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资资格考试《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每日一练第43套.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2189386 上传时间:2023-04-17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30.7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从资资格考试《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每日一练第43套.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从资资格考试《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每日一练第43套.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从资资格考试《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每日一练第43套.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从资资格考试《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每日一练第43套.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从资资格考试《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每日一练第43套.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从资资格考试《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每日一练第43套.docx

《从资资格考试《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每日一练第43套.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从资资格考试《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每日一练第43套.docx(2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从资资格考试《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每日一练第43套.docx

从资资格考试《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每日一练第43套

2020年从资资格考试《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每日一练

考试须知:

1、考试时间:

180分钟。

2、请首先按要求在试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准考证号和所在单位的名称。

3、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规定的位置填写您的答案。

4、不要在试卷上乱写乱画,不要在标封区填写无关的内容。

5、答案与解析在最后。

姓名:

___________

考号:

___________

一、单选题(共70题)

1.下面不属于《美国大百科全书》对教学媒体的分类的是()。

A.印刷材料

B.图示媒介

C.声音媒介

D.电子媒介

2.张老师在生字教学中发现部分学生有丢笔少画的现象,于是把“小学生丢笔少画现象的原因及对策研究”作为自己的研究课题,根据工作中收集整理的资料提出可能的假设,根据假设设计并实施教学措施,并根据反馈信息进一步调整教学行动方案,这种研究方法属于()。

A.个案研究法

B.教育行动研究

C.教育叙事研究

D.教育实验法

3.在教学中,通过让学生观察所学事物或教师语言的形象描述,引导学生形成对所学事物、过程的清晰表象,丰富他们的感性认识,从而使他们能够正确理解书本知识和发展认知能力的教学原则是()。

A.直观性原则

B.启发性原则

C.循序渐进原则

D.巩固性原则

4.()是教育的出发点和依据,也是教育活动的最后归宿。

A.教育目的

B.教育媒介

C.教育理论

D.教书方法

5.某个学生在课堂上故意弄出响声以引起教师的注意,这时,采取()的处理方法最为适宜。

A.非言语暗示

B.言语提醒

C.有意忽视

D.暂时隔离

6.马卡连柯曾经说过:

“活动教育了集体,团结了集体,加强了集体,以后,集体自身就能成为很大的教育力量了。

”这体现了班级活动的()功能。

A.满足交往

B.促进个性

C.班集体建设

D.学习发展

7.学生自己选择学习的目标、内容、方式及指导教师,自己决定活动结果呈现的形式,指导教师只对其进行必要的指导,不包揽学生的活动。

这体现了综合实践活动的()。

A.实践性

B.开放性

C.自主性

D.生成性

8.儿童中心论违背了()。

A.传授知识和发展能力相统一的规律

B.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结合的规律

C.知识教学与思想教育相统一的规律

D.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相结合的规律

9.授人以鱼仅供一饭之需,授人以渔则终身受用无穷。

这说明教学中应重视()。

A.知识的传授

B.发展学生的能力

C.培养学生积极的心理品质

D.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

10.“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指的是()。

A.广义的教育现象

B.狭义的教育现象

C.正规教育

D.学校教育

11.心理健康在社会交往中可表现为()。

A.接触异性时经常表现为紧张的情绪

B.对同事、好友无缘无故地表现为冷漠、漠不关心

C.有自己喜欢与不喜欢的人

D.经常与素不相识的人十分热情地交谈,表现为十分兴奋的状态

12.班主任的个性影响力不取决于()。

A.对学生产生积极影响的能力

B.班主任的职权

C.自身对教育工作的情感体验

D.高度发展的控制自己的能力

13.课程资源的核心和主要组成部分是()。

A.学生

B.教师

C.教材

D.知识

14.一位老师把自己当作是学生学习和成长的“催化剂”,而不是权威者。

这符合()学习理论的观点。

A.建构主义

B.人本主义

C.信息加工

D.联结主义

15.注重培养学生的探究态度与能力的课程是()。

A.基础型课程

B.拓展型课程

C.研究型课程

D.技能型课程

16.班主任教育工作的重点应该放到()中来。

A.阶段性班级活动

B.日常性班级活动

C.课外班级活动

D.校外班级活动

17.综合实践课主要包括()几部分。

A.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与技术教育

B.信息技术教育、合作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与技术教育

C.信息技术教育、合作性学习、社会实践、劳动与技术教育

D.劳动与技术教育、社区服务实践、研究性学习、合作性学习

18.教育家()曾说:

“我十分明确地把培养有用的国家公民当作国家国民学校的教育目标,并且是国民教育的根本目标。

”这是教育史上较为典型的社会本位目的论思想。

A.涂尔干

B.夸美纽斯

C.凯兴斯泰纳

D.柏拉图

19.心理辅导的目标有两个,一是学会调适,二是()。

A.行为矫正

B.学会适应

C.寻求发展

D.克服障碍

20.实验证明:

学习程度达到()时,记忆效果最佳。

A.50%

B.100%

C.150%

D.200%

21.教育主体确定,教育对象稳定,有相对稳定的活动场所和设施等教育实体出现,教育初步定型,这些特征的出现标志着学校教育制度进入()。

A.前制度化教育阶段

B.制度化教育阶段

C.非制度化教育阶段

D.学校萌芽阶段

22.最近,王华为了通过下个月的出国考试而刻苦学习外语,这种学习动机是()。

A.外在远景动机

B.内在远景动机

C.外在近景动机

D.内在近景动机

23.地理老师讲到地形时,使用彩色图片的效果往往比只用黑白图片的效果好,这主要体现了知觉的()。

A.整体性

B.选择性

C.理解性

D.恒常性

24.下列哪个选项是迁移()。

A.学生刚学习一篇文章,教师带领学生用真实情景演示出来

B.学生学习解决一元二次方程,老师测验一元二次方程

C.学生学习古诗文后,老师让学生默写

D.学生学习一位数加法,作业是两位数加法

25.综合实践活动的学习过程可分为活动准备、活动实施、()等阶段。

A.活动总结

B.活动展示

C.活动拓展

D.活动引导

26.在集体发展的几个阶段中,集体真正成为教育手段的阶段是()。

A.初始阶段

B.正规化阶段

C.成熟阶段

D.巩固阶段

27.所谓“自我反思”是指()。

A.教师对自己思想、愿望、行为和个性特点的判断和评价

B.教师作为专业人员之间的交往、互助与合作

C.教师把自己日常所从事的教育教学活动作为思考和研究对象

D.研究者以叙事、讲故事的方式,表达对教育的理解和解释

28.下列行为中,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

A.吃过葡萄觉得酸,以后再也不吃葡萄

B.观看宣传片,学会逃生方法

C.发奋学习后成绩进步,从此加倍努力

D.因赖床迟到后再也不赖床

29.1632年,捷克的著名教育家夸美纽斯写出了(),这是近代最早的一部教育学著作。

A.《大教学论》

B.《学记》

C.《普通教育学》

D.《教育论》

30.提出“先行组织者”概念的是()。

A.奥苏伯尔

B.布鲁纳

C.桑代克

D.班杜拉

31.马克思主义认为,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根本途径是()。

A.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B.从事智力劳动

C.从事体力劳动

D.接受教育

32.在教师与家长的关系上,下列观点正确的是()。

A.在学校以教师为主,在家以家长为主

B.家长与教师是平等的教育主体

C.以教师为主,家长为辅

D.以教育能力较强的一方为主

33.苏老师是三

(2)班的班主任,这一批刚入学的新生让他比较头疼,无论什么事情都要他亲自去管理,同学们都非常依赖他。

这个时期的班级处于()阶段。

A.初建期

B.形成期

C.成熟期

D.完成期

34.“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这是一种()。

A.双趋冲突

B.双避冲突

C.趋避冲突

D.多重趋避冲突

35.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

A.领导者、辅助者、组织者

B.实施者、决策者、合作者

C.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

D.辅助者、帮助者、引导者

36.学会如何学习的实质是()。

A.学会在适当条件下使用适当的策略

B.掌握科学概念与原理

C.掌握大量言语信息

D.形成学习兴趣

37.下列观点中,不属于联结主义学习理论的是()。

A.强化在其中起着重要作用

B.一切学习都是通过条件作用形成的

C.学习是在刺激与反应之间建立联结

D.认知结构是学习的基础

38.崔老师在教《济南的冬天》时,让学生通过视频观看济南雪前和雪后的美景,为学生设计真实、具体、生动的场景。

其采用的教学方法是()。

A.情境教学法

B.示范法

C.演示法

D.现场教学法

39.1897年,南洋公学创立,分为四院,其中的外院即为小学,它是我国最早的公立小学堂。

南洋公学的创立者是()。

A.盛宣怀

B.张之洞

C.张焕纶

D.康有为

40.在注视飞速开过的火车之后,会觉得附近的树木向相反的方向运动。

这是()。

A.自主运动

B.诱导运动

C.动景运动

D.运动后效

41.研究者按照研究目的,合理控制或创设一定的条件,人为地变革研究对象,从而验证研究假设,探讨教育现象因果关系,揭示教育工作规律的研究方法是()。

A.调查研究

B.实验研究

C.个案研究

D.经验研究

42.心理学家提出了发展的关键期或最佳期的概念,其依据是身心发展的()。

A.顺序性

B.阶段性

C.不平衡性

D.互补性

43.能力有高低之分,性格有自信与自卑之差。

这体现的是()。

A.个性心理倾向性

B.心理过程

C.认知过程

D.个性心理特征

44.“一题多解”的教学方式主要用于训练学生的哪一种思维?

()

A.直觉思维

B.发散思维

C.动作思维

D.集中思维

45.在教学中运用变式的主要目的是()。

A.激发学习兴趣

B.引起有意注意

C.丰富学生想象

D.突出概念本质

46.余光中先生的《乡愁》是一首表达爱国与思乡主题的诗歌,一般来说最恰当的教学思路是()。

A.让学生在反复诵读的基础上,体味诗中的思想感情

B.让学生在把握诗中的人物和情节的基础上,理解作品的艺术特色

C.让学生在分析字句的基础上,了解诗歌的表达技巧

D.让学生在了解写作背景的基础上,把握诗歌的结构特点

47.当今社会的教育,有进一步将对青少年儿童的教育“成人化”的趋势,这一现象违背了个体身心发展的()的规律。

A.顺序性

B.不平衡性

C.阶段性

D.个别差异性

48.教师必须做到“严于律己,为人师表”,这是因为教师的劳动具有()。

A.创造性

B.示范性

C.连续性

D.主体性

49.认知过程是个体获取知识和运用知识的过程,是指()。

A.感知、记忆和思维

B.情绪、思维和意志

C.动机、需要和兴趣

D.能力、气质和性格

50.下列关于使用言语说服策略提高学生道德认知水平的观点,不恰当的是()。

A.对高年级的学生而言,充分说理、逻辑性强的说服内容更有效

B.对低年级的学生来说,富有感情色彩、生动感人的说服内容更容易产生影响

C.正面的观点和材料在短时间之内难以见效,不容易解决当务之急的问题

D.同时提供正反两面的论据和资料更利于培养学生长期稳定的态度

51.《学记》指出“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相观而善”,这就启示我们在教学中要注意运用()的方法。

A.谈话法

B.讨论法

C.参观法

D.练习法

52.班主任工作计划中比较完整的计划是()。

A.月计划

B.学期计划

C.具体的活动计划

D.周计划

53.下列活动中,不属于教育现象的是()。

A.父母教子女

B.幼猴学跳跃

C.到电影院看电影

D.课外活动做航模

54.教学是学校教育的()工作。

A.唯一

B.中心

C.必要

D.辅助

55.某小学少先队围绕“学雷锋”主题开展一系列少先队活动,体现了()是少先队活动的首要原则。

A.教育性

B.自主性

C.趣味性

D.实践性

56.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认识可划分为不同阶段,其中()是教学的中心环节。

A.引发学习时机

B.领会知识

C.运用知识

D.巩固知识

57.教师采用摸底考试了解学生已有的知识和能力的做法属于()。

A.形成性评价

B.相对性评价

C.总结性评价

D.诊断性评价

58.“一两的遗传胜过一吨的教育”是()的观点。

A.遗传决定论

B.教育万能论

C.二因素论

D.环境决定论

59.《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建议教师引导学生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对这种文本的相关理解不正确的是()。

A.简明、直观、概括性强,具有很强的实用功能。

B.往往由多种材料组合而成,形式上较为复杂。

C.文本内容充满跳跃性,与意识流文学作品相似。

D.将此类文本插入文字材料中,有助于读者理解材料。

60.20世纪以后教育的主要特点有终身化、全民化、民主化、多元化和()。

A.大众化

B.公立化

C.公平化

D.现代化

61.小学语文教师上好语文课的根本前提和提高教学质量的保证是他们的()。

A.课堂应变能力

B.设计教学的能力

C.语言表达能力

D.分析教材的能力

62.与高级神经活动过程中的强、平衡而不灵活相对应的高级神经活动类型是()。

A.安静型

B.不可遏制型

C.活泼型

D.弱型

63.奥苏伯尔认为学习的实质是()。

A.有意义接受学习

B.有意义发现学习

C.发现学习

D.探究学习

64.班级管理模式中的“目标管理”是由()提出来的。

A.马卡连柯

B.德鲁克

C.皮亚杰

D.夸美纽斯

65.动作技能的教学方法一般宜于采用()。

A.发现法

B.示范法

C.讲解法

D.示范与讲解相结合的方法

66.比班级上课更切合学生个人水平和特点的教学形式是()。

A.现场教学

B.复式教学

C.分组教学

D.班级授课

67.我国中小学普遍实行的学科课程及相应的理论是()的表现。

A.课程是知识

B.课程是经验

C.课程是活动

D.课程是项目

68.著名教育家马卡连柯提出的班级管理理论是()。

A.民主管理

B.常规管理

C.平行管理

D.目标管理

69.就动作技能的学习而言,“见者易,学者难”强调的是()对动作技能学习的重要性。

A.示范

B.言语指导

C.练习

D.反馈

70.百米竞赛的预备信号与起跑信号间隔2秒比较合适,相隔太长时间才发起跑信号会影响运动员的成绩,其原因是()。

A.注意的选择性

B.注意的分配

C.注意的起伏

D.注意的指向性

单选题答案:

1:

C2:

B3:

A4:

A5:

A6:

C7:

C

8:

D9:

B10:

A11:

C12:

B13:

C14:

B

15:

C16:

B17:

A18:

C19:

C20:

C21:

A

22:

C23:

B24:

D25:

A26:

C27:

C28:

B

29:

A30:

A31:

A32:

B33:

A34:

A35:

C

36:

A37:

D38:

A39:

A40:

D41:

B42:

C

43:

D44:

B45:

D46:

A47:

C48:

B49:

A

50:

C51:

B52:

B53:

B54:

B55:

A56:

B

57:

D58:

A59:

C60:

D61:

D62:

A63:

A

64:

B65:

D66:

C67:

A68:

C69:

C70:

C

单选题相关解析:

1:

《美国大百科全书》对教学媒体的分类是:

①印刷材料;②图示媒介;③照片媒介;④电子媒介。

因此,答案为C。

2:

教育行动研究是指在教育情境中,由教育实践者(通常指教师)进行,目的是改善教育专业的实践,采取批判、自省、质疑的研究精神,借以实践其教育理想并获得专业成长与提升的一种研究。

3:

直观性原则是指在教学中要通过让学生观察所学事物,或教师利用语言的形象描述,引导学生形成所学事物、过程的清晰表象,丰富他们的感性知识,从而使他们能够正确理解书本知识或发展认识能力。

4:

教育目的是教育的出发点和依据,也是教育活动的最后归宿。

5:

在课堂上发生的类似学生调皮捣蛋的突发事件,教师在处理时都要遵循一个原则,即以不影响正常上课为前提。

故题干中教师既不可以有意忽视,也不好采用直接的言语提醒、处罚等伤害学生自尊心的方式。

可以采取用目光注视提醒学生或走到学生跟前轻敲桌子提示等非言语方式来告诫学生认真听课。

6:

本题考查了班级活动的功能。

马卡连柯的话体现了班级活动对集体培养的重要作用,体现了班级活动的班集体建设功能。

故选C。

7:

综合实践活动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注重发挥学生的自主性。

学生自己选择学习的目标、内容、方式及指导教师,自己决定活动结果呈现的形式,指导教师只对其进行必要的指导,不包揽学生的工作。

8:

儿童中心论只强调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忽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

9:

本题考查的是传授知识与发展能力之间的关系。

“授人以渔”强调的是能力的培养。

故选B。

10:

广义的教育指凡是增进人的知识和技能、发展人的智力和体力、影响人的思想和品德的活动,包括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

“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指对人的知识、思想等产生了影响,属于社会教育范畴。

11:

心理健康表现为个人具有生命力的活力、积极的内心体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够有效地发挥个人的身心潜力以及作为社会一员的积极的社会功能。

ABD三项属于行为不正常的表现。

12:

班主任的个性影响力取决于三个方面:

一是班主任自身对教育工作的情感体验;二是对学生产生积极影响的能力;三是高度发展的控制自己的能力。

13:

课程资源是课程建设的基础,它包括教材以及学生家庭、学校和社会生活中一切有助于学生发展的各种资源。

教材是课程资源的核心和主要组成部分。

14:

人本主义的学生中心模式又称为非指导性教学模式。

在这个模式中,教师最富有意义的角色不是权威。

而是“助产士”和“催化剂”。

15:

研究型课程从问题的提出、方案的设计到实施及得出结论,完全由学生自己来做,注重研究过程甚于注重结论。

16:

班级教育活动主要由日常性的教育活动与阶段性的教育活动两大部分组成,班主任教育工作的重点应该放在日常性的教育活动上。

17:

综合实践课主要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与技术教育四个部分。

18:

题干描述的是凯兴斯泰纳的观点。

19:

心理辅导的一般目标归纳为两个方面,第一是学会调适,包括调节与适应;第二是寻求发展。

这两个目标中,学会调适是基本目标,以此为主要目标的心理辅导可称为“调适性辅导”;寻求发展是高级目标,以此为主要目标的心理辅导可称为“发展性辅导”。

故选C。

20:

实验证明,过度学习达到50%,即学习的熟练程度达到150%时,学习的效果最好。

21:

前制度化教育是人类教育史上一个重要的发展阶段。

一般认为,在奴隶社会初期出现了定型的教育组织形式即实体化教育,学校是其重要的标志。

学校的产生,意味着教育活动的专门化,教育形态趋于定型。

学校具有以下特点:

①教育主体的确定;②教育对象的相对稳定;③形成系列的文化传播活动;④有相对稳定的活动场所和设施等;⑤是由以上种种因素结合在一起而形成的独立的社会活动形态。

22:

从题干可知,王华是“为了通过下个月的出国考试”而学习,这是为了实现短期目标,属于近景动机。

排除A、B。

王华刻苦学习外语是由考试这一外在诱因所引起,属于外部动机。

故选C。

23:

知觉的选择性指人在知觉过程中把知觉对象从背景中区分出来优先加以清晰地反映的特性。

使用彩色效果比黑白效果好是因为彩色更容易被区分出来,体现的是知觉的选择性。

故选B。

24:

把计算一位数加法的方法迁移到两位数加法的计算方法上,属于学习迁移。

25:

本题考查考生对综合实践活动学习过程的掌握,综合实践活动学习过程包括活动准备、活动实施、活动总结等。

26:

发展到成熟阶段的班集体,已有了明确的、共同认可的奋斗目标,班级已经形成了坚强的核心,班干部已有了独立主持班务的能力,学生已有了较强的自我教育能力,班集体形成了良好的舆论氛围和民主团结的风气。

27:

对于自己日常所从事的教育教学活动,教师需要进行反思,以此提升自我的教育水平的活动。

28:

强化的三种形式:

①直接强化:

观察者因表现出观察行为而受到强化。

②替代性强化:

指学习者通过观察他人行为所带来的奖励性后果而受到强化。

③自我强化:

人能观察自己的行为,并根据自己的标准进行判断,由此强化或处罚自己。

B项是观察学习中的替代强化,其他三项都是直接强化。

29:

1632年出版的《大教学论》是教育学开始形成一门独立学科的标志,该书被认为是近代第一本教育学著作。

《学记》是我国也是世界上第一本专门论述教育问题的著作,《普通教育学》的作者是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教育论》的作者是英国教育家斯宾塞,故选A。

30:

奥苏伯尔提出“先行组织者”概念。

先行组织者,是先于学习任务本身呈现的一种引导性材料,它要比学习任务本身有较高的抽象、概括和综合水平,并且能清晰地与认知结构中原有的观念和新的学习任务关联起来。

31:

“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途径”是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基本观点之一。

32:

教师和家长是平等的教育主体,在教育学生上都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33:

初建期是指在班级组建之初,同学们形式上属于一个班级,实际上还是比较孤立的个体,大家都对班主任依赖性比较强,班集体的工作主要依靠班主任指挥。

34:

双趋冲突是指同时并存两种能满足需要的目标,他们具有同等的吸引力,但只能选择其中之一时所产生的动机冲突,鱼和熊掌具有同等吸引力,二者不知如何选择这就是一种双趋冲突。

故选A。

35:

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

36:

学习策略是指学习者在学习活动中,为了达到有效的学习目的而采用的规则、方法、技巧及其调控方式的综合。

学会如何学习属于学习策略里面的元认知策略。

37:

联结主义学习理论也称为行为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过程是有机体在一定条件下形成刺激与反应的联系从而获得新经验的过程。

主要代表观点有桑代克的试误说、巴甫洛夫的经典性条件作用、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作用。

A选项是巴甫洛夫的观点,B是整个行为主义学习理论的观点,C是斯金纳的主要观点,D是认知主义学习理论的观点。

38:

情景教学法也叫情境教学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以形象为主体的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生动具体的场景,以引起学生一定的情感体验,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并使学生的心理机能得到发展的教学方法。

教师创设的情境一般包括生活展现的情境、图画再现的情境、音乐渲染的情境、言语描述的情境等。

题目中张老师为学生播放济南美景属于创设情境的教学方法。

本题主要困惑在于区别A、D选项。

D选项现场教学法主要用行动进入事实,而A选项更多侧重于“思想活动”。

39:

本题考查小学的发展历程,1878年,张焕纶在上海正蒙书院内附设的小班,是近代小学的开端;1897年,盛宣怀创办的南洋公学,分为四院,其中的外院即为小学,是我国最早的公立小学堂。

40:

在注视向一个方向运动的物体之后,如果将注视点转向静止的物体,那么会看到静止的物体似乎向相反的方向运动,这就是运动后效。

与题干描述的现象相符合。

41:

实验法是按照研究目的,合理地控制或创设一定条件,人为地变革研究对象,从而验证研究假设,探讨教育因果关系,揭示教育工作规律的一种研究。

42:

关键期或最佳期指的是人的身心发展有一个最佳的时间段,这是由于人的身心发展存在不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