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高中历史专题练习答案.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12197811 上传时间:2023-04-17 格式:DOCX 页数:67 大小:92.8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普通高中历史专题练习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7页
普通高中历史专题练习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7页
普通高中历史专题练习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7页
普通高中历史专题练习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7页
普通高中历史专题练习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普通高中历史专题练习答案.docx

《普通高中历史专题练习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普通高中历史专题练习答案.docx(6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普通高中历史专题练习答案.docx

普通高中历史专题练习答案

专题限时集训

(一)

1.B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宗法制的理解。

A项因果倒置,应是宗法制催生了“家族至上”的观念;C项只适合于先秦时期,进入官僚政治时代,血缘关系不再是最主要的政治纽带;“家长对家族成员的绝对统治”不利于家族成员独立成长,D项错误。

所以正确答案为B项。

2.D [解析]湖南发现秦简说明湖南处于秦朝的统治范围但不能说明是最远,故A项错误;据“遥(迁,派遣)陵拔”可知中央已经实现了对地方的管理,但无法得出郡县制度得到全面推广的史实,故B项错误;湘江流域曾是楚统治范围,故不能说流窜,故C项错误;从材料“鞫之,越人以城邑反”可看出,由于秦朝严酷的制度而导致人民造反,故D项正确。

3.C [解析]秦朝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实现了由贵族政治向官僚政治的转变,故A项错误;材料是对官员职务、奖赏、俸禄的规定,不属于规范官员行为,故B项错误;从材料中秦朝官员有爵位,说明官员任命不是靠血缘关系,而且官员有职务及俸禄,体现的是维护官僚政治,故C项正确;秦朝官员有中央官员,也有地方官员,不能仅仅说明扩大了地方权力,故D项错误。

4.B [解析]材料只是说明汉初多数功臣出身下层民众,并不是说明西汉政权代表下层民众,故A项错误;从题干材料可知,作者认为汉初统治者大多出身平民,打破了过去贵族政治的局面,是秦汉时期“天地一大变局”,故B项正确;市民阶层形成于宋代,不是汉代,故C项错误;材料没有体现农民阶级反抗地主的压迫,故D项错误。

5.A [解析]从“考查郡县长吏”“强宗豪右,田宅逾制”等可以看出,刺史巡察的重点是打击地方的豪强地主,以便加强中央集权,故A项正确;限制土地兼并,削弱豪强势力的目的就在于加强中央集权,维护国家统一,故B项错误;题干所涉及的举措确实可以起到阻止农民破产,增加政府收入的作用,但其根本目的还是为了加强中央集权,故C项错误;无论是打击豪强地主,还是防范官员腐败,都是为了维护中央集权,故D项错误。

6.C [解析]解读题意,门下省具有封还敕书的审驳权力,故A项错误;从“尚书省的奏抄也都要经过门下省审驳”可知,B项与题意不符,故错误;从题干介绍的门下省职权的演变可知门下省的地位重要,故C项正确;题干主要介绍了门下省的职权变化,故D项错误。

7.A [解析]从题干“谛见润屋封君巨姓,豪右衣冠世族,金珠满堂……又数年,复见之,有缧绁(囚禁)于公庭者,有荷担而倦于行路者”可知,高官大族几年后沦为阶下囚和贫民百姓,可见社会阶层流动频繁,故A项正确;B项与材料内容不符,故错误;题中反映的是社会阶层的变化不是家族制度的变化,故C项错误;D项不是题干主旨,故错误。

8.B [解析]材料所述为宋代使职差遣制度,在官制上“有官、有职、有差遣”导致冗官,且官员同职务及事物没有稳定的匹配,容易导致官员对具体的事情缺乏了解,二者均会降低行政效率,故B项正确。

使职差遣制度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中央集权加强,故A项错误;材料所述官制同腐败现象无直接关系,故C项错误;使职差遣制度间接与所谓的积贫积弱有关,但无直接关系,故D项错误。

9.B [解析]题干强调在朝代更替过程中,科举制因为它可以满足各阶层的共同需要而被保留下来,即强调它功能的综合性,而不是强调它的稳定发展、持久影响、神圣地位,故A、C、D三项错误,B项正确。

10.B [解析]汉代才开始推行察举制,故A项错误;题干反映了春秋战国时期非贵族出身的“新人”在统治阶级中的比重上升,这说明当时的宗法分封制受到了很大冲击,新的社会阶层不断崛起,故B项正确;题干中没有政治权力与经济势力分离的信息,故C项错误;秦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确立后,官僚政治逐步取代贵族政治,故D项错误。

11.D [解析]明太祖确立的政治传统是六部向皇帝负责,而材料中六部向内阁报告工作,这与整顿吏治、维护纲纪无关,故A项错误;明太祖确立的政治传统主要是废除丞相,达到高度集权的目的,“六部向内阁报告工作”反映的是内阁地位提高,权力有所增加,皇权相对削弱,故B、C两项错误;明太祖废除丞相,使六部直接隶属皇帝,而明朝内阁首辅张居正则要求六部向内阁报告工作并受内阁节制,从明太祖确立的政治传统来看,该做法窃取皇权,侵犯了六部权力,故D项正确。

12.D [解析]军机处的设置转移了中央核心决策机构,强化了君主权力,故①正确;军机处独尊皇权意志,简略程序,提高了行政效率,故②正确;军机处结构简单,有官无吏,节约财政开支,减少了行政运行成本,故③正确;军机处地处宫内,严禁外人进入,保障了决策的机密性,故④正确。

D项符合题意。

13.[答案]

(1)主要依据:

血缘关系。

制度:

嫡长子继承制。

(2)原因:

身为中正;门第高贵。

共同特点:

封闭性、垄断性。

(3)选官形式:

由世袭、推举到考试;选官标准:

由血缘关系、门第到考试成绩;选官范围:

不断扩大;选官特点:

由封闭、垄断到公平、开放。

(4)从世官制、九品中正制到科举制的演变体现了统治基础的扩大,有利于加强君主专制;中国的科举制成为近代西方文官制度的蓝本,促进了近代西方政治的发展。

[解析]第

(1)问,从“皆世族”的信息可以看出其选官的主要依据。

联系西周宗法制可知该制度为嫡长子继承制。

(2)问,从材料二“唯问中正”和材料三“余为中正”可以看出,其主要依据是九品中正制的相关规定。

共同特点应和科举制开放公开的选拔特点相比较思考。

第(3)问,比较型的题目要先寻找角度确立比较项,如选官的标准、范围、开放程度等,再比较两者在这个角度范围内有什么变化来作答。

第(4)问,影响注意两个角度要答全,即对中国封建社会统治的影响和对西方相关制度的影响。

14.[答案]材料一认为中国君主制度并非是纯粹的专制,很多政治决策,如“人才的选拔,官吏的升降,刑罚的判决,赋税的征收”都并非帝王专制。

材料二认为虽然有相权对君权的限制,但皇帝往往通过各种办法来削弱、分化相权,最终实现君主专制。

[解析]本题考查中国古代君主制度。

本题为开放性试题,答题时围绕材料的某种观点展开评论,要观点明确,论证充分,表述严谨,做到史论结合。

专题限时集训

(二)

1.B [解析]“千耦其耘”是奴隶社会的耕作方式,说明奴隶集体耕种,故A项错误;“还庐树桑,菜如有畦,瓜瓠果疏殖於疆易。

鸡豚狗彘毋失其时”说明农家注重农作物的栽培和牲畜的饲养,是典型的精耕细作模式的表现,故B项正确;“女汲涧中水,男采山上薪……家家守村业,头白不出门”体现的是小农经济男耕女织、自给自足的特点,故C项错误;“农无田者,受田于人,名为佃户;无力受田者,名为雇工”体现的是封建社会的租佃关系,故D项错误。

2.C [解析]西周青铜器上的文字是铭文(也叫金文),晚于甲骨文出现,不能成为研究甲骨文的直接证据,故A项错误;土地私有制度形成于春秋战国时期,西周实行的井田制是土地国有制,故B项错误;西周时期是青铜文明时期,青铜文物是研究西周冶炼技艺重要的原始资料,故C项正确;西周主要实行分封制,并不能实现周王对全国的直接管理,故D项错误。

3.A [解析]春秋战国时期,铁犁牛耕出现并不断普及,说明小农经济逐渐形成,故①正确;井田制日益瓦解,说明奴隶社会土地国有制向封建社会土地私有制转变,故②正确;民营手工业超过官营手工业是在明中叶以后,故③错误;春秋战国时期私商出现,故④正确。

A项符合题意。

4.B [解析]材料反映出先秦时期“市”要在规定的时间和地点内进行贸易,还规定了市场规范,故A项错误;“市场的入口有胥吏手执刑具和标准量具守门,纠察伪诈”说明当时重视市场规范,故B项正确;“一天之中有早、中、晚三次交易时间”说明贸易时间有严格规定,故C项错误;材料体现不出“先秦时期商品经济空前发达”的信息,故D项错误。

5.A [解析]由题目中的信息“为……著名大商人立传”“政府对商人要‘善者因之……’”可知,司马迁肯定了工商业发展的积极作用,故A项正确;自战国时期商鞅变法以来,历代政府一直厉行重农抑商政策,故B项错误;题目中未涉及官营工商业和私营工商业间的竞争,故C项错误;司马迁属于地主阶级,其对工商业发展的肯定本质上是更好地维护封建统治,故D项错误。

6.A [解析]由“溉田农父无虞旱”可以得出诗中所述工具属于灌溉工具,因此对于农业有利,能够推动农业经济的发展,故A项正确;由“众筒兜水上青冥”可以得出这种灌溉工具是唐朝的筒车,故B、C两项错误;筒车的出现应当属于灌溉技术的进步,而不是农业耕犁技术的进步,故D项错误。

7.A [解析]从题干材料中的关键句“战国和汉代炼铁行业出富豪最多”可知,在战国和汉代,冶铁业最有利可图,因此汉武帝实行盐铁官营政策,故说明这一时期冶铁业发展迅速,铁制工具运用广泛,故A项正确;汉代实行抑商政策,政府不鼓励富豪专营,故B项错误;“政治环境造就富豪”不符合材料意思,故C项错误;“国家实行重商政策”和材料意思不符,故D项错误。

8.B

9.C [解析]重农抑商政策是中国古代经济政策的一部分,并不能代表整个中国古代的经济政策,故A项错误;重农抑商政策是在特定条件下不错的选择,并不代表其始终是中国古代帝王的明智选择,故B项错误;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符合题干所说的特定条件,故C项正确;D项表述不符合史实,故错误。

10.C [解析]明清时期,由于我国在对外贸易中长期处于出超地位,大量白银流入我国,才逐步使白银成为主要货币,与题干中的政策无关,故A项错误;材料中班匠由力差全部改为银差,只是剥削的具体形式变了,不能看出其减轻了政府对班匠的剥削,故B项错误;班匠以银代役,成为了相对自由的工匠,打破了官营手工业技术封闭的状况,有利于手工业技术整体进步,故C项正确;D项表述明显不符合史实,故错误。

11.B [解析]根据材料信息“得业则生,失业则死”可知“业”应是指传统的工商业,根据材料信息“染坊罢而染工散、机房罢而织工散”可知纺织业发达,存在着雇佣关系,结合时间“1601年”,得出材料反映了明朝中后期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故B项正确;A、C、D三项信息在材料中不能体现,故A、C、D三项错误。

12.A [解析]“海滨民众,生理无路……穷民往往入海从盗”说明与“海禁”政策有直接关系,故A项正确;社会矛盾尖锐不是材料表述的现象出现的直接原因,故B项错误;“倭寇为患”是“海禁”政策推行的结果,故C项错误;土地兼并严重不是材料所表述现象出现的直接原因,故D项错误。

13.[答案]

(1)原因:

道路交通的畅达;商人地位的上升;商品流通活跃(商品经济发展)。

(2)影响:

促进城镇化发展;发展地域文化;丰富民俗生活。

(3)原因:

积累的财富未用于商业投资;富而入仕的观念强烈;政府盘剥;外国资本主义经济势力的冲击。

[解析]第

(1)问考查学生对材料一内容的归纳,“滇南车马,纵贯辽阳;岭徼宦商,衡游蓟北”说明交通通畅;“今天下之人不为商者寡矣……而商其志者,比比而然”反映了社会从商风气浓厚,商人地位提高;结合所学知识,明清时期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出现,推动了商帮的兴起。

(2)问,从材料二可以归纳出商帮对当地社会产生的影响,“商贾辐辏,虽弹丸地,而繁华过他郡邑”说明商业流通促进了城镇化发展;“各地商人纷纷建造会馆……反映了各不相同的建筑文化”反映了商帮的活动有利于地域文化的发展;“各地商帮还直接从事各种民俗活动”说明商帮活动丰富了民俗生活。

第(3)问,从材料三可以看出,晚清商帮的衰落与大量商人买田置地、投身科举有关;再结合所学,晚清时列强侵略、政府盘剥(继续推行重农抑商政策),加速了商帮的衰落。

14.[答案]

(1)变化:

城市分布地区由主要集中于北方的黄河中下游地区,逐渐向南方、向运河沿岸和沿海地区发展;商业城市数量呈现不断增多的趋势。

原因:

隋朝大运河的开凿;唐宋时期经济重心的南移;宋朝起城市中坊市界限被打破;唐、宋、元海外贸易兴盛;农产品、手工业产品的商品化趋势加强。

(2)理解:

中国古代封建统治者重视城市的政治、军事职能;实行抑制商业的政策,明清又实行闭关锁国政策,严重束缚了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导致古代城市难以发展成为现代化的城市。

[解析]第

(1)问的第一小问,城市的变化从图(a)、图(b)、图(c)中可以看出两方面的变化:

第一,城市分布地区的变化,从黄河中下游地区,逐渐向南方、向运河沿岸和沿海地区发展;第二,城市数量的变化,逐渐增加。

第二小问,变化的原因可以从经济发展因素(经济重心逐渐南移、海外贸易兴盛等),交通便利因素(京杭大运河的开通等)作答。

(2)问,根据材料二的信息“传统中国在城市和市场两个领域的‘赛跑’中最后却成了输家”,这一问主要考查了中国古代阻碍商品经济和商业城市发展的因素,主要从封建统治者的内外政策分析。

根本原因是中国腐朽的封建制度造成的。

专题限时集训(三)

1.C [解析]题干反映的是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对士的宽容政策,允许其“合则留不合则去”。

在学术自由的环境中,士敢于冲破旧传统的思想束缚,各种观点纷然并存,各种针锋相对的辩论时有发生,所以A项中思想“大一统”不正确,C项符合实际;多数学派是站在新旧统治者的角度提出治国建议的,B项“为劳动群众请命”的说法不妥;广大学士议论时政,是在宽松自由的政治氛围内出现的,春秋战国时期特殊的历史环境,对诸子百家的形成和“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创建了良好的条件,排除D项。

2.B [解析]A项在题干中有所体现,但归纳题干可知不是该认识的主旨,故错误;结合题意可知,作者的观点是法家思想把国家和社会利益始终看作是一致的,并采取专制政策加以维护,这与国家和社会利益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相冲突的现象相违背,可见作者是反对法家这种做法的,故B项正确;C项在题干中没有体现,故错误;D项与题干中“法家之学在先秦诸子中是最为新颖的”不符,故错误。

3.D [解析]《春秋繁露》的作者是董仲舒,而A项为老子的思想,故A项错误;B项是朱熹格物致知的思想,故B项错误;C项是荀子的思想,故C项错误;D项是董仲舒天人感应的思想,故D项正确。

4.D [解析]民本思想一般与重民、体察民情、爱惜民力相结合,与材料记载没有联系,故A项错误;皇权至上反映的是皇帝权威,与材料中的自然天象没有关联,故B项错误;君权神授是指君主权力来源于神,材料没有涉及,故C项错误;材料记载把自然天象与人世变化结合,认为自然界与人类社会之间有一定的关联,故D项正确。

5.B [解析]材料中讲到发生“霾灾”后,乾隆皇帝亲自祭天,这符合董仲舒的天人感应思想,故B项正确。

孔子主张实行以德治国,不符合材料中所体现的思想,故A项错误;朱熹主张“存天理,灭人欲”和格物致知,也与材料意思不符,故C项错误;王阳明主张知行合一,不符合材料意思,故D项错误。

6.D [解析]无论是“以礼化俗”还是“乡约”,都侧重于外在的约束,而非侧重于内在的道德自觉,故A项错误;材料未提及私欲、良知等问题,故B项错误;材料未强调内心反省、理想人格,故C项错误;“以礼化俗”和“乡约”,都强调用普遍的规则(即理)来约束人,“义庄”体现了人性关怀,故D项正确。

7.C [解析]孔子生活在礼崩乐坏的春秋时期,朱熹生活在南宋,儒佛道呈现三教合一的趋势,两人思想产生的背景明显不同,故A项错误;孔子开创了儒家学派,但没有使儒学上升到哲学高度,宋明理学使儒学哲理化和思辨化,故B项错误;从题干中朱熹主张“而非克己之外别有复礼之功也”可得出两人的“克己”实现的途径不同,故C项正确;孔子所处的时代还没有进入封建社会,故D项错误。

8.D [解析]据材料中“观于桑……观于肆……过市……在涂”可知,唐甄主张关注经济的各个领域,故D项正确。

材料分行业叙述,而非仅仅描述下层民众的疾苦,故A项错误;材料并未涉及勤俭治国问题,故B项错误;材料未涉及财富分配、藏富于民等内容,故C项错误。

9.A [解析]顾炎武批评理学家“不习六艺,不考百王之典,不综当代之务”,空谈误国反映出宋明理学危机的出现,故A项正确;“经世致用”要求读书人到实践中求真知,力求解决国计民生的现实问题,与题意无关,故B项错误;顾炎武摒弃的是程朱理学的弊端,故C项错误;王阳明的学说背离了孔孟儒学,但与西方思想影响无关,故D项错误。

10.C [解析]本题属逆向型选择题。

马丁·路德是欧洲宗教改革的领袖人物,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印刷术传入欧洲后,人们已经用一些本国的民族语言印刷《圣经》,使宗教改革的条件日趋成熟,新教徒也能利用印刷的小册子、传单和布告等方式,广泛传播其观念和主张,进而有利于结束教士们对学术的垄断,克服愚昧和迷信,促成西欧社会早日脱离“黑暗时代”,A、B、D三项均符合欧洲宗教改革时的形势。

本题旨在说明印刷术传入欧洲后对宗教改革运动的影响,并非考查印刷术是如何发明的,且印刷术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发明,“得益于罗马天主教会的推动”说法错误,故答案为C项。

11.C [解析]倪瓒的论述表明文人画重意境;“计白当黑”反映了重简的特点;柯九思论画竹反映了文人画重书。

我国古代文人画注重写意,融诗书画印为一体。

故选C项。

12.C [解析]赋最早出现于汉代,汉朝政治统一,经济发展,赋应运而生;②是盛唐时期吴道子的《送子天王图》;辛弃疾是南宋时期著名词人,南宋偏安东南一隅,辛词也反映了作者忧国忧民的情感;④的书法为颜真卿的字体,其注重规范法度的楷书,是隋唐一统形势下书法艺术达到新高峰的一个体现。

所以含有③的A、B、D三项排除,正确答案为C。

13.[答案]

(1)图(a)中慈眉善目的孔子两手相交,手心向上放在胸前,身子向前略倾,表现出谦恭礼让;孔子所行的是揖礼,孔子作揖,传达的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仁”与“和”的精神,而现代人的作揖则是对这两种精神的传承。

图(b)再现了孔子为实施自己政治主张的顽强不息精神。

(2)碰壁的原因:

孔子生活在诸侯争霸和社会变革时代,富国强兵、称雄天下是各国统治者的愿望,而孔子的“仁”“为政以德”的主张不能适应中央集权、国家统一的潮流,故当时儒家思想备受冷落。

实际说明:

经济增长与其背后的文化存在着必然联系,儒家传统是保持东亚工业化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近年来,世界对孔子思想的认同感日渐加深。

(3)原则:

平等、稳定、重刑。

认识:

韩非子关于“法不阿贵”的主张,显然是对“刑不上大夫”的大胆挑战,有着一定的进步意义。

但在其所处的时代,这种平等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而是建立在君主专制基础上的相对平等。

(4)认识:

孔子的学说未受重视,而韩非子的学说受到完成国家统一后的秦始皇嬴政的推崇。

这反映出,一种思想或理论能否具有旺盛的生命力,取决于该思想是否与时代同步和正确反映时代的主题和本质。

[解析]本题着重考查先秦时期儒家和法家学派的思想。

(1)问,通过对图片和主题的观察进行思考。

(2)问的第一小问实际上是归纳孔子学说在当时不受重视的原因;第二小问,实际考查了儒家思想的现实影响,旨在考查学生对材料信息的获取。

第(3)问的第一小问通过阅读材料进行信息的提炼概括即可;第二小问注重辩证地分析问题。

第(4)问需要结合所学,上升到理论高度来归纳。

14.[答案]

(1)主张:

君主受命于天(君权神授)、大一统思想。

影响:

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中国的大一统局面得到巩固;高度集权的专制主义政治体制大体定型;儒学地位上升,汉王朝开始重视思想、文化和教育的发展,以汉民族为主体的文化共同体基本形成。

(2)努力:

重新解释儒家经典,使理学普及化;注重道德规范教育,推动理学的生活化。

条件:

活字印刷术的发明和运用;宋朝社会经济的发展;宋代私学的发展。

(3)理由:

李贽主张“理”在百姓日常生活中,对正统思想发出了大胆挑战;反对盲从孔子;提出“童心说”,反对礼教的虚伪。

目的:

防止反传统思想的传播,加强思想控制;深曝其罪,警示后人。

[解析]第

(1)问的第一小问,要注意联系董仲舒的主张,即君权神授、大一统思想;第二小问,首先要想到巩固大一统的局面是汉武帝尊崇儒学的最初目的;其次还应该考虑到儒学成为正统思想对于后世历史的影响,也就是促进了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专制主义政治体制的大体定型,也促进了以汉族为主体的文化共同体的基本形成。

(2)问,第一小问由材料二中“用理学思想重新解释”可以看出,朱熹的努力是重新解释儒家经典,有利于理学普及化;由“教育青少年遵循三纲五常的道德规范”可以看出,注重道德规范教育,推动理学的生活化。

第二小问要注意,思想的发展必然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反映;教育的发展必然促进思想的发展;知识传播技术的进步,也必然会推动思想的发展。

第(3)问,第一小问从材料三中“惟此书排击孔子,另立褒贬”可以看出,其对正统思想发出挑战;由李贽的思想可以得出,其反对盲从孔子,指出礼教的虚伪。

第二小问要考虑到李贽思想在社会上可能产生的作用,即动摇专制统治。

因此,统治者“毁书存目”的目的就是为了巩固自身统治,但还要让世人“知道”李贽的罪行,以防其他人效仿李贽。

专题限时集训(四)

1.A [解析]从材料时间来看,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到1842年鸦片战争结束,预备调兵共25万,但实际调兵人数只有3000人,说明清政府的军事动员体制十分落后,故A项正确。

据材料可知,并没有动员民众,故不能说全民动员,故B项错误;题干材料主要是讲调兵速度,而不是军事装备,故C项错误;材料无法反映清军训练不足的问题,故D项错误。

2.B [解析]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之后,西方列强才开始以资本输出为主,故A项错误;抓住题干中“1860年至1862年,江浙一带的地主、富商及官僚纷纷涌向上海租界”等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一时期正好处于太平天国运动时期,受其影响,江浙一带的地主、富商及官僚纷纷涌向上海租界,导致上海租界房地产迅速发展,故B项正确;大量中国人口涌入外国租界,不能说明民族矛盾激化,故C项错误;人口涌入租界,租界房地产发展与重农抑商政策没有关系,并且这一时期清政府仍然坚持重农抑商政策,故D项错误。

3.B [解析]据题意知其意图只是暂时放弃永久占领辽东半岛,通过其他策略实现永久占领企图,而不是放弃,故A项错误;据“惟作偿金之担保,一时占领该半岛,而大增其金额,使中国永久不能还清为上计”可知,如果中国永久不能还清偿金,那么日本对该岛的占领就可以由一时变为永久,故B项正确;材料中提及的条件只是一种策略,并不是真正想归还中国,故C项错误;材料未提及转送问题,故D项错误。

4.D [解析]义和团运动使西方列强看到了中国人民的反抗精神,因此列强采取了所谓的“保全政策”,在《辛丑条约》中保留清政府,“托保全之名”实际上是扶植并改造清政府作为其在华代理人,“行灭国之实”,使中国最终彻底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故D项正确。

1842年《南京条约》、1860年《北京条约》、1895年《马关条约》的内容都与清政府最终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无关,没有体现出“托保全之名,行灭国之实”,故A、B、C三项错误。

5.B [解析]南京临时政府实行的是民主共和政体,故A项错误;参议院在14个月的时间里,通过开会、议决行使立法权,是对议会政治的实践,故B项正确;推举孙中山为临时大总统是在1911年12月,故C项错误;1912年3月已经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不能成为3月以后参议院的核心议题,故D项错误。

6.D [解析]解读题干可知,作者主张民国应建立强权政治逐渐从封建专制过渡到现代民主,故D项正确。

A项是袁世凯复辟帝制的行为,与题干无关,故排除;B、C两项与题干建立强权政治不符,故排除。

7.A [解析]材料强调既要法治又要维护爱国热情,作为调和的方式则是理性地爱国,故A项正确;材料未评述五四运动是否彻底地反帝反封建,故B项错误;材料强调法治试图构建民主政治,并非要维护专制统治,故C项错误;材料并未将法治与爱国对立起来,故D项错误。

8.D [解析]1927年,蒋介石和汪精卫分别制造了“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和“七一五”反革命政变,第一次国共合作全面破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