或佳作。

是一个表示自谦的说法

2狗尾续貂:

续:

连接。

比喻拿不好的东西补接在好的东西后面。

后来,人们用“狗尾续貂”表示续作不佳。

3蓬荜生辉:

蓬荜:

编蓬草、荆竹为门,形容穷苦人家。

使寒门增添光辉(多用作宾客来到家里,或赠送可以张挂的字画等物的客套话)。

【注意:

这个词是用于说自己的谦词!

4野人献芹:

把不值钱的芹菜当好东西献给别人。

比喻贡献的不是有多大价值的东西(多用作送人礼物或建议时的客套话)。

5野人献曝:

比喻贡献的不是珍贵的东西。

(向人建议时的客套话)。

6敝帚自珍:

敝,破的,坏的,珍:

爱惜。

把自己家里的破扫帚当成宝贝。

比喻东西虽然不好,自己却很珍惜。

示例但写出以后,却不很爱惜羽毛,有所谓“~”的意思。

(鲁迅《华盖集·并非闲话〈三〉》)

7不情之请:

情,情理。

不合情理的请求(称自己提出请求时的客气话)。

【示例】:

我想这是大年夜,他在暖暖融融的屋里,说说笑笑正热闹,叫他冲黑冒寒送我,是~。

◎杨绛《冒险记幸》

8忝列门墙:

门墙,指师长之门;忝列,谦辞,表示辱没他人,自己有愧。

谦辞,表示自己愧在师门。

例:

回顾这近30年的教研生涯,我没有忝列门墙,愧为人师。

9一孔之见:

从一个小窟窿里所看到的。

比喻狭隘片面的见解。

自谦之语。

【示例】:

以上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