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坐标法潮流计算.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12189428 上传时间:2023-04-17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55.5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极坐标法潮流计算.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极坐标法潮流计算.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极坐标法潮流计算.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极坐标法潮流计算.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极坐标法潮流计算.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极坐标法潮流计算.docx

《极坐标法潮流计算.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极坐标法潮流计算.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极坐标法潮流计算.docx

极坐标法潮流计算

课程设计(论文)任务书

年级专业

学生姓名

学号

题目名称

采用极坐标下的牛顿-拉夫逊计算

设计时间

课程名称

潮流计算课程设计

课程编号

121202306

设计地点

综合仿真实验室

一、课程设计(论文)目的

1.掌握电力系统极坐标下的牛顿-拉夫逊计算的基本原理;

2.掌握并能熟练运用一门计算机语言(MATLAB语言或FORTRAN或C语言或C++语言);

3.采用计算机语言对极坐标下的牛顿-拉夫逊计算进行计算机编程计算。

通过课程设计,使学生巩固电力系统潮流计算的基本原理与方法,掌握潮流计算的数值求解方法(节点导纳矩阵,修正方程),开发系统潮流计算的计算程序。

让学生掌握用计算机仿真分析电力系统的方法。

同时,通过软件开发,也有助于计算机操作能力和软件开发能力的提高。

二、已知技术参数和条件

在图所示的简单电力系统中,系统中节点1、2为

节点,节点3为PV节点,节点4为平衡节点,已给定

,网络各元件参数的标幺值如表2所示,给定电压的初始值如表2所示,收敛系数

试求:

采用极坐标下的牛顿-拉夫逊计算图1网络的潮流分布。

三、任务和要求

任务:

熟练掌握计算机语言,并采用计算机编程进行下列计算:

根据电力系统网络推导电力网络数学模型,写出节点导纳矩阵;掌握潮流计算的数值求解方法(节点导纳矩阵,修正方程),开发系统潮流计算的计算程序。

要求:

1.手工计算,手写,采用A4纸,得出计算结果。

2.编写程序:

它包括程序源代码;程序说明;部分程序的流程图;程序运行结果,电子版。

注:

1.此表由指导教师填写,经系、教研室审批,指导教师、学生签字后生效;

2.此表1式3份,学生、指导教师、教研室各1份。

四、参考资料和现有基础条件(包括实验室、主要仪器设备等)

[1]何仰赞等.电力系统分析[M].武汉:

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2002.3

[2]西安交通大学等.电力系统计算[M].北京:

水利电力出版社,1993.12

五、进度安排

2010年12月20日:

下达课程设计的计划书,任务书,设计题目及分组情况。

2010年12月21日-23日:

学生完成潮流计算的手工计算。

2010年12月24日:

讲述课程设计编程的思路、要求。

举例:

用MATLAB软件编写的部分程序。

2010年12月25日-30日:

学生编写程序。

2011年1月1日-3日:

上机调试程序,得出正确结果。

2011年1月4日-5日:

整理课程设计报告。

2011年1月6日:

学生答辩。

六、教研室审批意见

 

教研室主任(签字):

年月日

七|、主管教学主任意见

 

主管主任(签字):

年月日

八、备注

 

指导教师(签字):

学生(签字):

设计主题

题目一:

在下图所示的简单电力系统中,系统中节点1、2为

节点,节点3为PV节点,节点4为平衡节点,已给定

,网络各元件参数的标幺值如表1所示,给定电压的初始值如表2所示,收敛系数

试求:

采用极坐标下的牛顿-拉夫逊计算图示网络的潮流计算。

 

表1网络各元件参数的标幺值

支路

电阻

电抗

输电线路

变压器变比k

1—2

0.02

0.06

0.01

1—3

0.01

0.03

0.01

2—3

0.03

0.07

2—4

0.0

0.05

0.9625

3—4

0.02

0.05

表2各节点电压(初值)标幺值参数

节点i

1

2

3

4

1.00+j0.0

1.0+j0.0

1.0+j0.0

1.05+j0.0

 

3潮流计算流程图

本次课程设计采用极坐标下的牛顿-拉夫逊计算网络的潮流计算。

其牛顿-拉夫逊潮流计算程序框图如下所示。

 

图3.1极坐标下的牛顿-拉夫逊潮流计算程序框图

 

4手工计算

插入手写的潮流计算过程

5MATLAB程序设计

5.1程序

%电力系统极坐标下的牛顿-拉夫逊法潮流计算

disp('电力系统极坐标下的牛顿-拉夫逊法潮流计算:

');

clear

n=input('请输入结点数:

n=');

n1=input('请输入PV结点数:

n1=');

n2=input('请输入PQ结点数:

n2=');

isb=input('请输入平衡结点:

isb=');

pr=input('请输入精确度:

pr=');

K=input('请输入变比矩阵:

K=');

C=input('请输入支路阻抗矩阵:

C=');

y=input('请输入支路导纳矩阵:

y=');

U=input('请输入结点电压矩阵:

U=');

S=input('请输入各结点的功率:

S=');

Z=zeros(1,n);N=zeros(n1+n2,n2);L=zeros(n2,n2);QT1=zeros(1,n1+n2);

form=1:

n

forR=1:

n

C(m,m)=C(m,m)+y(m,R);

ifK(m,R)~=0

C(m,m)=C(m,m)+1/(C(m,R)/(K(m,R)*(K(m,R)-1)));

C(R,R)=C(R,R)+1/(C(m,R)/(1-K(m,R)));

C(m,R)=C(m,R)/K(m,R);

C(R,m)=C(m,R);

end

end

end

form=1:

n

forR=1:

n

ifm~=R

Z(m)=Z(m)+1/C(m,R);

end

end

end

form=1:

n

forR=1:

n

ifm==R

Y(m,m)=C(m,m)+Z(m);

else

Y(m,R)=-1/C(m,R);

end

end

end

disp('结点导纳矩阵:

');

disp(Y);

disp('迭代中的雅克比矩阵:

');

G=real(Y);

B=imag(Y);

O=angle(U);

U1=abs(U);

k=0;

PR=1;

P=real(S);

Q=imag(S);

whilePR>pr

form=1:

n2

UD(m)=U1(m);

end

form=1:

n1+n2

forR=1:

n

PT(R)=U1(m)*U1(R)*(G(m,R)*cos(O(m)-O(R))+B(m,R)*sin(O(m)-O(R)));

end

PT1(m)=sum(PT);

PP(m)=P(m)-PT1(m);

PP1(k+1,m)=PP(m);

end

form=1:

n2

forR=1:

n

QT(R)=U1(m)*U1(R)*(G(m,R)*sin(O(m)-O(R))-B(m,R)*cos(O(m)-O(R)));

end

QT1(m)=sum(QT);

QQ(m)=Q(m)-QT1(m);

QQ1(k+1,m)=QQ(m);

end

PR1=max(abs(PP));

PR2=max(abs(QQ));

PR=max(PR1,PR2);

form=1:

n1+n2

forR=1:

n1+n2

ifm==R

H(m,m)=U1(m)^2*B(m,m)+QT1(m);

else

H(m,R)=-U1(m)*U1(R)*(G(m,R)*sin(O(m)-O(R))-B(m,R)*cos(O(m)-O(R)));

end

end

end

form=1:

n1+n2

forR=1:

n2

ifm==R

N(m,m)=-U1(m)^2*G(m,m)-PT1(m);

else

N(m,R)=-U1(m)*U1(R)*(G(m,R)*cos(O(m)-O(R))+B(m,R)*sin(O(m)-O(R)));

end

end

end

form=1:

n2

forR=1:

n1+n2

ifm==R

J(m,m)=U1(m)^2*G(m,m)-PT1(m);

else

J(m,R)=U1(m)*U1(R)*(G(m,R)*cos(O(m)-O(R))+B(m,R)*sin(O(m)-O(R)));

end

end

end

form=1:

n2

forR=1:

n2

ifm==R

L(m,m)=U1(m)^2*B(m,m)-QT1(m);

else

L(m,R)=-U1(m)*U1(R)*(G(m,R)*sin(O(m)-O(R))-B(m,R)*cos(O(m)-O(R)));

end

end

end

JJ=[HN;JL];

disp(JJ);

PQ=[PP';QQ'];

DA=-inv(JJ)*PQ;

DA1=DA';

form=1:

n1+n2

OO(m)=DA1(m);

end

form=n:

n1+n2+n2

UU1(m-n1-n2)=DA1(m);

end

UD2=diag(UD);

UU=UU1*UD2;

form=1:

n1+n2

O(m)=O(m)+OO(m);

end

form=1:

n2

U1(m)=U1(m)+UU(m);

end

form=1:

n1+n2

o(k+1,m)=180/pi*O(m);

end

form=1:

n2

u(k+1,m)=U1(m);

end

k=k+1;

end

form=1:

n

b(m)=U1(m)*cos(O(m));

c(m)=U1(m)*sin(O(m));

end

U=b+i*c;

forR=1:

n

PH1(R)=U(isb)*conj(Y(isb,R))*conj(U(R));

end

PH=sum(PH1);

form=1:

n

forR=1:

n

ifm~=R

C1(m,R)=1/C(m,R);

else

C1(m,m)=C(m,m);

end

end

end

form=1:

n

forR=1:

n

if(C(m,R)~=inf)&(m~=R)

SS(m,R)=U1(m)^2*conj(C1(m,m))+U(m)*(conj(U(m))-conj(U(R)))*conj(C1(m,R));

end

end

end

disp('迭代中的△P:

');disp(PP1);

disp('迭代中的△Q:

');disp(QQ1);

disp('迭代中相角:

');disp(o);

disp('迭代中电压的模:

');disp(u);

disp('平衡结点的功率:

');disp(PH);

disp('全部线路功率分布:

');disp(SS);

 

注意:

matlab默认输出结果保留4位小数,可在显示屏上输入>>fomatlong

此时小数点后面保留14位小数

5.2程序结果

请输入结点数:

n=4

请输入PV结点数:

n1=1

请输入PQ结点数:

n2=2

请输入平衡结点:

isb=4

请输入精确度:

pr=0.00001

请输入变比矩阵:

K=[0000;0000.9625;0000;0000]

请输入支路阻抗矩阵:

C=[00.02+0.06i0.01+0.03iinf;0.02+0.06i00.03+0.07i0.0+0.05i;0.01+0.03i0.03+0.07i00.02+0.05i;inf0.0+0.05i0.02+0.05i0]

注:

inf表示两者未连接

请输入支路导纳矩阵:

y=[00.01i0.01i0;0.01i000;0.01i000;0000]

请输入结点电压矩阵:

U=[1+0i1+0i1.02+0i1.05+0i]

请输入各结点的功率:

S=[-0.4-0.3i-0.3-0.2i0.40]

结点导纳矩阵:

15.0000-44.9800i-5.0000+15.0000i-10.0000+30.0000i0

-5.0000+15.0000i10.1724-45.5871i-5.1724+12.0690i0+19.2500i-10.0000+30.0000i-5.1724+12.0690i22.0690-59.3003i-6.8966+17.2414i

00+19.2500i-6.8966+17.2414i6.8966-37.2414i

迭代中的雅克比矩阵:

-45.600015.000030.6000-14.80005.0000

15.0000-47.522812.31035.0000-10.0690

30.600012.3103-61.696110.20005.2759

15.2000-5.0000-10.2000-44.360015.0000

-5.000010.2759-5.275915.0000-43.6513

-47.081015.999731.0813-15.20435.2230

15.9335-49.773012.74535.4214-10.7713

31.332512.9466-61.696110.02555.2705

16.0021-5.2230-10.7791-46.496715.9997

-5.421411.3898-5.740415.9335-49.5407

-47.017315.956231.0611-15.17945.2186

15.8961-49.680612.72775.3988-10.7412

31.305312.9190-61.696110.02815.2725

15.9793-5.2186-10.7607-46.417315.9562

-5.398811.3413-5.718915.8961-49.2810

-47.017115.956131.0610-15.17935.2185

15.8960-49.680212.72765.3989-10.7411

31.305312.9190-61.696110.02795.2724

15.9793-5.2185-10.7608-46.417115.9561

-5.398911.3411-5.719015.8960-49.2802

-47.017115.956131.0610-15.17935.2185

15.8960-49.680212.72765.3989-10.7411

31.305312.9190-61.696110.02795.2724

15.9793-5.2185-10.7608-46.417115.9561

-5.398911.3411-5.719015.8960-49.2802

迭代中的△P:

-0.2000-0.19660.3015

-0.00110.0093-0.0167

-0.00000.00000.0007

0.0000-0.0000-0.0000

0.0000-0.00000.0000

迭代中的△Q:

0.32001.7358

-0.0078-0.0838

-0.0000-0.0002

-0.0000-0.0000

-0.0000-0.0000

迭代中相角:

-0.2633-0.61940.4284

-0.2841-0.60820.3890

-0.2829-0.60740.3904

-0.2829-0.60740.3903

-0.2829-0.60740.3903

迭代中电压的模:

1.01991.0437

1.01911.0418

1.01911.0418

1.01911.0418

1.01911.0418

平衡结点的功率:

0.3149+1.5871i

全部线路功率分布:

0-0.0254-0.3976i-0.3746+0.0768i0

0.0281-0.4093i0-0.1049-0.4223i-0.2232-0.9571i

0.3761-0.1037i0.1090-0.3729i0-0.0851-0.5879i

00.2232+0.9933i0.0916+1.4207i0

 

6总结与体会

通过本次课程设计,我明白了老师说的“重中之重”——潮流计算。

只有通过精密的设计和计算,才能保证电力系统的稳定性。

此次设计加深了我对潮流计算的认识。

尤其是在手工计算阶段,对于不懂的问题我都会向组长或者其他组员虚心请教。

求节点导纳矩阵,矩阵的逆,列雅克比方程,解修正方程等使我熟悉了重要公式。

同时也是我对以前的知识梳理了一遍,获益颇多。

当然,在课程设计过程中发现自己存在许多不足。

基础知识的不牢固,给我带来了不小的障碍。

但是通过自己的努力以及同学们的帮助,我不仅解决了许多疑难问题,修补了知识漏洞,而且顺利完成课程设计。

谢谢大家。

 

参考文献

[1]何仰赞等.电力系统分析[M].武汉:

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2002.3

[2]西安交通大学等.电力系统计算[M].北京:

水利电力出版社,1993.1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