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心理学大纲共17页.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12147143 上传时间:2023-04-17 格式:DOCX 页数:32 大小:22.4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校心理学大纲共17页.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学校心理学大纲共17页.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学校心理学大纲共17页.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学校心理学大纲共17页.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学校心理学大纲共17页.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学校心理学大纲共17页.docx

《学校心理学大纲共17页.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校心理学大纲共17页.docx(3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学校心理学大纲共17页.docx

学校心理学大纲共17页

 

[06058:

学校心理学自学考试大纲

2000年12月第一版;

1992

1991

浙江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办公室

二OC二年一月

指定用书:

《学校心理学》,林崇德、辛涛、邹泓著,人民教育出版社参考书:

1.邓明昱、郭念峰:

《咨询心理学》,中国科技出版社,

2.郑日昌、陈永胜:

《学校心理咨询》,人民教育出版社,

3.刘翔平:

《学校心理学》,世界图书出版公司,1996

I课程性质与学习目的

目的在于帮助考生

《学校心理学》是浙江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心理学专业的考试课程,掌握学校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与方法,检验考生对学校心理学主要内容的掌握水平及应用能力。

学校心理学是心理学与学校教育实践相结合的结果,是心理学应用和服务于青少年学生的具体表现。

作为一门新的课程,学校心理学是顺应我国中小学素质教育的发展而设置的。

本课程强调科学性、先进性、应用性和综合性,注重对考生在基本理论、方法和能力上的培养。

设置本课程的具体目的要求,是使考生比较全面系统地掌握学校心理学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基本原则,掌握学校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和基本技术,了解学校心理学的常见问题,了解心理咨询的一般程序以及行为矫正和训练的方法。

n课程内容、考核目标和要求

第一章绪论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学习本章应理解学校心理学的实质,了解学校心理学的对象、性质和任务,了解学校心

理学的缘起以及学校心理学在学校教育中的作用,理解学校心理学与其他心理学科的关系。

本章的重点内容是学校心理学的对象、性质和任务,难点是学校心理学与其他心理学科的关系。

二、课程内容

第一节学校心理学的对象、性质与任务

(一)学校心理学研究的对象与性质

(二)学校心理学研究的任务

第二节学校心理学研究的缘起

(一)社会问题

(二)科技发达、生活优越且教育管理不严

(三)学校咨询事业的发展

(四)危机期问题的讨论

第三节学校心理学在学校教育中的地位与作用

(一)学校心理学的研究课题

(二)学校心理学在学校里所扮演的角色

第四节学校心理学与其他心理学科的关系

(一)普通心理学是学校心理学的基础

(二)与儿童心理学一起研究儿童发展的规律

(三)一门应用性的教育心理学

(四)心理测量学和咨询心理学为学校心理学提供工作手段

三、考核知识点

(一)学校心理学的对象、性质

1.学校心理学研究的对象

2.学校心理学的性质

(二)学校心理学研究的任务

1.心理预防和心理卫生

2.心理咨询

3.诊断性评价

4.行为矫正

5.学习指导

6.职业指导

(三)学校心理学研究的缘起

1.学校心理学产生的社会原因

2.科技发达、生活优越且教育管理不严

3.学校咨询事业的发展

4.危机期问题的讨论

(四)学校心理学的研究课题

1.儿童多动症矫治的研究

2.离异子女心理特点及其良好适应性的研究

3•问题儿童临床心理学的研究

4•青少年抽烟问题的探究

(五)学校心理学家在学校里所扮演的角色

1•学生的心理卫生保健者

2•德育工作的辅导者

3•学生学习的辅导者

4•学生选择职业的指导者

(六)学校心理学与其他心理学科的关系

1•普通心理学是学校心理学的基础

2•与儿童心理学一起研究儿童发展的规律

3•一门应用性的教育心理学

4•心理测量学和咨询心理学为学校心理学提供工作手段

四、考核要求

(一)识记

1.心理预防的含义

2.心理咨询的含义

3.行为矫正的含义

4.学校心理学研究的任务

(1)心理预防和心理卫生

(2)心理咨询⑶诊断性评价

(4)行为矫正

(5)学习指导

(6)职业指导

(二)领会

1.学校心理学的性质与对象

2.学校心理学研究的缘起

(1)学校心理学产生的社会原因

(2)科技发达、生活优越且教育管理不严

(3)学校咨询事业的发展

⑷危机期问题的讨论

3.学校心理学与其他心理学科的关系

(1)普通心理学是学校心理学的基础

(2)与儿童心理学一起研究儿童发展的规律

(3)一门应用性的教育心理学

(4)心理测量学和咨询心理学为学校心理学提供工作手段

(三)应用

1.举例说明学校心理学的研究课题

2.说明学校心理学家在学校的教育教学中所扮演的角色

第二章学校心理学发展的历程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学习本章的目的是了解学校心理学产生的原因,了解学校心理发展的历程。

本章的重点是学校心理学发展的历程。

二、课程内容

第一节学校心理学的萌芽期

(一)学校心理学产生的动因

(二)学校心理学的萌芽期

第二节学校心理学的产生期

(一)培训与证书颁发

(二)文献

(三)作用、职责和就业机会

(四)组织的发展

第三节学校心理学的发展期

(一)文献

(二)会议

(三)职业的发展

(四)组织的发展

第四节学校心理学的繁荣期

(一)学校心理学组织的发展

(二)学术文献

(三)学校心理学家的作用和职责

三、知识考核点

(一)学校心理学产生的动因

1.义务教育的实施

2.身体缺陷和心理缺陷儿童的大量存在

3.特殊教育的出现

(2)学校心理学的萌芽期

1.学校心理学服务的出现

2.诊所和教育心理学测验的兴起

3.早期学校心理学家的作用和职责

4.早期的组织和培训

5.重要的贡献者

(3)学校心理学的产生期

1.培训和证书颁发

2.文献的涌现

3.学校心理学家的作用、职责和就业机会

4.组织的发展

(4)学校心理学的发展期

1.学术文献的不断增多

2.会议的增多

3.职业的发展

4.组织的发展

(5)学校心理学的繁荣期

1.组织的发展

2.学术文献的增多

3.学校心理学家的作用和职责的变化

四、考核要求

(1)识记

1.学校心理学在历史上的服务范围体系

2.七十年代以来学校心理学从业者的作用和职责的主要变化

(2)领会

1.学校心理学产生的动因

(1)义务教育的实施

(2)身体缺陷和心理缺陷儿童的大量存在

(3)特殊教育的出现

2.学校心理学的萌芽期

(1)学校心理学服务的出现

(2)诊所和教育心理学测验的兴起

(3)早期学校心理学家的作用和职责

(4)早期的组织和培训

(5)重要的贡献者

(3)学校心理学的产生期

(1)培训和证书颁发

⑵文献的涌现

(3)学校心理学家的作用、职责和就业机会

⑷组织的发展

3.学校心理学的发展期

(1)学术文献的不断增多

⑵会议的增多

(3)职业的发展

⑷组织的发展

4.学校心理学的繁荣期

(1)组织的发展

(2)学术文献的增多

(3)学校心理学家的作用和职责的变化

(四)应用

1.阐述在职业能力和职业责任方面学校心理学家应达到的要求。

2.说明学校心理学家在处理与学生的关系方面应遵循的职业道德。

第三章学校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学习本章应理解学校心理学中的发展观和系统观,了解学校心理学研究的类型,了解数据收集方法和数据的分析与处理。

本章的重点内容是学校心理学研究的类型和数据收集方法,难点是学校心理学中的发展观和系统观。

二、课程内容

第一节学校心理学中的发展观与系统观

(一)学校心理学中的发展观

(二)学校心理学中的系统观

第二节学校心理学研究的类型

(一)纵向研究

(二)横断研究

(三)时间序列研究

第三节数据收集方法

(一)观察法

(二)访谈法

(三)问卷法

(四)测验法

第四节研究数据的分析与处理

(一)研究数据的定性分析

(二)数据结果的定量分析

三、知识考核点

(一)学校心理学中的发展观

1.发展的含义

2.个体发展的动因

(1)遗传和环境在心理发展上的作用

(2)个体心理发展的外因和内因

(3)个体心理发展的连续性与阶段性

3.发展理论对学校心理学的意义

(二)学校心理学中的系统观

1.系统与系统方法

2.发展性系统理论

3.家庭系统

4.学校系统

(三)学校心理学研究类型

1.纵向研究及其特点

2.横断研究及其特点

3.时间序列研究及其最常见的几种变式

(4)数据收集方法

1.观察法

(1)观察的类型

⑵观察的设计

(3)观察法的注意事项

2.访谈法

(1)访谈法的类型

(2)访谈法的设计

(3)访谈法的注意事项

3.问卷法

(1)问卷的设计

(2)常见的问卷类型

⑶问卷法的注意事项

4.测验法

(1)心理测验的类型

(2)测验法的实施

(3)我国常见的测量工具

(5)研究数据的分析与处理

(1)研究数据的定性分析及其特点

1.定性资料的整理与编码

2.定性分析的步骤

(2)数据结果的定量分析

1.多元回归

2.典型相关

3.判别分析

4.路径分析

四、考核要求

(1)识记

1.发展的含义

2.个体发展的动因

3.心理动力理论

4.认知理论

5.系统与系统方法

6.心理测验的种类

7.我国常用的心理测量工具

(2)领会

1.发展理论对学校心理学的意义

2.发展性系统理论

3.纵向研究及其特点

4.横断研究及其特点

5.时间序列研究及其最常见的几种变式

(1)准实验设计

⑵多因素设计

6.观察法及其特点

(1)观察的类型⑵观察的设计

(3)观察法的注意事项

6.访谈法及其特点

(1)访谈法的类型

(2)访谈法的设计

(3)访谈法的注意事项

7.问卷法及其特点

(1)问卷的设计

(2)常见的问卷类型

⑶问卷法的注意事项

8.测验法及其特点

(三)应用

1.举例说明研究数据的分析与处理

2.举例说明数据结果的定量分析

第四章学校心理学中的测量与评估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学习本章的目的是理解心理测量的特性,了解心理测量的种类、心理测量工具的选择以及心理评估的模式与原则,了解智力测验、人格测验和行为评估技术。

本章的重点和难点是心理测量的特性、心理测量的种类,心理测量工具的选择以及心理评估的模式与原则。

二、课程内容

第一节心理测量与评估概述

(一)心理测量的特性与种类

(二)心理测量工具的选择

(三)心理评估的模式和原则

第二节智力测验

(一)斯坦福-比纳智力量表

(二)韦氏儿童智力量表

(三)瑞文推理能力测验

第三节人格测验

(一)艾森克人格问卷

(二)儿童人格调查表

(三)青年人格调查表

(四)NEO人格问卷

(五)田纳西自我概念量表

第四节行为评估

(一)儿童行为核查表

(二)儿童行为评价系统

三、知识考核要点

(一)心理测量的特性与种类

1.心理测量的特性

2.心理测量的种类

(2)心理测量工具的选择

1.标准化测验

2.信度

3.效度

4.常模

(3)心理评估的模式和原则

1.心理评估的三种模式

2.心理评估的原则

(4)智力测验

1.斯坦福-比纳智力量表

2.韦氏儿童智力量表

3.瑞文推理能力测验

(5)人格测验

1.艾森克人格问卷

2.儿童人格调查表

3.青年人格调查表

4.NE0人格问卷

5.田纳西自我概念量表

(6)行为评估

1.行为评估常用的方法

2.行为评估所使用的测量工具

(1)儿童行为核查表

(2)儿童行为评价系统

四、考核要求

(1)识记

1.心理测量

2

标准化测验

信度

效度常模

心理评估的模式

医学模式多元模式整合模式

•选择心理测量工具应考虑的要素

(1)

(2)

(3)

(4)

3.

(1)

(2)

(3)

4.智力的含义

1.

(1)

(2)

(3)

2.

(1)

(2)

(3)

领会

适用于中小学生的代表性智力测验

斯坦福-比纳智力量表

韦氏儿童智力量表

瑞文推理能力测验

人格测验

艾森克人格问卷

儿童人格调查表

青年人格调查表

(4)NEO人格问卷

(5)田纳西自我概念量表

3.行为评估常用的方法

4.儿童行为核查表

5.

(1)

(2)

(3)

(4)

儿童行为评价系统自我报告量表父母评价量表教师评定量表学生观察系统

应用

1.阐述心理评估应遵循的原则

2.举例说明心理评价系统的应用

第五章行为分析与矫正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学习本章的目的是理解行为矫正的理论假设,了解行为矫正的程序与原则,了解行为改变的测量与分析以及行为矫正的主要技巧。

本章重点是行为矫正的程序与原则、行为改变的测量与分析以及行为矫正的主要技巧,难点是行为矫正的理论假设。

二、课程内容

第一节行为矫正理论与假设

(一)行为矫正的理论背景

(二)行为矫正的基本假设

第二节行为矫正的程序与原则

(一)行为矫正的一般程序

(二)行为矫正应遵循的原则

第三节行为改变的测量与分析

(一)目标行为的选择与定义

(二)行为记录与测量

(三)记录数据的分析与评估

第四节行为矫正的主要技巧

(一)降低行为发生率的技巧

(二)提高行为发生率的技巧

第五节认知行为矫正模式

(一)认知行为矫正的理论假设

(二)认知行为矫正的常见技巧

三、知识考核点

(一)行为矫正的理论背景

1.经典条件反射说和操作性条件反射说

2.条件反射形成的行为准则

3.社会学习理论

(二)行为矫正的基本假设

(三)行为矫正的一般程序

(四)行为矫正应遵循的原则

(五)行为改变的测量与分析

1.目标行为的选择与定义

2.行为记录与测量

3.记录数据的分析与评估

(6)行为矫正的主要技巧

1.降低行为发生率的技巧

2.提高行为发生率的技巧

(7)认知行为矫正的理论假设和常见技巧

1.认知行为矫正的理论假设

2.认知行为矫正的常见技巧

四、考核要求

(1)识记

1.经典条件反射说和操作性条件反射说

2.条件反射形成的行为原则

(1)强化与强化物

(2)刺激泛化与刺激辨别

(3)消退

3.社会学习理论

4.行为记录的策略

(1)连续记录

(2)间隔记录

(3)时间取样观察

5.对干预的评价标准

(1)学术的标准

(2)社会有效性标准

(2)领会

1.行为矫正的基本假设

2.行为矫正的一般程序

3.行为矫正应遵循的原则

4.认知行为矫正的理论假设

(3)应用

1.举例说明目标行为的选择与定义

2.举例说明降低行为发生率的技巧

3.举例说明提高行为发生率的技巧

4.举例说明认知行为矫正的常见技巧

第六章学校心理咨询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学习本章的目的是理解学校心理咨询的含义及其作用,理解学校心理咨询中的常见咨询理论,了解学校心理咨询的一般程序。

本章重点和难点是咨询理论和学校心理咨询的一般程序。

二、课程内容

第一节心理咨询在学校心理学中的作用

(1)对学校心理咨询的含义及其作用的理解

(2)心理咨询的对象

(3)学校心理咨询应坚持的原则

(四)咨询室的建立与场面设定第二节学校心理咨询中常见咨询理论

(一)心理咨询的理论领域

(二)精神分析与分析心理学

(三)来访者中心心理咨询

(四)行为主义的心理咨询

第三节学校心理咨询的一般程序

(一)心理咨询初期的诸问题

(二)心理咨询中期的诸问题

(三)心理咨询后期的诸问题

三、知识考核点

(一)心理咨询在学校心理学中的作用

1.学校心理咨询的含义及其作用

2.心理咨询的对象

3.学校心理咨询应坚持的原则

(二)咨询室的建立与场面设定

(三)学校心理咨询中常见咨询理论

1.心理咨询的理论领域

2.精神分析与分析心理学

3.来访者中心心理咨询

4.行为主义的心理咨询

(四)学校心理咨询的一般程序

1.心理咨询初期的诸问题

2.心理咨询中期的诸问题

3.心理咨询后期的诸问题

四、考核要求

(一)识记

1.学校心理咨询的含义

2.学校心理咨询应坚持的原则

(1)保密的原则

⑵时间限定的原则

(3)来者不拒的原则

⑷感情限定的原则

(5)重大决定延迟的原则

(6)遵守一定的伦理规范

3.心理咨询的理论领域

(1)精神动力学的立场观点

(2)人本主义的立场观点

(3)行为主义的立场观点

(二)领会

1.心理咨询的作用

2

学校心理咨询中常见咨询理论精神分析与分析心理学来访者中心心理咨询行为主义的心理咨询

.

(1)

(2)

学校心理咨询的一般程序心理咨询初期的诸问题咨询中期的诸问题心理咨询后期的诸问题

3.

(1)

(2)

(3)

应用

1.说明心理咨询室的建立与场面设定

2.阐述心理咨询关系的场面构成F

3.说明心理咨询中促进感情自由表现的技法

第七章儿童学习障碍的鉴别与矫正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学习本章的目的是理解儿童学习障碍的含义与特征,了解学习障碍的诊断,了解儿童学习障碍的矫正模式。

本章重点和难点是儿童学习障碍的特征、学习障碍诊断的基本模式和主要方法、儿童学习障碍的行为干预模式和行为一认知干预模式。

二、课程内容

第一节儿童学习障碍的含义与特征

(一)学习障碍的含义

(二)学习障碍儿童的主要特征

第二节学习障碍的诊断

(一)学习障碍诊断的目的

(二)学习障碍诊断的原则

(三)学习障碍诊断的基本模式

(四)学习障碍诊断的主要方法

第三节儿童学习障碍的矫正模式

(一)行为干预模式

(二)行为一认知干预模式

(三)同伴指导模式

(四)神经系统功能的训练

(五)生化与药物治疗

三、知识考核要点

(一)儿童学习障碍的含义与特征

1.学习障碍的含义

2.学习障碍儿童的主要特征

(二)学习障碍的诊断

1.学习障碍诊断的目的

2.学习障碍诊断的原则

3.学习障碍诊断的基本模式

4.学习障碍诊断的主要方法

(三)儿童学习障碍的矫正模式

1.行为干预模式

2.行为一认知干预模式

3.同伴指导模式

4.神经系统功能的训练

5.生化与药物治疗

四、考核要求

(一)识记

1.学习障碍的含义

2.

学习障碍儿童的神经系统特征学习障碍儿童的认知特征

学习障碍儿童的个性、社会性特征学习障碍儿童的心理行为问题学习障碍诊断的主要目的

学习障碍儿童的主要特征

(1)

(2)

(3)

(4)

3.

(1)筛选

(2)分类或分班

(3)干预计划设计

(4)干预计划评价

⑸了解学习障碍儿童的进步

3.

多方法、多途径测评多指标考察

多方面人员共同商议作出决定领会

学习障碍诊断的原则

(1)

(2)

(3)

1.学习障碍诊断的基本模式

(1)常模参照测评

(2)尺度参照测评

⑶以课程为基础的测评

2.儿童学习障碍的矫正模式

(1)行为干预模式

(2)行为一认知干预模式

(3)同伴指导模式

(4)神经系统功能的训练

(5)生化与药物治疗

(三)应用

1.举例说明学习障碍诊断的方法

2.阐述年纪水平偏离模式

3.阐述期望函数模式

4.说明认知策略训练

5.说明自我监控训练

第八章儿童社会技能的测评与训练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学习本章的目的是理解社会技能的概念,了解儿童社会技能问题的分类,了解儿童社会技能的评价方法和训练策略。

本章重点和难点是儿童社会技能缺陷的主要表现、儿童社会技能的评价以及社会技能训练的结构化学习模式。

二、课程内容

第一节儿童社会技能及其缺陷

(一)社会技能的概念

(二)社会技能的界定

(三)儿童的社会技能问题第二节儿童社会技能的评价

(一)社会测量法

(二)行为评价法

第三节儿童社会技能的训练

(一)社会技能训练的一般策略

(二)社会技能训练的结构化学习模式

三、知识考核要点

(一)社会技能的概念和界定

(二)儿童的社会技能问题及其分类

1.社会技能缺陷

2.社会技能操作缺陷

3.自我控制技能缺陷

4.自我控制技能操作缺陷

(三)儿童社会技能的社会测量法

(四)儿童社会技能的行为评价法

(五)儿童社会技能训练的一般策略

(六)社会技能训练的结构化学习模式

四、考核要求

(—■)识记

1•社会能力的概念社会技能的概念和界定

2.

(1)

(2)

(3)

3.

(1)

(2)

(3)

(4)

(二)

1.

(1)

(2)

(3)

2.

(1)

(2)

(3)

(4)

3.

(1)

社会技能的界定同伴接受定义法行为定义法

社会效度定义法

儿童社会技能的分类

社会技能缺陷

社会技能操作缺陷自我控制技能缺陷自我控制技能操作缺陷

领会

儿童社会技能的社会测量法同伴提名法

同伴行为描述法同伴等级评定法儿童社会技能的行为评价法等级评定法直接观察法

行为角色扮演自我报告法儿童社会技能训练的一般策略

前控制

(2)后控制

⑶示范

(4)认知-行为技巧

4.社会技能训练的结构化学习模型

(三)应用

说明社会技能训练的结构化学习的五个基本步骤。

第九章儿童适应性行为的培养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学习本章的目的是理解适应性行为及对其不同定义的差异性,了解儿童适应性行为的评价和训练,了解特殊的适应性行为。

本章重点是儿童适应性行为的评价和训练以及特殊的适应性行为,难点是儿童适应性行为的界定。

二、课程内容

第一节儿童适应性行为的界定

(一)对适应性行为的基本理解

(二)对适应性行为定义的差异性

第二节儿童适应性行为的评价

(一)对适应性行为进行评价的目的

(二)目标群体

(三)对适应性行为的测评

(四)适应性行为资料的收集

第三节儿童适应性行为的训练

(一)制定训练计划或干预措施

(二)适应性行为的训练过程

(三)总结

第四节特殊的适应性行为

(一)职业辅导的理论基础

(二)青少年升学指导

(三)青少年的就业指导

三、知识考核要点

(一)适应性行为的定义

(二)关于适应性行为的不同定义中的三个共同特征

1.发展观

2.环境因素或文化因素

3.适应性行为的一些共同研究领域

(三)对适应性行为定义的差异性

1.发展任务理论

2.学校情境下的适应性行为

3.非学校情境下的适应性行为

(四)儿童适应性行为的评价

1.评价目的

2.目标群体

3.评价方法

(五)适应性行为资料的收集

1.适应性行为的计分和量表

2适应性行为的分类标准

(6)儿童适应性行为的训练

1.训练计划的制定

2.训练过程

(7)职业辅导的理论基础

(8)青少年升学指导

(9)青少年的就业指导

四、考核要求

(1)识记

1.Grossman关于适应性行为的定义

2.职业辅导的理论基础

(1)特质-因素理论

(2)发展理论

(3)心理动力理论

(4)行为理论

(5)人格类型理论

(6)职业决策理论

(2)领会

1.适应性行为定义中的发展观

2.适应性行为定义中的环境因素或文化因素

3.对适应性行为定义的差异性

(1)发展任务理论

(2)学校情境下的适应性行为

(3)非学校环境中的适应性行为

4.儿童适应性行为的评价

(1)评价目的

(2)目标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