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学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2178678 上传时间:2023-04-17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56.1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二单元学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第二单元学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第二单元学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第二单元学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第二单元学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二单元学案.docx

《第二单元学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二单元学案.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第二单元学案.docx

第二单元学案

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

课题1空气(第一课时)

课型:

新授主备人:

王爱红审核:

时间:

2010-9

一、学习目标:

1.能记住空气中各成分的体积分数;

2.能完成对空气组成的实验探究,能在准确描述实验现象的基础上得出结论,能对实验中出现的现象进行合理分析。

二、学习过程:

知识点1、空气的组成

思考:

1、如何证明空气的存在?

(利用身边的物品试一试)

2、空气就在你的周围,为何看不见摸不着?

你能描述它有哪些物理性质吗?

【阅读】课本P26-27,填空:

3、二百多年前,法国化学家用定量方法研究了空气的成分,得出空气由和组成的结论,其中占空气总体积的1/5的结论。

知识点2、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测定

4、探究步骤:

(1)将图2-3所示集气瓶内加少量水,容积划分为五等份,并加以标记。

(2)在带橡皮塞和导管的燃烧匙内装满红磷,将胶管上的止水夹夹紧,把燃烧匙内的红磷放在酒精灯火焰上点燃并迅速伸入集气瓶内,塞紧橡皮塞,观察现象。

实验现象:

反应的文字表达式(反应原理):

(3)待集气瓶冷却到室温后把导管插入盛水的烧杯中,打开止水夹,观察现象。

实验现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讨论】

5.红磷在集气瓶中燃烧,消耗了什么气体?

6.打开止水夹后,为什么集气瓶中能吸入约占集气瓶容积1/5的水?

7.集气瓶中剩余的气体主要是什么?

有什么性质?

【实验结论】

8、由该实验现象,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拓展思考】

9.点燃的红磷(用燃烧匙)为什么要迅速伸入集气瓶并塞紧瓶塞?

如果将点燃的红磷慢慢伸入集气瓶,结果又如何?

10.为什么要等待集气瓶冷却到室温后,再打开止水夹?

11.如果实验中,红磷在集气瓶里已经消耗完,对实验结果有无影响?

为什么?

12.如果将该实验中的红磷改成木炭,对实验结果有何影响?

13.拉瓦锡的实验得出结论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1/5,而我们实验中,为什么气体减少的体积小于1/5?

有没有可能大于1/5?

知识点3空气的成分及各成分的体积分数:

空气的成分

氧气

二氧化碳

其他气体和杂质

体积分数

78%

0.94%

14.课本P33习题1,2

(1)

三、自我测评

1、汽车驾驶舱气囊内所装化学物质,能在碰撞后瞬间生成一种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该气体是()A、氧气B、氮气C、二氧化碳D、稀有气体

2、要测定空气中氧气所占的体积,最好在空气中燃烧  ()

   A.碳  B.硫  C.蜡烛 D.磷

3、某密闭容器内盛有氧气和氮气的混合气体,采用燃烧法除去其中的氧气,且不能混入新的气体,最好采用的可燃物是()

A.硫磺(生成二氧化硫气体)B.红磷 

C.木炭(生成二氧化碳气体) D.蜡烛

4、下列操作中,导致倒吸进集气瓶内的水小于集气瓶容积1/5的是,导致倒吸进集气瓶内的水大于集气瓶容积1/5的是

A.红磷的量不足B.集气瓶漏气C.没有冷却到室温就打开止水夹

D.燃烧匙伸入集气瓶内的速度太慢了E.预先在导管内也充满了水

5、某同学可如右图所示装置粗略的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

图中烧杯上方玻璃管(预先固定好)中部有一可左右滑动的活塞,其左端密封有空气和足量白磷(白磷着火点低,约40℃),右端跟空气相通,实验开始前,活塞处在5cm处。

 ①点燃白磷,可以观察到玻璃管内开始发生的现象:

 白磷(足量)               ;活塞向(填左或右)     移动。

 ②实验结束后,恢复至常温,活塞应停在约      cm处,据此可得出的结论是               。

【教学反思:

 

课题1空气(第二课时)

课型:

新授主备人:

王爱红审核:

时间:

2010-9

一、学习目标:

1.初步认识纯净物、混合物的概念,能区分—些常见的纯净物和混合物

2.了解氧气、氮气和稀有气体的性质和用途;

3.了解空气污染危害,知道空气是宝贵的自然资源,养成关注环境、热爱自然的情感。

二、学习过程

知识回顾:

空气是由哪些物质组成的?

各物质在空气中所占的体积分数各为多少?

自主探究:

知识点1、混合物和纯净物

【阅读】课本P27-28,混合物和纯净物,思考与交流:

1、下列物质①海水②矿泉水③洁净的空气④五氧化二磷⑤啤酒⑥牛奶⑦冰水混合物⑧红磷⑨纯净水⑩液态氧,

稀有气体

其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属于混合物的是:

2、课本P33习题2

(2)、(3)、3。

3、你知道混合物与纯净物有什么区别与联系吗?

试一试完成下表:

混合物

纯净物

组成是否固定

性质是否固定

有无专用的化学符号

联系

知识点2、氧气的用途

【阅读与交流】阅读课本P28-30页,共同交流下列问题

4.阅读课本P28,结合你的生活经验,谈谈氧气在生活和生产中的用途。

5.阅读课本P28-29,结合你的生活经验,谈谈氮气在生活和生产中的用途。

(1)氮气性质:

氮气是一种色味于水的气体,密度与空气接近,不能支持燃烧,化学性质。

(2)氮气用途:

①氮气是制和的重要原料;②氮气可做保护气(列举三个具体方面)、、,这些用途是利用了氮气的性质,因此通常物质的用途是由决定的。

6.完成P29页讨论

【思考与交流】7、膨化食品袋里充入的气体必需满足哪些条件?

知识点4、稀有气体的性质及用途:

【阅读】课本P29-30与稀有气体有关的内容,我发现:

8、稀有气体包括,稀有气体化学性质的最大特点是。

9、稀有气体的用途:

①可做保护气,例如:

、;②稀有气体在通电时发出不同颜色的光,可制成多种用途的等

10、课本P33习题2⑷。

【思考与交流】

11、氮气与稀有气体相似的用途是,这是因为。

知识点5、保护空气:

【阅读与交流】阅读课本P30-31有关保护空气的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对空气造成污染的物质主要有哪些?

(2)空气污染导致的环境问题有哪些?

(3)你认为应当如何防止或控制空气的污染?

【拓展阅读】课本P31“空气质量日报、预报”

我国目前计入空气首要污染物的有:

三、自我测评

1、下列不属于氧气的用途的是( )

A.炼钢  B.医疗  C.填充灯泡  D.宇航

2、薯片等易碎食品宜采用充气包装,下列气体最不适宜充入的是()

A、氧气B、氮气C、二氧化碳D、稀有气体

3、下列有关氮气的性质错误的是( )

A.氮气可溶于水  B.无色无味C.常温下不与氧气反应 D.氮气不活泼

4、在生产和科研中,需要用到一些保护气,当焊接金属时,为了隔绝空气,能作为保护气的一组是()

A.氢气氮气 B.氮气氧气C.二氧化碳一氧化碳 D.氮气氩气

5、下列物质排放到空气中,不会造成污染的是()

 

6、近年来,在东北,华东地区持续发生多起扬沙和沙尘暴天气,造成这一现象的重要原因之一是()A大气污染的结果B植被遭受破坏的结果

C火山爆发的结果D土壤污染的结果

7、各组物质,前者属于混合物,后者属于纯净物的是()

A、净化后的自来水加碘盐B、氮气煤

C、冰水混合物二氧化碳D、稀有气体液氧

8、电工师傅使用的“试电笔”中常充入一种气体,此气体通电时发红光,它是()  A、氦气  B、氖气   C、氧气   D二氧化碳、

【教学反思】:

课题2氧气

课型:

新授主备人:

王爱红审核:

时间:

2010-9

一、学习目标:

1、能说出氧气主要的性质和用途,记住碳、硫、铁与氧气反应的现象,会写相关反应的文字表达式和符号表达式,知道氧气的检验方法。

2、能区别化合反应与氧化反应;能说出燃烧与缓慢氧化这两种氧化反应的区别。

二、学习过程:

知识点1:

氧气的性质

【阅读】课本P34,完成下列问题:

1、氧气的物理性质:

⑴常温下是__、__的气体。

⑵标准状况下密度为___,比空气。

⑶__溶于水。

⑷在压强101kPa时,氧气在-183℃时变为___液体,在-218℃时变为_____的固体。

2、氧气的检验

根据P34实验2-2中的现象,思考用什么简单的方法检验一瓶无色气体是氧气?

 

3、氧气的化学性质

根据课本P34-35、实验2-3、2-4中的现象,完成下表:

实验内容

实验现象

解释和文字表达式

硫的燃烧

(1)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_______色火焰。

(2)硫在氧气中发出______色火焰,生成有______气味的气体,并放出___________。

硫在氧气中燃烧比在空气中

,生成物都是。

文字表达式:

_________________。

木炭的

燃烧

(1)将木炭在酒精灯上加热,观察到的现象是,

(2)红热的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

振荡集气瓶,观察到澄清的石灰水。

文字表达式:

__________________。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1)直接将细铁丝在空气中加热,可以发现

(2)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是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后生成

_______________。

文字表达式为

______________。

4、讨论:

在做“物质在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燃烧”的实验时,常常要在集气瓶里预先加少量水,试推测对不同物质来说,这样做的目的各是什么,是不是可以用少量沙来代替水?

5、在课本P35实验2-4中,为什么要等铁丝上的火柴即将燃尽再插入氧气瓶中?

6、要除去密闭容器内空气中的氧气,并且不混入其他气体,可选用()

A.硫B.红磷C.蜡烛D.铁丝

知识点2、化合反应和氧化反应

7、分析与比较:

写出红磷、木炭、蜡烛、硫粉、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文字表达式,比较这五个反应有什么共同点和不同点?

不同点:

相同点:

【小结】化合反应:

氧化反应:

【讨论与交流】化合反应一定是氧化反应吗?

氧化反应一定是化合反应吗?

请举例说明

【讨论与交流】铁丝放置在空气中一段时间以后会生成铁锈,其原因是铁丝与空气中的氧气等物质发生了化学反应,比较一下这个反应和上述反应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三、自我测评

8、灯泡中如果有氧气存在,则灯丝由于与氧气发生反应而容易被烧坏。

因此,在灯泡内常封入一种暗红色的固体物质,用来完全吸收掉灯泡内的氧气以延长灯丝的寿命,请你猜测这种物质可能性是()

A、氧化汞B、氧化铁C、红磷D、高锰酸钾

9、下列关于氧气的说法正确的是()

A.氧气从淡蓝色液体变成无色气体发生了化学变化

B.硫在氧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并有无色带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产生

C.氧气可用于动植物呼吸、医疗急救、作燃料切割金属等

D.用带火星的木条可以检验氧气

10、下列有关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A、磷在氧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雾;

B、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色火焰,生成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C、把盛有硫的燃烧匙伸进充满氧气的集气瓶中,立即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生成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D、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四氧化三铁。

11、按要求写出下列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产生大量白烟的化合反应:

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的化合反应:

用刺激性气味气体生成的化合反应:

只是氧化反应,但不是化合反应:

 

12、三个集气瓶分别充满了空气、氧气和二氧化碳气体,怎样用简单的方法进行鉴别?

 

【教学反思:

注意事项:

(有以下考点)

1)实验装置顺序要先下后上,从左至右装配仪器。

并注意铁夹要夹在试管的中上部(离管口约1/3)

左右处,试管管口要略向下倾斜。

2)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试管口为什么要放一团棉花?

 (防止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

3)为什么要稍向下倾?

     防止加热时产生的水分在试管口冷凝倒流而炸裂试管.,

4)为什么气泡刚冒出时不宜立即收集气体?

  开始加热时排出的主要是空气,当气泡连续地并比较均匀地放出时,才是氧气,这时才能进行收集。

5)为什么用排水法收集气体,在停止制氧时,应先把导管从水里拿出来,然后移去酒精灯?

     防止水槽中的水倒流而炸裂试管.

6)为什么试管内的导管不宜过长?

 伸入试管内的导管不宜过长,以免气体难于排出。

7)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氧气时怎样验证氧气已经集满?

     用带火星的木条去试验氧气,是鉴定氧气的一种常用方法。

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如果木条复燃,说明氧气已经集满。

8)怎样验证制得的气体是氧气?

      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如果木条复燃,说明该气体是氧气。

【巩固练习】

1、下列物质中含有氧气的是-------------------------------------------------------------------()

A.双氧水B.高锰酸钾C液态氧D二氧化锰

2、在分解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反应中,加入二氧化锰的作用是--------------------()

A.产生氧气B.产生更多的氧气C.加快化学反应速率D.减慢反应速度

3、用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时忘了加入二氧化锰,结果是-----------------------------()

A.根本无法生成氧气B.产生氧的总质量减少

C.产生氧气速度慢D.没有氧气生成

4、医院给病人输氧时用到类似下图所示的装置。

关于该装置,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使用该装置用来观测是否有氧气输出

     B、使用该装置用来观测氧气的输出速率

     C、a导管连接供给氧气的钢瓶

D、a导管连接病人吸氧气的塑料管

六、提高练习

5、下列中属于分解反应的是----------------------------------------------()

A、石蜡+氧气

水+二氧化碳B、盐酸+锌

氯化锌+氢气

C、硫+氧气

二氧化硫D、过氧化氢

水+氧气

6、下列四种变化,有一种变化与其他三种变化本质不同的是----------------------------()

A.化合B.燃烧C.氧化反应D.蒸发

7、下列有关催化剂的说法正确的是-------------------------------------------------------------()

A.二氧化锰可以使过氧化氢在较低温度下产生氧气

B.催化剂减慢物质的反应速度

C.加入二氧化锰可使过氧化氢产生更多的氧气

D.催化剂加快物质的反应

8、用高锰酸钾加热制氧气,实验中发现试管破裂,有以下原因与之不相关的是( )

①试管外壁有水没擦干 ②加热时试管底部触及灯芯   ③试管口没放棉花④高锰酸钾的量太多 ⑤加热过程中不时地移动酒精灯 ⑥直接对准药品部分加热 

A、②④

B、③④⑤C、③⑤

D、①②⑥

 9、下列哪一种气体即可以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又可以用排水法收集(   )

A、密度大于空气且易溶于水B、密度大于空气且难溶于水

C、密度小于空气且易溶于水 D、密度小于空气且难溶于水

【教学后记】:

课题3制取氧气(第一课时)

一、学习目标:

1.了解实验室制取氧气的主要方法和原理

2.认识催化剂和催化作用

3.能区别化合反应与分解反应。

二、学习过程:

知识点1:

实验室制取氧气

【课前预习】课本P37-38相关内容,回答:

1、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原理,请写出这些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⑴;

⑵;

⑶。

1)分解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

【演示实验】实验2-5,观察并思考完成书上P37页表格

【演示实验】实验2-6

【思考与交流】

3.由实验2-6的现象,对二氧化锰在实验中的作用作出准确的判断。

4.实验中,是不是只能用二氧化锰作为催化剂?

【小结】催化剂和催化作用的定义

催化剂:

催化作用:

【思考与交流】

5、有关催化剂的说法正确的是()

A二氧化锰可以使过氧化氢在较低的温度下分解迅速产生氧气

B催化剂只能加快反应速度C二氧化锰在催化过程中所有性质都不变化

D加入二氧化锰可以使过氧化氢分解产生更多的氧气。

2)分解氯酸钾制氧气

【演示实验】实验2-7,观察并思考完成书上P38页表格

 

课题3制取氧气(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了解实验室制取氧气的主要方法和原理。

2.认识分解反应

3.练习连接仪器的基本操作,初步掌握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实验操作

学习过程

课前预习:

认识实验室制取氧气的装置图:

 A       B      C    D E  F        

发生装置收集装置气密性检查

【新知探究】

高锰酸钾加热分解制氧气

【交流与讨论】仔细观察实验装置图以及教师的演示操作,思考下列问题:

1.比较高锰酸钾制氧气的装置和过氧化氢制氧装置,有何不同?

为什么会有这些不同?

 

2.高锰酸钾制备氧气操作步骤是怎样的?

 

3.为什么要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如何检查?

 

4.为什么要在试管口放一团棉花?

5.为什么要先移动酒精灯使试管均匀受热?

 

6.为什么试管口要略向下倾斜?

 

7.为什么要有连续气泡冒出时才能收集?

 

8.实验完毕后为什么要先移导管后熄灭酒精灯?

相反操作会有什么后果?

9.如何检验收集到的气体是氧气?

如何检验已经收集满?

 

10.氯酸钾在二氧化锰作催化剂的条件下加热也能够产生氧气,其装置和我们所介绍的双氧水分解制氧气、高锰酸钾加热制氧气两套装置中哪一套相似?

为什么?

 

(二)分解反应

1.请写出实验室制备氧气的三个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2.从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数量上看,这三个反应有什么共同点?

 

【师生小结】分解反应的定义

分解反应:

【课堂练习】下列反应中,属于分解反应的是

A.氧气在放电条件下,变成臭氧

B.碳酸钙在高温条件下得到氧化钙和二氧化碳

C.铜与二氧化碳、氧气、水反应得到碱式碳酸铜

D.铁丝在纯氧中燃烧得到四氧化三铁

(三)工业上制氧气

【拓展阅读】阅读课本P41,说说工业上是如何大量制取氧气的。

 

知识点3、分解反应和化合反应

【阅读】课本P39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3A、完成课本P38讨论题。

【思考与交流】

14B、完成课本P42习题1、2⑴。

知识点4、工业制氧气

【阅读】课本P41-42资料中的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5B、分离液态空气是根据不同的原理而将氮气与氧气进行分离的,

它(填“属于”或“不属于”)分解反应,该变化属于变化。

【反思与小结】

三、自我测评

16A、课本P43习题2⑵。

17A、课本P43习题2⑶。

在氯酸钾受热制氧气的实验中,若没有催化剂二氧化锰,则加入少量的高锰酸钾后,反应的速度会(填“加快”或“减慢”或“不变”),产生的氧气的质量

会(填“增加”或“减少”或“不变”),在反应中是催化剂。

18A、实验室制取氧气不选用的药品是()

A高锰酸钾B过氧化氢C氯酸钾D空气

19B、从安全、节能、环保、简便等方面考虑,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最佳方案是()

A分解氯酸钾制氧气B过氧化氢溶液分解C分离液态空气D高锰酸钾受热分解

20A、下列物质中含有氧气的是()A.二氧化锰B.过氧化氢C.氧化铝D.空气

21B、某气体既能用排水法又能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则该气体应具有()

A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小    B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小

C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大      D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大

3.通过制取氧气并试验氧气的化学性质的实验,初步了解通过化学实验制取新物质的的方法,体验实验过程,尝试实验成功的快乐,并学习分析实验中出现的问题。

【课后拓展】

1.用排空气法收集氧气,氧气从端进入

2.瓶内装满水,氧气从端进入,水从端排出。

.已知氨气是一种极易溶于水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小,实验室制备氨气应采用的收集方法是

A.排水法B.向上排空气法C.向下排空气法D.以上方法都不可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