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卷届中考生物考前押题卷一含答案与解析.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2200369 上传时间:2023-04-17 格式:DOCX 页数:29 大小:293.4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卷届中考生物考前押题卷一含答案与解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中考卷届中考生物考前押题卷一含答案与解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中考卷届中考生物考前押题卷一含答案与解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中考卷届中考生物考前押题卷一含答案与解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中考卷届中考生物考前押题卷一含答案与解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考卷届中考生物考前押题卷一含答案与解析.docx

《中考卷届中考生物考前押题卷一含答案与解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卷届中考生物考前押题卷一含答案与解析.docx(2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考卷届中考生物考前押题卷一含答案与解析.docx

中考卷届中考生物考前押题卷一含答案与解析

2021届中考考前押题卷

(一)

生物

(全卷共两个大题,共47个小题,共8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

90分钟)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5.考试范围:

中考全部内容。

第I卷(选择题,共5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人间四月天、麻城看杜鹃”,节日期间,麻城龟峰山成为花的海洋,人的海洋。

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人间四月天、麻城看杜鹃”体现了环境影响生物

B.龟峰山属于森林生态系统,这种生态系统常常被称为“地球之肺”

C.龟峰山森林生态系统是由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共同组成的

D.龟峰山生态环境较为稳定,是因为这里成分复杂,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较强

2.图为小雅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口腔上皮细胞和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与甲图细胞不同的是,乙图细胞具有细胞壁、液泡和叶绿体

B.甲图中的[3]细胞核,是细胞的控制中心

C.甲图中的[1]细胞壁,能控制物质的进出

D.乙图中所示的部分属于上皮组织

3.下列有关绿色植物主要类群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藻类植物结构简单,大多为单细胞个体,即使是多细胞个体也没有根、茎、叶的分化

B.蕨类植物有根茎叶的分化,而且根、茎、叶中有输导组织,所以适应阴湿的环境中

C.种子植物包括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是自然界中最高等的植物类群

D.油松与樱桃相比,共同之处是都是种子植物,种子外面都有果皮包被

4.宜春市的靖安以盛产椪柑而闻名全国。

为了提高椪柑的坐果率,每年春天,一些有经验的果农要将椪柑的树干进行环状切割.这样做的道理是

A.限制有机物向上运输B.限制有机物向下运输

C.限制水和无机盐向上运输D.限制水和无机盐向下运输

5.十月怀胎,一朝分娩,婴儿在母体内大约280天。

请你写出正常情况下的一个胎儿从生命开始到呱呱坠地其间所经历的全部场所()

①睾丸②输精管③卵巢④输卵管⑤子宫⑥阴道

A.④⑤⑥B.②④⑤⑥C.①②④⑤⑥D.①②③④⑤⑥

6.为了促进儿童骨骼的发育,除了给儿童多补充含钙、磷多的食物外,还应补充

A.维生素AB.维生素B

C.维生素CD.维生素D

7.当肋间肌和膈肌收缩时,气体经过的途径是

A.外界→咽→食管→肺B.肺→气管→鼻腔→外界

C.外界→鼻腔→气管→肺D.肺→气管→咽→外界

8.某人患有下肢静脉曲张,若其下肢静脉内的血栓脱落,随血液流动,最有可能滞留的部位是

A.肺静脉B.右心房

C.下肢毛细血管D.肺部毛细血管

9.如图曲线代表血液中某种成分含量变化的趋势,该曲线不能表示(  )

A.从平原进入高原后人体红细胞数量的变化

B.血液流经肌肉时二氧化碳含量的变化

C.血液流经肺部时二氧化碳含量的变化

D.血液流经小肠时葡萄糖含量的变化

10.下列有关肾小球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肾小球是毛细血管缠绕而形成的血管球B.肾小球中的液体是原尿

C.入球小血管和出球小血管均为小动脉D.肾小球若发生病变,可能导致血尿

11.有一首诗中写道:

“如秋水,如寒星,如宝珠,如白水银里养着两丸黑水银……”。

文中的“白水银”和“两丸黑水银”分别指的是

A.角膜、瞳孔、晶状体B.视网膜、瞳孔、虹膜

C.巩膜、虹膜、瞳孔D.巩膜、瞳孔、晶状体

12.下列腺体中,属于内分泌腺的一组是

A.肾上腺、胃腺B.垂体、肠腺

C.唾液腺、肝脏D.甲状腺、性腺

13.农历五月初五我市各地举行了一年一度的龙舟赛.下列有关赛龙舟时生命活动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发令枪声响起时,声波传到龙舟队员的鼓膜,刺激了鼓膜内对声波敏感的感觉细胞,鼓膜是产生听觉的感受器

B.龙舟队员们听到发令枪声响起时,就奋力划桨,这是复杂反射

C.龙舟即将冲线获第一名时,龙舟队员心跳加速,血压升高而显得面红耳赤,这是神经系统和激素共同调节的结果

D.龙舟队员在奋力屈肘划桨时,上臂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

14.下列动物与生活环境相适应的叙述错误的是()

A.蝗虫的外骨骼适应陆地的生活环境

B.鱼类身体呈流线型,用鳃呼吸,适应水中的生活环境

C.青蛙和乌龟水陆两栖,完全依靠肺呼吸

D.家鸽的前肢变成翼适应空中飞行生活

15.姚明投篮动作优美,他在运动中起支点和动力作用的分别是

A.骨、关节B.关节、骨骼肌

C.骨骼肌、骨D.骨、骨骼肌

16.2011年5月,美军成功击毙恐怖大亨本.拉丹,并通过DNA鉴定确定其身份。

下列有关DNA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储存遗传信息的DNA主要存在于细胞核中

B.同一个体的所有体细胞中染色体上的DNA分子基本相同

C.每个DNA分子只有一个能控制性状的基因

D.不同人的染色体上的DNA分子结构有一定差异

17.与下图所示生物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A.该生物是一种杆状细菌

B.在生态系统中,该生物属于生产者

C.该生物依靠呼吸作用贮存能量

D.该生物有细胞核

18.如果用下图表示个概念之间的关系,下表选项中与与图示相符的是

A.AB.BC.CD.D

19.环境的污染,过度的采伐捕杀等导致地球上的生物多样性锐减,保护生物多样性刻不容缓。

下列有关生物多样性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生物多样性有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三个层次

B.宋诗“一段好春藏不住,粉墙斜露杏花梢”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

C.异常的气候也会造成生物多样性锐减

D.坚持“可持续发展”和“合理利用”是对生物多样性最好的保护

20.“一带一路”战略构想,借用古代“丝绸之路”的历史符号赋予古老丝绸之路以崭新的时代内涵。

丝绸是古代中国沿商路输出的代表性商品,是蚕丝织造的纺织品,下列有关家蚕的生殖和发育说法不正确的是()

A.家蚕是有性生殖、卵生

B.蚕丝产生于幼虫时期

C.家蚕的发育过程比蝗虫多了蛹时期

D.家蚕和蝗虫等昆虫、两栖动物、鸟类都具有变态发育特征

21.下列图示为三种微生物示意图,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②具有成形的细胞核

B.③可用来制作面食和酒

C.②③在生态系统中的角色是分解者

D.①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遗传物质构成

22.现代长颈鹿的脖子很长,按照达尔文的进化理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人工选择脖子长的个体圈养

B.环境对不同变异个体的选择作用

C.因为经常吃高处的树叶而形成的

D.生物的变异都是有利于生物生存的

23.某医院接收一位禽流感病人后,及时对该病人进行隔离治疗,这项措施属于

A.控制传染源B.切断传播途径

C.保护易感人群D.杀死病原体

24.古人云:

“是药三分毒”.下列有关安全用药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处方药简称为OTC

B.为预防感冒,要经常服用抗生素

C.非处方药在服用前要仔细阅读说明书

D.为缩短治疗时间,可以自行增加用药剂量

25.关于传染病的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钉螺是日本血吸虫幼虫的中间宿主,消灭钉螺可预防血吸虫病

B.艾滋病能通过握手和拥抱传播,HIV主要破坏人体的神经系统

C.吸毒人群中艾滋病的发病率明显高于普通人群,产生这种现象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吸毒人群经常共用注射针头

D.淋病是一种性接触为主要传播途径的传染病,病原体是淋球菌,该病原体细胞结构特点是没有成形的细胞核

第II卷(非选择题,共50分)

二、简单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空2分,共50分)

26.(14分).油菜花是黄冈市丰富而宝贵的旅游资源。

每年春天举办的油菜花节,也就成了最热闹的民间盛会。

请回答下列有关油菜花的问题.

(1)

(1)如图1所示是从受精卵到一株油菜的生长发育过程,其中[b]是__________.

(2)油菜要培育出新品种,杂交时必须采用人工辅助授粉的方法,把其他品种的花粉授到如图1所示花的[]__________上.

(3)在光照下,油菜嫩绿的幼叶会慢慢变得深绿,据此推测,图2细胞图中的__________会明显增多,请用表达式写出发生在该处的主要生理过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将剪断的带叶油菜茎插入滴有墨水的水墨,在阳光下照射几个小时,变红的结构是图2中的[___]__________.

(5)油菜田里如果长期积水过多,会影响根的__________作用(填写生理过程名称),要及时排涝。

(6)当今,人类活动致使全球二氧化碳含量不断增加,导致地球气温不断上升,这就是温室效应。

温室效应主要是由于人类的哪些活动所致?

____________________。

27.(14分)下图为人体消化、呼吸、泌尿、循环系统的关系示意图,图中①、②代表与肾脏相连的血管,a~d代表生理过程。

请回答问题:

(1)进行a过程时,肋间肌和膈肌处于_____________状态。

(2)由b过程进入血液中的氧气,主要与红细胞中的____________结合。

(3)健康的人体内,②与①相比,明显减少的物质除氧气外,还有_________等代谢废物。

(4)图中c代表的生理过程为_________________。

(5)主食中的淀粉经消化道最终被消化成______________,才能通过c过程进入血液。

该物质至少要经过右心房_________________次才能运输到脑部。

(6)人体生命活动主要受神经系统调节,神经系统由_______和它们发出的神经组成。

28.(10分)研究人员最近研发了一种使老鼠“返老还童”的方法,这一方法是把幼龄老鼠的血液注射到老龄老鼠的体内。

某兴趣小组针对以上报道,为了探究幼龄老鼠的血液是否会对老龄老鼠产生影响,设计了以下实验方案:

(1)兴趣小组的实验假设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该实验设计______组的设计是没有必要的,应在方案中去掉。

剩余的两组进行对照实验,其中_______组是对照组。

(3)每组均用相同数量的老鼠作为实验材料的目是_________________。

(4)要让该实验设计更具有说服力,体现科学性,你的修改建议是_________________。

29.(12)小丽同学学习了生物遗传和变异的知识后,对性状的遗传现象很感兴趣。

下表是对某个家庭内某些性状的调查结果,请你分析表中的信息并回答问题。

(1)在遗传学上,有酒窝与无酒窝是一对_____________。

(2)母亲的体细胞中性染色体的组成是_______________。

(3)根据这个家庭中耳垂的遗传规律可推知,有耳垂是___________(填“显性”或“隐性”)性状。

(4)若控制有酒窝的基因为A,控制无酒窝的基因为a,那么,有酒窝母亲和有酒窝女儿她们的基因组成分别是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5)人类的白化病是一种隐性遗传病。

“二孩”政策虽然已经放开,但建议该家庭的父母不宜再生第二个小孩。

原因是第二个小孩仍为白化病的几率为_________%。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人间四月天、麻城看杜鹃”,节日期间,麻城龟峰山成为花的海洋,人的海洋。

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人间四月天、麻城看杜鹃”体现了环境影响生物

B.龟峰山属于森林生态系统,这种生态系统常常被称为“地球之肺”

C.龟峰山森林生态系统是由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共同组成的

D.龟峰山生态环境较为稳定,是因为这里成分复杂,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较强

【答案】1.C

【解析】1.“人间四月天、麻城看杜鹃”体现了环境影响生物,A正确;龟峰山生态系统中的生物成分以高大的乔木为主,森林在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属于森林生态系统,能缓解水资源危机,促进水分循环和影响大气环流,增加降水,所以这种生态系统有“地球之肺”之称,B正确;龟峰山森林生态系统的生物部分由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共同组成的,还有非生物部分,C错误;龟峰山属于森林生态系统,分布在比较湿润的地区,动植物种类繁多,是最具生物多样性的生态系统,自动调节能力较强,D正确。

2.图为小雅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口腔上皮细胞和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与甲图细胞不同的是,乙图细胞具有细胞壁、液泡和叶绿体

B.甲图中的[3]细胞核,是细胞的控制中心

C.甲图中的[1]细胞壁,能控制物质的进出

D.乙图中所示的部分属于上皮组织

【答案】2.B

【解析】2.由甲、乙两图可知:

甲为口腔上皮细胞,1细胞膜、2细胞质、3细胞核;乙为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

乙为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不见光,不含叶绿体,与甲图细胞相比,主要区别在于乙图细胞具有细胞壁和液泡,A错误;

[3]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控制着生物的遗传和变异,B正确;

甲图中的[1]是细胞膜,具有控制物质进出的作用,C错误;

乙图中所示的洋葱内表皮细胞群,排列紧密,具有保护作用,属于保护组织,D错误。

3.下列有关绿色植物主要类群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藻类植物结构简单,大多为单细胞个体,即使是多细胞个体也没有根、茎、叶的分化

B.蕨类植物有根茎叶的分化,而且根、茎、叶中有输导组织,所以适应阴湿的环境中

C.种子植物包括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是自然界中最高等的植物类群

D.油松与樱桃相比,共同之处是都是种子植物,种子外面都有果皮包被

【答案】3.D

【解析】3.试题分析:

、藻类植物,结构简单,无根、茎、叶的分化,用孢子繁殖后代。

故A正确;

蕨类植物有了根、茎、叶的分化,根能吸收大量的水和无机盐,并且体内有输导组织,能为植株输送大量的营养物质供植物生长利用,因此蕨类植物一般长的比较高大‘’蕨类植物不结种子,用孢子繁殖后代.受精离不开水,所以必须生活在阴湿的环境中。

故B错误;

种子植物包括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故C正确;

松树属于裸子植物,种子裸露,没有果皮包被。

故D错误。

考点:

植物的分类

4.宜春市的靖安以盛产椪柑而闻名全国。

为了提高椪柑的坐果率,每年春天,一些有经验的果农要将椪柑的树干进行环状切割.这样做的道理是

A.限制有机物向上运输B.限制有机物向下运输

C.限制水和无机盐向上运输D.限制水和无机盐向下运输

【答案】4.B

【解析】4.试题分析:

为了提高枣的坐果率,每年春天,一些有经验的枣农要将枣树树干进行环状切割,使有机物向下的运输通道筛管被割断,减少了有机物向根部运输,能使有机物集中运输到果实,增加坐果量,提高产量。

考点:

筛管的位置和对有机物的运输。

5.十月怀胎,一朝分娩,婴儿在母体内大约280天。

请你写出正常情况下的一个胎儿从生命开始到呱呱坠地其间所经历的全部场所()

①睾丸②输精管③卵巢④输卵管⑤子宫⑥阴道

A.④⑤⑥B.②④⑤⑥C.①②④⑤⑥D.①②③④⑤⑥

【答案】5.A

【解析】5.试题分析:

受精卵是在输卵管内形成的,受精卵一经形成,就开始进行细胞分裂,及发育到胚胎初期,受精卵还没有结构与母体相连,故营养是都由卵细胞内的卵黄提供的。

胚泡从输卵管移到子宫种植在子宫内壁上这就是怀孕,胎儿生活在子宫内透明的羊水中;通过胎盘、脐带从母体获得所需要的氧和营养物质;胎儿每时每刻产生的二氧化碳等废物,也是通过胎盘由母体排出的。

怀孕到40周左右,胎儿发育成熟,成熟的胎儿和胎盘一起从母体的阴道排出,即分娩。

因此一个胎儿从生命开始到呱呱坠地其间所经历的全部场所④输卵管、⑤子宫、⑥阴道。

考点:

受精过程;胚胎发育过程;胚胎的发育和营养。

6.为了促进儿童骨骼的发育,除了给儿童多补充含钙、磷多的食物外,还应补充

A.维生素AB.维生素B

C.维生素CD.维生素D

【答案】6.D

【解析】6.无机盐中含有的钙、磷是构成骨骼和牙齿的重要成分,维生素D能促进人体对钙、磷的吸收和骨骼的发育,体内缺乏维生素D就会引起钙、磷代谢障碍,儿童易患骨质疏松,因此为了促进儿童骨骼的发育,除了给儿童多补充含钙、磷多的食物,还应补充维生素D,有助于人体吸收钙质。

故选D。

7.当肋间肌和膈肌收缩时,气体经过的途径是

A.外界→咽→食管→肺B.肺→气管→鼻腔→外界

C.外界→鼻腔→气管→肺D.肺→气管→咽→外界

【答案】7.C

【解析】7.试题分析:

呼吸运动的进行是与呼吸肌的收缩和舒张分不开的,当膈肌与肋间肌收缩时,引起胸腔上下、前后、左右径均增大,胸腔容积变大,肺随之扩大,肺内气压小于外界气压,气体进入肺,形成主动的吸气运动,气体经过外界→鼻腔→气管→肺。

考点:

本题考查的是呼吸作用

8.某人患有下肢静脉曲张,若其下肢静脉内的血栓脱落,随血液流动,最有可能滞留的部位是

A.肺静脉B.右心房

C.下肢毛细血管D.肺部毛细血管

【答案】8.D

【解析】8.毛细血管的内径小,仅有8--10微米,只允许红细胞单行通过,因此下肢静脉曲张,脱落的血栓,随血液循环到达毛细血管处就会滞留;下肢血栓脱落后要通过下腔静脉进入血液循环,如图所示:

即在肺部毛细血管处会滞留。

9.如图曲线代表血液中某种成分含量变化的趋势,该曲线不能表示(  )

A.从平原进入高原后人体红细胞数量的变化

B.血液流经肌肉时二氧化碳含量的变化

C.血液流经肺部时二氧化碳含量的变化

D.血液流经小肠时葡萄糖含量的变化

【答案】9.C

【解析】9.试题分析:

当海拔高度越高时,大气压力就越低,空气的密度越小,所以空气中的含氧量也就越少.为了结合更多的氧气,血液中的红细胞数量就增多.因此,从平原进入高原后人体红细胞数量的增加.故A不符合题;.当血液与组织细胞进行物质交换:

将运来的营养物质和氧气供给肌肉细胞利用,将肌肉细胞产生的二氧化碳等废物带走;这样,血液由含氧丰富的动脉血变成了含氧较少的静脉血;因此,血液流经肌肉时二氧化碳含量的增加.故B不符合题意;当血液流经肺部的毛细血管时,由于吸入肺泡内的空气中,氧的含量比血液中的多,而二氧化碳的含量比血液中的少,因此肺泡内的氧气扩散到血液里,血液中的二氧化碳扩散到肺泡里,这样,血液由含二氧化碳较多的静脉血变成了含氧气较多、二氧化碳较少的动脉血,即血液流经肺部毛细血管时二氧化碳的含量逐渐减少不是增加.故C符合题意;由于小肠是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所以经过小肠绒毛毛细血管的血液含养料增加,因此,血液流经小肠时葡萄糖含量的增加,故D不符合题意。

考点:

血液循环的途径。

10.下列有关肾小球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肾小球是毛细血管缠绕而形成的血管球B.肾小球中的液体是原尿

C.入球小血管和出球小血管均为小动脉D.肾小球若发生病变,可能导致血尿

【答案】10.B

【解析】10.肾小球是个血管球,有入球小动脉分出的数十条毛细管弯曲盘绕而成,这些毛细血管最后汇成出球小动脉,A正确;当血液流经肾小球的和肾小囊壁时,除大分子的蛋白质和血细胞外,血浆中的一部分水、无机盐、葡萄糖和尿素等物质都可以经过肾小球过滤到肾小囊中形成原尿,而不是在肾小球中形成原尿,B错误;连接肾小球的血管分别是入球小动脉和出球小动脉,C正确;若某人尿液中出现血细胞,可能是肾小球发生病变,导致肾小球的通透性增大,使血细胞滤过到原尿中,而肾小管不能重吸收血细胞,因此血细胞随尿排出,导致血尿,D正确。

11.有一首诗中写道:

“如秋水,如寒星,如宝珠,如白水银里养着两丸黑水银……”。

文中的“白水银”和“两丸黑水银”分别指的是

A.角膜、瞳孔、晶状体B.视网膜、瞳孔、虹膜

C.巩膜、虹膜、瞳孔D.巩膜、瞳孔、晶状体

【答案】11.C

【解析】11.巩膜白色、坚韧,保护眼球.就是诗句中的白银。

虹膜中含有许多色素细胞,在这些细胞中所含色素量的多少就决定了虹膜的颜色,就是诗句中的黑水银。

瞳孔是光线通过的管道。

12.下列腺体中,属于内分泌腺的一组是

A.肾上腺、胃腺B.垂体、肠腺C.唾液腺、肝脏D.甲状腺、性腺

【答案】12.D

【解析】12.人体内的腺体包括内分泌腺和外分泌腺。

人体内有许多腺体,其中有些腺体没有导管,它们的分泌物直接进入腺体内的毛细血管,并随着血液循环输送到全身各处,这类腺体叫做内分泌腺.如垂体、甲状腺、胸腺、胰岛、肾上腺、性腺(睾丸和卵巢)等.有些腺体如汗腺、唾液腺、肝脏等,它们的分泌物可以通过导管排出去,这类腺体叫做外分泌腺。

故选D。

点睛,注意内分泌腺和外分泌腺特点的区别,识记主要的内分泌腺体。

13.农历五月初五我市各地举行了一年一度的龙舟赛.下列有关赛龙舟时生命活动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发令枪声响起时,声波传到龙舟队员的鼓膜,刺激了鼓膜内对声波敏感的感觉细胞,鼓膜是产生听觉的感受器

B.龙舟队员们听到发令枪声响起时,就奋力划桨,这是复杂反射

C.龙舟即将冲线获第一名时,龙舟队员心跳加速,血压升高而显得面红耳赤,这是神经系统和激素共同调节的结果

D.龙舟队员在奋力屈肘划桨时,上臂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

【答案】13.A

【解析】13.耳蜗里面有听觉感受器,接受震动刺激产生神经冲动,符合题意;简单反射与复杂反射的本质区别是否有大脑皮层的参与,没有大脑皮层参与的,神经中枢在大脑皮层以下的反射是简单反射,反射的神经中枢在大脑皮层上的反射是复杂反射,龙船队员一听到锣响就奋力划桨属于复杂反射,不符合题意;人体的各项生命活动都要在神经系统的调节之下才能完成,当人经历某些刺激(例如兴奋,恐惧,紧张等)分泌出这种化学物质,能让人呼吸加快(提供大量氧气),心跳与血液流动加速,瞳孔放大,兴奋性增高,血压升高,面红耳赤等,我们称之为激素调节,所以观众看到心仪的龙舟即将冲线获第一名时,就会心跳加速,血压升高而显得面红耳赤,这是神经系统和激素共同调节的结果,不符合题意;龙舟队员在奋力屈肘划桨时,上臂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不符合题意。

14.下列动物与生活环境相适应的叙述错误的是()

A.蝗虫的外骨骼适应陆地的生活环境

B.鱼类身体呈流线型,用鳃呼吸,适应水中的生活环境

C.青蛙和乌龟水陆两栖,完全依靠肺呼吸

D.家鸽的前肢变成翼适应空中飞行生活

【答案】14.C

【解析】14.蝗虫的外骨骼有防止体内水分蒸发的作用,适应陆地的生活环境,正确;鱼类身体呈流线型,用鳃呼吸,适应水中的生活环境,正确;鱼类身体呈流线型,用鳃呼吸,适应水中的生活环境,正确;乌龟水陆两栖,完全依靠肺呼吸,青蛙用皮肤辅助肺呼吸,错误;家鸽的前肢变成翼适应空中飞行生活,正确。

15.姚明投篮动作优美,他在运动中起支点和动力作用的分别是

A.骨、关节B.关节、骨骼肌C.骨骼肌、骨D.骨、骨骼肌

【答案】15.B

【解析】15.

试题分析:

骨骼肌有受刺激而收缩的特性,当骨骼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