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区域活动中自制教玩具有效利用的研究.docx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121578 上传时间:2022-10-03 格式:DOCX 页数:50 大小:14.83M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班区域活动中自制教玩具有效利用的研究.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0页
中班区域活动中自制教玩具有效利用的研究.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0页
中班区域活动中自制教玩具有效利用的研究.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0页
中班区域活动中自制教玩具有效利用的研究.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0页
中班区域活动中自制教玩具有效利用的研究.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班区域活动中自制教玩具有效利用的研究.docx

《中班区域活动中自制教玩具有效利用的研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班区域活动中自制教玩具有效利用的研究.docx(5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班区域活动中自制教玩具有效利用的研究.docx

《中班区域活动中自制教玩具有效利用的研究》

结题报告

一、问题的提出:

当今的区域活动中教玩具很多基本都是购买现成的教玩具为主,虽然这些现成的教玩具颜色鲜艳、相对牢固,但是有些会缺少操作和操作的方式较少,未能顾及能力不同的孩子的需求,也存在利用率不高的现象。

《幼儿园工作规程》中指出“引导幼儿利用身边的物品和材料开展活动,发现物品的材料的多种特性和功能”。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指出“多为幼儿选择一些能操作、多变化、多功能的玩具材料或废旧材料”“创造条件和机会,促进幼儿手的动作灵活协调”等。

因此,我想到了自制教玩具,因为自制的教玩具可以更好的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多变的操作方式等来进行投放,但是怎样才可以最有效的利用教玩具,使教玩具真真正正的为孩子服务呢?

二、研究的意义

自制教玩具就是结合孩子的兴趣和发展需要,利用身边的材料制作的教玩具。

我们利用自制教玩具首先能让幼儿在与材料的互动中,在兴趣、需要的动力支配下,不断自我探索、自我发现,以满足需要,获得发展,促进他们自主参与活动、自发地学习;其次能自由结伴、自主探索、共享交流,增进幼儿、师生交流,培养幼儿交往能力,有助于幼儿的长远发展;再次在区域活动中因为宽松的氛围,多层次的材料,锻炼了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促进了幼儿潜能的发展;最后能为幼儿提供探索空间和探究内容,能很好地满足幼儿的探究需要,持续探索能促使孩子创造,使孩子的创造力得到培养,是创新意识的摇篮。

三、研究目标

通过本课题的研究让幼儿更富有探索的欲望,懂得用自己的方法操作区域中的自制教玩具,也从中发挥出教师对制作自制教玩具的潜能。

四、研究对象、方法与内容

(一)研究对象

中一班全体幼儿

(二)研究方法

观察法、案例分析法、行动研究法、经验总结法

(三)研究内容

1.通过研究,充分利用废旧材料和其他材料,制作出不同层次的教玩具。

2.幼儿通过操作自制教玩具,使其在观察、动手实验、表达交流的探究活动中,大胆尝试自己的操作方法并培养孩子的耐性。

3.提高幼儿教师专业发展。

在进行教玩具制作的过程中,不断地实践和修正,从而使我们的自作教玩具做得更好。

五、人员安排

主持人:

邱丽间

成员:

谢绮棋

六、研究步骤

第一阶段:

准备阶段(2017.10-2017.11)

成立课题小组,教师对自制玩具种类的收集并广泛收集与课题研究相关资料,同时也要加强教师的学习,制定课题研究方案。

第二阶段:

实施阶段(2017.12—2018.7)

这一阶段教师在幼儿自制教玩具方面进行探索,借阅相关书

籍,初步形成一些自制教玩具的基本方法,有计划地进行实施,积累和展示自制教玩具的成果,促进幼儿能够掌握自制教玩具的玩法,在研究过程中得到教育、体验,并能认真做好研究资料的记录、整理等。

第三阶段:

总结阶段(2018.8—2018.10)

整理各种研究资料,从而对课题进行相应的分析和总结,撰写结题报告。

七、研究措施

为了让幼儿在区域活动中有效的利用自制教玩具进行游戏,我们每周安排2—3节区域活动时间,并按孩子的需要投放到各班的区域游戏活动中。

研究中我们引导幼儿在玩中练,在玩中创造,在玩中成长,会用自己的方法操作教玩具从中培养幼儿的耐性、合作意识,规则意识。

具体的说,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几方面:

  

(一)创设良好的区域环境。

  首先是合理安排区域活动空间。

为了不影响其它区域,我们安排了醒狮区、构建区在走廊上做到了动静分离。

 同时,我们做好各个区域的环境创设,营造浓烈的活动氛围。

在醒狮区中我们利用孩子的手工《醒狮》作为背景的布置,在区域的周围还放了一些家长自制的狮子头,从而使区域的气氛更加的浓厚。

在美术区中我们为了使区域更有艺术氛围,我们分别在墙上和桌子上进行了装饰。

并且添置了一些孩子用的工具、美术装饰材料投放于活动区域中。

  

(二)不断进取,拓展视野。

为了使自制教玩具的品种、实用性更加的全面,单单靠我们的想法是不够的。

为此我们不断的从图书管理借阅了《幼儿园中班区域活动》《幼儿园学具设计与手工制作》《幼儿园区角操作活动150例》《幼儿园区角活动》等图书(见附件1),另外,根据目标从网络《幼师口袋》中寻找、吸纳关于自制教玩具的相关素材和制作方法。

通过我们的探索研究制作出适合孩子操作的教玩具。

另外我们还参加了来自上海虹口幼儿园顾伟毅老师关于区域观察的《基于观察的质量评估》的讲座。

通过讲座我们知道了如何更科学的进行区域材料的质量评估。

  (三)立足自制玩具进行区域游戏。

  我们从幼儿兴趣和需要入手,利用自制教玩具,让不同层次的幼儿在游戏中获得动作技能的练习、自主的玩法及智力的发展。

因为每位孩子的能力都不同,我们精心设计了不同层次的教玩具,最大可能地满足幼儿不同的需求,针对幼儿年龄特点投入到不同的区域中。

(四)力求家园配合进行区域游戏。

区域活动中的自制教玩具的制作材料的投入当然离不开

家长的支持,我们通过分享孩子游戏的图片、视频、微信群交流、亲子活动等方式让家长知道材料的用处,从而使家长积极配合我们的工作。

八、研究成效

(一)素质教育得到实施。

1.幼儿的耐性得到提高

以益智区为例,刚开始孩子对操作教玩具玩的时间不是很长,为此我在这个区里进行了观察,发现孩子对闯关、拼砌方面是比较有兴趣的,所以我们老师就商量对教玩具进行了改造。

例如:

乒乓球造型、木棒拼接等教玩具,由于玩具的多变性大,幼儿在操作的过程中可以随着自己的想法进行游戏,游戏的玩法更新了,那孩子的操作时间就会更长久从而提高孩子的耐性。

2.幼儿的合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得到提高。

刚开始时我们的自制教玩具都是以成品为主,一段时间过去后,我们发现这些教玩具满足不了孩子的操作,缺乏幼儿之间的互动和合作。

为此,我们根据幼儿的实际情况,在自制教玩具的提供上我们以成品慢慢变成了半成品的教玩具,让幼儿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获得更多的协商与合作的机会,让孩子们为解决问题进行协商、分工与协作,在这个过程中培养了孩子的合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二)教师潜能得到发挥

本次的研究我们一共做了31种102件件自制教玩具(见

附件2),在课题研究过程中,制作的教玩具从成品?

半成品,从高结构?

低结构。

我们能就地取材并进行巧妙构思,设计、制作出的融趣味性与科学性为一体的安全适用的玩具,让幼儿在做做玩玩的过程中,发现问题,探索奥秘,充分反映教师的创新意识。

同时与主题教育相融合,相渗透,提升了游戏活动的内涵,在游戏活动过程中,教师的研讨、观察能力也得到了提高。

在研究的过程中,我们在中班级内组织了《幼儿园区域游戏中教玩具的有效利用》《中班幼儿在区域活动中合作能力的培养策略》共2场次的活动培训和进行《确立课题方案》《教玩具材料的选择》《实践中遇到的问题》《课题中期交流》《课题成果交流》共5次的课题组研讨活动。

另外我们收集了游戏观察记录表33份(见附件3)、区域活动优秀实例15份(见附件4)《幼儿区域活动图片集》《自制教玩具图片集》,还撰写了《浅谈中班区域活动中自制教玩具的投放与利用》《浅谈幼儿园区域活动中教师的观察与指导》,其中谢老师的论文还获得了禅城区的二等奖。

  (三)家长的观念得到改变

  之前家长大多数重视买来的玩具,忽视自制的玩具,重视孩子的学习,忽视孩子的动手能力培养。

有一篇文章《孩子的权利》里面讲述了孩子的权利就是玩,学会玩,在玩中学,10岁前的孩子要学会玩32种游戏,有玩泥团、捏泥人、用硬纸板做面具、用沙子堆城堡、用手脚作画、用旧物改做玩具;这就是国际儿童游戏协会推荐的部分儿童游戏活动,也都是我们小时候爱玩的,更是幼儿园《纲要》所倡导的游戏教学法。

在研究的过程中,通过派发相关资料、经验分享、讨论、亲子活动等方法来让家长形成科学的育儿观念。

并且成为课题开展的宝贵资源。

  存在问题:

  课题研究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在研究开展过程中,我们课题研讨的形式可以更丰富多样。

  今后研究设想:

  1.引导孩子自己制作简单的教玩具,尝试做到“我的玩具,我做主”的实践操作。

  2.加强对教师的培训和引领,让她们在思想上认识到区域活动在幼儿园活动中的重要性。

附件1

课题研究参考书籍

附件2

自制教玩具一览表

序号

教玩具名称

数量(个)

投入区域

1

小鱼拼图

5

益智区

2

小甲虫

5

益智区

3

走迷宫

3

益智区

4

系鞋带

4

益智区

5

接力棒

1套

益智区

6

皮筋连一连

7

益智区

7

图形变一变

2

益智区

8

踢足球

2

益智区

9

数数看

2

益智区

10

百变乒乓球

20

益智区

11

小朋友找家

2

益智区

12

钓鱼

两套

益智区

13

翻牌板

1

益智区

14

投篮

2

益智区

15

百变拼接

各2套

益智区

美术区

16

插花

3套

益智区

17

钻洞洞

2

益智区

18

钉子板

2

益智区

19

图形排一排

1

益智区

20

管子乐

2套

益智区

建构区

21

纸盘

10

美术区

22

调色瓶

1套

美术区

23

故事王

3

语言区

24

戏台

1

语言区

25

交通标志

一套

语言区

26

皮影玩偶

3套

语言区

27

皮影盒子

3

语言区

28

小怪兽

1

语言区

29

罐子积木

一套

建构区

30

盒子积木

3套

建构区

31

舞狮子

5

醒狮区

附件3

幼儿游戏观察记录表

日期:

年月日班级:

记录人:

观察记录

名称

观察形式

观察地点

幼儿姓名

案例描述

注意力

A专注

B愿意

C偶尔注意

D淡漠

参与度

A专注

B愿意

C随意

D淡漠

情绪态度

A兴奋

B愉快

C平静

D低落

同伴交往

A控制

B合作

C平行

D独自

解读幼儿

回应策略

附件4

活动区域优秀实例

游戏名称

班级

记录人

游戏来源

预期目标

材料投放

游戏玩法

游戏推进一:

观察分析

调整推进

游戏推进二

观察分析

调整推进

活动区域优秀实例

游戏名称

美丽的绳子

班级

中一班

记录人

谢老师

游戏来源

游戏是幼儿的基本活动,是幼儿学习成长的基本方式,游戏对幼儿全面发展至关重要。

基于此,我们十分注重幼儿创设与年龄特点相适应的游戏环境。

“绳子”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种材料,运用广泛,为幼儿熟知,于是我就想以各种各样的“绳子”为低结构游戏的基本材料,投入到“美工区”中。

预期目标

1.对绳装材料感兴趣,会用绳子及辅助材料进行穿、绕、绑、扭、拉等的简单的操作活动。

2.能够发挥想象,大胆利用绳类材料进行创造型游戏的活动,提高幼儿的动手能力

3.让孩子们在游戏中学习合作分享,体验游戏带来的乐趣

材料投放

1.各种绳子,如:

毛线、扭扭棒、皮筋、鞋带、麻绳、等

2.辅助材料:

纸皮、树枝、剪刀等

游戏玩法

幼儿根据自己的意愿,选择区域中绳子的材料和辅助材料进行穿、绕、绑、扭、拉线操作活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