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地理 第13讲 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12196417 上传时间:2023-04-17 格式:DOCX 页数:33 大小:817.8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三地理 第13讲 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高三地理 第13讲 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高三地理 第13讲 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高三地理 第13讲 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高三地理 第13讲 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三地理 第13讲 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docx

《高三地理 第13讲 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地理 第13讲 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docx(3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三地理 第13讲 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docx

高三地理第13讲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

高三地理一轮复习教学案

备课人

级主任

日期

8.10

课时

2

教材章节

必修Ⅰ第一章行星地球(1.3)

课题

第13讲 (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

主要内容

1、太阳高度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区别

2、太阳高度的分布规律及其应用

3、太阳高度的日变化规律

4、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

5、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

6、正午太阳高度的综合应用

第一部分问题探究

1、如果黄赤交角变小,太阳直射点的范围和五带将有何变化?

 

2、极昼极夜的最低纬度与太阳直射点的纬度有何关系?

第二部分基础知识梳理(自主学习)

1.昼夜长短的空间变化规律

据教材第19页图1.23可知:

太阳直射北(或南)半球,则_____(或_____)半球昼长夜短,且越往_____(或_____),昼越长,夜越短;太阳直射赤道,则全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昼夜长短的时间变化规律

从冬至经春分到夏至,太阳直射点逐渐往_______(方向)移动,北半球的昼长逐渐变_______,夜长逐渐变_______。

从夏至经秋分到冬至,太阳直射点逐渐往_______(方向)移动,南半球的昼长逐渐变_______,夜长逐渐变_______。

规律一:

太阳直射点往北(或南)移动,则_____(或_____)半球昼渐长,夜渐短。

推论:

_______日(填节气名)这一天,北半球各纬度昼长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

_______日(填节气名)这一天,南半球各纬度昼长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

  规律二:

赤道上始终____________________(填昼夜长短情况)。

3、极昼极夜的变化规律

(1)春秋二分太阳直射_________(纬线),此时地球上有极昼极现象吗?

(2)夏至日这一天,_____________________(范围)出现极昼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范围)出现极夜现象。

冬至日这一天,_____________________(范围)出现极昼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范围)出现极夜现象。

(3)从春分到夏至,极昼极夜区的范围逐渐_______(扩大、缩小)。

从夏至到秋分呢?

从秋分到冬至呢?

从冬至到春分呢?

(4)规律:

太阳直射北(或南)半球,则______(或______)半球出现极昼现象,另一半球出现极夜现象。

4、正午太阳高度的空间变化规律

冬至日正午太阳高度由______向南北两侧递减;夏至日正午太阳高度由______向南北两侧递减;春秋二分正午太阳高度由______向南北两侧递减。

总结:

同一天,正午太阳高度由_____________向南北两侧递减。

也可表述为:

距太阳直射点越远,正午太阳高度越_____。

5、正午太阳高度的时间变化规律

  由正午太阳高度的空间变化规律可推知:

当太阳直射点朝向地球上某条纬线移动时,则该纬线上的正午太阳高度渐______;反之,则渐______。

  总结:

太阳直射点往北(或南)移动,则太阳直射点以______(或______)的正午太阳高度渐大,另一侧的正午太阳高度渐小。

推论:

夏至日那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范围),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最大值;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范围),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最小值。

冬至日那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范围),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最大值;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范围),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最小值。

第三部分知识精讲

一、太阳高度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区别

太阳光线与地平面之间的夹角叫太阳高度(角)。

太阳高度角在正午(地方时12时)达到一天中的最大值,叫正午太阳高度(角)。

二、太阳高度的分布规律及其应用(等太阳高度线图的判读)

规律:

以直射点为中心,向四周呈同心圆状递减,晨昏圈上为零。

【例题1】下图为地球上某一时刻太阳高度分布图(图中同心圆为太阳高度值相同地点的连线,数字表示太阳高度值),据此回答

(1)~(4)题。

(1)图中同心圆表示晨昏线的是

A.0°等值线B.23°26′等值线C.66°34′等值线D.90°等值线

(2)若图中0°等值线与经线圈重合,则此时太阳直射的纬度是

A.0°B.23°26′SC.23°26′ND.10°S

(3)若图中丙地所在直线为北回归线,甲地为伦敦,则乙地所在经线的度数是

A.180°B.0°C.20°WD.160°E

(4)有关此刻太阳高度分布规律的叙述,正确的是

A.从太阳直射点向四周降低B.从北回归线向四周降低

C.从太阳直射点向两极递减D.从北回归线向两极递减

三、太阳高度的日变化规律

【例题2】下图中①②③④四根曲线分别表示四地6月22日太阳高度的全天变化情况。

判断四地纬度位置与图示相符合的是

A.①23°26′S②46°52′N③66°034′N④90°N

B.①90°N②66°34′N③0°④23°26′S

C.①0°②46°52′N③90°N④66°34′N

D.①23°26′N②46°52′N③90°N④66°34′N

【例题3】下图为北半球甲乙两地某日“太阳视运动路线图”,图0为地平圈,箭头为太阳视运动方向,∠1=∠2=22°,据此,完成

(1)~(4)题:

(1)甲地的地理纬度

A.23°26′NB.66°34′NC.22°ND.90°N

(2)乙地的正午太阳高度

A.22°B.44°C.11°D.68°

(3)该日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澳大利亚北部盛行西北风B.尼罗河水泛滥

C.巴西高原草原一片枯黄D.北极考察的好时光

(4)悉尼该日太阳升起的方向

A.东北B.东南C.正东D.正北

四、正午太阳高度的时空变化规律

①纬度分布规律:

由直射点所在纬线向两边递减。

如下图。

②季节变化规律:

太阳直射点靠近时变大,远离时变小。

【例题4】读某地正午太阳高度年变化情况图,回答

(1)~

(2)题。

(1)该地位于()

A.南半球温带地区B.北回归线以北地区

C.0°~23°26′N之间D.0°~23°26′S之间

(2)图中P点表示的这一天()

A.太阳直射南回归线B.北半球纬度越高昼越长

C.太阳直射赤道D.地球公转速度最慢

五、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

1、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公式:

H=90º-纬度差(纬度差指所求地点与太阳直射点之间的纬度差;若两点在同一半球,纬度差为两地纬度值相减;若两点分别在南、北半球,纬度差为两地纬度值相加)

2.利用垂直物体的日影计算:

cotH=影长/物体长度。

3.太阳能热水器的采光面与楼房顶面的夹角β=90-H

4.南北半球中纬度地区楼房间隔L的计算:

L=楼高×cotH′(H′即当地全年最小的正午太阳高度角,北半球为冬至日的正午太阳高度,南半球为夏至日的正午太阳高度)。

在楼房布局时建议采用东北-西南向或西北-东南向。

5.一个地区年正午太阳高度最大差值:

A.赤道地区是23°26′B.南北半球热带地区介于23°26′和46°52′之间,具体度数是(当地纬度+23°26′)。

C.南北半球温带地区是46°52′。

D.南北半球寒带地区是46°52′,但也可以当作当地最大正午太阳高度的数值。

【例题5】

(2010·江苏启东质检)某地有一幢楼,冬至日正午影长s与楼房高度h相同,如图,据此回答:

(1)该地冬至日正午太阳高度是()

A.23°26′B.66°34′C.90°D.45°

(2)该地的纬度可能是()

①23°26′N ②21°34′N ③25°26′N ④68°26′S

A.①②B.②③

C.③④D.②④

六、正午太阳高度的综合应用

1、楼房间距的问题

【例题6】近年来,我国房地产业发展迅速,越来越多的居民乔迁新居,居住条件和环境显著改善。

读下图,运用以下公式及相关知识回答

(1)~

(2)题:

①某地正午太阳高度的大小:

H=90°-|φ-δ|

式中H为正午太阳高度;φ为当地纬度,取正值;

δ为太阳直射点的纬度,当地夏半年取正值,冬半年取负值。

②tan35°≈0.7tan45°≈ltan69°≈1.732

(1)房地产开发商在某城市(北纬30度)建造了两幢商品住宅楼,某户居民买到了北楼一层的一套房子,于春节前住进后发现正午前后太阳光线被南楼挡住。

请问,该房子一年中正午太阳光线被南楼挡住的时间大约是()

A.1个月B.3个月C.6个月D.9个月

(2)为避免这种纠纷,房地产开发商在建楼时,应该使北楼所有朝南房屋在正午时终年都能被太阳照射。

那么在两幢楼间距不变的情况下,南楼的高度最高约为()

A.20米B.30米C.40米D.50米

2、热水器的角度问题

太阳能热水器的集热板要根据正午太阳高度的季节变化而调整角度,应满足α+H=90°(α为集热板与地面之间的夹角,H为当天正午太阳高度),如右图所示。

【例题7】某校所在地(120°E、40°N)安置一台太阳能热水器,为了获得最多的太阳光热,提高利用效率,需根据太阳高度的变化随季节调整倾角,下图中各日照图与热水器安置方式搭配不合理的是()

3、物体影子问题

【例题8】某学校(110ºE)地理兴趣小组在平地上用立竿测影的方法,逐日测算正午太阳高度。

如图甲,垂直竖立一根2米长的竿0P,正午时测得竿影长OP′,通过tanα=0P/0P′,算出正午太阳高度α。

据此回答

(1)-(4)题。

(1)该小组每天测量影长时,北京时间应为()

A.12:

00B.12:

40C.11:

20D.11:

00

(2)3月21日,当该小组进行观测时,下列城市中即将迎来旭日东升的是()

A.英国伦敦B.匈牙利布达佩斯(约19ºE)

C.土耳其伊斯坦布尔(约29ºE)D.夏威夷檀香山(约158ºW)

(3)图乙是该小组绘制的连续一年多的竿影长度变化图。

图中反映3月21日竿影长度的点是()

A.①B.②C.③D.④

(4)该学校大约位于()

A.21.5ºNB.21.5ºSC.45ºND.45ºS

4、计算当地纬度和地方时(略)

 

第四部分课后练习

一极地考察船从A地沿东南方向到达B地,到达之日,B地刚好出现极昼现象。

据此回答1~3题。

1.该考察船出发的时间最可能是()

A.11月B.3月

C.6月D.9月

2.考察船到达B地当日,A地正午太阳高度角为()

A.28°B.42°

C.48°D.62°

3.考察船到达B地,其与极点的直线距离约为()

A.550千米B.1100千米

C.2330千米D.4660千米

【2008年天津高考】下图中X、Y分别为晨昏圈与纬线圈的切点。

据图回答4—5题。

4.X、Y两点情况相同的是

A.太阳所在方向B.所在时区

C.正午太阳高度D.白昼长短

5.太阳直射点正向什么方向运动?

能确定的是

A.向北B.向南

C.向东D.向西

(2007年江苏地理卷)某地是我国重要的人工多层经济林区。

图1为该地“某日太阳处在最高位置时的示意图”,此时北京时间为12:

40,树影遮档地被植物的面积在一年中达到正午时的最大。

读图回答6~7题。

6.该地位于()

A.45°N,110°EB.21°34´N,110°E

C.45°N,130°ED.21°34´N,130°E

7.这一天()

A.太阳距离地球最远

B.江苏省各地昼长夜短

C.晨昏线与极圈相切

D.正午太阳高度由赤道向南北两侧递减

图中a、b、c三点表示P点二分二至某时刻的太阳方位和太阳高度(P地位置在圆心处,同心圆上的数值表示太阳高度)。

据图回答8—9题。

8.P点的纬度大致是

A.23.5°NB.0°C.66.5°ND.40°N

9.若太阳位于a点时,国际标准时间是当日的4时16分,则P点的经度是

A.180°B.116°EC.20°WD.160°E

(2009·济南模拟)读图,回答10~11题。

12.在图中所示的这一天,下列地点中正午太阳高度最大的是(  )

A.北京B.广州C.甲地D.乙地

13.按照图中所示,如果是晴天,过40小时后能看到北极星的有以下地点中的(  )

A.北京B.纽约C.悉尼D.莫斯科

下图表示某地一天中两个不同时刻太阳光线与地面的夹角,据此判断14—16题:

14、该地的纬度位置是()

A.70°NB.75°NC.70°SD.75°S

15、这一天,太阳直射点的纬度位置是()

A.15°NB.20°NC.15°SD.20°S

16、当太阳光线处在a位置时,国际标准时间是20时,则该地的经度位置是()

A.120°WB.0°C.60°ED.180°

下表为我国某地二分二至日日出、日落时间(北京时间)和正午太阳高度,据表分析

回答17—18题。

日出时间

日落时间

正午太阳高度

二分日

6:

40

18:

40

50°

夏至日

5:

10

20:

10

73°26ˊ

冬至日

X

Y

26°34ˊ

(1)该地的地理坐标是为()

A.100ºE、50ºNB.110ºE、40ºNC.125ºE、40ºND.130ºE、50ºN

(2)图中X、Y的时间可能为()

A.8.00、17:

00B.7:

50、17:

10C.8:

20、17:

00D.8:

10、17:

10

读某日北半球某纬线上不同经度的太阳高度。

读图回答19—21题:

19、此刻,北京时间()

A.3:

20B.9:

20C.15:

20D.21:

20

20、此日,太阳直射点的纬度是()

A.0°B.5°N

C.15°ND.23°26′N

21、6月22日,该纬线上的最小太阳高度为()

A.6°34′B.8°26′

C.21°26′D.21°34′

22、此日某时刻,该纬线上的甲、乙两地的太阳高度均为15°,则甲、乙两地之间最短地面距离是()

A.1650kmB.3300kmC.4950kmD.6600km

23、此日,下列现象可能发生的是:

A.北印度洋洋流呈逆时针方向运动B.北京日出方向为东偏北

C.甲、乙两地太阳高度最大值为15°D.巴西高原呈现草类茂盛的景象

为了冬季采光,我国在居住区规划设计标准中,对不同纬度带住宅间的合理间距有明确规定。

分析下表(表中H是住宅的高度),回答24—25题。

我国部分城市住宅的日照间距

城市

冬至日正午太阳高度

日照间距

理论

实际应用

24°45′

2.02H

1.7H

40°28′

1.18H

1.2H

35°21′

1.41H

1.1~1.2H

26°36′

1.86H

1.6~1.7H

24、表中的4个城市所处纬度从低到高依次是

A.①②③④B.①④③②C.②①③④D.②③④①

25、根据表中信息,在北京修建南北两栋20米高的住宅楼,其理论日照间距约为

A.23米B.28米C.37米D.40米

26、11月5日,北京(40°N、116°E)当地看到太阳升落的视运动轨迹示意图为()

下图是北纬40°某地二分二至日太阳视运动示意图,K、L、M三条曲线为二分二至日太阳视运动曲线。

读图回答27—28题。

27、图中a、b、c、d分别表示地平圈上的四个方位,其中代表南方的是

A.aB.bC.cD.d

28、有关K、L、M所对应的日期的说法,正确的是

A.K一一天安门广场升旗时刻为一年中最迟

B.L一一江苏白昼时间比北京长

C.M一一此时该地太阳从东南方向升起

D.L一一长江口外海域盐度达一年中最小值

下图中a、b线段表示全球某日某时刻的昏线,线上数据为经度。

据图回答29—30

29、若a点的纬度是66°34′S,则下列四幅光照图中能完整显示此刻昏线情况的是()

30、能反映该日北极点太阳高度变化情况的示意图是()

(07宁夏5-6)我国某校地理兴趣小组的同学,把世界上四地年内正午太阳高度变化及方向绘成简图。

回答31~32题。

31.可能反映该学校所在地正午太阳高度年变化及方向的是()

A.①B.②C.③D.④

32.当②地正午太阳高度达到最大值时()

A.地球公转的速度较慢B.其他三地正午太阳所在方向不同C.该学校所在地天气炎热D.太阳在地球上的直射点将北返

33、读我国某地二分二至日太阳视运动曲线图,回答有关问题:

(1)图中太阳东升西落实质上是____________运动的体现。

(2)据图该地的地理纬度是_________,判断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①②③三条表示太阳视运动的曲线中,表示冬至日的是________,这一天该地正午太阳高度角是__________。

(4)当该地太阳视运动曲线如图中③所示时,该地昼长约________小时。

(5)当该地太阳视运动曲线如图②所示时,哈尔滨的昼夜长短状况是___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3、答案:

(1)地球自转

(2)40°N_,北极星与该地地平面交角为40°。

(3)③26°34′(4)9(5)昼夜等长,此时为春分日或秋分日,全球各地昼夜平分

 

的纬度差值为数值大的减去数值小的。

若φ与δ分别在北半球和南半球,则它的纬度差值为两者数值之和。

  正午太阳高度是一天中最大的太阳高度,一般说来,同一纬线上正午太阳高度相等。

同一时刻正午太阳高度由太阳直射点向南北两侧递减,某点与太阳直射点相差多少纬度,正午太阳高度就相差多少度。

  (3)正午太阳高度的时空变化规律(以北半球二分二至日为例)

  正午太阳高度的空间变化规律。

全球正午太阳高度的纬度变化规律:

从太阳直射点所在纬线分别向南北两侧递减;离直射点距离越近(纬度差越小),正午太阳高度越大。

春秋分日:

正午太阳高度由赤道向南北两侧递减;夏至日:

正午太阳高度由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冬至日:

正午太阳高度由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

  正午太阳高度的年变化规律。

回归线之间的地区:

正午太阳高度最大值为90°,全年有两次太阳直射现象,即一年中有两个正午太阳高度最大值。

回归线上:

正午太阳高度的最大值为90°,全年有一次太阳直射现象,即一年中有一个正午太阳高度最大值。

回归线至极点之间的地区:

正午太阳高度最大值小于90°,全年没有太阳直射现象。

一年中有一个正午太阳高度最大值。

北回归线及其以北的纬度带:

每年夏至日(6月22)H达最大值,冬至日(12月22)H达最小值。

综合练习题29:

图中四条曲线分别表示四个地点3月21日到9月23日的正午竿影长度及竿影朝向,各地竿长均为L。

读图回答

(1)~

(2)题。

(1)与新加坡地区正午竿影长度及竿影朝向对应的曲线是

A.①B.②C.③D.④

(2)该日,甲地的昼长是

A.6小时B.12小时C.15小时D.18小时

 

综合练习题3:

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1)图(a)中CAB为晨昏线的一段,请将其转绘到图(b)中,并用阴影表示夜半球。

(2)此时太阳直射点的坐标是__________。

(3)图(b)中a、c、d三点中,地转偏向力最大的是_______点,自转线速度最大的是_______点。

(4)a点的昼长时间为_________小时;d点的日出时间是_________点钟,正午太阳高度角是_________。

(5)此时地球位于_________附近,公转速度较_________。

(6)有一架飞机从b点飞往c点,要求走最近的航线,其航向变化过程是______________。

答案:

(1)见下图

(2)23°26′N、45°E(3)a;d(4);24;6;66°34′

(5)远日点;慢(6)先向东北,后向东南

综合练习题4:

读下图,回答有关问题:

(1)图中M、N、P三条线中:

______线表示夏至日全球各纬度白昼时数分布状况;______线表示春分日全球各纬度白昼时数分布状况;如果黄赤交角为0°,则______线可以表示全球任何时候各地白昼时数分布状况。

(2)图中a、b段中,表示南极圈内极昼的是______。

(3)我国汕头市一年中有太阳直射现象,则图中①②③④点表示汕头冬至日白昼时数的是______。

(4)在图中①②③④点构成的方框内,表示全年白昼时数分布状况的热量带是()

A.热带B.北温带C.南温带D.寒带

答案:

(1)NP

(2)a(3)④(4)A

综合练习题22:

下图中大圆为晨昏线,M点纬度为70°,且在东西半球分界线上;P点线速度为0;图中阴影与非阴影部分日期不同。

完成

(1)~

(2)题。

(1)若图中日期为3日和4日,则北京时间是

A.3日2时40分B.3日21时20分C.4日2时40分D.4日21时20分

(2)一飞机准备从Q点起飞,M点降落,沿图中虚线所示路线飞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飞机飞行方向保持不变

B.航线是按QM两地间最近距离飞行

C.飞机将飞越太平洋上空

D.此日后,北半球各地昼变短,夜变长

 

综合练习题24:

读某区域图,一架飞机在当地时间1时30分从甲地起飞时,太阳正好在地平线上。

朝正西飞行,到达乙地时看见太阳又在地平线附近。

回答

(1)~

(2)题。

(1)飞机飞行的时间可能是

A.7小时B.2小时C.3小时D.4小时

(2)此时期

A.北部沿海地区浮冰较少B.阿尔卑斯山南坡雪线上升

C.乙地盛行西北风D.此时开普敦气候炎热干燥

综合练习题30:

图中阴影部分与其它部分日期不同,且AB为晨昏线,A的纬度为0°,B的纬度70°。

读图回答

(1)~

(2)题。

(1)此时,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为

A.20°S,45°EB.20°N,45°EC.20°N,135°WD.20°S,135°E

 

我国沿海某省一个课外小组某日测得当地日出、日落时间分别为北京时间6:

40、16:

40。

据此回答1~2题。

1.该地的经度约为

A.120°EB.125°EC.115°ED.110°E

2.该日可能在

A.11月B.9月C.7月D.5月

 

 

(10年江苏卷地理第3-4题)

图2为6月22日与l2月22日地球表面四地正午太阳高度。

读图回答1—2题。

 

1.四地按地球自转线速度由大到小排列.依次是()

A.甲、乙、丙、丁B.乙、丙、丁、甲

C.丙、丁、甲、乙D.丁、甲、乙、丙

2.四地自北向南捧列,依次是()

A.甲、乙、丙、丁B.甲、丙、丁、乙

C.丁、乙、丙、甲D.甲、丙、乙、丁

(10年浙江文综第6题)

9.读图7,某经线上有一点M,虚线为过M点地面垂直线,L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