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二年级上语文《12 坐井观天》姜婧教案PPT课件 一等奖新名师优质课获奖比赛公开人教五.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2150645 上传时间:2023-04-17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6.9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二年级上语文《12 坐井观天》姜婧教案PPT课件 一等奖新名师优质课获奖比赛公开人教五.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部编二年级上语文《12 坐井观天》姜婧教案PPT课件 一等奖新名师优质课获奖比赛公开人教五.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部编二年级上语文《12 坐井观天》姜婧教案PPT课件 一等奖新名师优质课获奖比赛公开人教五.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部编二年级上语文《12 坐井观天》姜婧教案PPT课件 一等奖新名师优质课获奖比赛公开人教五.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部编二年级上语文《12 坐井观天》姜婧教案PPT课件 一等奖新名师优质课获奖比赛公开人教五.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部编二年级上语文《12 坐井观天》姜婧教案PPT课件 一等奖新名师优质课获奖比赛公开人教五.docx

《部编二年级上语文《12 坐井观天》姜婧教案PPT课件 一等奖新名师优质课获奖比赛公开人教五.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二年级上语文《12 坐井观天》姜婧教案PPT课件 一等奖新名师优质课获奖比赛公开人教五.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部编二年级上语文《12 坐井观天》姜婧教案PPT课件 一等奖新名师优质课获奖比赛公开人教五.docx

部编二年级上语文《12坐井观天》姜婧教案PPT课件一等奖新名师优质课获奖比赛公开人教五

《坐井观天》教学设计洋河实验小学姜婧教学目标:

1.认识“沿、答”等9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哪”,会写“井、观”等4个字。

2.读好小鸟和青蛙的对话,读出不同人物的语气变化。

3.明确小鸟和青蛙争论的问题,知道它们说法不一致的原因,体会故事寓意。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等教学重难点:

弄懂为什么青蛙和小鸟对天的大小有不同的看法。

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

一、启发谈话,导入新课1.今天有个特别的朋友来到我们教室,看(青蛙),喜欢它吗?

它说只和会读书的小朋友成为朋友。

我说我们班的孩子个个都会读书,青蛙觉得我是说大话!

孩子们,我们用行动证明,老师说的不是大话,是——(真话)。

青蛙想考大家,我们一起大声读课题。

2.《坐井观天》这个成语故事,来自一则寓言。

请大家和老师一起板书课题:

“井”是生字,仔细看老师写这个字,横画平,撇短竖长,笔画安排要匀称。

“观”也是个生字,在平时的生活中,我们对这个字可不陌生,如“观看、参观、围观、观众”等,猜猜“观”是什么意思?

(观是看的意思)仔细观察,怎么写好“观”字?

“观”|左窄右宽,左右穿插。

“又”成偏旁捺变点,“见”字横短竖长,弯钩外展。

(生描红、临写)3.谁能用自己的话说说“坐井观天”的意思?

(坐在井里看天)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课文主要讲了一个什么故事呢?

让我们打开书58页,自由地大声读读课文,遇到生字或难读的长句可以多读几遍。

师说:

大家读书真认真,生字认识了吗?

老师来考考大家1.多媒体出示生词:

井沿、口渴、喝水、无边无际回答、弄错、抬头、大得很哪2.指读、齐读。

3.“井沿”这个词出现在第几小节?

(第一小节)出示:

青蛙坐在井里。

小鸟飞来,落在井沿上。

这小节共有几句话?

(两句)谁来读?

(生读)孩子们,通过这两句话让我们知道故事里的两位新朋友是谁?

(小鸟和青蛙)瞧这口井就是青蛙的家(是出示图粘贴在黑板上),谁能帮青蛙和小鸟找到自己的位置呢?

(请生上黑板粘贴)“井沿”指的是哪?

(井口的边)那帽子的边叫(),床的边叫(),桌子的边叫()。

“沿”是生字,认真看老师板书,先写三点水,再写撇,撇要压线,接着写横折弯,最后写口。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通过刚才的交流,我们知道青蛙坐在井里,小鸟飞来落在井沿上,两位朋友初次相见却为一件事而争吵起来,谁也不让谁,它们到底在争论什么呢?

出示学习提示:

(1)自由读课文第2—7自然段,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用横线画出小鸟说的话,用波浪线画出青蛙说的话,多读几遍。

1.师:

青蛙和小鸟在争论什么事?

(青蛙和小鸟在争论天有多大?

)教师板书:

天有多大?

2.师问:

谁能说说它们眼中的天到底是多大的?

教师板书:

井口大无边无际(“际”左耳旁垂露竖耳朵小,靠上写,横有长短,点靠上。

“无边无际”是什么意思呢?

很大很大,一眼望不到边。

)四、精读课文,理解感悟。

1.分析第一次对话

(1)师:

他们的意见为什么不一样呢?

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它们到底是怎么说的?

谁愿意读一读青蛙和小鸟的第一次对话。

你们是这么画的吗?

(2)大家仔细看看:

青蛙说的话后边是什么符号?

(生回答:

问号)(3)师:

谁能把问句的语气读一读。

(读的好的,掌声送给他)大家一起读读。

我好象都看见那只充满疑问的青蛙了。

(4)小鸟回答说。

(教师指屏幕,生读:

我从天上来,飞了一|百多里,口渴了,下来找点水喝。

)师:

这句话中哪个词语告诉我们天很大?

(一百多里)一百多里到底有多远呢?

课前老师推算了一下,如果操场一圈是300米,那一百多里大约是160圈!

(生感叹)师:

小鸟,你飞了一百多里,都看到了什么?

飞了那么远,看了那么多风景,一定又累又渴了,能读好这句话吗?

飞得多辛苦啊,谁还能读读?

(指名读)(5)你们读的真好,老师也迫不及待的想和你们一起读读了。

那我们就来做一个游戏吧,叫“我问你答”,老师当青蛙,同学们当小鸟,好吗?

师问:

你从哪儿来呀?

生答:

我从天上来,飞了一百多里,口渴了,下来找点水喝。

大家看,这样一问一答就叫对话。

这是小鸟和青蛙的第一次对话,找一找书中他们还进行了几次对话?

(两次)2.分析第二次对话

(1)师问:

那我们来他们的第二次对话,请两位同学读读。

你们知道什么是大话吗?

(假话,吹牛)这里的“大话”指的是什么?

青蛙相信小鸟飞了一百多里吗?

,青蛙是怎么说的?

(出示句子)A朋友,别说大话了!

别是什么意思啊?

(不要)怎样才能读出青蛙不相信小鸟的话呢?

B还用飞那么远吗?

-----什么意思?

(生:

不用飞那么远)|(出示:

天不过井口那么大,不用飞那么远。

)自己读一读,看看那句话更能表现出青蛙不相信小鸟的话呢?

那你能把不相信的语气读出来吗?

(2)小鸟看到的天空和青蛙是一样的吗?

他看到的天空是什么样的?

(生:

不是,小鸟看到的天空很大很大。

)书上是怎么说的?

师:

谁还记得无边无际的意思?

你还知道什么也是无边无际的?

沙漠、海洋、草原都非常广大,但他们都在天的笼罩下,天真的是——大得很哪(出示)。

“哪”在文中是第二次出现(出示对比读准多音字“哪”,分别组词,总结出现在句末的时候,作语气词时,要读轻声。

)谁能通过你的朗读读出天的宽广?

3.分析第三次对话

(1)师:

可是,青蛙和小鸟为什么对天有不同的看法呢?

自己读读他们的第三次对话吧!

生自读。

(2)青蛙听了小鸟的话后是什么表情?

这里的“笑了”是什么意思?

(嘲笑)(3)青蛙说自己不会弄错的原因是什么?

(天天坐在井里,一抬头就能看见天。

)师:

青蛙和小鸟都认为对方错了,但到底谁对谁错呢?

我们通过一个小实验来当一次小裁判吧。

大家把本子卷成纸筒,闭上一只||||《坐井观天》教学设计洋河实验小学姜婧教学目标:

1.认识“沿、答”等9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哪”,会写“井、观”等4个字。

2.读好小鸟和青蛙的对话,读出不同人物的语气变化。

3.明确小鸟和青蛙争论的问题,知道它们说法不一致的原因,体会故事寓意。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等教学重难点:

弄懂为什么青蛙和小鸟对天的大小有不同的看法。

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

一、启发谈话,导入新课1.今天有个特别的朋友来到我们教室,看(青蛙),喜欢它吗?

它说只和会读书的小朋友成为朋友。

我说我们班的孩子个个都会读书,青蛙觉得我是说大话!

孩子们,我们用行动证明,老师说的不是大话,是——(真话)。

青蛙想考大家,我们一起大声读课题。

2.《坐井观天》这个成语故事,来自一则寓言。

请大家和老师一起板书课题:

“井”是生字,仔细看老师写这个字,横画平,撇短竖长,笔画安排要匀称。

“观”也是个生字,在平时的生活中,我们对这个字可不陌生,如“观看、参观、围观、观众”等,猜猜“观”是什么意思?

(观是看的意思)仔细观察,怎么写好“观”字?

“观”|左窄右宽,左右穿插。

“又”成偏旁捺变点,“见”字横短竖长,弯钩外展。

(生描红、临写)3.谁能用自己的话说说“坐井观天”的意思?

(坐在井里看天)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课文主要讲了一个什么故事呢?

让我们打开书58页,自由地大声读读课文,遇到生字或难读的长句可以多读几遍。

师说:

大家读书真认真,生字认识了吗?

老师来考考大家1.多媒体出示生词:

井沿、口渴、喝水、无边无际回答、弄错、抬头、大得很哪2.指读、齐读。

3.“井沿”这个词出现在第几小节?

(第一小节)出示:

青蛙坐在井里。

小鸟飞来,落在井沿上。

这小节共有几句话?

(两句)谁来读?

(生读)孩子们,通过这两句话让我们知道故事里的两位新朋友是谁?

(小鸟和青蛙)瞧这口井就是青蛙的家(是出示图粘贴在黑板上),谁能帮青蛙和小鸟找到自己的位置呢?

(请生上黑板粘贴)“井沿”指的是哪?

(井口的边)那帽子的边叫(),床的边叫(),桌子的边叫()。

“沿”是生字,认真看老师板书,先写三点水,再写撇,撇要压线,接着写横折弯,最后写口。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通过刚才的交流,我们知道青蛙坐在井里,小鸟飞来落在井沿上,两位朋友初次相见却为一件事而争吵起来,谁也不让谁,它们到底在争论什么呢?

出示学习提示:

(1)自由读课文第2—7自然段,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用横线画出小鸟说的话,用波浪线画出青蛙说的话,多读几遍。

1.师:

青蛙和小鸟在争论什么事?

(青蛙和小鸟在争论天有多大?

)教师板书:

天有多大?

2.师问:

谁能说说它们眼中的天到底是多大的?

教师板书:

井口大无边无际(“际”左耳旁垂露竖耳朵小,靠上写,横有长短,点靠上。

“无边无际”是什么意思呢?

很大很大,一眼望不到边。

)四、精读课文,理解感悟。

1.分析第一次对话

(1)师:

他们的意见为什么不一样呢?

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它们到底是怎么说的?

谁愿意读一读青蛙和小鸟的第一次对话。

你们是这么画的吗?

(2)大家仔细看看:

青蛙说的话后边是什么符号?

(生回答:

问号)(3)师:

谁能把问句的语气读一读。

(读的好的,掌声送给他)大家一起读读。

我好象都看见那只充满疑问的青蛙了。

(4)小鸟回答说。

(教师指屏幕,生读:

我从天上来,飞了一|百多里,口渴了,下来找点水喝。

)师:

这句话中哪个词语告诉我们天很大?

(一百多里)一百多里到底有多远呢?

课前老师推算了一下,如果操场一圈是300米,那一百多里大约是160圈!

(生感叹)师:

小鸟,你飞了一百多里,都看到了什么?

飞了那么远,看了那么多风景,一定又累又渴了,能读好这句话吗?

飞得多辛苦啊,谁还能读读?

(指名读)(5)你们读的真好,老师也迫不及待的想和你们一起读读了。

那我们就来做一个游戏吧,叫“我问你答”,老师当青蛙,同学们当小鸟,好吗?

师问:

你从哪儿来呀?

生答:

我从天上来,飞了一百多里,口渴了,下来找点水喝。

大家看,这样一问一答就叫对话。

这是小鸟和青蛙的第一次对话,找一找书中他们还进行了几次对话?

(两次)2.分析第二次对话

(1)师问:

那我们来他们的第二次对话,请两位同学读读。

你们知道什么是大话吗?

(假话,吹牛)这里的“大话”指的是什么?

青蛙相信小鸟飞了一百多里吗?

,青蛙是怎么说的?

(出示句子)A朋友,别说大话了!

别是什么意思啊?

(不要)怎样才能读出青蛙不相信小鸟的话呢?

B还用飞那么远吗?

-----什么意思?

(生:

不用飞那么远)|(出示:

天不过井口那么大,不用飞那么远。

)自己读一读,看看那句话更能表现出青蛙不相信小鸟的话呢?

那你能把不相信的语气读出来吗?

(2)小鸟看到的天空和青蛙是一样的吗?

他看到的天空是什么样的?

(生:

不是,小鸟看到的天空很大很大。

)书上是怎么说的?

师:

谁还记得无边无际的意思?

你还知道什么也是无边无际的?

沙漠、海洋、草原都非常广大,但他们都在天的笼罩下,天真的是——大得很哪(出示)。

“哪”在文中是第二次出现(出示对比读准多音字“哪”,分别组词,总结出现在句末的时候,作语气词时,要读轻声。

)谁能通过你的朗读读出天的宽广?

3.分析第三次对话

(1)师:

可是,青蛙和小鸟为什么对天有不同的看法呢?

自己读读他们的第三次对话吧!

生自读。

(2)青蛙听了小鸟的话后是什么表情?

这里的“笑了”是什么意思?

(嘲笑)(3)青蛙说自己不会弄错的原因是什么?

(天天坐在井里,一抬头就能看见天。

)师:

青蛙和小鸟都认为对方错了,但到底谁对谁错呢?

我们通过一个小实验来当一次小裁判吧。

大家把本子卷成纸筒,闭上一只||||《坐井观天》教学设计洋河实验小学姜婧教学目标:

1.认识“沿、答”等9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哪”,会写“井、观”等4个字。

2.读好小鸟和青蛙的对话,读出不同人物的语气变化。

3.明确小鸟和青蛙争论的问题,知道它们说法不一致的原因,体会故事寓意。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等教学重难点:

弄懂为什么青蛙和小鸟对天的大小有不同的看法。

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

一、启发谈话,导入新课1.今天有个特别的朋友来到我们教室,看(青蛙),喜欢它吗?

它说只和会读书的小朋友成为朋友。

我说我们班的孩子个个都会读书,青蛙觉得我是说大话!

孩子们,我们用行动证明,老师说的不是大话,是——(真话)。

青蛙想考大家,我们一起大声读课题。

2.《坐井观天》这个成语故事,来自一则寓言。

请大家和老师一起板书课题:

“井”是生字,仔细看老师写这个字,横画平,撇短竖长,笔画安排要匀称。

“观”也是个生字,在平时的生活中,我们对这个字可不陌生,如“观看、参观、围观、观众”等,猜猜“观”是什么意思?

(观是看的意思)仔细观察,怎么写好“观”字?

“观”|左窄右宽,左右穿插。

“又”成偏旁捺变点,“见”字横短竖长,弯钩外展。

(生描红、临写)3.谁能用自己的话说说“坐井观天”的意思?

(坐在井里看天)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课文主要讲了一个什么故事呢?

让我们打开书58页,自由地大声读读课文,遇到生字或难读的长句可以多读几遍。

师说:

大家读书真认真,生字认识了吗?

老师来考考大家1.多媒体出示生词:

井沿、口渴、喝水、无边无际回答、弄错、抬头、大得很哪2.指读、齐读。

3.“井沿”这个词出现在第几小节?

(第一小节)出示:

青蛙坐在井里。

小鸟飞来,落在井沿上。

这小节共有几句话?

(两句)谁来读?

(生读)孩子们,通过这两句话让我们知道故事里的两位新朋友是谁?

(小鸟和青蛙)瞧这口井就是青蛙的家(是出示图粘贴在黑板上),谁能帮青蛙和小鸟找到自己的位置呢?

(请生上黑板粘贴)“井沿”指的是哪?

(井口的边)那帽子的边叫(),床的边叫(),桌子的边叫()。

“沿”是生字,认真看老师板书,先写三点水,再写撇,撇要压线,接着写横折弯,最后写口。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通过刚才的交流,我们知道青蛙坐在井里,小鸟飞来落在井沿上,两位朋友初次相见却为一件事而争吵起来,谁也不让谁,它们到底在争论什么呢?

出示学习提示:

(1)自由读课文第2—7自然段,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用横线画出小鸟说的话,用波浪线画出青蛙说的话,多读几遍。

1.师:

青蛙和小鸟在争论什么事?

(青蛙和小鸟在争论天有多大?

)教师板书:

天有多大?

2.师问:

谁能说说它们眼中的天到底是多大的?

教师板书:

井口大无边无际(“际”左耳旁垂露竖耳朵小,靠上写,横有长短,点靠上。

“无边无际”是什么意思呢?

很大很大,一眼望不到边。

)四、精读课文,理解感悟。

1.分析第一次对话

(1)师:

他们的意见为什么不一样呢?

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它们到底是怎么说的?

谁愿意读一读青蛙和小鸟的第一次对话。

你们是这么画的吗?

(2)大家仔细看看:

青蛙说的话后边是什么符号?

(生回答:

问号)(3)师:

谁能把问句的语气读一读。

(读的好的,掌声送给他)大家一起读读。

我好象都看见那只充满疑问的青蛙了。

(4)小鸟回答说。

(教师指屏幕,生读:

我从天上来,飞了一|百多里,口渴了,下来找点水喝。

)师:

这句话中哪个词语告诉我们天很大?

(一百多里)一百多里到底有多远呢?

课前那一百多里大约是160圈!

(生感叹)师:

小鸟,你飞了一百多里,都看到了什么?

飞了那么远,看了那么多风景,一定又累又渴了,能读好这句话吗?

飞得多辛苦啊,谁还能读读?

(指名读)(5)你们读的真好,老师也迫不及待的想和你们一起读读了。

那我们就来做一个游戏吧,叫“我问你答”,老师当青蛙,同学们当小鸟,好吗?

师问:

你从哪儿来呀^p百多里,口渴了,下来找点水喝。

大家看,这样一问一答就叫对话。

这是小鸟和青蛙的第一次对话,找一找书中他们还进行了几次对话?

(两次)2.分析第二次对话

(1)师问:

那我们来他们的第二次对话,请两位同学读读。

你们知道什么是大话吗?

(假话,吹牛)这里的“大话”指的是什么?

青蛙相信小鸟飞了一百多里吗?

,青蛙是怎么说的?

(出示句子)A朋友,别说大话了!

别是什么意思啊?

(不要)怎样才能读出青蛙不相信小鸟的话呢?

B还用飞那么远吗?

-----什么意思?

(生:

不用飞那么远)|(出示:

天不过井口那么大,不用飞那么远。

)自己读一读,看看那句话更能表现出青蛙不相信小鸟的话呢?

那你能把不相信的语气读出来吗?

(2)小鸟看到的天空和青蛙是一样的吗?

他看到的天空是什么样的?

(生:

不是,小鸟看到的天空很大很大。

)书上是怎么说的?

师:

谁还记得无边无际的意思?

你还知道什么也是无边无际的?

沙漠、海洋、草原都非常广大,但他们都在天的笼罩下,天真的是——大得很哪(出示)。

“哪”在文中是第二次出现(出示对比读准多音字“哪”,分别组词,总结出现在句末的时候,作语气词时,要读轻声。

)谁能通过你的朗读读出天的宽广?

3.分析第三次对话

(1)师:

可是,青蛙和小鸟为什么对天有不同的看法呢?

自己读读他们的第三次对话吧!

生自读。

(2)青蛙听了小鸟的话后是什么表情?

这里的“笑了”是什么意思?

(嘲笑)(3)青蛙说自己不会弄错的原因是什么?

(天天坐在井里,一抬头就能看见天。

)师:

青蛙和小鸟都认为对方错了,但到底谁对谁错呢?

我们通过一个小实验来当一次小裁判吧。

大家把本子卷成纸筒,闭上一只||||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