训诂学课件.ppt
《训诂学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训诂学课件.ppt(36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训诂学,参考书目:
1、训诂简论陆宗达北京出版社19802、训诂方法论陆宗达王宁社会科学出版社19833、训诂学要略周大璞湖北人民出版社19844、训诂学初稿周大璞武汉大学出版社19855、训诂学简论张永言华中工学院出版社1985,前言,训诂学是我国的一门古老的科学。
它从语义的角度来研究古代文献,是批判继承我国古代文化遗产首先必须运用的一门基础科学。
它不仅有很高的学术价值,而且有很重要的实用价值。
但是,训诂学常常被看作是一门神秘莫测、高不可攀的学问,影响了它的普及。
因此,有必要对它的范围、内容、方法以及如何运用等问题,作一些简要的说明,并对前人的研究成果作一些必要的介绍,以帮助更多的人了解它和运用它。
第一章绪论,第一节训诂与训诂学一、什么是训诂?
训诂这个称呼很早就有,最初本是两个连用的单音节词。
前人把它们分别加以解释,认为“训”和“诂”意义是有差别的,但差别在哪里,各家的说法略有不同。
说文言部:
“训,说教也。
”“诂,训故言也。
”。
意思是说:
“训”是解释字词,用以教人,“诂”是解释古代的语言。
唐代的训诂学家孔颖达在诗经周南关雎的疏中也对“训”、“诂”分别作了解释。
他说:
“诂者,古也。
古今异言,通之使人知也。
训者,道也。
道物之形貌以告人也。
”他还综合起来给“训诂”下了一个定义:
“诂训者,通古今之异辞,辩物之形貌,则解释之意尽归于此。
”,事实上,在实际运用中,“训”和“诂”则是一回事,是可以相互替代的。
特别是汉代以后,“训”和“诂”逐渐合成一个复音词,就纯然是解释的意思了。
训诂的本义是“解释古语”或“古语的解释”。
最初所谓“诂”或“训诂”主要是指词、句的解释,后来其范围逐渐扩大,古书的各种解释(如“传”、“笺”、“章句”、“义疏”等)都可以包括在内;这就是说,用任何方式对古书上任何语言事实加以解释说明,都可以叫做“训诂”。
总之,训诂的范围是广阔的,内容也是多方面的,现略举如下:
1、解释字义、词义。
如诗经卫风氓:
“氓之蚩蚩,抱布贸丝。
”毛传:
“氓,民也;蚩蚩,敦厚之貌;布,币也。
”2、串讲句义。
如楚辞九歌国殇:
“车错毂兮短兵接。
”王逸章句:
“言戎车相迫,车毂交错,长兵不施,故用刀剑以相接击也。
”,3、说明表现手法或修辞手段。
诗经周南关雎: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毛传:
“兴也。
”4、申述篇章旨意。
孟子章句梁惠王上“寡人之于国也”章:
“章指言:
王化之本在于使民养生之本用备足,然后导之以礼义,责己矜穷,则斯民集矣。
”,5、说明典章制度。
诗召南鹊巢:
“之子于归,百两御之。
”毛传:
“诸侯之子嫁于诸侯,送御皆百乘。
”6、引证史实、故事。
7、评论原文。
资治通鉴卷一百六十一梁纪七“外山崩,压贼且尽。
”胡三省注:
“死于城下者岂真贼哉!
侯景驱民以攻城积死于城下者得非梁之赤子乎!
”,由此可见,所谓训诂,不仅涉及字义、词义,而且涉及句意、章旨;不只涉及语义,而且涉及语法、修辞;不仅有叙述性的解释,还有评论性的说明。
但是,我们也应认识到,不管训诂的范围多广,它毕竟是以词句意义的解释为核心内容的。
二、什么是训诂学?
懂得了什么是训诂,我们就会明白什么是训诂学了。
训诂学就是以词义解释为主要研究对象的一门学问。
它通过对训诂实践的总结和现存训诂资料的分析归纳,研究训诂的理论和常用的体式、方法、条例,揭示语义系统,推求词语根源,探索词义发展的内部规律,用以指导训诂的实践。
训诂学是在发展中经过不同的阶段逐步建立起来的,早在汉代,训诂这门学问就已经很发达了。
六经、历史、诸子和文学作品都有注释(郑玄的三礼注等是六经的注释;应劭的汉书音义、服虔的汉书音训,是历史的注释。
赵岐的孟子章句、许慎的淮南子注等,是诸子的注释。
王逸的楚辞章句是文学作品的注释。
)。
但是,最初的训诂,严格来说还不成为一门学科。
它只是一种附属于古代典籍而随文释义的专门工作。
当时的训诂资料,存在于古代文献的注释中,并没有独立出来。
其目的是为了全面、完整地解经,内容包括注音、辩字、校勘、释义。
释义又包括释词、释句、释段、释篇和发挥阐述思想观点、点明修辞手法等。
因为它无所不包,所以黄侃先生说它是“用语言来解释语言的学问”,这个概括是很有道理的。
那时的训诂方式主要是注释书(包括传、注、疏、笺等),毛亨的毛诗诂训传,就是这种训诂最典型的样式。
它系统的解释了诗经。
此后,在这种随文释义的训诂的基础上,发展出另一种训诂方式。
一些训诂学家从实际的语言材料,也就是注释书中,把被解释的语言单位按照一定的原则抽取出来加以编纂,形成了类似于后代的字(辞)典的训诂专书。
这种专书不仅综合了训诂资料,为阅读文献提供了可供查检的工具书;更重要的是,它使训诂的资料在一定的法则下系统化了,有利于在这些材料的相互联系和比较中归纳体例和理论,因而为训诂学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其中影响最大的是汉武帝时期就广为流传的尔雅和许慎的说文解字.,尔雅曾被誉为“训诂学的鼻祖”,其实它不过是汉儒采取传注所作的札记,是一部我国最早的训诂资料集。
说文解字是一部文献语言学的专著。
一般人认为它是文字之书,但在当初,文字和训诂是很难分开的。
说文解字的作者许慎,被称作“五经无双许叔重”。
为了对词义作出准确的解释,他博引六艺群书40几种,引诸家说解39种。
因此,许慎被公认为古文派训诂大师。
说文解字根据部首把文字的形体分为540部,用六书的法则来解释字形,又用以形说义(形训)的方法来解释字的本义,用“读若”和形声字的声旁来说明字音,许慎实际上归纳出了把字形、字音、字义统一起来进行研究的原则,总结出了训诂学的一个重要方法。
他在说文中提供的有关形、音、义的多方面资料,为训诂提供了宝贵的依据。
许慎较为明确的文字观点和同时显露出的部分语言观点,又为训诂理论的发展打下了基础。
所以,说说文解字又是一部训诂专著,是有一定道理的。
在相当长一段时间里,训诂就是以注释书和训诂专著(工具书)这两种形式存在的,直到清代它才有了重要的发展。
清代研究训诂的学者有两个派别:
一派是以惠栋、江声为代表的“钩沉”之学,他们以辨识古训、疏明古义为主,目的是运用语言文字学来阐明古书中没有弄清的理论问题和具体问题,使学者能够进一步理解前代的训诂。
另一派是以戴震为代表的“创新”之学。
这一学派以纠正旧注、创建新说为主,目的是批判旧注、发明新义,从而提出训诂的新理论,使训诂学得到进一步提高。
段玉裁、王念孙、王引之等人都属于这一学派。
他们一方面研究汉代训诂学家对古书的注释,搜集古训,而且从毛亨的诗经诂训传及其它注释书中归纳出训诂法则和训诂条例;另一方面,他们又研究尔雅、说文以及张揖的广雅等训诂专著,作了“疏证”,提炼出训诂学的理论,使训诂专书数量大大增加,质量也有了明显提高。
他们建立了汉字形、音、义的完整体系,而且总结出“因音明义”、“以义证音”的规律,找到了通过文字研究通晓古代语言的途径。
因此,清代学者三百年的努力成果,可以说是集中地发展了训诂学科。
近代学者,在清代研究训诂的基础上,使训诂的方法更加科学化。
至此,传统的“小学”分成了三个互相有分工又有关联的门类:
文字、音韵、训诂。
这三个门类的综合,就是我国初具规模的传统语言学。
所以,我们今天谈到“训诂学”时,往往有两个不同的含义:
“一是包含在古代注释和训诂专著中的文献语言学的总称。
另一个则是与文字学、音韵学互相并列的以研究语义为主要内容的传统语言文字学的一个独立的门类。
第二节训诂的学的任务及其目的我们懂得了什么是训诂学,就不难明白它的任务和目的。
其目的和任务,具体有如下四个方面:
(一)指导诂训实践,培养继承文化遗产的人才,我国是文化发达的古国,几千年流传下来的文化遗产是极其丰富的。
正因如此,我们必须批判地继承这丰富多彩的旧文化遗产,使我们的新文化更加丰富多彩。
而这些文化遗产都是用古代的书面语言记录下来的,要掌握那些古老难懂的语言,就必须培养一大批专门人才去整理、注释、翻译古籍。
要胜任这些工作,就必须懂得训诂学,否则,就无法完成这些任务。
有人认为学点古代文化常识,依靠几本工具书,就可以把古籍全部看懂,这未免把事情看得太简单了。
读懂古书,谈何容易,没有长期刻苦地学习古代汉语的各方面知识,是很难办到的。
(二)辨析词义,使人们增强运用词语的准确,我们利用语言进行交际和思维,首要的一条就是要懂得每个词的意义,否则是不可能的。
而准确地掌握词义,又不是很容易的。
尤其是古代汉语,绝大部分是一词多义,近义词之间又存在各种各样的细微差别,需要我们进行仔细辨析。
而辨析词义又是训诂学所有的事情。
黄侃说过:
“训诂者,义之属,而依附音与形,以探究语言文字正当明确之解释,推求正当明确之来源,因而求得正当明确之用法者也。
”(黄焯文字声韵训诂笔记179页),这就是说,学习训诂学能得到语言文字的正当用法。
事实上,过去一些大文人、大学者如司马相如、扬雄、班固、崔骃他们的文章写得好,是和他们能通训诂分不开的。
后汉书扬雄传说他“少而好学,不为章句,训诂通而已。
”崔骃传说他“博学有伟才,尽通古今训诂百家之言。
”训诂学能使人们正确选用丰富的辞藻。
(三)沟通方言,促进汉民族语的统一,统一的民族语,因使用的地区不同而产生差异,形成不同的方言,这是任何一种语言都存在的现象。
汉民族土地广大、人口众多,方言更复杂,这就使得不同方言区的人们交际出现不同程度的障碍。
要想打破这一障碍,首先是要求大家都掌握民族共同语,其次是由一部分专门人员用共同语来注释方言。
而注释方言,即所谓“通方俗之殊语”,又是训诂学所有的事情。
我们知道,训诂的产生就是为了适应语言因时因地发生变化的需要,正如清代陈澧所说:
“盖时有古今,地有东西、有南北相隔远,则言语不通矣。
地远则有翻译,时远则有训诂。
有翻译则使别国如乡邻,有训诂则使古今如旦暮,所谓通之矣。
”(东塾读书记卷十一),(四)研究汉语词义系统和词义发展的规律,建立科学的训诂学,随着语言的发展,一个词往往有很多涵义。
那么,哪个是本义,哪个是引申义,哪个是假借义,这需要我们认真分析,既要找出其中的本义和引申义,并弄清引申义是什么时候、沿着什么途径引申出来的,还要推求哪个不是引申而只是文字的假借关系,从而弄清其词义系统。
对词与词之间的关系的研究,同样是训诂学的任务,特别是同源词的研究,同源词也是词义引申的结果。
通过词义系统和同源词血缘关系的考察,我们可以找出语义发展的规律。
旧的训诂学偏重于逐词、逐字地推求其本义,很少顾及其词义系统和语义发展规律,我们要建立新的科学的训诂学,就不能走前人的老路。
第二章训诂体式(上),随文释义的注疏训诂体式,即训诂的体制和形式。
一般可以分为两类:
随文释义的注疏和通释语义的专著。
一、注疏的名称注疏向来有很多名称,最初叫做“传”,叫做“说”,叫做“解”,也称“诂”、“训”,后来又有“笺”、“注”、“释”、“诠”、“述”、“校”、“考”、“义”、“疏”、“音义”、“章句”等别名。
这些名称,有的名异实同,有的意义微殊,有的相互结合,成为新的名称,如“训诂”、“古训”、“解诂”、“校注”、“义疏”、“疏证”。
1、传,胡韫玉古书校读法:
“说文:
传,遽也。
从人。
专声。
chuo部:
遽,传也。
传者,由此达彼,引申之,凡由此达彼者皆曰传。
以言语递达者亦谓之传递达古今之言者亦谓之传。
”“传”有内传、外传、大传、小传、补传、集传之分。
西汉时期,齐人辕固生、燕人韩生解说诗经,才创立了内传、外传的名目,公羊、谷梁两家也各有外传(见汉书艺文志)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云:
“其书杂引古书古语,证以诗词,与经义不相比附,故曰外传。
”由此来看,外传就是指那些与经义不相比附的注解,内传指那些与经义相比附的解释了。
“大传”这个名称,从汉代的张生和欧阳生的尚书大传开始,所谓大传,就是大义的意思。
“小传”与“大传”相对而言,大概是“不贤识小”之意,是一种谦辞。
“补传”与“补注”同义,“集传”与“集注”同义。
2、笺,说文:
“笺,表识书也。
”注书叫做笺,从郑玄开始。
他是在前人注释基础上进一步的注释。
3、注,说文:
“注,灌也。
”这是解释的本义。
注书也叫做注,是后起的意义,其义是在经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