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学概论学习指导.docx
《社会学概论学习指导.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社会学概论学习指导.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社会学概论学习指导
第一章绪论
重点:
通过教学,掌握什么是社会?
什么是社会学?
难点:
马克思是怎样看待社会的?
1.“社会”一词源于( )。
(中国)
2.马克思是怎样看待社会的?
答:
马克思著作里对社会的理解,主要分三点:
(1)社会是人们交往的产物,是各种社会关系的总和。
(2)人的社会区别于动物社会的特征是劳动。
人类通过生产劳动,创造了人类的自身,创造了一定的社会关系和文化,组成了不同于其他动物靠本能而结合的社会。
(3)人类社会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人类社会是与自然界有重大区别的特殊领域。
3.社会学作为一门独立的社会科学,是从( )开始的,产生与19世纪30年代。
(孔德)
4.孔德在哪部著作中第一次提出了“社会学”这个新名词。
(《实践哲学教程》)
5.中国社会学的创始人是( )。
(康有为)
6.严复翻译斯宾塞的《社会学的原因》定名为( )。
(《群学肄言》)
7.重要名词
社会学:
是从变动着的社会系统整体出发,通过人们的社会关系和社会行为,研究社会的结构、功能、发生、发展规律的一门综合性的社会科学。
8.历史唯物主义是社会学研究的( )。
(哲学基础)
社会学概论》教学作业1
(第一章~第四章)
班级 姓名 学号 成绩
一、填空题
1.在中国第一个讲解社会学的是 严复,他翻译的斯宾塞的社会学也叫做《群学肆言》。
2.1838年10月,法国实证主义哲学家 孔德 在他的《实证哲学教程》 第四卷中正式提出了社会学这个词。
3.社会学按其知识结构,可分为 理论社会学、应用社会学、经验社会学 三大类。
4.马斯洛 是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派的创始人,他在《调动人的积极性的理论》 一书中首次提出了 需要层次论,成为行为科学激励理论的主要理论之一。
5.人的社会需要是在人自身的生理 、心理 和外在环境条件的结合下,通过社会实践活动而产生的。
6.最早提出本能是人的内在能力理论的是英国心理学家麦独孤 ,在1908 年
7.美国社会心理学家米德把人的自我意识划分成三个阶段:
模仿阶段 嬉戏阶段 团体游戏阶段 。
8.冲突最显著的特征是破坏性 ,通常包括生命的丧失 与财产的毁灭 。
9.人际关系有两个明显的特征:
直接交往和情感性 。
10.皮亚杰学派把儿童的思维发展概括为四个阶段:
感知运动阶段 、前运算阶段 、具体运算阶段 和形式运算阶段 。
11.人的生存环境包括自然环境 和社会环境 。
12.人是社会化生物基础包括 人有脑力劳动的条件 、人有较长的依赖生活期和人有较强的学习能力、 人有语言的能力 。
二、名词解释
1、社会:
是人类历史发展的产物,是人们按照自己不断增长和提高的劳动和生活的需要,创造性的结合成不同社会关系,进行不同社会生活活动的生活共同体。
2、社会学:
是从变动着的社会系统整体出发,通过人们的社会关系和社会行为,研究社会的结构、功能、发生、发展规律的一们综合性的社会科学。
3、文化:
是指一个社会群体的生活状态,是整个群体的人造的环境,包括群体生活中所有物质的和非物质的产品。
这些产品,一代一代地传递下去。
文化有三个互相关联的组成部分,即物质文化、规范文化和认知文化。
4、社会交往:
是指个人与个人、个人与团体、团体与团体之间为了满足某种需要而进行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活动。
5、镜中自我:
是社会学家库利使用的解释人们自我认识过程的概念和理论。
库利认为,人们都是以他人为镜的,在社会交往中,人们通过他人对自己行为的态度和反应而反观自己、认识自己,就象照镜子一样,看到了自己。
6、情景定义:
也称情境定义,是社会学家托马斯用来解释人们社会互动机制或过程的概念。
就是给自己面对的情景下定义,作解释。
它是人们在行动之前对自己所处和面对的情景进行的审慎考虑和主观解释,这种解释对人们采取何种行动有直接影响。
7、集体行为:
是在人群聚集的场合下,众人不受现有社会规范控制、无明确目的和行动计划的行为。
8、人的社会化:
就是指一个从出生,从一个不知不识的生物个体的人,经过不断地学习知识、技能和社会规范,培养和提高自己的社会需要,发展自己的个性和社会性,把自己一体化到群体中去,从而使社会不断延续和发展下去的基本过程。
三、简答题
1.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论点主要包括哪些内容?
(1)社会是人们交互作用的产物,是社会关系的总和。
(2)人类社会区别于动物社会的特征是劳动。
(3)人类社会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人类社会是与自然界有重大区别的特殊领域。
2.社会学的基本特点是什么?
(1)社会学把社会作为一个系统、一个整体看待。
(2)社会学的研究是从社会生活中,人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和社会行为入手的。
社会学研究方法上的综合性。
(3)社会学把社会整体及其内部、外部的关系放在运动与变化的过程中去进行研究。
(4)社会学把社会整体及其内部、外部的关系放在运动与变化的过程中去研究。
、
(5)社会学非常重视社会调查研究。
3.什么是个性?
个性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是指一个人在他的胜利素质的基础上,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通过社会实践活动形成的观念、态度与习惯等心理特征。
也就是说,个性是个人稳定的心理特征的总合。
4.影响人际关系的因素是什么?
1、双方需求的互补性
2、 态度的类似性
3、 双方距离的远近
4、 交往频率
四、论述题(具体展开)
1.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
论点:
一、“人是一种不断需求的动物,除暂短的时间外,极少达到完全满足的状态。
”二、“一个欲望满足后,另一个迅速出现并取代他的位置;当着个被满足了,又会有一个站到突出位置上来。
”
需要层次论分为5个等级:
1、生理需要,2、安全需要,3、归属和爱的需要,4、自尊的需要,5、自我实现的需要。
2.社会需要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
论点:
(1)需要是人的行为动力。
(2)社会需要是人们社会关系构成的基础。
社会需要与人的劳动、实践想结合,相辅相成,推动着社会的发展。
3.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交往理论。
论点:
(1)揭示了社会交往的物质条件
(2)指明人的需要是产生社会交往的根本原因
(3)分析了社会交往的层次,指出经济交往是其他一切交往的基础
《社会学概论》教学作业2
(第五章~第八章)
班级 姓名 学号 成绩
一、填空题
1.初级社会 群体反映着人们最简单、最初步的社会关系,是构成 社会生活 的基本单位。
2.人类家庭的发展经历了 血缘家庭 、 普那路亚家庭 、 对偶家庭 、
一夫一妻制家庭 四个阶段。
3.社会组织的构成要素有 加入该组织的成员,须履行一定的手续、固定的目标、规范性章程、 权威的领导体系和必要的物质基础。
4.20世纪初产生的古典管理理论,其代表是 泰罗的科学管理理论、法约尔的管理理论和韦伯的科层制理论 三种理论。
5.管理学家麦格雷戈从人性的角度对以往的管理模式进行分析,提出了X理论和Y理论 两种假设。
6.社区这一概念最先是由德国社会学家 腾尼斯 于1887年提出来的。
7.血缘关系 和地缘关系 是农村社区占支配地位的社会关系。
8.解放后我国城市发展的特点是:
人口增长以自然增长为主、受政治因素影响大 、 发展不平衡。
9.社会分层理论一般有三种解释:
一是功能论,二是需要论,三是 天才论
二、名词解释:
1.家庭:
是指建立在婚姻和血缘关系之上的成员之间的亲密合作、共同生活的群体。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是人们社会生活的基本单位。
2.社会组织:
是指社会上存在的一切人类活动共同体,包括家庭、家庭、工厂、机关和学校等;二是指执行一定的社会职能、完成特定的社会目标,有计划地组合起来的社会群体,是更高级、更复杂的社会组合方式。
在这里指第二点。
3.组织结构:
指组织各构成部分之间所确定的关系的形式。
即指一个社会组织由那些部分组成,个部分在整个组织中的地位及他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4.X理论:
这是管理学家麦格雷格提出的关于人性的假设。
认为一般人天生厌恶工作、逃避责任、缺乏抱负、追求安全,因此必须加以控制,并以惩罚相威胁,才能使他们为实现组织目标而付出适当的努力。
5.Y理论:
这是管理学家麦格雷格提出的关于人性的假设。
一般人并不是天生不喜欢工作,在适当的条件下他们会追求责任,并视参与目标为一种成就和报酬,他们对自己所参与的目标能实行自我指挥和自我控制,并且多数人具有解决组织中问题的能力。
6.城市化:
主要是指城市数目不断增加,城市规模不断扩大的过程。
在某种意义上说,城市化主要是指农村人口改变其居往地的过程。
7.社区:
指聚居在一定的地域的相互关联的人群形成的生活共同体,即地域性社会生活共同体。
8.社会阶级:
所谓阶级就是这样一些集团,由于它们在一定的社会经济结构中所处的地位的不同,其中一个集团能够占有另外一个集团的劳动。
其实质就是剥削。
三、简答题
(一).社会群体的一般特征是什么?
1、初级社会群体往往是自然形成的。
2、初级社会群体中的成员之间具有多重角色,表现了全部人格。
3、初级社会群体一般靠非正式的控制来维持。
4、初级社会群体中的成员关系带有浓厚的感情色彩,人际关系亲密。
5、初级社会群体把满足其成员的需求防在首位。
6、初级社会群体具有多方面的综合功能。
(二).构成社区的基本要素是什么?
第一,具有一定数量和质量、相互联系的人群
第二,一定的有界限的地域
第三,共同的社会生活
第四,有自己的社区文化
第五,社区居民在情感和心理上对自己所属社区的归属感和认同感。
(三).城市社区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1、城市社区人口聚居徽墨大,密度高。
2、城市居民以共商业和其他非农产业为主要职业和谋生方式。
3、城市社区成员的异质性高。
4、生活方式的多样化。
5、人际交往中情感色彩淡薄。
6、城市居民的组织程度高,组织结构复杂。
(四).社会组织的特点有哪些?
第一,有特定的目的
第二,社会组织的目标简单、明确
第三,社会组织成员之间的关系不十分密切
第四,社会组织中成员的关系、行为常有事本主义的、对事不对人的规则指导和调节。
第五,社会组织成员的可代替性强。
四、问答题
1.论述实现城乡融合的途径有哪几种?
论点:
1、优先发展农村
2、城乡一体化协调发展
3、优先发展城市
2.试论马克思注意的阶级理论。
克思主义认为,阶级的产生是由于社会剩余产品的出现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制的建立而出的现。
马克思主义揭示了阶级的本质就是剥削,阶级必然随私有制的消灭而消灭。
所谓阶级就是这样一些集团,由于他们在一定的社会经济结构中所处的地位不同,其中一个集团能够占有另一个集团的劳动。
3.结合实际谈谈我国组织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家长制管理较为普遍。
受旧传统的影响,一些组织的负责人喜欢把组织看作自己的领地,不讲科学管理、人治色彩浓重。
这种个人决策,影响群众参与与管理的热情。
行政因素干预管理。
我国是一个“官本位”社会,长期以来的政企不分、责任不明使组织运行受到行政因素的过多干预。
企业在行政力量的干预下往往偏离组织目标。
重人情,轻规则。
长期以来我国各类组织的制度化建设比较薄弱,有些规章制度则形同虚设,无法可依和有法不依同时存在。
人情大于王法,私人关系大行其道。
在组织内部,人际关系初级化的现象比较严重。
这在总体上不利于组织建设。
《社会学概论》教学作业3
(第九章~十二章)
班级 姓名 学号 成绩
一、填空题:
1.社会控制这一概念最早是由罗斯 提出来的,在他1901年出版的《社会控制》一书中阐述了这一问题。
2.依据社会控制力量的直接来源,可以把社会控制分为外在控制 和 内在控制 。
3.道德是靠人们的内心信念 、社会舆论来促使人们自觉遵守社会行为规范的。
4.人类出现后,人类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已经经历了三个阶段:
依赖关系 、顺应关系、掠夺关系 。
5.社会保障的特点有:
经济保障 、社会性、合法性 、人道主义。
6.总的来说, 社会保险是对未来风险的预防; 社会救助 是对现实贫困的救济;社会福利提供的是 福利设施 和 社会服务 。
二、名词解释:
1.社会制度:
是指为了满足人类社会需要,在这一的历史和实现条件下形成的社会关系,以及与此关系相联系的社会活动的规范体系。
2.制度化优先:
当社会中某种制度得到人们的认可,顺利推行时,这就表现某种社会规范、某种价值观得到公众认可,在社会中就无往不利,这叫做制度化优先现象。
3.社会舆论:
是指社会上关于某一事件或现象的议论和意见,它包含了对此事件的是非曲直之评价。
4.越轨行为:
也称违规行为,是指违反社会规范的,被认为是出格的行为。
5.群体意识:
是基于个人对群体的认同和归属而形成的成员对群体的责任感。
它是群体成员为了维护群体利益、实现群体目标自己应该怎样做的考虑,具体表现为群体成员为了群体利益而采取的积极主动的努力。
6.社会问题:
指人文环境失调,影响了广大社会成员的正常生活和社会进步,需要运用社会力量加以解决的问题。
三、简答题:
1.社会制度的功能有哪些?
第一,满足人类社会生活的需要。
第二,提供社会化和社会选择机制。
第三,对社会起整合作用。
第四,传递社会文化,促进社会发展。
2.产生社会问题的原因有哪些?
第一个原因是人与环境关系的失调,表现为两个方面:
一是原生环境问题即自然界本身存在的因素对人类生存和生产带来的不利影响以至威胁。
二是次生环境问题,即被人类改变了的自然环境反过来对人类造成威胁,另外,人类对环境压力过大,环境资源难以承载这种压力。
第二个原因是社会关系的冲突。
主要表现为群体利益的冲突以致对立,群体间价值观念的冲突,社会结构的失调,社会解组等。
3.社会关系的失调表现为哪些方面?
(1)群体利益的冲突以至对立。
(2)群体见价值观念的冲突。
(3)社会结构的失调。
(4)社会解组。
4.简述社会工作和社会保障的关系。
两者在本质上是相同的,其任务和目的都是帮助有困难的社会成员,特别是那些因失业、疾病、生理缺陷等原因而陷入困难者,以保障他们的正常生活,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进步,但二者也有差异:
第一,社会保障表现为一套制度,社会工作则是具体的服务活动。
第二,前者是为了社会稳定、社会安全而帮助有困难的人,中心偏于社会;后者则直接为有困难的人服务,维护社会稳定是其的衍生效果。
四、论述题:
1.试论述社会舆论的社会控制作用。
所谓社会舆论是指社会上关于某一事件或现象的议论和意见,它包含了对此事件的是非曲直之评价。
它有现实性强的特点,是集体的产物,经大众传播。
社会舆论的作用主要表现为环境压力。
但对于哪些一意孤行者来说,舆论则不起作用。
社会舆论的作用有两个方向:
当舆论代表正义时,其作用是积极的,反之则是消极的。
2.我国人口问题的成因、实质、表现和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及解决方法。
人口问题的成因:
第一,政治原因。
人口在我国的迅速增长与我国的政治和政策有直接系。
片面宣传人多力量大,对马寅初控制人口的正确主张进行不公正的批判,使我国人口严重失控。
人口惯性:
我国有两次生育高峰,为人口周期性高速增长奠定了基础。
第三,文化因素和社会因素的影响。
传统的中国是农业社会,崇尚大家庭制度和多子多福。
而医疗卫生的改善,降低了人口的死亡率。
我国人口仍处于高出生、低死亡、高增长阶段。
人口问题的实质:
就是人口再生产与物质资料再生产不相适应。
人口问题的表现:
人口数量多,人口基数大,增长速度快,人口分布不平衡,人口素质 包括人的身体素质和文化素质。
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1、大量新增人口消耗掉了物质生产的新增部分,也就降低了人民的物质生活水平。
2、大量新增人口日后必然会带来严重的就业问题。
3、我国人文化程度低,必将对现代化建设产生不利影响。
4、我国人口老龄群体迅速扩大,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也对经济的发展,对老年人的赡养及人们的家庭生活带来重要影响。
解决的具体办法:
一、是控制人口数量。
严格实行计划生育。
建立养老保险制度,提高对计划生育的认识,加强管理;
二、是大力提高人口的文化素质。
三、是大力发展经济,缓解人口再生产与物质资料再生产之间的矛盾。
3.我国城乡社会保障制度的特点与改革方向。
特点:
第一,城乡社会保障的二元性。
我国社会城乡二元结构,表现在社会保障方面则是城乡居民,特别是全民所有制职工享受良好的社会保障和福利,农村居民所得到的保障很少。
第二,城市社会保障的包办性和农村社会保障的自助性。
第三,行政推动。
第四,社会保障制度实施,社会工作的开展主要是由各级各类国家干部、公职人员担任。
其作用是既给人民生活以保障,稳定了社会秩序,但也存在一些问题:
主要是农村保障水平低,城市的社会保障带来社会流动困难,并使一些人滋长了不思进取的工作态度。
高福利给国家财政带来了巨大压力,城乡差异也给城市带来了很大的压力。
改革方向:
第一,改革城市原有的保障制度,扩大保障范围,完善保障项目;完善社会保障的行政管理体系。
第二,建立农村社会保障体系。
第三,发展社区服务。
第四,建立健全社会工作体系。
《社会学概论》教学作业4
(十三章~十六章)
班级 姓名 学号 成绩
一、填空题
1.人口数量的变化有三个组成要素:
出生数、死亡数、人口迁移数 ,当这三个因素的任何一个有变化时,这个社会的人口数量就会发生变化。
2.进化论 被恩格斯誉为19世纪自然科学三大发现之一,沉重打击了“神创论” 和 “目的论” 。
3.邹衍认为历史的发展按“ 五行相胜” 的循环顺利进行的。
4.社会趋同论最早是由荷兰著名经济学家 丁伯根 于 1961 年提出来的。
5.未来社会学分为三个学派:
经院学派(后工业社会学派) 、罗马俱乐部学派(悲观学派)、 赫德森学派(乐观学派)。
6.第一次产业革命的标志__纺织业的兴起____;第二次产业革命的标志是_电机制造和电力应用____;第三次产业革命的标志是__原子能__ 的利用,_宇航事业_____为主要标志的兴起,__电子计算机__的出现;第四次产业革命的标志是_微电脑____的广泛应用。
7.中国近代发生的五件大事:
辛亥革命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 消灭剥削制度 、形成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 和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开端。
二、名词解释
1.社会流动:
有广义、狭义两方面涵义。
广义的社会流动是指个人、家庭以及其他社会群体在不同的社会部门间的运动。
狭义的社会流动一般仅指个人社会地位的变化。
2.社会变迁:
指一个社会中,社会结构方面发生的社会制度和人们的生活方式、社会角色模式的变动过程。
3.社会结构:
是指社会的各范畴、各类属之间比较稳定的联系方式。
这里的社会范畴和类属最常见的是社会群体,它们是社会在不同领域中的分化,这些不同的社会群体之间形成的相对稳定的互动关系就形成社会的结构。
4.抽样调查:
它是运用一定的抽样方法从研究总体中选取部分对象进行调查,并通过对调查资料的分析来说明研究总体状况的调查方法。
抽样有简单随机抽样、等距抽样、分类抽样、整群抽样等。
5.社会调查研究:
它是使用科学的方法直接向研究对象收集资料,并通过整理和分析资料,正确认识研究对象的过程。
三、简答题:
1.社会现代化有哪些内容?
第一,经济现代化。
它是现代化的基础和核心,没有经济现代化,其它现代化就难以实现。
经济现代化不仅表现为增长,还表现为生产力结构、生产方式、消费现代化。
第二,政治现代化。
政治是经济的集中反应,没的政治现代化,经济现代化就很难推进的持久,它包括政治民主化、管理科学化、社会生产法制化、军队现代化等。
第三,文化、科学现代化。
科学技术不仅是生产力,而且能够直接影响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生活质量。
第四,城乡社区现代化。
中国的现代化,走城乡共同繁荣、城乡一体化道路。
第五,群体组织现代化。
是指从小到家庭、大到企业,在组织结构、活动规律、组织管理现代化等等。
人的现代化。
人是现代化事业的主体,是一切现代化活动的主宰。
2.阐述社会趋同论的基本观点。
这是一种用来解释不同国家在现代化过程中具有的一般规律的理论,是由荷兰经济学家丁伯根在1961年提出的。
他认为虽然各国现代化的起点不同,社会制度不同,他们所具有的条件也不同,但在现代化过程中,却经历着相同的过程,从而表现出相似的社会特征,即经济上的工业化,政治上的民主化、城市化,管理上的科层化和社会生活的世俗化。
从其内涵看,趋势同论只是不同社会之间的现象、特征、过程的相似,而不是指不同社会制度的趋同。
从现代化现象看来,趋势同论有一定的道理,但从实现现代化的过程来看,它不是一种科学和理论,因为由于各国的情况纷繁复杂,实现现代化的过程不尽相同,如果按此理论,必然会使一些国家走上歧途。
我们应当批判吸收
3.阐述社会依附理论的基本观点。
依附理论是发展中国家的学者用来解释不发达国家不起来之原因理论。
理论的思想基础是阿根廷经济学、社会学家普雷毕什提出的核心与边陲国家毕平等理论。
这种理论认为,世界经济是一个体系,这个体系由核心和边陲构成。
核心和边陲之间的经济关系是不平等关系,西方发达国家通过不平等贸易剥削不发达国家,从而导致后者不发达。
本理论的另一代表人物弗兰克引申了“核心—边陲”的概念,认为“核心”也可称为“宗主”,“边陲”也可称为“卫星”,宗主与卫星的关系,不仅存在于发达国家与不发达国家,而且还存在于卫星国之内的不同地域,后者是前者的翻版。
结论是不发达国家必须割断同发达国家的联系,自力更生,才能摆脱不发达的境地。
评价:
这一理论看到了不发达国家落后的重要原因,对要摆脱传统社会到达现代社会只有走西方现代化模式的理论给予了严厉的批评,对不发达国家如何走正确的发展道路,显然是一个新的分析观点。
但它将其原因完全归于外因是不全面的。
其割断同发达国家的联系的设想很难做到。
四、论述题
1.马克思主义对社会变迁理论的研究。
第一,社会的变迁,归根到底是由社会的经济基础发生变动而引起的
第二,随着经济基础的变更,全部庞大的上层建筑或慢或快地要发生变革。
第三,随着生产力的获得,人们改变自己的生产方式;随着生产方式的改变,人们也改变着生活方式,也就改变着自己的一切社会关系。
第四,当社会的上层建筑所维护的是先进的经济基础或所瓦解的是腐朽的经济基础时,它对社会起推动作用;相反,当它所维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