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炎症性胃肠道疾病.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2198560 上传时间:2023-04-17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8.1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一般炎症性胃肠道疾病.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一般炎症性胃肠道疾病.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一般炎症性胃肠道疾病.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一般炎症性胃肠道疾病.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一般炎症性胃肠道疾病.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一般炎症性胃肠道疾病.docx

《一般炎症性胃肠道疾病.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般炎症性胃肠道疾病.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一般炎症性胃肠道疾病.docx

一般炎症性胃肠道疾病

一般炎症性胃肠道疾病

急性胃炎

  急性胃炎系由不同病因引起的胃粘膜急性炎症。

病变严重者可累及粘膜下层与肌层,甚至深达浆膜层。

临床上按病因及病理变化的不同,分为急性单纯性胃炎、急性糜烂性胃炎、急性腐蚀性胃炎、急性化脓性胃炎,其中临床上以急性单纯性胃炎最为常见,而由于抗生素广泛应用,急性化脓性胃炎已罕见。

导致发病的因素很多,有化学或物理的刺激,也有细菌或其毒素引起。

化学刺激主要来自烈酒、浓茶、咖啡、香料及药物(如水杨酸盐制剂、消炎痛、保泰松、糖皮质激素等),其中急性腐蚀性胃炎多是由吞服强酸、强碱及其他腐蚀剂所致。

物理刺激如过热、过冷、过于粗糙的食物及X线照射,均会损伤胃粘膜,引起炎症性改变。

而进食细菌或其毒素污染的食物,是导致急性胃炎最常见的一个病因。

  症状是轻者仅有腹痛、恶心、呕吐、消化不良;严重者可有呕血、黑粪、甚至失水、以及中毒及休克等。

慢性胃炎

  慢性胃炎系指不同病因引起的各种慢性胃粘膜炎性病变,是一种常见病,也是部队多发病之一,其发病率在各种胃病中居首位。

自纤维内镜广泛应用以来,对本病认识有明显提高。

慢性胃炎常有一定程度的萎缩(粘膜丧失功能)和化生,常累及贲门,伴有G细胞丧失和胃泌素分泌减少,也可累及胃体,伴有泌酸腺的丧失,导致胃酸,胃蛋白酶和内源性因子的减少。

  慢性胃炎缺乏特异性症状,症状的轻重与胃粘膜的病变程度并非一致。

大多数病人常无症状或有程度不同的消化不良症状如上腹隐痛、食欲减退、餐后饱胀、反酸等。

萎缩性胃炎患者可有贫血、水瘦、舌炎、腹泻等,个别病人伴粘膜糜烂者上腹痛较明显,并可有出血。

  上腹痛、消化不良、呕血、黑便。

常常症状为反复发作,无规律性腹痛、疼痛经常出现于进食过程中或餐后及多数位于上腹部、脐周、部分患儿部委不固定,轻着间歇性隐痛或钝推、严重者为剧烈绞痛。

常伴有食欲不振、恶心、呕吐、腹胀,继续影响营养状况及生长发育。

胃粘膜糜烂出血者伴呕血、黑便。

克罗恩病

  克罗恩病(crohndisease,CD),又称局限性回肠炎、局限性肠炎、节段性肠炎和肉芽肿性肠炎,是一种原因不明的肠道炎症性疾病。

本病和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两者统称为炎症性肠病(IBD)。

克罗恩病在整个胃肠道的任何部位均可发生,但好发于末端回肠和右半结肠。

以腹痛、腹泻、肠梗阻为主要症状,且有发热、营养障碍等肠外表现。

病程多迁延,常有反复,不易根治。

  比较多样,与肠内病变的部位、范围、严重程度、病程长短以及有无并发症有关。

典型病例多在青年期缓慢起病,病通常在数月至数年以上。

活动期和缓解期长短不一,相互交替出现,反复发作中呈渐进性进展。

少数急性起病,可有高热、毒血症状和急腹症表现,多有严重并发症。

偶有以肛旁周围脓肿、痰管形成或关节痛等肠外表现为首发症状者。

本病主要有下列表现:

  

(一)腹泻常见(87%~95%)。

多数每日大便6~9次,一般无脓血或粘液;如直肠受累可有脓血及里急后重感。

  

(二)腹痛常见(50%-90%)。

多位于右下腹,与末端回肠病变有关。

餐后腹痛与胃肠反射有关。

肠粘膜下炎症刺激痛觉感受器,使肌层收缩,肠壁被牵拉而剧痛。

浆膜受累、肠周围脓肿、肠粘连和肠梗阻、肠穿孔和急性腹膜炎以及中毒性巨结肠等均能导致腹痛。

以急性阑尾克罗恩病为首发症状的仅占1.8%,但克罗恩病病程中出现一般急性阑尾炎的可达84%~95%。

  (三)发热占85%-94%。

活动性肠道炎症及组织破坏后毒素的吸收等均能引起发热。

一般为中等度热或低热,常间歇出现。

急性重症病例或伴有化脓性并发症时,多可出现高热、寒战等毒血症状。

  (四)腹块约1/3病例出现腹块,以右下腹和脐周多见。

肠粘连、肠壁和肠系膜增厚、肠系膜淋巴结肿大、内瘘形成以及腹内脓肿等均可引起腹块。

易与腹腔结核和肿瘤等混淆。

  (五)便血与溃疡性结肠炎相比,便鲜血者多,量一般不少。

  (六)其他表现有恶心、呕吐、纳差、乏力、稍瘦、贫血、低白蛋白血症等营养障碍和肠道外表现以及由并发症引起的临床表现。

溃疡性结肠炎

  是一种局限于结肠粘膜及粘膜下层的炎症过程。

病得多位于乙状结肠和直肠,也可延伸至降结肠,甚至整个结肠。

病理漫长,常反复发作。

本病见于任何,但20-30岁最多见。

  临床医学症状:

  

(一)受累结肠粘膜呈现多发性浅表溃疡,伴有充血、水肿;病变多由直肠起始,往往累及结肠,呈弥漫性分布。

  

(二)肠粘膜外观粗糙不平,呈现细颗粒状,组织脆弱易于出血,或可覆盖有浓性分泌物,似一层薄苔附着。

  (三)结肠袋往往变平或变钝,以至纽袋消失,有时可见到多个大小不等的假息肉。

  (四)结肠粘膜活检病理变化呈现炎性反应,同时常可见到粘膜糜烂,隐窝脓肿,结肠腺体排列异常及上皮改变。

急性阑尾炎

  急性阑尾炎是外科常见病,居各种急腹症的首位。

转移性右下腹痛及阑尾点压痛、反跳痛为其常见临床表现,但是急性阑尾炎的病情变化多端。

其临床表现为持续伴阵发性加剧的右下腹痛,恶心呕吐,多数病人白细胞和嗜中性白细胞计数增高。

而右下腹阑尾区(麦氏点)压痛,则是该病重要的一个体征。

急性阑尾炎一般分四种类型:

急性单纯性阑尾炎,急性化脓性阑尾炎,坏疽及穿孔性阑尾炎和阑尾周围脓肿。

   症状:

   1、腹痛:

典型的急性阑尾炎开始有中上腹或脐周疼痛,数小时后腹痛转移并固定于右下腹。

早期阶段为一种内脏神经反射性疼痛,故中上腹和脐周疼痛范围较弥散,常不能确切定位。

当炎症波及浆膜层和壁层腹膜时,因后者受体神经支配,痛觉敏感、定位确切,疼痛即固定于右下腹,原中上腹或脐周痛即减轻或消失。

据统计70%~80%的患者有典型转移性右下腹痛病史。

少数病人的病情发展快,疼痛可一开始即局限于右下腹。

因此,无典型的转移性右下腹疼痛史并不能除外急性阑尾炎。

单纯性阑尾炎常呈阵发性或持续性胀痛和钝痛,持续性剧痛往往提示为化脓性或坏疽性阑尾炎。

持续剧痛波及中下腹或两侧下腹,常为阑尾坏疽穿孔的征象。

有时阑尾坏疽穿孔,神经末梢失去感受和传导功能,或因腔内压力骤减,腹痛反而有所缓解,但这种疼痛缓解的现象是暂时的,且其他伴随的症状和体征并未改善,甚至有所加剧。

为此,须综合临床现象加以分析才不会被假象误导。

   2、胃肠道症状:

单纯性阑尾炎的胃肠道症状并不突出。

在早期可能由于反射性胃痉挛而有恶心、呕吐。

盆腔位阑尾炎或阑尾坏疽穿孔可因直肠周围炎而排便次数增多。

并发腹膜炎、肠麻痹则出现腹胀和持续性呕吐。

   3、发热:

一般只有低热,无寒战,化脓性阑尾炎一般亦不超过38℃。

高热多见于阑尾坏疽、穿孔或已并发腹膜炎。

伴有寒战和黄疸,则提示可能并发化脓性门静脉炎。

   4、压痛和反跳痛:

腹部压痛是壁层腹膜受炎症刺激的表现。

阑尾压痛点通常位于麦氏(McBurney)点,即右髂前上棘与脐连线的中、外1/3交界处。

阑尾的这一体表解剖标志并非固定不变,它也可位于两侧髂前上棘连线中、右1/3交界处的Lanz点。

随阑尾解剖位置的变异,压痛点可相应改变,但关键是右下腹有一固定的压痛点。

压痛程度和范围往往与炎症的严重程度相关。

反跳痛也称Blumberg征。

在肥胖或盲肠后位阑尾炎的病人,压痛可能较轻,但有明显的反跳痛。

   5、腹肌紧张:

阑尾化脓即有此体征,坏疽穿孔并发腹膜炎时腹肌紧张尤为显著。

但老年或肥胖病人腹肌较弱,须同时检查对侧腹肌,进行对比,才能判断有无腹肌紧张。

慢性阑尾炎

  慢性阑尾炎是指阑尾急性炎症消退后而遗留的阑尾慢性炎症病变,诸如管壁纤维结缔组织增生、管腔狭窄或闭塞、阑尾扭曲,与周围组织粘连等。

   症状:

  

(1)腹部疼痛:

主要位于右下腹部,其特点是间断性隐痛或胀痛,时重时轻,部位比较固定。

多数病人在饱餐,运动和长期站立后,诱发腹痛发生。

病程中可能有急性阑尾炎的发作。

  

(2)胃肠道反应:

病人常觉轻重不等的消化不良、胃纳不佳。

病程较长者可出现消瘦、体重下降。

一般无恶心和呕吐,也无腹胀,但老年病人可伴有便秘。

  (3)腹部压痛:

压痛是唯一的体征,主要位于右下腹部,一般范围较小,位置恒定,重压时才能出现。

无肌紧张和反跳痛,一般无腹部包块,但有时可触到胀气的盲肠。

  (4)间接体征:

各种特定的压痛点如麦氏点、兰氏点及腰大肌征、罗氏征,在慢性阑尾炎的诊断中无意义。

消化性溃疡

一、消化性溃疡简介

   一般将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总称为消化性溃疡,有时简称为溃疡。

原本消化食物的胃酸(盐酸)和胃蛋白酶(酶的一种)却消化了自身的胃壁和十二指肠壁,从而损伤黏膜组织,这是引发消化性溃疡的主要原因。

  胃溃疡好发于中老年人,十二指肠溃疡则以中青年人为主。

男性患消化性溃疡的比例高于女性。

近年来,随着强效抑制胃酸分泌的H2受体阻断剂和胃黏膜保护剂等药物的开发,消化性溃疡的死亡率已经逐年降低了。

  和胃溃疡相比,患十二指肠溃疡的人更多,约为胃溃疡的3倍。

近年来,城市中患十二指肠溃疡的人数有所增加。

与食用谷物等含糖物质相比,食用肉类时的胃酸分泌会增加。

当胃酸过多的状态长期持续,积存在十二指肠球部(十二指肠的入口处)时,就容易损害黏膜导致十二指肠溃疡。

  容易产生溃疡的部位胃主要可分为胃体部(上2/3)和幽门部(下1/3)两个部分,胃溃疡大多发生在幽门窦胃角部附近。

随着年龄增长,易发生溃疡的部位将逐渐移向胃体部上部的食管附近。

十二指肠溃疡多半发生在靠近胃的十二指肠球部。

二、消化性溃疡的分类

   1.无症状型溃疡指无明显症状的消化性溃疡患者,因其他疾病作胃镜或X线钡餐检查时偶然被发现;或当发生出血或穿孔等并发症时,甚至于尸体解剖时始被发现。

这类消化性溃疡可见于任何年龄,但以老年人尤为多见。

   2.儿童期消化性溃疡儿童时期消化性溃疡的发生率低于成人,可分为4种不同的类型。

  

(1)婴儿型:

婴儿型溃疡系急性溃疡,发生于新生儿和两岁以下的婴儿。

发病原因未明。

在新生儿时期,十二指肠溃疡较胃溃疡多见。

这种溃疡或是迅速愈合,或是发生穿孔或出血而迅速致死。

在新生儿时期以后至两岁以内的婴儿,溃疡的表现和新生儿者无大差别,主要表现为出血、梗阻或穿孔。

  

(2)继发型:

此型溃疡的发生与一些严重的系统性疾病,如脓毒病、中枢神经系统疾病、严重烧伤和皮质类固醇的应用有关。

它还可发生于先天性幽门狭窄、肝脏疾病、心脏外科手术以后,此型溃疡在胃和十二指肠的发生频率相等,可见于任何年龄和性别的儿童。

  (3)慢性型:

此型溃疡主要发生于学龄儿童。

随着年龄的增长,溃疡的表现愈与成年人相近。

但在幼儿,疼痛比较弥散,多在脐周,与进食无关。

时常出现呕吐,这可能是由于十二指肠较小,容易因水肿和痉挛而出现梗阻的缘故。

至青少年才呈现典型的局限于上腹部的节律性疼痛。

十二指肠溃疡较胃溃疡多,男孩较女孩多。

此型溃疡的发病与成年人溃疡病的基本原因相同。

  (4)并发于内分泌腺瘤的溃疡:

此型溃疡发生于胃泌素瘤和多发性内分泌腺瘤病Ⅰ型,即Wermer综合征。

   3.老年人消化性溃疡胃溃疡多见,也可发生十二指肠溃疡。

胃溃疡直径常可超过2.5cm,且多发生于高位胃体的后壁或小主糨。

老年人消化性溃疡常表现为无规律的中上腹痛、呕血和(或)黑粪、消瘦,很少发生节律性痛,夜间痛及反酸。

易并发大出血,常常难以控制。

   4.幽门管溃疡较为少见,常伴胃酸分泌过高。

其主要表现有:

①餐后立即出现中上腹疼痛,其程度较为剧烈而无节律性,并可使病人惧食,制酸药物可使腹痛缓解;②好发呕吐,呕吐后疼痛随即缓解。

腹痛、呕吐和饮食减少可导致体重减轻。

此类消化性溃疡内科治疗的效果较差。

   5.球后溃疡约占消化性溃疡的5%,溃疡多位于十二指肠乳头的近端。

球后溃疡的夜间腹痛和背部放射性疼痛更为多见,并发大量出血者亦多见,内科治疗效果较差。

   6.复合性溃疡指胃与十二指肠同时存在溃疡,多数是十二指肠的发生在先,胃溃疡在后。

本病约占消化性溃疡的7%,多见于男性。

其临床症状并无特异性,但幽门狭窄的发生率较高,出血的发生率高达30%~50%,出血多来自胃溃疡。

本病病情较顽固,并发症发生率高。

   7.巨型溃疡巨型胃溃疡指X线胃钡餐检查测量溃疡的直径超过2.5cm者,并非都属于恶性。

疼痛常不典型,往往不能为抗酸药所完全缓解。

呕吐与体重减轻明显,并可发生致命性出血。

有时可在腹部触到纤维组织形成的硬块。

长病程的巨型胃溃疡往往需要外科手术治疗。

  巨型十二指肠溃疡系指直径在2cm以上者,多数位于球部,也可位于球后。

球部后壁溃疡的周围常有炎性团块,且可侵入胰腺。

疼痛剧烈而顽固,常放射到背部或右上腹部。

呕吐与体重减轻明显,出血、穿孔和梗阻常见,也可同时发生出血和穿孔。

有并发症的巨型十二指肠溃疡以手术治疗为主。

   8.食管溃疡其发生也是和酸性胃液接触的结果。

溃疡多发生于食管下段,多为单发,约10%为多发。

溃疡大小自数毫米到相当大。

本病多发生于返流性食管炎和滑动性食管裂孔疝伴有贲门食管返流的病人。

溃疡可发生在鳞状上皮,也可发生在柱状上皮(Barrett上皮)。

食管溃疡还可发生于食管胃吻合术或食管腔吻合术以后,它是胆汁和胰腺分泌物返流的结果。

  食管溃疡多发生于30~70岁之间,约有2/3的病人在50岁以上。

主要症状是胸骨下段后方或高位上腹部疼痛,常发生于进食或饮水时,卧位时加重。

疼痛可放射至肩胛间区、左侧胸部,或向上放射至肩部和颈部。

咽下困难亦较常见,它是继发性食管痉挛或纤维化导致食管狭窄的结果。

其他可以出现的症状是恶心、呕吐、嗳气和体重减轻。

主要并发症是梗阻、出血和穿孔至纵隔或上腹部。

诊断主要依靠X线检查和内镜检查。

   9.难治性溃疡是指经一般内科治疗无效的消化性溃疡。

其诊断尚无统一标准,包括下列情况:

(1)在住院条件下;

(2)慢性溃疡频繁反复发作多年,且对内科治疗的反应愈来愈差。

  难治性溃疡的产生可能与下列因素有关:

(1)穿透性溃疡、幽门梗阻等并发症存在;

(2)特殊部位的溃疡(如球后、幽门管等)内科治疗效果较差;(3)病因未去除(如焦虑、紧张等精神因素)以及饮食不节、治疗不当等;(4)引起难治性溃疡的疾病,如胃酸高分泌状态(如胃泌素瘤、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等)。

   10.应激性溃疡应激性溃疡系指在严重烧伤、颅脑外伤、脑肿瘤、颅内神经外科手术和其他中枢神经系统疾病、严重外伤和大手术、严重的急性或慢性内科疾病(如脓毒病、肺功能不全)等致成应激的情况下在胃和十二指肠产生的急性溃疡。

三、消化性溃疡疼痛特点

   1.长期性由于溃疡发生后可自行愈合,但每于愈合后又好复发,故常有上腹疼痛长期反复发作的特点。

整个病程平均6~7年,有的可长达一、二十年,甚至更长。

   2.周期性上腹疼痛呈反复周期性发作,乃为此种溃疡的特征之一,尤以十二指肠溃疡更为突出。

中上腹疼痛发作可持续几天、几周或更长,继以较长时间的缓解。

全年都可发作,但以春、秋季节发作者多见。

   3.节律性溃疡疼痛与饮食之间的关系具有明显的相关性和节律性。

在一天中,凌晨3点至早餐的一段时间,胃酸分泌最低,故在此时间内很少发生疼痛。

十二指肠溃疡的疼痛好在二餐之间发生,持续不减直至下餐进食或服制酸药物后缓解。

一部分十二指肠溃疡病人,由于夜间的胃酸较高,尤其在睡前曾进餐者,可发生半夜疼痛。

胃溃疡疼痛的发生较不规则,常在餐后1小时内发生,经1~2小时后逐渐缓解,直至下餐进食后再复出现上述节律。

   4.疼痛部位十二指肠溃疡的疼痛多出现于中上腹部,或在脐上方,或在脐上方偏右处;胃溃疡疼痛的位置也多在中上腹,但稍偏高处,或在剑突下和剑突下偏左处。

疼痛范围约数厘米直径大小。

因为空腔内脏的疼痛在体表上的定位一般不十分确切,所以,疼痛的部位也不一定准确反映溃疡所在解剖位置。

   5.疼痛性质多呈钝痛、灼痛或饥饿样痛,一般较轻而能耐受,持续性剧痛提示溃疡穿透或穿孔。

   6.影响因素疼痛常因精神刺激、过度疲劳、饮食不慎、药物影响、气候变化等因素诱发或加重;可因休息、进食、服制酸药、以手按压疼痛部位、呕吐等方法而减轻或缓解。

四、消化性溃疡的其他症状与体征

   1.其他症状本病除中上腹疼痛外,尚可有唾液分泌增多、烧心、反胃、嗳酸、嗳气、恶心、呕吐等其他胃肠道症状。

食欲多保持正常,但偶可因食后疼痛发作而惧食,以致体重减轻。

全身症状可有失眠等神经官能症的表现,或有缓脉、多汗等植物神经系统不平衡的症状。

   2.体征溃疡发作期,中上腹部可有局限性压痛,程度不重,其压痛部位多与溃疡的位置基本相符。

五、妊娠期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特点

  1、妊娠早中期,可使活动性消化性溃疡症状缓解或愈合,因为胃酸分泌减少,胃蠕动减弱,胃粘膜充血减轻,以及孕酮对消化性溃疡有保护作用。

  2、妊娠晚期极易导致消化性溃疡恶化或大呕血。

由于肾上腺皮质功能增强,激素分泌增多,胃液内盐酸及胃蛋白酶含量、分泌量逐渐增高,极易使消化性溃疡恶化。

  3、孕妇有慢性上腹部疼痛,病程较长,时发时愈。

  4、胃溃疡压痛多位于腹上区正中或稍偏左,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压痛多位于腹上区稍偏右。

前壁溃疡疼痛向同侧胸骨旁放射,后壁溃疡疼痛向脊柱旁相应部位放射。

  5、有典型的节律性疼痛,贲门部或小弯部溃疡疼痛常在饭后1/2~2小时发作,幽门部或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疼痛常在饭后2~4小时发作。

  6、胃小弯溃疡常有进食一疼痛一舒适的规律,而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常有进食一舒适一疼痛的规律,故常在夜间疼痛或在睡眠中痛醒。

  7、溃疡疼痛时多伴有返酸、灼热感、恶心及呕吐等表现,进食后或服用碱性药物后疼痛减轻或缓解。

  如并发溃疡出血、穿孔、幽门梗阻或癌变等,又可出现相应的临床表现。

消化道出血

  消化道出血是临床常见严重的症候。

消化道是指从食管到肛门的管道,包括胃、十二指肠、空肠、回肠、盲肠、结肠及直肠。

上消化道出血部位指屈氏韧带以上的食管、胃、十二指肠、上段空肠以及胰管和胆管的出血。

屈氏韧带以下的肠道出血称为下消化道出血。

消化道出血的症状:

  

(一)出血方式:

急性大量出血多数表现为呕血;慢性小量出血则以粪便潜血阳性表现;出血部们在空肠曲氏韧带以上时,临床表现为呕血,如出血后血液在胃内潴留时间较久,因经胃酸作用变成酸性血红蛋白而呈咖啡色。

如出血速度快而出血量又多。

呕血的颜色是鲜红色。

黑粪或柏油样粪便表示出血部位在止胃肠道,但如十二指肠部位病变的出血速度过快时,在肠道停留时间短,粪便颜色会变成紫红色。

右半结肠出血时,粪便颜色为鲜红色。

在空间回肠及右半结肠病变引起小量渗血时,也可有黑粪。

  

(二)失血性周围循环衰竭:

上消化道大量出血导致急性周围循环衰竭。

失血量达大,出血不止或治疗不及时可引起机体的组织血液灌注减少和细胞缺氧。

进而可因缺氧、代谢性酸中毒和代谢产物的蓄积,造成周围血管扩张,毛细血管广泛受损,以致大量体液淤滞于腹腔骨脏与周围组织,使有效血容量锐减,严重地影响心、脑、肾的血液供应,终于形成不可逆转的休克,导致死亡。

  在出血周围循环衰竭发展过程中,临床上可出现头昏、心悸、恶心、口渴、黑朦或晕厥;皮肤由于血管收缩和血液灌注不足而呈灰白、湿冷;按压甲床后呈现苍白,且经久不见恢复。

静脉充盈差,体表静脉往往瘪陷。

病人感到疲乏无力,进一步可出现精神萎靡、烦躁不安,甚至反应迟钝、意识模糊。

老年人器官储备功能低下,加之老年人常有脑动脉硬化、高血压病、冠心病、慢性支气管等老年基础病,虽出血量不大,也引起多器官功能衰竭,增加了死亡危险因素。

  (三)氮质血症:

可分为肠原性、肾性和肾前性氮质血症3种。

肠源性氮质血症指在大量上消化道出血后,血液蛋白的分解产物的肠道被吸收,以致血中氮质升高。

肾前性氮质血症是由于失血性周围循环衰竭造成肾血流暂时性减少,肾小球滤过率和肾排泄功能降低,以致氮质贮留。

在纠正低血压、休克后,血中尿素氮可迅速降至正常。

肾性氮质血症是由于严重而持久的休克造成肾小管坏死(急性肾功能衰竭),或失血更加重了原有肾病的肾脏损害。

临床上可出现尿少或无尿。

在出血停止的情况下,氮质血症往往持续4天以上,经过补足血容量、纠正休克而血尿素氮不能至正常。

  (四)发热:

大量出血后,多数病人在24小时内常出现低热。

发热的原因可能由于血容量减少、贫血、周围循环衰竭、血分解蛋白的吸收等因素导致体温调节中枢的功能障碍。

分析发热原因时要注意寻找其他因素,例如有无并发肺炎等。

  (五)出血后的代偿功能:

当消化道出血量超过血容量的1/4时,心排出量和舒张期血压明显下降。

此时体内相应地释放了大量几茶酚胺,增加周围循环阻力和心脉率,以维持各个器官血液灌注量。

除了心血管反应外,激素分泌、造血系统也相应地代偿。

醛固酮和垂体后叶素分泌增加,尽量减少组织间水分的丢失,以恢复和维持血容量。

如仍不能代偿就会刺激造血系统,血细胞增殖活跃,红细胞和网织细胞增多。

消化道出血的表现:

  失血量的估计对进一步处理极为重要。

一般每日出血量在5ml以上,大便色不变,但匿血试验就可以为阳性,50~100ml以上出现黑粪。

以呕血、便血的数量作为估计失血量的资料,往往不太精确。

因为呕血与便血常分别混有胃内容与粪便,另一方面部分血液尚贮留在胃肠道内,仍未排出体外。

因此可以根据血容量减少导致周围循环的改变,作出判断。

  一、一般状况

  失血量少,在400ml以下,血容量轻度减少,可由组织液及脾贮血所补偿,循环血量在1h内即得改善,故可无自觉症状。

当出现头晕、心慌、冷汗、乏力、口干等症状时,表示急性失血在400ml以上;如果有晕厥、四肢冰凉、尿少、烦躁不安时,表示出血量大,失血至少在1200ml以上;若出血仍然继续,除晕厥外,尚有气短、无尿,此时急性失血已达2000ml以上。

  二、脉搏

  脉搏的改变是失血程度的重要指标。

急性消化道出血时血容量锐减、最初的机体代偿功能是心率加快。

小血管反射性痉挛,使肝、脾、皮肤血窦内的储血进入循环,增加回心血量,调整体内有效循环量,以保证心、肾、脑等重要器官的供血。

一旦由于失血量过大,机体代偿功能不足以维持有效血容量时,就可能进入休克状态。

所以,当大量出血时,脉搏快而弱(或脉细弱),脉搏每分钟增至100~120次以上,失血估计为800~1600ml;脉搏细微,甚至扪不清时,失血已达1600ml以上。

  有些病人出血后,在平卧时脉搏、血压都可接近正常,但让病人坐或半卧位时,脉搏会马上增快,出现头晕、冷汗,表示失血量大。

如果经改变体位无上述变化,测中心静脉压又正常,则可以排除有过大出血。

  三、血压

  血压的变化同脉搏一样,是估计失血量的可靠指标。

  当急性失血800ml以上时(占总血量的20%),收缩压可正常或稍升高,脉压缩小。

尽管此时血压尚正常,但已进入休克早期,应密切观察血压的动态改变。

急性失血800~1600ml时(占总血量的20%~40%),收缩压可降至9.33~10.67kPa(70~80mmHg),脉压小。

急性失血1600ml以上时(占总血量的40%),收缩压可降至6.67~9.33kPa(50~70mmHg),更严重的出血,血压可降至零。

  有人主张用休克指数来估计失血量,休克指数=脉率/收缩压*。

正常值为0.58,表示血容量正常,指数=1,大约失血800~1200ml(占总血量20%~30%),指数>1,失血1200~2000ml(占总血量30%~50%)。

  有时,一些有严重消化道出血的病人,胃肠道内的血液尚未排出体外,仅表现为休克,此时应注意排除心源性休克(急性心肌梗死)、感染性或过敏性休克,以及非消化道的内出血(宫外孕或主动脉瘤破裂)。

若发现肠鸣音活跃,肛检有血便,则提示为消化道出血。

  四、血象

  血红蛋白测定、红细胞计数、血细胞压积可以帮助估计失血的程度。

但在急性失血的初期,由于血浓缩及血液重新分布等代偿机制,上述数值可以暂时无变化。

一般需组织液渗入血管内补充血容量,即3~4h后才会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