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口腔医学重点总结.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2191076 上传时间:2023-04-17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19.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儿童口腔医学重点总结.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儿童口腔医学重点总结.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儿童口腔医学重点总结.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儿童口腔医学重点总结.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儿童口腔医学重点总结.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儿童口腔医学重点总结.docx

《儿童口腔医学重点总结.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儿童口腔医学重点总结.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儿童口腔医学重点总结.docx

儿童口腔医学重点总结

儿童口腔病学

第一节龋病

一、乳牙龋病

(一)乳牙的患龋特点

1岁开始上升,6、8岁达到高峰。

下磨牙、上磨、上前、下前牙最少

乳牙龋病的好发部位:

乳磨牙(牙合)面,第一乳磨牙的远中面,第二乳磨牙的近中面,乳前牙的唇面,乳切牙的近中面。

1~2岁前牙唇面,邻面

3~4岁乳磨牙窝沟龋

4~5岁乳磨牙邻面龋

乳牙的患龋因素:

1、乳牙解剖特点:

颈1/3隆起;邻牙面面接触;窝沟及生理间隙容易滞留食物

2、乳牙组织特点:

牙体薄,钙化低,抗酸力弱

3、食物:

软质食物,黏稠、含糖量高,易发酵产酸

4、口腔自洁和清洁作用差

例题:

不易患龋的乳牙是

  A.上颌乳磨牙

  B.下颌乳磨牙

  C.上颌乳前牙

  D.下颌乳前牙

  E.上颌乳尖牙

【答案】D

【解析】乳牙的患龋的好发牙位,以上颌乳切牙、下颌乳磨牙多见,其次是上颌乳磨牙、上颌乳尖牙,下颌乳尖牙和下颌乳切牙较少,即下颌乳前牙患龋最少,所以D正确。

例题:

乳牙患龋的最好发牙位是

  A.上颌乳磨牙

  B.下颌乳磨牙

  C.上颌乳切牙

  D.上颌乳尖牙

  E.下颌乳前牙

 

【答案】B

【解析】乳牙以下颌乳磨牙患龋多见,其次是上颌乳前牙、上颌乳磨牙、上颌乳尖牙和下颌乳尖牙。

因此本题选B。

(2)临床表现分类

进展程度:

急性龋与慢性龋;湿性龋与干性龋

临床分类:

浅龋、中龋、深龋

损害部位:

窝沟龋及平滑面龋

低龄儿童龋:

<6岁

严重低龄儿童龋:

<3岁,3岁≥4,4岁≥5,5岁≥6

喂养龋(奶瓶龋):

上颌切牙的唇面

猖獗龋:

侵及下颌乳前牙

环状龋:

乳前牙唇面、邻面龋围绕牙颈部

例题:

奶瓶龋主要发生在

  A.下颌乳磨牙舌面

  B.上颌乳磨牙腭侧面

  C.下颌乳切牙的唇面

  D.上颌乳切牙的唇面

  E.下颌乳切牙的舌面

【答案】D【解析】由于长期用奶瓶人工喂养,瓶塞帖附于上颌乳前牙,而奶瓶内多为牛奶、砂糖、果汁等易产酸发酵的饮料,所以奶瓶龋易发生于上颌乳前牙的唇面,所以D正确。

考点:

奶瓶龋的好发牙面

(3)治疗方法

乳牙龋齿治疗的目的是终止龋蚀的发展、保护牙髓的正常活力。

  1.避免因龋而引发的并发症;

  2.恢复牙体的外形和咀嚼功能;

  3.维持牙列的完整性;

  4.使乳牙能够正常替换;

  5.有利于颌骨的生长发育。

1、药物治疗

临床上常采用药物治疗。

无腐蚀性:

2%氟化钠、8%氟化亚锡、1.23%酸性氟磷酸钠溶液、氟保护漆、75%氟化钠甘油

腐蚀性:

10%氨硝酸银、38%氟化氨银

2、充填治疗:

防止磨穿髓角。

3、乳牙嵌体:

形态好,继发龋少,接触好,磨牙多

4、金属成品冠:

多个面龋,抗力固位差,颈部缺损无龈壁,龋活跃,固位体,冠折

 

二、年轻恒牙龋病

(一)临床特点

年轻恒牙:

萌出2~3年牙根长度,3~5年后根尖发育

1、硬度、弹性差,袋状龈缘不断退缩

2、进展较快,易侵犯牙髓

3、组织恢复能力强

(二)治疗

1、年轻恒牙避免髓腔穿通间接盖髓10~20周

2、恢复解剖外形,不强调恢复邻接

材料选择:

1、银汞合金后牙I类和类洞

2、复合树脂前牙I、、、V和后牙I、V

3、玻璃离子乳前牙I类、类和V类,乳磨牙颊、舌面I类和V类

 

第二节牙髓病与根尖周病

 

一、乳牙牙髓病和根尖周病特点

1、瘘管可能在根分歧

2、乳牙、年轻恒牙牙槽脓肿可以由龈沟排脓

3、乳牙和年轻恒牙可能出现某一根牙髓已经坏死,其他根管仍可能为活髓或残留活髓

4、慢性炎症,或慢性炎症急性发作(根尖炎相同)

 

乳牙牙髓病治疗技术

(1)间接盖髓:

氢氧化钙

(2)直接盖髓术:

意外穿髓,直径小于1

(3)乳牙牙髓切断术:

深龋露髓,冠髓牙髓炎,外伤露髓。

药物甲醛甲酚/2%戊二醛(1:

5浴1),氢氧化钙、硫酸铁、等

 

乳牙根尖周病

乳牙根尖周病的特点

(1)早期症状不明显,急性炎症时才就诊

(2)慢性炎症或慢性根尖周炎急性发作

(3)牙周疏松,脓液从龈沟排出,治疗后松动恢复正常

 

乳牙根管治疗主要事项:

①术前X线片

②局麻下或失活。

失活剂多聚甲醛或金属砷。

亚硝酸禁忌

③根管预备:

勿超根尖孔

④冲洗:

32O2,2%~5.25%次氯酸钠,生理盐水

⑤根管消毒剂:

氢氧化钙,甲醛甲酚、樟脑酚、木溜油

⑥根管充填:

封药3~7天,用糊剂充填氧化锌、碘仿糊剂、氧化锌碘仿糊剂、氢氧化钙

⑦不能搔刮瘘管

二、年轻恒牙

(一)年轻恒牙牙髓病和根尖周病的临床特点

1、年轻恒牙牙髓炎多由龋病引起

2、慢性炎症为主或慢性牙髓炎急性发作

3、组织疏松,血运丰富,炎症易扩散,如治疗及时,炎症也易控制和恢复

 

根尖诱导成形术

1.适应证

  牙髓病已经波及根髓,而不能保留或不能全部保留根髓的年轻恒牙。

牙髓全部坏死或并发根尖周病的年轻恒牙。

  2.治疗阶段

  第一阶段为消除感染和根尖周病变,诱导牙根发育。

第二阶段为牙根根尖孔闭合后进行根管治疗严密封闭根管。

一般间隔6个月~2年左右。

根管消毒:

刺激性小的药物,如樟脑酚、木溜油、碘仿糊剂、抗生素糊剂

药物诱导:

首选氢氧化钙

3~6个月复查一次,X线片显示根尖延长或根端闭合后,进行常规根管充填

第三节咬合发育问题

 

临床表现

1、恒牙萌出困难

2、(牙合)关系改变

3、乳牙列中影响牙列排列最重要牙齿的是上颌乳尖牙和第二乳磨牙,应保留到生理替换期

 

乳牙早失后的间隙变化

V早失间隙丧失

早失向前后者向后,间隙丧失

早失3错位萌出

乳切牙早失间隙无丧失

乳牙拔掉2周做间隙保持器

 

间隙保持器的种类和适应证(重点)

固定式保持器:

带环(全冠)丝圈保持器:

单侧或双侧单个乳磨牙早失,V早失6完全萌出

舌弓保持器和腭弓式间隙保持器:

两侧都存在V或6,全口多个牙缺失,继承恒牙即将萌出

远中导板保持器:

V早失、6尚未萌出或萌出不足

充填式保持器:

单个乳磨牙早失,间隙两侧的牙近缺隙面有邻面龋波及牙髓做根管治疗者

 可摘式功能性保持器:

缺牙多于两个乳磨牙,两侧缺失多于一个乳磨牙,或伴有前牙缺失。

功能保持器相当于局部义齿,它不仅保持缺失牙的近远中长度,还能保持垂直高度和恢复咬合功能。

 

  例题:

功能性活动保持器的适应证为

  A.第二乳磨牙早失,第一恒磨牙萌出不足

  B.第一乳磨牙早失

  C.乳磨牙缺失2个以上或两侧乳磨牙缺失或伴有乳前牙缺失

  D.两侧都存在第二乳磨牙或第一恒磨牙,近期内继承恒牙即将萌出

  E.因龋齿或乳牙早失使间隙变小或消失

【答案】C考点:

功能性活动保持器的适应证【解析】功能性活动保持器的适应证:

乳磨牙缺失2个以上,或两侧磨牙缺失,或伴有前牙缺失,能保持缺牙的近远中长度,还能保持垂直高度和恢复咀嚼功能,所以C正确,故选C。

 

  例题:

固定保持器是

  A.丝圈式保持器

  B.功能性活动保持器

  C.舌弓保持器

  D.远中导板保持器

  E.间隙扩展器

【答案】C考点:

间隙保持器【解析】丝圈式保持器、远中导板保持器是半固定式间隙保持器,所以A、D错误。

功能性活动保持器是可摘功能性间隙保持器,所以B错误。

间隙式扩展器又分为固定和活动式,所以E错误,间隙保持器分为半固定式间隙保持器、固定式间隙保持器和可摘功能性间隙保持器,舌弓保持器是固定式间隙保持器,所以C正确,故选C。

第四节发育异常

 

1、乳牙滞留:

乳牙滞留是指继承恒牙已经萌出,未能按时脱落的乳牙。

或者恒牙未萌出,保留在恒牙列中的乳牙。

病因:

恒牙萌出方向异常,乳牙未吸收或吸收不完

临床表现:

最常见下颌乳中切牙,第一乳磨牙

第二乳磨牙滞留因为恒牙先天缺失

 

治疗:

1、如乳牙牙根未吸收,牙不松动,也无病变,无继承恒牙或继承牙为埋伏阻生时,应尽量保留乳牙,否则应当拔除。

2、乳牙滞留造成继承恒牙错位萌出时,应及早拔除滞留乳牙

 

二、早萌

(一)乳牙早萌,牙根发育<1/3

1、诞生牙:

出生就有

2、新生期牙:

出生后不久萌出的牙

临床表现及治疗:

多见于下颌乳中切牙。

极度松动,易误吞误吸,创伤性溃疡。

 

(二)恒牙早萌

1、病因

乳磨牙根尖周病变或过早脱落有关

2、临床表现:

恒牙极度松动,根发育<1/3

3、治疗:

控制乳磨牙根尖炎:

阻萌器

三、迟萌

(一)乳牙萌出过迟

1、病因:

全身因素有关。

如佝偻病、甲低

2、临床表现:

常伴有牙釉质、牙本质发育异常

3、治疗:

针对全身疾病进行治疗

(二)恒牙萌出过迟

1、病因

(1)乳牙病变、过早脱落或滞留

(2)上颌中切牙迟萌最多见

(3)多生牙、牙瘤或囊肿

(4)全身性疾病如先天性甲状分泌缺乏症

 

多生牙:

牙板过度增殖;牙板断裂细胞过度增殖;恒牙胚分裂。

上颌中切牙之间,上颌前牙区

临床表现:

混合牙列多见数目不定上1之间前牙区多见

形态变异多圆锥形

治疗:

X线确定数目位置拔除已萌出的额外牙

 

融合牙:

两个正常牙胚融合而成。

原因:

两个正常牙胚的牙釉质或牙本质融合在一起

牙位:

下颌乳切牙,下颌I与,下颌与;恒牙正常牙和多生牙融合

治疗:

对乳前牙区的融合牙定期观察,对牙列无影响不处理窝沟封闭

 

第五节牙外伤

 

外伤时间:

乳牙:

1~2岁

年轻恒牙:

7~9岁

年轻恒牙外伤>乳牙

男孩>女孩

顺序:

上1>上2,下切牙少见

 

乳牙外伤(重点)

①乳牙挫入对恒牙胚的危害最大

②如果牙冠偏向唇侧,根尖倾向恒牙胚,应立即拔除乳牙

③乳牙挫入时不应拉出复位,以避免二次创伤

④乳牙牙根粘连拔除乳牙

⑤乳牙全脱出不进行再植术

⑥部分脱出复位效果不好时也可拔除乳牙

 

年轻恒牙外伤(重点)

①釉质小面积折断不必处理

②锐利边缘磨光

③暴露牙本质不论面积大小,先行间接盖髓术

④露髓小:

牙髓切断(因为直接盖髓易失败)

⑤牙髓炎症:

根尖诱导

⑥根折:

固定2~3个月

⑦冠根折:

断冠粘接术,冠延长术,正畸

⑧年轻恒牙牙震荡,牙脱位:

同恒牙

⑨再植:

15~30分钟优,>30分钟牙周膜愈合极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