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镇江市届九年级语文下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试题.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12144571 上传时间:2023-04-17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59.3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省镇江市届九年级语文下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江苏省镇江市届九年级语文下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江苏省镇江市届九年级语文下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江苏省镇江市届九年级语文下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江苏省镇江市届九年级语文下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江苏省镇江市届九年级语文下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试题.docx

《江苏省镇江市届九年级语文下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省镇江市届九年级语文下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试题.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江苏省镇江市届九年级语文下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试题.docx

江苏省镇江市届九年级语文下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试题

江苏省镇江市2018届九年级语文下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试题

本试卷共6页,22题,总分120分。

考试用时15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水笔将自己的姓名和准考证号填写在试卷、答题卷上相应位置。

2.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卷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答案,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3.考生务必保持答题卷的整洁。

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卷一并交回。

一、积累运用(共25分)

1. 阅读下列语段,把其中加点字的注音和拼音所表示的汉字依次填在方格内。

(2分)

白天,塘面几乎是一片绿,在阳光下泛着绿光,在微风中漾(▲)着绿浪。

娇嫩而洁净的荷花chàn(▲)动着,像披着青纱跳舞的少女。

我和村里的伙伴们经常来到这块白水边,走过一段湿润的沙地,跳入清澈(▲)的水中。

水流像母亲柔和的手,轻轻地抚摸着我们,我们像荡在摇lán(▲)中。

(摘自萧红《呼兰河传》)

 

2.  默写。

(8分)

①▲,君子好逑。

(《诗经•关雎》)

② 水何澹澹,▲。

(曹操《观沧海》)

③▲,江春入旧年。

(王湾《次北固山下》)

④长风破浪会有时,▲。

(李白《行路难》)

⑤▲,西北望,射天狼。

(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⑥▲,小桥流水人家。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⑦可怜身上衣正单,▲。

(白居易《卖炭翁》)

⑧子曰:

“三军可夺帅也,▲。

”(《论语·子罕》)

3.  名著阅读。

(6分)

(1)下列对名著内容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琐记》里的衍太太唆使“我”偷家里的东西变卖,“我”没有照她的教唆去做。

她却放出流言,说“我”偷了家里的东西。

B.江姐曾在地牢里创造了一个奇迹:

把地牢挖穿了。

挖穿后不久她就牺牲了,一部分难友顺着她生前挖的秘密通道,逃出了虎口。

C.鲁滨孙在一座无人荒岛上生活多年后,收得一土人为奴,取名“星期五”,后来,这一土人成为他的忠实的仆人和朋友。

D.桑桑是个非常大胆的孩子,他第一次做鱼网用的是蚊帐;为了给喜欢的鸽子做房子,他把家里的碗柜都拆掉了。

(2)阅读《水浒传》选段,完成题目。

(1分)

郑屠当不过,讨饶。

A喝道:

“咄!

你是个破落户!

若只和俺硬到底,洒家倒饶了你!

你如今对俺讨饶,洒家偏不饶你。

”又只一拳,太阳上正着,却似做了一个全堂水陆的道场,磬儿、钹儿、铙儿一齐响。

选段中的A指的是谁?

(1分)▲。

(3)阅读《西游记》选段,完成题目。

(3分)

佛祖听言,呵呵冷笑道:

“你那厮乃是个猴子成精,焉敢欺心……他自幼修持,苦历过一千七百五十劫。

每劫该十二万九千六百年。

你算,他该多少年数,方能享受此无极大道?

你那个初世为人的畜生,如何出此大言!

不当人子!

不当人子!

折了你的寿算!

趁早皈依,切莫胡说!

但恐遭了毒手,性命顷刻而休,可惜了你的本来面目!

①孙悟空提出了什么要求,遭到了佛祖的训斥?

(1分)

②佛祖是怎么降服孙悟空的?

(2分)

4. 下列语段中的句子都有语病,请根据要求改正。

(3分)

①专家说,来自树、草、小野花的花粉叫“风媒花”,导致花粉过敏的“主凶”。

②风一吹,人接触和吸入后很容易致敏,花粉在空气中大量飘浮。

③对于花粉过敏反应严重的患者,最好是查出过敏源后进行采取脱敏治疗。

④专家建议,市民外出踏青赏花时,尽量逃避连晴起风天,可选择雨后出行,地点最好选在开阔地带的单纯花田。

(1)第①处成分残缺,应在▲前增补▲。

(2)第②处语序不当,应将▲和▲互换位置。

(3)第③处词语赘余,应删去▲。

(4)第④处用词不当,应将▲改为▲。

5.阅读下面的材料,回答问题。

(6分)

图一显示位于北非撒哈拉乍得湖的水深改变状况。

约在公元前20,000年,最后一次冰河时期,乍得湖完全消失了。

直至公元前11,000年,它又再次出现。

今天湖水的深度仍然跟公元1,000年大致相同。

(图一)

图二显示撒哈拉岩石艺术图(在山洞石壁上发现的古代图案或图画)和野生动物的变化样式。

 

(1)乍得湖目前的湖水深度大约是▲米?

(2分)

(2)你要搜集图一和图二的讯息來回答这个问题。

犀牛、河马和野牛从撒哈拉岩石艺术图中消失是起于( ▲)(2分)

A最近一次冰河时期开始时。

(图二)

B乍得湖湖水最深的中段时期。

C乍得湖湖水深度持续下降已一千多年后。

D不间断干旱时期开始时。

(3)根据材料,请推断犀牛、河马和野牛从撒哈拉区域消失最有可能是什么原因?

(2分)

二、阅读理解(共45分)

(一)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6~8题。

(共6分)

寄王舍人竹楼

李嘉佑

傲吏身闲笑五侯①,西江取竹起高楼。

南风不用蒲葵扇,纱帽②闲眠对水鸥。

【注释】①五侯:

汉成帝时封王皇后的五个兄弟皆为侯,受到特别的恩宠。

这里泛指达官显贵。

②纱帽:

夏季的凉帽。

6.诗人笔下,王舍人的竹楼有什么特点?

(2分)

7.战国时期的庄子,曾做过漆园小吏,楚威王欲拜他为相,被他拒绝了,后世遂称他为“傲吏”。

诗人为什么称呼王舍人也为“傲吏”?

请结合诗句谈谈你的理解。

(2分)

8.诗歌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2分)

(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9-12题。

(共13分)

咸通中,京兆左军有张季弘,勇而多力。

尝经胜业坊,遇泥泞深溢,有村人驱驴负薪而至,适当其道。

季弘怒之,因提驴四足,掷过水渠数步,观者无不惊骇。

后供奉襄州,暮泊商山逆旅。

逆旅有媪①,谓其子曰:

“恶人归矣,速令备办茶馔,勿令喧噪。

”既而愁愤呼叹,咸有所惧。

季弘问媪,媪曰:

“有新妇悖逆,制之不可。

”季弘曰:

“见母忧恐,谓有何事,若是新妇,岂不能其语耶?

”媪曰:

“客未知,新妇壮勇无敌,人皆畏惧,遂至於此。

”弘笑曰:

“其他即非某所知,若言壮勇,当为主人除之。

”母与子遽叩头曰:

“若此,母子无患矣,虽穷困,当力为酬赠。

”顷之,邻伍乡社悉来观视。

曰暮,妇人荷束薪而归,状貌亦无他异。

逆旅后园有磐石,季弘坐其上,置鞭于侧,召而谓曰:

“汝是主人新妇,我在长安即闻汝倚有气力,不伏事阿家②,岂敢如此?

”新妇谓季弘曰:

“乞押衙不草草,新妇分雪③,新妇不敢不承事阿家,自是大人憎嫌新妇。

”其媪曰:

“汝勿向客前妄有词理。

”新妇因而言曰:

“只如某月曰,如某事,岂是新妇不是,”每言一事,引手于季弘石上,以中指画之,随手作痕,深可数寸。

季弘流汗神骇,但言道理不错,阖扉假寐,伺④晨而发。

(选自宋·调露子《角力记》,有删改)

【注释】①媪:

对老年妇女的敬称。

②阿家:

丈夫的母亲。

③分雪:

辩白。

④伺:

等待。

9.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4分)

(1)既而愁愤呼叹(▲)

(2)咸有所惧(▲)

(3)母与子遽叩头(▲)(4)荷束薪而归(▲)

10.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两个句子的意思。

(5分)

①有村人驱驴负薪而至,适当其道。

(2分)

▲ 

②季弘流汗神骇,但言道理不错,阖扉假寐,伺晨而发。

(3分)

▲ 

11.请用自己的语言说说,你从文中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新妇壮勇无敌”。

(2分)

▲ 

12.结合选文简要概括,张季弘除了“勇而多力”外,还有哪些特点?

(2分)

▲ 

(三)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3~16题。

(共10分)

着装也要有文化

郭超

①前一阵子,一位女记者在德国现场报道一起飞机失事的后续进展时身着红衣,引起人们的指摘,有网友批评说,你哪怕披一白床单,也别大红风衣面对尸骸呀,逝去的生命也应该被尊重。

也许她是无心之失,但作为媒体工作者,在着装上犯忌是无论如何说不过去的。

无独有偶,近日,国内某知名时装周冒出来个“光头姐”,在网络上一夜走红。

花臂、光头、透视、蕾丝、大金链子……让人直呼“毁三观”。

据悉,“光头姐”并不是为了出名而如此“出位”,她平常的穿着打扮一贯“先锋”“前卫”,并以自己引领潮流为傲。

②自从“人猿相揖别”之后,衣服就成为人区别于动物的一个重要标志。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衣服从最初的遮羞、御寒等功能,逐渐增添了很多社会文化的内涵。

穿什么、怎么穿、穿多少都有很多讲究。

③“人靠衣装,佛靠金装”。

现代心理学研究告诉我们,一个人在与人交往时留给对方的第一印象中,视觉(即形象)占55%,语调占38%,语言占7%。

可见,外在形象是一个人进行人际交往的通行证,着装对人的形象影响不容小觑。

一个人着装大方得体,可以给人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

反之,一个人奇装异服,打扮怪异,给人留下的负面印象也会十分深刻。

这也可以解释,为什么“光头姐”在网络上的图片会引来很多网友的负面评价。

不只是“光头姐”,近些年,在网络上和现实生活中,时而会见到一些人以穿着怪异或过分暴露为能事,以标榜自我、张扬个性为口号,不断挑战人们对于着装要求的底线。

④我们穿衣并不仅仅是为了满足自身。

在人际交往中,着装很大程度上还反映了一个人的个性、爱好、审美情趣和文化品位,也体现了社会风尚和民族风俗。

在古代社会,人们就很重视着装,衣服是一个人社会地位的象征。

黔首(以黑巾裹头)和白丁(穿白衣)是指平民,青衿则指读书人,纨绔则是形容富家子弟。

《礼记》认为,礼义是做人的重要规范,礼义之始是正容体,正容体之始在于正衣冠。

《王制》篇列出礼义的范畴为“六礼”“七教”“八政”,而“六礼”之首便是冠,“八政”第二就是衣服,古人把衣冠的社会功能提得很高,衣服的制度要由国家来定,违反制度者要受处罚。

如有朝代更迭,需“改正朔,易服色,殊徽号,异器械,别衣服”。

⑤现代社会,人们越来越重视着装,讲解职场着装、社交着装的书籍层出不穷。

其实古人对于穿衣也已经达到了很透辟的认识。

《弟子规》说,“衣贵洁,不贵华”。

孔子在《大戴礼•劝学》中说:

“君子不可以不学,见人不可以不饰。

不饰无貌,无貌不敬,不敬无礼,无礼不立。

夫远而有光者,饰也;近而逾明者,学也。

”他已经把外在的穿衣和内在的学习提到同样重要的高度,认为都需要不断修炼才能符合“礼”的要求。

⑥今天,我们批评以奇装异服和暴露为美的着装趣味,并不是想干涉个人穿衣的自由。

每个人在不违反法律的范围内都有自主选择着装的自由。

但是,在法律之外还有风俗和文化,看歌剧穿正装,参加运动穿休闲运动装,我们有责任提倡一种优雅得体的着装风尚。

看到着装品位低俗的人还被某些媒体名曰“先锋”“时尚”,“皇帝的新衣”也能招摇过市,我们不得不说:

请尊重他人,也请尊重自己。

(选自2015年4月11日《光明日报》,有删减)

13.本文的主要观点是什么?

(2分)

14.第①段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3分)

15.根据第③段的论证思路填空。

(3分)

首先,从现代心理学研究数据得出▲的观点;然后,▲;

最后,用▲进一步证明了自己的观点。

16.下面句子中加点的字去掉后好不好?

为什么?

(2分)

看到着装品位低俗的人还被某些媒体名曰“先锋”“时尚”,“皇帝的新衣”也能招摇过市,我们不得不说:

请尊重他人,也请尊重自己。

(四)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7-21题。

(共16分)

守着花一样的芬芳

徐伟军

①我在一个雨天走近它。

墙角处,它红得清纯、干净而又安静。

小小的,饱满的头颅昂扬在细细的草茎上,风一吹,沾着的雨水轻轻滑落,花骨朵柔韧地颤动几下。

它的好看,不是惊鸿一瞥,也不是富贵斗艳,它的好看是淡淡的,不求人看到,却如大地的篱笆、乡村的炊烟,默默地、自然地,却又生命力非凡地在那平凡世界里盛开。

②这花儿,倒让我想起那个常来我们小区收废品的人。

她娇小、瘦削,五十多岁的样子,声音倒很洪亮,常骑着三轮车来我们小区转悠吆喝。

那天,我把车库里堆放的水果箱、牛奶箱之类杂物一股脑儿往外扔,她说六毛钱一斤,我说你收去吧。

我的本意是你拿走好了,她却很细心地把纸箱都拆了折叠好,找来一条尼龙绳四角缚住,杆秤钩子拉起这叠纸板。

女人已经把脚踮得很高了,她的手臂拼命地往上提,脖子跟着吊起来,伸着头去看像是很遥远的“秤花”,等整个身子稳住了,似乎看到她为了平衡屏了一会气,本来不大的眼睛眯得更细了。

很快,她响亮地说出“七块八”,紧接着,她又说:

“给你八块钱吧!

”我忖(cǔn,思量)度了一下,估计钱是一定要给我的,我便说那就七元吧!

她迅疾地补了一句:

“都已经是七块八了”,似乎觉得把八毛钱省去了很不好意思,又一边说“你人真好”,一边从三轮车的底座下取出钱来。

我接过钱的一刹那,突然有一种异样的滋味从心头生起,是温暖,是感动,是敬意,抑或是生活的朴质?

手掌上,棱角坚挺的五元纸币和两个锃亮的硬币静躺着,此时传递着我的手温,我显得笨拙极了,不知道该安放何处?

③我迟疑的片刻,她又与我聊起我妈。

我妈七十多岁了,隔三岔五要来屋边的一片菜畦里耕种,也不知是什么时候,她们就聊上了,很熟络的样子,有时,我在书房里,就传来两个女人絮絮叨叨、家长里短的腔音,一个是吴越老媪(ǎo),一个是河南妇人,语言的交流上却一点没有沟壑。

我突然想起“醉里吴音相媚好”的诗句,感觉那么温馨,那么投缘。

她们究竟聊了啥,我没听清,但我听得出,每一次与我妈聊,她都很爽朗开心。

在别处的城市、陌生的人群里,女人知道,除了三轮车上自己的吆喝声,她大多数时间是寂寞的,只是一个人穿行在城市的小区,在别家的灯火中念想着自己的家人,念想着幸福团聚的日子。

所以,女人见我妈的身影没有在菜园里晃动,她就惦记起我妈来了。

她说我妈身骨子真健,很善良,人好。

在她眼里,我妈是她恩人似的,她说这话时,满心的喜悦写在脸上,仿佛有一阵又一阵的幸福掠过来。

我莫名被眼前这样一个直性子女人感染,转眼又瞥见那朵墙角的无名花,灿灿然,润湿,光洁,红晕在娇小的花瓣上荡漾着,那么透亮。

④夜色渐渐笼罩过来,女人已经把一天的收获都高高地堆向三轮车,她习惯地环顾一下“营地”,俯下身,拾捡起草缝和石隙间的断绳、纸屑和破塑料瓶,甚至不是她扔的一个烟蒂……日暮苍山下,一个早已被纸板淹没的女人渐行渐远。

⑤我想,我们每个人都会有梦,大多数人都在为自己的梦竭尽全力。

尽管有时候并不招人注意,但坚守着花一样的芬芳和情操,不迷失不低落,自有生动摇曳之美。

(摘自《人民日报》2017年12月11日)

17.文中写到收废品女人的一些事,请简要概括(写出三件即可)。

(3分)

18.第③段划线句中,收废品的女人说起“我”妈,好像“恩人似的”,有着“满心的喜悦”和“幸福”,“我”以为的原因是什么?

(2分)

19.联系上下文,请分析下面两句中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4分)

(1)很快,她响亮地说出“七块八”,紧接着,她又说:

“给你八块钱吧!

”……我便说那就七元吧!

她迅疾地补了一句:

“都已经是七块八了”……

(2)手掌上,棱角坚挺的五元纸币和两个锃亮的硬币静躺着,此时传递着我的手温,我显得笨拙极了,不知道该安放何处?

20.墙角的小花让“我”想起收废品的女人,请问二者之间的相似之处有哪些?

(3分)

21.本文以“守着花一样的芬芳”为题,有何用意?

(4分)

三、作文(共50分)

22.请以“想多了”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

①请将文题抄写在答题卡“题目”后的横线上。

②除诗歌外文体自选,不少于600字。

③文中不得出现(或暗示)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镇江市区2018年中考网上阅卷答题卡模拟训练

语文试卷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1.(2分) yàng,颤,chè,篮。

(答对一个或两个得1分,答对三个或四个得2分)

2.(8分)①窈窕淑女②山岛竦峙③海日生残夜④直挂云帆济沧海

⑤会挽雕弓如满月⑥枯藤老树昏鸦⑦心忧炭贱愿天寒

⑧匹夫不可夺志也(每空1分,有错该句不得分)

3.(6分)

(1)B(把地牢挖穿的是许云峰。

(2)(1分)鲁提辖(鲁达)(答“鲁智深”不得分)

(3)(3分)①让玉皇大帝搬出去,将天宫让给自己(1分,意思对即可)。

②佛祖与孙悟空打赌,说孙悟空翻不出自己的手掌心(1分,意思对即可),悟空不信,结果被压在五行山下(1分,意思对即可)。

4.(3分) 

(1)第①处成分残缺,应在“导致”前增补“是”(或“它是”)。

(2)第②处语序不当,应将“人接触和吸入后很容易致敏”和“花粉在空气中大量飘浮”互换位置。

(3)第③处词语赘余,应删去“采取”或“进行”。

(4)第④处用词不当,应将“逃避”改为“避开”。

(改对一处得1分,满3分为止)

5.(6分)

(1)约2米(2分,写成“10米以下”或“5米以下”的具体数字的答案都可以)

(2)C(2分)(3)这一区域缺水(2分,关键词是“缺水”或“水量减少”,意思对即可)

6.(2分)很高(1分,答出“高”即可),凉爽舒适(1分,答“风大”亦可)。

7.(2分)诗句中“身闲”说明王舍人只是一个身居闲职的小官(1分,意思对即可),“笑五侯”则写出了王舍人蔑视功名、笑对权贵、闲适自得。

王舍人就是一位清高傲世的吏人(1分,意思对即可)。

8.(2分)表达了作者对清高傲世、高洁淡泊的王舍人的赞美(1分,意思对即可)和对王人这种闲适自得的生活的向往之情(1分,意思对即可)。

          

9.(4分)

(1) 不久(或“过了一会儿”)。

(2)全,都。

(3)立即,立刻,马上。

(4)挑着,担着,背着,扛着。

(每空1分,意思对即可)

10.(5分)①有村人赶着驴驮着柴火走到这里,恰好挡住了他的路。

(2分,“负”、“适”各1分,意思对即可;大意对再考查关键词,大意错该句不得分)

②季弘吓得出汗,只是说道理不错,就关上门装睡觉了,等到早晨就走了。

(3分,“骇”、“阖”、“伺”各1分,意思对即可;大意对再考查关键词,大意错该句不得分)

11.(2分)①家人都害怕忌惮新妇,侧面写出;②新妇手在磐石上画出痕迹,有几寸之深;③季弘吓得流汗、装睡,侧面写出。

(以上三点答出两点即可得满分,意思对即可)

12.(2分)①主动为逆旅之媪教训新妇,看出他爱管闲事(或“乐于助人”;或“自以为是”)(1分,意思对即可);②看到新妇壮勇,流汗、装睡、逃走,看出他害怕比自己强大的人,狡黠、圆滑(或“欺软怕硬”)。

(1分,意思对即可)

参考译文:

咸通年间,京城护卫军中有个叫做张季弘的人,勇敢而且力气大。

曾经路过胜业坊,遇到泥泞的深沟,有村人赶着驴驮着柴火走到这里,恰好挡住了他的路。

季弘对此很生气,于是提起驴的四蹄,扔过水渠好几步远,旁观的人没有不惊讶害怕的。

后来到襄州任职,晚上住在商山的客栈。

客栈有个老妇人,对她的儿子说:

“恶人回来了,赶快让她备办茶饭,别叫她喧哗。

”然后就发愁又是生气又是叹息,(两人好像)都很害怕。

季弘问那老夫人原因,老妇人说:

“新媳妇悖逆不听约束,管教不了。

”季弘说:

“看您这么害怕,以为有什么事呢,如果是新媳妇,难道不能和她谈谈吗?

”老妇人说:

“你不知道啊,新媳妇健壮而且胆子大,没人能敌得过她,大家都害怕,就导致这样了。

”季弘笑道:

“别的我管不了,但如果说是胆大健壮,我能为你除掉她。

”母子马上叩头说:

“如果这样的话,我们母子二人就没有忧患了,虽然贫穷,我们也一定尽力报答你。

”一会儿,乡邻们都来观看。

傍晚,那个媳妇背着一捆柴回来了,样子也没什么特别的。

客栈的后院有块大石头,季弘坐在上面,把鞭子放在旁边,把她(新媳妇)叫过来说:

“你是店主人的新媳妇,我在长安就听说你倚仗有力气,不听婆家的话,你怎么敢这样?

”那媳妇对季弘说:

“乞求大人不要草草审理,我是冤枉的,我不敢不听从服侍婆家,只是婆家讨厌嫌弃我罢了。

”那老妇人:

“你别在客人面前强词夺理。

”新媳妇于是接着说:

“比如哪天,比如某件事,哪里是我的错。

”每说一件事的时候,伸手在季弘坐的石头上,用中指比画,随着手指弄出痕迹,深可达几寸。

季弘吓得出汗,只是说道理不错,就关上门装睡觉了,等到早晨就走了。

13.(2分)着装要优雅得体。

(或“着装也要有文化”。

意思对即可。

14.(3分)“女记者”和“光头姐”的事例①引出了议论的话题“着装”,②作为事实论据证明了文章的论点“着装要优雅得体”,③写出了一些人不当着装带来的不良影响,④以故事开篇,生动有趣吸引读者。

(意思对即可,写出一点得1分,满3分为止)

15.(3分)空一:

着装影响人的形象空二:

用对比论证的方法证明了这一观点空三:

用“光头姐”和“一些人”的事例(或“举例论证的方法”“摆事实的方法”等)(意思对即可)

16.(2分)不好,“还”“也”这两个字,有力地表现了作者对不当着装行为的否定,对媒体和大众接纳、热捧不当着装行为的不满,对“着装也要有文化”这一观点的强调。

(答出一个意思得1分,满2分为止;如只答出“不能去掉”或“不好”不得分)

17.(3分)①她“常骑着三轮车来我们小区转悠吆喝”,做着收废品的营生。

②她收“我”家的废品,我只要了7块,女人说“我”“人真好”。

③她收完废品,会收拾干净地上的垃圾。

④她常常和“我”母亲聊天,很是投缘。

⑤她和“我”聊起母亲,惦记起这几天未曾见面,觉得母亲是她的恩人,很是感激。

(以上5点答出三点即得满分,意思对即可)

18.(2分)①对她而言,独自身处异乡,总是孤单寂寞的,只能“在别家的灯火中念想着自己的家人,念想着幸福团聚的日子。

”(1分,意思对即可)②所以在她眼中,能够与她常常闲聊、语言交流上“没有一点沟壑”的“我”妈“很善良,人好”,这使她感到分外温暖、快乐和幸福,是她在异乡可以交心的“恩人”(1分,意思对即可)。

19.(4分)

(1)①“很快”,写出她动作熟练麻利;②“紧接着”说明她毫不犹豫,为人爽快;③“迅疾地”表明她接受“我”说的“七块”时“很不好意思”,赶紧补上自己的谢意,为人淳朴善良(以上三点答出两点即可得2分,意思对即可)。

(2)“坚挺”“锃亮”表面写钱币的有棱有角、挺刮崭新,其实暗示了收废品女人做事有板有眼(一板一眼),认真、仔细(1分,此为“做事”方面,意思对即可),更暗示了她做人讲原则,正直硬气(1分,此为“做人”方面,意思对即可;如果答成“暗示了女人的闪光品质”也可得1分)。

20.(3分)①身份地位:

渺小、平凡,在广大的世界里,无人问津,无人在意(1分,意思对即可);②内在品格:

虽不引人关注,但仍努力追求梦想(1分,意思对即可);而且任何时候都能坚守自己固有的美好品质(或“坚守自我的芬芳”,1分,意思对即可)。

21.(4分)①以“守着花一样的芬芳”为题,概括了本文的主要内容:

即收废品的女人能够在物质的诱惑中“不迷失”,在孤寂的生活里“不低落”,依然执着地坚守着花儿一样芬芳的美好品德。

②从无名小花芬芳的盛开联想到收废品的女人善良淳朴的美好情操,表达对她的热情赞美和由衷敬意。

③以此为题,呼吁我们在追逐梦想的过程中,要守住像花儿一样芬芳的美好情操。

(第①点2分,如仅仅答出“概括了本文的主要内容”得1分,如具体说明主要内容,即使没有写“概括了本文的主要内容”也可得2分;第②和第③点各1分,意思对即可)

22.作文(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