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文化苦旅》读后感DOC.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2200023 上传时间:2023-04-17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30.8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文化苦旅》读后感DOC.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新《文化苦旅》读后感DOC.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新《文化苦旅》读后感DOC.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新《文化苦旅》读后感DOC.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新《文化苦旅》读后感DOC.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新《文化苦旅》读后感DOC.docx

《新《文化苦旅》读后感DOC.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文化苦旅》读后感DOC.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新《文化苦旅》读后感DOC.docx

新《文化苦旅》读后感DOC

《文化苦旅》读后感(DOC)

  我始终不相信能写出这些文字的人会道德低下,我并不是没有看过那些诋毁余秋雨的书,看的时候我只是感到心痛,感到那些骂他的人十分的可怜。

他们不懂得真正流传下来的不会是他们那些诋毁他人的话,留下来的只有思想的积淀。

不能不说迫害文人的事情从古至今从没断过。

秦王焚书坑儒,造成历史的模糊,清朝文字狱,还有文化大革命。

甚至这些还不受国界的限制,著名的哲学家苏格拉底也毅然地喝下了毒药。

书页上全都是血。

我十分庆幸我没有生活在兵荒马乱的年代,更加庆幸我没有活在六七十年代。

 

  曾经在书店听见两个人在谈话:

 

  “买些什么书呢?

” 

  “这么多呢?

挑挑……” 

  “余秋雨的?

” 

  “嗯?

那个……那个……有点……算了吧……” 

  有点什么呢?

我站在旁边很想问一问。

是受不了他文字的重量吗?

,如果没看过,又是听谁说的呢?

余秋雨的文章是有锋芒的,而且锋芒毕露,他会去批评一种人,会去批评一种社会现象,难道是他说中了谁,谁受不了了?

 

  不管别人怎样说,我依然会读余先生写的书,一直读下去,感受文学的重量。

 

  这一万多字,算是不多,也有我的一些感悟,高一的孩子也未必出得了什么太过深沉的感悟,这也可能与思想还不健全,或者与性格的不健全相关,写出这些一小半是为了作业,另一大半也是想排挤心中的郁闷。

看与不看都是一样。

这一篇看山故乡是序的东西,也属于读书笔记的一部分,不看这本书,我是不会写的。

 

  写在电脑上也是为了方便算字数,如果有雷同,那是不可能的…… 

  1道士塔 

  《道士塔》是《文化苦旅》中的第一篇文章,我认为这一篇极其经典。

 

  我并没有去过莫高窟,以前是很想去的,滚滚黄沙,大漠孤烟,却有敦煌壁画,亦真亦幻。

可现在我真的觉得自己没有资格去那里。

我不配,我不能去真正的领悟古人对宗教的热忱,不能真正的感受到现代研究者的辛劳和付出,不能更深地领会那个时候一个民族深重的危机并不只是外国的侵略,清政府的软弱无能。

去了跟没去有什么区别?

只不过是再次加快了这些色彩脱落的速度,何况我要怎样去看那个早被搬空了的藏经洞?

所以就不要去了。

 

  敦煌本该失中华最值得骄傲的,比之长城它多了绚烂,比之皇宫它多了内涵,可最后它却是中华之伤。

 

  在第二节里,余秋雨一开始并没有写他自己的感受,而是两段的叙述,他写王道士怎样将洞壁上的“唐代笑容”、“宋代衣冠”刷白。

他写王道士怎样将塑雕“婀娜的体态变成碎片,柔美的浅笑变成了泥巴。

”余秋雨的笔触很轻,只是略加了些修饰,读来却痛入骨髓。

我自认为不是易动感情的人,别人可以看到哭的故事,我最多也只是皱眉或者面无表情。

可能这次是真正的感受到了笔者压抑在文字下的心情,并且被他带动了。

我想他写的时候一定是在苦笑吧?

苦是痛苦,笑是惨笑。

 

  之后的一段有一种亦真亦幻的感觉:

 

  我几乎不会言动,眼前只晃动着那些刷把和铁锤。

“住手!

”我在心底痛苦地呼喊,只见王道士转过脸来,满眼困惑不解。

是啊,他在整理他的宅院,闲人何必喧哗?

我甚至想向他跪下,低声求他:

“请等一等,等一等……”但是等什么呢?

我脑中一片惨白。

 

  读到这里我的脑中也开始了一片惨白,可这也只是悲剧的开始。

有时候会想一想,事情到了什么程度才可以说是悲剧?

莎士比亚写出了《罗密欧与朱丽叶》、《哈姆雷特》。

他们只是一小部分人的悲哀,就已经是悲剧了。

可是一个民族的悲哀又该怎样诉说?

还有什么比失去自己国家文化更为悲伤事情?

一个民族的悠久的文化都没有了,这个民族怎能不消亡?

 

  王道士完全不能明白,这天早晨,他打开了一扇轰动世界的门户。

一门永久性的学问,将靠着这个洞穴建立。

无数才华横溢的学者,将为这个洞穴耗尽终生。

中国的荣耀和耻辱,将由这个洞穴吞吐。

 

  有时候真的很高兴中国并不是没有不懂书,不重书之人。

很是庆幸文化遗产没被搬空,还剩下了一些。

但是王道士既不懂书又不重书,他用这些书交换来了一些银两,一个山洞的经卷,只是换了些银两!

我却根本不可能去恨他,他什么也不懂。

所以将这些恨转给了斯坦因他们,可惜我没有深厚的学识,我不能像余秋雨说的那样拦下他们的车,比比学问的高低。

我不想听他们说些什么:

我们无力研究。

只是想请他们停下车:

什么都成,就是不能这么悄悄地运走祖先给我们的遗赠。

斯坦因他们的行为是强盗的行为。

强盗又要如何研究敦煌文化?

 

  余秋雨比我想的要深。

这是一定的。

 

  拦下了又能怎样?

 

  我不经又叹息了,要是车队果真被我拦下来了,然后怎么办呢?

我只得送缴当时的京城,运费姑且不计。

但当时,洞窟文献不是却也有一笔送京的吗?

其情景是,没装木箱,只用席子乱捆,沿途官员伸手进去就取走一把,在哪儿歇脚又得留下几捆,结果,到京城时宜零零落落,不成样子。

 

  偌大的中国,竟存不下几卷经文!

比之于被官员大量糟践的情景,我有时甚至想狠心说一句:

宁肯存放在伦敦博物馆里!

这句话中就说得不太舒心。

被我拦住的车队,究竟应该驶向哪里?

这里也难,那里也难,我只能让他停住在沙漠里然后大哭一场。

 

  我好恨!

 

  我也好恨。

可仍然是我有什么资格去恨?

我恨了又能怎样?

最多证明,我是个很有良知的中国人,我在那个时代又能做出什么?

凭我的性格估计会想一想,然后让斯坦因他们走,带着这些书卷走,我唯一能做的、可能做的就是让他们走,我求他们帮这个民族保护这些书。

记得在看《后天》的时候,唯一一个让我记忆深刻的一幕就是老图书管理员抱着那一本古板的《圣经》,他并不是要神灵保护,我更加得不信神,我只是希望这些书保存下来,不管是在谁的手里,只要他们能保存下来,民族气节在这个时候都没有用,一个民族都要灭亡了,还谈什么民族气节?

 

  还好,还好。

比之庆幸我没有活在那个时代,我更加庆幸这个民族活了下来,这个民族里有那么多优秀的人,他们可以忍辱负重(我一直认为忍辱负重闭努力刻苦更需要勇气和毅力),让世界承认,敦煌的灿烂在中国。

 

  2阳关雪 

  渭城曲 

  渭城朝雨浥清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这首诗是王维的,而王维是个极风雅的人物,命也还好,比之李白和杜甫那时强太多了。

所以只有这样一个人在送别好友的时候才能豁达的道出: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尤其是在阳关这样一个地方。

 

  我同样也没去过阳关,呵呵,又是一个罪过。

还好我读过了《阳关雪》。

 

  于是,只好抬起头来看天。

从未见这样完整的天,一点儿也没有被土石,边沿全是挺展展的,紧扎扎地把大地罩了个严实。

有这样的地,天才叫天。

有这样的天,地才叫地。

在这样的天地中独个儿行走,侏儒也变成了巨人。

在这样的天地中独个行走,巨人也变成了侏儒。

 

  我很喜欢后三句的排比,我一向最不会答的就是“作者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有什么好处?

”因为我最懒得背的就是套话。

徐志摩曾在诗里感叹仰望群山时的“渺小”,但余秋雨却看到了“巨人”。

所以我想余秋雨的心大概很大,心很小的人,是写不出来的。

至少我自愧不如,也对我本就只是个“小孩子”,又有什么资格说出这句话?

小孩子自愧不如就对了。

 

  小孩子也是不会想到,这里有“远年的坟墓”。

 

  这些坟堆被风雪所蚀,因年岁而坍,枯瘦萧条,显然从未有人祭扫。

他们为什么会有那么多,排列的又是那么密呢?

只能有一种理解:

这里是古战场。

 

  我在望不到边际的坟堆中茫然前行,信中浮现出艾略特的《荒原》。

这里正是中华历史的荒原:

如雨的马蹄,如雷的呐喊,如注的热血。

中原慈母的白发,江南春闺的遥望,湖湘稚儿的夜哭。

故乡柳荫下的诀别,将军圆睁的怒目,猎猎于塑风中的军旗。

随着一阵烟尘,有一阵烟尘,都散远去。

 

  很合乎情理,却在意料之外。

那些都是离我们好远好远的年代。

这里是一大段的对比,诗意盎然,仿佛回到了那个时代,是小小的我在黑夜中哭吗?

是出嫁的我在黄昏中等待爱侣的归来吗?

是白发三千丈的我等待孩子吗?

 

  思念是不是才是人们最悲伤的感情啊?

但都散去了。

他们只是些历史的尘土。

走在这里是否就是穿越了时空呢?

没去过,我无法作答,只能感受。

感受着就突然有了想写小说的欲望,写写那时的等待,写写那时的厮杀。

常常感觉到在写每一篇小说的时候,自己既是笔者又是读者,从没预测过之后要发生什么,如果真是这样,我真的很想试试,提笔之际却又突然想道,写不出来啊,那是人的心,凭我怎能体会?

靠电视剧,还是读过的小说?

我一直在思念,思念的却又不是亲人。

转而就有了一种想要出发的念头,可这似乎更不可能。

 

  那还是继续读下去好了。

终于到了阳关古址。

 

  于是,九州的话风随之黯然。

阳关,再也难于享有温淳的诗句。

西出阳关的文人还是有的,只是大多成了谪官逐臣。

 

  即便是土墩、是石城,也受不住这么多叹息的吹拂,阳关弛了,坍弛在一个民族的精神疆域中。

它终成废墟,终成荒原。

身后,沙坟如潮,身前寒潮如狼。

谁也不能想象,这儿,一千多年之前,曾经验证过人生的壮美,艺术情怀的弘广。

 

  这儿因该有几声胡笳和羌笛的,音色极美,与自然浑和,夺人心魄。

可惜它们后来都成了兵士们心中的哀音。

既然一个民族都不忍听闻,它们也就消失在塑风之中。

 

  这里不是白帝城,这里不是黄鹤楼,这里更不是寒山寺。

这里没有修了又修,庆幸,所以我想这里才看得到历史。

开篇作者就说到文人和着一个又一个风景,文人可能才使风景有了名。

所以余秋雨才来到了阳关。

但这些地方都是文人的精神家园。

从上小学开始我就一直被老师逼迫着去背那些根本不懂的诗文,从没有过要去诗里词里写的地方,可能也是那些诗词离我们真的年代太远,读得更多的现代文里去都是对自然的描写,更让我讨厌的是,一大半分都是把人的精神、人的故事强加给自然,自然就是自然,一座山峰、一池湖水都属于自然,人为何还要强加进去?

自然有自然的灵魂,我永远不会把杨树想成卫兵。

古人较为尊重自然的吧?

他们建楼造阁是为了更好的理解自然的精神。

阳关是有自然的,阳关同样有着人,自然在渲染人心中的气氛。

风景不变,但年代变了。

 

  回去吧,时间已经不早。

怕还要下雪。

 

  3风雨天一阁 

  天一阁是一座藏书楼。

 

  读过这篇文章,我才了解,藏书有多难,藏书者有多难,书有多难。

其实我家的藏书并不少,甚至可以说很多,父亲喜欢收集,我也喜爱收集。

真该感谢,我们没有生活在文化大革命的年代。

父亲曾经跟我说过爷爷的事情,大多已经记不得了,却有一件始终忘不了。

爷爷也是爱书藏书之人,曾经有一整套二十四史,曾经是曾经,最终还是在那个年代被付之一炬,父亲那时候很小,只是听爷爷讲起,每每讲起,父亲都能感觉到爷爷的心痛。

也许正是这份感情的渲染,父亲每次去书店总会对我讲起这些,并且总说老了以后,一定要买一套。

 

  书真的就存不下吗?

 

  中华民族作为世界上最早进入文明的人种之一,让人惊叹地创造了独特而美丽的象形文字,创造了简帛,然后由顺理成章的创造了纸和印刷术。

这一切,本该迅速的催发出一个书籍的海洋,把广阔的华夏文明播扬翻腾。

但是,野蛮的战火几乎不间断地焚烧着脆薄的纸页,无边的愚昧更是在时时吞食着易碎的智慧。

一个为写书、印书创造好了一切条件的民族竟不能堂而皇之地拥有和保存很多书,书籍在这块土地上始终是一种真罕而又陌生的怪物,于是,这个民族的精神天地长期处于散乱状态和自发状态,他常常不知自己从哪里来,到哪里去,自己究竟是谁要干什么。

 

  上面这段文字,是我在整本书中最喜欢的一段。

有时候也会想一想这些矛盾,就像是在《道士塔》里一样,藏经洞中的书如果说是被骗去的,那其他遗失的书,便一大部分是被中国人自己毁去的吗?

秦王焚书坑儒,我不想在多说些什么。

一个民族自身的文化,难道就那么难被统一的管理起来吗?

一个民族连自身的文化都失去了,还能剩下些什么呢?

沿袭每个朝代的,每个年代的,就是书。

为什么书还会漂泊着,然后在漂泊中消失?

书得罪了谁?

每每引火上身,烧到只剩下漫天的灰烬?

书只是在那里,躺着等人翻看。

最安静的是书,最被动的也是书。

它没有嘴,不会求谁来保护,只是等待。

 

  还好有了一个叫范钦的人。

还好,还好,他给书建了一所家。

范钦不偏激,很理性,很现实,作为文人,他没有李白的豪放,没有李商隐的忧郁多情。

他藏书,不是为了炫耀,藏书只是因为他有文化良知。

他明白书的重要。

读书,我也读了快十年了。

却始终没听过一位老师对我讲过书的重要,所以至今,书的重要我理解的也没多少,问到多半也是回答大众的回答。

并不会记在心里深入骨髓。

范钦却是深入骨髓了。

所以便不再是嗜好,不再是才情了。

 

  总觉得这是一种奇怪的统一,有才情的人去写书、写词、写诗。

理性的人却藏书。

都是文人,却走在了两条路上。

也许正是因为这份过分的理性才是藏书必备的性格。

我是没有的。

 

  范钦同样是一个聪明人,他并不是小聪明,也不是一种博大的智慧,他的智慧体现得如此偏激。

他分割财产的方式确实过分,却保留下来藏书的执著,并且在传承着这一份执著。

有时候我也会想一想,面临万两白银和藏书楼,我究竟会选择哪一个?

按照理性,或者实际一点,我一定会选择万两黄金白银。

但是前提是,我没有对书的执著,我知道自己并没有对书的一种热爱。

我现在也会去怀疑我对书到底是一种什么心情。

是消闲娱乐吗?

如果这样我一定不会去看什么《老子》、《庄子》。

可看书去书店也确实是在我闲下来的时候才会做。

也许可以说,我并没有对书的执著,我以为是重视书的。

但对于这座藏书楼,是不够的。

 

  天一阁的管理也越来越严格,险些忘了书真正的存在意义,不过毕竟没忘。

上楼的200多年也只有10位大学者。

知道乾隆编写了《四库全书》,虽然《四库全书》也没有一个很好的结局。

在这里,余秋雨提出了家族血液和社会的矛盾,这里我并不太懂,所以我不想说些什么冠冕堂皇的假话。

我理解不了一个家族的负担,也不能真正了解社会的矛盾,还好有了一个解决的方式。

 

  只是这座天一阁终还是没有一个好的结局。

楼还是毁掉了,唯一可能与《四库全书》命运相比好一些的,只是那些书没有变成包零食的纸这类焚琴烹鹤的事。

这座楼终归是被重修了,真该感谢那些有良知的学者。

天一阁更像是一座碑。

 

  4牌坊 

  我是女孩,所以这篇关于牌坊的读书笔记的必然是要写的。

 

  丈夫死了,爱人死了,另一方去自尽,虽然因为爱,但这也是极不负责任的表现。

更何况是那些连见也没有见过一面,嫁也没有嫁,就跟着去死,算些什么?

立了牌坊不觉得可笑吗?

如果真的为情去死,有真会在乎一座牌坊?

牌坊怎比得上至死不渝的爱情?

余秋雨也写到了尼姑,读来,却觉得尼姑也比那时的女性好得多,她们虽然寂寞,却不用嫁给不爱的人。

 

  忽然掉下一个布包,急急打开,竟是一叠绣品。

一幅一幅翻看,引来一阵阵惊呼。

大多是花,与花圃里的一样多,一样艳,一样活。

这里有的,花圃里都有了;花圃里有的,这里都有了。

还绣着一些成对的鸟,丝线的羽毛不信是假,好多小手都身上去摸,女教师组织了。

问她是什么鸟,竟又红着脸不知道。

问她这是尼姑们绣的吗,她点点头。

问尼姑们在哪里学得这般好功夫,她说,从小在绣房里。

这些她都知道。

 

  她都知道,所以我也知道了,女教师也同尼姑们一样,从小学习这些女红。

尼姑们绣了一对一对的鸟,可能,我猜是比翼鸟吧?

她们都向往爱情。

那些尼姑可能也和这些老师一样,是为了自己的幸福才从家里逃了出来。

我们还有父母,无疑是不她们幸福的,所以我们没有像她们一样,像火一样追求自己的幸福。

这可能正是来自这个社会的禁锢。

所以那时真正的爱情,才要比现在的爱情感人的多吧?

这是一句题外话。

 

  她们追求的爱情,少不了的,必然有的是自由。

自由对她们来说,才能真正的理解。

我们都谈不上理解,自由,天天喊着自由的我们,真正的理解自由的含义吗?

他们为了自由,会去放弃生命,我不认为这是一种不负责任,或者愚蠢的。

她们是为了自己心中的信念。

如果一个人失去了信念,确实在没有什么了。

 

  一天,乡间很少见到的一个老年邮差送来一封信,是给一位女教师的。

后来又来多一个男人,学校里的气氛怪异起来。

再几天,那位女教师自尽了。

孩子们围着她哭,她像睡着了,非常平静。

其他女教师也非常平静,请了几个乡民,到山间筑坟,学生们跟着。

那个年龄最大的学生走过牌坊始不知嘀咕了一句什么,“胡说!

”一声断喝,同时出自几个女教师的口,从来没见过她们这么气忿。

 

  ……这条路干净多了,路边的牌坊都已推倒,石头用来修桥,摇摇晃晃的烂木桥变成了结实的石桥。

……孩子们低下头去看,看见老师的布鞋,正踩着昔日牌坊上的漂亮雕文。

 

  我真的很希望她们都能得到幸福,都有像热火一样的男子来爱她们。

 

  我真的希望女人有一天不再是housewife,不再是男人的附属品。

人的思想不该只停留在2000多年前的中世纪。

那些牌坊终于倒下来了。

它们也是历史的碑,很沉重的碑,压在中华的肩上,是一道道的伤痕,会留下痼疾吧?

几百年,几百年……是该卸下来了。

那些伤痕太过难看了。

伤痕渐渐就刻在了心里面。

对女子的压制,太过沉重,太过痛苦,最让人难过的是,女子的性格没剩多少了。

这才是真正的悲哀!

 

  最近,也看了看哲学方面的书籍。

里面阐述了两种关于正义的解释。

一种正义是对掌权者,一种正义是对弱者。

如果把以前的三纲五常看作是正义,那么女教师们真的就是反社会的,是非正义的。

如果是我,我不知道自己是否有勇气去反抗一个社会。

我佩服她们的勇气。

她们追求的东西,她们也从未放弃过。

我不如她们,我没有她们对追求的东西执着。

所以我不能成为一个好学生,我不能去做成什么。

我会试着做到。

 

  5信客 

  一开始,我并没有选这样的一篇文章,因为他的主人公只是一名信客。

写来也是一时兴起,因为我在一片红色中,也看到了现在的一位信客,那个感动了中国的人。

 

  乡间的故事,我不熟悉。

平时也只是听爸爸讲一讲。

讲乡村的路,讲乡村的生活。

也只是觉得好玩,并不多想。

乡村给我的感觉是很纯朴干净的。

我觉得干净这个词十分的适合乡村。

其实,想一想也该明白的乡村,也是人生活的地方,自然也有悲欢离合。

 

  这篇文章似在写乡村,其实细细品味也不尽然。

他写的该是一座桥,连接两个世界的桥。

这座桥只是一个人,很细很窄,却那么必要。

只是人们总是在失去的时候才知道珍贵。

我知道这句话很俗,却很适合这篇文章。

桥的苦有谁又明白了?

 

  年轻的信客也渐渐变老。

他老犯胃病与风湿病,一反就想到老信客,老人什么都说了,怎么没提起这两宗病?

 

  …… 

  更会有一些农妇听了死讯一时性起,咬牙切齿地憎恨城市,憎恨外出,连带也憎恨信客,把他当作死神冤鬼,大声讹斥,他也只能低眉顺眼、听之忍之,连声诺诺。

 

  …… 

  那位同乡下不了台,硬说他是私闯民宅的小偷,拿出一封假信来只是脱身伎俩。

为了平息那个女人的哭闹,通向狠狠打了他两个耳光,并把他扭送到了巡捕房。

 

  也许还有更多,人们只是看到远方的来信,只听到了亲人的祝福与思念,就是没看到信客的辛劳,甚至更多的是埋怨。

老信客没有告诉年轻的信客这些,也许就是怕他不愿意做,信客的苦难,老信客当然清楚。

有时我真想问问,甘心吗?

这样看人脸色。

换作是我早就不做了,更别说要听怨妇的思念。

怎么受得了?

但他们却都极认真地去做了。

负起了所有的责任,很是认真。

他们并不热爱自己的职业,现在又有谁真正的热爱自己的职业?

他们只是有这份职业,就去做好,因为他们身上有着众人的信任。

有时想想,其实,把兴趣和热爱当作是职业,才是真正的悲哀,因为会渐渐忘记初衷是什么。

往往最后只会变成是为了钱,不会再是兴趣,更不会去热爱,然后就变得乏味了。

他们却是不同的,他们也许本来就并不想做信客,所以他们并没有什么初衷,就不用谈到忘记了。

一身只剩下了信任和责任。

该说这很可悲吗?

活着都不是为了自己活着,有什么意思?

做事总要知道为的是什么。

可能只有他们才是真正为了人民。

我知道这句一样很俗,却很合适,他们不为自己而活,为的是村民。

我做不到,所以我佩服他们,是真的佩服。

 

  这样也就想到了《感动中国》中的那位邮递员,我看到镜头里的他,在抱着驴的头哭泣,他一个人,走了那么多路,他又寂寞。

我害怕寂寞同样享受寂寞,曾经我这样认为,或许我压根就不知道什么叫寂寞!

哭也只是为了寂寞。

我居然被这种“为人民服务”感动了。

我从来不相信有什么真正的为人民服务,我知道什么叫人不为己天诛地灭。

也许是因为他们真的是“为人民服务”所以我才被感动了。

只有是真的才能感动别人,“编”总是不如的。

 

  根据他的遗愿,他的墓就筑在老信客的墓旁。

此时的乡人以大多不知道老信客是何人,与这位校长有什么关系。

为了看着顺心,也把那个不成样子的坟修了一修。

 

  为什么修在了老信客墓旁,初读时我不太懂,读了几遍也没多注意,现在却想好好的想一想了。

大概是因为老信客是他的老师吧?

 

  6腊梅 

  我最喜欢的花,就是梅花,这可能也与老家在南方有关。

我很懒得说那些大家都说得够多赞得够多的话,听着就都无聊了。

真正喜欢梅花的原因是因为陆游的《卜算子》。

那时的自己也有些太过清高了,变成了傻。

 

  这篇腊梅,是余秋雨在病中写的。

听人说过,得病的人都回多少有些绝望,我想这话是真的,初二的时候发烧,有时住宿,等父亲来接我回家的时候,我记得很清楚,自己就站在楼道里,看着玻璃创伤映出的自己多少失神的样子,心里想的居然是如果得了sars,死掉了怎么办?

这几天的同学被传染了怎么办?

 

  所以医院真的不是个好地方。

 

  ……院子里树木不少,可惜已是冬天都凋零了。

平日看惯了山水秀色,两眼全是饥渴,成天在树丛间寻找绿色。

但是,看到的只是土褐色的交错,只是一簇簇相同式样的病房服在反复转圈,越看心越烦。

病人偶尔停步攀谈几句,三句不离病,出于礼貌又不敢互相多问。

 

  他们可能体会到的才真的是生死之间的绝望。

更何况这满目的萧然。

大家都做不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做得到的是圣人。

既然不是圣人那也就不要装了。

只是医院的气氛更加不好了。

平时就算没病,看到这些也不会开心的起来。

何况有病?

 

  只有两个病人一有机会就高声谈笑,护士说他们得的是绝症。

他们的开朗很受人尊敬,但谁都知道,这里有一种很下力气的精神支撑。

他们的谈笑很少有人倾听,因为大家拿不出那么多安慰的反应、勉强的笑声。

常常是护士陪着他们散步,大家远远地看着背影。

 

  我想这两个病人是看开了,看开了生死。

他们可能是早已经绝望,所以就去更开心的过每一天。

或者他们是听天由命了,不同于绝望,他们心中是有一丝希望的,在神眷顾之前,他们也要开开心心的过下去。

但这样的情景,却更让他人感到了强烈的对比,既羡慕他们,又同情他们,同样更加重了对自己病情的忧虑。

有过一种说法,一百个人都有自己的悲哀,如果将这一百种的悲哀说出来,与这一百个人分享。

后来所有人都不再悲哀。

在医院这样的地方,毕竟离死神太近,所以必然失效了。

 

  在这样的冬日里,梅花却盛开了。

只开了一树却也够了。

因为这一树的花开出的全是希望。

这一定是一种生命的奇迹。

因为相信了这种生命的奇迹,所以活下去有何不可?

相信一种奇迹,守护一种奇迹,就变得那么重要,就算梅花注定是要在寒风中盛开,或许这根本算不上什么奇迹。

 

  现在,所有病人的感情都投射在腊梅上了,带着一种超常的执迷。

与我同病房的两个病友,一早醒来就说闻到了腊梅的香气,有一位甚至说他简直是被香气熏醒的,而事实上我们的病房里腊梅不近,至少隔着四五十米。

 

  我想这是因为他家的心全在腊梅身上,也就是那些希望。

 

  ……花瓣黄的不加一丝混浊,清得没有质地,只剩片片色影,娇怯而透明。

整个院子不再有其他色彩,好像叶落枝黄的闹了一个冬天,天寒地冻的闹了一个冬天,全是在为这枝腊梅铺垫。

梅瓣在寒风中微微颤动,这种颤动能把整个浅蓝色的天空摇撼。

病人们不再厌恶冬天,在腊梅跟前,大家全部懂了,天底下的至色至香,只能与清寒相伴。

这里的美学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