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知识点清单.docx
《高考语文知识点清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语文知识点清单.docx(3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考语文知识点清单
2014年高考语文知识点清单
考查板块
知识点清单
备注
掌握情况
基础
知识
板块
(可以看试卷的前4题)
1、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见字的字音
《三维》 《知识清单》
2、识记现代汉字常见字的字形
《三维》 《知识清单》
3、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
《三维》 《知识清单》
4、语病:
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
快速判定法:
主干看搭配残缺,看并列名词,看并列动词,看否定,看介词,看数量词,看关联词,看两面词,看和字短语……
《三维》
《病句专题学案》
论述类
文本阅读
(可以看试卷的5-7题)
重点考查重要概念、重要句子、文章内容的筛选和整合三个小考点。
具体命题时紧扣文本,不引申、不拓展。
了解高考命题设置的干扰类型和设置干扰项的方法
做到耐心、细心
《三维》
精炼10套高考题
文
言
文
阅
读
板
块
(《三维》知识清单和教材的回归)
1、理解常见实词在文中的含义(120个)
(建议:
回归教材1---5文言课文)
《三维》
《知识清单》120个实词
2、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用法(18个):
常见文言虚词:
之、其、而、以、何、乎、乃、且、若、所、为、焉、也、因、于、与、则、者。
(可以看《知识清单》,默写义项;同时回归教材1---5文言课文)
《知识清单》18个虚词,《三维》
3、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
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成分省略、词类活用、固定句式(翻译得分点)。
《三维》
教材1--5文言课文
4、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直译,字字落实,通顺无语病)
《三维》,教材1--5文言课文。
5-7四川以简答题型考,复习相关专题,看试卷11题
5、断句,明大意,抓标志,
6、筛选并提取文中的信息;7、归纳内容要求,概括中心思想
8、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诗
歌
鉴
赏
板
块
考查点:
1、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2、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三维》p141《如何读懂诗歌》
知识点:
1、表达方式:
记叙、描写、抒情、议论。
(要特别问到,才回答此点;尤其要注意的描写手法,如动静、视听、声色、远近、虚实、白描;抒情方式如直抒胸臆、借景抒情)
《三维》
2、表现手法:
起兴、联想、烘托、抑扬、照应、正侧、象征、对照、由实入虚、虚实结合、典故、直抒胸臆、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托物言志、借古讽今、动静结合、以小见大、开门见山。
《三维》
3、修辞手法:
比喻、借代、夸张、对偶、对比、比拟、排比、设问、反问。
《三维》
4、基本题型及答法:
审题问什么就答什么,是什么——为什么(结合分析)——怎么样(效果,情感)
现
代
文
阅
读
板
块
专题一 散文
第一节:
分析作品的结构
一、整体思路:
简析时先答出运用了什么结构思路,然后再具体分层答层意。
二、照应:
首尾、题目、文中前后句的照应
三、过渡(承上启下)
四、作用类(内容、结构和特殊表现手法)
(一)、文首
1、结构和思路:
①点明主旨,总领下文;②引出描写对象,为下文做铺垫;③点题,交代起因或缘由。
2、内容:
考虑句子本身表达的意思,与写作对象和主旨的联系以及对表情达意等方面的作用。
3、表达技巧和表达效果:
要考虑富有特色的语段(如反衬、对比),要结合这些特殊性答出妙处,如引人入胜,自然的引出下文,吸引读者,与下文构成对比、抑扬,激发读者深思,或交代文章写作思路等。
(二)、文中
内容;
结构上:
承上启下;总领下文;总结上文;呼应前文。
特殊表现手法:
(三)、文末
内容上:
写了什么内容,表现写作对象什么特点,,深化主旨,表达作者的情感或观点
结构上:
总结全文,点明中心;照应开头,结构严谨;画龙点睛;言有尽而意无穷
特殊表现手法:
第二节:
概括段意、主题
一、归纳段落内容:
分析句间关系,划分层次,抓中心句,抓关键词
二、归纳文章主旨:
1、解读题目法;2分析首尾法;3、分析议论抒情语句法
第三节:
体会语句含义
一、理解含蓄句 二、理解主旨句
1、从关键词语入手;2、从分析修辞入手;3、从特殊位置入手;4、从文本主旨入手;5、从相邻句子入手;6、从结构层次入手
第四节:
鉴赏形象、技巧
一、人物形象
1、内容、主旨、情感上的作用
2、形式上(结构)的作用
3、注意艺术手法
4、主要人物和次要人物作用
二、物象作用
1、形象特征(外在、内在)
2、其他内同人物形象作用(内容、结构、艺术手法)
一、表达方式:
记叙、说明、议论、抒情、描写
1、记叙
⑴、记叙的人称:
第一人称、第二人称、第三人称
⑵、记叙的方法:
顺叙、倒叙、插叙、补叙
2、描写
⑴、描写的技巧:
①细节描写,场面描写,白描与细描②动静、虚实、正侧③借助修辞描写④选取某某具有代表性的事物描写
⑵写景的角度①感觉角度:
视、听、味、嗅觉等(绘声绘色、绘形绘色)②观察角度:
定点观察、移步换景③写景顺序:
远景结合、高低结合、内外结合
⑶景物(环境)描写的作用①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或提供人物活动的典型场景,有时也揭示作品的时代背景。
②渲染环境气氛,奠定感情基调。
③展示人物性格④推动情节的发展。
⑤为下文作铺垫
二、表现手法:
托物言志、象征、想象、联想、类比、烘托、对比、渲染、点面结合、以小见大
三、修辞方法(侧重具体段落和句子):
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对偶、排比、反复
四、结构技巧:
承上启下、悬念、首尾呼应、前后照应、铺陈、铺垫等
五、语言
考查角度语言特点与风格《三维》p204
第五节:
探究与综合性选择题《三维》p207-210
专题二 小说
第一节:
把握故事情节
一、情节概括
1、以情节发展的过程概括:
开端、发展、高潮、结局
2、以线索为中心概括
3、以人物形象角度概括
二、分析某处情节的作用
一、解答此类题需考虑“四对关系”
1.从情节与其他情节的关系考虑
对这一方面又可以从以下角度思考:
(1)就全文来说有一波三折式。
作用是引人入胜,扣人心弦,增强故事的戏剧性、可读性。
(2)就开头结尾来说有首尾呼应式。
作用是使结构紧密、完整。
(3)就开头来说:
①倒叙式(把结局放到开头来写),起到制造悬念作用。
②引起下文式,往往起到铺垫作用。
(4)就结尾来说:
①出人意料的结局
从结构安排上看,它使平淡的故事情节陡然生出波澜,如石破天惊,猛烈撞击读者的心灵,产生震撼人心的力量;从表现手法上看,与前文的伏笔相照应,使人觉得又在情理之中。
②令人伤感的悲剧结局
从主题上看,能更好地深化主题;从表现人物性格看,能更好地塑造人物性格;这种结局令人感动,令人回味,引人思考。
③令人喜悦的大团圆结局:
从表达效果上看,小说喜剧结局给读者留下了广阔的想象空间,耐人寻味;从阅读者的情感体验看,喜剧性的结尾与主人公、作者的意愿构成和谐的一体,给人以欣慰、愉悦之感;从主题上看,这样的结局凸显出的美好人性,反映出人类向往和平美好生活的愿望。
④戛然而止,留下空白的结局。
留下了“空白”给读者想象,让读者进行艺术再创造。
(5)就中间行文来说有伏笔铺垫式,一般来说是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
2.从情节与人物形象的关系考虑
也就是情节本身对人物性格塑造上的具体作用。
常用答题术语:
塑造了……的人物形象,表现了人物……的性格或精神,刻画了人物……的心理等;
3.从情节与小说主题的关系考虑
一般来说是点题、突出主题或揭示主旨。
常用答题术语:
揭示(表达、寄托、暗示)了……的主题,深化主题,突出主题等。
4.从情节与读者感受的关系考虑
就是站在读者的位置上考虑情节的作用。
常用答题术语:
设置悬念、吸引读者注意力、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引发读者思考等。
二、掌握常用答题模式
这类题型的规范的答题格式一般为:
作用点+体现点。
所谓“作用点”是指作用是什么,一般要用术语来答;所谓“体现点”是指这个作用在文中是如何体现出来的,必须结合文本具体内容分析。
常用答题模式:
×××情节(事物)在文中有……作用,突出了……表现了……
三“探究情节结构是否合理”类题目的解题方略
1.解答思路
(1)亮出自己的见解(合理)→从文本情节引述论据分析→从文本主题引述论据分析→从写作时代上分析,阐明自己的见解。
(2)亮出自己的见解(合理或不合理)→从文本情理上分析→从文本叙事形式上分析→从现实的实际上分析,阐明自己的见解。
2.常用答题模式
表述观点+论证分析+点题总结,一般采用“总—分—总”式,有时也采用“总—分”式。
三、线索的作用(或题目的作用):
①是文章的线索,贯穿始终;②对人物形象、主题、情节上的作用
第二节:
分析环境描写
1、自然环境:
①点名时令,地点,交代人物活动的具体场景
②渲染故事气氛,奠定感情基调③表现人物性格,烘托人物形象④推动情节发展⑤暗示社会环境⑥深化作品主题
2、社会环境:
①交代人或活动的时代背景②揭示小说主题
③暗示小说结局
第三节:
鉴赏小说形象
一、答题模式:
XXX是一个…….的人物形象(注意身份地位)。
列举事例说明,或者是……..(事件),说明……。
注意是“形象特点”还是考查“形象”,是“概括”还是“赏析、分析、说明”
解答“概括与分析人物形象”的5个思维角度
(1)从小说中交代的人物身份、地位、经历、教养等方面入手。
(2)从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入手。
通过小说对人物的外貌、动作、语言、心理等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进行分析。
(3)从分析情节入手。
(4)从分析环境入手。
(5)从人物间的关系、作者的议论(评价)、作品中其他人物的评价入手。
二、人物刻画的作用
1、手法:
①正面描写:
肖像、行动、细节、语言、心理②侧面描写:
景物衬托,人物烘托,人物反衬(显示两方面完全相反的内容,但都要说)
2、作用:
①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塑造(烘托)了……的人物形象;②表现或揭示主题;③为下文做铺垫等在故事情节上的作用;④表达作者的某种情感。
三、小说的主人公:
①贯穿始终;②矛盾冲突的中心;③与小说主题相关;④可不止一人
分析“人物的作用”
运用“三考虑”思维,找准答题切入点。
1.考虑对情节的作用
分析主要人物的性格特点,考虑其对情节的推进作用。
人物性格发生了变化,情节是否发生了变化。
2.考虑对主题的作用
分析人物形象的典型性,考虑对文章主题的作用,也就是作者塑造人物的用意:
反映社会现实和寄托情感。
3.考虑对社会的作用
也就是分析人物形象的社会意义,结合社会现实深切理解人物对当代社会的思想指导等方面的作用,以及分析人物形象的艺术价值给人们带来的某种启示,这也是作品的真正写作意图。
二、分析“次要人物的作用”题解题指导
第一,根据文本内容、主旨及题干要求,分清主要人物和次要人物,明确答题的思维方向。
第二,掌握答题的思维角度,“次要人物”的作用主要有以下作用:
1.牵线搭桥,推动情节
通过次要人物的见闻,把故事相关的情节自然地融合在一起,推动情节发展。
他们的出现主要担当特定的角色,完成一定的叙事功用。
2.侧面衬托,个性鲜明
侧面衬托,就是通过对其他人物、事件的叙述和描写,来衬托主要人物。
3.渲染气氛,奠定基调
很多小说中次要人物的出现为主要人物的活动提供了具体环境,起到了渲染气氛、奠定感情基调的作用。
4.揭示主题,增添魅力
小说中的次要人物不只和主要人物息息相关,也和作品的主题思想血肉相连。
也就是说,次要人物的设置是为塑造主要人物服务的,更是为揭示小说主题服务的。
第四节:
主题、标题和综合性选择题
一、主题
抓题材、人物、情节发展、环境,把握小说主题。
主题概括语句包含两方面:
内容+主旨
二、标题《三维》p237
要全面解读标题作用,可运用“六是否”思维:
1.标题是否交代时间、地点、环境,创设了故事背景,渲染环境氛围。
关注以时间、地点、环境等为题的文章。
2.标题是否是小说的线索,组织全文;寄托情感,深化主题;揭示主题,隐含比喻象征意义。
关注以物象为题的文章。
3.标题是否为塑造和突出人物形象服务。
关注以人物为题的文章。
4.标题是否暗示了情节的发展或铺开情节,呼应细节。
关注以人物特征为题的文章。
5.标题是否设置悬念,吸引读者。
关注以事件为题的文章。
6.标题是否对主题的表现起画龙点睛的作用。
关注以情感为题的文章。
三、综合性选择题《三维》p237-238
1、详见《三维》
2、对试卷第15--18题回头看,反思总结、归纳题型。
名句文常
板块
(教材回归)
名篇必须全部熟背,见《三维知识清单》
一个个进行默想看是否熟练掌握了
言
表
达
板
块
1、扩展与压缩:
①新闻压缩②说明文语段压缩③提取关键词
④下定义。
压缩:
明文体,分层,提炼,整合答案
详见《三维》
试卷19题---20题
2、选用、仿用、变换句式:
①仿句(重视隐性要求,例句结构)②整散互换(何为整句)③长句变短句(基本步骤)短句变长句(基本步骤)④下定义(格式,和短变长的区别)⑤主动句与被动句,⑥常式与变式句(成分倒装:
主谓倒装、状语后置、状语前置、定语后置等)
3、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方法:
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对偶、排比、设问、反问。
4、语言表达准确、鲜明、生动、简明、连贯、得体
5、图文转换(漫画、图标、图表)
作文
板块
1、10个哲句2、10个时鲜素材3、30篇优秀高考作文熟读4、1-3个偏爱结构(先定文体,写什么就像什么)5、做好审题、提纲训练
1.算好一笔账
冲刺阶段复习训练的一个重要原则是讲究实效,前提对于是清楚地了解自己语文考点的达标情况。
找来最近三四次模拟考试试卷,进行两类分数统计:
(1)七个大题的平均得分;
(2)21题每题的平均得分;
(3)考点水平统计:
哪些考点得分比较高,哪些考点得分比较低,哪些考点忽高忽低。
(4)参照“高考语文考点得分一览表”做以下几项分析:
高考语文不同水平考点得分一览表
分 类别
题号
一诊
(得分)
入学
(得分)
二诊
(得分)
中等水平
(得分)
较高水平
(得分)
高水平
(得分)
备注
1—9
18
21
27
10
5
6
8
11
3
4
4
12
3
4
4
13—14
3+5
4+6
6+6
15—18
14
16
18
19—20
6
6
6
21
43
45
51
100
112
130
①自己语文水平处于那个分数段?
②冲刺阶段全班或学生自己若想上一个档次,应该着力抓好哪些哪一块?
哪些考点?
③那些考点短期容易突破,那些考点难以突破,确定三四个冲刺阶段突破点。
④突破点确定好后,分析一下这些考点过去失分的原因是什么,突破这些考点需要采用什么的训练资料,如何去突破。
冲刺阶段,只要方法得当,是会有一定效果的。
从复习策略而言,突破难点更有利于大幅提高成绩。
所以对以往考试中失分较多的试题一定不要放弃。
无论突破哪个考点都会涉及两个层面:
一是知识上的,二是具体操作上的。
只要我们冲刺目标明确、方法正确、措施得力,一般来说,“中等水平”的同学在自己原有分数基础上再提高10左右分、“较高水平”的同学再提高5—10分、“高水平”的同学再提高2—5分,完全是可能的。
附:
2014年四川卷考点强化训练要点
语言知识和语言表达题
1.语音:
重点注意多音字、形近字的读音。
命题规律:
常见多音字标“次读音”正确的可能性大,“常读音”正确的可能性小。
形声字标“不同声旁读音”的正确可能性大,“同声旁读音”的正确可能性小。
2.字形
3.词语(含成语)
4.病句题:
(1)尤其警惕搭配不当、成分残缺、句式杂糅、表意不明、语序不当这几种病句,熟练掌握这几类病句的各各小类;
(2)注意句子中标志性词语;(3)头脑中要有病句标本。
5.语用题:
(1)重点关注:
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压缩语段、点评;句式仿写;图文转换
(2)强化三种意识——①认真练好“压、仿、准确、简明、修辞”这几项基本功,不去把主要精力用在搜集、训练所谓创新题型;②不断提高纠正以上诸点普遍失误意识;③强化训练准确审题,准确把握答题要求,快速答题的能力。
图文转换答题方法
表文转换题解题思路
解题思路:
1、认真审题,明确要求。
审题时,要注意表头和表脚的文字,弄清说明对象和比较角度;还有题干中句式要求和字数限制,有的题目还限定了以某个具体对象作为答案的主语。
2、仔细分析图表,全面准确捕捉信息。
如找出比较对象、比较角度、项目、各种数据及其变化特点。
3、 依据题干要求,规范答题。
答题技巧:
①对图表基本内容进行概述:
要忠实于图表,不要想象或虚构,主语一般是题目的调查对象,谓语部分概括主要数据的变化。
一般用主谓句陈述。
②第二问一般问从该图中得出什么观点或结论。
答题要思考比较数字后得出的结果+调查的目的或调查得出的结果所蕴含的意义。
答案用语不能离开调查的对象、目的,可优先选用题干(表题)中的词语。
注意事项:
1、注意题目中的标志性词语:
信息推断题题干中往往有“该图表明(说明、证明)了”“用一句话概括为”“所揭示的问题是”“从中可以看出(得出)”等标志性词语。
记得留意题目中的调查主体,调查目的。
2、注意在表达中不能出现语病,特别是反映事物变化规律的词要准确。
如表程度范围的“近一半(约50%)”“大部分(比例约在55%—70%)”“绝大多数(比例占70%以上)”“约几成”等。
3、复核答案,看是否遗漏、多余、误推等。
徽标类解题思路
1、宏观把握会徽(行业性图标)的外形特点,注间中英文大小写和变体,以及涉及的时间、事物等。
2、说明(介绍)画面要按顺序。
如上下、左右、主次等。
3、注意由表及里,分析其内涵和寓意,对图标的创意(含义)说要联系具体对象作出合理解释。
4、采用规范的说明语言:
准确、简明、平实、清晰。
不能随意想象,要扣住图中的信息点来联想。
5、力求避免遗漏说明内容,要认真观察图的组成部分,并落实好。
画文转换解题思路
答题步骤:
第一步:
审读画面,观察画面的构成要素。
审读漫画的过程就是对漫画中人、景、物等信息点的认知过程,是对画面信息的初步感知阶段。
第二步:
合理想象,丰富画面信息。
想象补充画面信息主要是借助漫画提供的情境,丰富画面内容,是对画面信息的深入感知过程。
第三步:
类比联想,探究画面寓意。
类比联想是在审读、想象的基础上,将画面信息跟现实生活相联系,深入揣摩作者的创作意图,在类比中明晓漫画寓意的过程。
记叙类漫画可从人、事两方面进行联想时,对人物应注意他们的言行举止、表情神态、穿着打扮及人物间的关系;对事情应注意时间、地点、前因后果及发展趋势。
寓意类漫画是以自然现象或景物作为创作素材的,它往往是影射社会生活中的某类人或某一现象。
对这类漫画,应跟现实生活作合理的类比联想,注意画面形象的类比象征义。
答题技巧:
①、概括主题的方法
概括画面的主题,先要认真细致的观察分析画面的内容,找出其讽刺或颂扬的对象或行为(有标题的,一般多是标题),然后挖掘隐含信息,进一步提炼概括画面所揭示的主题。
通常要采取联想的方法,由物及人,彰显意义。
②、拟加标题的技巧
标题是漫画的眉目,它有暗揭示漫画寓意或揭示讽刺对象的作用。
拟定标题先要弄清漫画讽刺的主体和漫画的主题,然后围绕讽刺的主体或主题拟加标题。
拟题可直接以讽刺或颂扬的主体命名,也可扣住漫画的主题命名。
③、描述画面的原则
描述画面,具体说就是用描述性的语言介绍画面的内容。
描述时要贯彻以下原则:
注意对象,留意方位,按照顺序,采用恰当的表达方式。
④、综合考查题的答题要领
此种题型是将图文转换与编拟公益广告语结合起来,综合考查语言表达简明得体的能力,其答案必须涉及画面的内容、主题和公益广告三个方面。
做这种题型,要注意考查的角度和要求,可在理解画意的基础上,紧扣画面内容作答。
名句名篇默写加强背诵,回归教材。
古代诗歌鉴赏
1.诗歌鉴赏,要“读懂”上多下功夫。
不少同学为什么读不懂,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诗家语”(篇章结构、句子顺序、词语组合)≠小说≠散文:
跳跃,省略(不像小说、散文那样讲究语法和表述的连贯性、逻辑性),它为我们的阅读过程设置了重重障碍。
平时,我们说吃饭,就开始吃饭,说睡觉,就开始睡觉,大多数时候,我们依赖一种“常备反应”去接受信息,是一种简单思维。
读懂,最重要的是能够联想、想象,合情合理地补充省略的、未直接说出的话语含义;注意句子之间的种种联系。
2.情感题答题规范
(1)情感类型:
①伤春之情,隐逸闲适,孤单寂寞,热爱生活,坚守节操。
②思乡思亲,人情之美,惜别之情。
③关心百姓,矢志报国,昔胜今衰,建功立业,保家卫国,愤世嫉俗,抨击君王,感慨国势。
④复杂情感
3.关于“手法”题
4.答题规范:
几问几答,先问先答;题面开口的大与小;观点与理由。
文言文阅读
1.解题程序:
读懂大意,不需要字斟句酌;然后做题,回到原文,读涉及试题上下文,必须字斟句酌。
2.文言实词题
一般说,四个词语的解释,和我们今天的常用意越近很可能是错的,反之则可能是对的;生僻词语的解释正确的可能性较大;词语的活用解释一般是对的。
当然,最安全地方法是将给出的词义带进原句,合乎情理就对,不合乎情理就错。
3.文言虚词题
①熟记《考纲》中的18个文言虚词中的高频虚词(以、因、于、而、乃、其、且、所、为、焉、与、之)的意义和用法。
②编歌诀记忆。
“以”:
一介“用、凭、按、把、因、在、从、跟+带领”;二连“并列,递进、因果;用来,以致+修饰”。
“而”:
一连:
并、递、承、转、假、因、修;二代:
你。
“其”:
一代:
他、那、我、其中;二副:
大概、难道、还要;三连:
如果+还是。
4.文言简答题:
首先,从答题要求来看,简答题并非论述题,答案要求简单、直白、明了,要依据题干设问来回答文章的内容是什么、有什么,作者的态度、看法是怎样的。
答题用的是陈述笔调判断语气,而不需展开论述、进行推断,更不需外加主观认识。
其次,从命题角度来看,这道题有文意理解、归纳概括、鉴赏评价几种命题形式:
①原则:
(1)概括要完整、全面;(每个自然段加以概括,合并相同项)
(2)概括要准确、恰当。
(注意读题,审清题干要求)
②步骤和方法:
(1)整体阅读,总体把握,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